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輪復習課件【知識精講精研+能力拓展提升】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1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課件【知識精講精研+能力拓展提升】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2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課件【知識精講精研+能力拓展提升】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3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課件【知識精講精研+能力拓展提升】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4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課件【知識精講精研+能力拓展提升】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講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022年湖南高考)中國是傳統(tǒng)的水稻種植大國,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在培育水稻優(yōu)良品種的過程中,發(fā)現某野生型水稻葉片綠色由基因C控制?;卮鹣铝袉栴}:(1)突變型1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突變?yōu)镃1所致,基因C1純合幼苗期致死。突變型1連續(xù)自交3代,F3成年植株中黃色葉植株占______。(2)測序結果表明,突變基因C1轉錄產物編碼序列第727位堿基改變,由5'-GAGAG-3'變?yōu)?'-GACAG-3',導致第______位氨基酸突變?yōu)?/p>

,從基因控制性狀的角度解釋突變體葉片變黃的機理

。

(部分密碼子及對應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蘇氨酸;CAG谷氨酰胺)2/9

243

谷氨酰胺

基因突變影響與色素形成有關酶的合成,使葉綠素不能形成,導致葉片變黃

(3)由C突變?yōu)镃1產生了一個限制酶酶切位點。從突變型1葉片細胞中獲取控制葉片顏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處理后進行電泳(電泳條帶表示特定長度的DNA片段),其結果為圖中___(填“I”“Ⅱ”或“Ⅲ”)。

關鍵詞:找聯(lián)系:明線:

250+750=1000暗線:

原基因長度1000kbIII(4)突變型2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變基因C2所致。用突變型2與突變型1雜交,子代中黃色葉植株與綠色葉植株各占50%。能否確定C2是顯性突變還是隱性突變?______(填“能”或“否”),用文字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C2是隱性突變,則突變型2為純合子,則子代CC2表現為綠色,C1C2表現為黃色,子代中黃色葉植株與綠色葉植株各占50%。若突變型2為顯性突變,突變型2(C2C)與突變型1(CC1)雜交,子代表型及比例應為黃∶綠=3∶1,與題意不符。綜上所述,突變2為隱性突變。解題方法:假設法內容要求——明考向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能,并可由此預測子代的遺傳性狀。核心素養(yǎng)——提考能生命觀念理解基因自由組合的細胞學基礎,建立進化與適應的觀念科學思維掌握自由組合定律的解題規(guī)律和方法、培養(yǎng)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以及邏輯分析能力科學探究探究個體的基因型、驗證自由組合定律

F1黃色圓粒綠色皺粒P×黃色圓粒F2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315101108329331:::×考點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分析

問題提出:①什么性狀屬于重組類型?②F2中為什么出現新性狀組合?為什么不同類型性狀比為9∶3∶3∶1?1.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孟德爾的假說是什么?結果分析:F2共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2.自由組合定律(孟德爾第二定律)1.內容: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__________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

,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__________。互不干擾分離自由組合實質:發(fā)生過程:在雜合體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基因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等位基因的分離,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條件: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分離和組合互不干繞。

3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1.(科學思維)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后代出現四種表現型,但比例為42%∶8%∶8%∶42%,試解釋出現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

。

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部分初級性母細胞發(fā)生交叉互換,產生四種類型配子,其比例為42%∶8%∶8%∶42%

2.(生產實踐)Yyrr(黃皺)×yyRr(綠圓),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黃圓∶綠皺∶黃皺∶綠圓=1∶1∶1∶1,則說明控制黃圓、綠皺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嗎?為什么?

不能說明;Yyrr(黃皺)×yyRr(綠圓),無論這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都為黃圓∶綠皺∶黃皺∶綠圓=1∶1∶1∶1??枷?通過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分析,考查科學思維能力(2021·湖南湘東六校聯(lián)考)(不定項)關于孟德爾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及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雜交實驗中,重組類型即F2中與F1性狀不同的類型B.受精時不同類型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不屬于自由組合C.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分裂時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D.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解析孟德爾雜交實驗中,重組類型即F2中與親本性狀不同的類型,A錯誤

?;蚍蛛x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分離,D錯誤。BC考向2通過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考查科學探究能力.(2021·山東德州聯(lián)考)現有①~④四個純種果蠅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狀均為顯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種性狀是隱性,其他性狀均為顯性。這四個品系的隱性性狀及控制該隱性性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如下表所示:品系①②③④隱性性狀均為顯性殘翅黑身紫紅眼相應染色體Ⅱ、ⅢⅡⅡⅢ若需驗證自由組合定律,可選擇交配的品系組合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D1.牽?;ǖ娜~子有普通葉和楓形葉兩種,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F用純種的普通葉白色種子和純種的楓形葉黑色種子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1為普通葉黑色種子,F1自交得F2,結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對F2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B.F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3∶1C.F2中與親本表現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3/8D.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的基因型有4種D如果將C選項中的親本改為親代,比例會變成多少?(2021·湖南,17)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適當的降低對抗倒伏及機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義。某研究小組利用純種高稈甘藍型油菜Z,通過誘變培育出一個純種半矮稈突變體S。為了闡明半矮稈突變體S是由幾對基因控制、顯隱性等遺傳機制,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試驗,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F2表型及數據分析,油菜半矮稈突變體S的遺傳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雜交組合①的F1產生各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時雌雄配子有____種結合方式,且每種結合方式機率相等。F1產生各種類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細胞遺傳學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卮鹣铝袉栴}:(1)根據F2表型及數據分析,油菜半矮稈突變體S的遺傳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雜交組合①的F1產生各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時雌雄配子有____種結合方式,且每種結合方式機率相等。F1產生各種類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細胞遺傳學基礎是_______________由兩對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控制16F1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021湖南)(2)將雜交組合①的F2所有高稈植株自交,分別統(tǒng)計單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分為三種類型,全為高稈的記為F3-Ⅰ,高稈與半矮稈比例和雜交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記為F3-Ⅱ,高稈與半矮稈比例和雜交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記為F3-Ⅲ。產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稈植株數量比為

。產生F3-Ⅲ的高稈植株基因型為

(用A、a;B、b;C、c……表示基因)。用產生F3-Ⅲ的高稈植株進行相互雜交試驗,能否驗證自由組合定律?_____。不能7∶4∶4Aabb、aaBb考點二

基因位置的判斷

(2021·重慶七校聯(lián)考節(jié)選)已知白花三葉草有兩個品種:葉片中含較高水平氰(HCN)的品種和不含氰的品種,其代謝過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現有兩個不含氰的品種雜交,F1全部含較高水平的氰。這兩個不含氰的品種基因型為

。(2)對于上述F1中等位基因D/d和H/h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有同學提出了兩種假說:假說一認為兩對等位基因D/d和H/h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假說二認為兩對等位基因D/d和H/h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請設計實驗來探究兩種假說的正確性。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

DDhh、ddHH(2)實驗思路:F1自交,統(tǒng)計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3)預期結果和結論:

若后代中含較高水平氰的個體與不含氰的個體比例為9∶7,則兩對等位基因D/d和H/h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假說一成立;

若后代中含較高水平氰的個體與不含氰的個體比例為1∶1,則兩對等位基因D/d和H/h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D和h位于一條染色體上,d和H位于另一條染色體上,假說二成立。還可以怎么寫?判斷基因是否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方法1.根據題干信息判斷: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根據雜交實驗判斷(常用)以A、a和B、b兩對基因為例(不考慮交叉互換)連鎖類型基因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和b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和B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圖解配子類型AB∶ab=1∶1Ab∶aB=1∶1自交后代基因型1AABB、2AaBb、1aabb1AAbb、2AaBb、1aaBB表現型性狀分離比3∶1性狀分離比1∶2∶1測交后代基因型1AaBb、1aabb1Aabb、1aaBb表現型性狀分離比1∶1性狀分離比1∶13.[2013全國]已知玉米籽粒黃色(A)對白色(a)為顯性,非糯(B)對糯(b)為顯性,這兩對性狀自由組合。請選用適宜的純合親本進行一個雜交實驗來驗證:①籽粒的黃色與白色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②籽粒的非糯與糯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③以上兩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要求:寫出遺傳圖解,并加以說明。還有別的方法嗎?為何不用?4.(2014全國Ⅰ)現有兩個純合的某作物品種:抗病高桿(易倒伏)和感病矮桿(抗倒伏)品種。已知抗病對感病為顯性,高桿對矮桿為顯性,但對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問題:(1)在育種實踐中,若利用這兩個品種進行雜交育種,一般來說,育種目的是獲得具有_______________優(yōu)良性狀的新品種。(2)雜交育種前,為了確定F2代的種植規(guī)模,需要正確的預測雜交結果。若按照孟德爾遺傳定律來預測雜交結果,需要滿足3個條件:條件之一是抗病與感病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其余兩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挆l件之二是高稈與矮稈這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離定律;條件之三是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2014全國Ⅰ)現有兩個純合的某作物品種:抗病高桿(易倒伏)和感病矮桿(抗倒伏)品種。已知抗病對感病為顯性,高桿對矮桿為顯性,但對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知甚少?;卮鹣铝袉栴}:(3)為了確定控制上述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否滿足上述3個條件,可用測交實驗來進行檢驗。請簡要寫出該測交實驗的過程。將純合的抗病高稈與感病矮稈雜交,產生F1,讓F1與感病矮稈雜交??键c三

突破自由組合定律的常規(guī)題型常規(guī)題型1根據親代基因型推測子代基因型1.以下兩題的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1)AaBbCc自交,求:①親代產生配子的種類數為____。②子代表現型種類數及重組類型數分別為_____。③子代基因型種類數及新基因型種類數分別為____________。

8種8種、7種27種、26種考點三

突破自由組合定律的常規(guī)題型常規(guī)題型1根據親代基因型推測子代基因型(2)AaBbCc×aaBbCC,則后代中①雜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②與親代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個體概率為______。③與親代具有相同表現型的個體概率為______。④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概率為______。⑤表現型與親代都不同的個體的概率為______。7/81/43/401/42.進行有性生殖的某種植物含有n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每對基因只控制一種性狀,相應基因可以依次用A/a、B/b、C/c…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的植株雜交,可以恰當解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B.僅考慮兩對基因,若兩親本雜交子代的表現型為1:1:1:1,則親本之一肯定為隱性純合子C.某植株n對基因均雜合,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其測交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2nD.某植株n對基因均雜合,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其測交子代中單雜合子(僅一對基因雜合)所占的比例為n/2n+1Cn/2n常規(guī)題型2根據子代表現型推測親代基因型1.某植物子葉黃(A)對綠(a)為顯性,圓粒種子(B)對皺粒種子(b)為顯性,現用黃色圓粒與綠色圓粒做親本進行雜交,發(fā)現后代(F1)出現四種類型,其比例為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3:3:1:1,讓F1中的黃色圓粒相互授粉,F2的性狀分離比是(

)A.24:8:3:1 B.25:5:5:1C.15:5:3:1 D.9:3:3:1A解題技巧:先根據子代表現型推測親本基因型此圖中可有疑云?2.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且兩對基因均為完全顯性,分別控制豌豆的兩對相對性狀,植株甲和植株乙進行雜交,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子一代出現3∶1∶3∶1的性狀分離比,則兩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B.若子一代出現1∶1∶1∶1的性狀分離比,則兩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C.若子二代出現9∶3∶3∶1的性狀分離比,則兩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D.若子二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兩親本的雜交組合可能有4種情況ABCA、B、C親本基因型組合不唯一子一代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典例】

(2017·全國卷Ⅱ,6)若某哺乳動物毛色由3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其中A基因編碼的酶可使黃色素轉化為褐色素;B基因編碼的酶可使該褐色素轉化為黑色素;D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達;相應的隱性等位基因a、b、d的表達產物沒有上述功能。若用兩個純合黃色品種的動物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1均為黃色,F2中毛色表現型出現了黃∶褐∶黑=52∶3∶9的數量比,則雜交親本的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根據子代表現型確定親代基因型A.蘭花花色遺傳至少由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的3對等位基因控制B.F2中藍花基因型有19種C.F2的藍花植株中,純合子占7/37D.若F1測交,則其子代表型及比例為紅花∶藍花=7∶1P130【典例2】

(不定項)(2021·石家莊模擬)有一種名貴的蘭花,花色有紅色、藍色兩種,其遺傳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F將紅花植株和藍花植株進行雜交,F1均開紅花,F1自交,F2紅花植株與藍花植株的比例為27∶37。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BC1:7P131[對點練2]

(2022·山東濟南聯(lián)考)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別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獲得的子代表型及比例是紅花頂生∶白花頂生∶紅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將紅花腋生與白花頂生豌豆植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是白花頂生∶紅花頂生∶白花腋生∶紅花腋生=15∶9∶5∶3,則親本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Abb與aaBB B.Aabb與aaBB C.AAbb與aaBb D.Aabb與aaBbB審題:

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遺傳定律,F1自交卻沒有出現熟悉的比例,可見F1不止一種基因型(1)基因型Mm的植株連續(xù)自交兩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與野生型植株雜交所得可育晚熟紅果雜交種的基因型為________,以該雜交種為親本連續(xù)種植,若每代均隨機受粉,則F2中可育晚熟紅果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P132.3.(2021·山東卷,22)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異花受粉。M、m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基因型為mm的植株只產生可育雌配子,表現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為MM、Mm的植株表現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基因型為RR、Rr、rr的植株表型分別為:正常成熟紅果、晚熟紅果、晚熟黃果。細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種酶的合成,導入H基因的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達,噴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1/6MmRr5/12(2)已知H基因在每條染色體上最多插入1個且不影響其他基因,將H基因導入基因型為Mm的細胞并獲得轉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別與雄性不育植株雜交,在形成配子時噴施NAM,F1均表現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體細胞中含1個或多個H基因,則以上所得F1的體細胞中含有________個H基因。若植株甲的體細胞中僅含1個H基因,則H基因插入了________所在的染色體上。若植株乙的體細胞中含n個H基因,則H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必須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與雄性不育植株雜交,若不噴施NAM,則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0M基因必須有1個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體上,且2條同源染色體上不能同時存在H基因1/2n常規(guī)題型3多對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分析n對等位基因(完全顯性)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規(guī)律親本相對性狀的對數F1配子F2表現型F2基因型種類比例種類比例種類比例12(1∶1)12(3∶1)13(1∶2∶1)1222(1∶1)222(3∶1)232(1∶2∶1)2n2n(1∶1)n2n(3∶1)n3n(1∶2∶1)n【典例】P131.4

(2011·全國卷Ⅰ,32)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F有甲、乙、丙、丁4個純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間進行雜交,雜交組合、后代表現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據雜交結果回答問題。(1)這種植物花色的遺傳符合哪些遺傳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實驗中,植物的花色受幾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自由組合規(guī)律

4對。

①本實驗中乙×丙和甲×丁兩個雜交組合中,F2代中紅色個體占全部個體的比例為81/(81+175)=81/256=(3/4)4,依據n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完全顯性時,F2代中顯性個體的比例是(3/4)n,可判斷這兩對雜交組合涉及4對等位基因②綜合雜交組合的實驗結果,可進一步判斷乙×丙和甲×丁兩個雜交組合中的4對等位基因相同

【綜合提高】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淺紅色、粉紅色、大紅色和深紅色五種,它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編碼的產生色素的酶所決定的。請回答:(1)如果要確定控制花色的基因的數量及相互關系,應進行該植物的

實驗。(2)若已確定花色由等位基因R1(產生粉紅色色素)、R2(產生淺紅色色素)和r(不產生有色色素)控制,且R1和R2對r顯性,R1和R2共顯性及色素在表現花色時有累加效應(即R1R1表現為深紅色、R1R2表現為大紅色、R2R2表現為粉紅色)。

①兩株花色為粉紅色的植株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可能是

。(要求寫出花色及比例)

雜交全為粉紅色、大紅色﹕淺紅色=1﹕1、深紅色﹕粉紅色﹕白色=1﹕2﹕1。

(2)若已確定花色由等位基因R1(產生粉紅色色素)、R2(產生淺紅色色素)和r(不產生有色色素)控制,且R1和R2對r顯性,R1和R2共顯性及色素在表現花色時有累加效應(即R1R1表現為深紅色、R1R2表現為大紅色、R2R2表現為粉紅色)。

①兩株花色為粉紅色的植株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可能是

。(要求寫出花色及比例)②發(fā)現極少數淺紅色和粉紅色的花上出現白色斑,而大紅色和深紅色花上從來沒有發(fā)現這種現象,原因是

。全為粉紅色、大紅色﹕淺紅色=1﹕1、深紅色﹕粉紅色﹕白色=1﹕2﹕1。雜合子R2r或R1r中r基因表達產生白色色素的結果(可能是R2\R1突變?yōu)閞,而大紅色和深紅色突變成rr基因型的幾率太低)

.(3)若兩株花色為粉紅色的植株雜交,子代中花色表現為1白色︰4淺紅色︰6粉紅色︰4大紅色︰1深紅色,則可以確定花色由

對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并遵循

定律。(4)若兩株花色為深紅色的植株雜交,子代中花色為深紅色的植株占81/256,則子代中花色為白色的植株占

,可以確定花色由

對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自由組合1/442寫一個白花植株占1/4的理由考點四

兩對以上等位基因對性狀的控制1.(2021年湖北高考真題)甲、乙、丙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純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種,甲分別與乙、丙雜交產生F1,F1自交產生F2,結果如表。組別雜交組合F1F21甲×乙紅色籽粒901紅色籽粒,699白色籽粒2甲×丙紅色籽粒630紅色籽粒,490白色籽粒根據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乙與丙雜交,F1全部為紅色籽粒,則F2玉米籽粒性狀比為9紅色:7白色B.若乙與丙雜交,F1全部為紅色籽粒,則玉米籽粒顏色可由三對基因控制C.組1中的F1與甲雜交所產生玉米籽粒性狀比為3紅色:1白色D.組2中的F1與丙雜交所產生玉米籽粒性狀比為1紅色:1白色C每一對都有顯性基因才是紅色

甲分別與乙和丙有兩對基因不同代入后排除2.小麥中高稈對矮稈為顯性(T—t),抗病對不抗病為顯性(R—r),以高稈抗病和矮稈不抗病小麥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1進行自交,所得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高稈抗?。焊叨挷豢共。喊捒共。喊挷豢共?9:15:15:25。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TTRR和ttrrB.TtRr和ttrrC.TtRR和ttrrD.TTRr和ttrrB代入后排除,看F1自交后的比例可以排除A、C、D3.蠶豆的生長習性分為有限生長、無限生長和亞有限生長三種類型。研究人員用G(有限生長型)R(無限生長型)F(無限生長型)三個純合品系蠶豆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論正確的是項目親本F1表型F2表型及數量無限生長型有限生長型亞有限生長型實驗1♂G×♀R無限生長型3639129實驗2♀G×♂R無限生長型118289實驗3♀G×♂F無限生長型?60無A.通過實驗1、2正反交結果,可判斷蠶豆的生長習性這一性狀的遺傳可能不受細胞核基因控制B.控制該性狀的等位基因有兩對,兩對均為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為有限生長型C.實驗2中,F2無限生長型蠶豆的基因型有4種,有限生長型蠶豆的基因型是2種D.實驗3中,根據結果可推測,F2無限生長型蠶豆數量理論值應為1809:3:3:1的變式,無限生長型存在6種基因型,有限生長型存在2種基因型DG的基因型為一顯一隱純合F的基因型兩對顯性基因4.水稻雄性不育由等位基因M/m控制,M對m為完全顯性,N基因會抑制雄性不育基因的表達,進而使植株可育。某小組選取甲(雄性不育)、乙(雄性可育)兩個水稻品種雜交,F1均表現為雄性可育,讓F1自交并單株收獲、種植,得到的F2植株一半為雄性可育,另一半為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3: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親本的基因型為Mmnn和mmNNB.F2中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種C.F2雄性可育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植株所占比例為23/32D.從F2中選擇兩種雄性可育株雜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株所占比例最高為1/2A5.(2016·上海卷)控制棉花纖維長度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對長度的作用相等,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aabbcc的棉纖維長度為6厘米,每個顯性基因增加纖維長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與乙(aaBbCc)雜交,則F1的棉纖維長度范圍是(

)A.6~14厘米B.6~16厘米C.8~14厘米 D.8~16厘米C甲、乙的配子中各自最多兩個顯性基因;甲的配子中至少一個顯性基因,乙的配子可能沒有顯性基因

6.(多選)鮮食玉米顏色多樣、營養(yǎng)豐富、美味可口。用兩種純合鮮食玉米雜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狀表現及比例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紫色與白色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性狀的表現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C.F1的花粉離體培養(yǎng)后經秋水仙素處理,可獲得紫色甜粒純合個體D.F2中的白色籽粒發(fā)育成植株后隨機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4/49AC紫色:白色=1:1非甜:甜=3:1常規(guī)題型4判斷多對基因的位置分析(科學探究)利用①aaBBCC、②AAbbCC和③AABBcc來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是否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實驗思路:

。選擇①×②、②×③、①×③三個雜交組合,分別得到F1并自交得到F2,若各雜交組合的F2中均出現四種表現型,且比例為9∶3∶3∶1,則可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設計實驗判斷已知的多對基因的位置

1.(2021·泉州模擬)番茄果形有圓形果和長形果,花序有單一花序和復狀花序,分別由基因S/s、T/t控制。某興趣小組先用純合的復狀花序圓形果植株與純合的單一花序長形果植株雜交,F1為單一花序圓形果;再用雙隱性品系與F1進行測交,甲、乙同學對測交后代分別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表。表1甲的統(tǒng)計數據測交子代表現型圓形果長形果復狀花序單一花序測交子代數/株107103105105表2乙的統(tǒng)計數據測交子代表現型單一花序圓形果單一花序長形果復狀花序圓形果復狀花序長形果測交子代數/株22838520圓形果:長形果=1:1復狀:單一=1:1性狀組合比例:少:多:多:少請回答:(1)復狀花序圓形果親本和F1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2)根據表1能否判斷控制番茄果形和花序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_______?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學根據表2得出結論“控制番茄果形和花序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該結論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Stt、SsTt不能不論2對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測交后代都會出現圓形果∶長形果=1∶1、復狀花序∶單一花序=1∶1正確。因為測交后代四種表現型比例不是1∶1∶1∶1,而是2多2少2.

(2020·四川五校聯(lián)考)某研究所將擬南芥的三個耐鹽基因SOS1、SOS2、SOS3導入玉米,篩選出成功整合的耐鹽植株(三個基因都表達才表現為高耐鹽性狀)。如圖表示三個基因隨機整合的情況,讓三株轉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所占比例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三者相同C解題思路若發(fā)生隱性突變的基因不是同一位點的基因,則兩個隱性突變品種雜交,子代將表現為光滑形葉片。若是同一位點的隱性突變,則子代繼續(xù)表現為鋸齒狀葉片。①③④是同一位點、②⑥為同一位點3.(2022·山東·高考真題)野生型擬南芥的葉片是光滑形邊緣,研究影響其葉片形狀的基因時,發(fā)現了6個不同的隱性突變,每個隱性突變只涉及1個基因。這些突變都能使擬南芥的葉片表現為鋸齒狀邊緣。利用上述突變培育成6個不同純合突變體①~⑥,每個突變體只有1種隱性突變。不考慮其他突變,根據表中的雜交實驗結果,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雜交組合子代葉片邊緣①×②光滑形①×③鋸齒狀①×④鋸齒狀①×⑤光滑形②×⑥鋸齒狀A.②和③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

B.③和④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鋸齒狀C.②和⑤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

D.④和⑤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C根據第3、第4組結果,D正確(1)植物方面①原理:基因重組②缺點:育種時間長③優(yōu)點:將不同個體上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到一個個體上(目的性強);操作簡單,技術要求不高考點四.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1.雜交育種(2022甲卷·全國·高考真題)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頂端長雄花序,葉腋長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異株植物。玉米的性別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顯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顯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個體為雌株?,F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種純合體玉米植株。回答下列問題。(1)若以甲為母本、丁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需進行人工傳粉,具體做法是_____________。(2)乙和丁雜交,F1全部表現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與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對母本甲的雌花花序進行套袋,待雌蕊成熟時,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頭上,再套上紙袋。1/4bbTT、bbTt1/4(2)動物方面思考:如何利用長毛立耳貓(BBEE)和短毛折耳貓(bbee)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長毛折耳貓(BBee)?四.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四.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1.雜交育種1.豌豆高莖(D)和矮莖(d)的基因,圓粒(R)和皺粒(r)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現有高莖圓粒和矮莖皺粒兩個純合豌豆品種,欲培育出高莖皺粒豌豆新品種.請將以下簡單的計劃補充完整:育種計劃:(1)第一年:①將上述兩品種的豌豆種子分別種植在不同地塊上,獲得親本植株.②若以高莖圓粒豌豆為母本,則需在

以前對母本進行人工去雄和套袋操作.③在適宜時期取矮莖皺粒豌豆的花粉對母本進行人工授粉.④收獲F1種子.自花傳粉(開花)1.豌豆高莖(D)和矮莖(d)的基因,圓粒(R)和皺粒(r)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現有高莖圓粒和矮莖皺粒兩個純合豌豆品種,欲培育出高莖皺粒豌豆新品種.請將以下簡單的計劃補充完整:育種計劃:(2)第二年:①種植F1種子,獲得F1植株.任其自交,獲得F2種子.②選出F2種子中的

,這樣的種子約占F2種子總數的____.(3)第三年:①種植第二年選出的F2種子,獲得F2植株.②只保留F2植株中的

,這樣的植株約占本年植株總數的_____.③任其自交,產生F3種子單獨收獲,分別種植在不同地塊上,獲得多份F3種子.皺粒種子1/4高莖植株3/41.豌豆高莖(D)和矮莖(d)的基因,圓粒(R)和皺粒(r)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現有高莖圓粒和矮莖皺粒兩個純合豌豆品種,欲培育出高莖皺粒豌豆新品種.請將以下簡單的計劃補充完整:育種計劃:③任其自交,產生F3種子單獨收獲,分別種植在不同地塊上,獲得多份F3種子.(4)第四年:將多份F3種子分別種植在不同地塊上,獲得F3植株;從_______________獲得所需純種.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的地塊上(或全是高莖植株的地塊上)一個正常的女人與一個并指(Bb)的男人結婚,他們生了一個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再生一個孩子:(1)只患并指的概率是________。(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4)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________。(5)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四.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2.遺傳病研究四.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3.基因定位2.水稻的花序和花器官的形態(tài)特征及結構對其產量有重要的影響。為闡明水稻穎花發(fā)育的遺傳機制,科研人員通過射線輻照野生型水稻,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內穎完全退化的品系突變體甲和突變體乙,進行了如下實驗。(1)將突變體甲和突變體乙分別與野生型水稻進行雜交,F2的性狀分離比均為野生型∶內穎部分退化∶內穎完全退化=1∶2∶1。可推測兩種突變體的形成均可能是______對等位基因突變的結果。讓F1與內穎完全退化型個體雜交,其后代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可驗證上述推論的合理性。一內穎部分退化∶內穎完全退化=1∶1能分辨顯隱關系嗎?四.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3.基因定位2.為闡明水稻穎花發(fā)育的遺傳機制,科研人員通過射線輻照野生型水稻,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內穎完全退化的品系突變體甲和突變體乙,進行了如下實驗。(2)科研人員將突變體甲與突變體乙雜交,F1表現為內穎部分退化,說明兩種突變體是由不同基因突變所致。由此也說明了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為______。

為進一步研究兩種突變體的突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取F1自交,若F2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_,則說明兩種突變體的突變基因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一種性狀可由多個基因控制野生型∶內穎部分退化∶內穎完全退化=1∶8∶7請用遺傳圖解加以說明四.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3.基因定位2.為闡明水稻穎花發(fā)育的遺傳機制,科研人員通過射線輻照野生型水稻,培育出能穩(wěn)定遺傳的內穎完全退化的品系突變體甲和突變體乙,進行了如下實驗。(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突變體甲、乙的突變基因分別為a、b基因,利用數字圖象處理技術對相關基因的長度進行測量,測得A、a基因分別為1200bp、900bp,B、b基因均為600bp。由此可知,突變體甲是由于A基因內______________所致。為了探究突變體乙產生的原因,科研人員用甲基化抑制劑(5-aza-dC)處理突變體乙后進行基因B表達分析,結果如圖所示。請從分子水平解釋突變體乙出現的原因是______。堿基對的缺失B基因發(fā)生了甲基化修飾,抑制了基因的表達3.基因定位(4)SNP是基因組水平上由單個核苷酸的變異引起的DNA序列多態(tài)性,某些SNP在個體間差異穩(wěn)定,可作為DNA上特定位置的遺傳標記。已知突變體甲和野生型水稻的Ⅱ號和Ⅲ號染色體上的SNP如圖所示,為確定突變體甲的突變基因在Ⅱ號還是Ⅲ號染色體上,科研人員進行了實驗(不考慮互換)。3.基因定位

SNP1檢測結果為全為SNP1m,SNP2檢測結果全為SNP2m∶SNP2B=1∶1將突變體甲和野生型進行雜交,得到的F1植株自交。檢測F2中全部內穎完全退化個體的SNP,若SNP1和SNP2的檢測結果分別為______,則突變基因在Ⅱ號染色體上。分析:

II和III在F1產生配子時自由組合微專題

自由組合定律的特殊分離比

蜜蜂是一種營社群生活的動物,一個蜂群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三類,其中蜂王和工蜂都是雌蜂,它們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蜂王專職產卵,工蜂沒有生殖能力,負責采集花粉、喂養(yǎng)幼蟲、清理蜂房等工作。雄蜂只是同蜂王交尾,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fā)育而成的,稱為孤雌生殖?!镜淅?】(2021·河北衡水金卷)蜜蜂中,雌蜂是由雌雄配子結合的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個體,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fā)育而來的。某對蜜蜂所產生子代的基因型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這對蜜蜂的基因型是(

) A.AADd和ad B.AaDd和aD C.AaDd和AD D.Aadd和ADC序號條件自交后代比例測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種顯性基因時表現為同一性狀,其余正常表現9∶6∶11∶2∶12兩種顯性基因同時存在表現為一種性狀,否則表現為另一性狀9∶71∶3

9∶3∶3∶1的變式(總和等于16)序號條件自交后代比例測交后代比例3某對隱性基因成對存在時表現為雙隱性狀,其余正常表現9∶3∶41∶1∶24只要存在顯性基因就表現為同一性狀15∶13∶1序號條件自交后代比例測交后代比例5根據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影響性狀表現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aaBb)∶aabb=1∶2∶16顯性純合致死AaBb∶Aabb∶aaBb∶aabb=4∶2∶2∶1AaBb∶Aabb∶aaBb∶aabb=1∶1∶1∶1

解題技巧【典例1】某二倍體植株自交的子一代表現型及比例是高莖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白花=5∶3∶3∶1,高莖和矮莖分別用基因A、a表示,紅花和白花分別用基因B、b表示。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回答問題:(1)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遵循的遺傳規(guī)律的實質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分析:

從性狀分離比看,這不是4X4的結合方式,而是3X4的結合方式,且從比例看是9:3:3:1的變式

(2)針對子一代出現該比例的原因,有人提出假說一:親本產生的某種基因型的花粉不育,若該假說成立,則子一代高莖紅花植株中,AaBb個體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另有人提出假說二:親本產生的某種基因型的卵細胞不育。請利用子一代植株設計雜交實驗對上述兩種假說進行探究。(要求:寫出實驗思路.不需要對不育配子的基因型進行探究)3/5將子一代中多株高莖紅花植物與多株矮莖白花植物進行正反交實驗,觀察子二代是否有高莖紅花植株出現?!镜淅?】.某昆蟲體色的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翅形的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這兩種性狀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且都位于常染色體上。現有兩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F1雌雄個體間相互交配得到F2,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2∶3∶3∶1。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這兩種性狀獨立遺傳,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B.選擇F2中的灰身長翅、灰身殘翅的雌雄個體隨機雜交,子代表現為黑身殘翅的概率為1/9C.若對F1個體進行測交,則在得到的子代個體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2/3D.F2中灰身長翅的個體所占比例為2/9,是因為F1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致死D【典例3】開兩性花的某植株高莖(基因A)對矮莖(基因a)完全顯性,紅果(基因B)對黃果(基因b)完全顯性。現將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表現型的比例可能如表所示。對這些比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子代表現型的比例A/a、B/b的位置和出現相應比例的可能原因A5:3:3:1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基因型AABb和AaBB的受精卵不發(fā)育B7:3:1:1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含基因Ab的花粉不萌發(fā)C1:2:1A和b位于一條染色體,a和B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另一條染色體D6:2:3:1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含基因AB的花粉和卵細胞均致死D【典例4】在研究一對或兩對等位基因遺傳規(guī)律時經常會出現特殊比例,回答下列特殊比例的相關問題。(1)在研究大豆一對等位基因遺傳規(guī)律時,發(fā)現基因型為Tt個體自交,性狀分離比是7:1,進一步研究發(fā)現含基因t的花粉致死率為2/3導致上述特殊比例的出現,若Tt個體自交,含基因t的花粉致死率為________時,性狀分離比為11:1(2)在研究玉米紫莖、綠莖這一對相對性狀遺傳規(guī)律時發(fā)現,基因型AaBb的紫莖玉米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莖:綠莖=9:7。后代綠莖個體中雜合子占_________。性狀分離比為紫莖:綠莖=9:7體現了基因和性狀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系。(3)在研究豌豆高莖、矮莖(相關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高莖為顯性性狀)和圓粒、皺粒(相關基因位于7號染色體,圓粒為顯性性狀)兩對相對性狀遺傳規(guī)律時發(fā)現,基因型為DdRr豌豆自交(子代數目足夠多),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高莖圓粒:矮莖圓粒:高莖皺粒=4:1:1,請給出合理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4/7不是簡單的線性(兩對基因控制一種性狀)dr的雌雄配子之一致死(純合子致死)(4)某植物的花色受細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已知紅花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M/m、N/n控制,且基因M和N是紅花(深紅、淺紅都屬于紅色)出現的必需基因。種植中發(fā)現,深紅花和白花性狀均可穩(wěn)定遺傳,而淺紅花性狀總是不能穩(wěn)定遺傳。深紅花品系(甲)和白花品系(乙)植株雜交,F1均為淺紅花,F1自交,F2中深紅花:淺紅花:白花=1:8:7。根據上述雜交結果判斷,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種。5【典例5】研究發(fā)現,水稻細胞中的基因A和P能通過控制雌配子的產生以及受精作用來控制生殖過程,具體表現為:含基因A的植株產生的所有雌配子染色體組成和基因型均與體細胞相同;含基因P的植株產生的所有雌配子可不經過受精作用直接發(fā)育成個體。已知基因A和P不會影響雄配子的產生及受精卵的發(fā)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基因型為AAAaa或AAaaaB.基因型為aaPp的植株做母本時其產生的子代均為單倍體C.基因型為AaPp的植株作母本能使子代保持母本的基因型D.基因型為aapp的母本植株與基因型為AaPp的父本植株雜交,子代有四種基因型A【典例6】矮牽牛(2n=14)是一種自花傳粉植物,其花色由三對等位基因(A/a、B/b、C/c)控制,控制紅色花的基因是A、B、C,控制白色花的基因是a、b、c,各顯性基因效果相同且具有累積效應,顯性基因越多紅色越深,隱性性狀為白色花,請回答下列問題:(1)矮牽牛種群中,一共有____種表現型。(2)若基因型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均為紅花植株,則滿足該結果的條件是_______。7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每條染色體上均有一個顯性基因和一個隱性基因(3)若基因A/a、B/b、C/c的位置關系如圖所示,研究人員將抗旱基因D成功插入某矮牽牛植株的染色體DNA中,得到某種類型的抗旱矮牽牛植株,請設計實驗確定屬于如圖哪種類型:①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觀察后代表現型及比例。②若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為類型Ⅰ;若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為類型Ⅱ。抗旱:不抗旱=3:1[抗旱:不抗旱=1:1]

讓抗旱矮牽牛植株自交[或讓抗旱矮牽牛植株測交(與白色花矮牽牛植株雜交)]

抗旱:不抗旱=15:1[抗旱:不抗旱=3:1]【典例7】某二倍體兩性花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該植物開花后完成傳粉過程,既可進行同一植株的自交過程,又可進行不同植株間的雜交過程。該植株雄蕊的發(fā)育受一對等位基因(E、e)控制,E基因可控制雄蕊的發(fā)育與成熟,使植株表現為雄性可育;e基因無此功能,使植株表現為雄性不育。請回答下列問題:(1)農業(yè)生產中為培育該植物的無子果實,常常在該植物的柱頭上涂抹生長素,該過程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