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動物昆蟲咬蟄傷應急救護_第1頁
常見動物昆蟲咬蟄傷應急救護_第2頁
常見動物昆蟲咬蟄傷應急救護_第3頁
常見動物昆蟲咬蟄傷應急救護_第4頁
常見動物昆蟲咬蟄傷應急救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常見動物昆蟲咬蟄傷應急救護第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狗咬傷的現(xiàn)場救護第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神經系統(tǒng)引起的人類病死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屬于人獸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第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狂犬病毒傳播途徑:

主要以病獸咬傷方式傳給人。

潛伏期:

短者4日,長則數年。第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傳染病的三個基本條件a、傳染源b、傳染途徑c、易感人群第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臨床表現(xiàn)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一旦發(fā)病,進展迅速,病死率幾乎達100%第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狗咬傷的分級及處置原則表第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狗咬傷現(xiàn)場救護原則局部傷口的處理越早越好。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沖洗后用2%-3%的碘酒或75%的酒精涂擦傷口;只要未傷及大血管,局部傷口不縫合、不包扎、不涂軟膏、不用粉劑,以利傷口排毒;立即就近到狂犬病免疫預防門診就診,根據嚴重程度采取必要措施。第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狂犬疫苗怎么打?疫苗注射時間:

24小時內注射日期安排:0(2針),7,21不良反應第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注意事項被犬貓等動物咬、抓傷后,凡不能確定傷人動物是健康動物的,都要采取積極措施;接種期間要避免劇烈活動,忌用免疫抑制藥物,不宜進食酒、咖啡、濃茶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傷口較深、污染嚴重者酌情進行抗破傷風處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將傷人的動物隔離,立即帶到動物醫(yī)院診斷,并向動物防疫部門報告。第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主要有五類(1)糖皮質激素類,如可的松和強的松;(2)微生物代謝產物,如環(huán)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謝物,如硫唑嘌呤和6-巰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單克隆抗淋巴細胞抗體,如抗淋巴細胞球

蛋白和OKT3等;(5)烷化劑類,如環(huán)磷酰胺等。第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怎樣預防狂犬?。繃栏窆芾砣?;病死動物應焚燒或深埋,不可剝皮、食肉;被咬傷后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特殊行業(yè)易感人群應預防性注射疫苗第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毒蛇咬傷第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世界上蛇類有3300種,其中近2/3的蛇有毒性分泌物,主要的毒蛇有430種。我國蛇類有160余種,其中毒蛇約有

50余種,有劇毒、危害劇大的有10種。眼鏡王蛇第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在有毒動物導致的人類中毒病例中,蛇類占首要地位,全世

界每年死于蛇傷約4~6萬人。我國蛇傷發(fā)生率在0.3%左右,

每年被毒蛇咬傷的患者達10萬人,約73%為中青年,蛇傷死

亡率為5%~10%。第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分類1、神經毒: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海蛇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海蛇第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神經毒致傷的表現(xiàn):傷口局部出現(xiàn)麻木,或僅有輕微癢感。傷口紅腫不明顯,出血不多,約在傷后半小時,覺頭昏、嗜睡、惡心、嘔吐及乏力。重者出現(xiàn)吞咽困難、聲嘶、失語、眼瞼下垂及復視。最后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全身癱瘓。

神經毒吸收快,危險性大,又因局部癥狀輕,常被人忽略。

傷后的第1-2天為危險期,一旦渡此期,癥狀就能很快好轉,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遺癥。第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分類2、血液毒:蝰蛇、竹葉青、五步蛇、烙鐵頭白頭蝰竹葉青五步蛇烙鐵頭第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血液毒致傷的表現(xiàn):局部迅速腫脹,劇痛,流血不止。傷口周圍的皮膚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組織壞死。嚴重時全身廣泛性出血,最后導致出血性休克。病人可伴惡心、嘔吐及腹瀉,關節(jié)疼痛及高熱。癥狀出現(xiàn)較早,一般救治較為及時,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經毒致傷的病人。發(fā)病急,病程較持久,危險期較長。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內臟的后遺癥。第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分類3、混合毒:眼鏡蛇、眼鏡王蛇、蝮蛇眼鏡蛇眼鏡王蛇蝮蛇第二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混合毒致傷的表現(xiàn):兼有神經毒及血液毒的癥狀。從局部

傷口看類似血液毒致傷,如局部紅腫、瘀斑、血泡、組織

壞死及淋巴結炎等。從全身來看,又類似神經毒致傷。此

類傷員死亡原因仍以神經毒為主。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毒蛇咬傷后果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頭大頸細,尾部短粗,色斑較艷,咬人時嘴張得很大,牙齒較長。毒蛇咬傷部常留兩排深而粗的牙痕。無毒蛇頭呈鈍圓形,頸不細,尾部細長,體表花紋多不明顯區(qū)別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區(qū)別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毒蛇、無毒蛇咬傷后主要區(qū)別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區(qū)別毒蛇咬傷后,傷口局部常留有一對或3~4毒牙痕跡。且傷口周圍明顯腫脹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癥狀也較明顯。無毒蛇咬傷傷后,局部可留兩排鋸齒形牙痕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毒蛇咬傷的救治毒蛇咬傷后現(xiàn)場急救很重要,應采取各種措施,

迅速排出毒并防止毒液的吸收與擴散。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阻止毒液吸收:被咬傷后,蛇毒在3-5分鐘內就迅

速進入體內,應盡早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1.綁扎法:簡便而有效、現(xiàn)場容易辦到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被毒蛇咬傷后,立即用布條類、手巾、繃帶、植物藤等物在傷肢近側5-10公分處或在傷指(趾)根部予以綁扎,以減少靜脈及淋巴液的回流,達到暫時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在轉送途中應每隔20分鐘松綁一次,每次1-2分鐘,以防止肢瘀血及組織壞死。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阻止毒液吸收2.冰敷法:有條件時,在綁扎的同時用冰塊敷于傷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縮,減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將傷肢或傷指浸入4-7℃的冷水中,但局部降溫的同時要注意全身的保暖。3.傷肢制動:受傷后走動要緩慢,不能奔跑,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將傷肢臨時制動后放于低位,送往醫(yī)療站。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促進蛇毒的排出及破壞:用井水、泉水、茶水、自來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傷口,同時在傷口上作多個“十”字小切口以便排毒(神經毒)。接著用火罐、吸奶器、吸引器將毒汁吸出。可用各種藥物作局部的濕敷或沖洗,以達到破壞或中和蛇毒的目的。常用的外敷藥有30%鹽水或明礬水。第三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抑制蛇毒作用:

內服和外敷有效的中草藥和蛇藥片1.各種蛇藥片2.中草藥單方新鮮半邊蓮(全草)30-60克,搗爛后取其汁內服,有解毒和利尿排毒作用。新鮮烏桕嫩芽30克,搗爛取汁內服,藥渣外敷,可預防蛇毒攻心。3.血清治療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烏桕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半邊蓮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四)全身支持療法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蛇咬傷應急救護繃帶由傷肢近心端向遠心端包扎至傷口以上的位置。上肢使用壓力在40-70mmHg固定繃帶,下肢使用壓力在55-70mmHg固定繃帶,包扎整個被咬肢體,通過降低淋巴回流速度從而降低蛇毒擴散速度的安全有效方法。松緊合適(能塞進紙片或放入一個手指)。

-2010年AHA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癥救治指南翻譯版246頁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現(xiàn)場急救認識的誤區(qū)誤區(qū)一、小蛇不毒。病情輕重主要取決于蛇毒種類和吸收的毒液量。誤區(qū)二、被蛇咬過,幾十分鐘沒有不適感覺,那一定是無毒蛇。從被蛇咬到全身毒發(fā)有常有一定的潛伏期,有時會

1~4小時。誤區(qū)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總之,若被毒蛇咬傷,現(xiàn)場急救應做到勿驚慌、不亂跑、早綁扎、早反復沖洗、反復排毒,快速和醫(yī)院聯(lián)系和直接往醫(yī)院送,記住蛇的外形以利于入院后辨認。最好將毒蛇打死,一同送往醫(yī)院緊急治療并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蜈蚣咬傷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臨床表現(xiàn)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fā)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致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xiàn)紫癜。有的可見頭痛、發(fā)熱、眩暈、惡心、嘔吐,甚至抽搐、昏迷等全身癥狀。

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現(xiàn)場急救處理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堿性液體就能中和。蜈蚣咬傷后可立即用5~10%的小蘇打水或肥皂水(普通肥皂,不是香皂)、石灰水沖洗。局部應用冷濕敷傷口,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然后涂上較濃的堿水或3%的氨水。疼痛劇烈者,用水、冰敷局部,可適當服些止痛片。經上述處理后,如果患處腫痛不消退,癥狀加劇,或全身癥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yī)院治療。

第四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蜂蟄傷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臨床表現(xiàn)

輕者僅局部出現(xiàn)紅腫、疼痛、灼熱感,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結腫大,數小時至1一2天內自行消失。如被蜂群螫傷多處,常引起發(fā)熱、頭痛、頭暈、惡心、煩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癥狀。蜂毒過敏者,可引起蕁麻疹、唇及眼瞼腫脹、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嚴重者可致喉頭水腫、氣喘、呼吸困難、昏迷,呼吸、循壞衰竭而死亡。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現(xiàn)場急救處理拔除蜜蜂毒刺檢查有無滯留于皮膚內的毒刺,發(fā)現(xiàn)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膠布粘貼后揭起或用鑷子將刺拔出。黃蜂扎入毒刺一般還附有毒腺囊,不能用鑷子夾取,以免擠入毒液而使反應加重,只能用尖細的刀尖或針頭挑出毒腺囊及毒刺。第四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現(xiàn)場急救處理中和毒液蜜蜂毒液為酸性,可選用肥皂水、5%~10%碳酸氫鈉溶液洗敷傷口;馬蜂的毒液為堿性,傷口可用酸性物質如食醋、3%硼酸、1%醋酸甚至尿液等沖洗。

皮膚用2.5%碘酊涂搽2~4次殺滅傷口周圍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壞生物毒素。第四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局部疼痛、紅腫處理減少活動,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減少毒素吸收。第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