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閱讀仿真訓練:《宋史紀事本末-學??婆e之制》(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1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仿真訓練:《宋史紀事本末-學??婆e之制》(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2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仿真訓練:《宋史紀事本末-學??婆e之制》(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3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仿真訓練:《宋史紀事本末-學??婆e之制》(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2高考文言文閱讀仿真訓練:《宋史紀事本末·學校科舉之制》(附答案解析與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文本一:宣仁后臨朝,用司馬光、呂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設(shè)《詩》《書新義》考試天下士,欲改科舉,別為新格。轍言:“進士來年秋試,日月無幾,而議不時決。詩賦雖小技,比次聲律,用功不淺。至于治經(jīng),誦讀講解,尤不輕易。要之,來年皆未可施行。乞來年科場,一切如舊,惟經(jīng)義兼取注疏及諸家論議,或出己見,不專用王氏學。仍罷律義,令舉人知有定論,一意為學,以待選試,然后徐議元祜五年以后科舉格式,未為晚也?!保ü?jié)選自《宋史·列傳·卷九十八》)文本二:仁宗慶歷四年三月乙亥,詔天下州縣立學。時范仲淹意欲復古勸學,數(shù)言興學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學校,士不察于鄉(xiāng)里,則不能核名實。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于記誦,則不足盡人材。參考眾說,擇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學校,然后州縣察其履行,則學者修飭矣。先策論,則文詞者留心于治亂矣;簡程式,則閱博者得以馳騁矣;問大義,則執(zhí)經(jīng)者不專于記誦矣?!钡蹚闹V潦悄嗽t曰:“今朕建學選才,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盡學者之才。學者其務(wù)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其令州若縣皆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教授,員不足,取于鄉(xiāng)里宿學有道業(yè)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預秋試。”夏四月壬子,判國子監(jiān)王拱辰等言:“漢太學千八百室,生徒三萬人。唐學舍亦千二百間,今取才養(yǎng)士之法盛矣,而國子監(jiān)才二百楹,制度狹小,不足以容?!痹t以錫慶院為太學,置內(nèi)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學謁孔子。故事,止肅揖,帝特再拜。賜直講孫復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為湖州教授,訓人有法,科條纖悉備具,以身率先,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從之游者常數(shù)百人。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瑗上書請興武學,其略曰:“頃歲吳育已建議興武學,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廢。今國子監(jiān)直講內(nèi)梅堯臣曾注《孫子》,大明深義。若使堯臣等兼蒞武學,每日令講《論語》,使知忠孝仁義之道;講孫、吳,使知制勝御敵之術(shù)。選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習之,則一二十年之間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學規(guī)矩》一卷,進呈?!保ü?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學??婆e之制》)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B.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C.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D.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秋試”唐宋時稱“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B.“名實”的意思是“名義和實際”,與《答司馬諫議書》中的“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的“名實”意思相同。C.“宿學”是指學識淵博、修養(yǎng)深厚的學者,與《勸學》中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君子”意思相同。D.“制”的意思是“規(guī)模”,與《項脊軒志》中的“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的“制”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安石私自設(shè)《詩經(jīng)》《尚書新義》來考試天下士人,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蘇轍對此持不同意見。B.宋祁等人提出,最便于學生修身正己的做法是使學生在鄉(xiāng)里受到學校教育,由州縣考察他們的操行。C.為尊師重教,仁宗下詔以錫慶院為太學,在謁拜孔子時行再拜之禮,并賜太學直講孫復五品官服。D.湖州胡璦上書仁宗請求興辦武學,并指出先前吳育已有建議,但因選用官員不當而廢止。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學者其務(wù)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譯文:(2)以身率先,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譯文:14.蘇轍針對“欲改科舉,別為新格”一事提出了怎樣的建議?請簡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0.B11.D(“其制稍異于前”的“制”的意思是“形制,規(guī)制”。)12.A(“王安石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錯,張冠李戴,應為“司馬光”。)13.(1)求學的人一定要致力于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學習知識,不要錯過求學的時機。(評分參考:共4分,譯出“其”“務(wù)”“修”“失”各1分;意思對即可)(2)(胡瑗)用自身做表率,即使盛夏酷暑,一定身穿公服坐于堂上,嚴肅師生的禮儀。(評分參考:共4分,譯出“以身率先”“雖”“公服”“嚴”各1分;意思對即可)14.①時間倉促,不宜立新的條例。②經(jīng)義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③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共3分,每點1分)【參考譯文】文本一:宣仁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呂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馬光因王安石私自設(shè)《詩經(jīng)》《尚書新義》來考試天下士人,于是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蘇轍說:“進士來年秋天考試,沒有多少日子了,而議論沒有及時決定。詩賦雖然是小技,但要講究聲律,用的功夫不淺。至于研究經(jīng)書,誦讀和講解,尤其不是輕松容易的事??傊瑏砟甓歼€不能實行。請求來年的考試,一切還照舊,只有經(jīng)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舉者自己的見解,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并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使應舉的人知道有定論,一心一意做學問,來等待選拔考試,然后慢慢地議論元祐五年以后科舉的條例,也不算晚。”文本二:宋仁宗(趙禎)慶歷四年三月乙亥日,詔令天下州縣設(shè)立學校。當時范仲淹想要恢復古制,鼓勵學習,多次進言興辦學校。宋祁等人上奏:“教育不立足于學校,文士不在鄉(xiāng)里進行考察,便不能查驗名實。有關(guān)部門如果只局限于以詩文聲律取士的規(guī)定標準,學者只專心于記述背誦,就不能真正選拔出人才。參考各家的學說,選擇便利于當今的,莫如使學生都在鄉(xiāng)里受到學校的教育,然后由州縣考察他們的操行,這樣學生便修身正己了。先進行策論,這樣善于文詞的便留心于治亂;簡化科舉程式,這樣學識淵博的便可馳騁議論;試問大義,這樣學經(jīng)書的不專門從事記述背誦?!比首诼爮牧诉@一建議。至此下詔說:“現(xiàn)在我興建學校選拔人才,來尊崇士大夫的操行;變更制度革除弊端,來讓求學的人盡展才能。求學的人一定要致力于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學習知識,不要錯過求學的時機。令州縣都設(shè)立學校,由本道使者選派部屬官作為教授,如人員不足,從鄉(xiāng)里選擇飽學有道德成就的人來充任。學生在學校學習三百日,才允許參加秋試?!边@年夏四月壬子日,判國子監(jiān)王拱辰等人上奏:“漢代太學一千八百室、生徒三萬人。唐代學校也有一千二百間?,F(xiàn)今取才養(yǎng)士之法空前盛大,而國子監(jiān)才二百間,空間狹小,不足以容納生徒?!庇谑窃t令把錫慶院作為太學,容納內(nèi)舍生二百人。夏五月壬申日,仁宗至太學謁拜孔子。按慣例,皇帝謁拜孔子只是恭敬地拱手行禮而已,仁宗特意拜了兩次。賜太學直講孫復五品官服。當初,海陵人胡瑗為湖州教授,培訓人才有方法,科條細密完備,(胡瑗)用自身做表率,即使盛夏酷暑,也一定身穿公服坐在堂上,嚴肅師生的禮儀,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子弟一般,學生們也像是對待自己的父親和兄長一般地信任和愛戴老師,跟從他學習的人常常數(shù)以百計。當時正崇尚詞賦,唯獨湖州的學校設(sh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來促進實學。至此,興辦太學,詔令到湖州取法,并著為法令格式,推行全國。胡瑗上書請興辦武學,大略說:“近年吳育已建議興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