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時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1.gif)
![第六課時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2.gif)
![第六課時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3.gif)
![第六課時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4.gif)
![第六課時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2e040566ea81e69fd2fb4968600dd3d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六課時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第六課時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主備人:潘家玲審核人:顧曉敏
書第63、64頁例6,練習十8~11題。使學生經(jīng)歷運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的過程,加深對乘法分派律的理解,提高運算能力。教學重點:經(jīng)歷運用乘法分派律使計算簡便的過程。教學難點:正確年運用乘法分派律使計算簡便。學具準備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上課時間5月3日前置性學習我會運用乘法分派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計算簡便。1.想一想:乘法分派律的內(nèi)容?用字母公式怎樣表示?2.根據(jù)乘法分派律填空。(48+18)×15=□×□+□×□36×19+64×19=(□+□)×□125×(80+8)=□×□○□×□73×9+73=□×(□+□)3.自學課本第63頁的例題,思考:32×102用簡便方法怎么算?根據(jù)是什么?4.46×12+54×12怎么算簡便?45×99+45呢?☆☆☆☆☆☆☆☆☆☆☆☆☆☆☆☆☆☆☆☆☆☆☆☆☆☆☆☆☆☆教學課件我學會了什么我的疑問評價自我評價組內(nèi)評價教師評價學情分析對于乘法分派率有的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教學過程教學流程自主性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1.想一想:乘法分派律的內(nèi)容?用字小組交流后指名上臺匯報母公式怎樣表示?2.根據(jù)乘法分派率填空。(48+18)×15=□×□+□×□36×19+64×19=(□+□)×□125×(80+8)=□×□○□×□73×9+73=□×(□+□)二、例題的教學1.出例如6。問:買102副中國象棋一共要付學生試算。多少錢?怎么列式?師引導學生把102看成100+2的和,學生自學書本,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計你能估計一下一共多少錢嗎?算?確鑿答案是多少?比較兩種算法:32×(100+2)和一、匯報交流學習單:(30+2)×1022.教師歸納:你覺得用哪種方法算得快?強調(diào):用口算的方法就是應用了乘法分派律,才算得又快又簡便。三、穩(wěn)定練習1.簡便計算。43×201304×22注意觀測學生的錯誤,少數(shù)孩子會將乘法結合律搞混,及時指導。2.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中交流想法,并全班匯報。用簡便方法計算,并說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律?學習單第4題。3.練一練。學生交流學習單,說說怎么算的,為什么這樣算?第2題:完成練習后,讓學生說說這些題的特點及簡便計算的過程和依據(jù).4。練習十8~11題。嘗試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相互出題相互考一考簡便計算;第10、11題:先讓學生列綜合算式,集體交流再說說分析數(shù)量關系和列式計算的過程。四、課堂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作業(yè)設計基礎性作業(yè)1.練一練2.練習十8~11題。拓展性作業(yè)用簡便方法計算。402×15(25+250)×4199×9+19927×18+82×27板書設計:應用乘法分派律進行簡便計算例題32×102=32×(100+2)=32×100+32×2=3200+64=3264(元)答:一共要付3264元。第七課時練習十
主備人:黃春琴審核人:顧曉敏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穩(wěn)定學過的乘法運算律,能夠熟練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在練習過程中能靈活運用乘法運算律解決計算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3.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熟練地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簡便計算的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回想、揭題
1.提問:我們學過的乘法運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完成教材第66頁“練習十〞第12題。(說說下面的等式各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最終一題幫助學生和乘法分派率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揭題。
板書課題
二、簡便計算練習
1.完成教材第66頁“練習十〞第13題。說說怎樣簡便計算,運用什么運算律?課堂本完成練習。
改正學生的錯誤,特別是結合律的應用。2.完成教材第67頁“練習十〞第14題。(1)學生練習本計算。
(2)比一比:每組的兩道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3)可以怎樣簡便計算每組的第一題?說說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4)在練習本上寫出25×24、36×15的簡便算法。小結:一般個位是5的數(shù)字不要拆開。
3.完成教材第67頁“練習十〞第15題。
根據(jù)題目特點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1)學生課堂本完成。
(2)交流:只要學生的計算方法是正確的,計算過程是簡便的,都應給予確定。三、綜合運用
1.完成教材第67頁“練習十〞第16、17題。
這兩題是乘法分派律的拓展。從兩個數(shù)的和乘第三個數(shù)拓展到兩個數(shù)的差乘第三個數(shù)。(a-b)×c=a×c-b×c第16題:(1(2
積相減。讓學生自己總結表達
第17題:這道題是利用第16題的規(guī)律來進行簡便計算
35×98這道題要先把“98〞轉化成“100-2〞然后再利用上面的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67頁“練習十〞第18題。(1)學生獨立完成。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比一比誰的算法更簡便。
3.自主練習。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19,20練習題。說說在計算時有哪些小技巧。
四、本課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3)小結:兩個數(shù)的差乘第三個數(shù),等于這兩個數(shù)分別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再把所得的
第八課時相遇問題
主備人:黃春琴審核人:潘家玲
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書68、69頁例7,試一試、練一練及練習十一1、2題。1.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探究發(fā)現(xiàn)“相遇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把握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確解答求路程的實際問題。
2.感受“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和乘法分派律之間的聯(lián)系。3.培養(yǎng)學生觀測、分析、推理、判斷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重點: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把握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難點:用列表、畫圖的方法整理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shù)量關系。教學課件、直尺上課時間5月5日前置性學習能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并會用畫圖、列表的方法分析和解答。一、溫故知新1.解答下面各題并寫出數(shù)量關系。(1)小明每分鐘走70米,走了4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2)小芳每分鐘走60米,走了4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以上兩題用到的數(shù)量關系是:二、新課導航1.例7小明和小芳同時從家出發(fā)走向學校(如下圖),經(jīng)過4分鐘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1)操作一:請你用兩只手分別代表兩人,演示他們從家到學校的行走過程?(注意同時出發(fā))(2)操作二:你能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嗎?(請寫在下面的空白處)(3)分析解題思路:你能根據(jù)整理的結果,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還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嗎?(4)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再想一想兩種解法有什么聯(lián)系。解法一:解法二:答:他們兩家相距米我學會了什么我的疑問評價教師評價組內(nèi)評價自我評價學情分析對于這種行程問題上學期期末已經(jīng)練習過,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有些基礎,但是對于畫線段圖來輔助理解,部分學生還不是很明白。教學過程教學流程一、出示學習單溫故知新1.請同學口答2.這兩題都用到的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二、新課導學自主性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生1-2:分別口答第1、2小題生:速度×時間=路程☆☆☆☆☆☆☆☆☆☆☆☆☆☆☆☆☆☆☆☆☆☆☆☆☆☆☆☆☆☆(一)教學例7小明和小芳同時從家出發(fā)走向學校(如下圖),經(jīng)過4分鐘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1.你能用手勢演示他們兩人是如何從家走到學校的,請同桌一人邊說邊用手勢演示,另一位同學觀測。在題目中拎出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相遇問題〞的特征,理解數(shù)量關系,并能解答求相遇問題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解答相遇應用題的策略,把握求路程的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教學難點
相遇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和解題思路的分析。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
1.70頁練習十一第3題
課堂本完成: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2.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路程=
相遇時間=3.根據(jù)問題寫算式
兩人同時從兩地相對出發(fā)。甲每分鐘行80米,乙每分鐘行60米。8分鐘后相遇。提問:甲乙每分鐘一共行多少米?相遇時乙行了多少米?
兩地之間的路程有多少米?二、學習新知
1.70頁練習十一第5題。
兩輛卡車同時從一個工廠出發(fā),向相反方向行駛,兩車速度分別是75千米/時、90千米/時。經(jīng)過3小時,兩輛卡車相距多少千米?假使兩車出發(fā)時駛向同一方向,經(jīng)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1)誰來說一說這段話的意思?
這段話中,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2)畫一畫
把這段話中的已知信息和問題用畫圖或列表的方式表示出來。比較兩個問題不同在什么地方?(3)匯報展示:
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想的?誰來評價一下他們畫的?與上一個同學比較,好在哪里?
你認為哪一個同學畫的把已知信息和問題表示的更明白?
你認為用線段圖或列表表示信息和問題,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么幫助?
根據(jù)整理的結果你能確定先算什么嗎?根據(jù)圖找出求的是圖中的哪一段?
2.71頁練習十一第7題。
一條環(huán)湖路全長3千米,小欣和小城同時從環(huán)湖路某地出發(fā),沿相反方向步行。小欣的速度是65米/分,小城的速度是70米/分。經(jīng)過20分兩人能相遇嗎?假使不能相遇,小欣和小成還相距多少米?(1)學生獨立畫一畫,教師巡查指導。(2)組織交流,指名板演。
復習整理選育問題的三種運動方向,分別怎么求兩人之間的距離。畫圖演示
三、穩(wěn)定新知1.完成練習十一第4題
(1)學生獨立畫一畫,教師巡查指導。(2)組織交流,指名板演。2.完成練習十一6、8、9、10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查指導。四、拓展提升
71頁思考題:讓學生借助線段圖,先演示相遇的過程,然后把演示的過程用線段圖表示出來。明確:相遇其次次時,兩人走的路程是橋長的3倍。然后再確定解題思路:(65+70)×5÷3
五、本課總結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
相遇問題
路程=速度×時間
第十課時整理與練習(1)
主備人:顧曉敏審核人:潘家玲
教學內(nèi)容:整理與練習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想與整理使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加深對加法、乘法運算律的理解,能運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際狀況選擇算法的能力,能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簡單、實際問題。3.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能力。教學重點:整理知識、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樹立簡便計算的意識。教學準備:課件一、知識系統(tǒng)整理
提問: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1.梳理知識。
(1)提問:同桌相互說一說你都學習了哪些運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2)以小組為單位,將本單元學習的運算律進行系統(tǒng)整理,并舉例說明。2.交流匯報。(1
a+b=b+a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結合律(a×b)=a×(b×c)乘法分派律(a+b)×c=a×c+b×c
(2)根據(jù)這些運算律和平日的練習你還能想到哪些公式?(a-b)×c=a×c-b×ca-b-c=a-(b+c)
a-(b+c)=a-b-c
(3)追問:運算律有什么價值?
歸納:運用運算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可以用交換律驗算加法和乘法。二、查漏補缺訓練
1.完成教材第72頁“練習與運用〞第2題。出示題目后,可讓學生先獨立填寫,再交流。
讓學生說一說各題分別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2.完成教材第72頁“練習與運用〞第3題。
出示題目后,先組織學生觀測各個算式的特點,然后讓學生獨立進行簡便計算。組織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各自的想法。作為課堂作業(yè)隨堂檢測
3.完成教材第74頁“練習與運用〞第4題。(1)學生獨立課堂本完成計算。
(2)比較:每組中兩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分別可以怎樣進行簡便計算?(3)小結:計算時要根據(jù)算式的特點,靈活選擇簡便算法。作為課堂作業(yè)隨堂檢測
4.完成教材第74頁“練習與運用〞第5題。
是用連加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可以運用乘法結合律先算“54+46〞的和。小結: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也可以運用學過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三、綜合運用提升
簡便計算小練筆,競賽
45×(20+4)67×101125×13×8
32×125690÷5÷226×43+74×43
47×101-47369-143-57848+103
87×99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覺得在哪些方面表現(xiàn)得還不夠好?
第十一課時整理與練習(2)
主備人:黃春琴審核人:潘家玲
教學內(nèi)容:整理與練習6~13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把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熟練相關的簡便計算,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練習穩(wěn)定
1.完成教材第73~74頁第6題。(1)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計算(2)比較每組中的2題有什么共同點?(3)哪道算式的計算過程簡便?
2.完成教材第73~74頁第7、8、9、11題。
這四道題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第9題:是“相遇問題〞,“相遇問題〞的兩種解題方法符合乘法分派律的特點。第11題:勉勵學生根據(jù)已知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并選擇一些問題進行解答。3.完成教材第72~73頁“練習與運用〞第10題。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注意提醒學生解題時盡量選擇計算過程比較簡便的列式方法。
改正學生錯誤的列式,12*7*5指出算式不能隨便列,列好算式以后可以簡便計算二、綜合運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頁“摸索與實踐〞第12題。
這道題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連加的數(shù)學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可以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練習時,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說說哪些地方運用了簡便運算。養(yǎng)成能簡便盡量簡便的好習慣。有利于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2.完成教材第74頁“摸索與實踐〞第13題。
這是一道摸索規(guī)律的練習,讓學生先計算填出前三小題中間的符號,然后再觀測比較,找出規(guī)律。
不要只重視結果,而是讓學生學出簡便計算的過程三、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課后記:
第十三課時運算律與簡便運算綜合練習
一、填空。
1.用字母a、b、c表示下面運算定律:
(l)加法交換律();(2)乘法分派律();(3)乘法交換律();(4)加法結合律();(5)乘法結合律()。
2.45×(20×39)=(45×20)×39這是應用了()律。
3.用簡便方法計算376+592+24,要先算(),這是根據(jù)()律。4.根據(jù)運算定律,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1)a+(30+8)=(□+□)+8(2)□十82=□十18(3)45×□=32×□
(4)25×(4+8)=□×□十□×□5.把“>、<、=〞填在適合的○里496-120-230○496-(120+230)192+(95-75)○192+95-75720÷36÷2○720÷(36÷2)70×3+5○70×(3+5)(65+13)×4○65×4+13×4
二、選擇(把正確的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49×25×4=49×(25×4)這是根據(jù)()。A.乘法交換律B.乘法分派律C.乘法結合律2.986-297的簡便算法是()。
A.986-300-3B.986-300+3C.986-200-97D.986-(300+3)3.32+29+68+41=32+68+(29+41)這是根據(jù)()。A.加法交換律B.加法結合律C.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4.下面算式中()運用了乘法分派律。
A.42×(18+12)=424×30B.a(chǎn)×b+a×C=a×(b+C)C.4×a×5=a×(4×5)
三、判斷。(對的在括號里面打“√〞,錯的打“×〞)
1.25×(4+8)=25×4+2×58()2.(32+4)×25=32+4×25()3.180÷5÷4=180÷(5×4)()4.125×4×25×8=(125×8)+(4×25)()5.52+83+48=83+(52+48)這一步計算只運用了加法交換律。()
四、計算。1.口算。
480—101=598+99=210÷35=125×37×8=396—28—22=43+189+57=27×16+73×16=62×(100+l)=(35+49)÷7=2.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94+38+106+62490÷3525×64×125
125×15×8125×48989-186-14
4600÷25÷4136×101-13632×37+68×37
五、解決問題。
1.同學們?nèi)ボ妳^(qū)演出,四年級去113人,五年級去272人,六年級去87人。三個年級一共去多少人?
2.糧店運進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千克,小袋每袋25千克。一共運進大米多少千克?
3.一個工程隊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挖一條長2670米的水渠,已知上旬挖了1016米,中旬挖了984米。要想按期完成任務,下旬需要挖多少米?
4.學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這個任務交給25個班,每個班有4個小組,平均每個小組要做多少面彩旗?
5.一座大樓有25層,每層有24個窗口,每個窗口有4塊玻璃,這座大樓一共有多少塊玻璃?
6.某工廠原計劃一年生產(chǎn)農(nóng)具4800部,實際用10個月就完成了任務,實際平均每月比原計劃每月多生產(chǎn)多少部農(nóng)具?
第七單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計劃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教科書(2023版)75~97頁。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例,認識并把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基本特征,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確地測量或畫出三角形的高(高在三角形內(nèi)),以及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
2.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了解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知道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能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認識等腰梯形;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經(jīng)歷摸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過程,培養(yǎng)初步的觀測、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積累認識圖形的經(jīng)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4.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shù)學問題的摸索性和數(shù)學結構論的確定性,體驗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樂趣,加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的分類方法,把握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2.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
3.能正確地測量或畫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邊上的高。
教學難點:
1.摸索和發(fā)現(xiàn)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內(nèi)角和等于180°的結論;2.能正確地畫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教學準備:
教師:三角板、量角器、吸管(2、4、5、8cm、3cm各一根)
學生:三角板、量角器、吸管(2、4、5、8cm各一根),課本113頁、114頁的圖形,各種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紙片。
課時安排:10課時
認識三角形1課時三角形的三邊關系1課時三角形內(nèi)角和1課時三角形的分類1課時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1課時練習十三1課時認識平行四邊形1課時認識梯形1課時練習十四1課時整理與練習1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三角形(一)》
主備人:黃春琴審核人:潘家玲
教學內(nèi)容書P75-76例1、例2、練一練及練習十二1-4題。1.聯(lián)系實際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學目標2.能正確測量底和高,并把握畫指定底邊上的高。3.在認識三角形基本特征的活動中,體會認識多邊形特征的基本方法,發(fā)展觀測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會畫對應底邊上的高。難點:會給不同位置擺放的三角形畫指定底的高。教學準備學習目標課件、小黑板、三角尺等前置性學習我能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會畫三角形底邊上的高。一、例3導航上課時間5月25日學習內(nèi)容1.你能在圖中找出三角形嗎?自己畫一畫。2.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能見到三角形?(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寫明白不超過3個)3.自己在下面的空白處畫一個三角形,并記錄三角形的特點。4.我知道()條()首位相接()的圖形叫做三角形。二、例4導航1.你能量出下圖中的人字梁的高度嗎?描出你量的線段,并說說它有什么特點?2.自學書76頁關于三角形“底〞和“高〞是什么。3.試一試,畫出下圖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并和同學交流畫法。三、我的疑問:
我學會了什么我的疑問評價教師評價組內(nèi)☆☆☆☆☆☆☆☆☆☆☆☆☆☆☆☆☆☆☆☆
評價自我評價學情分析:學生已經(jīng)初步感性地認識了三角形,但是對于三角形教學過程教學流程一、情境引入復習一下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要注意些什么?1.出示一個三角形,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2.課前學習單上同學們還從一些圖片中找到了一些三角形?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找到的三角形?圖中滑翔機翼是三角形嗎?指出三角形的三條邊是三條線段3.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上也有三角形呢?師生交流后說一說。4.導入新課。三角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自主性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生觀測,并交流生口答生口答,并補充生1:3條邊,3個角;生2:3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應用,它有什么特點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深入生:2號是三角形,1、3、4都不是探究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二、交流共享(一)認識三角形的定義1.觀測三角形的特點。生:只要把4號的缺口處首位(1)學習單上同學們已經(jīng)畫了一個三角形,請相接就可以圍成三角形。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觀測畫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點?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2)組織全班交流。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點:①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②三角形的3條邊都是線段。③這3條線段要首尾相接地圍起來。④請一名孩子上臺指一指三角形的3條邊3個角3個頂點板書:3條邊3個角3個頂點2.認識三角形的定義。出示:生口答并指一指。生畫一畫生口答:三個頂點不能同在一(1)根據(jù)三角形的特點,來判斷這些圖形是
三角形嗎?
(2)誰來試著說說怎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圖三用小棒在黑板上擺一擺,誰能把它改成變成一個三角形
教師指出: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叫作三角形。(板書)
3.完成教材第75頁“試一試〞。理解。
個點作頂點,是不是都能畫一個三角形?若不能,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獨立在教材的方格紙上畫一畫后,教師展示學生的畫法。(3)觀測比較。
圖中任意三個點都能畫出一個三角形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能畫出一個三角形。(二)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衡量,叫人字梁。
2.師提問:這個人字梁是三角形,你能量出人小組交流你量的是哪條線段,有什么特點?3.組織交流。
米?量的哪條線段?有什么特點?離
板書:頂點對邊(2)為什么都選這條線段?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紹三角形的高和底。
條直線上,否則不能畫出三角形。
生到投影下指一指
生: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頂與人字梁底邊相互垂直;長度生口答:這條人字梁的高度其實是一條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生口答
合底,平移到頂點處,畫出虛線,標高和直角符號。
(1)出示題目,學生讀題,說說各自對題目的點到它對邊的距離;這條線段引導:你現(xiàn)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經(jīng)編干發(fā)巾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普通婦檢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急診室設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壓力電波黑膠管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衛(wèi)生間用紡織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廣西2025年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護理人員招聘5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年中國銀行賬戶管理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金屬鮑爾環(huán)填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移動式電腦絎縫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胡蘿卜果蔬汁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app 購買合同范例
- 小班期末家長會-雙向奔赴 共育花開【課件】
- 礦山生態(tài)修復工程不穩(wěn)定斜坡治理工程設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頸部瘢痕攣縮畸形治療
- 貴州省貴陽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規(guī)劃課題申報范例:俄羅斯教育改革研究(附可修改技術路線圖)
- 運輸企業(yè)安全事故報告調(diào)查處理制度(簡單版5篇)
- 倉庫貨物安全管理
- 端午做香囊課件
- 2024年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高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