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概論試題_第1頁
文學概論試題_第2頁
文學概論試題_第3頁
文學概論試題_第4頁
文學概論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專科文學概論復習資料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1.文學觀念是關于文學的普遍屬性的理性認識。在中外文論史上,文學觀念形形色色、種類繁多,我們教材中介紹的主要文學觀念除了摹仿論、實用論、體驗論、語言論、文化論以外還有(D)。A.反映論B.信息論C.意志論D.表現論2.讀者接觸文學,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語言系統、表意、(B)、閱讀期待、開放。A.象征B.蘊藉C.假設D.模仿3。文學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學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D)。A.歷史性B.獨創(chuàng)性C.感染性D.朦朧性4.(A)在人類的文學活動中,是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A.詩B.小說C.散文D.劇本5.(C)是表現正義與邪惡兩種力量斗爭沖突中前者失敗或毀滅的戲劇。A.正劇B.喜劇.C悲劇D.悲喜劇6.作者的語境條件包括歷史情境、(B)、文學資源場及文學創(chuàng)新需要等幾個重要方面。A.個體體驗B.意識形態(tài)氛圍C.擬想讀者D.創(chuàng)作過程7.文學閱讀是讀者在特定語境中對文學文本的讀解過程。語境包括個體語境與社會語境,社會語境是指讀者閱讀時的(D)。A.文本存在方式B.人與人的關系C.文本媒介形式D.社會生活關聯域8.文學閱讀中讀者與文本產生心靈共振與感應的情形屬于(A)。A.共鳴B.凈化C.領悟D.欣賞9.(C)被公認是社會歷史批評的重要代表,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決定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發(fā)展的著名的“三元素”說。A.菲什B.瓊斯C.泰納D.狄德羅10.(D)的批評也可稱作媒體批評。A.道德教化型C.理性認知型B.審美欣賞型D.消遣娛樂型11在魏晉時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學”即“儒學”、“玄學”、“史學”和“(C)”。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性事件。A.佛學B.詩學C.文學D.神學12.文學文本是有待于閱讀的具有蘊藉性與開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語言系統、蘊藉、開放性、閱讀期待和(D)。A.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13.注重呈現作者的主觀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A)文本。A.表現型B.再現型C.象征型D.創(chuàng)意型14.文學典型是一種以獨特的個別去顯現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現為歷史性、感染性、多義性(B)。A。指意性B.獨創(chuàng)性c'.隨意性D.特殊性15.隨筆這個名稱和形式都是法國作家(D)創(chuàng)造的,隨后不久這種文體被引進了英語。A.席勒B,培根c.歌德v.蒙田16.唐代出現了(A),有人物、情節(jié),已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備了小說的形態(tài),對后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A.傳奇B話本C;.志人志怪小說D.章回體小說17.作者的語境條件包括歷史情境、(C)、文學資源場及文學創(chuàng)新需要等兒個重要方面。A.擬想讀者B.意識形態(tài)氛圍C.個體體驗D.創(chuàng)作過程18.當代西方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屬于(D)模式。A.心理分析批評B.語言批評C.社會歷史批評D.文化批評19.讀者接觸文學,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語言系統、表意、(D)、閱讀期待、開放。A.模仿B.象征C.假設D.蘊藉20.文學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辭性特點,主要表現在涉義性、物質性、(A)、語境依托性。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識性21.在研究長篇小說的文體語言的時候,俄國學者(C)創(chuàng)造了“雜語”這個概念。A.車爾尼雪夫斯基B.高爾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22.文學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學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朧性、(B)。A.獨創(chuàng)性B.指意性C.感染性D.歷史性23.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在現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D)的自覺運用。A.人物活動B.語言符號C.具體形象D.敘述場景24.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C)與機構制作特點。A.集體行為B.商業(yè)運作C.個人創(chuàng)造D.歷史演繹25.文學文本是文學閱讀的對象要素,其價值的實現必須通過(A)。A.文學閱讀B.商業(yè)炒作C.媒體宣傳D.消費導引26.文學“四要素”理論,是指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藝術家與(D)A.文化B.情感C.文采D.觀眾27.在中外文論史上,文學觀念形形色色、種類繁多,我們教材中介紹的主要文學觀念除了摹仿論、實用論、表現論、文化論、語言論以外還有(B)。A.信息論B.體驗論C,意志論D.反映論28.注重呈現作者的主觀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文本。A.創(chuàng)意型B.再現型C.象征型D.表現型29.文學語言具有一種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詞,是俄國(A)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A.形式主義B.解構主義C.新批評D.結構主義30.在研究長篇小說的文體語言的時候,俄國學者(C)創(chuàng)造了“雜語”這個概念。A.車爾尼雪夫斯基B.高爾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31.作者的語境條件包括歷史情境、(B)、文學資源場及文學創(chuàng)新需要等幾個重要方面。A.創(chuàng)作過程B.意識形態(tài)氛圍C.擬想讀者D.個體體驗32.在西方典型理論的背景下,其文學文本大多在情節(jié)豐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鮮明又復雜的典型形象,在(D)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種細膩感和真實感。A.情節(jié)B.語言C.人物D.細節(jié)33.文學閱讀中讀者與文本產生心靈共振與感應的情形屬于(A)。A.共鳴B.凈化C.領悟D.欣賞34.小說家的語言意識、語言功力歸根結底是建立在其(C)上的,借此小說家才能捕捉并表達出對事物的獨特感受。A.口語B.書面語C.母語D.標準語35.當代西方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屬于(D)模式。A.心理分析批評B.語言批評C.社會歷史批評D.文化批評36"寓教于樂”說是西方文學觀念中(A)的最典型的理論描述。A.實用論B.幕仿論C.表現論D.體驗論37.文學“四要素”理論,是指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藝術家與(B)A.情感B.觀眾C.文采D.文化38.讀者接觸文學,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語言系統、表意、(A)、閱讀期待、開放。A.象征B。蘊藉C.假設D.模仿39.文學語言具有一種陌生化特征?!澳吧币辉~,是(C)形式主義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A.英國B.美國C.俄國D.德國40.文學典型是一種以獨特的個別去顯現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現為歷史性、感染性、多義性(C)。A.隨意性B.指意性C.獨創(chuàng)性D.特殊性41.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是按照(A)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A.因果邏輯B.人物行動C.敘述視角D.時間順序42.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在現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D)的自覺運用。A.人物活動B.語言符號C.具體形象D.敘述場景43.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A)與機構制作特點。A.個人創(chuàng)造B.商業(yè)運作C.集體行為D.歷史演繹44.文學文本是文學閱讀的對象要素,其價值的實現必須通過(C)。A.媒體宣傳B.商業(yè)炒作C.文學閱讀D.消費導引45.中國古代“觀物取象”的見解,強調文學作品與世界的不可分割的關系,這一觀點與西方的(C)最為相似。A.意志論B.信息論C.摹仿論D.反映論46.文學觀念是關于文學的普遍屬性的理性認識。在中外文論史上,文學觀念形形色色、種類繁多,我們教材中介紹的主要文學觀念除了摹仿論、實用論、表現論、體驗論、語言論以外還有(B)。A.信息論B.文化論C.意志論D.反映論47.讀者接觸文學,往往首先接觸具體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語言系統、表意、(A)、閱讀期待、開放。A.象征B.蘊藉C.假設D.模仿48.以暗示方式披露隱含的哲理的文本是(B)文本。A.象征型B.表現型C.再現型D.創(chuàng)意型49.文學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辭性特點,主要表現在涉義性、物質性、中介性、(D)。A.意識性B.表象性C.表情性D.語境依托性50.在西方典型理論的背景下,其文學文本大多在情節(jié)豐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鮮明又復雜的典型形象,在(C)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種細膩感和真實感。A.細節(jié)B.語言C.人物D.情節(jié)52.小說中的時間是(D),它既遵循時間的客觀性,同時賦予人的主觀感覺因素。A.心理時間B.主觀時間C.客觀時間D.敘述時間53.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A)與機構制作特點。A.個人創(chuàng)造B.商業(yè)運作C.集體行為D.歷史演繹54.文學批評是在文學接受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對以(C)為中心的特定文學現象富于理性的具體分析和評價。A.文學流派B.作家C.文學作品D.文學思潮二、多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至少有兩個以上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文學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體現出的含義主要有(ABCD)A.文學即文章B.文學即一切語言性符號C.文學即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D.文學即博學2.關于文學觀念的諸多認識中,體驗論的觀點較之于摹仿論、實用論以及表現論而言有其獨特的文學主張,主要是(ABCDE)。A.文學不是對于世界的摹仿B.文學不是對于世界情感的表現C.文學創(chuàng)作的任務不是忠實地記錄客觀感受或主觀情感D.文學作品的價值不在于所傳達的體驗本身的特異性或神秘性E.讀者閱讀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賦予其中的體驗3.文學文本層面中的語言層是文學文本的第一層面,它是文學文本的具體語言構造,主要包括(ABCD)。A.語音B.文法C.辭格D.語體E.衍意4.高雅文化文本是體現知識分子的個體理性沉思、社會批判或美學探索旨趣的文學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A.語言形式創(chuàng)新B.社會關懷C。個性化趣味D.觀賞的日常性E.文體的模式化5.文學媒介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單就中國文學發(fā)展的特殊歷程而言,主要經歷了(ABCDE)A.口語媒介B.文字媒介C.印刷媒介D.大眾媒介E.網絡媒介6.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于文學形象范疇,文學意境的特點是感會于心、韻味無窮和(AB)。A.情景交融B.虛實相生C.真實寫照D.感同身受7.小說的空間是敘述空間,是由作家選擇的(BCDE)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而構成的。A.情節(jié)結構B.地域范圍C.景致器物D.社會環(huán)境E.文化氛圍8.一般來說,文學缺乏繪畫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號的具體性而帶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B.線條C.語言D.形體9.語言批評模式是許多文學批評流派如(ACD)等文學批評中涉及的文學語言分析方法的一種概括。A.形式主義B.解構主義C.新批評D.結構主義10.批評者的主體條件是多方面的,主要應具備以下幾方面條件:(ABC)。A。審美感受力B,理性分析能力C.語言感受力D.文學史眼光E.藝術想象力11.文學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體現出的含義主要有(ABCD)A.文學即文章B.文學即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c.文學即一切語言性符號D.文學即博學12.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ABCDE)A.語言層C.意蘊層B.形象層D.余意層E.衍意層13.大眾文化文本與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ABCDE)A信息和受眾的大量性B故事的類型化C;.文體的流行性D.觀賞的日常性E.文體的模式化1.4。再現型文本是文學文本的呈現類型之一,其特征表現為(ABC)。A.客觀性B.理智性C.細節(jié)逼真性D.象征性E.寓意性15..口語媒介是最早的一種媒介形式,是語言的一種最初形態(tài),與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A.簡便快捷B真切生動C.易于保存D與身體語言相伴隨E.與原始禮儀相伴隨16.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于文學形象范疇,文學意境的特點是感會于心、韻味無窮和(AC)。A.情景交融B.真實寫照C.虛實相生D感同身受17.西方小說更直接的來源是中世紀的(ABDE)。A.英雄史詩B.騎士傳奇C.神話D.寓言E.民間故事18.以勻速敘述為標準,如果要在較短的敘述語言中講述較長時間中發(fā)生的事,小說家就要采用加速敘述的語言策略:(AC)。A.省略B減緩C.概略D.停頓19.運用語言批評模式的著名理論家有(ABDE)。A.雅各布森B,什克洛夫斯基C.弗洛德D.艾略特E.理查茲20.大眾文化讀物為出版商和公眾所熱衷,依靠文化市場與制作的優(yōu)勢成批生產,主要包括(BCDE)。A.學術論文B.奇聞逸事C.暢銷書刊D.明星掌故21.文學一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體現出的含義主要有(ABCD)A.文學即文章B.文學即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C.文學即一切語言性符號D.文學即博學22.文學文本層面中的語言層是文學文本的第一層面,它是文學文本的具體語言構造,主要包括(ABCDA.語音B.文法C.辭格D.語體E.衍意23.文學媒介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單就中國文學發(fā)展的特殊歷程而言,主要經歷了ABCDEA.口語媒介B.文字媒介C.印刷媒介D,大眾媒介E.網絡媒介24.文學文本通常包含這樣一些層面(ABC)余意層、衍意層。A.語言層B.形象層C.意蘊層D.語音層E.文法層25.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文學典型都屬于文學形象范疇,文學意境的特點是感會于心、韻味無窮和(AB)A情景交融B,虛實相生C真實寫照D.感同身受26.文學語言具有一種陌生化特征?!澳吧币辉~,是(AB)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3。文學觀念上,西方的“表現”論與中國的“詩言志”論,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現,所以二者是相同的。(×)4.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學藝術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5.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生。(∨)6.在文學文本語言中,如果出現一種語言內部蘊含其他語言的現象,就有了雜語或者互文性現象。(×)7.西方典型理論是在認識論哲學占主導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8.文學與影視得以匯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屬于敘事藝術。(∨)9.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是指文學寫作兼具個人創(chuàng)造與機構制作特點。(×)10.文學閱讀作為消費活動,與一般的物質商品消費表現為個人對物質產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費是一致的。(∨)11.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式。(∨.)12.同樣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現,但西方的“表現論”與中國的“詩言志”論是有所不同的。(∨)13.從意象的接受效果來看,文學意象往往顯得意味多樣,景象晦暗,不能最終確定其意義。(∨)14.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體驗為結構線索,突出情感的強烈和激越,以情感為文本構成的主體。(∨)15.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生。()16.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在現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敘述視角的自覺運用。(×)17.文學閱讀的鑒賞功能,是指讀者在文學閱讀中會對文學文本發(fā)生審美感動?!?8.從批評者與作者的關系來看,文學批評對作家不具有規(guī)范引導作用。(×)19.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式。20.文學的廣義理解,即一切語言性符號。((∨)∨)21.文學語言比普通語言更依賴文本語境和文化語境。(∨)22.典型形象是文學文本中極具個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藝術形象截然不同,成為一種藝術的獨創(chuàng)。(∨)23.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其形象直接地訴諸讀者的想象。(×))24.文學寫作中的擬想讀者,等同于現實讀者(×))。25.讀者與跨文化語境,是指讀者在閱讀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嘗試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26.心理分析批評的理論基礎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及其以意識為對象、以泛性論為核心的心理分析學文藝理論。(×))27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式。(∨)28.文學語言富有文采,也可以指似乎不加修飾的簡樸的語言形態(tài)。(∨)29.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學藝術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30.文學媒介是文學文本得以傳播的外在物質形態(tài)及渠道。(∨)31.在文學文本語言中,如果出現一種語言內部蘊含其他語言的現象,就有了雜語或者互文性現象。(×)32.從意象的接受效果來看,文學意象往往顯得意味多樣,景象晦暗,不能最終確定其意義。(∨)33.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其形象直接地訴諸讀者的想象。(×)34.文學寫作的個體體驗,是指作者自身在現實世界中的境遇。(×)35.文學閱讀具有消費功能,是讀者在文學閱讀過程中把文學文本當作與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來消費(∨)。36.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評客體根據特定審美理想和批評標準去分析、評價和判斷對象的能力(∨)。37.文學是一種語言性藝術品,是運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去表情達意的藝術樣式。(∨)38.文學的廣義理解,即一切語言性符號。(×)39.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學藝術的形象性具有間接性。(∨)40.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生。(∨)41.對文學語言的理解不能脫離文本語境和歷史語境。(∨)42.典型形象是文學文本中極具個性的形象,與我們常說的藝術形象截然不同,是一種藝術的獨創(chuàng)。(∨)43.戲劇通過借鑒小說的“場面”來增強自身的具體性和真實感。(×)44.文學寫作的個體體驗,是指作者自身在現實世界中的境遇。(×)45.讀者與跨時代語境,是指讀者閱讀行為發(fā)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46.傳記批評的目的是把文學作品的意義和成就歸功于作家對生活的真實反映。(×)47.同樣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現,但西方的“表現論”與中國的“詩言志”論是有所不同的?!?48.文學的狹義理解,即一切語言性符號。×)49.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學藝術的形象性具有間接性。∨)50.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生。∨)51。在文學文本語言中,如果出現一種語言內部蘊含其他語言的現象,就有了雜語或者互文性現象?!?52.從意象的表達方式來看,一個意象往往通過隱喻、轉義等等方式,暗示其內在的意義。∨)53.戲劇通過借鑒小說的“場面”來增強自身的具體性和真實感?!?54.文學寫作的個體體驗,是指作者自身在現實世界中的境遇?!?55讀者與跨時代語境,是指讀者閱讀行為發(fā)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56.要對文學批評對象做出科學評價,就要善于抓住對象的共性特點以找到展開批評的突破口。×)57.與視覺藝術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學藝術的形象性具有間接性。(∨)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2G分}1.簡要闡釋文學典型的特征。答案要點:第一,從價值形態(tài)看,典型是“這一個”,具有獨創(chuàng)性;第二,從審美表現看,典型是現實生活的真實性寫照,具有歷史性;第三,從閱讀接受看,典型給人的感受復雜多樣,具有多義性;第四,從修辭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發(fā)人的強烈認同感,具有感染性。最后加以闡述。2.簡要闡釋文學閱讀中讀者的主體條件。答案要點:①閱讀期待;②語言閱讀;③形象感受;④意蘊體味。最后加以闡述。3.簡要闡釋文學文本層面內容。答案要點:(1)語言層;<2)形象層;(3)意蘊層;(4)余意層;(5)衍意層。最后加以闡述。4.簡要闡釋文學媒介的特點。要點:(1)涉義性;(2)物質性;(3)中介性;(4)語境依托性。5.簡要說明歷史上的文學批評論。答案要點:①第一,批評是藝術說。②第二,批評是科學說。③第三,批評是兼容說。④第四,批評是意識形態(tài)說。(闡述解釋2分)6.簡要說明散文“結構形散神聚”的特點。答案要點:①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而神聚”。②“形散”指散文結構自由隨意,不拘成法;“神聚”是散漫的材料、形式、手法等都被統一的主題、情感、意蘊所凝聚。所以,形散是散文外在的表象,神聚才是散文內在的精髓。③闡述解釋。7.簡要說明文學與影視能夠匯通的基本原因?答案要點:①首先,文學與影視得以匯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屬于敘事藝術。⑧其次,小說這門藝術樣式本來就蘊含著某些電影因素。③再次,文學中的“電影性”體現在現代小說文本中主要是敘述場景的自覺運用。闡述解釋(6分)8.簡單闡釋文學的特征。答案要點:①文學是一種語言性作品;②文學語言富有文采;③文學要表情達意。闡述解釋(6分)9.簡要闡述文學閱讀的一般過程。答案要點:①發(fā)生階段;②發(fā)展階段;③高潮階段;④后效階段。闡述解釋(6分)10.簡要闡釋文學的基本屬性。答案要點:①文學呈現為語言蘊藉;②文學表現個體生存體驗;③文學再現社會境遇。④闡述解釋11.簡要闡述文學閱讀的一般過程。答案要點:①發(fā)生階段;②發(fā)展階段;③高潮階段;④后效階段。闡述解釋五、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以自己熟悉的文學典型形象為例,闡述文學典型的基本特征。答案要點:①從價值形態(tài)看,典型是“這一個”,具有獨創(chuàng)性。典型形象是文學文本中極具個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藝術形象截然不同,成為一種藝術的獨創(chuàng)。②從審美表現看,典型是現實生活的真實性寫照,具有歷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完成的一個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為一定時期文化和社會狀況的深刻揭示,具有豐富的歷史性、現實性的內涵。③從閱讀接受看,典型給人的感受復雜多樣,具有多義性。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歷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復雜的文化、審美的內涵,造就一種復雜多樣的閱讀感受。往往一個典型,就是一個矛盾的復合體,具有多種意義讀解的可能性。④從修辭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發(fā)人的強烈認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強烈的召喚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讀者的情感體驗產生呼應,激發(fā)起人們的認同。2.請結合實例談談小說的時空情境是如何構成的?答案要點:①敘述時間既遵循時間的客觀性,同時賦予人的主觀感覺因素,是客觀時間與主觀時間的矛盾統一。②小說中的空間是敘述空間。敘述空間不是純客觀的空間,是由作家選擇的地域范圍、景致器物、社會環(huán)境、文化氛圍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而構成的。③敘述空間與敘述時間緊密相連,敘述空間要在特定的時間段中伸張延展,敘述時間也要在特定的空間中連綿持續(xù)。敘述空間的各個因素和敘述時間的不同類型相組合,就創(chuàng)設建構出敘述故事、刻畫人物的虛構性的動態(tài)立體的時空情境。(學生回答問題只要能夠圍繞要點組織答案,且能夠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以給相應分數。)3.閱讀杜牧這首《山行》以及簡析性文字內容,結合課程學習所涉及到的文學的屬性問題,談談你對文學屬性的認識。(要求必須結合詩文的具體內容談認識)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注釋】1.山行:在山里走。2.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3.徑:小路。4.坐:因為、由于。5.于:比?!竞單觥窟@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昂弊贮c明深秋季節(jié);“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次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tài),也說明山很高?!坝腥思摇比謺谷寺撓氲酱毒涎U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坝腥思摇比诌€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人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八~紅于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答案要點:①文學呈現為語言蘊藉;②文學表現個體生存體驗;③文學再現社會境遇。4.文學批評論文寫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就其中一兩個問題進行較為詳盡的闡述。答案要點:①反復閱讀文本;②尋找突破口;③條理化;④確定結論;⑤文字表述。(評分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只要能夠圍繞要點組織答案,且能夠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以給相應分數)5.以電影《魂斷藍橋》最后一段的劇本文本為范例,談談你對影視文學特征的認識。五十八(場)滑鐵盧橋上。夜霧濃重。瑪拉獨自倚著橋欄桿,似乎向橋下望著什么??一陣皮鞋聲。一個打扮妖艷但面孔浮腫的中年女人走來,她看見瑪拉。女人:(很熟識地)是你啊,瑪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嗎?瑪拉:(懾懦地)沒有。女人:那個凱蒂跟我說的,說你跟了個體面的人。我說,哪有這好事?瑪拉:是啊??女人:別泄氣,反正就是這么回事。到火車站去嗎?唉,我現在是到哪兒都沒法啦??(她聳聳肩嘆息著走開)瑪拉兩眼滯呆呆地望著她的背影,望啊望著……對她來說,一切都絕望了,她臉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鎮(zhèn)靜神情。橋上,一長隊軍用汽車亮著車燈,轟轟隆隆地向橋頭駛來?,斃D過頭去,望著駛來的軍用卡車。車隊從遠處駛近?,斃囮犠呷ァ\囮犜谛旭?,黃色車燈在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