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二輪總復習試題地理(適用于老高考新教材)專題5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核心考點練1植被與土壤_第1頁
2023屆高考二輪總復習試題地理(適用于老高考新教材)專題5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核心考點練1植被與土壤_第2頁
2023屆高考二輪總復習試題地理(適用于老高考新教材)專題5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核心考點練1植被與土壤_第3頁
2023屆高考二輪總復習試題地理(適用于老高考新教材)專題5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核心考點練1植被與土壤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五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核心考點練1植被與土壤(2022·廣東質量測評)硬葉常綠闊葉林是我國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特有的植被類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數(shù)量稀少的硬葉常綠闊葉林存活并繁衍,成為該地區(qū)優(yōu)勢植被。川滇高山櫟是其建群種(優(yōu)勢種中的最優(yōu)勢者,即蓋度最大,占有最大空間,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環(huán)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種叫建群種),從河谷至雪線均有分布,極低溫下仍終年常綠。下圖示意高山櫟平均高度與海拔的關系。據(jù)此完成1~2題。1.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前,其東南邊緣的優(yōu)勢植被最可能為()A.常綠闊葉林 B.針葉林C.落葉闊葉林 D.高山草甸2.為維持終年常綠,雪線附近高山櫟與低海拔地區(qū)高山櫟相比()A.葉片較厚 B.葉片寬闊C.葉片較綠 D.枝干彎曲(2022·山東聊城二模)影響植被對干旱響應的敏感性因素包括氣溫、降雨以及干旱發(fā)生的月份等。蒙古國大部分區(qū)域植被生長受干旱影響較強,其對干旱響應的敏感性用系數(shù)R表示(R等于植被覆蓋度和降水蒸散發(fā)指數(shù)的比值)。圖1是蒙古國2001~2019年多年平均氣溫、多年平均降水量與敏感系數(shù)的趨勢統(tǒng)計圖,圖2是蒙古國不同月份敏感系數(shù)趨勢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3~4題。圖1圖23.蒙古國植被總體上對干旱響應最敏感的季節(jié)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據(jù)圖可推測蒙古國()A.多年平均氣溫對植被干旱響應敏感性的影響是負向的B.多年平均降水量對植被干旱響應敏感性的影響是正向的C.水分平衡是影響植被干旱響應敏感性的關鍵D.土壤性質是影響植被干旱響應敏感性的關鍵(2022·遼寧大連高三期末)陜西省橫山區(qū)位于黃土高原溝壑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研究該區(qū)域不同尺度土壤屬性的空間變異特征,可為區(qū)域退化土地的恢復重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供科學依據(jù)。有機質含量是土壤屬性重要特征之一。以正北方向為0°,將坡向以45°為間隔劃分為8類(0°~22.5°和337.6°~360°為北坡,22.6°~67.5°為東北坡,67.6°~112.5°為東坡,112.6°~157.5°為東南坡,157.6°~202.5°為南坡,202.6°~247.5°為西南坡,247.6°~292.5°為西坡,292.6°~337.5°為西北坡)。下圖為不同坡向土壤有機質含量圖。據(jù)此完成5~6題。5.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的坡向是()A.北坡 B.東坡C.南坡 D.西坡6.關于同一高度,不同坡向土壤有機質含量分析正確的是()A.陽坡熱量較高,生物生長旺盛,有機質含量較高B.陰坡為背風坡,土壤水分較少,有機質含量較低C.陽坡為迎風坡,對母質風化強,有機質含量較低D.陰坡熱量較低,微生物活動弱,有機質含量較高(2022·山東德州一模)小葉章為長白山岳樺林下伴生優(yōu)勢草本植被,升溫會抑制其生長。1986年風災使長白山岳樺林帶形成風倒區(qū)(樹木大量倒伏)。其后小葉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帶,形成小葉章斑塊,而其他坡向未見此現(xiàn)象。長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帶降水豐富,植被覆蓋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噴發(fā)物。據(jù)此完成7~8題。7.1986年風災在長白山西坡形成風倒區(qū)對小葉章生長的有利影響是()A.生存空間增大B.光合作用增強C.水分條件改善D.種間競爭減弱8.目前,小葉章的侵入使長白山西坡苔原帶的植被()A.數(shù)量增多,種類減少B.數(shù)量減少,種類減少C.數(shù)量減少,種類增多D.數(shù)量增多,種類增多9.(2022·山東濰坊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不同水熱和地形條件下土壤發(fā)育情況不同。研究人員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7°25'N,100°15'E)選取一處河谷開展實地測量研究。該支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70.3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發(fā)量為607.4毫米。研究人員在研究區(qū)內分別選取陽坡和陰坡各一處鉆孔取樣測量,圖1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機碳含量垂直分布,圖2示意兩鉆孔處土壤剖面。圖1圖2(1)比較陰坡與陽坡有機碳含量垂直分布特點的異同。(2)判斷陰坡鉆孔對應的土壤剖面,并說明判斷理由。答案:1~2.1.A2.A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分析,青藏高原未大規(guī)模隆起時,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區(qū)地形落差較小,青藏高原隆起后,這些地區(qū)海拔升高,氣溫下降,氣候較原先趨于冷干,原有森林因無法適應環(huán)境變化而衰退,意味著原來的建群種不耐寒耐旱,結合該地區(qū)的位置,可推測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前該地區(qū)的優(yōu)勢植被應為常綠闊葉林。第2題,結合圖文信息可知,高海拔地區(qū)植株高度較矮,說明高海拔的高山櫟為了適應風大、低溫的條件在植株性狀上發(fā)生變化。葉片較厚,可儲存水分,保溫,減少水分蒸騰。葉片較大,容易導致蒸騰作用較明顯,不適應寒冷環(huán)境,同時高海拔地區(qū)風力大,難以發(fā)育較大面積的葉片。為適應低溫環(huán)境,植株的光合作用會維持在較弱的水平,葉綠素含量應比低海拔地區(qū)低。植株彎曲主要是受風力影響較大,與植物維持常綠所做出的性狀改變無關。3~4.3.B4.C解析第3題,圖2是蒙古國不同月份敏感系數(shù)趨勢統(tǒng)計圖,蒙古國植被總體上對夏季的干旱響應最敏感,對冬季干旱的響應敏感性最低;從春季開始,植被對干旱的響應敏感性逐漸增強,到夏季達到最大之后逐漸減弱。第4題,由圖1可知,多年平均氣溫對植被干旱響應敏感性的影響是正向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對植被干旱響應敏感性的影響是負向的;影響植被對干旱響應敏感性的主要條件有氣溫、降水、干旱的時間尺度以及干旱發(fā)生的月份,因此水分平衡是影響植被干旱響應敏感性的關鍵;土壤性質不是關鍵。5~6.5.A6.D解析第5題,據(jù)圖可知,位于0°~22.5°和337.6°~360°的北坡,每千克土壤機質含量為64~67克,比其他坡向都高。第6題,陽坡熱量較高,微生物活動強,有機質受分解作用強,故有機質含量較低;該地位于黃土高原,陰坡為夏季風的背風坡,降水稍少但也屬于半濕潤區(qū)與半干旱區(qū)過渡地區(qū),土壤較陽坡濕潤利于有機質積累,且同海拔的陰坡氣溫較低,微生物分解能力弱,有利于有機質積累;對母質風化強,影響土壤的質地,與有機質含量無關。7~8.7.B8.D解析第7題,根據(jù)材料可知,喬木大量倒伏,對太陽光的遮擋減少,所以光合作用增強了;草本植物是生長在喬木下的,生存空間并沒有增大;水分條件主要由當?shù)氐臍夂驔Q定,所以水分條件并沒有改善;喬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