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國學(xué)智慧》各章答案和期末答案_第1頁
爾雅《國學(xué)智慧》各章答案和期末答案_第2頁
爾雅《國學(xué)智慧》各章答案和期末答案_第3頁
爾雅《國學(xué)智慧》各章答案和期末答案_第4頁
爾雅《國學(xué)智慧》各章答案和期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6最新爾雅《國學(xué)智慧》各章答案和期末答案

《春秋》是根據(jù)()歷史改編的。

我的答案:A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D

3

孔子用()區(qū)分君子與小人。

我的答案:B

4

《論語》是四書之一,是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書。()

我的答案:V

5

孔子打破了“學(xué)在官府”傳統(tǒng),導(dǎo)致只有貴族可以讀書。()

我的答案:X

1

在儒家典籍里O的關(guān)系處于核心地位。

我的答案:C

2

孔子最提倡以()來區(qū)分君子與小人。

我的答案:D

3

信奉鬼神較少的典籍是()。

我的答案:D

4

孟子從不以財產(chǎn)和地位區(qū)分君子與小人。()

我的答案:X

5

《論語》中,“君子”一詞出現(xiàn)107次,“小人”一詞出現(xiàn)107次。()

我的答案:X

6

孫中山革命提出的口號“大同社會”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來的。()

我的答案:J

1

怎么才能成為一個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

我的答案:C

2

論語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憂”是對()的解釋。

我的答案:C

3

要想成為君子,下列做法錯誤的是()o

我的答案:D

4

儒家思想認為君子的道德底線是“仁”。()

我的答案:V

5

孔子說“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說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紀聽天由命,不

用學(xué)習(xí)的意思。()

我的答案:X

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對()的描述。

我的答案:B

2

“德不孤必有鄰”是誰說的?

我的答案:C

3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解釋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D

4

墨家的愛是無差別的,而儒家的愛是有差別分先后順序的。()

我的答案:V

5

孔子認為所有人認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我的答案:X

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D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B

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C

4

《春秋》記錄了春秋時期12個國君,242年的歷史大事綱要。()

我的答案:V

5

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而主管作用下降。()

我的答案:X

6

《春秋》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我的答案:V

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B

2

現(xiàn)在說的春秋三傳不包括()。

我的答案:c

3

對《公羊傳》和《谷梁傳》說法不正確的是()。

我的答案:D

4

《公羊傳》和《谷梁傳》在漢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答案:V

5

在漢代時對《春秋》這本書詮釋的有“春秋五傳”。()?

我的答案:V

1

不屬于范寧在《谷梁傳集解序》對三傳的評說的是()。

我的答案:B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C

3

不屬于鄭玄在《六藝論》中對三傳評說的是()o

我的答案:D

4

《公羊傳》主要強調(diào)了帝權(quán)對國家的控制,屬于齊學(xué)。()

我的答案:V

5

葉少蘊在《春秋序傳》中認為《左傳》傳義不傳事。()

我的答案:X

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A

2

漢初伏生將《尚書》傳給三家,不屬于這三家的是Oo

我的答案:C

3

下列關(guān)于“今文經(jīng)”和“古文經(jīng)”說法不正確的是()。

我的答案:B

4

《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政書。()

我的答案:V

5

漢學(xué)以訓(xùn)詁為特征,宋學(xué)對經(jīng)蘊含的哲理進行討論闡發(fā)。()

我的答案:V

6

漢代初傳播的漢書稱為今文尚書。()

我的答案:V

1

對于“經(jīng)”的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D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C

3

對《尚書》的文體解釋錯誤的是()o

我的答案:A

4

現(xiàn)在的《古文尚書》不是先秦的,也不是漢代的,是晉朝時偽造的。()

我的答案:V

5

在東漢時期,《古文尚書》得到廣泛傳播。()

我的答案:X

6

《尚書》的內(nèi)容包括虞、夏、商、周四個朝代。()

我的答案:V

1

《尚書》總結(jié)的周朝治國經(jīng)驗不包括()。

我的答案:A

2

下列選項中,不是由選拔產(chǎn)生的君主是()o

我的答案:C

3

不是《尚書》主要研究內(nèi)容的是:()

我的答案:D

4

在記錄內(nèi)容方面,《尚書》比《國語》更正式,更重要。()

我的答案:V

5

百官在古代是由特定的家族擔(dān)任的。()

我的答案:V

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o

我的答案:B

2

不屬于《尚書》中的經(jīng)驗總結(jié)的是()o

我的答案:A

3

春秋時期繼承《尚書》治國精髓的國家是()o

我的答案:D

4

商朝重視民本,周朝重視祭天。()

我的答案:X

5

商朝能統(tǒng)一國家的重要原因是有了銅器并且發(fā)明了車。()

我的答案:V

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我的答案:C

2

不屬于《詩經(jīng)》中的篇章的是()o

我的答案:C

3

徒歌指唱歌時無伴奏,又稱為清唱。()

我的答案:J

4

在古代詩與歌是同一個概念。()

我的答案:X

5

我國在先秦的時候,音樂就以“樂譜”的形式傳下來的。()

我的答案:X

6

《詩經(jīng)》是周朝所有詩的合集。()

我的答案:X

7

“頌”分為早期積累和后期加工以及改編的。()

我的答案:V

1

關(guān)于漢朝4個詩派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A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C

3

漢朝時《詩經(jīng)》分為四個流派,其中不包括()o

我的答案:D

4

《詩經(jīng)》的編訂有采詩說、獻詩說、刪詩說。()

我的答案:V

5

春秋時期墨家和儒家是廣收弟子的。()

我的答案:V

6

《詩經(jīng)》只有個別篇章有序言。()

我的答案:X

風(fēng)、雅、頌已完成

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D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B

3

在古代,歌本與詩本沒有區(qū)別,是一樣的。()

我的答案:X

4

《商頌》是宋國專門整理他們流傳下來的商朝祭祀先祖的曲子。()

我的答案:V

5

周詩有大雅和小雅兩種,后來的周詩指的是《詩經(jīng)》。()

我的答案:V

6

魯襄公29年,《詩經(jīng)》基本編訂,但沒有進行分類。()

我的答案:X

賦、比、興已完成

1

對于賦的功能說法錯誤的是()O

我的答案:C

2

不是從性質(zhì)方面來解釋風(fēng)雅頌的是()。

我的答案:c

3

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

我的答案:B

4

朱熹的《詩集傳》兼顧詩與經(jīng)的做法。()

我的答案:V

5

風(fēng)雅頌賦比興被稱為“三體三用”。()

我的答案:V

6

“比”是類比,形成詠物和比德的傳統(tǒng)。()

我的答案:V

孟子生平與孟子理論已完成

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D

2

孟子的性善論中的“性”指的是()。

我的答案:D

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A

4

南宋的()把《孟子》、《論語》、《大學(xué)》、《中庸》稱為四書。

我的答案:c

5

孟子認為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是因為人有仁、義、禮、智。()

我的答案:V

6

《孟子》與《論語》的觀點沒有一點關(guān)聯(lián)。()

我的答案:X

7

儒家的道講的是仁、義、禮、智、信。()

我的答案:V

8

《論語》是最晚被列為儒家經(jīng)典的一本書。()

我的答案:X

孟子對儒學(xué)思想的發(fā)展已完成

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我的答案:D

2

對諸子百家的學(xué)說不正確的是()o

我的答案:B

3

孔子的“仁”是理想的品德與感情,孟子的“義”是現(xiàn)實的標準與準則。

()

我的答案:J

4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學(xué)說的建構(gòu)來源于社會。()

我的答案:V

5

孟子對“仁”的來源做了解釋,“仁”來源于人的本性。()

我的答案:V

6

孔子的“禮”與孟子的“禮”都是要恢復(fù)周天子的樂禮。()

我的答案:X

從內(nèi)圣到外王已完成

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我的答案:A

2

不屬于孟子學(xué)說的是()。

B、

我的答案:c

3

不屬于孟子對仁義的觀點的是()o

我的答案:C

4

法家的文化是管理人的行為,而儒家是從思想上約束人。()

我的答案:V

5

孟子主張人應(yīng)當(dāng)居仁由義。()

我的答案:V

《孟子》的內(nèi)在要求已完成

1

貴族共和體制在不同時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

我的答案:A

2

孟子所指的君子三樂不包括()。

我的答案:B

3

孟子學(xué)說的“仁政王道”解釋不正確的是()o

我的答案:D

4

陪臣執(zhí)國命是指上級被降級。

我的答案:X

5

民本就是把百姓當(dāng)做根本。()

我的答案:V

天命與人性已完成

1

古時對天的看法不包括:()

我的答案:C

2

“天命之謂性”出自?

我的答案:D

3

古代將“性”分三品:圣人、賢人、俗人。()

我的答案:V

4

墨子尊天,但反對有命。()

我的答案:V

5

《大學(xué)》是中國的修心大法,《中庸》講的是修心的目標。()

我的答案:X

《中庸》里的儒家思想已完成

1

關(guān)于“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我的答案:D

2

《中庸》中“率性而謂道”的“率”的意思是()。

我的答案:A

3

儒家所講的道很大程度上講的是“正道”,意思是?

我的答案:A

4

《中庸》提倡的道是儒家之道。()

我的答案:J

5

慎獨是指做事的時候要單獨做。()

我的答案:X

《中庸》的內(nèi)在含義已完成

1

關(guān)于儒家對“中庸”的“中”描述錯誤的是()O

我的答案:B

2

《中庸》的“中”解釋錯誤的是()O

我的答案:C

3

《中庸》中認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

我的答案:X

4

儒家認為治國的人一定得是君子。()

我的答案:V

《中庸》的修煉之道已完成

1

不屬于《中庸》所說人做事的三個層面的是()。

我的答案:c

2

不屬于《中庸》的要求的是:()

我的答案:B

3

“誠明”講的是修養(yǎng)過程,“明誠”說的是講教過程。()

我的答案:V

4

慎獨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備之心,要有警惕之心。()

我的答案:V

5

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確對待天命的態(tài)度是聽天由命。()

我的答案:X

《周易》的基本概況已完成

1

《周易》的“易”的意思有:變易、()、簡易。

我的答案:B

2

從《堯典》開始記錄的是?

我的答案:C

3

以下形成時間最長的是?

我的答案:A

4

《周易》的八個基本的卦分別是:乾、坤、震、艮、坎、離、兌、巽。()

我的答案:V

5

《周易》是群經(jīng)之首。()

我的答案:V

《周易》的內(nèi)容蘊涵已完成

1

讀《周易》要有陰陽平衡,()的視角。

我的答案:A

2

《周易》具有培養(yǎng)人的含蓄萬物,()的胸懷。

我的答案:C

3

《周易》中的“地”指的是()。

我的答案:D

4

《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書。

我的答案:V

5

《周易》是周文王那個時代的很多人生活經(jīng)驗,社會經(jīng)驗,包括宇宙認識

的一個總結(jié)。

我的答案:V

《周易》值得借鑒之處已完成

1

《周易》講的德行就是一種對人的()。

我的答案:D

2

讀《周易》我們要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的答案:C

3

中國哲學(xué)強調(diào)量變,是因為中國哲學(xué)的最高層面是()。

我的答案:c

4

化境就是一種變化狀態(tài),達到的一種最完美的狀態(tài)。

我的答案:V

5

化境就是一種在變化中達到的最完美的狀態(tài)。

我的答案:J

《周易》與人生修養(yǎng)已完成

1

《周易》這本書里邊所體會出來的一種精神叫?

我的答案:B

2

所謂的協(xié)理三才,就是指思考的時候要兼顧()。

我的答案:C

3

《周易》中起關(guān)鍵作用的是()。

我的答案:D

4

《周易》里邊只有兩個卦講天和地。

我的答案:V

5

乾卦和坤卦是講人和神。

我的答案:X

《大學(xué)》的基本概況已完成

1

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樣的德行,給人以()和溫暖。

我的答案:A

2

“新民”的“新”的意思是()。

我的答案:D

3

《大學(xué)》放在四書的第一篇主要是因為《大學(xué)》準確概括了儒家的()。

我的答案:C

4

大藝講的是內(nèi)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的修養(yǎng)。()

我的答案:X

5

小藝指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六書。()

我的答案:V

《大學(xué)》的核心內(nèi)容已完成

1

“英雄相惜”是講()的人相惜。

我的答案:A

2

“新民”的意思?

我的答案:A

3

儒家所說的“君子”指的是能夠擔(dān)當(dāng)()的大任。

我的答案:C

4

“定而后能靜”的“靜”指的是安心做事。()

我的答案:V

5

“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

我的答案:V

《大學(xué)》的核心思想已完成

1

一個人要想成長成一個溫文爾雅的君子需要八個發(fā)展的步驟:格物、致知、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的答案:A

2

“安而后能慮”的“慮”指的是Oo

我的答案:A

3

“靜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

我的答案:D

4

正心是討論中國人性的一個本源。()

我的答案:V

5

格物指的是明理。()

我的答案:V

《大學(xué)》的具體要求已完成

1

《中庸》里邊講五達道的意思是怎么去調(diào)節(jié)人際關(guān)系。

我的答案:A

2

“正心”指的是每個人要正確地面對自己的()

我的答案:D

3

“治國”就是管理一個(),把他治理好。

我的答案:D

4

儒家強調(diào)的社會關(guān)系和人際關(guān)系的兩個方向是指?

我的答案:A

5

《大學(xué)》里講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則。()

我的答案:V

領(lǐng)導(dǎo)力的內(nèi)在要求已完成

1

《新君主論》講的主要是?

我的答案:A

2

作為一個領(lǐng)導(dǎo)干部來講更重要的要具備幾方面的素養(yǎng)?

我的答案:C

3

不屬于領(lǐng)導(dǎo)干部要具備的素養(yǎng)的是Oo

我的答案:A

4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是誰講的?

我的答案:B

5

國學(xué)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積累的有關(guān)政治經(jīng)濟文化,行之

有效的管理經(jīng)驗。

我的答案:A

識人之術(shù)與自我提升已完成

1

“氣度”是()的問題。

我的答案:D

2

法家的“因性說”的“因”是()的意思。

我的答案:B

3

中國文化中的兩個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長;二是用人()。

我的答案:C

4

儒家學(xué)說的“化性說”的意思是指法律約束。

我的答案:X

5

格局決定思路。()

我的答案:V

儒學(xué)與領(lǐng)導(dǎo)力已完成

1

《孝經(jīng)》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

我的答案:A

2

孔子講“仁”,孟子講“義”,荀子講()o

我的答案:D

3

“疏通知遠”指的是通透而()。

我的答案:C

4

儒家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法則有:仁、義、禮、法。()

我的答案:V

5

儒家學(xué)說是一個守天下的學(xué)說。()

我的答案:V

儒學(xué)的具體要求已完成

1

“無為”就是要放權(quán),“無不為”就是要抓住()。

我的答案:c

2

恭儉莊敬這四個字是對一個人的基本的一個素養(yǎng)。

我的答案:A

3

“廣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

我的答案:B

4

“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

我的答案:V

5

道家學(xué)說講人往低處走。()

我的答案:V

道家、佛學(xué)與領(lǐng)導(dǎo)力已完成

1

“涵容”就是要()別人。

我的答案:A

2

“謙退是保身之法”是哪個學(xué)派的思路?

我的答案:C

3

道教有五門學(xué)問:山、卜、()、相、醫(yī)。

我的答案:D

4

中國的管理之法是法家學(xué)說和儒家學(xué)說的結(jié)合。()

我的答案:V

5

道學(xué)講寡色欲以養(yǎng)腎氣。()

我的答案:V

法家、兵家與領(lǐng)導(dǎo)力已完成

1

法家的“勢”指的是()。

我的答案:D

2

兵家對將領(lǐng)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嚴。

我的答案:D

3

“仁智信勇嚴”出自?

我的答案:D

4

不屬于法家的治國策略的是()O

我的答案:C

5

法家的用人術(shù):實能、專任、易制()

我的答案:V

禮的含義已完成

1

《禮》在唐代之前指的是()。

我的答案:A

2

《禮》在中國文化中起的是()的作用。

我的答案:C

3

《禮》是綜合()而形成的。

我的答案:D

4

《儀禮》、《周禮》和《禮記》合稱三禮。()?

我的答案:V

5

《禮》是在唐之后稱為《禮記》的。()

我的答案:V

禮的來源已完成

1

《禮》是對先祖的OO

我的答案:A

2

君子的最主要特征?

我的答案:C

3

《禮》起源于()O

我的答案:D

4

禮與法不同之處在于禮是一種社會規(guī)則,是約定俗成的。()

我的答案:V

5

《禮》有成為社會規(guī)范并維持社會秩序的教化功能。()

我的答案:V

禮的建構(gòu)已完成

1

《儀禮》的功能和《周禮》的特點?

我的答案:A

2

“禮別異”、“樂合同”強調(diào)的是一個現(xiàn)實的()功能,政治化概念。

我的答案:C

3

在早期的時候關(guān)于“禮樂關(guān)系”的表述上是幾種?

我的答案:B

4

“禮別異”不是指人與人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距離感。()

我的答案:X

5

禮、樂在社會關(guān)系中分別代表社會中建立人際關(guān)系的兩種方式。O

我的答案:V

禮的精神已完成

1

早期官員的管制也是()的一種秩序。

我的答案:

2

《周禮》這本書有前代周朝的影子。

我的答案:A

3

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書借鑒的?

我的答案:C

4

禮制是對禮的()進行概括。

我的答案:C

5

禮是從動機上進行約束。()

我的答案:V

老子學(xué)說的特點已完成

1

“德莫若讓”指的是()。

我的答案:c

2

中國文化幾千年來起主導(dǎo)作用的學(xué)說是什么?

我的答案:A

3

諸子之說形成一方面來源王官之學(xué)的下行,另一個方面是什么?

我的答案:C

4

“動莫若敬”的“動”指的是OO

我的答案:D

5

九流十家出自班固《漢書?藝文志》。()

我的答案:V

“道”的內(nèi)涵已完成

1

“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計較于()了。

我的答案:C

2

《國語》、《左傳》中引用的史官的話不是史官脫口而出的,而是什么?

我的答案:C

3

老子所說的“道”是指()。

我的答案:D

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務(wù)誰的?

我的答案:B

《老子》這本書是尹喜請老子在函谷關(guān)寫就的。()

我的答案:V

“道”與“德”已完成

老子所說的“德”是指()

我的答案:C

2

德經(jīng)相對于道經(jīng)來說更多地體現(xiàn)在什么方面?

我的答案:A

3

“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

我的答案:D

4

“五德始終”指的是萬物分為金木水火土,每種物都有自身的德。()

我的答案:V

5

道家與道教的不同之處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變自然界。()

我的答案:V

退守是大智慧已完成

1

黑格爾辯論法在古代中國被稱為什么?

我的答案:C

2

退守并不是一味地退讓,而是一種()。

我的答案:C

3

老子所說的慈,指的是天地有仁心,對老百姓有恩惠,而老百姓體會不到。

()

我的答案:V

4

“無為而無不為"指的是好像什么事都不做,但卻把什么事都做了。()

我的答案:V

5

退守大智慧不能讓人心情逍遙,心性快樂。()

我的答案:X

從老子到莊子已完成

1

《莊子》不是在說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等作為說理

的憑據(jù)。

我的答案:A

2

莊子把人分為神人、智人和()o

我的答案:c

3

《莊子》學(xué)說里認為,天性和人性是()的。

我的答案:D

4

“游于逍遙”就是莊子提倡的一種很自然的思想。()

我的答案:V

5

《莊子》這本書主要是圍繞“道法自然”來展開的。()

我的答案:V

《莊子》的內(nèi)涵已完成

1

“心齋”講的是()。

我的答案:D

2

莊子講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約束,忘掉社會中的自己,

回到你的()o

我的答案:C

3

“同于大通”的“通”就是對這個社會徹底地明白了。()

我的答案:V

4

經(jīng)學(xué)關(guān)注的是人的群體,而子學(xué)關(guān)注的是個體。

我的答案:V

5

“心齋”不是心性逍遙的前提。

我的答案:X

《莊子》的心性逍遙已完成

1

莊子認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我的答案:c

2

齊物論的理論推導(dǎo)是()。

我的答案:D

3

莊子說的“順應(yīng)天下”一方面是指順應(yīng)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順應(yīng)()。

我的答案:B

4

順物自然是說人完全按照外在的特點來生存,而不去強求。()

我的答案:V

5

萬物有靈說認為世上的萬物都是像人一樣,有他的靈氣存在,有他的神靈

存在。()

我的答案:V

法家主張與儒家的爭辯已完成

1

接受并追隨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

我的答案:A

2

莊子對墨子的評價是()。

我的答案:D

3

墨家思想有:尚賢、非命、()、尚同等。

我的答案:C

4

墨家的思想在社會穩(wěn)定的時候能極大的發(fā)展,在社會松散的時候很難繼續(xù)

發(fā)展。

我的答案:X

5

墨子的主張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我的答案:V

墨子與《墨子》已完成

1

《墨子》各篇分為()三篇,內(nèi)容大同小異。

我的答案:C

2

“親士”就是親近能夠成就()的人。

我的答案:B

3

墨家“大同社會”的思想被哪個學(xué)派吸收了?

我的答案:A

4

“尚同”指的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

我的答案:X

5

墨家的“大同”被儒家吸收了。()

我的答案:V

《墨子》的內(nèi)容已完成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