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學生走進詞語教學的新天地_第1頁
引領學生走進詞語教學的新天地_第2頁
引領學生走進詞語教學的新天地_第3頁
引領學生走進詞語教學的新天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引領學生走進詞語教學的新天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詞語教學是其重要組成局部,也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綜觀現(xiàn)下的詞語教學,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把詞語擱置一邊,有意回避;有的蜻蜓點水,無視詞語的個性特點;有的照本宣科,孤立解詞,詞語教學不足生命活力。詞語有溫度,字詞知冷暖,老師應引領孩子走進詞語教學的新境界,使詞語更靈動,更富魅力。

一、依托畫面,化理性理解為感性

【原文句子】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畫家和牧童》: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教學片段】

師:自己讀讀這個句子。

師: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生:濃墨涂抹和輕筆細描這兩個詞語不懂。

師:這兩個詞語代表了我國國畫中兩種不同的畫法。老師這兒有2幅畫,猜猜哪一幅用了濃墨涂抹的辦法,哪一幅用了輕筆細描的辦法?

生:左邊那幅畫用了濃墨涂抹的辦法,右邊那幅用了輕筆細描的辦法。

師:是呀,像這樣用大塊濃墨畫畫的辦法就叫——

生:濃墨涂抹。

師:像這樣用筆輕輕、細細地描繪的辦法就叫——

生:輕筆細描。

師:有時我們可以借助畫面來體會詞語的意思呢。讀讀這兩個詞語,把它們積累下來。

生齊讀:濃墨涂抹、輕筆細描

【我來點睛】

語言文字的理解是理性的,如何讓理性的詞語理解可讓學生用眼睛看得見,用手觸摸得著呢?像“濃墨涂抹、輕筆細描“這樣的詞語極具畫面感,如純正叫學生從字面上理解,不但干燥乏味,無法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到底怎樣的畫法才是“濃墨涂抹〞,才是“輕筆細描〞。上述教學片段,老師直接出示兩幅畫,讓學生猜,由于有感性體驗為撐持,每一個學生都能馬上讀懂這兩幅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詞語意趣和魅力就是這樣一點點彌漫在孩子們的周圍。

二、巧設情境,體驗中潤物細無聲

【原文句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選學課文?我愛故土的楊梅》: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教學片段】

師:剛剛第一遍讀課文時有個孩子問老師“貪婪〞是什么意思?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吮吸〞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大家就是一棵棵楊梅樹,用動作來告訴老師。

師:一直吸,一直吸,不能停。你吸夠了嗎?

生:不夠。

師:那就繼續(xù)吸。像這樣一直吸,吸不夠,不停地吸,就叫做——

生:貪婪地吮吸。

師:楊梅樹,你貪婪地吮吸著什么?

生:我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師:感覺怎么樣?

生:舒服極了!

【我來點睛】

詞語教學看似簡單,但真正讓孩子感興趣的確有一些難度,特別是低中段的孩子。但有些詞語我們可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并讓學生親身體驗,就能讓他們學得既生動又扎實。上述教學片段,老師緊扣“貪婪、吮吸〞這兩個詞語巧設了一個情境,讓孩子當當楊梅樹,學著楊梅樹的樣子吮吸甘露,一直吸,不停地吸,這就是“貪婪地吮吸〞。通過此情境體驗,詞語的理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再趁熱打鐵,讓學生用此辦法去學習下一句中的“伸展〞,這樣,不但學習辦法得到了穩(wěn)固,詞語教學也在此情境中“潤物細無聲〞地完成了。

三、詞文融通,化抽象理解為具體

【原文句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清澈的湖水》:

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

【教學片段】

師:讀著讀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生:什么是山巒?

生:什么是變幻的山巒?

師: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你覺得哪是山巒?

師:哦,原來這連著的山就是——

生:山巒。

師:這是——

生:遠處的山巒。

師:這是——

生:近處的山巒。

師:這是——

生:映在水里的山巒。

師:這映在水里的山巒與岸上的山巒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產生變化?別急,我們讀讀第一段就能找到其中的答案了。

生:因為船在行駛,有波紋。

師:還有什么原因會產生波紋?

生:湖中有魚兒在游動,湖面晃動了,山巒的倒影就發(fā)生了變化……

師:是呀,由于水波蕩漾,映在水里的山巒一會兒變高,一會兒變低,一會兒變胖,一會兒變瘦,一會兒到左,一會兒到右,真是變幻無窮啊。這就是——

生:變幻的山巒。

【我來點睛】

文本中有的句子提示或解釋了詞語的意思,此時老師可引導孩子結合文本內容對詞語進行感悟。上述

教學片段,“山巒〞一詞理解相對簡單些,但是“變幻〞一詞很抽象,孩子理解起來難度很大。此時,老師沒有直接就詞論詞講意思,而是先通過圖畫讓孩子找找哪是山巒,察看比擬岸上的山巒與映在水中的山巒的不同,然后引導孩子找到第一段,使學生感受到詞語和第一段文本之間有著密切關系,這就是詞文融通,再引導孩子結合圖畫、句子談“變幻〞的意思,此時,融通的不僅是對詞語的理解,更是對文本的一種再現(xiàn)、深入。

四、比擬推敲,復原詞語豐盛內涵

【原文句子】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頤和園》: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教學片段】

師:剛剛,通過朗讀,我們知道了這兩句話寫出了昆明湖的“靜〞與“綠〞。這兒用了一個“滑〞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用了“滑〞字,表明船行駛得很慢。

師:能改用“劃〞字嗎?

生:我認為不行。如果用“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這樣的話,湖面就會產生波紋。而課文中說,游船、畫舫在湖面駛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樣的話,就顯得自相矛盾了。

生:句子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面鏡子,我們都知道,鏡子的外表很光滑,這兒用〞滑“字就顯得很準確,而用“劃〞字就沒有這樣的好處了。

生:我覺得只有用“滑〞,才能寫出昆明湖的“靜〞的特點。用“劃〞不但寫不出“靜〞,反而破壞了“靜〞。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都很精彩!從一個“滑〞字,我們不但體會到了昆明湖的“靜〞,更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希望同學們在平時寫作文時,也要像作者一樣,準確地用好詞語,把作文寫生動。

【我來點睛】

葉圣陶有言:“閱讀辦法不僅是機械的解釋定義,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的法那么,最要緊的還在多比擬,多歸納,多揣摩,多體會,一字一句都不輕易放過。〞閱讀教學如此,詞語教學亦是如此。我們可運用比擬推敲的辦法,引導學生反復推敲、比擬,細細揣摩作者用詞的準確,從而獲得審美感、情味感、意蘊感。

五、激活敘述,化詞語積累為運用

【原文句子】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畫家和牧童》:

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贊揚道。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譽道。

【教學片段】

師: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剛剛讀的這三個句子中有三個近義詞。

生:夸贊、稱譽、贊揚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個詞語,把它們積累下來。

師: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和它們意思相近呢?

生:夸獎。

生:贊美。

生:褒揚。

師:我們祖國的語言多么豐盛呀!一個意思作者卻用了不同的詞語來敘述,真是巧妙呀!分組讀讀這三個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巧妙吧。

師:如果你也是圍觀的人,看到戴嵩如此精美絕倫的畫作,你會如何夸贊呢?

生:畫得真好?。‘嫷谜婧冒?!這真是上乘之作!我稱譽道。

生:畫得太棒了,畫得太棒了!真是栩栩如生??!我贊揚道。

生:畫得太妙了,畫得太妙了!這真是惟妙惟肖啊!我夸贊道。

師:像這樣你也夸我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贊,就叫做——

生:紛紛夸贊。

【我來點睛】

詞語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表現(xiàn)〞。詞語教學,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根底層面,其最終指向是“言語的內化〞。從學生學習語言的心理過程看,積累和運用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學習級別。此教學片斷,除了讓孩子理解“紛紛夸贊、稱譽、贊揚〞這三個詞語外,老師還結合課文內容,在想象體會情境中將所積累的三個詞語進行語言實踐,意在讓孩子在積累的根底上內化語言,注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