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
趣。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1.請二個幼兒不熟悉的老師分別扮演“陌生人”“警察”
2.玩具手機一個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1.教師在室外幼兒看不見處觀察,“陌生
人”走進教室,陌生人:“小朋友,你們老師在嗎?”然后分別
走到幾個幼兒面前說:“我?guī)闳フ覌寢尯脝??”(教師注意觀
察幼兒的各種反應,當“陌生人”準備帶幼兒走時,走進教室。)
2.教師:“×××,你認識這個阿姨嗎?”
3.繼續(xù)表演情境:“陌生人”見教師來了,想逃。教師:
“小朋友,你們認識她吧?請問你是誰?”
陌生人:“我……我……”
4.教師用“手機”撥打“110“警察同志,我們這里來了個
陌生人,要帶走孩子,請你們趕快來”。
5.警察出現(xiàn),帶走了“陌生人”,“請你到警察局走一趟”。
(二)談話,了解不能跟陌生人走。
1.剛才來的那個人是什么人呀?
2.什么是陌生人呢?
3.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么?
4.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游戲“陌生人來了”,老師或幼兒扮演“陌
生人”進行游戲,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鞏固簡單的自我保護
辦法。
2.家園共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開門,不隨
便讓幼兒不熟悉的人去幼兒園接孩子;教會幼兒簡單的自我保護
辦法。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
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
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通過觀看錄象《不跟陌生人走》以及討論的形式,知道
對不認識的人不要相信。
3、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錄象片《不跟陌生人走》錄象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錄象《不跟陌生人走》
※教師: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認識老師和許多小朋友,在家
里,認識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等,我們的城市里還有很多很
多的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壞人,小朋友,你們認識他們嗎?下面
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象《不跟陌生人走》
2、幼兒觀看錄象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小雨認識那位阿姨嗎?她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走呢?
※對陌生人講的話,小朋友能不能相信呢?為什么?
※小強認識那位阿姨嗎?他看見小雨跟陌生人走,是怎么做
的?
※想一想,哪個做得對?對不認識的人,我們應該怎么做?
3、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jié):
※我們小朋友不認識的陌生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可
是我們看不出來。有的陌生人拿出你喜歡吃的東西、拿出你喜歡
的玩具來騙你,還有人會說出有趣的事情、好聽的話或關于你爸
爸媽媽的話來欺騙你,想讓我們小朋友相信他、聽他的話或跟他
走,我們小朋友一定不要相信他,這樣就不會上壞人的當了。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
自己。將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
中很容易發(fā)生意外的傷害,為防止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我設計了《不
跟陌生人走》活動。從教育角度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加強幼兒
的自我保護力度。
活動目標
1、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
2、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不要相信陌生人的
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樹立防范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故事課件內(nèi)容:第一部分,一個小朋友—小雨在幼兒園門前
等媽媽,這時候來了一位阿姨,說是她媽媽的同事,小雨的媽媽
有事情不能來接她,帶小雨去找媽媽,并給她買好吃的。
第二部分,小雨跟著陌生人沒走出多遠,被一個小男孩看見
了想制止小雨跟那陌生人走,可是沒追上。小男孩想了想就報警
了,并帶警察叔叔找到了他們。
一、引導幼兒觀看故事課件第一部分,引出主題。
提問:
1、這個阿姨是誰?小雨認識嗎?
2、陌生人對小雨說了什么?好答應給下雨買什么?
3、小雨跟陌生人走了這樣對嗎?為什么?
小結(jié):我們不認識的人、不熟悉的人是陌生人、更不能輕易
的相信他們的話,陌生人給的東西也不能要,更不跟陌生人走。
二、幼兒觀看故事課件第二部分。
我們剛剛看到小雨跟陌生人走后,陌生人是帶小雨去找媽媽
嗎?最后怎么解決的?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三、聯(lián)系生活,如何防范陌生人。
那我們該怎樣來保護自己才不受騙呢?
提問:
1、在幼兒園里,有陌生人來接你,你跟他走嗎?你怎么辦?
2、在大街上你和你自己的爸爸媽媽走失了,你怎么辦?
3、在廣場上玩的時候,有陌生人帶你去買好吃的好玩的,
你怎么辦?
4、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又陌生人來敲門,你怎么辦?
幼兒討論,教師直接指導,讓幼兒多思考、多交流。教師根
據(jù)幼兒回答情況小結(jié)遇到陌生人自救的方法。
四、活動延伸
幼兒用角色扮演并體驗怎樣應對陌生人。
教學反思
通過《不要跟陌生人走》這個活動。目的是樹立孩子的安全
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活動中,我通過視頻課件把事例生動形
象地給孩子們展示出來。給孩子們以直觀形象地感受。通過提問
和談話,讓孩子們明白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和面
對,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身臨其境。我覺得這次活動即生動又
讓孩子參與,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有著較好的活動效果。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
趣。
【活動準備】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媽媽去公園玩,幼兒學習小猴子
特別高興,一個陌生人走到它面前,說帶它去買火車俠,小猴子
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jié)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帶到了很遠很遠的地
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了,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2、組織幼兒討論
(1)小猴子跟誰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
(3)它怎么會跟陌生人走的呢?
(4)結(jié)果怎樣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小結(jié):陌生人里有一些是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
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
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
人走。
3、情境練習:學習一些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來,對某某幼兒說:“我是
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
我走吧……”
教師提示: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__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么?(讓
幼兒練習)
情境二:表演“不上陌生人的當”。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能
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陌生人說帶你去好玩的
地方能不能去?
4、活動結(jié)束。提醒幼兒在外不要離開集體或成人單獨活動,
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信他們的話。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
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
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學生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
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學生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
一、營造情景,真情體驗。
(一)學校里的陌生人
1、真情講述,故事導入。在校園場景中,XX的小朋友沒
有人來接,這時來了個陌生人,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嗎?(引
出課題)
2、互動表演,真實流露。請幼兒參與,教師扮“陌生人”
與學生對話,引誘學生跟隨“陌生人”走。
(二)社區(qū)里的陌生人
1、轉(zhuǎn)換場景,擴展感知。教師在“花園小區(qū)”場景中,再
次講述故事:XX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樓下玩完后,找不到自己
的家了,這時又來了一個陌生人,陌生人帶走小朋友了嗎?
2、利用資源,真情表演。學生與假扮的陌生人對話,陌生
人拿出禮物哄騙幼兒,觀察學生的反應。
二、經(jīng)驗分析,情感升華
小結(jié)學生的表現(xiàn):向?qū)W生提問?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么?
3、“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三、游戲鞏固,行為強化。
1、游戲《不跟陌生人走》
學生隨著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
小朋友是怎么辦的?(集體表演)
2、表演后,繼續(xù)在小路上走,自然結(jié)束。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來有禮
貌地離園。
準備: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這兩位幼兒坐著不動,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
你們,好嗎?(拿出包裝漂亮的糖果、薯片等)這時毛毛和東東
走向陌生人。又有幾個幼兒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園?。ㄓ钟袃蓚€
幼兒跟著陌生人走)
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磕銈冋J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
哪里,你們還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坐位)。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nóng)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
幼兒:好吃的東西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nèi)ビ螛穲鐾?,你去嗎?/p>
幼兒:不去。
3、小結(jié)
教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時千萬不要跟她
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帶我們?nèi)ビ螛穲鐾?,我們也不?/p>
跟著走,我們要等誰來接才走呢?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
媽沒來的時候不要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都來接時,
你們也不要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
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
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叫到名字后才能站起來
離開位置,自然走到操場里游戲,活動自然結(jié)束。
附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
幼兒園,大門開,
爸爸媽媽都來接。
毛毛媽媽沒有來,
急得毛毛哭起來。
陌生人,走過來,
千萬不要去理睬。
別亂跑,慢等待,
爸爸媽媽一定來。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7
活動目標
1.明白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
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樣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
走,陌生人十分感謝沙沙?;氐郊依?,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但是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p>
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就應注意的呢”
2.群眾討論:(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
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就應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齊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
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敝笥帜贸鐾婢呓o他玩。
群眾討論:能不能理解陌生人的禮物,就應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
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這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
走吧?!?/p>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
她的話(3)那你就應怎樣對這位阿姨說教師小結(jié):對待陌生人要
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取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
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必須
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
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A.能夠和她去。B.務
必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
飲料能夠喝。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A.先說謝謝再
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A.只能
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jié)束活動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群眾和成人,遇到陌
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透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
之間發(fā)生的一段事情,引發(fā)幼兒在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
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透過群眾的
學習,幫忙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
子明白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理解
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務必向孩
子描述可能遇到的狀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
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十分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
趣.幫忙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xiàn)象,再透過游
戲活動,共同分析決定,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
不要跟陌生人走。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獨自玩?;颡氉栽诩視r不跟陌生人走,不給陌生人開
門。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不跟陌生人走》。
2.事先讓幼兒理解“陌生人”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認識陌生人。
1.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嗎?
小結(jié):陌生人就是我們不認識的人,陌生人不一定都是壞人,
也有好的陌生人,當我們遇到陌生人時,跟我們說話或吃東西是,
不管她是好的或是壞的,我們都要有禮貌的拒絕。
2.老師這里有兩個小朋友叫麗麗和齊齊,她們也遇到了陌
生人,看看她們是怎么辦?
二、看錄像《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師:麗麗一個人在家,外面響起了敲門聲,這一次,麗
麗沒有直接開門,而是從貓眼里往外看,門口站著一個陌生的阿
姨,來人急匆匆地說:“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爸叫我?guī)闳?/p>
玩,你快跟我去醫(yī)院吧!”麗麗正想開門,但他一想說:“謝謝
阿姨,我還是先打個電話給媽媽吧!”
2.教師:麗麗獨自在家時,聽見了敲門聲,他去開門了嗎?
他是怎樣做的?他是怎么說的?他為什么這么做?
小結(jié):當我們小朋友獨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時,我們不能給
他開門,應該有禮貌的拒絕陌生人。
三、看幻燈(一)《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師:麗麗一個人在樓下玩,一個陌生人走過來對他說:
“小妹妹,這包糖送給你吧!你想吃冰淇淋嗎?我?guī)闳ベI,走,
跟我走吧!”
2.教師:麗麗能跟這個人走嗎?為什么?
3.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告訴麗麗應該怎么辦。那你們覺得
麗麗應該對陌生人說什么?誰來告訴麗麗該怎么辦?
小結(jié):陌生人的東西不能隨便亂吃,不管她是好意還是惡意,
我們都要有禮貌的拒絕陌生人的東西。
四、看幻燈(二)《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師:奇奇在公園里和媽媽走散了,急得哭了起來,一個
陌生人走上前說:“小弟弟,我?guī)阏覌寢尠?!?/p>
2.教師:奇奇能跟這個陌生人走嗎?
3.教師:請你和小朋友商量一下,如果你碰到這樣的事情,
你會找誰幫忙?
怎樣區(qū)別公園的工作人員?(可以找公園的工作人員幫忙,
或是找警察叔叔幫忙)
五、師幼共同小結(jié)。
1.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有沒有遇到陌生人?你是怎么做
的?
2.小結(jié):有時,爸爸媽媽因為有事而讓你們獨自玩或是獨
自在家,小朋友如果碰到陌生人和自己說話、給自己好吃的東西,
邀請自己玩時,不管陌生人說什么,都不能跟陌生人走。
活動延伸:
幼兒講一些相關的故事,讓幼兒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提高
自我保護的主動性。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三張(內(nèi)容:故事《聰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兒不熟悉的男校工聯(lián)系,請他配合教育活
動,并準備一些幼兒喜歡的糖果、玩具。
活動過程:
一、看圖講述
1、教師出示第一張掛圖,介紹圖中的孩子明明,引導幼兒
說一說圖上還有誰,陌生人在對明明說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擬
1、教師借故離開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場?!澳吧恕蓖ㄟ^各種方式,例
如給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誘孩子離開教室。陌生人與幼
兒的對話:陌生人:小朋友你們老師呢?(幼:老師出去了)陌生
人:老師不在,我?guī)銈內(nèi)ネ姘?(幼:老師說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壞蛋。你們看我還給你們帶糖果來了。
(幼:老師說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
具可以吧?你們看這是麥當勞的玩具。(幼兒開始有些動搖了,有
的開始要玩具了)陌生人:麥當勞玩具好玩嗎?(幼:好玩)陌生人;
那我?guī)銈內(nèi)湲攧谕姘?,那里有更多玩具,還有薯條可以吃。
(大部分幼兒高興地鼓掌并一一跟著“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
分幼兒還坐在位置上)
3、教師在幼兒即將離開教室時出現(xiàn),陌生人離開。
師:剛才你們想去什么地方(幼:麥當勞)
師:那位叔叔你們認識嗎?(幼:不認識)
師:那你們?yōu)槭裁匆吣?(請幾位幼兒回答)
師:你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請一位幼兒回答)師:你們
覺得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和陌生
人走了會怎樣?
三、討論求救方法
1、教師告訴幼兒“沒有告訴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
險的事。小結(jié)和陌生人走的危險性。
2、討論:和陌生人在一起時有什么自我保護的方法。
3、教師出示第二、三張掛圖,向幼兒介紹明明在陌牛生人
要帶自己走時的自救方法。
教師小結(jié):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
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騙走,使小孩再也不能
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
人走。
反思:
本篇采用帶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動,讓幼兒作為情境活動的主
體,來積極體驗,進行認知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學習主動性,活動
很成功。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隨便離開老師或家長,不能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叔叔或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與之設
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2、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1)小華為什么沒有跟著陌生人走?
(2)小華是怎么說的?
3、情境練習: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
的意識和能力。
情景一: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
你媽媽的朋友,他今天沒有空來接你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
我走吧?!?/p>
教師提示:你認不認識她?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跟她走?
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某某應該對這位阿姨說什么?(讓幼兒練習:
對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還是等我媽媽來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們正在草地上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走過來,
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真可愛,叔叔給你巧克力,我?guī)闳?/p>
玩吧?!?/p>
教師提示:
1、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隨意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
3、集體練習一些委婉而禮貌的謝絕語。
4、結(jié)束:教育幼兒和陌生人打交道時也應該有禮貌。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ppt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
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么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
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
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
(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
愛.我請你吃棒棒糖?!苯又帜贸鐾婢呓o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
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
走吧?!?/p>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
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jié):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
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
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jié)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
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
之間發(fā)生的一段事情,引發(fā)幼兒在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
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通過集體的學
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
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
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
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
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xiàn)象,再通過游戲活
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
跟陌生人走。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教學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
不能能隨便和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料及和掌握與陌生人交流的方
法。
3、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課件《聰明的喜羊羊》
2、音樂《喜羊羊和灰太狼》
3、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
4、巧克力、喜羊羊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音樂,導入幼兒喜歡而且
熟悉的音樂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幼兒放松愉快的投入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聽著好聽的喜羊羊音樂入場,和教師一起做小
律動。
2、幼兒觀看課件《聰明的喜羊羊》。
引入動畫片中幼兒熟悉的灰太狼形象,使幼兒理解不認識的
人就是陌生人。
(1)慢羊羊村長要帶小羊們?nèi)ジ陕??慢羊羊在出發(fā)前對小
羊們說了什么話?
(2)看看畫面中誰藏在草叢里?你們認識它嗎?
(3)畫面中的灰太狼想干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明白《聰明的喜羊羊》的做法是什么,講
明本次活動的主題。
(1)灰太狼靠近小羊的時候,誰和灰太狼說話了?
(2)灰太狼用什么吃的把懶羊羊帶回了家?懶羊羊這樣的
做法是對的嗎?
(3)如果陌生人給你巧克力或者糖果的時候,你能不能要?
為什么?
(4)我們可不可以像懶羊羊一樣跟著陌生人回家呢?
4、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不能和陌
生人說話,不能吃陌生人給自己的東西,更不能隨便就和陌生人
回家了!
四、情境練習《遇見陌生的阿姨》。
1、教師請陌生阿姨進教室,情境帶入,豐富幼兒的理解能
力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
(1)阿姨走進教室,對班里的一位小朋友說:你長得真可
愛,阿姨請你吃果凍好嗎?
(2)此時教師組織幼兒討論能不能接這位陌生阿姨的東西?
你應該怎么回答?
(3)陌生阿姨繼續(xù)問下一個幼兒,阿姨帶你去好玩的地方
玩好嗎?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自己是否認識這位阿姨,能不能相
信她說的話?可不可以和這位阿姨離開?你該怎么跟阿姨說
呢?
五、結(jié)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的很棒,完成了我們的考驗。知道外出時千萬
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喜羊羊很高興,給
我們帶來了好聽的歌,我們在歌聲中和老師們說再見了!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13
設計思路新人園幼兒,總是纏著教師要找媽媽。尤其是晚上
離園時,每位家長都急切地想第一個接到自己的寶寶,有的家庭
是多名成員同時來接。有的家庭則是今天爸爸媽媽接,明天爺爺
奶奶接,后天又是叔叔阿姨接。眾多家長陌生的面孔、給教師接
待離園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同時,我們也感覺到,在晚離園
環(huán)節(jié)中存在著不安全的隱患。為此,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我采取設置情境的方法,讓幼兒在其中獲得親身體驗,并逐漸促
使孩子產(chǎn)生自覺的自護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離園常規(guī)習慣。于是,
便有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
2、會用禮貌用語,老師叫到名字說"再見"再禮貌地離園。
3、體驗相互交流的樂趣。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
趣。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一位陌生人由配班教師扮演。
2、零食若干。
3、視頻《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過程
一、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1、陌生人:我接__x和__x。
這兩名小朋友坐著不動,只是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2、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我?guī)砹嗽S多好吃的,
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
裝漂亮零食)這時。馬宇澤和鄧香貴看到食物后馬上站起來,走
向陌生人。又有三四個小朋友也跟著走向陌生人,還有的小朋友
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零食。
3、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玩滑滑梯
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1)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磕銈冋J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2)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
字嗎?陌生人:不知道。
(3)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在哪里嗎?陌生人:不
知道。
(4)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
住在哪里,你們還能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5)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
媽。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掉
不讓回家。
(6)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幼兒: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藥。
(7)教師:阿姨帶你們?nèi)ネ婊?,你去嗎?/p>
幼兒:不去。
幼兒相互交流: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3、小結(jié)教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時,小
朋友千萬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帶我們?nèi)ネ鎯海?/p>
我們也不要跟著走,我們要等誰來接才走呢?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
媽沒來的時候不要著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
接時,你們也不要著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
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播放視頻《不跟陌生人走》,進一步鞏固。
4、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教師叫到的小朋友才能站起來
離開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戲?;顒幼匀唤Y(jié)束。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
之間發(fā)生的一段事情,引發(fā)幼兒在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
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通過集體的學
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
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
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
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
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xiàn)象,再通過游戲活
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
跟陌生人走。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14
設計思路
新人園幼兒,總是纏著教師要找媽媽。尤其是晚上離園時,
每位家長都急切地想第一個接到自己的寶寶,有的家庭是多名成
員同時來接。有的家庭則是今天爸爸媽媽接,明天爺爺奶奶接,
后天又是叔叔阿姨接。眾多家長陌生的面孔.給教師接待離園工
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同時,我們也感覺到,在晚離園環(huán)節(jié)中存
在著不安全的隱患。為此。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采取設
置情境的方法,讓幼兒在其中獲得親身體驗,并逐漸促使孩子產(chǎn)
生自覺的自護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離園常規(guī)習慣。于是,便有了《不
跟陌生人走》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禮貌
地離班。
活動準備: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這兩名小朋友坐著不動,只是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我?guī)砹嗽S多好吃的,跟我
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裝漂亮
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這時。毛毛和東東看到食物后馬上站起
來,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個小朋友也跟著走向陌生人,還有的
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場玩
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在哪里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
里,你們還能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nóng)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
幼兒: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nèi)ビ螛穲鐾?,你去?
幼兒:不去。
3.小結(jié)
教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時,小朋友千萬
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帶我們?nèi)ビ螛穲鐾鎯海?/p>
我們也不要跟著走,我們要等誰來接才走呢?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
媽沒來的時候不要著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
接時,你們也不要著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
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
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
能站起來離開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戲?;顒幼匀唤Y(jié)束。
附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
幼兒園,門兒開.
爸爸媽媽都接來。
毛毛媽媽沒有來.
急得毛毛哭起來。
陌生人,走過來.
千萬不要去理睬。
別亂跑,慢等待.
爸爸媽媽一定來。
點評
新小班剛剛?cè)雸@,幼兒哭鬧、家長焦慮的現(xiàn)象,加重了早來
園、晚離園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難度。雖說教師對于這兩大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早
有心理準備,但在應對的過程中確也感到緊張和不安,生怕出現(xiàn)
一些安全問題。我園一直注重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的
培養(yǎng),教師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意識非常強。針對上述問題,
教師們及時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首先,幼兒園實行了接
送卡制度,每張接送卡上都有幼兒及家人的合影,家長持接送卡
來接幼兒,教師依卡了解持卡人是否是孩子的家人.確認后方可
讓家長接走,及時有效地緩解了教師對孩子家長還不太熟悉的狀
況。其次,教師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教育活動.試圖通過活動來提
升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本活動就是其中之一。在活動的
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教師注重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情
景設置法,具體形象地創(chuàng)設了真實情景,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去
感受跟陌生人走的危害,使幼兒獲得了有益的生活經(jīng)驗,達到了
教育的目的。可以說,整個活動自然化、生活化,提升了幼兒的
自我保護能力,并能幫助幼兒逐步建立起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申通快遞快遞運輸服務協(xié)議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寵物領養(yǎng)服務合同標準范本2篇
- 紡織行業(yè)紡織培訓
- 二零二五版國際貨運代理業(yè)投資監(jiān)管細則3篇
- 酒店管理的管理技能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倉儲行業(yè)搬運工勞務派遣服務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與企業(yè)個人間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合同規(guī)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電商品牌授權區(qū)域代理銷售委托代銷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教育培訓貸款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入學新生教育法律協(xié)議書(全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3篇
- 2024年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應用題100題
- 個人代賣協(xié)議
-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處罰決定書式樣
- 10.《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李強
- 冀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綜合訓練100題含答案
- 1神經(jīng)外科分級護理制度
- 場館惡劣天氣處置應急預案
- 斜拉橋施工技術之斜拉索圖文并茂
- GB/T 6144-1985合成切削液
- 第三方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DR)述評,國際商法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