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單元整理與評價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全冊教材內容的復習。本冊教材中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教學內容的有:
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因數(shù)和倍數(shù)、認識更大的數(shù)、解決問題以及探索樂園;屬
于圖形與幾何教學內容的有:線和角、垂線和平行線以及升和毫升;屬于統(tǒng)計
與概率教學內容的有:平均數(shù)和條形統(tǒng)計圖,另外教材還安排了“參觀植物
園、編學籍號和讀書調查”三個綜合與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數(shù)學知識的學
習;設計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學習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
二、在數(shù)學活動中發(fā)展數(shù)感。在數(shù)概念的教學中重視數(shù)感的培養(yǎng),?在用數(shù)表
示事物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數(shù)感;在數(shù)的運算中加強數(shù)感的培養(yǎng)。
三、在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學
習數(shù)學計算;在“解決問題”中體驗解答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在“綜合實踐”活
動中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四、在操作和體驗中學習數(shù)學。在動手做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數(shù)學,學習
數(shù)學;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在動手做的過程中掌握測量、作圖
等技能。
五、把讀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表貫穿在統(tǒng)計學習的全過程。如第89頁,讀統(tǒng)計表
了解三(2)班五名同學收集廢舊電池的數(shù)量,同時認識統(tǒng)計圖表示數(shù)據(jù)的特點,
并計算平均數(shù);第91頁,讀統(tǒng)計圖,了解光明小學閱覽室每天讀書的人數(shù),發(fā)
現(xiàn)統(tǒng)計圖的特征。這樣進行的數(shù)學活動,把過去“講統(tǒng)計圖”和“教作圖”變?yōu)?/p>
學生的自主讀書、觀察和感悟,使學生既掌握了統(tǒng)計知識,又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
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六、在“探索規(guī)律”中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本冊教材結合學習內容設計探
索規(guī)律活動,如探索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用計算器探索特殊運算程序下的數(shù)
學規(guī)律;單獨安排“探索樂園”,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共安排了九個單元,“數(shù)與代數(shù)”、“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
“實踐與綜合”等四個領域的單元安排和主要內容如下:
(-)數(shù)與代數(shù)
?數(shù)的認識
1、在具體的情景中,認識萬以上的數(shù),了解十進制計數(shù)法,會用“萬''“億”為
單位表示大數(shù)。
2、結合現(xiàn)實情景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
3、會用數(shù)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進一步體會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知道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10以內自然數(shù)的
所有倍數(shù)。
5、在1T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
6、知道奇數(shù)、偶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
?數(shù)的運算
1、會口算幾百幾十的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
2、能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除法。
3、能進行連除以及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兩步),能解決兩步運算的簡單問題。
4、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運算中簡單的
數(shù)學規(guī)律。
(二)空間與圖形
?圖形的認識
1、結合實例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
2、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直到兩點間的距離。
3、知道平角、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4、結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系。
?圖形與測量
1、能用量角器測量指定角的度數(shù),能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會用三角板畫30。、45。、
60。、90。的角。
2、通過熟悉的事物,了解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
(三)統(tǒng)計與概率
?簡單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過程
1、經歷簡單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shù)據(jù)的過程(必要時可使用計算器)。
2、會根據(jù)實際問題設計簡單的調查表,能選擇適當?shù)姆椒ㄊ占瘮?shù)據(jù)。
3、通過實例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能用條形統(tǒng)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shù)據(jù)。
4、體會平均數(shù)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shù),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求出的平均數(shù)的意
義。
(四)綜合與實踐
1、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有合作的實踐活動。
2、結合實際情境,體驗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在給定目標下,感受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
的過程。
4、通過應用和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獲得數(shù)學活動經驗。
■重點、難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認識萬以上的數(shù),了解十進制計數(shù)法,會用“萬”
“億”為單位表示大數(shù)。
2、結合現(xiàn)實情景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
3、會用數(shù)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進一步體會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知道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在1T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10以內
自然數(shù)的所有倍數(shù)。
5、在1T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知道奇數(shù)、
偶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
6、會口算幾百幾十的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能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除法。
重點7、能進行連除以及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兩步),能解決兩步運算的簡單
問題。
8、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運算
中簡單的數(shù)學規(guī)律。
9、結合實例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
10、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直到兩點間的距離。
11、知道平角、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之間的大小
關系。
12、結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
系。
13、能用量角器測量指定角的度數(shù),能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會用三角板畫
30。、45。、60。、90。的角。
14、通過熟悉的事物,了解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
=1000毫升。
1、結合現(xiàn)實情景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
2、知道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10以內
自然數(shù)的所有倍數(shù)。
難點3、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知道奇數(shù)、
偶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
4、能進行連除以及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兩步),能解決兩步運算的簡單
問題。
5、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運算
中簡單的數(shù)學規(guī)律。
6、結合實例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直到兩點間的距離
7、知道平角、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之間的大小
關系。
8、結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
系。
9、能用量角器測量指定角的度數(shù),能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會用三角板畫
30。、45。、60。、90。的角。
10、通過熟悉的事物,了解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
=1000毫升。
■教學建議
1、重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操
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shù)學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估測、估計的意識,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估計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fā)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
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shù)學知識。
■課時安排
本單元用4課時完成教學,其中機動1課時。
課題課時
1
知識與技能(一)
1
知識與技能(二)
1
問題與思考
1
機動
4
總計
10.1知識與技能(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98~101頁第1~15題
■教學提示
本課時的復習內容是本冊教材中關于“升和毫升、大數(shù)的讀寫、三位數(shù)除以
兩位數(shù)、用計算器計算、因數(shù)、倍數(shù)”等相關知識習題的練習。教學時,教師要
結合具體的習題,進行相關知識的梳理和回顧,然后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練習,這
樣避免了空洞的知識回顧,然后又進行大量枯燥習題練習的怪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容量單位:升與毫升,并能運用相關解決有關的簡單的問
題。
2、使學生能熟練地、正確的讀、寫萬以上的大數(shù)。
3、通過口算、筆算和脫式計算進一步復習運算相關知識,提升運算以及解決問
題的技能與策略。
4、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倍數(shù)與因數(shù)、質數(shù)與合數(shù)、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意義,熟練掌握
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
5、能用計算器計算較大的數(shù)的運算,培養(yǎng)大數(shù)的數(shù)感。
過程與方法
在以練習題為載體的復習過程中,學會知識的梳理、整理以及自己建構知識框架
結構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泉學工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升和毫升、大數(shù)的讀寫、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用計算器計算、因數(shù)、倍
數(shù)”等相關知識。
難點“升和毫升、大數(shù)的讀寫、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用計算器計算、因數(shù)、倍
數(shù)”等相關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練習本。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整理與評價”的學習,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教材98頁
T01頁的“整理與評價"(一)。
奔主題,教師弓I出本課學習內容,簡單直接。
一、復習“升和毫升”。
師:想一想,關于“升和毫升”你還記得哪些相關知識?
1、(課件出示)教材第98頁第1題
師:上面的問題,你會解答嗎?
(生獨立解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
475x2=950(毫升)305x3=915(毫升)
915<950
答:亮亮喝的多一些。
二、復習“認識更大的數(shù)”。
2、(課件出示)教材P98第2題
師:想一想,讀寫大數(shù)時,需要注意什么?上面的大數(shù),你還會讀寫嗎?
(生獨立解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
(1)四萬八千寫作:48000改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shù)48000*5萬
一萬四千寫作:14000改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shù)1400021萬
(2)100000=10140億
師:解答第(2)小題時,你是怎樣選擇合適的單位的?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得出:成人每天心跳的次數(shù)約是100000,這個數(shù)讀作十萬,含有的
數(shù)級最高是萬級,所以就要改成以“萬”為單位的數(shù);人的腦細胞約有
為單位的數(shù)。
三、復習“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
3、(課件出示)教材第99頁第3題
師:關于“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計算,你還記得哪些運算的規(guī)則和法則?
生查閱教材,自己回憶和回顧總結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以及含有
小括號的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法則。
師:上面課件展示的教材第3題,你會解答嗎?
(生獨立解答,有困惑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
(1)360+90=4960+30=312x40=480
720+90=8180x4=72051+3=17
560+70=8180+60=3300+50=6
(2)
675+27=25903+43=21996+83=12
252112
27/67543/90383/996
548683
13543166
13543166
000
305+61=5858+78=11572+44=13
51113
61/30578/85844/572
3057844
078132
78132
00
(3)32x30+12845+(195+3)
=960+12=845+65
=80=13
47x(396+12)(204+498)+26
=47x33=702+26
=1551=27
四、復習"解決問題”和用“計算器計算”。
4、(課件出示)教材P99第4題
師:通過讀題,你讀出了哪些已知信息和需要解答的問題?
(預設)
生1:每袋牛奶的凈含量是250克,一箱牛奶是20袋。
生2:牛奶加工廠每天加工鮮奶10噸。
生3:所求的問題是每天加工的牛奶可以裝多少箱?
師讀出了這么多信息和所求的問題,仔細分析一下,你會解答嗎?自己試一試。
師生討論得出:
10噸=10000千克=10000000克
250x20=5000克
10000000+5000=2000(箱)
師:說一說,在解決上面的問題時,我們先求出了什么?后求出的什么?如果列
出綜合算式,你會嗎?需要注意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出,要解決上面的問題需要先求出每箱牛奶的克數(shù),然后再求
出可以裝的箱子數(shù),如果列綜合算式,需要使用小括號,另外,還需要注意單位
的轉化,統(tǒng)一單位。
綜合算式:10噸=10000千克=10000000克
100000004-(250x20)=2000(箱)
五、復習“因數(shù)和倍數(shù)”。
5、(課件出示)教材P100第7題
師:什么樣的數(shù)是質數(shù)?什么樣的數(shù)是合數(shù)?還記得嗎?它們分別有什么特征?
你是怎樣區(qū)分的?
師生總結得出: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
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外,還有其他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
區(qū)分因數(shù)和質數(shù)的標準是看這個數(sh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
師:上面的問題,你能自己解答嗎?
(預設)
質數(shù):1329437991
合數(shù):2751119
6、(課件出示)教材P100第9題
師: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是什么?你還記得嗎?
師生回憶總結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
師:上面的問題你能自己解答嗎?
(預設)
(1)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有:516156
(2)是5的倍數(shù)的數(shù)有:615165
(3)是3的倍數(shù)的數(shù)有:615156651165561516
在練習中回顧相關知識,在練習中進行梳理,這樣在練習中喚醒相
關知識的回顧、整理、梳理。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99頁第5題。
2、教材第100頁第6、8、10題。
3、教材第100、101頁第11~15題
設計意圖:
1、學生在獨立解答中理解問題解決的策略和方法,結合實際體驗大數(shù)的意義,
培養(yǎng)數(shù)感。
2、在練習中進一步溫習倍數(shù)、因數(shù);奇數(shù)和偶數(shù)以及把一個合數(shù)如何分解質因
數(shù)。
3、在問題解決中回顧和梳理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和步驟。
(四)達標反饋
1、在括號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桶油2.5()一瓶果汁330()一瓶眼藥水4()
一臉盆水6()一桶純凈水19()一湯勺水10()
2、請讀出下列數(shù)字。
2345889讀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00974讀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3060780讀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一分。
(1)在27、68、44、72、587、602、431、800中。
奇數(shù)是:
偶數(shù)是:
(2)在2、3、45、10、22、17、51、91、93、97中。
質數(shù)是:
合數(shù)是:
4、分解質因數(shù)。
45102117156
5、豎式計算。
196+39=312+52=302+57=
580+11=999+17=114+16=
6、修路隊要修一條長848米的路,前5天修了700米,照這樣的速度,8天能
修完嗎?
答案:
1、升毫升毫升升升毫升
2、二百三十四萬五千八百八十九
三千七百六十萬零九百七十四
六億零三百零六萬零七百八十
3、(1)奇數(shù)27587431偶數(shù)684472602800
(2)質數(shù)23179197合數(shù)4510225193
4、45=3x3x5102=2x3x17117=3x3x9
156=2x2x2x2x2x2x2x2
5、196+39=5……1312+52=6302+57=5……17
580+11=52……8999+17=58……13114-16=7……2
6、700-5x8=1120(米)1120>848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困惑?和你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在和同桌的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提升。
(六)布置作業(yè)
1、用6、3、8、9和5個0按要求寫出九位數(shù)。
(1)最大的數(shù)
(2)最小的數(shù)
(3)一個0都不讀的數(shù)
(4)只讀出一個0的數(shù)
(5)要讀出2個0的數(shù)
(6)約等于3億的數(shù)
(7)約等于10億的數(shù)
2、請寫出下列數(shù)字。
十四億三千零一萬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百億零三千五百零四寫作:
二千二百零三萬八千寫作:
八億零七寫作:
六百億零四萬零四寫作:
3、豎式計算。
270?31=270+38=196+23=
87+19=304+17=982+13=
4、一個小于30的自然數(shù),既是8的倍數(shù),又是12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是多少?
5、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了200毫升牛奶,喝了8天。這些
牛奶喝完了嗎?
6、山田牛奶廠每天能向市場供應牛奶300箱、高鈣奶260箱,一輛車一次能運
40箱,這輛車要運多少次才能把這些牛奶全部運完?
7、四年級同學組織去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春游,共278人,每輛車有43個座位,
如果保證每人一個座位,大約需要包幾輛車?
答案:
1、⑴986300000(2)300000689(3)368900000(答案不唯一)(4)306890000
(答案不唯一)⑸306089000(答案不唯一)(6)300000689(答案不唯一)
(7)986300000(答案不唯一)
2、1430010000700035042203800080000000760000040004
3、
270+31=8……22270+38=7……4196+23=8……12
870+19=45……53044-17=17……15982+13=75……12
4、24
5、2升=2000毫升200x8=1600(毫升)2000>1600
6、300+260=560(箱)560+40=14(次)
7、278+43=6(輛)……20(人)6+1=7(輛)
■板書設計
10.1知識與技能(一)
一、升和毫升1升=1000毫升
二、改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shù)時,對千位上的數(shù)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寫。
三、試商有技巧,脫式計算注意小括號。
四、計算器不常用,大數(shù)的計算離不了。
五、因數(shù)和倍數(shù)、質數(shù)和合數(shù)、奇數(shù)和偶數(shù)、
2、3、5倍數(shù)
分解質因數(sh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
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本小節(jié)對“升和毫升、大數(shù)的讀寫、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用計算器計算、因數(shù)、
倍數(shù)”相關內容進行復習和整理,一方面可以進一步鞏固這些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
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
學占的比重是比較大的,同時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相對于其他內容來說,
計算教學顯得枯燥乏味,如何使計算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
興趣,值得我們進行探討。
今后開展復習課的教學特別要重視以下三個方面:
一、關注知識點的梳理和呈現(xiàn)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如表格法、網
絡法和列舉法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歸類,讓同學們互相學習,還可
放手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整理知識的能力。
二、靈活把握復習課的上課節(jié)奏問題。注意有的地方要放手讓學生思考和
探索,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而有的地方節(jié)奏要快一些。學生已經掌握的問題,
可以點到為止,不須為一些很容易的問題浪費太多的時間。
三、應注意讓更多的學生聽懂,而不只是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更應著眼于學
生整體,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讓更多的學生獲得發(fā)展。
■教學資料包
教學資源
升?計量液體,如汽油、飲料、藥水等用升和毫升作單位。
和1000毫升=1升升用字母表示為“L”,毫升用字母“ml”。
毫1升=1000毫升lL=1000ml
升
廠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shù)的口算
三位數(shù)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口算
除以款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
位數(shù)商不變的規(guī)律
匚連除
L乘除兩步計算的簡單問題(不含括號)
解考j連除或帶小括號計算的簡單問題
I可題解決問題
特殊方法解決問題
「官然數(shù)
倍數(shù)倍數(shù)
和因K2、3、5倍數(shù)的特征
數(shù)因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
0解質因數(shù)
廠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學會使用計算器
認億以內的數(shù)和以上的數(shù)的讀寫
識T以“萬”為單位表示整萬數(shù)
更把精確數(shù)改寫成以“萬”、“億”作單位的近似數(shù)
資料鏈接
除法為什么從高位除起
很多老師認為加法豎式、減法豎式、乘法豎式從低位算起,除法豎式從高位
除起,這是規(guī)則,不需要給學生講解、更沒有讓學生探索的必要。為什么會有這
些規(guī)則呢?,若是溯源,可以說加法豎式、減法豎式、乘法豎式從低位算起是數(shù)
學追求簡潔的結果;而除法豎式從高位除起不但是數(shù)學追求簡潔的結果,同時也
是合理性的結果。
(1)從高位除起是平均分的要求。
平均分是除法的核心。在實際生活中,有些物體能做到真正的平均分,而
很多時候根本做不到平均分。就是今天看來能做到平均分的,在除法產生之初,
在分之始,也未必知道能平均分。平均分的意義產生的年代很久遠,當時的物資
比較匱乏,在分東西時,平均分的要求相當強烈。當要分的東西較多、平均分的
份數(shù)也較多時,人們也不知道能正好平均分完時,但人們要求平均分的愿望還是
依然十分強烈的。若是先分小單位的數(shù)(相當于低位上的數(shù)),人們從心理無法
接受:大單位的數(shù)(相當于高位上的數(shù))不分,只分小單位的數(shù)不合理。只有先
分大單位的數(shù),再分小單位的數(shù),才感到公平。
(2)豎式的書寫方式同樣追求簡潔的結果。
其實除法豎式之所以與加法豎式、減法豎式、乘法豎式不同的,也是數(shù)學追
求簡潔的結果,豎式能記錄心算的過程。而筆者認為,除此之外,豎式還能把心
算過程中隱藏的數(shù)據(jù)暴露出來,降低了心算的難度。也正是為了更方便地記錄心
算過程、更方便展示心算過程的中了隱藏的數(shù)據(jù),才產生了除法豎式的與眾不同。
小學數(shù)學復習建議
小學數(shù)學復習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再學習的過程,由于復習面廣量大,時間緊,
內容多,為使復習更貼近實際,從而用較少時間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為此提出
以下幾點復習建議!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并認真執(zhí)行計劃。為使復習具有針對性,目
的性和可行性,找準重點、難點,課程標準是復習依據(jù),教材是復習的藍本。復
習時要弄清學習中的難點、疑點及各知識點易出錯的原因,這樣做到復習有針對
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類整理、梳理,強化復習的系統(tǒng)性。復習的重要特點就是在系統(tǒng)原理
的指導下,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使之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體系,這
樣有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對其內在聯(lián)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貫通。做到梳理—訓
練——拓展,有序發(fā)展,真正提高復習的效果。
三、辨析比較,區(qū)分弄清易混概念。對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義方面
的比較,再者是對易混概念的分析,這樣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質,避免不同概念
的干擾,另外對易混的方法也應進行比較,以明確解題方法。
四、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提高解題的靈活性。有些題目,可以從不同的角
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題方法。一題多解可以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靈活解題
的能力。不同的解題思路,列式不同,結果相同,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同時也
給其他同學以啟迪,開闊解題思路。有些應用題,雖題目形式不同,但它們的解
題方法是一樣的,故在復習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對各類習題進行歸類,
這樣才能使所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解題靈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創(chuàng)新。機械地重復,什么都講,什么都練是復習大忌,
復習一定要有目的,有重點,要對所學知識歸納,概括。習題要具有開放性,創(chuàng)
新性,使思維得到充分發(fā)展,要正確評估自己,自覺補缺查漏,面對復雜多變的
題目,嚴密審題,弄清知識結構關系和知識規(guī)律,發(fā)掘隱含條件,多思多找,得
出自己的經驗。
10.2知識與技能(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1、102頁第16~21題
■教學提示
引導學生將本冊有關平均數(shù)、條形統(tǒng)計圖、線與角、垂直與平行等內容聯(lián)
系起來,進行歸納、梳理,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結合練習活動,加深對知
識的理解與掌握。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土合具體問題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并會計算一組數(shù)據(jù)或結合統(tǒng)計表給出的一
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2、能讀懂條形統(tǒng)計圖,會結合實際繪制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
3、能區(qū)別各種線,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
4、認識垂直和平行線;
5、會用量角器畫出給定度數(shù)的角,并會用量角器量出給出的指定角。
過程與方法
經歷分類歸納知識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說說解題過程,拓展思維,數(shù)形結合,
直觀的理解圖形特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復習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逐步養(yǎng)成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良好
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
1、結合具體問題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并會計算一組數(shù)據(jù)或結合統(tǒng)計表給出的一
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2、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垂線和平行線的特征。
3、溫習量角器的使用,注意量角器使用注意事項。
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答相關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量角器、直尺
學生準備:量角器、直尺、鉛筆、橡皮
■教學過程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知識與技能”(一),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知識與技能”
㈡,同學們,你準備好了嗎?
直奔主題,教師弓I出本課學習內容,簡單直接。
1、復習“平均數(shù)與條形統(tǒng)計圖”
師:誰來說說關于“平均數(shù)和條形統(tǒng)計圖”你還記得哪些相關知識?
生1:平均數(shù)是通過“移多補少”得到的,……
生2:平均數(shù)是虛擬的數(shù),不是實實在在的數(shù)。
生3:平均數(shù)=總數(shù)量+總份數(shù)。
生4:計算平均數(shù)還可以使用找“基數(shù)”的方法。
生5: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時,直條上要標出數(shù)據(jù),不要忘了,
師:同學回顧了記住的相關知識,下面我們一起完成教材第101頁第16題和17
題。(課件出示)
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2、復習“線和角”相關知識
師:關于“線”你還記得哪些知識?
生1:線有曲直。
生2:我繪制了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區(qū)別表,如下:
一
端點
數(shù)
個可否無限延長可否度量
一
線段2兩端不可以無限延長可度量
射線1一端可以無限延長不可度量
兩端可以無限延
直線0不可度量
師:同學回顧了記住的相關知識,下面我們一起完成教材第102頁第18題。(課
件出示)
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師:關于“角”你還有印象嗎?誰說說你知道哪些相關知識?
生1:角用符號“乙”來表示,角的表示方法有三種,一是可以用一個阿拉伯數(shù)
字來表示;角還可以用三個大寫英文字母來表示;角也可以用頂點的那個
大寫字母表示。
生2:計量角的單位是度,用符號“?!眮肀硎?。
生3:使用量角器要注意:“頂點和中心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然后
再看另一邊所在的刻度
生4:平角=180。、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生5: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生6:使用量角器畫角時注意是使用內圈刻度還是使用外圈刻度。
師:同學回顧了記住的相關知識,下面我們一起完成教材第102頁第20、21題
題。(課件出示)
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3、復習"垂直和平行”相關知識
師:關于垂直和平行,你還記得哪些知識?
生1:兩直線相交成4個角,如果有一個角是直角,這兩條直線就是互相垂直,
其中的一條直線就叫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生2: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生3:我還記得,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
這條直線的距離。
生4:我還記得垂線段最短。
生5:畫垂線時,要一重合、二描點、三、連線并延長。
生6:畫長方形或正方形時要注意四個角是直角。
生7:平行線之間的所有垂直線段長度相等。
師:同學回顧了記住的相關知識,下面我們一起完成教材第102頁第19題題。
(課件出示)
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溫習知識和練習相結合,讓學生在溫習和練習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
與內化。
1、辯一辯,填一填。
⑤⑥⑦⑧⑨
(1)()是直線,()是射線,()是線段,()是直角
(2)()是銳角,()是平角,()是鈍角,()是周角。
2、連一連。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PO
3、畫一個長是5厘米,寬是4厘米的長方形。
4、找出位置關系。(填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相交)
5、平均每組有多少人?
人數(shù)(人)
6、下面是六年級四個班給災區(qū)兒童捐書情況統(tǒng)計圖。
(1)根據(jù)統(tǒng)計表,把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2)平均每個班捐書多少本?
答案:
1、⑴④①②⑤⑵⑦⑧⑥⑨
2、
4、相交垂直相交平行
5、(8+12+10)+3=10(人)
6、
⑴
單位:本
60
50
二
2:
二
0
h一班二班l(xiāng)三L班四班
(2)(40+35+49+56)+4=45(個)
1、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
)個角)個角)個角
2、已知乙1=80°,42=()°、43=()°、44=()°o
4
3、過A、B兩點分別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4、找出下面每個圖形中的平行線,將它們用彩筆描出來,是直角的標出直角。
5、下圖是一個長方形的兩條邊,請把這個長方形畫完整。
6、六道口小學體育室有籃球25個,足球15個,皮球30個,排球10個。這些
數(shù)據(jù)在下面的條形統(tǒng)計圖中表示出來。
王冢灣小學體肓用品統(tǒng)計圖
7、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下面5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姓名李明王芳趙蘭劉宇李琴
身高/匣米141140139143142
答案:
1、499
2、10080100
3、
B
7、(141+140+139+143+142)-5=141(厘米)
■板書設計
10.2知識與技能(二)
1、復習“平均數(shù)與條形統(tǒng)計圖”
2、復習“線和角”相關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分類梳理知識,把知識網絡化,給學生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思路,
在教學中一邊整理回憶所學內容的知識點,一邊做相應的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
講練結合,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學資料包
教學資源
古代趣題
三百七十八里關,初行健步不為難;此后腳痛遞減半,六朝才能到邊關。
請君仔細算一算,每日里數(shù)各若干?
【解說】這是一道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著名數(shù)詩算題,在題目中,“六朝”
即"6日”的意思。詩題的意思可以作如下的敘述:從某地到某一邊關的路程為
378里,某人第一天行了若干里。他自第二日開始,每天行的路程都是前一天路
程數(shù)的一半。這樣經過了6日,他才到達目的地。他每天行的路程各是多少里?
解答時,我們可以假定第六天行的里數(shù)為“1份”,那么,其他天數(shù)所行里
數(shù)便是
第五天1x2=2(份)
第四天2x2=4(份)
第三天4x2=8(份)
第二天8x2=16(份)
第一天16x2=32(份)
這六天行程的總份數(shù)就是1+2+4+8+16+32=63(份)
因為六天行的總路程數(shù)為378里,而這路程已經分成了63份,所以每一份
的里數(shù)便是378+63=6(里)于是,每天行的里數(shù)就是
第一天:6x32=192(里)
第二天:6x16=96(里)
第三天:6x8=48(里)
第四天:6x4=24(里)
第五天:6x2=12(里)
資料鏈接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The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初始條件下
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xiàn)象。任何
事物發(fā)展均存在定數(shù)與變數(shù),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其發(fā)展軌跡有規(guī)律可循,同時也
存在不可測的“變數(shù)”,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fā)展,
說明事物的發(fā)展具有復雜性。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
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
一只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痹谝院蟮难葜v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
有詩意的蝴蝶。對于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
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
龍卷風?!逼湓蚓褪呛葎映岚虻倪\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
并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tǒng)產生相應
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tǒng)的極大變化。他稱之為混沌
學。當然,“蝴蝶效應”主要還是關于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
反應。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這句話的來源,是這位氣象學家制作了一個電腦程序,這個可以模擬氣候的
變化,并用圖像來表示。最后他發(fā)現(xiàn),圖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張開雙翅
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于是便
有了上述的說法。
羅倫茲發(fā)現(xiàn),由于誤差會以指數(shù)形式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微小的誤
差隨著不斷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后來,羅倫茲在一次演講中提出了這一問題。
他認為,在大氣運動過程中,即使各種誤差和不確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過程中
將結果積累起來,經過逐級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氣運動。所以,長期的準確預測
天氣是不可能的。
于是,羅倫茲認定,他發(fā)現(xiàn)了新的現(xiàn)象:事物發(fā)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
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他于是認定這為:“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wěn)定性”,即:‘‘混
沌”,又稱“蝴蝶效應”。
10.3問題與思考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3706頁第1~12題。
■教學提示
引導學生復習有關“問題解決”的數(shù)學知識、經歷實踐活動體驗解決問題的
思維模式、思路、方法和策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教學中
一邊回憶知識點一邊做相應的練習,提高復習效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積累基本的問
題解決經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解決問題,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培養(yǎng)
學生用不同策略解決問題的思想,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活動過程,積累活動經驗,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
難點解決的解題策略、方法的綜合運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月歷、長方形白紙。
學生準備:鉛筆、橡皮、長方形白紙。
■教學過程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數(shù)字與編碼。
師:你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這個號碼是怎么來的嗎?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得出結論:一般是先說樓號,再說單元號,最后說幾
層幾室。
(課件出示)教材第103頁第1題
師:你讀懂012501這個門牌號碼的意思了嗎?
師:紅紅和聰聰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你試著幫他們寫一寫。
(預設)
生:紅紅:131602聰聰:904103
師:說說紅紅家和聰聰家門牌號碼是怎么來的?
師:下面的問題(1)和(2)你自己能獨立解答嗎?
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訂正。
2、數(shù)感的培養(yǎng)。
(課件出示)教材第103頁第2題。
師:說說上面這個問題你是怎么得出答案的?和同桌說一說,看誰的方法最簡單
直接?
生交流,全班訂正,得出結論:數(shù)字相同,單位不同,所代表的時間的長短
也不一樣;體驗分、時、周和月這幾個時間單位的大小,建立相應的數(shù)感。
3、動手折角。
(課件出示)教材第104頁第6題要求和圖
師:你能按照上面的要求折出一樣形狀的圖形嗎?
生獨立嘗試后教師演示。
師:在折角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討論得出:折后乙2=乙3,乙1+42+43=180°。
師:你能獨立求出乙2的度數(shù)嗎?
生獨立解答、板演,師生一起訂正。
180-30=150°150+2=75°
4、等量轉換。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第8題要求和圖
師:先讀一讀,你能找到已知的信息和所求的問題么?
生獨立尋找,全班交流。
師:你覺得題中給出的哪個信息最關鍵?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預設)
生:買4個足球所需要的錢和買3個籃球的價錢相等。
師:要解答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方法?
(預設)
生1:買8個足球所需要的錢可以轉化為6個籃球的錢,這樣912元就變成了買
6+6=12個足球的錢。
生2:6個籃球花的錢還可以轉化為8個籃球需要的錢,這樣912元就變成了買
4+4=8個足球的錢。
師:根據(jù)上面的分析,你會解答了嗎?
(預設)
方法一:方法二:
6+6=12(個)4+4=8(個)8+8=16(個)
籃球:912+12=76(元)足球:912+16=57(元)
足球:76x3+4=57(元)籃球:57x4+3=76(元)
(方法不唯一)(方法不唯一)
5、休息日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第9題。
先同桌試做,然后大家交流解答的思路,師生共同完成此問題的解答。
6、池塘周邊植樹。
(課件出示)教材第106頁第11題。
師關于長方形四周植樹,和我們學過的在直線上植樹一樣嗎?自己試著找一找。
師生總結得出:在長方形的四周植樹,相等于在直線上種樹時,一端種、另
一端不種。
師:你自己現(xiàn)在能獨立解答嗎?
(預設)
(64+40)x2=208(米)208+8=26(棵)
答:需要26棵樹苗。
■在活動中喚醒知識的記憶,在活動中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積累解決問
題的策略。
1、教材第103頁第3題,104頁的第4、5題。
2、教材第104頁第7題、第106頁第10題、12題。
設計意圖:
1、在“破譯電話號碼”、“接著填數(shù)”、“任意寫數(shù)”等活動中,積累與因數(shù)和倍
數(shù)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驗,構建解決此類問題的解答策略。
2、在“解決問題”、“畫示意圖解答”、“等量代換”等相關知識的數(shù)學活動中,
找到此類問題解答的思維切入點,積累解答此類問題的活動經驗。
(四)達標反饋
1、填一填。
△+□=40
△=□+□+口
△=()□=()
3、數(shù)一數(shù),下圖中有幾個銳角?幾個直角?幾個鈍角?幾個平角?
4、為迎接兒童節(jié),學校決定在校園的大道一邊每隔10米擺一些花盆。要求A、
B、C處各放一盆,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70m
50m
C
答案:
1、3010
2、相等
3,3421
4、(70+50)+10=12(盆)12+1=13(盆)
△+□+□=21
□=△+△+△
△=()口=(
2、為了保護一棵古樹,園林處要圍繞古樹,做一個長是30米的圓形防護欄,如
果每隔2米打一個樁,一共需要多少個樁?
3、人民公園1路和3路公共汽車的起點站。1路汽車每3分鐘發(fā)車一次,3路
汽車每5分鐘發(fā)車一次。這兩路汽車同時發(fā)車以后,至少再過多少分鐘又同時
發(fā)車?
4、今天是3月6日,正好是星期日,這是小明最高興的一天,因為他和爸爸媽
媽一起去公園玩了一天。小明想:這個月還什么時候才能再和爸爸媽媽一起來
玩呢?小明知道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只有在休息時才能和他一起來玩。八八工
作4天,休息1天;媽媽工作3天,休息1天;小明學習5天,休息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務合同續(xù)簽協(xié)議書
- 項目代建協(xié)議合同
- 居民采暖供用熱合同
- 委托船舶單項其它工程服務合同
- 設計類合同協(xié)議
- 墻地磚勞務分包合同
- 美容院顧客服務效果免責協(xié)議
- 搬遷協(xié)議搬遷運輸合同
- 供應商協(xié)議書范本
- 水質檢測合同
- 潮汕民俗文化科普知識講座
- 睡眠障礙護理查房課件
- 某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施方案
- 應急物資的采購、存儲與調配
- 超融合架構與傳統(tǒng)架構對比解析方案
- 少兒美術課件- 9-12歲 素描班《場景素描》
- 剪映:手機短視頻制作-配套課件
- 金融工程.鄭振龍(全套課件560P)
- 國家二級公立醫(yī)院績效考核醫(yī)療質量相關指標解讀
- 血液透析的醫(y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xù)改進
- GA/T 2073-2023法庭科學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檢驗分光光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