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_第1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_第2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_第3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_第4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qū)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DB

內蒙古自治區(qū)工程建立標準

DBJ03—27—2023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1總則

1.0.1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節(jié)省能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資源》的有關條文,為了更好地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部公布的《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2023),旨在節(jié)省能源、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內環(huán)境、提高能源利用率,特結合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實際狀況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各地區(qū)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

1.0.3按本標準進展的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通過改善建筑圍護構造的保溫性能,提高采暖、通風和空調設備及其系統(tǒng)的能效,在保證一樣的室內環(huán)境參數(shù)條件下,與未實行節(jié)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風、空氣調整和照明的總能耗應削減50﹪.其中公共建筑的照明節(jié)能設計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規(guī)定。

1.0.4大力提倡并鼓舞充分利用內蒙古自治區(qū)豐富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再生清潔能源。

1.0.5本標準黑體字的條文強制性條文,必需嚴格執(zhí)行。

1.0.6公共建筑的節(jié)能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2術語

2.0.1透亮幕墻

可見光可直接投射入室內的幕墻。

2.0.2可見光投射比

透過透亮材料的可見光的光通量與投射在其外表上的可見光的光通量之比。

2.0.3圍護構造熱工性能權衡推斷

當建筑設計不能完全滿意規(guī)定的圍護構造熱工設計要求時,計算并比擬參照建筑和所設計建筑的全年采溫和空調調整能耗,判定圍護構造的總體熱工性能是否符合節(jié)能設計要求。

2.0.4參照建模

對圍護構造熱工性能進展權衡推斷時,作為計算全年采溫和空氣調整能耗用的假象建筑。

2.0.5建筑物體形系數(shù)

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外表積與其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外表積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樓梯間隔墻的面積。

2.0.6風機的單位風量耗功率

空調和通風系統(tǒng)輸送單位風量的風機耗功量。

2.0.7耗電輸熱比

在采暖室內外計算溫度條件下,全日理論水泵輸送耗電量與全日系統(tǒng)供熱量的比值。無因次。

2.0.8輸送能效比

空調冷熱水循環(huán)水泵在設計工況點的軸功率與所輸’送帶顯熱交換量的比值。無因次。

2.0.9綜合局部負荷性能系數(shù)

用一個單一數(shù)值表示的空調用冷水機組的局部負荷效率指標,它基于機組局部負荷時的性能系數(shù)值、根據(jù)機組在各種負荷下運行時間的加權因素,通過寄送獲得。無因次。

2.0.10分層空氣調整

僅特指使高大空間下部工作區(qū)的空氣參數(shù)滿意要求的空氣調整方式。

2.0.11名義工況制熱能效比

在名義工況下,熱泵機組的制熱量與其凈收入能量之比。無因次。

3建筑與建筑熱工設計

3.1一般規(guī)定

3.1.1建筑總平面的布置和設計,宜充分利用冬季日照的有限時間并防止冬季主導風向的冷風滲透,適當考慮利用夏季的自然通風.建筑的主體朝向宜選擇為本地區(qū)的最正確朝向,即:南至南偏東或南至南偏西;在肯定條件的限制下,選擇接近最正確朝向的東南和西南;不宜選擇的朝向是北或西北.

3.1.2建筑的體積系數(shù)應小于或等于0.40.當

體形系數(shù)大于0.40時,必需按本標準第3.4節(jié)的規(guī)定進展圍護構造熱工性能的權衡推斷.

3.2圍護構造熱工設計

3.2.1參照《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2023)以及內蒙古自治區(qū)各城鎮(zhèn)采暖的采暖度日數(shù),建筑氣候分區(qū)為寒冷地區(qū)A區(qū)和B區(qū),見表3.2.1

表3.2.1主要城鎮(zhèn)建筑設計熱工氣候分區(qū)

氣候分區(qū)代表性城市與旗(縣)寒冷地區(qū)A區(qū)圖里河、根河市、阿爾山市、博客圖、滿洲里市、呼倫貝爾市區(qū)(海拉市)、牙克石市、扎克屯市、阿榮旗、陳巴爾虎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區(qū)、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額爾古納市

寒冷地區(qū)A區(qū)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蘇尼特左旗,索倫,多倫縣,化德縣,正藍旗,太仆寺旗,正鑲白旗,鑲黃旗(新寶力格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后旗

烏蘭浩特市,烏日根塔拉,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朱日和(溫都爾廟),克什克騰旗(經(jīng)棚),林西縣,四子王旗,土牧爾臺,卓資縣,達爾罕茂明安聯(lián)合旗(百靈廟),商都縣,滿都拉(滿都拉廟),烏蘭察布市區(qū)(集寧),武川縣,白去鄂博,烏拉特中旗(海流圖)寒冷地區(qū)B區(qū)通遼市區(qū),扎魯特旗魯北鎮(zhèn),開魯縣開魯鎮(zhèn),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后旗,庫倫旗,奈曼旗

赤峰市區(qū),巴林右旗大板鎮(zhèn),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阿魯克爾沁旗天山鎮(zhèn),翁牛特旗,敖漢旗,喀喇沁旗,寧城縣

豐鎮(zhèn)市,卓資縣,察哈爾右翼前旗,涼城縣,興和縣

呼和浩特市區(qū),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

包頭市區(qū),固陽縣,土默特右旗,石拐

巴彥淖爾市區(qū)臨河,五原縣,杭錦后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后旗,磴口縣

鄂爾多斯市區(qū)東勝,杭錦旗,達拉特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烏審鎮(zhèn),準格爾旗沙圪堵鎮(zhèn)

巴彥浩特市,阿拉善右旗,烏達,海勃灣,吉蘭太,中泉子,額濟納旗注:氣候分區(qū)中各城鎮(zhèn)的氣象參數(shù)參照國家最新公布的標準氣象數(shù)據(jù).

3.2.2依據(jù)建筑所處城鎮(zhèn)的氣候分區(qū),其圍護構造的熱工性能應分別符合表3.2.1\表3.2.2以及表3.2.3的規(guī)定,其中外墻的傳熱系數(shù)為包括構造性熱橋在內的平均值K.當本條文的規(guī)定不能滿意時,必需按本標準第3.4節(jié)和第3.5節(jié)的規(guī)定進展圍護構造熱工性能的權衡推斷與計算.

表3.2.2.1寒冷地區(qū)A區(qū)圍護構造傳熱系數(shù)限值

圍護構造局部體形系數(shù)≤0.3

傳熱系數(shù)W/(㎡·K)體形系數(shù)≤0.4

傳熱系數(shù)W/(㎡·K)屋面≤0.35≤0.3外墻包括非透亮幕墻≤0.45≤0.4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0.45≤0.4非采暖房間與采暖房間的隔墻或樓板≤0.6≤0.6單一朝向外窗包括透亮幕墻窗墻面積比≤0.2≤3.0≤2.7≤0.2窗墻面積比≤0.3≤2.8≤2.5≤0.3窗墻面積比≤0.4≤2.5≤2.2≤0.4窗墻面積比≤0.5≤2.0≤1.7≤0.5窗墻面積比≤0.7≤1.7≤1.5屋頂透亮局部≤2.5表3.2.2.2寒冷地區(qū)B區(qū)圍護構造傳熱系數(shù)限值

圍護構造部位體形系數(shù)≤0.3

傳熱系數(shù)W/(㎡·K)體形系數(shù)≤0.4

傳熱系數(shù)W/(㎡·K)屋面≤0.45≤0.35外墻包括非透亮幕墻≤0.50≤0.45底面接觸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0.50≤0.45非采暖房間與采暖房間的隔墻或樓板≤0.8≤0.83.2.2.

單一朝向外墻(包括透亮幕墻)窗墻面積比≤0.2≤3.2≤2.80.2<窗墻面積比≤0.3≤2.9≤2.50.3<窗墻面積比≤0.4≤2.6≤2.20.4<窗墻面積比≤0.5≤2.1≤1.80.5<窗墻面積比≤0.7≤1.8≤1.6屋頂透亮局部≤2.6表3.2.2.3不同氣候區(qū)域地面河地下室外墻熱阻限值

氣候分區(qū)圍護構造部位熱阻R(㎡·K)/W寒冷地區(qū)A區(qū)地面:周邊地面

非周邊地面≥2.0

≥1.8采暖地下室外墻(與土壤接觸的墻)≥2.0

寒冷地區(qū)B區(qū)地面:周邊地面

非周邊地面≥2.0

≥1.8采暖地下室外墻(與土壤接觸的墻)≥1.8注:周邊地面是指外墻內2m以內的地面

地面熱阻是指地面換熱阻與地面至各層材料的熱阻之和

地下室外墻熱阻是指土壤以內各層材料的熱阻之和

3.2.3外墻與屋面的熱橋部位的內外表溫度不應低于室內空氣的露點溫度.

3.2.4建筑每個朝向的外窗(包括透亮幕墻)面積與墻面積之比均應小于0.70.當不能滿意條文規(guī)定時,必需按本標準第3.4節(jié)進展圍護構造熱工性能的權衡推斷.另外,當外窗(包括透亮幕墻)面積與墻面積之比小于0.40時,玻璃(或其他透亮材料)的可見光投射比不應小于0.4.

3.2.5屋頂透亮局部的面積不應大于屋頂總面積的20%,當不能滿意本條文的規(guī)定時,必需按本標準第3.4節(jié)進展圍護構造熱工性能的權衡推斷.

3.2.6建筑中庭夏季應利用通風降溫,必要時設置機械排風裝置.

3.2.7外墻的可開啟面積不應小于窗面積的30%,透亮幕墻應具有可開啟局部或設有通風換氣裝置,不宜在北朝向采納大面積外窗或玻璃幕墻.

3.2.8外門應設置門斗或實行其他削減冷風滲透的措施.外門的傳遞系數(shù)限值以及氣密性與外窗一樣,在計算時,外門面積計人到同一朝向的外窗面積內.

3.2.9外墻的氣密性不應低于《建筑外墻全面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7107-2023規(guī)定的4級(即在10Pa的壓差下,每小時每米縫隙的空氣滲透量不應大于1.5立方米,且每小時每平方面積的空氣滲透量不應大于4.5立方米)。

GB7107-2023建筑外窗氣密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應按各層外墻外包線圍成的平面面積的總和計算,包括半地下室的面積,不包括全地下室的面積。

A.0.2建筑體積(),應按與計算建筑面積所對應的建筑物外外表和底層地面所圍成的體積計算。

A.0.3屋頂面積,應按支承屋頂?shù)耐鈮ν獍€圍成的面積計算。

A.0.4外墻面積,應按不同朝向分別計算。某一朝向的外墻面積,有該朝向的外外表積減去外窗面積構成。

A.0.5外窗面積,應按不同朝向分別計算,取洞口面積。

A.0.6外門面積,應按不同朝向分別計算,取洞口面積。

A.0.7地面面積,應按外墻內側圍成的面積計算。

A.0.8地板面積,應按外墻內側圍成的面積計算,并劃分為接觸室外空氣的地板和不采暖地下室上部的地板。

附錄B外墻平均傳熱系數(shù)Km的計算

B.0.1外墻平均傳熱系數(shù)Km應由外墻主體部位的傳熱系數(shù)Kp與其對應面積Fp和構造熱橋部位的傳熱系數(shù)Kb與對應面積Fb,用加權平均方法按下式計算:

(B.0.1-1)

式中——外墻平均傳熱系數(shù)W/(㎡K)

——外墻主體部位傳熱系數(shù)W/(㎡K);

——外墻主體部位面積㎡;

——外墻構造行熱橋部位傳熱系數(shù)W/(㎡K);

——外墻構造行熱橋部位面積㎡.

B.0.2在工程實踐中,由于主體部位與熱橋部位的面積與的計算比擬繁瑣,而且也不易計算精確,為了便利外墻建筑熱工節(jié)能計算,可采納以下的簡化方法計算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shù)。

(B.0.1-2)

式中A—是外墻中主體部位面積所占墻風光積的比例;

B—是外墻中構造行熱橋部位面積所占墻風光積的比值;

其他符號同上。

表B.0.2.1A與B的閱歷參考取值

建筑的構造體系AB磚混構造體系0.750.25鋼筋混凝土框架構造體系0.650.35鋼筋混凝土框剪構造體系0.55(填充墻)0.45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構造體系0.35(填充墻)0.65(剪力墻)亦可直接取剪力墻部位的K作為㎞

附錄C寒冷地區(qū)建筑節(jié)能推斷表

C.0.1所設計建筑是否滿意本標準的節(jié)能要求,可利用表C.0.1和表C.0.2進展推斷.

表C.0.1寒冷地區(qū)B區(qū)建筑節(jié)能推斷表

工程名稱工程編號建筑設計單位外外表積m2建筑面積地上層數(shù)建筑體積m3構造類型地下層數(shù)體形系數(shù)s設計建筑各個方向的窗墻面積比(≤0.7)屋頂透亮局部與屋頂總面積之比(≤0.2)南東西北圍護構造部位設計建筑傳熱系數(shù)K

W/(m2.K)標準限值傳熱系數(shù)K

W/(m2.k)體形系數(shù)≤0.30.3≤體形系數(shù)≤0.4屋面≤0.35≤0.3屋頂透亮局部≤2.5≤2.5外墻(包括非透亮幕墻)≤0.45≤0.4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0.45≤0.4非采暖房間與采暖房間的隔墻或樓板≤0.6≤0.6單一朝向外窗(包括透亮幕墻)窗墻面積比≤0.2≤3.0≤2.70.2≤窗墻面積比≤0.3≤2.8≤2.50.3≤窗墻面積比≤0.4≤2.5≤2.20.4≤窗墻面積比≤0.5≤2.0≤1.70.5≤窗墻面積比≤0.7≤1.7≤1.5周邊地面的熱租R(m2)≥2.0≥2.0非周邊地面的熱租R≥1.8≥1.8采暖地下室外墻(與土壤接觸的墻)的熱租R≥2.0≥2.0注:當所設計建筑的各項指標都滿意標準限值時,可直接推斷所設計建筑為節(jié)能建筑設計單位:

(蓋章)

年月日圖審單位意見:

(蓋章)

年月日工程負責人計算人審核人審定人另注:當所設計建筑的各項指標不能完全滿意本表的限值時,必需假設參照建筑利用權衡推斷法進展節(jié)能設計權衡計算,并調整所設計建筑的材料和構造,直至使所設計建筑到達節(jié)能設計要求.

表C.0.2寒冷地區(qū)B區(qū)建筑節(jié)能推斷表

工程名稱工程編號建筑設計單位外外表積m2建筑面積地上層數(shù)建筑體積m3構造類型地下層數(shù)體形系數(shù)s設計建筑各個方向的窗墻面積比(≤0.7)屋頂透亮局部與屋頂總面積之比(≤0.2)南東西北圍護構造部位設計建筑傳熱系數(shù)K

W/(m2.K)標準限值傳熱系數(shù)K

W/(m2.k)體形系數(shù)≤0.30.3≤體形系數(shù)≤0.4屋面≤0.45≤0.35屋頂透亮局部≤2.6≤2.6外墻(包括非透亮幕墻)≤0.50≤0.45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0.50≤0.45非采暖房間與采暖房間的隔墻或樓板≤0.8≤0.8單一朝向外窗(包括透亮幕墻)窗墻面積比≤0.2≤3.2≤2.80.2≤窗墻面積比≤0.3≤2.9≤2.50.3≤窗墻面積比≤0.4≤2.6≤2.20.4≤窗墻面積比≤0.5≤2.1≤1.80.5≤窗墻面積比≤0.7≤1.8≤1.6周邊地面的熱租R(m2.K)/W≥2.0≥2.0非周邊地面的熱租R(m2.K)/W≥1.8≥1.8采暖地下室外墻(與土壤接觸的墻)的熱租R(m2.K)/W≥1.8≥1.8注:當所設計建筑的各項指標都滿意標準限值時,可直接推斷所設計建筑為節(jié)能建筑設計單位:

(蓋章)

年月日圖審單位意見:

(蓋章)

年月日工程負責人計算人審核人審定人另注:當所設計建筑的各項指標不能完全滿意本表的限值時,必需假設參照建筑利用權衡推斷法進展節(jié)能設計權衡計算,并調整所設計建筑的材料和構造,直至使所設計建筑到達節(jié)能設計要求.

附錄D圍護構造熱工性能的簡化權衡計算表

表D.0.1圍護構造熱工性能的簡化權衡計算表

工程名稱工程編號設計單位建筑面積m2外外表積m2建筑體積m3體形系數(shù)S窗墻面積比屋頂透亮局部與屋頂總面積之比原設計建筑南東西北參照建筑調整后建筑圍護構造總傳熱性能計算計算工程修正系數(shù)εi原設計建筑參照建筑調整后的設計建筑KiFiεiKiFiKiFiεiKiFiKiFiεiKiFi屋面屋頂透亮局部單一朝向外墻(包括非透亮幕墻)南東西北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非采暖房間與采暖房間的隔墻或樓板單一朝向外窗(包括透亮幕墻)南東西北∑εiKiFi周邊地面的熱租R

(m2.K)/W2.0非周邊地面的熱租R

(m2.K)/W1.8采暖地下室外墻(與土壤接觸的墻)的熱租R

(m2.K)/W2.0(寒冷地區(qū)A區(qū))

1.8(寒冷地區(qū)B區(qū))注:當原設計建筑的∑εiKiFi或調整后設計建筑的∑εiKiFi不大于參照建筑的∑εiKiFi,且原設計建筑或調整后的設計建筑地面熱租與采暖地下室外墻的熱租不小于參照建筑對應限值時,即可判定建筑熱工設計滿意節(jié)能要求工程負責人計算人審定人

附錄E公共建筑設計說明節(jié)能專篇

E.0.1在公共建筑設計的總說明中,要求有《節(jié)能專篇》,其中建筑熱工局部的內容與要求如下:

1工程名稱建筑類型----------;構造體系-----------.

2總建筑面積--------------m2;層數(shù)(地上)----------層;地下---------層;建筑面積---------m3;外外表積--------m2;體形系數(shù)-----------.

3本工程工程地處氣候分區(qū)---------地區(qū)的----------區(qū);采暖期室外計算溫度----------℃;采暖度日數(shù)------------.

4建筑圍護構造各局部的節(jié)能措施與熱工性能:

建筑圍護構造采納的節(jié)能措施與構造傳熱系數(shù)W/(m2.K)備注屋面外墻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層或外挑樓板非采暖房間與采暖房間的隔墻非采暖房間與采暖房間的樓板單一朝向外窗(包括透亮幕墻)南窗墻面積比氣密性東西北屋頂透亮局部所占比例氣密性地面周邊熱租值(m2.K)/W非周邊熱租值(m2.K)/W采暖地下室外墻熱租值(m2.K)/W其它需要特殊說明的節(jié)能措施及相關技術參數(shù).

E.0.2在公共建筑設計的總說明中,要求有《節(jié)能專篇》,其中建筑設備局部的內容與要求如下:

1工程名稱;地理位置;建筑用途.

2窗墻面積比:(南)----,(東)----,(西)---,(北)---,()---,()----

3建筑設備的相關參數(shù)與節(jié)能措施:

采暖(空調)

負荷總熱負荷(W)建筑熱負荷指標W/m2總冷負荷W建筑冷負荷指標W/m2空調冷熱水系統(tǒng)最大能效比

(ER)兩管制管道冷水管道熱水管道四管制管道冷水管道熱水管道采暖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泵的耗電輸熱比(HER)冷源冷水(熱泵)機組制冷性能系數(shù)W/W冷水(熱泵)機組綜合局部負荷性能系數(shù)W/W單元式機組能效比W/W溴化鋰汲取式機組性能系數(shù)W/W熱源鍋爐額定熱效率(%)建筑采暖\空調水系統(tǒng)總阻力損失(KPa)4其它需要特殊說明的節(jié)能措施及相關技術參數(shù)

附錄G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及修正系數(shù)

G.0.1墻體、屋面和保溫才來哦在不同使用場合的導熱系數(shù)與修正系數(shù)可安表G.0.1選用

表G.0.1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與修正系數(shù)

材料名稱干密度

(kg/㎡)

(W/m·K)使用場合及影響因數(shù)修正系數(shù)計算導熱系數(shù)

(W/m·K)水泥焦渣11000.42屋面找坡,吸濕1.500.63加氣混凝土5000.19墻體及屋面板,灰縫1.250.24加氣混凝土5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