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1頁
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2頁
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3頁
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4頁
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艾滋病(AIDS)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1981年在美國被確認并首先報道。HIV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tǒng),使人體易于感染其它疾病以及多種復合感染而死亡。第一頁,共68頁。2主要內(nèi)容

一、艾滋病流行二、艾滋病簡介三、艾滋病預防四、避孕套知識第二頁,共68頁。

艾滋病流行第三頁,共68頁。世界艾滋病流行現(xiàn)狀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和世衛(wèi)組織《2005年艾滋病流行報告》,截止2005年12月,全球HIV感染者總計4030萬(3670萬~4530萬)人。2005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490萬(430萬~660萬),有310萬(280萬~360萬)人死于艾滋病。2005年估計每天有1.4萬人新感染。有分析表明,到2010年全球累計約有1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第四頁,共68頁。世界艾滋病流行

1981年第一次報告5例艾滋病 2008年累計死亡超過2500萬例每天約有7400人新感染每天約有5500人死于艾滋病第五頁,共68頁。中國艾滋病流行1985年6月,一位到中國旅游的美籍阿根廷男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證實死于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fā)現(xiàn)艾滋病。《中國艾滋病防治聯(lián)合評估報告》(2004)

第六頁,共68頁。中國艾滋病流行至2003年估計HIV感染者約84萬,艾滋病病人約8萬,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05年當年新發(fā)HIV感染者約7

萬人。2009年新發(fā)HIV4.8萬例,AIDS2.0萬例,死亡1.2萬。每月HIV4000例。HIV感染者以20~39歲年齡組為主,占報告總數(shù)的70.0%。第七頁,共68頁。中國艾滋病流行

1985年第一次報告1例艾滋病

截至2010年5月底累計報告感染者/病人746723

其中病人115929例累計死亡超過59973例

截至2009年底存活感染者/病人約74萬其中病人10.5萬人第八頁,共68頁。91985-2009年全國歷年報告HIV/AIDS變化趨勢第九頁,共68頁。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中國艾滋病流行范圍的變化

1985年發(fā)現(xiàn)首例艾滋病病例;1998年全國所有省份報告有HIV感染者。第十頁,共68頁。河南拉網(wǎng)普查艾滋病人數(shù)2004年9月1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全省既往有償供血人員達28萬,其中檢測出艾滋病感染者2.5萬。第十一頁,共68頁。中國現(xiàn)階段艾滋病流行特點性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同性傳播上升速度明顯:異性傳播+同性傳播2006年存活感染者/病人44.3%+14.7%=59%2007年新發(fā)5.0萬感染者44.7%+12.2%=58%2009年新發(fā)4.8萬感染者42.2%+32.5%=75%第十二頁,共68頁。13網(wǎng)絡(luò)直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傳播途徑構(gòu)成

第十三頁,共68頁。中國現(xiàn)階段艾滋病流行特點遍及各行各業(yè),流行模式多樣化:

15歲以下年齡組病例報告數(shù)增多50歲以上年齡組病例報告數(shù)增加職業(yè)為學生的報告病例逐年上升異地或異國婚姻造成病例增多輸入性特殊類型病例在一些地區(qū)出現(xiàn)第十四頁,共68頁。山西省艾滋病疫情1995年報告首例HIV感染者。1998年出現(xiàn)艾滋病人和死亡病例。截止到2009年12月30日,全省累計報告HIV/AIDS3422例。艾滋病疫情呈現(xiàn)出低齡化特點。第十五頁,共68頁。

山西省艾滋病疫情山西省2008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83例,其中20歲年齡組人數(shù)255例。2009年新報告艾滋病感染者中本省籍301例,外省籍208例,外國籍4例男女之比為1.92:1傳播途徑:采供血25.0%,異性傳播20.7%,靜脈吸毒16.5%,輸血/血制品14.7%,母嬰傳播2.5%第十六頁,共68頁。

二艾滋病簡介第十七頁,共68頁。HIV模式圖典型病毒顆粒呈球形,直徑100~140nm,20面體。病毒外層包膜上有刺突-與宿主細胞結(jié)合。內(nèi)層衣殼含有病毒編碼的蛋白第十八頁,共68頁。HIV病毒特性HIV在室溫下液體環(huán)境中可存活15天,被大量HIV污染的物品濕潤情況下3天內(nèi)有傳染性。HIV雖然可怕,但它的傳播力并不是很強,離開人體后,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幾分鐘就會死亡。對熱敏感,56℃30分種滅活,60℃以上迅速被殺死。許多化學物質(zhì)都可以使HIV迅速滅活,如乙醚、50%乙醇、0.2%次氯酸鈉、0.1%漂白粉、0.3%雙氧水、0.5%來蘇兒5分鐘滅活,但對紫外線不敏感第十九頁,共68頁。傳染源與傳播途徑傳染源: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傳播途徑:1.性傳播:包括同性與異性之間的性接觸。2.血液傳播:包括①輸了污染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②共用污染HIV的針頭、注射器;③移植或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組織或精液;④醫(yī)療器具消毒不嚴等。3.母嬰傳播第二十頁,共68頁。傳播途徑

4.體液傳播

除血液外,還可以經(jīng)體液傳播: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腦脊液等的傳染性強;而眼淚、唾液和汗液的病毒含量很少,一般接觸不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第二十一頁,共68頁。

HIV/AIDS的血液、精液、唾液、眼淚、腦脊液、宮頸分泌物、乳汁中均曾分離出HIV。血液和精液引起傳播機會多。一般握手、生活上交往和接觸不會引起傳播。第二十二頁,共68頁。

艾滋病一般不會通過日?;顒觼韨鞑?,不會經(jīng)握手、擁抱、共餐、打噴嚏等而感染。但是艾滋病病人用過的剃刀,牙刷等,可能帶有少量血液和體液;患艾滋病的病人往往還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們共用個人衛(wèi)生用品,即使不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個人衛(wèi)生用品不應(yīng)該和別人共用。一般蚊蟲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不歧視、關(guān)愛、尊重、保密的原則。

第二十三頁,共68頁。艾滋病潛伏期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nèi)的潛伏期半年到12年不等,平均為6年。兒童平均12個月,成人平均29個月,最長達14.2年,最短僅6日(輸血感染)。此期,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潛伏期患者是重要的傳染源。第二十四頁,共68頁。艾滋病窗口期從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體內(nèi)產(chǎn)生出艾滋病病毒抗體,這一段時間稱為窗口期。在窗口期內(nèi),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檢測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體,結(jié)果呈陰性,所以檢測抗體陰性并不能排除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應(yīng)過一段時間進行重新檢測。窗口期的長短個體有差異,一般6周到6個月,平均為3個月。窗口期內(nèi)患者也具有傳染性。第二十五頁,共68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指已經(jīng)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還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沒有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其外表看起來跟健康人一樣。也就是艾滋病潛伏期人員。艾滋病病人:指的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顯的臨床癥狀,被確診為艾滋病的人。第二十六頁,共68頁。艾滋病臨床表現(xiàn)艾滋病臨床癥狀多種多樣,一般初期的癥狀像感冒、可有乏力、食欲減退、發(fā)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癥狀日見增多,如皮膚、粘膚病毒、真菌感染,傷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漸漸侵犯內(nèi)臟器官,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持續(xù)性發(fā)熱;還可出現(xiàn)咳嗽、呼吸困難、持續(xù)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并發(fā)惡性腫瘤等。由于癥狀復雜多變,每個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癥狀全都出現(xiàn)。第二十七頁,共68頁。頸淋巴結(jié)腫大第二十八頁,共68頁。艾滋病病人第二十九頁,共68頁。急性HIV皮疹30%~50%有皮疹和粘膜疹。皮疹多為斑疹和丘疹,2~5mm大小,互不融合,數(shù)目不等,伴瘙癢,常見于軀干、面部及上肢,可出現(xiàn)脫屑和玫瑰疹樣皮疹。第三十頁,共68頁。毛狀粘膜白斑20%伴發(fā),是HIV感染特異性高的早期體征。表現(xiàn)為稍隆起的白膜,表面呈毛狀(圖33-1),可查出EB病毒、皰疹病毒等。第三十一頁,共68頁。病毒或細菌感染包括帶狀皰疹、單純皰疹、尖銳濕疣、巨細胞病毒感染、隱球菌、口腔念珠菌病、霉菌感染、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分枝桿菌感染。隱球菌病鵝口瘡第三十二頁,共68頁。卡波西(Kaposi)肉瘤第三十三頁,共68頁。淋巴瘤皮膚病第三十四頁,共68頁。第三十五頁,共68頁。艾滋病對個體健康和家庭的影響

對個人的危害與影響

1.生理健康2.心理健康

對家庭的危害及影響

1.家庭收入減少2.家庭開支增大3.家庭成員心理負擔第三十六頁,共68頁。艾滋病流行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危害

1.改變了人口構(gòu)成2.減慢經(jīng)濟發(fā)展3.人均期望壽命下降4.衛(wèi)生資源大量消耗5.加大了貧富差距6.孤兒和老人贍養(yǎng)問題7.損害政府形象8.是社會安定的隱患

第三十七頁,共68頁。

艾滋病不僅是健康問題,也是復雜的社會道德問題。重要性:對健康的影響(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改變了人口構(gòu)成,人均期望壽命下降,加大了貧富差距,導致貧困人口增加,帶來孤兒和老人贍養(yǎng)問題,衛(wèi)生資源大量消耗,是社會安定的隱患,損害政府形象)長期性:艾滋病具有很長的潛伏期(8-10年),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目前性傳播已經(jīng)成為艾滋病傳播的主要方式,已經(jīng)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第三十八頁,共68頁。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1988年全球共討征服有期1989年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讓我們相互關(guān)照1990年婦女和艾滋病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戰(zhàn)1992年預防艾滋病,全社會的責任1993年時不我待,行動起來1994年艾滋病和家庭1995年共享權(quán)益、共同責任1996年同一世界、同一希望1997年生活在有艾滋病的世界中的兒童第三十九頁,共68頁。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1998年青少年——迎戰(zhàn)艾滋病的生力軍1999年“關(guān)注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傾聽學習尊重2000年預防艾滋病——男士責無旁貸2001年預防艾滋病,你我同參與2002年相互關(guān)愛,共享生命2003年相互關(guān)愛,共享生命2004年關(guān)注婦女,抗擊艾滋2005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諾2006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諾2007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諾2008年增強力量和履行承諾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權(quán)第四十頁,共68頁。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2010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諾。權(quán)益,責任,落實。2011年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2012年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全民參與,全力投入,全面預防第四十一頁,共68頁。

三艾滋病預防第四十二頁,共68頁。

預防為主《易經(jīng)》“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道德經(jīng)》“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薄饵S帝內(nèi)經(jīng)》“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預防和治療是人類同疾病作斗爭的兩種不同手段和方法。預防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治療。第四十三頁,共68頁。艾滋病預防宣傳艾滋病預防知識,打擊色情暴力行為。堅持以德為先,潔身自愛,避免非婚性行為。遠離毒品,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不輕易輸血和使用血制品,遵從醫(yī)生的指導。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避免接觸艾滋病患者的血液、體液等。防止醫(yī)源性感染,嚴格消毒制度。醫(yī)療人員接觸HIV/AIDS的血液、體液應(yīng)防護第四十四頁,共68頁。艾滋病知識調(diào)查問卷:

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預防艾滋病最主要的方法是潔身自好,遵守性道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感染艾滋病。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可能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是具有不道德行為的人。第四十五頁,共68頁。艾滋病知識調(diào)查問卷:使用未經(jīng)檢測的血液制品容易感染艾滋病。與感染者一同學習或工作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任何有可能造成出血的操作,如打針、穿耳洞等都可能傳播艾滋病病毒。一個外表看著健康的人不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消除對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視有利于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第四十六頁,共68頁。艾滋病知識調(diào)查問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發(fā)展成艾滋病病人前可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很多年。已經(jīng)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只要沒有癥狀,就不會把艾滋病病毒傳給其他人。輸入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會得艾滋病。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第四十七頁,共68頁。

四避孕套知識第四十八頁,共68頁。

避孕套

避孕套能預防性?。ò滩。﹩??第四十九頁,共68頁。避孕套:避孕套又名陰莖套,是應(yīng)用最廣的一種男性節(jié)育方法。它是以非藥物的形式阻止受孕,主要用于在性交中阻止人類的精子和卵子結(jié)合,防止懷孕。避孕套原料通常用天然橡膠或聚亞安酯.作為一種避孕工具,與其他避孕方法相比,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第五十頁,共68頁。

避孕套避孕效果如何?美國葛特梅徹研究所報告,避孕套用來避孕的失敗率在10%-15%;日本厚生省報告,避孕套避孕失敗率約為13%-27%;據(jù)美國得克薩斯醫(yī)科大學在綜合87篇有關(guān)文獻后得出結(jié)論:避孕套用于避孕有13%的失敗率;《英國社會科學醫(yī)學雜志》則稱,避孕套用于避孕失敗率高達31%。第五十一頁,共68頁。

大量國際資料表明,避孕套的自然孔隙在5000至70000納米之間,可以防止直徑為5000納米的人類精子穿過,但艾滋病病毒的直徑僅為120納米,人類乳頭瘤病毒直徑在45~55納米之間,乙肝病毒約為42納米。許多種病毒的體積,遠小于避孕套的自然孔隙。第五十二頁,共68頁。避孕套能預防性?。ò滩。﹩幔棵绹偨y(tǒng)的艾滋病顧問何得雷河·克倫秀博士面對800名學者提向:如果你有機會跟你夢寐以求的對象發(fā)生性關(guān)系,但他(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是否愿意與他(她)憑借避孕套的保護進行呢?結(jié)果在眾多避孕套廠商及推廣者中沒有一個人舉手。第五十三頁,共68頁。

以美國為例,20年來,曾有數(shù)百萬人相信避孕套的“保護措施”,正是這種“抵御艾滋病”的策略,使美國性病及艾滋病的感染率飛速增長,有些州的青少年感染率年年翻番。2004年,美國《家庭計劃研究》(STUDIESINFAMILYPLANNING)指出:至今無任何國家有例子證明,靠宣傳避孕套可遏止性?。ò滩。?。第五十四頁,共68頁。

2001年美國衛(wèi)生與人類服務(wù)部及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等多部門,向國會提交的關(guān)于避孕套用于預防性病的研究報告中說:沒有科學證據(jù)表明,避孕套能夠預防性傳播疾病,該小組檢查了乙肝、艾滋病、淋病、衣原體、梅毒、軟下疳、性病淋巴肉牙腫、生殖器皰疹和尖銳濕疣等9種性傳播疾病,發(fā)現(xiàn)目前廣泛使用的避孕套不能防止任何一種性病的傳播。第五十五頁,共68頁。

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就是不負責任和隨意而為,只圖自身暫時的享樂和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及社會、他(她)人和子孫后代。性自由的后果是性與愛的分離,并造成社會道德日趨敗壞,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道德的缺失不僅能夠加速性?。ò滩。┑膫鞑ズ头簽E,而且可能導致其它更嚴重的身心疾病和社會疾病。第五十六頁,共68頁。

婚前性行為不能考驗出在愛情里有沒有奉獻、尊重、負責精神,性也永遠無法用來測試愛情,不要因為一時沖動或想在未婚前靠性行為來維護愛情。男女之間真正的愛是把愛情升華為親情、責任和義務(wù),才是男女關(guān)系穩(wěn)定久遠的保障。第五十七頁,共68頁。

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性病艾滋病研究室朱琪主任在《中國性教育的歷史使命》中講到:青霉素發(fā)明后的40和50年代,歐美國家已經(jīng)用得相當普遍,當時青霉素對淋病、梅毒都是特效藥,而且避孕套也一直在被用來預防性病,但是為什么淋病、梅毒到現(xiàn)在還在流行?造成性病艾滋病流行難于控制的關(guān)鍵還是人的不健康行為,靠特效藥和避孕套是不可能最終解決艾滋病問題的。性的健康教育首先要以性道德為基礎(chǔ)。第五十八頁,共68頁。

道德能夠解決生物醫(yī)學科學所不能解決的難題,體現(xiàn)了道德高于自然科學的社會功能。道德高于科學,是因為道德是科學思維的結(jié)晶,代表著人類最高智慧,其本身就是科學的產(chǎn)物。從社會醫(yī)學的角度來說,道德決定人的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觀念,進而支配著每個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健康的行為寓于健康的道德觀念。道德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是預防性病(艾滋?。┤≈槐M、用之不竭的巨大衛(wèi)生資源。忽視了這一點,也就失去了我們的一個重大資源優(yōu)勢。第五十九頁,共68頁。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曾講到烏干達預防艾滋病的成果。1990年,非洲的烏干達是全球愛滋病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國家,15至19歲少女的艾滋病毒感染率是38%,有15%成年人受感染。當年,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進行“貞潔、忠誠,預防艾滋病道德教育”,一直到中學畢業(yè),也就是9年。到1998年時,少女的艾滋病毒感染率就下降到了7.3%。2000年,成人感染率減少了三分之二到5%!這是非洲唯一的成功減少愛滋病病毒感染率的國家,減幅為全球之冠。第六十頁,共68頁。

中華民族一直把“道德”放在做人的首位,這是文明代代相傳,民族繁衍、昌盛的重要原因。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一直提倡的性道德和性保守,不是男權(quán)主義至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