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1頁
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2頁
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3頁
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4頁
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考試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考試題庫(含答案)

單選題

1.進行析漏試驗時,在玻璃上加玻璃板蓋,放入()溫度的烘箱中較合適。

A、167℃

B、171℃

C、173℃

D、175℃

答案:B

解析:進行析漏試驗時,在玻璃上加玻璃板蓋,放入170℃±2℃的烘箱中。所

以答案為B。

2.在建設項目中,根據簽訂的合同,具有獨立的施工條件的工程為()o

A、分項工程

B、分部工程

C、單位工程

D、合同段工程

答案:C

解析:在建設項目中,根據簽訂的合同,具有獨立的施工條件的工程為單位工程。

3.水泥混凝土抗?jié)B性試驗時,水壓從OJMPa開始,每隔8h增加水壓()MPa,-

直加至6個試件中有3個試件表面發(fā)現(xiàn)滲水,即可停止試驗。

A、0.1

B、0.2

C、0.3

D、0.4

答案:A

解析:該實驗中,水壓從0.IMPa開始,每隔8h增加水壓0.IMPa,一直加至6

個試件中有3介試件表面發(fā)現(xiàn)滲水,即可停止試驗。所以答案為A。

4.SMA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的關鍵參數(shù)之一是間隙率,間隙率需采用()參數(shù)

計算。

A、毛體積密度,振實密度

B、表觀密度,搗實密度

C、表觀密度,振實密度

D、毛體積密度,搗實密度

答案:D

解析:SMA初試級配在搗實狀態(tài)下粗集料的間隙率VCAdrc=(1-Ys/Yca),其中,

Ys為用搗實法測定的粗集料骨架的松方毛體積相對密度(JTGE42-2005T0309),

Yca為粗集料骨架混合料的平均毛體積相對密度。

5.土抵抗垂直荷載作用下變形能力的指標是()。

A、回彈模量

B、壓縮模量

C、壓縮系數(shù)

D、壓縮指數(shù)

答案:A

解析:回彈模量是表征土抵抗垂直荷載作用下變形能力的指標,壓縮模量、壓縮

系數(shù)、壓縮指數(shù)則是表征土的固結特性的指標。

6.自動彎沉儀測定的彎沉為()o

A、彎沉

B、總彎沉

C、動態(tài)回彈彎沉

D、動態(tài)總彎沉

答案:B

解析:自動彎沉儀法與貝克曼梁測試原理相同,屬于靜態(tài)測試,但貝克曼梁測值

是回彈彎沉,而自動彎沉儀測值是總彎沉。

7.路面滲透系數(shù)測試應()。

A、在路面竣工一年后進行

B、在路面竣工半年后進行

C、在路面施工結束后進行

D、在施工過程測試

答案:C

解析:路面滲透系數(shù)測試應在路面施工結束后盡快進行,時間長了,路面空隙會

堵塞影響測試結果。

8.石灰穩(wěn)定類半剛性基層材料,選用的石灰可按照技術指標分為()。

A、I、II、III三級

B、合格、不合格兩級

C、優(yōu)等、合格、不合格三級

D、優(yōu)等、合格兩級

答案:A

解析:P5(JTG/TF20-2015)對石灰的技術要求,按照有效氧化鈣和氧化鎂含量、

未消化殘渣含量分為I、II、川三級。

9.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用細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不大于()。

A、0.1

B、0.15

C、0.2

D、0.25

答案:B

解析:P9依據(JTG/TF20-2015),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細集料中小于0。07

5mm的顆粒含量應不大于15%o

10.進行排水工程管道基礎和管節(jié)安裝時,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時,方可進

行管節(jié)鋪設。

A、2MPa以上

B、3MPa以上

G4MPa以上

D、5MPa以上

答案:D

解析: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時,方可進行管節(jié)鋪設。

11.當試驗軟化點等于或大于80℃時,重復性試驗精度允許差為(),再現(xiàn)性試

驗精度的允許差為()。A.1℃、8℃

A、2℃、8℃

B、3℃、8℃

C、4

D、8℃

答案:B

解析:當試驗軟化點等于或大于80℃時,重復性試驗精度允許差為2℃,再現(xiàn)性

試驗精度的允許差為8℃o

12.某瀝青軟化點實測結果為55.4℃,試驗結果應記作()。

A、55.4℃

B、55.5℃

C、55℃

D、56℃

答案:B

解析:依據軟化點試驗(JTGE20-2011T0606),試驗結果應準確至0.5℃,55.4℃

修約后應記為55.5℃o

13.刺破試驗所用環(huán)形夾具的內徑為()mm。

A、43mm±0.025mm

B、44mm±0.025mm

C、45mm±0.025mm

D、46mm±0.025mm

答案:C

解析:環(huán)形夾具內徑45mm±0.025mm,底座高度大于頂桿長度,有較高的支撐力

和穩(wěn)定性。

14.瀝青混合料生產配合比階段確定的最佳瀝青用量與目標配合比的結果相差不

宜大于()o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P31頁,生產配合比階段確定的最佳瀝青

用量與目標配合比的結果相差不宜大于±0.2%o

15.氣候分區(qū)為1-3-2的地區(qū),數(shù)字3代表()。

A、高溫氣候區(qū)

B、低溫氣候區(qū)

C、雨量氣候區(qū)

D、溫度氣候區(qū)

答案:B

解析:瀝青路面使用性能氣候分區(qū),氣候分區(qū)的低溫指標作為氣候區(qū)劃的二級指

標,為第二個數(shù)字。

16.涉及結構安全的使用功能的重要實測項目,對于機電工程其合格率要求為()o

A、85%

B、90%

C、95%

D、100%

答案:D

解析: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實測項目為關鍵項目(在規(guī)范中以

標識),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5%,機電工程為100%,且檢測值不得超過規(guī)定極值,

否則必須進行返工處理。

17.瀝青的標號是由針入度決定的,針入度越大標號();標號越高軟化點();

標號越高延度()。

A、越高;越低;越大

B、越高;越高;越大

C、越低;越高;越小

D、越低;越低;越小

答案:A

解析:瀝青的標號是由針入度決定的,針入度越大標號越高;標號越高軟化點越

低;標號越高延度越大。所以答案為A。

18.混凝土強度等級是根據()標準值來確定的。

A、立方體抗壓強度

B、棱柱體抗壓強度

C、棱柱體抗折強度

D、立方體抗沖擊強度

答案:A

解析:混凝土強度等級是根據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來確定的。

19.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水泥混凝土面層屬于()。

A、分項工程

B、分部工程

C、單位工程

D、單項工程

答案:A

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的分項工程包括:底基層、基礎'面層、墊層、聯(lián)

結層、路緣石、人行道、路肩、路面邊緣排水系統(tǒng)等。

20.高溫條件下用擺式儀測定的摩擦擺值與低溫條件下測得的摩擦擺值的大小關

系是()。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同

D、不一定

答案:B

21.制備瀝青延度試樣需要使用甘油滑石粉隔離劑,現(xiàn)行試驗規(guī)程建議的配制比

例為甘油與滑石粉的質量比為()。

A、1:2

B、2:1

C、1:3

D、3:1

答案:B

解析:制備瀝青延度試樣需要使用甘油滑石粉隔離劑,甘油與滑石粉的質量比為

2:10

22.用貝克曼梁測定高速公路土基回彈模量值,合格測點的算術平均值為95.5(0.

01mm),計算得到的標準差為12.5(0.01mm),那么計算代表彎沉值為()(0.

01mm)o

A、58

B、83

C、120.5

D、108

答案:C

解析:JTGE60-2008P57,計算代表彎沉=舍棄不合要求測點所余各測點彎沉的算

術平均值+保證率系數(shù)*舍棄不合要求測點測點后所余各測點彎沉的標準差=95.5

+2*12.5=120.5(0.01mm)

23.在水泥強度等級確定的情況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強度()。

A、不變

B、越小

C、越大

D、不定

答案:B

解析:依據水泥混凝土強度理論,即混凝土28d抗壓強度fcu=aafce(C/W-aa),

其中aa、ab為常數(shù),當水泥強度等級一定時,水泥實際強度fee則確定,由

公式知,混凝土抗壓強度與W/C成反比。

24.下列不屬于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類材料的是()o

A、水泥穩(wěn)定碎石

B、石灰穩(wěn)定砂礫

C、綜合穩(wěn)定類材料

D、瀝青穩(wěn)定碎石

答案:D

解析:瀝青屬于有機類。

25.路面基層完工后應及時澆灑透層油或鋪筑下封層,透層油透入深度不小于()。

A、3mm

B、5mm

C、6mm

D、1Omm

答案:B

解析:在半剛性基層透層油滲透深度測試時,應在透層油基本滲透或噴灑48h

后,隨機選取芯樣位置,進行鉆芯取樣。取樣后應量測8個點(隨機等分)估讀

至0.5mm,計算單個芯樣滲透深度,要去掉3個最小值,計算其他5點滲透深度

的算術平均值。根據施工規(guī)范要求透層油透入深度不小于5mm。

26.制備瀝青延度試樣時,將準備好的瀝青試樣仔細注入8字形試模中,在室溫

中冷卻()后,用熱刮刀刮平試樣表面。

A、0.5h

B、1.5h

C、不少于1.5h

D、不少于3h

答案:c

解析:依據瀝青延度試驗(JTGE20-2011T0605),制備瀝青延度試樣時,將準備

好的瀝青試樣仔細注入8字形試模中,在室溫中冷卻不少于1.5h后,用熱刮刀

刮平試樣表面。

27.當水泥穩(wěn)定碎石用于特重交通的基層時,其壓實度不應小于()。

A、95%

B、96%

C、97%

D、98%

答案:D

解析:當水泥穩(wěn)定碎石用于特重交通的基層時,其壓實度應,98%。

28.關于細集料含泥量試驗的篩洗法,下述正確的是()。

A、可直接將試樣放在0.075mm篩上用水沖洗

B、本方法僅用于測定天然砂中粒徑小于0.075mm的塵屑、淤泥和黏土的含量

C、適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礦粉成分較多的細集料

D、該方法準確率較高,可代替砂當量試驗進行測定

答案:B

解析:細集料含泥量試驗僅用于測定天然砂中粒徑小于0.075mm的塵屑、淤泥和

黏土的含量;不可以直接將試樣放在0.075mm篩上用水沖洗,不能將通過0.075

mm部分當作“泥”看待;嚴格來講,此方法不準確,應盡可能采用T0334-2000

的砂當量試驗。

29.土CBR試驗,大試筒擊實后,試樣不宜高出()mm。

A、筒高的6mm

B、筒高的5mm

C\筒圖的10mm

D、筒高的8mm

答案:c

解析:將試筒放在堅硬的地面上,取備好的試樣分3次倒入筒內(視最大料徑而

定),每層需試樣1700g左右(其量應使擊實后的試樣高出1/3筒1?2mm)。

整平表面,并稍加壓緊,然后按規(guī)定的擊數(shù)進行第一層試樣的擊實,擊實時錘應

自由垂直落下,錘跡必須均勻分布于試樣面上。第一層擊實完后,將試樣層面“拉

毛”,然后再裝入套筒,重復上述方法進行其余每層試樣的擊實。大試筒擊實后,

試樣不宜高出筒高10mm。

30.離心分離法測試瀝青混合料瀝青含量時,離心機的轉速要求()o

A、是3000r/min

B、是2是Or/min

G是1OOOr/min

Dv是500r/min

答案:A

解析:開動離心機,轉速逐漸增至3000r/min,瀝青溶液通過排出口注入回收瓶

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機。

31.對浸水飛散試驗,先在60℃±0.5℃恒溫水槽中養(yǎng)生(),然后取出在室溫

中放置。

A、12h

B、24h

C、36h

D、48h

答案:D

解析:《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P307頁,對浸水飛散試驗,先

在60℃±0.5℃恒溫水槽中養(yǎng)生48h,然后取出在室溫中放置24h。所以答案為D。

32.浸水馬歇爾試驗中,其中一組馬歇爾試件是在60℃熱水中恒溫30min,另一

組的保溫時間()o

A、為12h

B、為24h

G為36h

D、為48h

答案:D

解析:浸馬歇爾試驗方法與標準馬歇爾試驗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試件在已達規(guī)

定溫度恒溫水槽中的保溫時間為48h,其余步驟均與標準馬歇爾試驗方法相同。

33.下列有關水泥穩(wěn)定粒料基層的說法,錯誤的是()。

A、粒料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礦渣應分解穩(wěn)定,未分解礦渣應予剔除

B、水泥用量和礦料級配按設計控制準確

C、路拌深度要達到層底

D、混合料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時間應大于水泥的終凝時間

答案:D

解析: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狀況下,用重型壓路機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從加

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時間不應超過3-4小時,并應短于水泥的終凝時間。

34.用維卡儀法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時,規(guī)定當試桿距離玻璃板()時,應當

適量加水。

A、大于6mm

B、大于7mm

C、大于8mm

D、大于9mm

答案:B

解析:T0505-2005:用維卡儀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時,當試桿距離玻璃板小

于5mm時,應適當減水,重復水泥漿的拌制和測試,若距離大于7mm時,則應適

當加水,并重復水泥漿的拌制和測試,以試桿沉入凈漿距底板6mm±1mm的水泥

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

35.已知土的d10=0.02mm,d30=0.25mm,d60=0.35mm,該土的不均勻系數(shù)和曲率

系數(shù)分別為()O

A、25,11.3

B、17.5,8.9

C、15,10.6

D、8.9,17.5

答案:B

解析:不均勻系數(shù)Cu=660/610,曲率系數(shù)Cc=d30平方/d60Xd10

36.坍落度法是通過試驗測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以目測和經驗評定混凝土

的黏聚性和()。

A、可塑性

B、易密性

C、穩(wěn)定性

D、保水性

答案:D

解析:坍落度法是通過試驗測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以目測和經驗評定混凝

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37.澳大利亞ARRB生產的手推式斷面儀使用較為方便,其測值與水準儀法測值相

關程度為Oo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澳大利亞ARRB生產的手推式斷面儀使用較為方便,其測值與水準儀法測

值相關程度為I。所以答案為Bo

38.粗集料壓碎值試驗應做平行試驗()次。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粗集料壓碎值試驗(JTGE42-2005T0316)的精密度要求做3次平行試驗。

39.按現(xiàn)行規(guī)范要求水泥混凝土試模應定期進行自檢,自檢周期宜為()個月。

A、1

B、3

C、4

D、6

答案:B

解析:水泥混凝土試模應定期自檢,周期宜為3個月。

40.自動彎沉儀測定路面彎沉時,對所記錄的各試驗點測值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

得到貝克曼梁測值和自動彎沉儀測值之間的相關關系方程,相關系數(shù)尺不得小于

Oo

A、0.5

B、0.8

C、0.9

D、0.95

答案:D

解析:自動彎沉儀與貝克曼梁彎沉對比試驗,用貝克曼梁定點測定回彈彎沉,逐

點對應計算兩者的相關關系,建立回歸方程,相關系數(shù)不小于0.95

41.粉煤灰細度試驗要求篩析()個試樣后應進行篩網的校正。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B

解析:GBT1596-2017中細度按GB/T1345中45Hm負壓篩法,篩析時間為3分鐘。

粉煤灰細度試驗要求篩析100個試樣后應進行篩網的校正。

42.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規(guī)定,某等級公路檢測路段土基壓實度

標準為95%,當某測點的壓實度為92.5%時,判定該路段()。

A、優(yōu)良

B、合格

C、不合格并扣分

D、無法確定

答案:D

解析:無法確定是否合格,題目條件不足(就一個測點值,無法評定),未知路

段的壓實度代表值。

43.在土的粒組劃分中,巨粒組和粗粒組的區(qū)分()。

A、界限為20mm

B、界限為40mm

G界限為60mm

D、界限為80mm

答案:C

解析:巨粒組和粗粒組的區(qū)分界限為60mm。

44.振動臺法測定最大干密度時,應分()振實。

A、兩層

B、三層

C、四層

D、五層

答案:B

解析:振實過程中應分三層振實。

45.一組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試件測試結果分別為7.OkN、8.0kN、9.OkNx10.0k

N,11.0kN,則穩(wěn)定度試驗結果為()o

A、9.OOkN

B、8.50kN

C、9.50kN

D、10.OOkN

答案:A

解析:平均值=9.0,標準差=1.58,當試件數(shù)目n為5個時,K值為1.67。5個

測值與平均值之差均小于1.67X1.58o取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46.瀝青混凝土和瀝青碎石的區(qū)別在于()不同。

A、剩余空隙率

B、礦粉用量

C、集料最大粒徑

D、油石比

答案:A

解析:依據(JTGF40-2004),瀝青混凝土和瀝青碎石的區(qū)別在于剩余空隙率不

同。瀝青混凝土剩余空隙率一般為3%-6%,瀝青碎石的剩余空隙率一般為6%-12%o

4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土溝實測項目的是()。

A、邊坡坡度

B、邊棱直順度

C、軸線偏位

D、溝底高程

答案:C

解析:土溝實測項目包括溝底高程、斷面尺寸、邊坡坡度和邊棱直順度。

48.鉆孔法適用于()的檢測。

A、基層路面厚度

B、瀝青的底基層厚度

C、砂石路面厚度

D、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

答案:D

解析:基層和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確定,瀝青面層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

厚度應用鉆孔法確定。

49.土的篩分試驗,取總土質量300g,篩完后各級篩(包括篩底)篩余量之和為

293g,則該試驗結果為()o

A、0.023

B、滿足要求

C、有效

D、無效

答案:D

解析:土的篩分試驗(JTGE40-2007T0115)結果精密度與允許誤差要求:各級篩

上和篩底土總質量與篩前試樣質量之差不應大于1%,否則應重新試驗。

50.下列可作為墻背填土的是()。

A、膨脹土

B、腐殖土

G砂性土

D、鹽漬土

答案:C

解析:墻背填土應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設計規(guī)定的填料,嚴禁采用膨脹土、高液限

粘土、腐殖土、鹽漬土'淤泥和凍土塊。

51.最大密度曲線理論提出了一種理想的()曲線。

A、連續(xù)級配

B、間斷級配

C、開級配

D、密級配

答案:A

解析:最大密度曲線理論:P=Jd/D,認為礦質混合料的級配曲線愈接近拋物線

其密度愈大,當級配曲線為拋物線時,組配的礦質混合料具有最大的密實度,是

一種理想的連續(xù)級配曲線。

52.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中的“強度”是指()的強度。

A、3d

B、7d

C、14d

D、28d

答案:D

解析: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是在28d齡期,用標準方法測定的抗壓強度

總體分布的一個值。

53.石方路塹的開挖宜采用()。

A、光面爆破

B、預裂爆破

C、微差爆破

D、洞室爆破

答案:A

解析:石方路塹的開挖宜采用光面爆破。

54.單點的路面抗滑值應取5次單點測定的平均值,并且,單點測定值中的最大

值與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單點測定的5個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o

55.進行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土含水率試驗時,當冷卻試樣連續(xù)兩次稱量的差不超過

原試樣質量的()時,認為樣品已烘干。

A、0.2%

B、0.1%

C、0.5%

D、0.4%

答案:B

解析:含水率試驗(JTGE51-2009T0801)規(guī)定,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土含水率試驗時,

當冷卻試樣連續(xù)兩次稱量的差(每次間隔4h)不超過原試樣質量的0.1%時,即

認為樣品已烘干。

56.在水泥漿數(shù)量一定時,砂率過大,集料的總表面積及空隙率都會增大,需較

多水泥漿填充和包裹集料,使()。

A、水泥漿增多,流動性增大

B、水泥漿減少,流動性減小

C、水泥漿增多,流動性減小

D、水泥漿減少,流動性增大

答案:B

解析:在水泥漿數(shù)量一定時,砂率過大,集料的總表面積及空隙率都會增大,需

較多水泥漿填充和包裹集料,使起潤滑作用的水泥漿減少,新拌混凝土的流動性

減小。所以答案為B。

57.木質素纖維的吸油率不小于纖維自身質量的()倍。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P22頁,木質素纖維的吸油率不小于纖維

自身質量的5倍。所以答案為C。

58.土工織物測定拉伸性能,如試樣在夾具中滑移,或者多于()的試樣在鉗口附

近5mm范圍內斷裂,可采取相應措施。

A、1/2

B、1/3

C、1/4

D、1/5

答案:C

解析:測定拉伸性能,如試樣在夾具中滑移,或者多于1/4的試樣在鉗口附近5

mm范圍內斷裂,可采取相應措施。所以答案為C。

59.下列有關級配碎石基層的基本要求的說法,錯誤的是()o

A、選用質地堅韌、無雜質的碎石、石屑或砂,級配應符合要求

B、配料必須準確,塑性指數(shù)必須符合規(guī)定

C、混合料拌和均勻,沒有明顯離析現(xiàn)象

D、碾壓應遵循先重后輕的原則,灑水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

答案:D

解析:級配碎石基層的碾壓應遵循先輕后重的原則,灑水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

60.《瀝青噴灑法施工瀝青用量測試方法》規(guī)定,可用灑布車瀝青總量及()相

除計算平均瀝青用量。

A、灑布總長度

B、灑布總面積

C、灑布總體積

D、灑布時間

答案:B

解析:用搪瓷盆或牛皮紙測量時,面積較小,或者全路段撒布不均,因此,也可

用灑布車瀝青總量及撒布的總面積相除計算瀝青的平均用量,這種宏觀控制的方

法往往更加有效。

61.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制作馬歇爾試件時兩面應各

擊()次。

A、25

B、50

C、75

D、125

答案:C

解析:依據(JTGF40-2004)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技術標準,用于高速公路

和一級公路的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制作馬歇爾試件時兩面應各擊75次。

62.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作路面底基層的配合比設計,水泥劑量選()。

A、5%,6%,7%,8%,9%五個用量

B、3%,4%,5%,6%,7%五個用量

C、1%,3%,5%,7%,9%五個用量

D、3%,4%,5%,6%四個用量

答案:B

解析:依據(JTG/TF20-2015),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或砂礫作路面底基層時,配合

比設計推薦的水泥劑量為3%,4%,5%,6%,7%五個;對水泥穩(wěn)定細粒土,塑性

指數(shù)小于12,水泥劑量為4%-8%,間隔1%,塑性指數(shù)212,水泥劑量為6%水4%,

間隔2%o

63.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3公里的一路段瀝青路面應按()進

行質量評定。

A、分項工程

B、分部工程

C、單項工程

D、單位工程

答案:B

解析:路面工程每10km或者每標段為單位工程,1-3km路段的路面工程為分部

工程。

64.在進行無機結合料混合材料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驗證時,宜在攤鋪機后取樣,

且應從()臺不同的料車取樣,混合后再按四分法取樣。

A、2

B、3

C、2-3

D、3-4

答案:D

解析:依據(JTGE51-2009T0841)規(guī)定,施工過程中混合料取樣方法:在進行混

合料驗證時,宜在攤鋪機后取樣,且取料應分別來源于3—4臺不同的料車,混

合后再按四分法取樣,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成型及試驗。

65.SMA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的關鍵參數(shù)之一是間隙率,間隙率需采用()

參數(shù)計算。

A、毛體積密度,振實密度

B、表觀密度,搗實密度

C、表觀密度,振實密度

D、毛體積密度,搗實密度

答案:D

解析:SMA初試級配在搗實狀態(tài)下粗集料的間隙率VCAdrc=(1-Ys/Yca),其中,

Ys為用搗實法測定的粗集料骨架的松方毛體積相對密度(JTGE42-2005T0309),

Yca為粗集料骨架混合料的平均毛體積相對密度。

66.制作馬歇爾試件時,石料加熱溫度一般比瀝青溫度高()o

Ax14℃

B、15℃

C、16℃

Dx17℃

答案:B

解析:將烘干分級的粗、細集料,按每個試件設計級配要求稱其質量,在一金屬

盤中混合塌勻,礦粉單獨放入小盆里,然后置烘箱中加熱至瀝青拌和溫度以上約

15℃(采用石油瀝青時通常為163℃;采用改性瀝青時通常需180℃)備用。

67.測定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是通過試驗不同用水量時水泥凈漿的()確定

水泥凈漿達到標準稠度所需要的水量。

A、穿透性

B、保水性

C、流動性

D、泌水性

答案:A

解析:水泥漿對標準試桿或試錐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通過試驗不同用水量時

水泥凈漿的穿透性,確定水泥凈漿達到標準稠度所需要的水量。

68.繪制橫斷面曲線時,在圖上確定車轍深度D1、D2,以其中的最大值作為()。

A、該評定路段的最大車轍深度

B、該評定路段的平均車轍深度

C、該斷面的最大車轍深度

D、該斷面的平均車轍深度

答案:C

解析:繪制橫斷面曲線時,在圖上確定車轍深度D?和D?,以其中的最大值作為

該斷面的最大車轍深度,讀至1mm。

69.確定終凝時間是為了保證()o

A、混凝土攪拌

B、混凝土運輸

C、混凝土澆搗

D、施工進度

答案:D

解析:初凝時間過短,將影響水泥混凝土的拌和、運輸和澆筑;終凝時間過長,

又不利于混凝土結構的形成、模具的周轉,以及影響到養(yǎng)護周期時間的長短等。

因此,水泥凝結時間要求初凝不宜過短,而終凝時間又不宜過長。

70.《瀝青噴灑法施工瀝青用量測試方法》規(guī)定,可用灑布車瀝青總量及()相除

計算平均瀝青用量。

A、灑布總長度

B、灑布總面積

C、灑布總體積

D、灑布時間

答案:B

解析:用搪瓷盆或牛皮紙測量時,面積較小,或者全路段撒布不均,因此,也可

用灑布車瀝青總量及撒布的總面積相除計算瀝青的平均用量,這種宏觀控制的方

法往往更加有效。

71.瀝青針入度試驗,要求25℃條件下標準針及附件總質量為()。

A、50g±0.05g

B、100g±0.05g

C、150g±0.5g

D、200g±0.1g

答案:B

解析:依據《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E20-2011T0604)針入

度試驗規(guī)定,針和連桿組合件總質量為50g±0.05g,另附50g±0.05g祛碼一只,

試驗時總質量為100g±0.05go

72.對于最小和最大干密度,均需進行兩次平行測定,取其算術平均值,其平行

誤差值不得超過()。

A、0.01g/cm3

B、0.02g/cm3

C、0.03g/cm3

D\0.04g/cm3

答案:C

解析:對于最小和最大干密度,均需進行兩次平行測定,取其算術平均值,其平

行誤差值不得超過0.03g/cm3

73.土工織物寬條拉伸試驗的名義夾持長度:在試樣的受力方向上,標記的兩個

參考點間的初始距離,一般力()。

A、40mm

B、50mm

Cv60mm

D、70mm

答案:C

解析:用伸長計測量時,名義夾持長度:在試樣的受力方向上,標記的兩個參考

點間的初始距離,一般為60mm。所以答案為C。

74.超聲回彈法可測定()o

A、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壓強度

B、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

C、水泥混凝土路面劈裂強度

D、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和抗壓強度

答案:B

解析:超聲回彈法是在現(xiàn)場對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快速檢測,利用測強曲線方程

推算水泥混凝土的彎拉強度。

75.土的含水率試驗,已知鋁盒質量為45g,鋁盒與濕土質量為200g,烘干后鋁

盒與干土質量為150g,該土的含水率為()。

A、32%

B、33.3%

C、47.6%

D、48%

答案:C

解析:土的含水率計算公式為w=(m-ms)/msX100%=((200-150)/(150-45))

X100=47.6o

76.下述關于車載式激光平整度儀測定平整度,說法錯誤的是()。

A、采集的數(shù)據是路面相對高程

B、測試速度為30km/h-100km/h

C、以100m為計算區(qū)間長度計算IRI值

D、IRI值單位為km/h

答案:D

解析:IRI值單位為m/km。

77.巨粒土中巨粒組質量為總質量50%~75%(含75%)的土稱()。

A、漂石夾土

B、漂石

C、漂石質土

D、卵石土

答案:A

解析:巨粒土中巨粒組質量為總質量50%~75%(含75%)的土稱漂石夾土。所以

答案為A。

78.采用灌砂筒測定壓實度,在灌砂過程中,如果儲砂筒內的砂尚在下流時即關

閉開關,則壓實度結果將比正常結果()o

A、偏大

B、偏小

C、一樣

D、無規(guī)律

答案:A

解析:公式得知,如果儲砂筒內的砂尚在下流時即關閉開關,計算坑內所灌砂的

質量就會小于實際值,坑的體積也會小于實際值,現(xiàn)場實測密度偏大,壓實度也

會偏大。

79.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按路段長度、結構部位及施工特點等

劃分的是()o

A、單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項工程

D、工序工程

答案:B

解析:在單位工程中,按路段長度、結構部位及施工特點等劃分的工程為分部工

程。

80.使用擺式儀測定路面抗滑值時,需要校核滑動長度,滑動長度應達到()標

準。

A、120mm

B、126mm

C、130mm

D、136mm

答案:B

解析:校核滑動長度要求橡膠片兩次同路面接觸點距離應在126mm(即滑動長度)

左右。若滑動長度不符合標準時,則升高或降低儀器底正面的調平螺絲來校正,

重復此項校核直至滑動長度符合要求。

81.粗集料洛杉磯磨耗試驗開動磨耗機后,以()轉速轉動至要求的回轉次數(shù)為

止。

A、30~33r/min

B、33~35r/min

G30~35r/min

D、35~38r/min

答案:A

解析:粗集料洛杉磯磨耗試驗開動磨耗機后,以30-33r/min轉速轉動至要求的

回轉次數(shù)為止。所以答案為A。

82.使用手工鋪砂法進行路面構造深度的測定時,同一處平行測定應該()次。

A、不少于2

B、不少于3

C、不少于4

D、不少于5

答案:B

解析:使用手工鋪砂法進行路面構造深度的測定時,同一處平行測定不少于3

次,3個測點均位于輪跡帶上,測點間距3-5m.

83.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氣量采用()試驗方法測定。

A、壓力泌水率法r

B、真空法

C、氣壓法

D、混合式氣壓法

答案:D

解析: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氣量試驗方法(混合式氣壓法)(JTGE30-2005T052

6)P72頁,采用混合式氣壓法。該方法適用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31.5mm,

含氣量不大于10%且有坍落度的混凝土。

84.在進行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設計時,第一步應()。

A、計算混凝土配置強度

B、計算水灰比

C、確定單位用水量

D、確定砂率

答案:A

解析: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的設計步驟是:計算混凝土配置強度'計算水灰比、

單位用水量的確定、外加劑用量的確定、計算膠凝材料、礦物摻和料和水泥用量、

砂率、粗細集料用量。

85.混合式氣壓法測定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氣量適用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

0,含氣量不大于()且有坍落度的水泥混凝土。

Av31.5mm;8%

Bv32.5mm;8%

C、31.5mm;10%

D、32.5mm;10%

答案:C

解析:此方法適用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31.5mm,含氣量不大于10%且有坍

落度的水泥混凝土。所以答案為C。

86.混凝土的強度與試件尺寸有關的現(xiàn)象稱為尺寸效應。形狀相同的試件,試驗

測得的強度隨試件的尺寸減小而()。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無明顯規(guī)律變化

答案:A

解析:形狀相同的試件,試件的尺寸越小,試驗測得的強度越高。所以答案為Ao

87.42.5R為早強型水泥,其特點是()強度較42.5普通型水泥高。

A、3d

B、7d

C、14d

D、28d

答案:A

解析:早強型水泥與普通型水泥相比,特點是早期強度(3d)較高,后期強度(28

d)與普通型水泥的標準相同。

88.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面層實測項目中,要求總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o

A、設計值的-5%

B、設計值的-20%

C、設計值的70%

D、設計值的75%

答案:A

解析: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面層實測項目中,要求總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規(guī)定值的

-5%,上面層為70%;合格值總厚度為T0%,上面層為-20%。

89.回彈彎沉測定時,左輪百分表初讀數(shù)61、終讀數(shù)47;右輪初讀數(shù)94、終讀數(shù)

81,則彎沉處理方法和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A、左、右輪彎沉分別考慮,其值為14、13(0.01mm)

B、左、右輪彎沉分別考慮,其值為28、26(0.01mm)

C、取左右輪彎沉平均值,其值為13、5(0.01mm)

D、取左右輪彎沉平均值,其值為27(0.01mm)

答案:B

解析:左、右輪彎沉應分別考慮,不取左、右輪彎沉平均值,回彈彎沉值按式I

t=(L1-L2)x2計算。

90.I區(qū)砂宜提高砂率以配制()混凝土。

A、低流動性

B、大流動性

C、黏聚性好的

D、保水性好的

答案:A

解析:I區(qū)砂屬于粗砂范疇,用I區(qū)砂配制混凝土應較II區(qū)砂采用較大的砂率,

否則,新拌混凝土的內摩擦阻力較大、保水差、不易搗實成型。I區(qū)砂宜提高砂

率以配制低流動性混凝土。

91.環(huán)刀法測土密度,稱量環(huán)刀質量為100g,環(huán)刀與土的合質量為205g,環(huán)刀容

積為100cm3,則土的密度為()。

A、1.0g/cm3

B\1.05g/cm3

C、1.1g/cm3

D\2.05g/cm3

答案:B

解析:環(huán)刀法測土的密度,濕密度為P=(m?-m2)/V。其中,m?為環(huán)刀與土的合質

量;m2為環(huán)刀質量,V為環(huán)刀的體積,結果計算準確至0.01g/cm3;干密度為p

d=p/(1+0.01w)o

92.下列關于盲溝的基本要求和外觀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進行盲溝外觀質量時,反濾層應層次分明,不符合要求時,減2-3分

B、反濾層應采用實質堅硬的較大粒料填筑

C、盲溝的設置及材料規(guī)格、質量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

D、排水層應用篩選過的中砂、粗砂、礫石等滲水性材料分層填筑

答案:C

解析:沒有減分說法,反濾層應用篩選過的中砂'粗砂、礫石等滲水性材料分層

填筑。排水層應采用石質堅硬的較大粒料填筑,以保證排水空隙度。

93.工程質量評定按()順序逐級進行。

A、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

B、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單位工程

C、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

D、單位工程、分項工程、分部工程

答案:C

解析:公路工程質量評定按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設項目

逐級計算評分值。

94.在瀝青的三種膠體結構中,()具有較好的自愈性和低溫時變形能力。

A、凝膠型結構

B、溶凝膠型結構

C、溶膠型結構

D、固膠型結構

答案:B

解析:溶膠型對溫度變化敏感,較高的感溫性。高溫時教度很小,低溫時呈脆硬

狀態(tài)。凝膠型對溫度變化不敏感,具有低的感溫性。升溫時有一定抗變形能力,

但低溫時的變形能力相對較低。溶凝膠型對溫度變化具有適中的敏感性,升溫時

有一定的抗變形能力,而低溫時又表現(xiàn)出一定的變形能力。

95.進行瀝青路面滲水系數(shù)測試時,第一次和第二次計時的水量差為()o

A、200mL

B、300mL

G400mL

D、500mL

答案:c

解析:進行滲水系數(shù)計算時以水面從100mL下降到500mL所需的時間為標準,則

第一次和第二次計時的水量差為400mLo

96.CBR測試過程中,貫入量達2.5mm時對應的單位壓力為560kPa,則CBR值為()。

A、CBR值=6

B、CBR值=7

GCBR值=8

D、CBR值=9

答案:C

解析:CBR=(560/7000)X100=8

97.水泥穩(wěn)材料施工配合比,相對于試驗室配合比,含水率應增加()。

A、0.5%-1.5%

B、0.5%-1.0%

C、1.5%-2%

D、1%-2%

答案:A

解析:依據(JTG/TF20-2015)規(guī)定,以試驗室設計結果為依據,綜合考慮施工

過程的氣候條件,對水泥穩(wěn)定材料,含水率可增加0.5%-1.5%;對其他穩(wěn)定材料

含水率可增加1%-2%0

98.關于CBR試驗說法正確的是()。

A、大試簡擊實后,試樣不宜高出筒高5mm

B、貫入試驗前試件泡水90h

C、貫入桿施加45N荷載

D、貫入量為5mm時的承載比值大于2.5mm時承載比,取貫入量5mm時承載比值

答案:C

解析:大試簡擊實后,試樣不宜高出筒高10mm;貫入試驗前試件泡水96h;先在

貫人桿上施加45N荷載,然后將測力和測變形的百分表指針均調整至整數(shù),并記

讀起始讀數(shù);如貫人量為5mm時的承載比大于2.5mm時的承載比,則試驗應重做。

如結果仍然如此,則采用5mm時的承載比。

99.水泥膠砂強度試件在抗壓試驗時,規(guī)定以()的速率均勻加載直至破壞。

A、240N/s±20N/s

B、2400N/s±200N/s

G500N/s±100N/s

D、50N/s±5N/s

答案:B

解析:水泥膠砂強度試驗(JTGE30-2005T0506)規(guī)定,抗壓試驗的加荷速率控制

在2400N/S±200N/S,接近破壞時更應嚴格掌握。

10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檢查井砌筑實測項目的是()。

A、砂漿強度

B、中心點位

C、溝底高程

D、井蓋與相鄰路面高差

答案:C

解析:溝底高程是土溝的實測項目。

101.有效氧化鈣測定中,酚酉太指示劑加入試樣溶液中,溶液呈()色。

A、黃

B、橙黃

C、玫瑰紅

D、粉紅

答案:D

解析:酚酉太指示劑在強堿中變紅色。有效氧化鈣測定方法(JTGE51-2009T0811),

酚酉太指示劑加入消石灰試樣溶液中變粉紅色。

102.采用標準維卡儀進行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維卡儀滑動部分的總質量為

()o

A、200g±2g

B、200g±1g

G300g±2g

D、300g±1g

答案:D

解析: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測定(JTGE30-2005:T0505)規(guī)定,維卡儀滑動部分

的總質量為300g±Igo

103.當檢測瀝青噴灑數(shù)量時,如果兩個測定值的誤差不超過平均值的()時,取平

均值作為灑布瀝青用量的報告值。

A、10%

B、5%

C、15%

D、20%

答案:A

解析:檢測瀝青噴灑數(shù)量時,應在距兩端1/3長度附近的灑布寬度的任意位置上

進行測試,當兩個測定值的誤差不超過平均值的10%時,取平均值作為灑布瀝青

用量的報告值。

104.石灰中氧化鈣含量的測定,通過(),由已知濃度的鹽酸消耗量計算得到。

A、氧化還原滴定

B、氧化還原反應

C、中和反應

D、中和滴定

答案:D

解析:石灰中氧化鈣含量的測定,采用中和滴定法,用已知濃度的鹽酸進行滴定

(以酚酉太為指示劑)達到滴定終點時,按鹽酸消耗量計算出有效氧化鈣的含量。

105.計算粗集料洛杉磯磨耗損失時,測得裝入圓筒中試樣質量ml為100g,試驗

后在1.7mm篩上洗凈烘干的試樣質量m2為30g,則洛杉磯磨耗損失為()。

A、30%

B、50%

C、70%

D、100%

答案:C

解析:洛杉磯磨耗損失=/ml,計算得70%。所以答案為C。

106.下列說法中,不屬于漿砌排水溝的基本要求的是()。

A、砌體砂漿配合比準確,砌縫內砂漿均勻飽滿,勾縫密實

B、漿砌片石、混凝土預制塊的質量和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

C、基礎縮縫應與墻體縮縫錯開

D、砌體抹面應平整、壓光、直順,不得有裂縫、空鼓現(xiàn)象

答案:C

解析:基礎縮縫應與墻體縮縫對齊。

107.用車載式顛簸儀測定平整度時,測得的平整度指標是()。

A、AVBI

B、BIBI

GCSFC

D、DCBR

答案:A

解析:車載式顛簸累積儀測量車輛在路面上通行時后軸與車廂之間的單向位移累

積值VBI,以cm/km計。車載式顛簸累積儀的工作原理是測試車以一定的速度在

路面上行駛,由于路面上凹凸不平,引起汽車的激振,通過機械傳感器可測量后

軸同車廂之間的單向位移累積值VBI。VBI越大,說明路面平整度越差,舒適性

也越差。

108.土的固結速度與()指標有關。

A、黏聚力

B、內摩擦角

C、滲透系數(shù)

D、承載比

答案:C

解析:固結系數(shù)是固結理論中反映土體固結速度的指標,主要取決于土的滲透系

數(shù)'天然孔隙比'水的重力密度'土的壓縮系數(shù)。滲透系數(shù)越大,土體的固結速

度越快。

109.在水泥漿數(shù)量一定時,砂率過大,集料的總表面積及空隙率都會增大,需較

多水泥漿填充和包裹集料,使()。

A、水泥漿增多,流動性增大

B、水泥漿減少,流動性減小

C、水泥漿增多,流動性減小

D、水泥漿減少,流動性增大

答案:B

解析:在水泥漿數(shù)量一定時,砂率過大,集料的總表面積及空隙率都會增大,需

較多水泥漿填充和包裹集料,使起潤滑作用的水泥漿減少,新拌混凝土的流動性

減小。所以答案為B。

110.下列有關水泥穩(wěn)定粒料基層的說法,錯誤的是()。

A、粒料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礦渣應分解穩(wěn)定,未分解礦渣應予剔除

B、水泥用量和礦料級配按設計控制準確

C、路拌深度要達到層底

D、混合料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時間應大于水泥的終凝時間

答案:D

解析: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狀況下,用重型壓路機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從加

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時間不應超過3-4小時,并應短于水泥的終凝時間。

111.SMA混合料最常用的纖維類型是()。

A、木質素纖維

B、玻璃纖維

C、石棉纖維

D、任意纖維

答案:A

解析:通常情況用木質素纖維或礦物纖維。

112.現(xiàn)行試驗規(guī)程采用()法進行水泥膠砂強度試驗。

A、雷氏夾

B、維卡儀

C、沸煮

D、ISO

答案:D

解析:現(xiàn)行規(guī)范規(guī)定水泥膠砂強度試驗采用ISO法(JTGE30-2005T0506)o

113.以水泥檢測報告為驗收依據時,水泥封存樣應密封保管的時間為()個月。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水泥封存樣要求(GB175-2007),水泥檢測報告為驗收依據時(用于復驗仲

裁),水泥封存樣應密封保管的時間為3個月。

114.下列關于水泥凝結時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泥的凝結時間是指水泥漿從不可塑狀態(tài)逐漸成為可塑狀態(tài)所需要的時間,

以標準桿沉入標準稠度水泥凈漿達到一定深度所需的時間來表示

B、水泥的凝結時間是指從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水泥漿開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時間

C、水泥的凝結時間是指從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水泥漿完全失去塑性所需的時間

D、水泥的凝結時間分為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

答案:D

解析:水泥的凝結時間是指水泥漿從最初的可塑校態(tài)到逐漸失去可塑性,它以標

準試針沉入標準稠度水泥凈漿達到規(guī)定深度所需的時間來表示,并分為初凝時間

和終凝時間兩個時間段。初凝時間是指從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時刻計時,到水泥

漿開始失去塑性狀態(tài)所需的時間周期;而終凝時間是指從水泥全部加入水中開始

計時,到完全失去塑性所需的時間周期。

115.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定后,可按每()間距采集的位移值自動計算得每()計

算區(qū)間的平整度標準差(mm),還可記錄測試長度(m)。

A、5cm;50m

B、10cm;100m

Cv15cm;150m

D、20cm;200

答案:B

解析: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定后,可按每10cm間距采集的位移值自動計算得每10

0m計算區(qū)間的平整度標準差(mm),還可記錄測試長度(m)。所以答案為B。

116.礦質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線是通過試驗提出的一種()。

A、實際曲線

B、曲線范圍

C、理想曲線

D、理論直線

答案:C

解析:最大密度曲線理論:P=Jd/D,認為礦質混合料的級配曲線愈接近拋物線

其密度愈大,當級配曲線為拋物線時,組配的礦質混合料具有最大的密實度,是

一種理想的連續(xù)級配曲線。

117.下列對于瀝青密度與相對密度試驗中的比重瓶說法錯誤的是()。

A、玻璃制,瓶塞下部與瓶口須經仔細研磨

B、瓶塞中間有一個垂直孔,其下部為凹形,以便由孔中排除空氣

C、比重瓶的容積為20-30mL

D、比重瓶的質量不超過50g

答案:D

解析:比重瓶:玻璃制,瓶塞下部與瓶口須經仔細研磨。瓶塞中間有一個垂直孔,

其下部為凹形,以便由孔中排除空氣。比重瓶的容積為20-30mL,質量不超過4

Ogo

118.瀝青軟化點試驗中,當試樣軟化點小于80℃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差為()。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瀝青軟化點試驗中,當試樣軟化點小于80℃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差為1℃,

復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差為4℃。所以答案為A。

119.瀝青路面車轍損害按長度計算,檢測結果要用影響寬度()換算成面積。

A、0.2m

B、0.4m

C\0.5m

D、1m

答案:B

解析:縱向裂縫、橫向裂縫用影響寬度0.2m換算成面積;車轍用影響寬度0.4m

換算成面積。

120.下列排水工程分項中需要設置反濾層的是()。

A、排水圓管管節(jié)抹帶

B、土溝

C、盲溝

D、漿砌排水溝

答案:C

解析:盲溝的基本要求有3條,其中之一為所涉的反濾層應用篩選過的中砂、粗

砂'礫石等滲水性材料分層填筑。

121.當土的飽和度為()時,稱為完全飽和土。

A、1

B、0.5

C、0.33

D、0

答案:A

解析:飽和度指標的意義,當土的飽和度為0時為完全干燥土,飽和度為1時為

完全飽和土。

122.()工程問題與土的強度有關。

A、邊坡穩(wěn)定

B、流沙

C、管涌

D、凍土

答案:A

解析:與土的抗剪強度有關的工程問題主要有三類:土工構筑物的穩(wěn)定性、土壓

力問題(包括擋土墻、邊坡、地下結構等周圍土體的穩(wěn)定性)'地基土的承載力

問題。

123.粗集料磨光值試驗是利用加速磨光機磨光集料,用擺式摩擦系數(shù)測定儀測定

的集料經磨光后的摩擦系數(shù)值,以()表示。

A、PSV

B、Q'a

C、AAV

D、Q

答案:A

解析:粗集料磨光值試驗是利用加速磨光機磨光集料,用擺式摩擦系數(shù)測定儀測

定的集料經磨光后的摩擦系數(shù)值,以PSV表示。所以答案為A。

124.鋪砂法適用于()構造深度。

A、測定瀝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無溝槽路面

B、測定瀝青路面表面

C、測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

D、測定基層表面

答案:A

解析:用于測定瀝青路面及水泥混疑土路面表面構造深度,用以評定路面的宏觀

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125.下列()可以用常水頭滲透試驗方法測其滲透系數(shù)。

A、黏土

B、粉土

C、亞黏土

D、砂類土

答案:D

解析:常水頭滲透試驗(JTGE40-2007T0129)適用于測定砂類土和含少量礫石的無

凝聚性土的滲透系數(shù)。

126.在進行土基現(xiàn)場CBR值計算時,CBR=P1/PoX100,在貫入量為2.5mm時,標

準壓強P。為7MPa;在貫入量為5.0mm時,標準壓強為()。

A、6.5MPa

B、7MPa

C、9MPa

D、10.5MPa

答案:D

解析:在貫入量為2.5mm時,標準壓強p。為7MPa;在貫入量為5.0mm時,標準

壓強P。為10.5MPao

127.在規(guī)定的荷載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產生的總垂直變形值或垂直回彈變形

值,稱為()。

A、擺值

B、車轍

C、彎沉

D、CBR值

答案:C

解析:路面彎沉是路面表面在汽車車輪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垂直變形值。路面在車

輪作用下產生沉降,其總變形值為總彎沉值,當車輪荷載卸除后,路面便向上回

彈,其回彈變形值便是回彈彎沉值。

128.擊實試驗是為了獲得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o

A、最小孔隙率

B、最佳含水率

C、最大孔隙率

D、天然稠度

答案:B

解析:擊實試驗是為了獲得路基土壓實的最大干密度和相應的最佳含水率。

129.密度計法進行顆粒分析試驗時,用氨水作為分散劑,其用量為30g土樣中加

氨水()。

A、1mL

B、2mL

G\3mL

D、4mL

答案:A

解析:用25%氨水作為分散劑,其用量為:30g土樣中加氨水1mLo所以答案為A。

130.在路面鉆芯取樣方法中,鉆孔采取芯樣的直徑不宜小于最大集料粒徑的()

倍。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在路面鉆芯取樣方法中,鉆孔采取芯樣的直徑不宜小于最大集料粒徑的3

倍。所以答案為B。

131.水泥混凝土抗折強度是以標準尺寸的梁型試件,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達到規(guī)定

齡期后,采用()加荷方式進行彎拉試驗,并按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得到的強度值。

A、三分點

B、雙點

C、單點

D、跨中

答案:A

解析:水泥混凝土抗折強度試驗是三分點加載。

132.堿含量試驗方法中,加入熱水,壓碎殘渣使其溶解,加入一滴甲基紅指示劑

溶液,用0中和至黃色。

A、氨水

B、鹽酸

C、硫酸

D、磷酸

答案:A

解析:堿含量試驗方法中,加入熱水,壓碎殘渣使其溶解,加入一滴甲基紅指示

劑溶液,用氨水中和至黃色。所以答案為A。

133.使用核子密濕度儀測定土基或基層材料的壓實密度及含水率時,打洞后用直

接透射法所測定的層厚不宜大于()o

A、20cm

B、25cm

C、30cm

D、40cm

答案:c

解析:使用核子密濕度儀測定土基或基層材料的壓實密度及含水率時,打洞后用

直接透射法所測定的層厚不宜大于30cm。

134.對用于高速公路的公稱最大粒徑()的密級配瀝青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設計

的基礎上進行高溫穩(wěn)定性、低溫抗裂性和水穩(wěn)定性等使用性能檢驗。

A、219mm

B、W19mm

C、W14mm

D、214mm

答案:B

解析:對用于高速公路的公稱最大粒徑W19mm的密級配瀝青混合料,需在配合

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高溫穩(wěn)定性'低溫抗裂性和水穩(wěn)定性等使用性能檢驗。

135.核子密度儀直接透射法測定路面結構層的密度時,應在結構層表面打孔,孔

L深應()要求測定的深度。

A、等于

B、略深于

C、淺于

D、略淺于

答案:B

解析:打孔應不傾斜,孔深必須大于測試深度。

136.對新拌混凝土流動性起決定作用的是()。

A、摻和料

B、水泥

C、集料

D、用水量

答案:D

解析:對新拌混凝土流動性起決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無論提高水灰比或增加水泥

漿量,都表現(xiàn)為用水量的增加。

137.在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法中,土的性質對()時入土深度有顯著影響。

A、液限

B、塑限

C、縮限

D、天然含水率

答案:B

解析:在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法中,土的性質對塑限時入土深度有顯著影響。所以答

案為B,

138.車轍試驗時,恒溫室的溫度要求為()。

A、60℃±0.1℃

B、60℃±0.5℃

C、60℃±1℃

D、60℃±1.5℃

答案:C

解析:《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P267頁,試驗步驟:將試件連

同試模一起,置于已達到試驗溫度60℃±1℃的恒溫室中,保溫不少于5h,也不

得超過12h。在試件的試驗輪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貼一個熱電偶溫度計(也可在

試件制作時預先將熱電偶導線埋入試件一角),控制試件溫度穩(wěn)定在609±0.

5℃o

139.水泥穩(wěn)定土、水泥穩(wěn)定石屑等水泥穩(wěn)定細粒土,因其()不足,不適用作基

層材料。

A、強度

B、強度、抗沖刷性和抗裂性

C、抗沖刷性和抗裂性

D、抗沖刷性

答案:C

解析:P12(JTG/TF20-2015)規(guī)定,水泥穩(wěn)定材料的強度滿足要求時,還應檢驗

其抗沖刷性和抗裂性。對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細粒材料,如水泥穩(wěn)定土、水泥穩(wěn)定石

屑等,其強度滿足要求,但是抗沖刷性和抗裂性不足,不適用基層。

140.無側限抗壓強度Rc=P/A,P是指()。

A、試件破壞過程平均壓力

B、試件破壞過程最大壓力

C、試件破壞過程最小壓力

D、試件開始破壞時的壓力

答案:B

解析:P指的是試件破壞的最大壓力

141.下列為有機結合料穩(wěn)定類路面基層材料的是()。

A、石灰

B、瀝青

C、粉煤灰

D、水泥

答案:B

解析:無機結合料一般指:石灰'粉煤灰、水泥等;有機結合料指瀝青。

142.當液性指數(shù)為0時,土處于()。

A、液限

B、塑限

C、縮限

D、固態(tài)

答案:B

解析:液性指數(shù)=(天然含水率-塑限)/(液限-塑限);當液性指數(shù)=0時,天

然含水率=塑限,土處于塑限。當液性指數(shù)=1時,天然含水率=液限,土處于液

限。

143.在瀝青與粗集料的黏附性試驗中,以下()情況黏附性等級為3?

A、瀝青膜少部分被水吸收,厚度不均勻剝離面積百分率少于10%

B、瀝青膜少部分被水吸收,厚度不均勻剝離面積百分率少于20%

C、瀝青膜局部明顯地被水移動,基本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剝離面積百分率少于

20%

D、瀝青膜局部明顯地被水移動,基本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剝離面積百分率少于

30%

答案:D

解析:試驗后集料表面上瀝青膜剝落情況為:瀝青膜局部明顯地為水移動,基本

保留在集料表面上,剝離面積百分率小于30%時,瀝青與集料的黏附性等級為3。

144.我國瀝青蠟含量要求的試驗方法是以()分離出油分后,將規(guī)定的溶劑在規(guī)定

的低溫條件下結晶析出的固體物質當作蠟。

A、薄膜加熱法

B、蒸播法

C、環(huán)球法

D、離心分離法

答案:B

解析:我國瀝青蠟含量要求的試驗方法是以蒸播法分離出油分后,將規(guī)定的溶劑

在規(guī)定的低溫條件下結晶析出的固體物質當作蠟。所以答案為B?

145.飽和土體所受到的總應力為有效應力與()之和。

A、重力

B、孔隙水壓力

C、靜水壓力

D、以上都有

答案:B

解析:飽和土體所受到的總應力為有效應力與孔隙水壓力之和。

146.土的粒度成分是指土中各種不同粒組的()o

A、質量

B、含水率

C、相對含量

D、平均粒徑

答案:C

解析:土的粒度成分是指土中各種不同粒組的相對含量(以干土質量的百分比表

示)。

147.計算公路技術狀況指數(shù)中,路面使用性能(PQI)和路基技術狀況指數(shù)(SCI)

的計算權重分別占()。

A、0.70,0.08

B、0.08,0.70

C、0.12,0.10

D、0.12,0.12

答案:A

解析:路面使用性能(PQI)計算權重占0.70,路基技術狀況指數(shù)(SCI)的計算

權重占0.08o

148.核子密度儀直接透射法測定路面結構層的密度時,應在結構層表面打孔,孔

L深應()要求測定的深度。

A、等于

B、略深于

C、淺于

D、略淺于

答案:B

解析:打孔應不傾斜,孔深必須大于測試深度。

149.標準篩由()種不同孔徑篩子組成。

A、15

B、16

C、17

D、18

答案:C

解析:標準篩由17種不同孔徑篩子組成。所以答案為C。

150.測定土液限的試驗方法是()。

A、滾搓法

B、搓條法

C、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法

D、縮限試驗

答案:C

解析:土的界限含水率試驗(JTGE40-2007),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法(T0118)測定

土的液限和塑限,液限碟式儀測定法(T0170)測定土的液限,搓滾法(T0119)

測定土的塑限。

151.已測得某土樣的最小干密度為1658.3kg/m3,最大干密度為2053.6kg/m3,

填筑干密度為1953.2kg/m3,則其相對密度為()。

A、其相對密度=0.78

B、其相對密度=0.81

C、其相對密度=0.95

D、其相對密度=0.75

答案:A

解析:可按下式計算:Dr=[(pd-pdmin)pdmax]/[(pdmax-pdmin)pd]=(19

53.2-1658.3)*2053.6/(2053.6-1658.3)*1953.2=0.78。

152.礫類土中細粒組質量為總質量5%?15%(含15%)的土稱()o

A、含細粒土礫

B、中粒土礫

C、粗細粒土礫

D、粗粒土

答案:A

解析:礫類土中細粒組質量為總質量5曠15%(含15%)的土稱含細粒土礫,記為

GFo

153.下列選項沒有按水泥的用途和性能進行分類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