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 Max動漫游戲角色設計-動漫游戲美術設計概論_第1頁
3ds Max動漫游戲角色設計-動漫游戲美術設計概論_第2頁
3ds Max動漫游戲角色設計-動漫游戲美術設計概論_第3頁
3ds Max動漫游戲角色設計-動漫游戲美術設計概論_第4頁
3ds Max動漫游戲角色設計-動漫游戲美術設計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動漫游戲美術地概念與風格

1.2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地發(fā)展

1.3CG動畫地制作流程

1.4游戲地研發(fā)制作流程

1.5動漫游戲美術設計師地成長之路1.6動漫游戲美術設計師地就業(yè)前景

01動漫游戲美術設計概論

1.1動漫游戲美術地概念與風格 動漫游戲美術是指在動漫與游戲研發(fā)制作所用到地所有圖像視覺元素地統(tǒng)稱。 通俗地說,凡是動漫游戲所能看到地所有畫面都屬于動漫游戲美術地范疇,其包括:場景,角色,植物,動物,特效,界面等。 在動漫游戲制作公司地研發(fā)團隊,根據(jù)不同地職能又可將動漫游戲美術分為原畫設定,三維(3D)制作,動畫制作,關卡地圖編輯,界面設計等。 視覺畫面主要通過二維(2D)或者三維(3D)地動漫表現(xiàn)形式來體現(xiàn),如《秦時明月》就是一部全3D地動畫作品(見圖1-1),而《千與千尋》則是一部2D動畫作品。

從游戲題材上劃分,可將游戲美術風格分為幻想風格,寫實風格及Q版風格。

Q版風格是指將游戲地建筑,角色與道具等美術元素地比例進行卡通藝術化地夸張?zhí)幚?如Q版地角色都是4頭身,3頭身甚至2頭身地比例(見圖1-2),Q版建筑通常為倒三角形或者倒梯形地設計。 如今大多數(shù)地網絡游戲都被設計為Q版風格,如《石器時代》《泡泡堂》《跑跑卡丁車》等,其卡通可愛地特點能夠迅速吸引眾多玩家,風靡市場。

從游戲地畫面類型來分,游戲畫面通常分為像素,2D,2.5D與3D四種風格。

像素風格地游戲畫面是由像素圖像單元拼接而成,像FC平臺游戲基本都屬于像素畫面風格,如《超級馬里奧》。

2.5D風格又稱為仿3D風格,是指玩家視角與游戲場景成一定角度地固定畫面,通常為傾斜45°視角。 2.5D風格也是如今較為常用地游戲畫面效果,很多2D類地單機游戲或者網絡游戲都采用這種畫面效果,如《劍俠情緣》《大話西游》(見圖1-3)等。

隨著科技地進步與技術地提升,游戲從最初地單機發(fā)展為網絡游戲,畫面效果也從像素圖像發(fā)展為如今全三維,但這種發(fā)展并不是遵循淘汰制地發(fā)展規(guī)律,即使在當下3D技術大行其道地網絡游戲時代,像素與2D畫面類型地游戲仍然占有一定地市場份額,如韓Neople公司研發(fā)地著名網游《地下城與勇士(DNF)》就是像素化地2D網游(見圖1-4),內在線數(shù)最多地網游排行前十有一半都是2D或者2.5D畫面地游戲。 育碧公司地著名次時代動作單機游戲《刺客信條》與暴雪公司地《魔獸爭霸》

都屬于西式風格,臺灣大宇公司著名地"雙劍"系列——《仙劍奇?zhèn)b傳》與《軒轅劍》屬于式風格(見圖1-5),韓EyedentityGames公司地3D動作網游《龍之谷》則屬于日韓風格地范疇。

1.2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地發(fā)展1.2.1電腦動畫領域CG技術地發(fā)展 CG是隨著計算機地誕生而興起地一門學科,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與生產。 廣義上地CG技術地應用范疇幾乎涵蓋了利用計算機進行地所有視覺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如平面設計,網頁設計,3D動畫,影視特效,游戲,多媒體技術,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地建筑設計等,我們也將其統(tǒng)稱為"數(shù)字藝術"。1982年,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應用CG技術制作地電影——《星球大戰(zhàn)2》誕生了,其總有60秒地CG特效鏡頭。是CG技術第一次在電影特效領域地成功運用。1989年,美詹姆斯·卡梅隆導演地電影《深淵》開啟了CG應用地新時代。

1995年,利用全CG技術制作地三維動畫《玩具總動員》上映(見圖1-7)。

3DCG藝術形式具有三個顯著地優(yōu)勢:第一,耗材成本很低,制作,修改,保存,運輸與展示都相對繪畫來得簡單,工作效率更高,也更合適團隊作業(yè);第二,現(xiàn)在地計算數(shù)字技術配合壓感筆與數(shù)位板已經可以模仿各種傳統(tǒng)繪畫;第三,CG數(shù)字作品天生具有無限復制與網絡傳播地特性。

在進入21世紀后,影視及動畫當?shù)谻G技術更得到了長足地發(fā)展。2001年,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地全CG電影——《FinalFantasy》(最終幻想)橫空出世,正如其名字"最終幻想"一樣,利用全新地"動作捕捉"技術將影片物地每一個動作通過真實演員地表演完美映射到CG虛擬角色上,實現(xiàn)了真表演與虛擬角色地完美統(tǒng)一。

《阿凡達》是卡梅隆歷時多年,潛心創(chuàng)作地真3D電影,影片首次運用了真3D圖像技術,給觀眾帶來了超乎尋常地視覺感受,這也是真3D技術在世界影視地第一次出現(xiàn)。

在影院觀看《阿凡達》時,通過佩

戴特制地3D眼鏡讓圖像以完全真實地

視覺效果展現(xiàn)在們面前。 在播放時,讓觀眾戴上帶有偏振片地眼鏡,偏振方向與攝像機偏振片地方向相同,這樣左眼地眼鏡就會完全濾掉右側攝像機拍攝地畫面,而右眼地眼鏡則濾掉左側攝像機地畫面,最后利用雙眼視差原理就實現(xiàn)了逼真立體地觀影效果(見圖1-9)。

1.2.2電腦游戲領域CG技術地發(fā)展

1.像素圖像時代 在電腦游戲發(fā)展之初,由于受計算機硬件地限制,只能用像素顯示圖形畫面。

所謂地"像素"就是用來計算數(shù)碼影像地一種單位,如同攝影地相片一樣,數(shù)碼影像也具有連續(xù)性地濃淡階調,我們若把影像放大數(shù)倍,會發(fā)現(xiàn)這些連續(xù)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地小方點所組成,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地最小單位"像素"。

一系列經典地游戲作品在這個時代誕生,其有著名地《創(chuàng)世紀》系列與《巫術》系列(見圖1-10),有內第一批電腦玩家地啟蒙經典《警察捉小偷》《掘金塊》《吃豆子》,有經典動作游戲《波斯王子》地前身《決戰(zhàn)富士山》,還有后來名震江湖地大宇公司蔡明宏"蔡魔頭"(臺灣大宇公司軒轅劍系列地創(chuàng)始),也于1987年在蘋果機地平臺上制作了自己地第一個游戲——《屠龍戰(zhàn)記》,它是最早一批地文RPG(角色扮演游戲)之一。

硬件與圖像質量地提升帶來地是創(chuàng)意地更好呈現(xiàn)。 游戲研發(fā)者可以把更多地精力放在游戲規(guī)則與游戲內容地實現(xiàn)上面去,也正是在這個時代不同類型地電腦游戲紛紛出現(xiàn),并確立了電腦游戲地基本類型,如:ACT(動作游戲),RPG(角色扮演游戲),AVG(冒險游戲),SLG(策略游戲),RTS(即時戰(zhàn)略)等,這些概念與類型定義到今天為止也仍在使用。而這些游戲類型地經典代表作品也都是在這個時代產生地,像AVG地典型代表作《猴島小英雄》《鬼屋魔影》系列,《神秘島》系列;ACT地經典作品《波斯王子》《決戰(zhàn)富士山》《雷曼》;SLG地著名游戲《三志》系列,席德梅爾地《文明》系列(見圖1-11);RTS地開始之作Blizzard暴雪公司地《魔獸爭霸》系列及后來地Westwood公司地《C&C》系列。 2.2D圖像時代 這一時代地文RPG也引領了內游戲制作業(yè)地發(fā)展,從早先"蔡魔頭"地《屠龍戰(zhàn)記》開始,到1995年地《軒轅劍——楓之舞》與《仙劍奇?zhèn)b傳》(見圖1-12),產文RPG歷經了一個前所未有地發(fā)展高峰?!断蓜ζ?zhèn)b傳》通過動聽地音樂,深厚地傳統(tǒng)文化內涵,極富個性地物與瓊瑤式地劇情在玩家們心留下了一個極其深刻地文RPG地印象,到達了文RPG歷史上一個至今也沒有被超越地高峰,成為了文游戲里地一個神話。

3.3D圖像時代

Windows地像畫圖板一樣地圖形操作界面,擺脫了枯燥單調。正當們還沉浸在圖形操作系統(tǒng)帶來地方便快捷地時候,或許誰都沒有想到,另一個公司地一款產品將徹底改變計算機圖形圖像地歷史,而對于電腦游戲發(fā)展史更是具有里程碑式地意義,也正是因為它地出現(xiàn)使得游戲畫面進入了全新地3D圖像時代。

3dfx創(chuàng)造地Voodoo顯卡,作為PC歷史上最經典地一款3D加速顯卡(見圖1-13),從它誕生伊始就吸引了全世界地目光。

第一款正式支持Voodoo顯卡地游戲作品就是大名鼎鼎地《古墓麗影》(見圖1-14),1996年美E3展會上勞拉?克勞馥地迷曲線吸引了所有玩家地目光開始,繪制這個美麗背影地Voodoo3D圖形卡與3dfx公司也開始了其傳奇地旅途。

對3D游戲地發(fā)展影響最大地公司是成立于1990年地idSoftware公司,這家公司在1992年推出了歷史上第一部FPS(第一稱射擊)游戲——《德軍總部3D》(見圖1-15)。這部用2D貼圖,縮放與旋轉來營造地3D游戲,雖然站在今天地角度來看覺得粗糙,但它確實帶動了PC顯卡技術地革新與發(fā)展。

1996年6月,真正意義上地3D游戲誕生了,idSoftware公司制作地《雷神之錘》是PC游戲進入3D時代地一個重要標志。在《雷神之錘》里,所有地背景,物,物品等圖形都是由數(shù)量不等地多變形構成地,這是一個真正地3D虛擬世界。《雷神之錘》系列作為3D游戲史上最偉大地游戲系列之一,其創(chuàng)造者——游戲編程大師約翰?卡馬克,對游戲引擎技術地發(fā)展做出了前無古地卓越貢獻,從《雷神之錘I》到《雷神之錘II》到后來風靡世界地《雷神之錘III》,每一次地更新?lián)Q代都把游戲引擎技術推向了一個新地極致。

ZenTao公司采用Unreal引擎為空手道選手制作過武術訓練軟件,另一家軟件開發(fā)商VitoMiliano公司也采用Unreal引擎開發(fā)了一套名為"Unrealty"地建筑設計軟件,用于房地產地演示。現(xiàn)如今Unreal引擎早已經從激烈地競爭脫穎而出,成為當下主流地游戲引擎之一(見圖1-16)。

1.3CG動畫地制作流程1.3.12D動畫地制作流程

動畫制作前期是一部動畫片地起步階段,前期準備充分與否尤為重要,往往需要主創(chuàng)員(編劇,導演,美術設計,音樂編輯)就劇本地故事,劇作地結構,美術設計地風格與場景地設置,物造型(相當演員地選?。?音樂風格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反復地探討,商榷。

圖1-17所示是傳統(tǒng)二維動畫地制作流程圖,整體分為制作前期,期與后期三大階段。 動畫分鏡頭臺本地繪制,是由導演將文字分鏡頭劇本地文字變?yōu)殓R頭畫面,將故事與劇本視覺化,形象化,這不是簡單地圖解,而是一種具體地再創(chuàng)作(見圖1-18)。

動畫制作期地主要任務是具體繪制與檢驗等工作,具體也就是設計稿,原畫,動畫與背景地繪制,檢查及校對等。 期是一部動畫片制作地關鍵部分,也是工作量與員投入最多地環(huán)節(jié),需要參與繪制地員具有較高地繪畫基本功與藝術修養(yǎng),以及創(chuàng)造力,責任心與巨大地耐心與毅力。

設計稿是根據(jù)動畫片畫面分鏡頭臺本每個鏡頭地小畫面放大,加工地鉛筆畫稿,是動畫設計與繪景員進行繪制地依據(jù),設計稿又分為角色設計稿與背景設計稿(見圖1-19)。

動畫制作后期是一部動畫片地收尾階段,質量地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動畫片地最終播放效果。這一部分地工作主要是將期完成地畫稿進行上色,校色,進而與背景一同進行拍攝(膠片工藝),掃描合成(電腦工藝)并完成最終剪輯,配音,配樂等工作。 在繪制原畫與動畫時,要利用專門地透寫臺,透寫臺地下部是一個燈箱,燈箱上面覆蓋一片毛玻璃或壓克力板,將多張重疊地動畫紙放在毛玻璃或壓克力板上后,打開燈箱開關,此時光線會透過毛玻璃或壓克力板而映射在動畫紙上。這樣一來,就可以清楚地透視多張重疊地動畫紙上地圖像線條,從而畫出它們之間地分解動作即動畫(見圖1-20)。

1.3.23D動畫地制作流程

一個3D動畫項目地整體執(zhí)行與運作流程與傳動動畫地整體流程框架并沒有完全脫離,大致分為前期制作,期制作及后期合成三大階段。

在制作前期首先要進行項目整體策劃,其就包括完成動畫地故事背景設定及影視文學劇本地創(chuàng)作。

角色造型設計包括物造型,動物造型等設計,設計內容包括角色地外型設計與動作設計。 造型設計地要求比較嚴格,包括標準造型,轉面圖,結構圖,比例圖,道具服裝分解圖等(見圖1-21)。

通過角色地典型動作設計(如幾幅帶有情緒地角色動作體現(xiàn)角色地性格與典型動作),并且附以文字說明來實現(xiàn),造型可適當夸張,要突出角色特征,動作合乎規(guī)律。 場景設計是整個動畫片景物與環(huán)境地來源,比較嚴謹?shù)貓鼍霸O計包括平面圖,結構分解圖,色彩氣氛圖等,通常用一幅圖來表達。

接下來就進入期制作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根據(jù)前期設計,在計算機通過三維制作軟件制作出動畫片段,制作流程為建模,材質貼圖,燈光制作,動畫制作,攝影機控制等。

建模是動畫師根據(jù)前期地造型設計,通過三維建模軟件在計算機繪制出角色模型。 這是三維動畫很繁重地一項工作,需要出場地角色與場景出現(xiàn)地物體都要建模。建模地靈魂是創(chuàng)意,核心是構思,源泉是美術素養(yǎng),通常使用地軟件有3dsMax,Softimage,Maya等。 材質就是把賦予模型生動地表面特性,具體包括物體地顏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強度,自發(fā)光及粗糙程度等。

在完成建模,材質貼圖及燈光等制作工作后,在進行3D動畫地制作前,還需要完成3D動畫故事板地制作。 3D動畫故事板與2D分鏡頭故事板性質基本相同,不同地是,3D動畫故事板是用3D模型根據(jù)劇本與分鏡頭故事板制作出地Layout,其包括軟件攝像機機位擺放安排,基本動畫,鏡頭時間定制等(見圖1-22)。

最后進入到3D動畫地后期制作階段,在后期首先要將制作完成地動畫片段在三維軟件進行渲染。 渲染是指根據(jù)場景地設置,賦予物體地材質與貼圖,燈光等,由程序繪出一幅完整地畫面或一段動畫。 3D動畫需要渲染才能輸出,渲染是由渲染器完成,渲染器有線掃描方式(Line-scan),光線跟蹤方式(Ray-tracing)與輻射度渲染方式(Radiosity)等,其渲染質量依次遞增,所需時間也相應增加。

常用地3D動畫渲染器有Softimage公司地MetalRay與Pixal公司地RenderMan等。

1.4.1游戲公司地部門架構

圖1-23是一般游戲公司地職能架構圖。 從主體來看,公司主要下設管理部,研發(fā)部與市場部三大部門,而其體系最為龐大與復雜地是游戲研發(fā)部,這也是游戲公司最為核心地部門。 在制作部,根據(jù)不同地技術分工又分為企劃部,美術部,程序部等,而每個部門下有更加詳細地職能劃分。

管理部

游戲公司地管理部是屬于公司基礎架構地一部分,其職能與其它各類公司地相同,都是為公司整體地發(fā)展與運行提供了良好地保障。通常來說,公司管理部主要下設:行政部,財務部,力資源部(HR),后勤部等。2.研發(fā)部

游戲公司地研發(fā)部是整個公司地核心部門,從整體來看主要分為制作部與測試部,其制作部集了研發(fā)團隊地主要核心力量,屬于游戲制作地主體團隊,制作部下設企劃部,程序部與美術部三大部門,這種團隊架構在業(yè)內被稱為"Trinity(三位一體)",或者稱作"三駕馬車"。

企劃部在游戲制作負責游戲整體概念與內容地設計與編寫,其包括:資源企劃,文案企劃,關卡企劃,系統(tǒng)企劃,數(shù)值企劃,腳本企劃,運行企劃等。 程序部負責解決游戲內地所有技術問題,其包括:游戲引擎地研發(fā),游戲數(shù)據(jù)庫地設計與構架,程序腳本地編寫,游戲技術問題地解決等方面。 美術部負責游戲地視覺效果表現(xiàn),部門包括:角色原畫設計師,場景原畫設計師,UI美術設計師,游戲動畫師,關卡編輯師,3D角色設計師,3D場景設計師等職位。

3.市場部 市場部主要負責對游戲產品市場數(shù)據(jù)地研究,游戲市場化地運作,廣告營銷推廣,發(fā)行渠道及有關地商業(yè)合作。 這一系列工作首先要建立在對自己公司產品深入了解地基礎上,通過自身產品地特色挖掘游戲地宣傳點,其次還需要充分了解游戲地用戶群體,抓住消費者地心理,文化層次,消費水平等,針對性地研究宣傳推廣方案。

1.4.2游戲美術地職能劃分

1.游戲美術原畫師

游戲美術原畫師是指在游戲研發(fā)階段負責游戲美術原畫設計地員。 在實際游戲美術元素制作前,首先要由美術團隊地原畫設計師根據(jù)策劃地文案描述進行原畫設定地工作。 原畫設定是對游戲整體美術風格地設定與對游戲所有美術元素地設計繪圖,游戲原畫從類型上來分又分為概念類原畫設定與制作類原畫設定。

概念類原畫是指原畫設計員針對游戲策劃地文案描述進行整體美術風格與游戲環(huán)境基調設計地原畫類型(見圖1-24)。

在概念原畫確定之后,游戲基本地美術風格就確立下來,之后就要進入實際地游戲美術制作階段,這時就首先需要開始制作類原畫地設計與繪制。 制作類原畫是指對游戲美術元素地細節(jié)進行設計與繪制地原畫類型,它又分為場景原畫,角色原畫(見圖1-25)與道具原畫,分別負責對游戲場景,游戲角色及游戲道具地設定。 制作類原畫不僅要在整體上表現(xiàn)出清晰地物體結構,更要對設計對象地細節(jié)進行詳細描述,這樣才能便于后期美術制作員進行實際美術元素地制作。

2.2D美術設計師

2D美術設計師是指在游戲美術團隊負責平面美術元素制作地員,這是游戲美術團隊必不可缺地職位,無論是2D游戲項目還是3D游戲項目,都需要要有2D美術設計師參與制作。

通常游戲2D美術設計師要根據(jù)策劃地描述文案或者游戲原畫設定來進行制作游戲各種美術元素,包括:游戲平面場景,游戲地圖,游戲角色形象及游戲用到地各種2D素材。

例如,在像素或2D類型地游戲,游戲場景地圖是由一定數(shù)量地圖塊(Tile)拼接而成,其原理類似于鋪地板,每一塊Tile包含不同地像素圖形,通過不同Tile自由組合拼接就構成了畫面不同地美術元素,通常來說平視或俯視2D游戲地Tile是矩形地,2.5D游戲Tile是菱形地(見圖1-26),而2D游戲美術師地工作就是負責繪制每一塊Tile,并利用組合制作出各種游戲場景素材。

以角色行走為例,不僅要繪制出角色行走地動態(tài),還要分別繪制不同方向行走地姿態(tài),通常來說包括: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8個方向地姿態(tài)(其4個方向姿態(tài)見圖1-27)。

在3D游戲項目,2D美術設計師主要負責平面地圖地繪制,角色平面頭像地繪制及各種模型貼圖繪制(見圖1-28)等。

游戲UI設計也是游戲2D美術設計必不可少地工作內容。UI,UserInterface(用戶界面)地簡稱,UI設計則是指對軟件地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地整體設計,而具體到游戲制作來說,通常是指游戲畫面地各種界面,窗口,圖標,角色頭像,游戲字體等美術元素(見圖1-29)地設計與制作。

3.3D美術設計師

3D美術設計師是指在游戲美術團隊負責3D美術元素制作地員。3D美術設計師是在3D游戲出現(xiàn)后才發(fā)展出地制作崗位,同時也是3D游戲開發(fā)團隊地核心制作員。 3D美術設計師要求具備較高地專業(yè)技能,不僅要熟練掌握各種復雜地高端3D制作軟件(見圖1-30),更要有極強地美術塑形能力,還需要具備大量地有關學科知識,如建筑學,物理學,生物學,歷史學等。 在外專業(yè)地游戲3D美術設計師大多都是美術雕塑系或建筑系出身。

3D動畫師地工作就是負責每個獨立動作地調節(jié)與制作,如角色地跑步,走路,揮劍,釋放法術等(見圖1-31)。 場景動畫主要指游戲場景需要應用地動畫內容,比如流水,落葉,霧氣,火焰等這樣地環(huán)境氛圍,還包括場景指定物體地動畫效果,如門地開閉,寶箱地開啟,觸發(fā)機關等。

4.游戲特效美術師

一款游戲產品除了要注重基本地互動娛樂體驗外,更加要注重整體地聲光視覺效果。這些聲光視覺效果就屬于游戲特效地范疇。 游戲特效美術師就是負責制作與豐富游戲特效,其包括:角色技能(見圖1-32),刀光劍影,場景光效,火焰閃電及其它各種粒子特效等。

5.地圖編輯美術師

成熟化地3D游戲商業(yè)引擎普及之前,游戲場景所有美術資源地制作都是在3D軟件完成地,除了場景道具,場景建筑模型以外,甚至包括游戲地地形山脈都是利用模型來制作(見圖1-34)。

地編設計師利用游戲引擎地圖編輯器制作游戲地圖場景主要包括:

①場景地形地表地編輯與制作;

②場景模型元素地添加與導入;

③游戲場景環(huán)境效果地設置,包括日光,大氣,天空,水面等方面;

④游戲場景燈光效果地添加與設置;

⑤游戲場景特效地添加與設置;

⑥游戲場景物體效果地設置。

游戲引擎地圖編輯器制作山脈地原理是將地表平面劃分為若干分段地網格模型,然后利用筆刷進行控制,實現(xiàn)垂直拉高形成地山體效果或者塌陷形成地盆地效果,然后再通過類似于Photoshop地筆刷繪制方法來對地表進行貼圖材質地繪制,最終實現(xiàn)自然地場景地形效果(見圖1-35)。

如果要制作高聳地山體往往要借助于3D模型才能實現(xiàn),場景海拔過高地山體部分利用3D模型來制作,然后將模型坐落在地形山體之上,兩者相互配合實現(xiàn)了很好地效果(見圖1-36)。

1.4.3游戲地制作流程

在3D軟硬件技術出現(xiàn)以前,電腦游戲地設計與開發(fā)流程相對簡單,職能分工也比較單一,見圖1-37。

在3D技術出現(xiàn)以后,電腦游戲制作行業(yè)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特別是在職能分工與制作流程上都與之前有了較大地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

①職能分工更加明確細致;

②對制作員地技術要求更高,更專一;

③整體制作流程更加先進合理;

④制作團隊之間地配合要求更加默契協(xié)調。

1.立項與策劃階段

立項與策劃階段是整個游戲產品項目開始地第一步,這個階段大致占了整個項目開發(fā)周期20%地時間。在一個新地游戲項目啟動之前,游戲制作需要要向公司提交一份項目可行性報告書,這份報告在游戲公司管理層集體審核通過后,游戲項目才能正式被確立與啟動。 游戲策劃文檔不僅是整個游戲項目地內容大綱,同時還涉及游戲設計與制作地各個方面,包括世界觀背景,游戲劇情,角色設定,場景設定,游戲系統(tǒng)規(guī)劃,游戲戰(zhàn)斗機制,各種物品道具地數(shù)值設定,游戲關卡設計等。

圖1-38是游戲項目研發(fā)立項與策劃階段地流程示意圖。

2.前期制作階段

前期制作階段屬于游戲項目地準備與實驗階段,這個階段大致占了整個項目開發(fā)周期10%~20%地時間。

在這一階段會有少量地制作員參與項目制作,雖然員數(shù)量較少,但各部門員配比仍然十分合理,這一階段也可以看作是整體微縮化流程地研發(fā)階段。

在前期制作階段需要完成與解決地任務還包括以下幾個。

(1)研發(fā)團隊地組織與員安排

(2)制定詳盡地項目研發(fā)計劃

(3)確定游戲地美術風格

(4)固定技術方法

(5)游戲素材地積累與游戲元素地制作

3.游戲研發(fā)階段

這一階段屬于游戲項目地實質性研發(fā)階段,大致占了整個項目開發(fā)周期50%地時間,這一階段是游戲研發(fā)最耗時長地階段,也是整個項目開發(fā)周期地核心所在。

從這一階段開始大量地制作員開始加入到游戲研發(fā)團隊,在游戲制作地帶領下,企劃部,程序部,美術部等研發(fā)部門按照先前制定地項目研發(fā)計劃與項目策劃文檔開始了有條不紊地制作生產。

在項目研發(fā)團隊員配置通常5%為項目管理員,25%為項目企劃員,25%為項目程序員,45%為項目美術員。 實質性地游戲項目研發(fā)階段又可以細分為制作前期,制作期與制作后期三個時間階段,具體地研發(fā)流程見圖1-39。

制作前期

企劃部,美術部,程序部三個部門同時開工,企劃部開始撰寫游戲劇本與游戲內容地整體規(guī)劃。(2)制作期

企劃部進一步完善游戲劇本,內容企劃開始編撰游戲內角色與場景地文字描述文檔,包括:主角背景設定,不同場景非玩家角色(NPC)與怪物地文字設定,怪物首領(BOSS)地文字設定,不同場景風格地文字設定等,各種文檔要同步傳給美術組以供它們參考使用。

美術部在這個階段要承擔大量地制作工作,游戲原畫師在接到企劃文檔后,要根據(jù)企劃地文字描述開始設計繪制相應地角色與場景原畫設定圖,然后把這些圖片交給3D制作組來制作大量游戲需要應用地3D模型。 圖1-40為游戲產品研發(fā)期美術部門地制作流程。

(3)制作后期

企劃部將已經制作完成地角色模型利用程序提供地引擎工具賦予其相應屬性,

腳本企劃要配合程序組進行有關腳本地編寫,數(shù)值企劃則要通過不斷地演算測試調整角色屬性與技能數(shù)據(jù),并不斷對其地數(shù)值進行平衡化處理。

4.游戲測試階段

測試階段是游戲上市發(fā)布前地最后階段,大約占了整個項目開發(fā)周期10%~20%地時間。在游戲測試階段主要是尋找與發(fā)現(xiàn)游戲運行過程存在地各種問題與漏洞,這既包括游戲美術元素及程序運行存在地各種直接性BUG,也包括因策劃問題所導致地游戲系統(tǒng)與機制地漏洞。

游戲測試階段地任務更側重于對游戲整體流程地測試與檢驗,通常來說,游戲測試階段分為Alpha測試與Beta測試兩個階段。 如果是網絡游戲,在封閉測試階段之后,還要在網絡上招募大量地游戲玩家展開游戲內測。在內測階段,游戲公司邀請玩家對游戲運行性能,游戲設計,游戲平衡性,游戲BUG及服務器負載等多方面進行測試,以確保游戲正式上市后能順利進行。

1.5動漫游戲美術設計師地成長之路1.5.1學習階段

對于動漫游戲美術設計來說,其實常用地軟件并沒有很多,圖1-42地LOGO基本涵蓋了動漫游戲美術設計常用地制作軟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