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綱要下高中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二)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必背知識點一:西歐封建社會1.西歐封建社會的形成(1)時間:5-15世紀(2)形成背景:日耳曼民族大遷移,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西歐奴隸制社會的結束,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是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2.封君封臣制度:(1)產生條件:是社會動蕩和自然經濟的產物。(2)內容:授予土地者為封君,領取土地者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3)影響:積極方面: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給王權加強提供了合法性,孕育統一的力量;消極方面:封建主作為領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政治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局面。(4)特點:①以土地為紐帶,層層分封,等級森嚴;②逐級效忠,層級間相對獨立,不可越級管理③具有契約意識,雙向權力義務3.莊園與農奴制度:(1)莊園①性質: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②土地類型:由領主自營地(領主直接經營,由農奴耕種)和農民份地(農民從領主處領有的土地,分為農奴份地和自由農份地)兩部分組成。(2)農奴制度①農奴和自由農民:農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著于土地上,需要自備工具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自由農民也要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還要向領主繳納租稅。
②領主:領主或其管家主持的莊園法庭審理莊園內的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的秩序。eq\a\vs4\al()必背知識點二: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1.中古西歐的王權(1)王權的發(fā)展趨勢: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中古中后期,西歐各國王權有不同程度的加強。(2)王權加強的原因:①國王作為名義上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被視為最高的領主,擁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權力。②社會環(huán)境的逐漸穩(wěn)定,經濟增長。(3)王權加強的表現:①英格蘭國王在與貴族的斗爭中強化權力,到15世紀晚期都鐸王朝建立后,英格蘭逐漸形成較為強大的王權。②到15世紀晚期,法蘭西基本完成統一,王權得到強化。③15世紀末,在伊比利亞半島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國家。(2)影響:為西歐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城市自治(1)城市興起時間: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原因:①隨著西歐封建社會走向穩(wěn)定;②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fā)展。農業(yè)發(fā)展:耕地面積增加,風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較有效的利用;工商業(yè)逐漸復興和繁榮。(2)城市自治方式:通過與封建主談判,或以金錢贖買,或武裝暴動,贏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3)意義: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fā)展,一些城市興辦大學。城市還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yè)。3.教會專權(1)經濟: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稅。(2)政治: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3)精神:整個西歐社會的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教會控制著他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嚴重束縛了人性的發(fā)展。必背知識點三:拜占庭與俄羅斯1.拜占庭帝國(1)由來: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繼續(xù)發(fā)展。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古希臘殖民城邦拜占庭舊址,又稱拜占庭帝國。(2)經濟:帝國境內工商業(yè)發(fā)達,都城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3)查士丁尼統治①對外擴張:先后占領北非和意大利等地。②法律編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它與同時或稍后編纂的《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全》。(4)衰落原因:連年征服戰(zhàn)爭嚴重消耗了資源。6世紀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沖擊和內部矛盾,帝國陷入混亂。(5)滅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國滅亡。2.俄羅斯(1)基輔羅斯:9世紀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一度是東歐最強大的國家,13世紀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2)莫斯科公國①興起:16世紀初,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建立,并向周圍擴張。②強盛: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對內頒布新法典,改組中央機關,③結果:到17世紀末,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必背知識點一:阿拉伯帝國1.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和擴張(1)伊斯蘭教建立: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2)國家統一: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權,勢力范圍逐步擴大。到他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3)帝國形成:7世紀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規(guī)模向外擴張,到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2.阿拉伯帝國的統治①政治穩(wěn)定:最高統治者哈里發(fā)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下設各部大臣,輔助哈里發(fā)分掌行政、財政和宗教等事務。②經濟繁榮: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得到很大發(fā)展,阿拉伯商人在各地區(qū)從事著陸上和海上貿易;帝國境內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③文化燦爛:A吸收被征服地區(qū)文化: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文獻,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B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fā)展。3.阿拉伯文化特點,文化繁榮的原因(1)特點:兼收并蓄,融合創(chuàng)新;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2)原因:①地處亞非歐交界,地理位置優(yōu)越②國家統一,政局穩(wěn)定③工商業(yè)發(fā)達,經濟繁榮④統治者的重視知識人才和開放寬容的文化態(tài)度⑤吸收東西方優(yōu)秀文化,加以融合創(chuàng)新必背知識點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1.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建立和發(fā)展(1)征服小亞細亞:13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人在小亞細亞發(fā)展起來,不斷攻擊拜占庭帝國,逐步征服小亞細亞。(2)向歐洲進軍:14世紀中期,他們跨過今黑海海峽向歐洲進軍,逐漸征服巴爾干和東南歐部分地區(qū)。(3)奧斯曼帝國的建立:1453年,奧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定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4)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到16世紀后期,奧斯曼帝國先后征服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qū),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2.奧斯曼帝國的統治①政治:最高統治者是蘇丹,他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政教合一的軍事封建帝國);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工商業(yè)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②經濟:15—16世紀,帝國一度經濟繁榮,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必背知識點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1.南亞(1)笈多帝國(中世紀統一印度的第一個封建王朝)①興起:4世紀初,興起于恒河中游,幾乎征服了北印度。②統治:帝國政局穩(wěn)定,經濟繁榮,但政令不夠統一。③宗教: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逐漸發(fā)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2)德里蘇丹國①建立:13世紀初,建立德里蘇丹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②統治:最高統治者稱蘇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力;地方劃分為行省,行省總督由蘇丹任命,重要職位由穆斯林擔任。2.東亞(1)日本發(fā)展歷程:①秦漢之際:中國移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fā)展。②大化改新:6—7世紀,日本出現嚴重社會危機。646年,孝德天皇改革,史稱“大化改新”,經過約半個世紀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③幕府統治:A.背景10世紀,日本中央集權體制逐漸瓦解;莊園經濟的形成與發(fā)展;武士集團的形成。B.形成:12世紀末(1192年),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幕府。C.內容:a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實權由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b武士與將軍結成主從關系,成為將軍的家臣;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并承擔納貢、兵役等義務。D.結果:17世紀的德川幕府面對世界變局,意圖以鎖國體制加強統治,抵御外來影響。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日本的國家安全,但最終嚴重影響了日本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2)朝鮮①新羅統一:7世紀末,初步統一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②高麗王朝: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仿效中國唐朝制度建立高麗王朝。政治上:中央政府設三省六部,地方劃分為十道;經濟上:推行土地國有;文化上:引入科舉考試選拔官員,中國的儒家經典和詞章之學廣為傳播。③朝鮮建立:14世紀末,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為朝鮮。④抗擊侵略:16世紀末,面對日本侵略,明朝派軍赴朝作戰(zhàn)。明朝大將鄧子龍、朝鮮大將李舜臣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經過7年的艱苦戰(zhàn)斗,中朝軍民取得抗擊日本侵略的勝利。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必背知識點一:古代非洲文明1.古代非洲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班圖人(1)貢獻: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農作物,馴養(yǎng)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2)文明擴展:班圖人的活動區(qū)域逐漸擴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qū),到11世紀,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農業(yè)、畜牧業(yè)和冶鐵技術也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qū)。2.古代非洲文明區(qū)域(1)東北非:阿克蘇姆王國。①出現: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qū)興起。②發(fā)展:4世紀,進入鼎盛時期,一度成為地區(qū)強國。(2)東非①代表:10—15世紀,在東非沿海地區(qū)產生了一系列國家。比較著名的有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②產生原因:農業(yè)的進步、環(huán)印度洋貿易的發(fā)展和伊斯蘭教的傳入。③社會概況:廣泛使用奴隸,經濟上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yè)為主,對外貿易發(fā)達,城市繁榮,當地主要出口黃金、象牙和奴隸等。(3)西非①8-15世紀,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②馬里:征服加納后,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廷巴克圖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③桑海:擊敗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極盛;16世紀末衰落。(4)南非①建立: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②鼎盛:14—15世紀達到鼎盛,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區(qū)都被納入它的統治之下。3.中古非洲文明的特征特征1:受地理環(huán)境相對封閉的限制,非洲文明相對孤立封閉,且社會發(fā)展程度相對落后。特征2:但在靠近商業(yè)要道的東非和西非地區(qū),對外貿易繁榮,與外界文化交流相對頻繁。必背知識點二:古代美洲文明1.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獨立培育出馬鈴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農作物。2.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1)瑪雅文明①政治統治:建立了眾多城市國家。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了統治階級;一般氏族成員成為平民,從事農業(yè)和手工業(yè)。②農業(yè)和手工業(yè):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yè);制造精美陶器。③建筑及藝術: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④自然科學:發(fā)明了獨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并采用20進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2)阿茲特克文明①興起及發(fā)展:14世紀,興起于今墨西哥地區(qū);16世紀,進入鼎盛時期。②政治統治: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③經濟:阿茲特克人的經濟基礎是農業(yè),他們發(fā)明了“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④城市建設:都城特諾奇蒂特蘭,全城水渠和道路縱橫交錯,承擔著城市的交通和運輸。(3)印加文明①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光的反射(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五年級上冊人教鄂教版
- 2025年甘肅省蘭州市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 2025年河南女子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2025年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度公司獨家簽約帶貨主播合作協議
- 寵物醫(yī)院裝修全包合同細則
- 2025年度數字經濟平臺運營人員聘用協議
- 2025年度美容美發(fā)門店聯營合作合同
- 農村茶藝館裝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手房買賣意向金支付與房屋交易風險控制合同
- 小學五年級奧數競賽試題(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課文詳解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品牌服裝設計課件
- 小學六年級美術期末試卷及答案課件
- DB11T 381-2023既有居住建筑節(jié)能改造技術規(guī)程
- NB-T 47013.7-2012(JB-T 4730.7) 4730.7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7部分:目視檢測
-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第一單元單元學習任務 課件
- 新版出口報關單模板
-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十三種表格
- 大灰狼兒童睡前故事大全
- 家長進課堂--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