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線路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線路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線路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線路施工組織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線路施工組織設計第一章工程概況及特點1.1編制依據1.1.1根據神東錦界風井35KV線路工程施工招標文件。根據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神東錦界風井35KV線路工程設計施工圖。1.1.31.1.61.1.81.1.91.1.101.2工程概況建設單位:神東供電處監(jiān)理單位:中國神華神東監(jiān)理公司承包方式:施工總承包、土石方開挖、砼基礎澆制、鋼管塔組立、導地線架設、接地溝開挖制作、電纜施工。質量目標:滿足國家標準《輸變電安裝規(guī)范》GBJ-233-02及與工程有關的規(guī)程,規(guī)范、實現業(yè)主“達標投產”的工程目標。計劃工期:2009年4月5日開工,2009年5月17日竣工。施工單位:陜西天安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1.3工程簡介1.3.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錦界煤礦改建,地方110KV變電站至1#風井35KV變電站新增部分35KV送電線路,新增架空線路全長2公里,全線路架設避雷線,采用單回路鐵塔,線路起點為地方110KV變電站終點為已形成向1#風井35KV變電站送電的線路。本線路從地方變電站出線用35KV單芯非磁性鎧裝電纜接入1#鐵塔為線路起點,與原1#風井35KV線路并行接入已形成的原35KV線路。本工程導線采用LGJ—240/30,避雷線為GT—50,線路兩端加裝2組避雷器,所有鐵塔地面6米以上加裝防盜螺栓,本次線路共跨越10KV線路7次。1.3.2防振、防盜1.3.3絕緣子金具1.3.4防雷與接地線路采用雙避雷線,逐基鐵塔接地采用方框架帶射線接地。1.3.5保護距離桿塔上兩根避雷線距離,不超過導線與地線間垂直距離5倍的要求,在檔距中央,導線與地線的距離均滿足S≥0.012L+1段的規(guī)程規(guī)定。1.3.6基礎工程采用退臺式鋼性基礎,砼標號C25。1.3.7工程構造桿塔種類使用條件使用情況桿塔代號呼稱高(米)檔距(米)轉角度數基數水平垂直直線塔7723-18182直線塔7723-24243轉角塔7730-15153轉角塔7731-15151轉角塔7734-151511.4承包內容及基本工程量負責包工、包料、材料運輸、保管,全線施工,保證線路施工質量、資料移交,竣工三年內的質量保證。開挖桿塔基面、桿塔坑、砼澆制、灌注樁基礎、桿塔組立,架線及接地開挖制作。1.5負責工程包工、材料購買、保管、材料運輸、施工,保證線路施工質量,資料移交,竣工后三年內質量保證。第二章施工現場組織機2.1施工組織機構2.1.1組織機構設立2.1.1.1本工程陜西天安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錦界35KV電源線路項目部管理,實行項目管理施工,充分發(fā)揮項目組織和項目管理的優(yōu)勢,代表公司對本工程實行全面管理。項目部服從業(yè)主統(tǒng)一管理。2.1.1.2項目部項目經理,履行合同,負責工程項目管理等;項目部下設部門主要人員由分公司對口選派,服從項目經理的領導,各盡其責。2.1.2組織結構圖材料站魏景峰項目法人計劃部郝軍財務部趙永春工程部胡明光安監(jiān)部于樹義雷世平供應部張莉錦界基礎施工張東錦界線路施工材料站魏景峰項目法人計劃部郝軍財務部趙永春工程部胡明光安監(jiān)部于樹義雷世平供應部張莉錦界基礎施工張東錦界線路施工顏大才公司主經理項目經理:王漢君技術負責:陳金保 2.2管理職責和權限陜西天安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錦界風井35KV改造線路項目部負責該工程的全面協(xié)調工作。2.2.1項目經理安全放在首位。2.2.2項目總工協(xié)助項目經理工作,全面負責本工程的技術、質量、安全工作,在技術上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組織實施技術革新的QC小組活動;組織或參加編制關鍵和特殊施工方案,并進行有效的實施;負責物資、設備的監(jiān)督檢查;組織本工程資料收集、整理、歸檔、移交工作。2.2.3技術員負責日常技術工作;負責施工技術資料的編寫及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對現場施工進行技術指導,收集整理與施工有關的技術數據及技術資料;參與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參加本工程的質量評定工作,配合項目部進行質量三級檢查。2.2.4安全員負責本工地的安全監(jiān)督工作,監(jiān)督、檢查工地施工場所的安全文明施工狀況;協(xié)助工地領導布置、監(jiān)察、總結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參加本工地重要項目和危險性作業(yè)項目開工前的安全交底,布置檢查安全日活動;負責隊分包單位的安全監(jiān)督、檢查與指導,負責本工地的安全教育及安全大檢查;協(xié)助領導進行輕傷事故及未遂事故的調查處理。2.2.5質檢員負責本工地的質量監(jiān)督、檢查工作;參加設備進場的開箱檢查及驗收工作;參加質量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負責組織單位工程的自檢,并配合公司及甲方、監(jiān)理進行工程驗收與質量評級工作;隊施工班組及分包單位進行質量教育。2.3主要負責人簡介2.3.1本項目工程主要管理人員見表2-1.姓名王漢君性別男文化程度大專技術職稱工程師畢業(yè)學校陜西工業(yè)學院畢業(yè)時間1987年出生時間1962年職務項目經理參加工作年限22年參與工程及任職情況:錦界礦主井35KV變電所至風井25#塔35KV輸電線路工程榆家梁煤礦4-3煤地面供電系統(tǒng)設計施工總承包烏蘭木倫礦1-2煤改擴建項目35KV送電線路及箱變安裝工程榆樹灣煤礦35KV變電站及線路總承包錦界煤礦新盤區(qū)35KV箱式變電站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姓名性別年齡職務職稱主要施工簡歷王漢君男47項目經理高工主持公司施工生產陳金保男59項目總工總工主持公司技術管理王永強男29安全負責人工程師負責工程安全趙永春女38資料員資料員負責工程資料于樹義男50質檢員工程師負責質量管理第三章施工現場布置3.1駐地規(guī)劃3.1.1項目部設置考慮到①便于項目施工管理;②便于與業(yè)主、監(jiān)理及施工現場聯(lián)系;③便于社會公共設施利用等原則及本工程的現場實際情況,經現場調查了解,錦界為項目部的駐地。3.1.2施工隊駐地選擇根據線路走徑、地理交通環(huán)境、施工控制段和附近分布情況設置,駐地選擇盡量考慮在交通主干線附近,便于材料的運輸、人員的調動有保障職工生活。施工隊駐地如下表3-1,實際施工時可根據施工進度及交通狀況設置臨時性的施工作業(yè)組駐點,以縮小施工半徑,減少上下班途中時間,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控制段:復測定位分坑、基礎施工、組塔施工、接地工程、架線工程及以上分部工程的工地運輸采用分包、分段包干的方式施施工隊駐地選擇表3-1序號施工隊駐地備注1線路施工錦界2基礎施工錦界3.1.3生活設施配置項目部及各施工駐地的生活設施實行標準化配備,配置計劃如表3-2,由專人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項目部生活設施配置表3-2序號名稱單位配置數量負責人進場時間1廚具套1張莉2009.32電視機臺5張莉2009.33飲水機臺1張莉2009.3另外,在整個施工期工地應配備經培訓合格的兼職醫(yī)務人員、急需設備、備用品及適用的救護設備,并與地方衛(wèi)生部門協(xié)作,采取措施預防疾病。3.1.1.4辦公室設備配置配備,配置計劃如表3-3,由專人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項目部辦公設施配置<,/SPAN>表3-3序號名稱規(guī)格單位配置數量負責人進場時間1微機聯(lián)想臺1張莉2009.35文件柜組1張莉2009.36寫字臺套3張莉2009.37辦公文具套3張莉2009.38打印機HP1張莉2009.33.2材料站設置3.2.1設置原則:●

交通便利,*近交貨地點,避免往返運輸,降低運輸成本;●

通訊便利,便于內外聯(lián)系;●

便于各施工隊取用材料;●

供應物資材料站設在錦界。材料站結構主要存放鋼筋鋼材的露天場地,存放易損、防雨、防腐材料和工器具的封閉倉庫。3.2.2設置地點:中心材料站設在錦界;現場庫設在各施工隊駐地。3.2.3根據工地物資的正常儲備量、儲存期、租用永久性房屋或搭建臨時建筑物。3.2.4材料站的管理中心材料站、現場材料站由項目部材料員負責,材料管理須制定交接、進貨、檢驗、保管、分供管理辦法,按規(guī)定建立帳卡并做到卡物相符。特別要做好材料站的防火、防盜、防潮、防銹蝕工作。在材料貯存、適用過程中設置產品標識并記錄,以避免不同物資的混用和滿足可追溯的要求。對不合格品應及時標識、隔離和處置,嚴禁在工程中使用。3.3施工通訊設施項目部用電話、傳真機與業(yè)主、監(jiān)理部、公司本部及各施工隊聯(lián)系。通過有線電話及計算機與公司連網,融入施工管理信息網絡系統(tǒng)。在施工現場,由于地形復雜,移動手機的信號較弱或信號中斷,必須使用無線對講機進行施工通訊,必要時設立自動差轉臺,通信設施配置見表3-4。通信設施配置表3-4安裝位置通訊范圍設施規(guī)格配置數量項目部現場至公司及業(yè)主電話、計算機共2部施工現場施工用手機8部3.4施工運輸運輸組織:確定貨物運輸量及每日的貨運量,再確定采用的運輸方式及運輸工具數量,考慮最大運輸量和運輸密度的因素,可以采用在工程當地租用運輸車輛的辦法。運輸方式:由于供貨材料在線路中間,無道路借鑒只能采用汽車運輸。施工運輸:從中心材料站沿運至各轉運站或施工現場。第四章施工方案4.1施工準備4.1.1施工準備是施工階段組成部分,是搞好工程建設及管理的前程,必須按計劃、有步驟的落實、監(jiān)督,本項目工程準備工作內容見表4-1。施工準備工作內容表4-1序號工作內容責任者1項目部成立項目經理2準備人員進場項目經理3駐點及材料站選址,建立各項管理制度項目經理4砂、石選場、采樣、試驗、定貨項目總工、供應部5審查工程圖技術科6安裝前對土建工程驗收項目總工、技術科7現場清點接交設備項目經理、綜合部8工程策劃公司經營副經理9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基礎施工資料等項目總工、技術科10人員培訓交底技術科、安質科11材料采購、檢驗、加工技術科、供應部12材料運輸供應部13施工人員進場項目經理14機具設備進場供應部15提交正式開工報告項目經理4.1.2施工技術準備建立項目技術管理組織體系,項目部設項目部總工一名,主管項目技術組織管理工作,下設技術科,技術科對項目總工負責,技術科配技術專工一名,各施工隊各配備技術員一名。施工技術準備工作是工程技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施工準備工作的核心,更是工程質量、安全的保障,因此,項目部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技術準備工作。4.1.2.1熟悉、審查施工圖和有關技術資料a、業(yè)主按計劃交付施工圖紙和其它技術資料后,由項目部項目總工組織各級技術人員認真審閱設計圖紙及有關的技術文件等,將疑問、建議、錯誤或遺漏進行自審記錄。b、參與業(yè)主組織的圖紙會審,將自審記錄中的問題以及對設計意圖的了解提出共同探討,統(tǒng)一認識,形成“圖紙會審紀要”,指導施工。4.1.2.2原始資料的調查分析由項目經理負責進行施工現場的實地勘察,對自然條件、交通狀況、地方勞力水平等材料供應進行調查分析,形成現場調查報告文件,為項目組織設計、管理制度、施工措施等的編制提供第一手資料。4.1.2.3施工技術資料根據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管理目標,結合項目管理特點、工程特點、采用的施工方法及現場調查情況,由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組織技術管理人員,按照施工技術管理制度,準備工程技術資料。4.2施工工序總體安裝4.2.1基礎、組塔工程施工組織●錦界項目部送電線路施工投入兩個施工隊,工程的分坑、基礎施工、組塔施工、接地工程及相應的工地運輸,按確定的施工控制分段包干,全線同時開工,為減少施工半徑,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在交通運輸較困難的塔位,施工隊可以就地駐點施工?!窕A、組塔等分部工程計劃在完成60%的工程量后,提請業(yè)主和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中間驗收。4.2.2架線工程施工組織●

架線工程按架線工藝要求,投入1個架線施工隊?!?/p>

架線分部工程在完成100%的工程量后,經一、二、三、四級檢查驗收、消缺后并將竣工移交資料備齊,提請業(yè)主進行竣工驗收。4.2.3各工序的施工質量采用“樣板試點”進行控制,由項目部組織各施工隊的相關人員共同完成首件試點,完善施工方案并統(tǒng)一工藝要求。4.2.4從材料站至各施工隊及施工現場的物資材料由項目部供應部負責組織運輸。4.2.5施工部署調整4.2.5.1本工程有效施工工期為43天,為滿足工期要求各分部分項工程之間進行交*作業(yè),但必須滿足業(yè)主、監(jiān)理部等單位進行的中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轉工序施工。4.2.5.2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及各施工隊應根據施工進度、工程量以及氣候、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對整個工程或各控制段的施工組織安排,進行合理的安排、調整、做到經濟、合理、高效。4.3施工測量施工測量主要包括兩項內容:對設計提出的線路路徑及桿塔樁位進行檔距、高程轉角等復核測量(簡稱路徑復測);根據設計選定的基礎型式逐基對基坑進行定位測量(簡稱分坑)。施工測量必須使用角度最小讀數不大于1′的經緯儀。經緯儀由測工保管使用;儀器途中運輸要妥善保護,由專人攜帶。施工測量前應檢查桿塔中心樁是否穩(wěn)固,有無松動現象;如有松動應釘穩(wěn)固后復測。施工測量中,立花桿、標尺須垂直地平面。標樁上書寫文字或符號時,應用紅油漆且書寫清楚。報廢無用的樁應撥掉。4.3.1路徑復測路徑復測的任務是核對設計單位提供的桿塔明細表、平斷面圖與現場是否相符,設計標樁是否丟失或移動,為基礎施工作好準備,也為基礎工程量檢查創(chuàng)造條件。路徑復測的主要項目有:直線桿塔中心樁復測;轉角桿塔中心樁復測;檔距和標高的復測;丟樁補測。路徑復測前,施工人員必須熟悉設計提供的路徑圖、平斷面圖、桿塔明細表、桿塔圖、基礎圖等有關資料,熟悉沿線交通、地形情況;擬定復測順序,做好人員分工,準備好復測記錄表格。路徑復測工作必須由測量工主持,由送電工和臨時工配合工作。儀器觀測與測量記錄應分別由兩人完成,并做到當天作業(yè)當天檢查核對。路徑復測宜朝一個方向進行。如從兩頭往中間進行,則交接處至少應超過一基桿塔位。兩個施工班交接處,必須超前兩基進行復測,并與鄰班取得聯(lián)系。分坑必須在復測結束后進行,不得邊復測邊分坑,在工期緊急情況下,允許若干段同時復測,但必須堅持一個耐張段復測無誤后,方準對該段內的桿塔位分坑,但不宜挖坑。4.3.1.1丟樁的補釘對個別丟失的桿塔中心樁,應按設計數據予以補釘,其測量精度應符合下更要求:①樁之間的距離和高程測量,可采用視距法同向兩測回或往返各一測回測定,其視距長度不宜大于400m,當受地形限制時,可適當放長。②測距相對誤差,同向不應大于1/200,對向不應大于1/150。。4.3.1.2路徑測量應注意的事項①如經緯儀的視距常數不等100倍時,應依據實際常數值計算。②如經緯儀垂直度備用有誤差,則應用正倒鏡兩次測角值取平均值。視距距離一次讀尺最好不超300m。③凡是實測值與設計值的之差超過允許偏差時,應會同設計人員進行復核,以查明原因。④對線路地形變化較大和桿塔間有跨越物,或者有設計要求開挖起的土石方時,應復測桿塔中心樁處、地形起點、被跨越物的標高。風偏對地距離可能不夠處亦應復測其距離及標高,以便于設計核對。⑤對丟失的線路轉角中心樁,可利用兩耐張延長線交點法給予釘。⑥復測的同時應在桿塔中心樁的順線路及橫線路方向釘立;輔助樁(簡稱輔樁),用作分坑及基坑開挖質量檢查。輔助應用木樁,規(guī)格為40mm*40mm*400mm的鋪助數量:直線桿塔時,沿線路中心線方向吸垂直線路方向的前后左右釘四個輔助樁。轉角桿塔角,沿線路轉角分角線方向及內分角線方向釘四個鋪樁;轉角桿塔為單柱桿時沿路中心線方向增多兩個輔樁。4.3.2施工基面的測量4.3.2.1為了保證基礎的穩(wěn)固,在山坡地形條件下,設計均給出施工基面的數值。施工基面一般應由桿位中心樁樁頂計算,受地質條件限制時,也可對由中心樁所在地面處計算。4.3.2.2施工基礎是設計給出的桿塔坑開挖深度的起算基準面,單位為m。施工基面通常是降低地面、開挖平基的依據,表示中心樁處基坑的挖掘深度,個別情況下是填方的依據。若為高低腿基礎,應以設計基礎圖為依據平基。4.3.2.3施工基面較大時其土石開挖量就大,為了準確地測定開挖范圍,在分坑前應釘出施工基面標樁。4.3.3桿塔基礎的分坑4.3.3.1分坑測量前必須編制分坑尺寸明細表。該表內容包括桿塔形式、基礎根開(正面、側面)、基礎對角線(包括基坑遠點、近點、中心點)及坑口尺寸等項目。4.3.3.2對于終端、轉角、換位等特殊桿塔,應根據設計單位規(guī)定的中心樁位移值及位移方向列出明細表。4.3.3.3準備合格的木樁和竹片樁:木樁規(guī)格為40mm*40mm*40mm,用于輔樁,竹片樁規(guī)格為-60mm*40mm*350mm,用于坑位中心樁及坑口四角樁。4.3.3.4必須在路徑復測確認無誤后,方準開始分坑口測量。檢查樁位的施工基面,是否已按設計要求開挖,邊坡是否穩(wěn)固。4.4土石方工程4.4.1土石開挖的一般規(guī)定4.4.1.1基礎開挖前,施工人員應熟悉基礎施工圖及施工手冊的規(guī)定,明白基坑開挖的尺寸及要求。4.4.1.2桿塔基礎的坑深應以設計的施工基面為基準。若設計地施工基面要求時,應以桿塔中心樁頂面為基準。4.4.1.3基坑開挖時,應保護好桿塔中心樁和復測時所釘的輔助樁。如設計中心樁需挖掉時應保護好補釘中心樁的鋪樁。4.4.1.4對于坑底不等高的轉角塔、終端塔基礎的基坑,挖坑時應認真核對方位,防止挖錯。4.4.1.5易積水的桿塔位,應在基坑的外圍修筑排水溝,防止雨水流入基坑造成坑壁坍塌。4.4.1.6挖坑時如發(fā)現基坑土質與原設計不符,或者坑內發(fā)現天然溶洞、古墓、管道等,應及時通知設計人員及有關部門研究處理。開挖土方時,宜從上到下,依次進行,挖填土宜求平衡,盡量分散處理棄土,如必須在坡頂或山腰大量棄土時,應進行坡體穩(wěn)定驗算。4.4.2普通土坑的開挖4.4.2.1土坑開挖前,應將桿塔位基面及附近的浮土及雜物清理干凈。非掏挖式基礎土坑開挖的坑壁應留有適當坡度,坡度大小風下表。土壤分類砂土、礫土、淤泥砂質黏土黏土、黃土堅土巖石安全坡度系數KP0.750.50.30.1504.4.2.2人工開挖基坑時,坑底面積在2m2以內時,只允許一坑一人操作,坑底面積超過2m2時,盡量一坑一人操作,也可由二人同時挖掘,但不得面對面操作。4.4.2.3在開挖過程中,隨時注意土壤變化。如果發(fā)現土壤濕度增大,或者土質松散時,應采取鏟除浮土。4.4.2.4坑底必須鏟平,中間不得凹凸不平現象,坑的四角宜呈直角,坑口和坑底宜呈等腰梯形。4.4.2.5現澆混凝土基礎的坑的土堆在基礎上方離坑口邊不小于1.0m。。4.4.2.7桿塔基礎坑深與設計坑深偏差+100mm以上時,應按以下規(guī)定處理:鐵塔現澆基礎坑,其超深部分應采用鋪石灌漿處理;當坑深偏差在+300mm以上時,其超深部分應用鋪石灌漿處理。4.4.3回填土4.4.3.1基礎安裝經質量檢查符合設計規(guī)定及質量標準后方準回填土。現澆鐵塔,應經監(jiān)理代表檢查,回填土方之前都應排除坑內積水。4.4.3.3凡是要夯實的土壤,在夯實過程中應有次序地沿四周均勻夯實,避免基礎移動和傾斜。土中可摻石塊,但樹根雜草宜清除。石坑回填土,如設計無特殊要求時,應以石子與土按3:1摻合后回填夯實。4.4.3.4所有需要回填的桿塔坑,在其他平面以上應筑有自然坡度的防沉層,并要求上部面積和周邊不小于坑口。對于一般土壤防沉層應高出地面300mm;工程竣工移交時,回填土應不低于地面。4.4.3.5基礎回填土應注意恢復原狀地貌?;A位于山坡上,應在離基礎底板邊1m以外的山坡上方側開挖排水溝,避免基礎附件積水。4.5現場澆制混凝土基礎的施工4.5.1現場準備現澆混凝土基礎施工前的現場準備包括基坑的操平找正、材料的運輸、材料及機械的現場布置等。做好現場準備工作是保證基礎澆制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4.5.1.1基坑的操平找正①將經緯儀安平于桿塔中心樁處,檢查坑深、根開、對角線等尺寸,應與設計相符??游恢行膽A裟緲痘蛴∮洝"诿總€基坑操平時,應不少于5個點:坑中心及四個角。同一基礎的基坑深度相同時,在坑深允許誤差范圍之內按最深一坑操平。當同一基礎的基坑深度不同時,應分別按設計坑深操平。③現澆混凝土基礎有墊層者,未澆灌墊層前第一次坑底操平;澆灌墊層后應第二次再操平。④對于轉角塔、終端塔的基坑操平,應根據設計預偏要求,將上拔腿(外角側)坑深增大。4.5.1.2基礎材料的準備基礎材料應在基礎澆制前運達現場,其質量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當砂石料直接堆放在地面時,砂的備料應增大3%,石子增大2%。當砂石料堆放在塑料紡織帶上時,按設計量備料。4.5.1.3砂石料堆放場地的選擇堆放場應避開各水或雨水易沖刷的地區(qū);在水田、耕地及有特殊環(huán)保要求的地區(qū)應在地面鋪墊塑料編織帶,防止砂石淹埋在田地或散落在土壤里;應選擇在距攪拌機較近處,以方便送料。4.5.1.4水泥的堆放場地選擇①應避開積水或雨水沖刷的地區(qū),宜在地面用方木或鋼架墊高100-200mm,地勢平緩的地面應用厚塑料布襯墊。水泥應用蓬布蓋嚴,防止受潮。堆放高度不宜超過10-12袋。選擇距攪拌機較近處,以方便送料。②輕便型攪拌機宜布置在距坑口外1m處,且應支墊平穩(wěn)。應兼收并顧進出料作業(yè)不互相干擾。水箱應設置在攪拌機近旁。基礎材料及施工機械的布置應做好規(guī)劃,盡量少占有農田。4.5.2模板的安裝4.5.2.1模板安裝前的準備工作①對運達現場的鋼、木模板檢查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有無變形、裂縫等;合格后再行拼裝。拼裝連接必須牢固。④清除坑內浮土,檢查坑深及坑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支模。④模板和鋼筋的安裝通常是交*進行,在清查模板的同時應按設計圖紙檢查鋼筋及地腳螺栓的規(guī)格、數量和質量。⑥模板拼裝后,應在其內側(接觸混凝土的一面)涂刷脫模劑,或用肥皂水,或用廢機油加柴油等。4.5.2.2模板安裝的程序及方法①模板拼裝可在坑內逐片組裝。組裝模板的地面應平整、堅實。③整基模板安裝后,應用井字線測量根開、對角線等。經綜合調整,直至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為止。④模板的支撐。經調整并檢查符合質量要求的模板,應立即安裝固定模板的支撐。模板的支撐應在模板四側用方木或圓木進行斜向支撐。4.5.2.3對鋼模板的安裝①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在基坑外進行鋼模板的配置及拼裝。同一條拼縫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緊。②階臺或立柱斷面較大時,為防止模板變型及下沉,應在階臺及立柱底面設置垂直頂撐。垂直頂撐可以用預制混凝土柱,其強度與基礎混凝土強度相同,作為基礎的一部分。4.5.2.4模板的管理①鋼模板運輸進應裝在集裝箱內,搬運及裝卸應輕放,嚴禁拋擲。鋼模板及其附件不得用作跳板、支墊或鋪路,以免引起變形。4.5.3鋼筋的加工與安裝4.5.3.1鋼筋的彎鉤加工①鋼筋的彎鉤的加工方法:手工加工。在鋼制的成型臺上操作,彎曲細鋼筋可用手搖板子,每次可彎1-4根直徑8mm以下鋼筋。彎曲粗鋼筋多用扳柱鐵板和扳子,可彎曲直徑32mm以下鋼筋。②鋼筋彎曲成型。鋼筋的彎曲成型除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的型式、長度、規(guī)格外,還應符合有關鋼筋構造的規(guī)定。Ⅰ級鋼筋的末端應設180°的半圓彎鉤,彎鉤圓弧內徑不小于2.5d(d為鋼筋直徑),平直部分不宜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用人工彎鉤時,為保證180°彎曲,可帶有適當長度的平直部分。Ⅱ、Ⅲ級鋼筋開端需作90°或135°彎曲時,Ⅱ級鋼筋的彎曲直徑D不宜小于4d;Ⅲ級鋼筋不宜小于5d。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型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各種鋼筋的彎鉤增長度見表15-115-1表鋼筋彎鉤增加長度參考表(mm)鋼筋直徑(d)mm半圓彎鉤(不帶平直)半圓彎鋼(不帶平直)斜彎鉤直彎鉤1個鉤長2個鉤長1個鉤長2個鉤長1個鉤長2個鉤長1個鉤長2個鉤長6408020403060153085010025504080204010601203570501002550127515040806012030601485170459016100200501001811022060120201252506513022135270701402515531080160281753509519032200400105210362254501152303823547012525040250500130260注:鋼筋下料長度=設計長度1+彎鉤計算長度。半圓彎鉤計算長度為6.25d;半圓彎鉤不帶平直部分部分計算長度為3.25d;斜彎鉤計算長度為4.9d;直彎鉤計算長度為2.25d。③基礎鋼筋的質量要求:運至現場的鋼筋規(guī)格、數量及尺寸必須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方準綁扎的安裝。鋼筋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漆污、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加工鋼筋的允許偏差為: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為±10mm;彎起鋼筋的折彎位置為±20mm。鋼筋的綁扎基礎鋼筋籠的綁扎可先擇在坑外或坑內??觾冉壴?。對于大開挖式基礎,因為鋼筋多,布置密,體積大,必須在坑內綁扎。坑內綁扎順序由下向上,底層鋼筋應墊混凝土方塊,縱橫向鋼筋應按圖紙要求均勻布置。4.5.3.2鋼筋的綁扎鋼筋的交*點應采用鐵絲綁牢,選用鐵絲規(guī)格如下:綁扎直徑12mm以下鋼筋時,用22號鐵絲(直徑0.711mm);綁扎直徑12-25mm鋼筋時,用20號鐵絲(直徑0.914mm);綁扎直徑25mm以上鋼筋時,用18號鐵絲(直徑1.219mm)。鋼筋綁扎用的鐵絲所需長度見下表。表中系指鋼筋各一根相綁所需要鐵絲長度。如有兩根同直徑的與其他規(guī)格者一根相綁,可按同直徑的1.5倍與其他規(guī)格鋼筋相綁表15-2。15-2鋼筋綁扎鐵絲所需長度表(cm)鋼筋直徑mm)4568101214151820222528324111212131415161819212325273051213131416171821232527303261314151618192123252730328151717182022252628303310181920222425262831341220222325262729313414232425272830323516252628303133361827203133353720313134363822343、53739板式鋼筋網,除*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移位。雙向受力的鋼筋,須全部扎牢。箍筋末端應向基礎內,其彎鉤疊合處應位于樁角主筋處,且沿主筋方向交錯布置。箍筋的轉角與鋼筋的連接處均應綁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和鋼筋的相交點可成梅花形交錯綁扎。鋼筋接頭的綁扎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按長度1的1.3倍區(qū)側面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面積占總受力鋼筋總截面積的百分率不得超過;受拉區(qū)25%,受壓區(qū)50%。鋼筋綁扎的質量要求綁扎或焊接的鋼筋網和鋼筋骨架,不得有變形、松脫和開焊。鋼筋綁扎位置的允許偏差符合15-3表15-3綁扎網和綁扎骨架的允許偏差(mm)項目允許偏差項目網的長、寬±10箍筋間距±20(±10)網眼尺寸±20(±10)受力鋼筋間距±10骨架的寬及高±5排距±5骨架的長±10注:括號內數值適用于焊接網和焊接骨架4.5.3.3鋼筋的焊接當受力鋼筋采用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在任一焊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區(qū)段1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qū)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③④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短處。鋼筋的焊接應符合鋼筋焊接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4.5.3.4地腳螺栓的安裝①地腳螺栓安裝前必須檢查螺栓直徑、長度及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后方準安裝。對于轉角塔、終端有受壓腿和地腳螺栓規(guī)格不相同。必須核對方位確認無誤后方準安裝。②地腳螺栓的安裝通常是在地面將絲扣部分先穿入樣板孔,用螺帽固定,然后將箍筋扎牢,使每個基礎的地腳螺栓形成整體,最后裝入立柱鋼筋籠內,調整根開及對角線,符合設計要求生將樣板固定在立柱上,③地腳螺栓絲扣露出樣板的高度應在操平模板后符合設計圖紙規(guī)定。絲扣部分應涂以黃油并用牛皮包裹。④4.5.4混凝土的澆制與振搗混凝土的澆制包括三個連續(xù)不能間斷的小工序,攪拌混凝土,向基礎坑內澆灌混凝土搗固混凝土。4.5.4.1攪拌混凝土①在基坑上方搭設工作平臺。以抬木(或抬架)作為承力橫梁。再搭小橫桿。頂面用竹踏板鋪設平整。竹踏板兩端必須搭在愛力的抬木或橫桿上,不得懸空。②人工攪拌混凝土應用平鍬,在不小于3塊厚度2mm的1.0m×1.5m鐵板上操作鋪好的鐵板三面略高。*坑口面略低。形成攪拌。攪拌一般采用“三干四濕”的方法。即:水泥和砂干拌兩次加入石料后干拌一次然后加水濕拌四次達到混凝土攪拌均勻的目的,4.5.4.2澆灌混凝土①澆灌混凝土前應清除坑內泥土、雜物和積水。檢查地腳步螺栓及鋼筋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模板有無縫隙。必要時應用膠帶等封堵。②混凝土下料時先從立柱中心開始。逐漸延伸至四周。應避免鋼筋向一側擠壓變形。應聽從坑內搗固人員指揮,不得東丟西擲。③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3m。在豎立結構中澆灌混凝土時,混凝土投料后不應發(fā)生離析現象。如澆灌高度超過3m時,澆灌進可沿模板內側放置一個溜滑混凝土坡道的鐵板,使混凝土沿坡道流入模板內。④澆灌一個塔腿的混凝土應連續(xù)進行。如必須停歇時,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后一層混凝土澆注完畢。一般間歇時間應不超過15-4表規(guī)定。15-4混凝土的澆制允許的間歇時間(min)混凝土強度等級氣溫不高于25高于25≤C309060>C307545下雨天不宜露天攪拌和澆灌混凝土。如果澆灌,必須及時覆蓋,防止雨水沖刷和增大水灰比。4.5.4.3搗固混凝土混凝土應分層搗固,每層厚度不應超過:人工搗固時,一般為①人工搗固混凝土應使用扁頭搗固鋼釬,其長度應滿足混凝土深度要求和方便操作。搗固人員應明確分工,互相配合,嚴防出現漏搗角落。對層間結合處、主柱四角邊緣等不易的拐角處,必須用扁頭搗固釬多插幾回。如果砂漿少,可適當增補砂漿。主柱與上層階臺之間易出現蜂窩、狗洞,主要是漏漿造成,為此,必須加強搗固。底板的混凝土料基本填滿后,應在主柱模板外側壓一層牛皮紙并用砂料壓緊,防止因內則搗固造成砂漿流失。②混凝土搗固應注意的事項。a注意模板及支撐木是否有變形、下沉、移動及漏漿等現象,發(fā)現后應立即處理。b注意鋼筋籠與四面模板應保持一定距離,嚴防露筋。c注意地腳螺栓及插入式基礎的主角鋼位置正確。d基礎澆灌完畢后,拆去地腳螺栓的絲扣保護套,再一次檢查地腳螺栓根開和同組地腳螺栓中心對主柱中心的偏移,檢查基礎根開及對角線等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超出允許誤差的,應在混凝土初凝前調整合格并在其周圍灌漿。4.5.4.4基礎的抹面整基基礎混澆灌完畢應及時抹面。可在尚有水泥漿的基礎面上撒少許水泥用灰批抹光。抹面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基礎澆灌完后,混凝土初凝之前抹面,另一種是拆模后再抹面,后者應預留抹面的混凝土層高(一般為20-30mm),基礎頂面打毛,洗凈,再抹砂漿。抹面后檢查四個基礎面間的高低差不超過5mm。根據施工實踐,第一種做法效果較好。4.5.4.5拌制混凝土過程中的質量檢查①坍落度。每班日或每個基礎腿應檢查兩次以上。②配合比。每班日或每基基礎至少檢查兩次,其重量誤差應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混凝土原料每盤稱量的偏差不得超過砂、石±3%水泥、水±2%。③以試塊28天齡期的抗壓強度為依據,檢查混凝土是否達到設計強度。試塊應在拌制現場制作,其養(yǎng)護條件應與混凝土基礎基本相同。④試塊制作數量:轉角、耐張、終端及懸垂轉角塔的基礎,每基取一組:一般塔基礎,同一班每5基或不滿5基取一組,但單基混凝土量超過100mm3者單獨取一組。按大跨越設計的直線塔基礎及其拉線基礎,每腿(墩)取一組。試塊應用鋼試塊盒制作,試塊盒邊長為15cm的立方體。澆灌分兩層搗固,每層搗固次數為25次。4.5.4.6基礎澆制后的現場清理工具應集中,拌板應清洗干凈,為下一基基礎澆制為準備。砂、石料應清理集中,除留夠基礎保護帽需用外,多余砂、石料應運走或作護坡使用。清理多余和散落在模板及支撐上的漿石,以免造成拆模困難,減少模板的損壞。多余的漿石不得隨意堆集在混凝土基礎之上。4.5.5拆模及澆制保護帽4.5.5.1拆模a拆模前應通知監(jiān)理代表和工程項目部質檢員到現場檢查鑒定,作出合格、不合格或修補的決定。b混凝土經過養(yǎng)護,側模板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即可拆除。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基礎拆模的最少養(yǎng)護天數參考見15-5表15-5混凝土的拆模最少養(yǎng)護天數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日平均氣溫(℃)適用水泥種類+5+10+15+20+25+3025C15C20433222222222普通水泥C15C2076655443.5332.52礦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c承力模板的拆除天數,應符合設計的強度要求。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進,方準拆除。d拆模后基礎表面有水蜂窩麻面,但不普遍且深度不大于20mm,可將缺陷處表面打毛洗凈,再用1:5或1:2.5水泥砂漿抹平。f拆模后,發(fā)現減弱混凝土承重構件截面的狗洞及大蜂窩,必須會同設計代表和監(jiān)理代表研究處理。g對于轉角塔、終端塔,為保證架線后鐵塔不向受力側傾斜,應使受壓腿基礎頂面稍高于受基礎頂面。四個基墩的頂面應抹平呈一個斜面。4.6.14.6.1.14.6.1.2小運塔材施工準備清理塔材小運塔材施工準備清理塔材地面組裝組立塔腿立抱桿塔腿封口提升抱桿吊裝塔片拆除抱桿補齊塔材清理現場4.6.2.14.6.2.24.6.34.6.3.14.6.3.24.6.3.34.6.44.6.54.6.64.7機動牽引放線4.7.1機動牽引線是指用機動絞磨或牽引機作為牽引動力,利用防扭鋼絲繩作為牽引繩來牽拉導(地)線,以達到展放導(地)線的目的。它與張力放線的差別在于機動牽引放線張力很小,導(地)線基本上是拖地展放,而張力放線是離地展放。4.7.3機動牽引放線前,應用人力在放線段內展放φ10防扭鋼絲繩做牽引繩。牽引繩通過放線滑車的操作方法與人力放線相同。牽引繩遇到跨越架時,應將其與跨越架頂的尼龍繩連接,利用尼龍繩將牽引繩拉過跨越架。牽引繩之間用30KN抗彎連接器連接。4.7.4牽引繩與導線間用旋轉連接器及網套連接器相連接。機動牽引放線前應選擇機動絞磨安置場地,盡量布置在線路中心線上,以滿足牽拉各相導線及地線時位置不變。如果地形限制也可以設置轉向滑車進行拐向牽引,機動絞磨位置盡量選在較低但不積水的位置,其末尾側應用三聯(lián)角鐵樁或地錨固定。4.7.5檢查線軸及牽引繩展放完畢后,即可發(fā)出牽引放線信號。牽引起始階段,應慢速牽引,運轉正常后可提高牽引速度后可提高牽引速度。當旋轉連接器有網套連接器通過放線滑車或跨越架時,應減緩牽引速度,要注意監(jiān)視。4.7.6機動絞磨場應設專人負責瞭望至線軸側各監(jiān)護點信號,一旦有故障信號(舉紅旗)發(fā)出,應立即停止牽引。4.7.7導(地)線在線軸上剩余3-5圈時應停止牽引,用人力將導(地)線從線軸上倒出。每軸導線牽放完畢后,將牽引繩分捆整理并綁扎,再運往下一個展放點。4.7.8放線順序及護線人員、線軸看護人員的職責,線信號的要求與人力放線相4.8非張力架線的緊線施工4.8.1緊線前的準備工作4.8.1.1非張力架線的緊線一般是以設計給定的耐張段作為緊線段。耐張段一端的耐張桿塔用來緊線操作,稱為操作塔;另一端的耐張桿塔用來掛線操作,稱為錨線塔。4.8.1.2不論是操作塔還是錨線塔,緊張前都必須設置臨時拉線。拉線的作用是平衡部分緊張水平張力,達到對耐張塔(含橫擔)進行加固的目的;預防耐張塔變形影響弧垂;對某些帶拉線轉角桿可以增強其穩(wěn)定性。4.8.1.3緊張前必須了解設計單位對耐張桿塔有無施工要求,并按時設計要求執(zhí)行。必要時還應對橫擔進行補強。4.8.1.4耐張桿塔臨時拉線的張力,一般按平衡導(地)張緊線張力的50%計算。4.8.1.5臨時拉線的上端應*近掛線點且纏繞橫擔主材后用卸扣拴牢。當為平面或立體桁架橫擔時,應纏繞下平面兩根主材一圈后再拉至橫擔非掛線側拴牢。纏繞的鋼絲繩應不妨礙掛線操作。4.8.1.6臨時拉線的下端應串接雙鉤,以便隨時收緊拉線。臨時拉線錨固用角鐵樁或地錨,視地質條件及緊張張力選擇確定。一般情況下,GJ-35-50型和LG-150型及以下導線用雙聯(lián)或三聯(lián)角鐵樁,LGJ-185型及以上規(guī)格導線及GJ-70-80型地線應使用地錨。凡是導線和地線共用的錨固點均使用地錨。4.8.1.7凡是耐張塔一側的導(地)線已緊線,另一側再掛線前不必再掛臨時拉線。緊張段中間的耐張桿塔,緊線時不安裝臨時拉線。掛線時是否設臨時拉線依掛線方式而定。如果其中一側先掛,使橫擔承受不平衡張力時,則必須在加一側裝設臨時拉線。4.8.1.8緊線前必須對導(地)線進行全段檢查,確保導(地)線接頭都已壓接且損傷均按規(guī)范要求作了處理。檢查交*跨越擋的跨越架是否牢固,弧垂觀測檔應作好弧垂觀測的各項準備工作,布置護線人員并明確聯(lián)絡信號。4.8.2高處畫印緊線緊線的順序一般是:先緊地線,后緊導線。三相導線水平排列時,先緊中導線,后緊邊導線。如為雙回路且導線為垂直排列時,應先緊上導線,再緊中導線。最后緊下導線;應左右交錯進行。導地線的緊線施工包括緊線的現場布置,在錨線塔上掛線,在操作塔收緊余線,觀測導地線弧垂,在操作搭上畫印,割線、安裝耐張線夾及連接絕緣子串,在操作塔上掛線等。4.8.2.1緊線的現場布置①緊線的現場布置與緊線方法有直接關系,緊線方法有單線緊線法、雙線或三線同緊法。現場應用最普遍的是單線緊線法,現就此方法介紹緊線布置。②緊線布置在操作桿塔處。③緊線牽引側的地錨出土點與操作桿塔之間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掛點高度的兩倍,且與被緊導(地)線的方向一致。④緊線場地應平整,特別是操作塔的牽引對側的障礙物應清除,方便耐張絕緣子串組裝。⑤機動絞磨應安置在較平坦的場地,且與牽引繩延長線方向的偏角不宜大于60°,絞磨必須用角鐵樁錨定。⑥緊線總牽引鋼繩、地錨及牽引滑車組鋼繩應根據導線最大緊線張力并考慮過程牽引后選擇確定。4.8.2.2錨線塔的掛線①在錨線塔的掛線側(即臨時拉線的對側)地面上按設計圖紙規(guī)定組裝耐張絕緣子及金具串。絕緣子應擦抹干凈,絕緣子大口方向應朝上。②將導線與耐張線夾連接,如為壓接式線夾,應按規(guī)定壓接。如為螺栓式線夾,導線應留出跳線所需要的長度再安裝線夾。螺栓式線夾安裝過程中應按次序擰緊U型螺絲,擰一遍后應墊木敲打U型螺絲后背,再擰一遍,再敲打,直到擰緊為止。按圖紙規(guī)定安裝防振錘,防振錘螺栓穿向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③如果為單串絕緣子串且在導線不帶張力情況下掛線時,用一條鋼絲繩綁扎*近橫擔的第二片絕緣子下方(鋼絲繩與絕緣子接觸處應墊麻帶),在橫擔及地面處經轉向滑車用人力將絕緣子串連帶導線吊至橫擔上連接。如果為雙串絕緣子串且受力較大時,應用絞磨通過兩個轉向滑車(塔上及地面各1個)提升絕緣子串及導線。④如有多余的導(地)線,應將余線在地面攤開,預防緊線時導(地)線打絞。⑤地線及其耐張線夾掛線時,提升力較小,可以用一條棕繩由人力拉上去。4.8.2.3在操作塔收緊導(地)線的余線①由機動絞磨、牽引鋼繩(φ11)、導線卡線器及導線在地面連接成一個牽引系統(tǒng),以便收緊余線。②觀察耐張段內各線檔的導線均已升空,且至少離開地面或跨越物有1-3m時,說明緊線段內余線已很少。③在操作塔的牽引對側,距操作塔約2-3倍塔高位置的導線上安裝卡線器,通過一條φ12.5鋼絲繩進行臨時錨固。4.8.2.4緊線及畫?、偎沙龀橛嗑€的牽引繩,將導線提升至操作塔橫擔下方的緊線滑車(可用放線滑車代替,但應驗算強度)。②在操作塔的牽引側導線上安裝卡線器,并將緊線牽引繩與之連接。然后緩慢松出牽引對側的φ12.5臨時錨固繩。③將錨線塔的臨時拉線適當收緊,使橫擔掛點向受力反側偏斜30-50mm。三相導線的拉線應同時調整,使期受力基本平衡。④啟動絞磨,收緊導(地)線的同時,通知弧垂觀測人員作好觀測準備。當觀測檔的弧垂接近設計弧垂值時應停止牽引,待導(地)線穩(wěn)定后進行弧垂觀測,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為止。⑤當觀測弧垂檔的導(地)線弧垂已完全符合要求后,操作塔上人員進行高空畫印。畫印操作方法是:對準掛線孔中心吊一垂球,使垂球投影到導(地)線上,用紅鉛筆在投影點處畫記號。畫印后,松出導(地)線,使期緩和慢落地。⑥在距操作塔約50m處以安裝卡線器,其尾部連接一條φ12.5鋼絲繩臨時錨固于地錨或鐵塔基礎上,防止導(地)線松下后落至山溝下方,不便絕緣子串與導線連接。⑦根據畫印點計算割線位置,然后組裝絕緣子串及耐張線夾。4.8.2.5緊線注意事項①緊線滑車應盡量掛在*近橫擔掛線孔處,即可減少畫印引起的誤差,又便于掛線時減少過牽引。②緊線牽引的滑車組上方,即動滑輪的頂端應綁扎一根木棒且懸吊重物,防止絞磨繩打絞。③畫印應在導(地)線的本身上作記號。如果在緊線鋼絲繩上作記號時,應在張力狀態(tài)下將導線與鋼絲繩并排進行比量,再按鋼絲繩的印記在導(地)線上畫記號。除紅鉛筆畫好印記后,還應用黑或白膠布貼于印記前后側,以便識別。割線后,隨即將膠布撕下。④如果導線為雙分裂,或者導(地)線,緊線段為連續(xù)上山(或下山)地段,為保證其弧垂平衡及便于調整線夾位置,應在緊線段內各直線桿塔上同時進行畫印。⑤如果緊線段較短且地形平靜擔,畫印后松線時不可錨線。如果緊線段較長或者操作檔內地形條件復雜時,應在印記的同側進行錨線。⑥導(地)線從緊線滑車內取出時應用棕繩吊住,緩慢松至地面。4.9附件安裝4.9.1導地線的附件安裝包括懸垂金具、耐張桿塔的跳線金具及防振錘、間隔棒的安裝。4.9.1.1附件安裝前,應根據設計圖紙規(guī)定,在材料站(場)針對直線塔和耐張塔的金具表14.9.1.2連接方式進行配套試組裝,以檢驗金具間的連接是否可*,轉動是否靈活,是否有碰阻現象,螺栓長度是否合適等。4.9.1.3導(地)線上各種金具的螺栓、穿釘及彈簧銷除有固定穿向外,其余穿向應統(tǒng)一,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懸垂串的螺栓、穿釘。凡能順線路方向穿入者,一律宜向受電側穿入;特殊情況下,兩邊線由內向外,中線由左向右穿入。②耐張串的螺栓、穿釘。一律由下向下穿;特殊情況下,兩邊線由內向外,中線由左向右穿入。③分裂導線上的螺栓、穿釘。一律由線束外側向內穿入。4.9.1.4各種金具上的螺栓、穿釘方向在圖線會審時,應聽取運行單位后,作出明確規(guī)定,并編在架線施工技術措施內。4.9.1.5為了防止導(地)線因振動而受損傷,緊線弧垂合格后應及時裝附件。緊線完畢至附件(包括在間隔棒)安裝完畢不應超過5天。如因其他原因不能夠及時安裝附件時,應會同設計單位采取臨時防振措施:或放松架空線張力,或臨時安裝阻尼線、防振錘等。4.9.1.6附件安裝人員在安裝附件之前,對已緊線的導(地)線弧垂,應進行目測檢查,若發(fā)現弧垂進大、過小或相間、子導線間高差過大時,4.9.1.7導(地)線上的作業(yè)人員,在附件安裝的全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護導線并清除架空線上的懸吊物,如樹枝等。4.9.2懸垂金具串的安裝直線桿塔的場地線懸垂絕緣子串,在放線前已將絕緣子及其與橫擔連接的金具進行吊裝。因此,附件安裝僅是安裝絕緣子串下端與導線相連接的金具,包括懸垂線夾等,地線與此相類似。懸垂金具串的安裝墳包括導線和地線兩部分。由于地線較輕,懸金具也較簡單,其安裝方法參照導線金具的安裝。直線懸垂金具串安裝的步驟是:根據確定的方法做好吊裝金具串的現場布置;提升導線;拆除放線滑車;安裝懸垂線夾及相應的金具串;拆除安裝工具,復查附件安裝質量。提升導線應根據提升力的大小、金具的型式等選擇不同的提升方法。一般有四種方法;人力肩扛法。此方法適用于35KV及以下電壓且截面較小的架空線提升。此法無需工具,操作簡單,但桿上作業(yè)人員勞動強度較大。雙鉤緊線器提升法。此法適用于一般的110-220KV線路導線。此法工具少,操作簡單。地面牽引提升法。此法工具較多,但提升較大。利用提線器提升導線。此法適用于分裂導線的提升,工具簡單,承載力較大。4.9.2.1人力肩扛法人力肩扛法提升架空線(包括導線及地線)的操作要求是人力肩扛架空線的質量不宜超過50kg,如果雙人操作不宜超80kg。肩扛架空線前應在肩上墊以襯墊,附件安裝人員必須站在踩板或其他可*的構件上,人肩的商度應略高出架空線。用肩扛起架空線,使放線滑車不承受架空線的重力后,拆除放線滑車。將架空線臨時擱置在橫擔頂面或與橫擔連接的專用掛鉤上。將架空線置于線夾槽內后,連接絕緣子串下方。4.9.2.2雙鉤提升導線法①導線較輕時用一副雙鉤,導線較重時用兩副雙鉤。一般情況下,110KV線路選用10KV雙鉤,220KV線路選用30KN雙鉤。②由桿塔身向金具串前后側的導線上搭設2根毛竹(梢徑60mm,長7m),以備操作人員坐在毛竹與導線交*處安裝懸垂線夾及防振錘。雙鉤③附件安裝人員應在導線上畫印后,再收緊雙鉤,使導線緩緩離開放線滑車。當滑車不受力時,將其拆除。安裝懸垂線夾前,應以畫印點為中心,向導線前后側量出1/2線夾槽體長度加5mm并畫兩個印。鋁包帶的纏繞方向應與外層鋁股絞制方向一致,線應纏繞緊密。鋁包帶纏線層數以線夾緊固為原則,可按設計規(guī)定執(zhí)行。④將懸垂線夾套入纏繞鋁包帶的導線上,線中心對準鋁包帶纏繞段的中點,然合將線夾掛板與絕緣子串連接,退出雙鉤。擰緊懸垂線夾的U形螺絲,最后安裝防振錘。4.9.2.3地線的提升地線的提升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人力肩扛(或抬)的方法;另一種是用特制的比較短的地線提線器。4.9.2.4附件安裝的注意事項①對于耐張段處于連續(xù)上(下)山地段時,應自畫印點移出調整距離再行畫印。第二次畫印記號與原畫印記號應有區(qū)別,防止混淆。②需要裝護線條的懸垂線夾,應按設計規(guī)定選安裝護線條,其操作方法如下:a撥梢形護線條每組均為10根,安裝時由兩人站在高空作業(yè)車上或坐在導線上,同時用擰回器套上護線條互成反方向旋轉,一面轉動一面后移擰回器,使護線條絞制在導線表面。護線適可而止的中點應與線夾畫印點重合。b預絞絲護線條中必應對準線夾安裝的畫印點,逐根順螺旋方向分別向導線前后側絞制預絞絲。因為預絞絲是具有彈性的鋁合金絲,外形為螺旋形,所以在安裝中不需用工具,絞制后自然與導線貼緊在一起。③懸垂線夾安裝后,應進行重錘、均壓環(huán)等附件的安裝。其規(guī)格及數量應按設計圖紙規(guī)定。4.9.3防振金具的安裝4.9.3.1目前國內使用的防金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防振錘,另一種是阻尼線。阻尼線主要用于大跨越防振。而且多用阻尼花邊加防振錘混合使用方法。4.9.3.2防振錘的安裝個數應按設計規(guī)定,可參考表22-1。防振錘的主要型號見表22-1。22-1防振錘安裝數量表架空線直徑d(mm)適用防振錘型號適當距范圍(m)1個2個3個D<1212≤d≤2222≤d≤37.12FG-70、FG-50、FG-2、FD-3、FD-4、FD-5、FD-6、FF-5<300≤350≤450>300-600>350-700>450-800>600-900>700-1000>800-1200防振錘型號表型號適用絞線防滑錘參數鋼絞線(mm2)鋼芯鋁絞線(mm2)絞線直徑(mm2)錘頭長(mm)全長(mm)吊線規(guī)格錘頭質量(kg)質量(kg)FD-1FD-2FD-3FD-4FD-5FD-6FG-35FG-50FG-70FG-100FF-5——————358070100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400-6307.5-9.610.8-14.014.5-17.518.1-22.023.0-29.029.1-35.07.89.0-9.611-11.511.6-1323.29951301501752002001001301501752003003704505005505503003504005005507/2.67/3.019/2.219/2.219/2.619/2.67/3.07/3.019/2.219/2.219/2.60.540.941.742.173.003.600.640.941.742.401.52.44.55.67.28.61.82.44.25.97.44.9.3.3阻尼線一般使用撓性較好的鍍鋅鋼絞線與架空線相同型號的電線。阻尼線與架空線的連接一般采用綁扎方法。阻尼線的花邊距離及花邊弧垂(50-100mm)由設計給定。4.9.3.4防振錘的安裝距離應按設計規(guī)定執(zhí)行。一般情況下,安裝距離的起點為:直線桿塔為懸垂線夾中心,耐張桿塔,為耐張線夾的連接螺栓中心或壓接管的出口處,多個防振錘時,采用等距離安裝。4.9.3.5防振錘運往樁號前,應檢查規(guī)格、型號與設計規(guī)定是否一致。錘頭油漆脫落者應補涂紅丹及灰漆各一道。安裝前,應根據設計規(guī)定的s值進行實量必須使用經檢驗合格的鋼卷尺。在畫印處順導線外層絞制方向纏繞一層鋁包帶(夾不緊時,最多只能纏兩層),其長度露出防振錘夾板5mm。4.9.3.6當防振錘距懸垂線夾距離較近時,可以坐在竹桿與導線的交*點進行防振錘安裝。當防振錘距離懸垂線夾較遠竹桿長度不滿足要求時,附件安裝人員應出線安裝防振錘。高處作業(yè)人員出線有三種方法,可根據機具條件及作業(yè)習慣選擇。①第一種方法:對于單根架空線用踩板和高空作業(yè)皮帶雙重保險,作業(yè)人員掛在線上進行作業(yè)。②第二種方法:用高空作業(yè)飛車出線,作業(yè)人員在飛車上作業(yè)。③第三種方法:利用懸吊的鋁合金梯子,作業(yè)人員站在梯子上作業(yè)。4.9.3.7安裝防振錘應符合下列要求:防振錘夾板中心須對準畫印點或夾在所纏鋁包帶處,應擰緊夾板固定螺栓,螺栓穿向應正確。調整防振錘,使其與架空線平行線與地面垂直。防振錘安裝后必須復查安裝距離并作好記錄,應檢查防振錘錘體和夾板有無油漆或鋅層脫落。如有,應補涂防銹油漆。4.10電纜敷設及施工4.10.1電纜采用YJV22-35-1*240銅芯單相交聯(lián)鎧裝電力電纜,購買4.10.2直埋電纜溝開挖時電纜溝溝底必須有良好的土層,不應有石塊或其它硬質雜物并鏟平夯實。4.10.3埋深從電纜外皮算起,不底于1米,預先輔砂、展放后,墊松軟砂,蓋磚并加以保護、覆蓋,寬度應超出電纜直徑兩側各50MM。4.10.4對于過路部分,應套入鍍鋅管,應檢查管口、管內有無毛刺等,保護管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4.10.5地面以上,保護管管口應用防火材料加以封堵、密封。4.10.6對于空曠地帶的電纜線路,應豎立電纜位置的標志。4.10.7電纜兩端應予留一定的裕量。4.13.8電纜必須有可*的接地,接地線采用銅絞線或編織銅線。截面積不宜小于10平方毫米。4.10.9戶外電纜終端頭安裝應牢固可*,相序應連接正確。4.10.10戶外電纜終端頭施工完畢,需按有關程序試驗合格后,才能投入運行。4.11跨越架與封頂網的安裝4.11.1對跨越架設計及施工的基本要求需要搭高跨越架時,在架線前應與被跨越物物主聯(lián)系,征得物主同意或辦理跨越協(xié)議,必要時應請物主派人現場監(jiān)護。跨越架的設計與施工應符合《跨越電力線跨架線施工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對于重要及特殊重要的跨越架,架線前應對現場的平斷面進行測量并繪制平斷面圖,為制定跨越架線方案提供依據。對于一般跨越架,可不制定專項施工案,但應在架線施工技術措施中提出技術要求,要括跨越架的材料規(guī)格,反搭設高度、寬度、跨距,是否打拉線,是否封頂等。跨越架應牢固可*,具有相應架線方法允許的承載能力。對于非張力架線,應確保導地線或機械牽引的牽引的牽引繩在架頂通過時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對于張力架線,除保證正常情況下隨線(繩)的垂直壓力和水平力外,應考慮能隨事故跑線情況對跨越架的沖擊力。金屬結構跨越架的橫擔頂部應設置膠輪滾筒,以降低線索通過時對跨越架的磨阻力。對于金屬結構的跨越架,應能滿足正常情況及事故情況下具有的結構強度、整體及局部穩(wěn)定性。4.11.1.1正常情況正常情況應能同時滿足線(繩)的垂直荷載及架面風壓載的要求。①垂直荷載殷實下式計算Wc=200nq (23-1)式中Wc—跨越架的垂直荷載,N;n—子導線根數;q—導線線密度,N/m。②架面風壓殷實均布荷載計算,作用在主柱高度上,其計算公式為v2qFμsβzAsv(23-2)1600式中qF—架面壓的均布荷載kN/m;Ms—風荷調整系數,高度30以下取1.,30-50m取1.5;β—風載體裁型系數;跨越架使用圓形桿件時,βz=0.7跨越架使用平面桿件時,βz=1.3V—線路設計量大風速。M/s,取值為25-30;As—架面1m范圍的投影面積,一般可取架面輪廓面積③滑道繩水平張力,每條繩最大張力值取2500N。4.11.1.2事故情況之一順跨越中心的施工線路方向發(fā)生導線或牽引繩跑線,示意圖如圖23-1(a)所示。此時,跨越架應能同時滿足兩種外荷載有要求,且無風。①垂直荷載按下式(23-1)計算。②水平荷載按下式計算。P=K1μ0Wc(23-3)式中p——跨越架有水平荷載,按架空線張力取值,NK1——沖擊系數取值為1.3-1.5υ0——導線或牽z引繩對聯(lián)跨越的摩擦系數;架頂為滾動橫梁,μ0=0.2-0.3;架頂為非滾動橫梁,且為非金屬材料,μ0=0.7-1.0;架頂為非滾動橫梁,且為金屬材料,μ0=0.4-0.5(a)(b)4.11.1.3事故情況之二(a)事故情況之一;(b)事故情況之二偏離越架中心X(m)時線路施工方向發(fā)生跑線,示意圖如圖23-1(b)所示。此時,同樣應滿足垂直荷載和水平荷載的要求。4.11.1.4架頂寬度跨越架的中心應與展放的導(地)線重合,架頂寬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停電架線時,寬度應超出展放的導(地)線中心各1.5m。②不停電架線時,寬度應超出展放的導(地)線中心各2m。③如果三相導線同時采用一組跨越架時,其架頂寬度應超出兩邊線各1.5-2.0m。④架頂兩側應裝設外伸羊角撐桿。4.11.1.5最小安全距離①跨越架與鐵路、公路及弱電線最小安全距離。23-1跨越架與跨越物的小安全距離(m)跨越架部位被跨越物名稱鐵路公路弱電線與架面水平距離①3(至路中心)0.6(至路邊)0.6與封頂桿垂直距離①7.0(至軌頂)6.0(至路面)1.5與絕緣網垂直路離②8.0(至軌頂)7.0(至路面)2.5a取自《超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第2.2.2條。b由于絕緣網受力后可能下垂,故應比封頂桿增大1.0m(限制跨在50m以內)??缭蕉嗯盆F路、寬面公路時,跨越架如不能封頂,應增加架頂高度。③跨越架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在考慮施工最大風偏后不得小表表23-2規(guī)定-23-2跨越架與帶電體最小安全距離跨越架部位被跨越電力線電壓(kv)≤103560-110220330架面與導線水平距離(m)①1.51.52.02.53.5無地線時,與帶電體垂直距離(m)封頂桿②2.02.02.53.04.0封頂網③3.03.03.54.05.0有地線時,與地線垂直距離(m)封頂桿②1.01.01.52.02.5封頂網②2.02.02.53.03.5a取自《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第328條。b取自《超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第2.2.2條,比安全規(guī)程大0.-5m。c本組織設計推薦值。④跨越架施工方案應明確是按單相導(地)線搭設,還是按三相線或兩線共用方式搭設。4.11.1.6跨越架的驗收搭設重要和特殊重要的跨越架,搭設后必須由項目安全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內容包括是否按規(guī)定的跨越方案施工,是否符合安全規(guī)程的要求,是否設置警告牌。4.11.2竹、木桿及小鋼管跨越架4.11.2.1一般要求①竹、木桿及小鋼管適用于搭設一般跨越架和部分重要跨越架??缭郊芨叨炔灰舜笥?5m。超過15m的跨架應編寫專項跨越施工方案。④竹桿與竹桿間、木桿與木桿間、竹桿與木桿間的連接一般采用10-8號鍍鋅鐵線綁扎。鋼管與鋼管之間應使用專用鋼管夾頭連接。⑤竹桿和木桿可以相交*、搭接等方式混合使用,但應確保邊接牢*,受力均勻。竹(木)桿不宜與小鋼管混合使用。如必須混合使用時,其連接方式應采用鋼管夾頭和鐵線綁扎相結合的方式。4.11.2.2跨越架型式竹、木桿和小鋼管跨越架應根據不同被跨越物的要求,選用某一種型式。①單側單排,見圖23-2(a)。適用于弱電線。380V電力線及鄉(xiāng)間公路。②雙側單排,見圖23-2(b)。適用范圍同上。③單側雙排,見圖23-2(c)。適用于35KV及以下電力線、重要一級弱電線及公路、鐵路、其高度宜限制在10m以下。④雙側雙排,見圖23-2(d)。適用于各種被跨越物。其高度宜限制在15m以下。高度超過15m的毛竹跨越架應應3排及更多排,應專門設計。⑤雙側多排,根據需要設計。4.11.2.3跨越架的搭設以搭設雙側單排跨越架為例,操作步驟如下。根據施工線路導(地)線的位置確定跨越架的高度、寬度及雙側間的距離(簡稱跨距),并定出主桿的(具體位置)。在主桿位置挖0.5m深的坑,且將坑底夯實后,豎立主桿。主桿采用棕繩拉線臨時固定,每1.2m高度綁扎一層大橫桿。相互綁扎。由下至上進行操作。小橫桿與大橫桿應呈垂直布置。小橫桿兩頭應與雙側主桿綁扎。在接升第二層主桿前,應在第一層主桿間綁扎交*支桿及側向支撐桿。以保持其穩(wěn)定。如圖書館23-2所示。側向支撐桿埋入地下不小于0.3m,對地夾角不宜大于60。。圖23-3圖23-3竹(木)跨越架的搭設示意圖1-主桿(主桿);2-剪刀撐;4-臨時拉線;5-封鎖桿;6-羊角撐;7-側拉線;8-被跨電力線主桿及大橫桿等搭設至設計高度后,如為跨越電力線或弱電線時,應在兩側主桿間綁扎內交*支撐桿,以保持順線路方向的穩(wěn)定。內交*支撐桿與電力線或通信線間應滿足安全距離要求。如果需要封頂時,應檢查竹、木桿的力度能否滿足跨距要求。竹(木)桿長度不得小于跨距的1.1倍。封頂用的竹(木)檣不得搭接。封頂竹(木)桿應垂直大橫桿布置。每根主桿不宜少于一根封頂橫桿。封頂橫桿綁扎后應在其上方*近主桿內側綁一根梢徑不小于6cm的竹桿或梢徑不小于8cm的木桿,其長度不小于6m。該桿的作用是方便導(地)線或牽引繩的拖牽。封頂桿的兩側應綁扎羊角外伸支桿。沿被跨越物長度方向的架頂,每側增設一條φ11鋼絲繩且收緊后拉至地面固定。在跨越架外側的前后打上臨時拉線,拉線用φ不著9.3mm鋼絲繩,對地夾角不于45°。跨越架寬度小于或等于3m時每側應設兩條拉線,大于3m小于是6m時,應設三條拉線,依此類推。跨越架搭設后應在顯著位置懸掛警告牌。在地面上1.2-1.5m以下部位圍一圈帶刺鐵絲網,防止被盜。4.11.2.4跨越架的材料要求以木桿作主桿、橫桿及支桿時,小頭直徑應小于7cm。筆竹作主桿、橫桿及支桿時,小頭直徑應小于5cm。若直徑小于規(guī)定時,可取雙桿合并或單桿架密使用。跨越架主桿、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綁扎時大頭壓的小頭上,綁扎不得少于三圈。綁扎點如果有兩個以上桿件時,應先將其中二根綁繞三圈后,再交*綁第三根,纏繞不少于三圈。小鋼管跨越架宜用外徑為φ48–φ51的鋼管。主桿、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0.6m。4.11.2.5跨越架搭設的安全要求①各種類別跨越架的主桿、橫桿的間跨不得大于表23-3的規(guī)定。表23-3主桿、橫桿的間距值(m)跨越架類別主桿大橫桿①小橫桿②小鋼管2.01.21.5木桿1.51.21.0筆竹1.51.21.2a順序跨越物長度方向的橫桿為大橫桿。b垂直于大橫桿的橫桿為小橫桿,其間距值可供參考。②跨越架的主桿應垂直地面。遇松土或無法挖坑時,應綁扎地桿(即緊*地面固定主桿的小支桿)??缭郊艿臋M桿應于主桿成直角搭設。③強風、暴雨后應對跨越架進行安全檢查。發(fā)現跨越架交*點松動后應重新綁扎。拉線應重新收緊。拉線的錨固若為角鐵樁時,應視情況確定加深或拔出重打。④拆除跨越架是搭設跨越架的逆程序,應由上至下逐根拆除,先拆橫桿,再拆支桿,最后拆主桿,分層進行。嚴禁主桿、橫桿整體推倒,嚴禁上下層同時拆架。4.11.2.6搭跨越架的用料估算單側單排的毛竹跨越架每平米約0.5根(適用10m及以下高度)。4.11.3跨越架的封頂網和封頂桿為了保證跨越架線的施工安全,架線施工跨跨越架上宜設置封頂網或封頂桿。跨越電力線、電氣化鐵路及重要弱電線必須設置絕緣封頂網??缭郊芊忭敆U主要采用竹桿。封頂網有兩種:一種是用φ綜繩子現場編織的網,可以根據現場需要編織其所要求的長度和寬度;另一種是在工廠訂做專用的尼龍網,規(guī)格為5m×10mm、5m20m及6m10m、5m×20m等。4.11.3.1適用范圍①封頂桿只適用于兩跨越架之間的跨距為6m及以下者且跨越架主桿為竹、木桿或小鋼管。②φ12棕繩編織網適用于跨越公路、鐵路等。③尼龍網具有較高的絕緣水平,適用于跨越各種電壓等級的電力線及弱電線。4.11.3.2封頂桿的安裝封頂桿由兩人在架頂操作,使小頭端一次搭到另一側的架頂上。調整封頂桿伸出橫桿長度,使兩側大體對稱。將封頂桿與主桿(或大橫桿)綁扎牢固。在封頂桿的垂直方向布置2-4條大橫桿,*近主桿處應設置兩條補強橫桿。4.11.3.3封頂網的安裝①封網前的準備工作a根據跨越距離確定繩網的連接長度和使用絕緣網的張數。b當跨距在30m以內時,滑道繩用φ22高強錦綸繩。c在跨越架的地面上鋪一張6m×10m或6m×20m編織帶布用來托繩網。外觀檢查網繩的質量合格,晴天搖測絕緣電阻,當兩極間距1cm用5000V搖表搖測的絕緣電阻值不得小于70MΩ。d在被跨越物的上方人力展放一條的錦綸繩,并用最快速度將其張拉升空φ6錦綸繩用來張拉滑道繩及繩網。②滑道繩及繩網的展放方法第一種方法:將網繩在地面穿入滑道繩,張拉升家。該法適用于被跨越物可以停止工作的狀態(tài)如封路、停電等,如圖23-4所示。第二種方法:選將滑道繩展放升空,再將網繩吊上跨越架,穿入滑道展放,如圖23-5所示。③第一種封頂網的架設方法a在地面將網繩兩側的內后(與腰繩掛扣相同)按順序穿入兩條滑道繩。網繩的上方沿施工線路方向應連接一條①10錦綸繩,便于升空后牽拉網繩及牽引導引繩。網繩就綁扎成一捆,便于升空后有序牽拉。b將網繩集中在滑道繩一端的地面用人力吊裝到跨架的橫擔上,通過滑輪在地面處綁扎固定,將滑道繩另一端(即牽引端)利用ф6錦綸繩牽拉至另一個跨越架的橫擔上并通過滑輪在地南或架身主柱下部綁扎固定.滑道繩張力采用錦綸繩時應不小于2000N;采用高強錦綸繩時,就不小于5000N。c牽引預先設置在網繩上方的ф10錦綸繩,使網繩張拉直至在兩跨越架間鋪開。網繩兩端應同時收緊固定在橫擔的掛板上。網繩每端與橫擔的連接應不少于4個點。d封頂網鋪開收緊后,將余網綁在一側橫擔上。余繩應卷好,放置于架體主桿上(應高出地面10m以上)。eф10錦綸繩兩端通過跨越架橫擔的滾筒上方引至地面,等待與兩端放線的導引繩連接。牽引導引繩時應同時牽掛另一條ф10錦綸繩,以備第二次牽引導引繩,依次類推。④第二種封頂網的架設方法a將ф20錦綸滑道繩的固定端(應留有足夠長度)吊到橫擔上固定,將滑道繩牽引至另一側跨越架的橫擔上收緊固定。起吊ф20滑道的同時應帶一根據ф10錦繩。。c由高處作業(yè)兩人(每滑道繩一人)在網繩兩側按次序將網扣套入滑道繩,直至網繩全部升空。d由預先備好的ф10錦輪繩牽引網繩使其在兩跨越架之間鋪開。網繩兩端應同時收緊并固定在橫擔的掛板上。其他操作同第一種封頂網架設方法。架線完畢,拆除封頂網時按架設封頂網的逆程序進行。搭設或拆除封網,應停電進行。確實無法停電時,搭設或拆除過程中,不得觸及帶電體。凡要觸及帶是體,應由帶電作業(yè)人員操作且必須使用防潮高強絕緣綸繩。4.11.4不停電搭設跨越架4.11.4.1基本要求a跨越10-220KV電力線路進行架線施工,應與運行單位聯(lián)系實現停電搭設跨越架。如確實不能停電時,應編寫不停電搭設跨越架的施工技術措施。其措施必須按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確保高處作業(yè)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符合表23-6規(guī)定。b竹、木跨越架外緣與帶電體(應考慮風偏影響,下同)最小水平距離及各種跨越架的金屬拉線與帶電體的最小接近近距離不得小于表23-6的第一個項目的規(guī)定。表23-6高處作業(yè)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m)項目帶電體電壓等級(KV)1035110220330500工器具、安裝構件、導(地)線與帶電體的距離2.03.54.05.06.07.0作業(yè)人員的活動范圍與帶電體的距離1.72.02.54.05.06.0整體組立桿塔與帶電體的距離應大于桿塔高(逢桿塔邊緣到帶電體的最近側為桿高)c金屬結構跨越架組立過程中,架體外邊緣與帶電體的中離應大于跨越架全高(含著角度)并留有一定間隙.d應在晴朗天氣條件下搭設跨越架,絕緣繩的耐壓水平必須符合被跨電力線的電壓要求。任何繩、網有可能觸及電力線時,其繩、網應選用防潮高強絕緣繩且使用前必須經過耐壓試驗,合格后方準使用。e被跨電力線的重合閘應退出,且運行單位應派員現場監(jiān)督配合。f封頂用的竹、木桿嚴禁觸及電力線,封頂的尼龍繩網的在經過耐壓試驗前,不準觸及電力線。經耐壓及絕緣電阻試驗的防潮絕緣繩、網、也應盡最以最少時間觸及電力線。4.11.4.2竹、木跨越架的搭設①竹、木桿跨越架搭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