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致突變實驗_第1頁
三氯乙烯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致突變實驗_第2頁
三氯乙烯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致突變實驗_第3頁
三氯乙烯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致突變實驗_第4頁
三氯乙烯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致突變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氯乙烯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致突變試驗

一、實驗目的1、掌握Ames試驗的基本原理及應用2、了解Ames試驗的基本步驟3、通過該實驗,了解三氯乙烯的致突變作用二、實驗原理原理:是一種利用微生物進行基因突變的體外致突變試驗方法?;驹硎抢猛环N微生物的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型菌株與受試物接觸,若此化學物質具有致突變性,可使突變型微生物再發(fā)生一次突變,重新成為野生型微生物。這種突變叫做回復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的組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his-)菌株,在含微量組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中,除極少數(shù)自發(fā)回復突變的細胞外,一般只能分裂幾次,形成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的微菌落。受誘變劑作用后,大量細胞發(fā)生回復突變,自行合成組氨酸,發(fā)育成肉眼可見的菌落。某些致突變物需要代謝活化后才能引起回復突變,故需加入經(jīng)誘導劑誘導的大鼠肝制備的S9混合液。鑒于化學物質的致突變作用與致癌作用之間密切相關,故此法現(xiàn)廣泛應用于致癌物的篩選。

鼠傷寒沙門氏菌野生型(his+)

鼠傷寒沙門氏菌突變型(his-)

正向突變回復突變受試物試驗菌種(his-)S9試驗菌種(his-)S9Ames試驗原理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一種常用的有機溶劑,主要用作金屬的脫脂劑和脂肪、油、石蠟等的萃取劑,也用于干洗毛織品和衣服。近年來,三氯乙烯職業(yè)性中毒時有發(fā)生。為了解三氯乙烯的致突變作用,開展了三氯乙烯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回復突變試驗。三.實驗材料標準試驗菌株(配套菌株):有四種

TA98、TA97:檢測移碼突變

TA100:檢測堿基置換突變

TA102:對醛、過氧化物及DNA交聯(lián)劑較敏感這四個試驗菌株除了含有his-突變,還有一些附加突變,以提高敏性S9液三氯乙烯輔酶-Ⅱ6-磷酸葡萄糖單鈉鹽二甲基亞砜(DMSO)四.實驗步驟1.菌株鑒定用于測試的菌株,需經(jīng)基因型和生物學性狀鑒定,符合要求才能投入使用。2.斑點實驗3.平板摻入實驗4.兩法比較1.菌株鑒定(1)組氨酸缺陷型的鑒定

(3)

紫外線損傷修復缺陷型的鑒定(2)

脂多糖屏障缺陷的鑒定

(5)

自發(fā)回變率的測定

(4)

R因子和四環(huán)素抗性的鑒定

(1).組氨酸缺陷型的鑒定

組氨酸缺陷型的鑒定加熱融化底層培養(yǎng)基兩瓶(一瓶不加組氨酸,一瓶加組氨酸),不加組氨酸者每100mL底層培養(yǎng)基中加0.5mg分子D-生物素0.6mL;加組氨酸者每100mL底層培養(yǎng)基中加L-組氨酸(每100mL中含0.4043g)1mL和0.5mg分子D-生物素0.6mL,冷卻至50℃左右,各倒兩個平皿。接種:取有組氨酸和無組氨酸培養(yǎng)基平皿各一個,按菌株號順序各取一白金耳菌液劃線(直線)接種在培養(yǎng)基表面,37℃培養(yǎng)48h。結果:四株菌在有組氨酸培養(yǎng)基平皿表面各長出一條菌膜,無組氨酸培養(yǎng)基平皿上除自發(fā)回變菌落外無菌膜,說明受試菌株確為組氨酸缺陷型。(2).脂多糖屏障缺陷的鑒定

加熱融化營養(yǎng)肉湯瓊脂培養(yǎng)基。接種:取菌液0.1mL移入平皿,迅速將營養(yǎng)肉湯瓊脂培養(yǎng)基(冷卻至50℃左右)適量倒入平皿,混勻,平放凝固。將無菌濾紙片一片放入已凝固的培養(yǎng)基平皿中央,用移液器在濾紙片上滴加0.1%結晶紫溶液(鑒定菌株用)10μL,37℃培養(yǎng)24h,每個菌做一個平皿。結果:陽性者在紙片周圍出現(xiàn)一個透明的抑制帶,說明存在rfa(深粗型)突變。這種變化允許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入細菌體內并抑制其生長。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有抑制帶,野生型鼠傷寒沙門氏菌沒有抑制帶。

(3).紫外修復缺陷型的鑒定

在營養(yǎng)肉湯瓊脂培養(yǎng)基平皿表面用接種環(huán)劃線接種需要的菌株。接種后的平皿一半用黑紙覆蓋,另一半在距15W紫外線滅菌燈33Cm處照射8s,37℃培養(yǎng)24h。結果:對紫外線敏感的三個菌株(TA97、TA98、TA100)僅在沒有照射過的一半生長,具有野生型切除修復酶的菌株TA102仍能生長。(4)自發(fā)回變率的測定

準備底層培養(yǎng)基平皿8個.融化頂層培養(yǎng)基8管,每管2mL,在45℃水浴中保溫。在每管頂層培養(yǎng)基中,分別加入待鑒定的測試菌株的菌液0.1mL,一式二份,輕輕搖勻,迅速將此試管的內容物傾入已固化的底層培養(yǎng)基平皿中,轉動平皿,使頂層培養(yǎng)基均勻分布,平放固化,37℃培養(yǎng)48h計數(shù)菌落數(shù)。結果:每一株的自發(fā)回變率應落在正常范圍內。2.斑點試驗

吸取測試菌增菌培養(yǎng)后的菌液0.1ml,注入融化并保溫45℃左右的上層軟瓊脂中,需S9活化的再加0.3ml-0.4mlS9mix,立即混勻,傾于底平板上,鋪平冷凝。用滅菌尖頭鑷子夾滅菌圓濾紙片邊緣,紙片浸濕受試物溶液,或直接取固態(tài)受試物,貼放于上層培養(yǎng)基的表面。同時做溶劑對照和陽性對照,分別貼放于平板上相應位置。平皿倒置于37℃溫箱培養(yǎng)48h。在紙片外圍長出密集菌落圈,為陽性;菌落散布,密度與自發(fā)回變相似,為陰性。3.平板摻入試驗

將一定量樣液和0.1ml測試菌液均加入上層軟瓊脂中,需代謝活化的再加0.3ml-0.4mlS9mix,混勻后迅速傾于底平板上鋪平冷凝。同時做陰性和陽性對照,每種處理做3個平行。試樣通常設4~5個劑量。選擇劑量范圍開始應大些,有陽性或可疑陽性結果時,再在較窄的劑量范圍內確定劑量反應關系。培養(yǎng)同上。同一劑量各皿回變菌落均數(shù)與各陰性對照皿自發(fā)回變菌落均數(shù)之比,為致變比(MR)。MR值≥2,且有劑量-反應關系,背景正常,則判為致突變陽性。4.兩法比較斑點實驗平板摻入實驗定量測試樣品致突變性的強弱

較斑點實驗敏感,獲陽性結果所需的劑量較低限于能在瓊脂上擴散的化學物質

敏感性較差

定性實驗

四.實驗結果TA102組別劑量(mg/皿)TA97-(S9)+(S9)TA98-(S9)+(S9)TA100-(S9)+(S9)-(S9)+(S9)受試物自發(fā)回變溶劑對照陽性物對照五.討論

菌株TA100的菌落數(shù)均比空白對照菌落數(shù)增加一倍以上,且隨三氯乙烯劑量的增加,TA100的菌落數(shù)也相應增加三氯乙烯能導致菌株TA100的突變(堿基對置換),說明三氯乙烯是一種致突變劑。

S9存在的情況下導致鼠傷寒沙門氏菌菌株TA100數(shù)量增加的數(shù)量比S9不存在情況下多.三氯乙烯的致突變作用可能部分是由于三氯乙烯經(jīng)過代謝成中間活性產(chǎn)物而起作用。

不論是否加S9,菌株TA97、TA98、TA102的菌落數(shù)不但未能比空白對照組的菌落數(shù)增加1倍以上,反而比空白對照組的菌落數(shù)少可能與三氯乙烯具有殺菌作用有關,同時也說明三氯乙烯在本實驗所設計的劑量的條件下,未能引起移碼型突變。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三氯乙烯是能導致菌株TA100發(fā)生突變的致突變劑(堿基對置換)。三氯乙烯的致突變作用可能部分是由于三氯乙烯經(jīng)過代謝成中間活性產(chǎn)物而起作用。結論六、作業(yè)自主設計一個試驗,利用Ames試驗方法檢測某種物質的致突變性??刹殚喯嚓P文獻。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受試物名稱、理化性狀、配制方法、使用溶劑;(2)試驗菌株:所用試驗菌株;(3)代謝活化系統(tǒng):所用誘導劑;(4)試驗方法:簡述操作步驟,除受試物劑量分組外,還應說明空白對照、溶劑對照和陽性對照,陽性結果判定標準;(5)結果:以列表方式報告受試物的Ames實驗結果(表1);(6)結論。證明Ames試驗重要性的應用實例:

國外曾開發(fā)了一種降低婦女妊娠反應的藥物“反應?!保捎谄渌幮э@著,在60-70年代十分流行,但隨后人們就發(fā)現(xiàn)畸形兒的出生率明顯增高,而且生產(chǎn)畸形兒的婦女大多曾服用“反應?!?,后來采用Ames試驗發(fā)現(xiàn)這種物質的確具有很強的致突變作用,因此這種藥物被禁止使用但如果能在這種藥物上市之前就進行Ames試驗檢測,那么這種大量出生畸形兒的悲劇完全可以避免。Ames實驗室無菌操作

吸入染毒試驗裝置(液氣)吸入染毒試驗裝置(粉塵)

)動物飼養(yǎng)裝置

鼠傷寒沙門氏菌/哺乳動物微粒體酶實驗(Ames實驗)目的:為了研究復方生物黃酮(圣安泰牌百力康片)的潛在致突變性。方法我們對該產(chǎn)品進行了Ames實驗結果:為陰性,均未見毒性改變。結論:復方生物黃酮在服用劑量內未見致突變性。1材料與方法

1.1樣品復方生物黃酮的商品名稱為圣安泰牌百力康片,由哈爾濱圣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樣品以枸杞、黃芪、銀杏葉為主要原料,輔以其他輔料制成,功效成分為總黃酮。

1.2材料昆明種小白鼠(批準證號:醫(yī)動字第09-2-7號),購自黑龍江省腫瘤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TA97a、TA98、TA100和TA102四種菌株引自美國加州大學Ames實驗室。

1.3方法

TA97a、TA98、TA100和TA102四種菌株引自美國加州大學Ames實驗室。經(jīng)菌株特性鑒定均符合實驗要求?;罨到y(tǒng)為PCB-五氯誘導的雄性Wistar大鼠肝s-9液。按1:9加入輔助因子(Ames

1983年配方)配成10%s-9混合液,經(jīng)陽性誘變劑活性鑒定符合實驗要求。實驗樣品經(jīng)XAD-11樹脂柱過濾及洗脫預處理,最后以DMSO為溶劑,劑量設計分別為5mg/皿、1mg/皿、0.2mg/皿、0.04mg/皿和0.008mg/皿受試物。除上述5個劑量組外,又設未處理對照組、溶劑對照組(DMSO)和陽性對照組[加s-9用2-AF(TA102用1,8-二羥蒽醌),不加s-9用DEXON(TA100用疊氮鈉)]。采用平板滲入法進行實驗。在保溫的頂層培養(yǎng)基中依次加入測試菌株新鮮增菌液0.1ml,混勻;加受試物或對照物0.1ml[需活化時加入10%s-9混合液0.5ml(含s-9

5μl)],論文聯(lián)盟整理再混勻,迅速傾入底層培養(yǎng)基上,轉動平皿使頂層培養(yǎng)基均勻分布在底層上,平放固化,37℃培養(yǎng)48h觀察結果。每個劑量平行做了3皿,并重復一次,最后以3皿平均值報告實驗結果.

2結果

表1圣安泰牌百力康片第一次Ames實驗結果(x±s)

注:以上結果為3皿回變菌落數(shù)的平均值表2圣安泰牌百力康片第二次Ames實驗結果(x±s)

注:以上結果為3皿回變菌落數(shù)的平均值

結論受檢樣品對Ames各實驗菌株在加與不加活化系統(tǒng)條件下均呈陰性結果,即鼠傷寒沙門氏菌/哺乳動物微粒體酶實驗為突變陰性結果。昆明種小白鼠,體重25~30g,共50只,在本實驗室適應環(huán)境7天后,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高劑量組劑量為10g/kgbw;中劑量組為5g/kgBw;低劑量組為2.5g/kgbw。陰性對照組經(jīng)口灌胃蒸餾水;陽性對照組灌胃給予環(huán)磷酰胺,劑量為40.0mg/kgbw。按20ml/kgbw灌胃容積進行灌胃。采用30h給受試物法,即二次給受試物間隔24h,第二次給受試物后6h頸椎脫臼處死小鼠,取股骨,常規(guī)制片。顯微鏡雙盲法閱片,每只小鼠觀察1000個嗜多染紅細胞(PCE),記錄有微核的嗜多染紅細胞數(shù),計算出微核率。每只動物計數(shù)200個嗜多染紅細胞,觀察嗜多染紅細胞與成熟紅細胞比值。

1.3.2小鼠骨髓細胞微核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