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jīng)口鼻吸痰技術課件第一頁,共29頁。
經(jīng)口鼻吸痰技術第二頁,共29頁。
吸痰法是經(jīng)口、鼻腔、人工氣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并發(fā)癥的一種方法。
吸痰法第三頁,共29頁。吸痰法一、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促進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氣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二、適應證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如:年老體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氣管切開、會厭功能不好等患者。第四頁,共29頁。吸痰法三、吸痰裝置-負壓裝置
利用負壓吸引原理,連接導管吸出痰液一般有以下二種方法:
(一)中心吸引裝置(二)電動吸引器
第五頁,共29頁。(一)中心負壓裝置:吸引器管道連接到各病房床單位,使用時只需接上吸痰導管,開啟開關,即可吸痰。吸痰法第六頁,共29頁。(二)電動吸引器
1、組成:由馬達、偏心輪、氣體過濾器、壓力表、儲液瓶、安全瓶組成。吸痰法第七頁,共29頁。吸痰法2、電動吸引器原理接通電源后馬達帶動偏心輪,從吸氣孔吸出瓶內空氣,并由排氣孔排出,不斷循環(huán)轉動,使瓶內產(chǎn)生負壓,將痰液吸出。安全瓶、儲液瓶是兩個1000ml的容器,瓶塞上有兩個玻璃管,并通過橡膠管相互連接。第八頁,共29頁。【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并解釋
2、患者準備
3、護士自身準備
4、用物準備
5、環(huán)境用物準備吸痰法第九頁,共29頁。吸痰法【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并解釋
(1)評估患者年齡、病情、意識、治療情況,有無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狀態(tài)及合作程度。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清醒患者解釋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
第十頁,共29頁。吸痰法【操作前準備】
2、患者的準備(1)清醒患者了解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2)體位舒適,情緒穩(wěn)定。
第十一頁,共29頁。吸痰法【操作前準備】
3、護士自身的準備衣帽整齊、修剪指甲、規(guī)范洗手,戴口罩。第十二頁,共29頁。吸痰法【操作前準備】
4、用物準備(1)電動吸引器或中心負壓吸引裝置一套;(2)治療車上放置:
①治療盤內備無菌換藥缸2個(盛無菌生理鹽水)、彎盤1個、消毒紗布、無菌血管鉗1把(或一次性無菌手套)、一次性吸痰管;第十三頁,共29頁。吸痰法②治療盤外備100~250ml瓶子1個(內盛消毒液可消毒吸引器上玻璃接管),快速手消毒液,聽診器,手電筒。必要時備壓舌板、開口器、舌鉗、電插板等。第十四頁,共29頁。吸痰法【操作前準備】
5、環(huán)境準備室溫適宜、光線充足、環(huán)境安靜第十五頁,共29頁。吸痰法經(jīng)口鼻吸痰技術使用呼吸機氣管插管患者吸痰技術使用呼吸機氣管切開患者吸痰技術第十六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1、將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對床號、姓名,了解患者意識狀態(tài)、生命體征、吸氧流量或用氧濃度,向清醒患者說明目的,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第十七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2、接通電源,打開開關,檢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連接是否正確,調節(jié)負壓,(一般壓力成人40.0~53.3kpa[300~400mmHg],兒童﹤40.0kpa[300mmHg]);用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第十八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3、檢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動義齒者取下);使患者頭部轉向一側,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壓舌板或開口器幫助張口。第十九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4、手消毒,根據(jù)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選擇吸痰管并檢查滅菌有效期,撕開外包裝,一手戴無菌手套,將吸痰管抽出并盤繞在手中,開口端與吸痰器負壓管連接。第二十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5、用戴手套的手(或用無菌血管鉗)持吸痰管前端,另一手折疊導管末端,用生理鹽水試吸通暢后,輕輕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導管折疊端將口腔咽部的分泌物吸盡。第二十一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6、更換吸痰管,用生理鹽水試吸通暢后,輕輕插至氣管深部,放松導管折疊端,輕輕左右旋轉,向上提拉,邊吸邊退,吸盡氣管內分泌物;每次吸痰的時間不超過15秒,以免缺氧。第二十二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7、吸痰管退出后,觀察吸出痰液的性質,顏色,量;抽吸生理鹽水沖洗干凈,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第二十三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8、分離吸痰管將吸引器負壓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內;第二十四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9.脫去手套置于醫(yī)用垃圾袋內無害化處理,整理用物;10.痰液粘稠,可配合叩擊,霧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第二十五頁,共29頁。經(jīng)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11.用紗布擦凈患者面部,觀察氣道是否通暢,患者的反應(面色,呼吸,心率,血壓);整理床單位,患者取舒適臥位,向患者或家屬交待注意事項,規(guī)范洗手,記錄。第二十六頁,共29頁。注意事項1、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吸痰用物應每天更換1~2次,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插管動作輕柔、敏捷。2、吸痰前后應當給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如痰液較多、需要再次吸引,應間隔3~5分鐘,患者耐受后再進行。第二十七頁,共29頁。注意事項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一套
- 電商平臺在辦公用品市場的競爭策略研究
- 2025-2030年中國生絲(真絲)市場運營狀況與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知識產(chǎn)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協(xié)同發(fā)展
- 2025-2030年中國汽車驅動橋市場運營狀況與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汽車空調用微通道換熱器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社交媒體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運用案例
- 2025-2030年中國有機硅消泡劑行業(yè)風險評估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整體廚房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海洋氣候預測模型創(chuàng)新研究-深度研究
- 《客戶服務基礎》教案及課件項
- 2025《醫(yī)藥企業(yè)防范商業(yè)賄賂風險合規(guī)指引》解讀課件
- 2025年度船舶焊接維修工程合同范本資料下載
- 2025年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丹參原藥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物理(A版)-安徽省合肥一中(省十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試題和答案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 6.3.3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烏魯木齊 說課稿
- 綜合材料繪畫課程設計
- 數(shù)學史簡介課件
- 八年級 下冊《黃河兩岸的歌(1)》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