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籍法沖突若干問題的公約_第1頁
關于國籍法沖突若干問題的公約_第2頁
關于國籍法沖突若干問題的公約_第3頁
關于國籍法沖突若干問題的公約_第4頁
關于國籍法沖突若干問題的公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國籍法沖突若干問題的公約海牙1930第一章一般原則第一條每一國依照其本國法律斷定誰是它的國民。此項法律如符合于國際公約、國際慣例以及一般承認關于國籍的法律原則,其他國家應予承認。第二條關于某人是否具有某一特定國家國籍的問題,應依照該國的法律予以斷定。第三條除本公約另有規(guī)定外,凡具有兩個以上國籍的人,得被他所具有國籍的每一國家視為該國家的國民。第四條國家對于兼有另一個國國籍的本國國民不得違反該另一國而施以外交庇護。第五條具有一個以上國籍的人,在第三國境內,應被視為只有一個國籍。第三國在不妨礙適用該國關于個人身份事件的法律以及任何有效條約的情況下,就該人所有的各國籍中,應在其領土內只承認該人經常及主要居所所在地國家的國籍,或者只承認在各種情況下似與該人實際上關系最密切的國家的國籍。第六條具有兩個國籍的人,如果此項國籍并非由于他的任何自由行為而取得,經一國的許可,得放棄該國的國籍,但該國給與更廣泛出籍權利的自由者不在此例。如果該人在國外有經常及主要居所,而其所欲出籍國家的法定條件已得到滿足時,前項許可不得拒絕。第二章出籍許可證書第七條一國的法律規(guī)定發(fā)給出籍許可證書者,除非領得證書的人具有另一國籍或取得另一國籍,并且在取得另一國籍以前,此項證書對之不發(fā)生喪失出給證書國家國籍的效果。如果領得出籍許可證書的人在發(fā)給證書國家所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取得另一國籍,則證書失去其效力,但領得出籍許可證書時已具有除發(fā)給證書國家以外另一國的國籍者,不在此限。領得出籍許可證書的人取得新國籍的這一國家應將該人取得國籍的事實通知發(fā)給證書的國家。第三章已婚婦女的國籍第八條如果妻子的本國法規(guī)定與外國人結婚喪失其國籍,這一效果的發(fā)生應以取得丈夫的國籍為條件。第九條如果妻子的本國法規(guī)定在婚姻關系存續(xù)中丈夫的國籍變更使妻子因而喪失國籍,這一效果的發(fā)生應以取得丈夫的新國籍為條件。第十條丈夫在婚姻關系存續(xù)中入籍,除經妻子同意外,對妻子不發(fā)生變更國籍的效果。第十一條如果妻子的本國法規(guī)定妻子因結婚而喪失國籍,在婚姻關系解除后,非經妻子自行請求并遵照該國法律,不得回復國籍。妻子如回復國籍,應即喪失其因婚姻而取得的國籍。第四章子女的國籍第十二條規(guī)定因出生于國家領土內取得國籍的法規(guī),不得當然適用于在該國享有外交豁免的人所生的子女。各國法律對于正式領事或其他負有政府使命的國家官員所生于該國領土內且在任何情況下出生時即取得雙重國籍啊的子女,應容許以聲明拋棄或其他手續(xù),解除其出生地國國籍,但以保留其父母的國籍者為限。第十三條父母的入籍應依入籍國法律使未成年子女隨之而取得準許入籍國家的國籍。在此種情況下,該國法律得規(guī)定未成年子女因其父母入籍而取得國籍的條件。未成年子女如不因其父母入籍而取得國籍,則應保留其原有國籍。第十四條父母無可考的兒童應具有出生地國家的國籍。兒童的父母可考時,其國籍應依照適用于父母可考者的規(guī)則予以斷定。如無相反證據(jù),棄兒應推定為出生于發(fā)現(xiàn)國家的領土內。第十五條如果一國的國籍不以在其領土內出生而當然取得,則生于該國領土內父母無國籍者或父母國籍無可考者,得取得該國國籍。該國的法律應規(guī)定在此種情況下取得該國國籍的條件。第十六條如果非婚生子女所隸屬國家的法律認為此項國籍得因子女的民事地位變更(如追認或認知)而喪失,則此種國籍的喪失應以子女取得另一國國籍為條件,但應按照該國關于民事地位變更影響國籍的法律。第五章收養(yǎng)第十七條如果一國的法律認為國籍得因收養(yǎng)而喪失,此項國籍的喪失應以收養(yǎng)人依照收養(yǎng)人所屬國家關于收養(yǎng)影響國籍的法律而取得收養(yǎng)人的國籍為條件第六章一般和最后條款第十八條締約各方同意自本公約生效日起,在彼此相互關系中適用前列各條所定的原則和規(guī)定。本公約加載前述原則和規(guī)定,對于此種原則和規(guī)定是否已經構成國際法一部分的問題絕無妨礙。經了解關于前列各條規(guī)定并未涉及的各點,現(xiàn)行國際公法的原則和規(guī)定應繼續(xù)有效。第十九條本公約不影響締約各方間現(xiàn)行有效的關于國籍或相關事項的任何條約、公約或協(xié)議的規(guī)定。第二十條任何締約一方簽字于本公約或批準加入時,得就第一條至第十七條及第二十一條,附加明白保留案,排除一條或多條。此項經排除的規(guī)定對于保留的一方不能適用,該方對于任何其他締約另一方亦不能援用。第二十一條締約各方間如因本公約的解釋或適用而發(fā)生任何爭端,而此項爭端不能通過外交途徑予以滿意解決時,則應按照各該方現(xiàn)行有效的可以適用于解決國際爭端的協(xié)議予以解決。如果各該方間無此項現(xiàn)行有效的協(xié)議,該項爭端應按照各該方憲法程序交付公斷或司法解決。如果各該方對選擇另一法院未達成協(xié)議而爭端各方均為1920年12月16日關于國際常設法院規(guī)約議定書的簽字國,則該項爭端應交國際常設法院。如果有任何一方不是1920年12月16日議定書的簽字國,則該項爭端應交付依照1907年10月18日關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海牙公約而組織的仲裁法庭。第二十二條在1930年12月31日以前,任何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或非會員國而被邀請出席第一次國際法編撰會議的或曾受國際聯(lián)盟行政院為此目的送交公約副本的非會員國均得派遣代表簽字于本公約。第二十三條本公約須經批準。批準書應交存國際聯(lián)盟秘書廳。秘書長應將每一批準書交存的事實通知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及第二十二條所述非會員國,并指名交存日期。第二十四條在1931年1月1日起,尚未于該日以前簽字于本公約的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及第二十二條所述非會員國均得加入本公約。加入應以加入書交存國際聯(lián)盟秘書廳。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應將每一加入的事實通知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及第二十二條所述非會員國,指名加入的日期。第二十五條經十個會員國或非會員國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后,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應即作出記事錄。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應將此項記錄經證明無誤的副本送交國際聯(lián)盟每一會員國及第二十二條所述非會員國。第二十六條自第第二十五條所規(guī)定記事錄作成后之第九十日起,本公約對于在記事錄作成之日已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的所有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及非會員國發(fā)生效力。對于該日期后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的任何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或非會員國,本公約應于交存日期后第九十日起發(fā)生效力。第二十七條自1936年1月1日起,本公約對之有效的任何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或非會員國得向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致送修改本公約任何一部或全部條款的請求書。如果該項請求書送達于本公約對之有效的其他聯(lián)盟會員國及非會員國后一年內獲得至少九國的贊助時,國際聯(lián)盟行政院應于咨詢國際聯(lián)盟會員國及第二十二條所述非會員國后,決定應否為此事召集特別會議,或由下次國際法編撰會議討論此項修改。締約各方同意本公約如須修改,經修改的公約得規(guī)定本公約一部或全部條款于新公約生效時,在本公約所有締約各方間應予廢止。第二十八條對公約得聲明退出。聲明退出應以書面通知書致送于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由秘書長通告聯(lián)盟會員國及第二十二條所述非會員國。每一退出的聲明于秘書長接到通知一年后發(fā)生效力,但僅適用于通知退出的聯(lián)盟會員國及非會員國。第二十九條締約任何一方得于簽字時、批準時或加入時聲明雖接受本公約,但關于該國的一切或任何殖民地、保護國、海外領地或在宗主權或委任統(tǒng)治之下的領地,或關于上述領地某部分居民,不承擔任何義務,本公約對于聲明中所指出任何領地或其部分居民不能適用。締約任何一方嗣后無論何時均得通知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聲明愿以本公約適用于前款聲明內所稱一切或任何領地或其部分居民。本公約自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接到通知后六個月起,對于該通知內所稱一切領地或部分居民即行適用。締約任何一方無論何時均得聲明本公約對于該國的一切或任何殖民地、保護國、海外領地或在宗主權或委任統(tǒng)治之下的領地,或關于上述領地某部分居民停止適用。本公約自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接到通知后一年起對于聲明內所指一切領地或其部分居民停止適用。締約任何一方關于其一切或任何殖民地、保護國、海外領地或在宗主權或委任統(tǒng)治之下的領地,或關于上述領地某部分居民,得于簽字與本公約時或批準時或加入時或按照本條第二款通知時,為第二十條規(guī)定的保留。國際聯(lián)盟秘書長應將按照本條收到的各項聲明及通知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