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破壞孩子責任感的3句話_第1頁
家長破壞孩子責任感的3句話_第2頁
家長破壞孩子責任感的3句話_第3頁
家長破壞孩子責任感的3句話_第4頁
家長破壞孩子責任感的3句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長破壞孩子責任感的3句話之所以孩子差別那么大,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責任感不同。同樣是辦一件事,有的孩子迅速完成之后再做別的,有的孩子就是喜歡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認真,借口一大堆,耍嘴皮子的功夫了得,他是不想去辦嗎?答案是否定的!家長不放手,孩子就不動手孩子做作業(yè)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認真,或者沒完成作業(yè),往往與很多家長以下的行為有關:O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結(jié)果O擔憂孩子今后的發(fā)展O過多涉入本來屬于孩子的責任范疇(比如,家長一遍又一遍叫孩子開始做功課,然后坐在孩子身邊監(jiān)督,最后再一道題一道題地幫孩子檢查作業(yè),要求孩子把每道題改正對才行)結(jié)果是,每次交上去的作業(yè)都拿滿分或高分,但你能說那是孩子的作業(yè)嗎?當你把孩子的責任攬成了自己的責任時,孩子即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學習不是我的責任,表現(xiàn)出來狀態(tài)是做作業(yè)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業(yè)。字寫不好、語法不對、拼寫有錯、有時忘了做作業(yè)、或作業(yè)落在家里了,有時考試拿個不太好的成績回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jīng)歷。如果家長因此大動肝火,埋怨、催促和責罵,不僅讓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處理這些所引起的負面情緒上,而且會加深孩子對學習的厭倦和恐懼,阻礙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的發(fā)展,其后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嚴重得多。破壞孩子責任感的3句話O孩子小,不懂事這句話相信很多父母都不陌生,有個特別典型的事例:有個熊孩子去親戚家串門,把礦泉水倒在鋼琴上,主人問他在干嘛,孩子回:“幫你洗鋼琴?!奔依锎笕寺劼曏s來,趕緊替孩子開脫:“哎呀,小孩子不懂事,他這也是好心?!敝魅藷o奈,只有算了。半年后父母帶孩子去商場玩,孩子把半瓶可樂倒在價值68萬的鋼琴上。而這次,一句“孩子不懂事”就很難糊弄過去了。試想,第一次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及時制止,讓孩子誠懇道歉,再去面對該承擔的責任,這難道不是一個教育孩子絕佳的機會?因為父母的當面袒護,背后撐腰,孩子才如此沒有敬畏心,同樣的錯誤,他能肆無忌憚地犯第二次、第三次 年紀小不是保護傘,孩子的行為總得有人來買單,今天你可以擋在孩子面前,未來新的麻煩是少不了的。O“你只用搞好學習就行,其他事不用你操心”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父母這樣形容孩子:醬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太弱了。有的大人很小的時候就告訴孩子:“你什么都不用做?!薄斑@里不用你!”“你搞好學習就行?!贝螖?shù)多了,孩子就認為家里是不需要他的付出的。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父母從小要給孩子植入分享家務的概念。哪怕是讓孩子幫著拿一雙拖鞋,倒一杯水,都能從小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會照顧父母的人。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就藏在這些細枝末節(jié)之中。O“都交給媽媽來”有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上面,往往做得太多太滿,對孩子又充滿了不信任,替孩子做所有的事,導致孩子越依賴,對自己、對家人的責任感從一開始就沒真正地建立起來。比如,有的孩子沒帶作業(yè)本,他從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是父母沒有提醒,沒有幫他放好作業(yè)本。這樣的孩子,很少從自身找原因,都是別人的問題。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企業(yè)家開車送女兒上學,到了學校門口,女兒卻遲遲不肯下車,最后開始哭哭啼啼:“爸爸,你能陪我一起去教室嗎?”原來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怕老師批評,她覺得爸爸是很有名氣的企業(yè)家,看在爸爸的面子上,老師也許可能不會批評自己了。反倒是父親很冷靜,他告訴女兒:“要知道,你今天不想面對的,明天還是要必須去面對?!弊詈?,還是女兒一個人走進了教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行為就要自己負責,這兩句老生常談的話,是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有人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責任感的教育本質(zhì),也是在教育孩子如何愛世界、愛社會、愛身邊人,應該被父母重視并實踐。放手不是放任,這幾步要走好o與孩子交流一一為什么要學習?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這樣的理念:你不是考試機器,你也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學習。你是為了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從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學習;你是為了增長智慧,為了探索你的獨特個性、人生價值,從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快樂而學習;你是為了更充分運用你的特長和才能去幫助他人而學習。在聊天中告訴孩子,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探索自我的過程,你會逐漸了解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不喜歡什么、不擅長什么;會學習到一些知識和技能,讓你今后有更多的選擇權(quán),去做你感興趣的事。一位家長在與兒子討論的時候,兒子問了句“如果我有興趣做開卡車收垃圾的怎么辦?”他這樣告訴兒子,如果你上完大學,覺得開卡車收垃圾確實是你興趣所在、能發(fā)揮你的才能,那我希望你能在收垃圾的過程中做個有心人,研究怎樣改善現(xiàn)有系統(tǒng)而更有利于環(huán)保,那你將會成為世界上最用心最棒的收垃圾員!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找到自己的才能,并發(fā)揮這個才能,用它去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這樣從事這項工作才會讓你開心,覺得有意義。反之,如果你的才能不在收垃圾上,你會覺得收垃圾工作很枯燥,它也不會給你帶來快樂的。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所培養(yǎng)出來的各種能力和技能會給予你更多的自主選擇行業(yè)的機會。O對孩子,你只需要提出3點要求:一定要努力,總結(jié)經(jīng)驗就行,但不要過度在乎考試成績。在現(xiàn)在知識更新這么快的時代,你怎樣學比你從書本學到什么更重要。我希望你能學到各種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能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尋找資源和自學的能力等等。我希望你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強,有終身好學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學校發(fā)現(xiàn)一、二門你很感興趣的學科,我希望你能鉆進去,甚至用業(yè)余的時間在網(wǎng)上看更多的相關資料。我希望你問老師的問題,老師都不一定能馬上回答上來,而是說“嗯,好問題!我得想想,然后再回答你”。學習不等于書本知識,更不等于學習成績。書本知識只是學習的一個部分,生活才是最好最大的校園。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O我們需要更新觀念嬌慣、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自私自利、為所欲為,孩子成年后就會缺乏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心。讓孩子絕對服從的教育方式,也只能培養(yǎng)出惟命是從、毫無主見、不敢負責的人,有孩子就要舍得用。不一定非要讓孩子對我們是絕對的服從,允許孩子們做一件事,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有自我決定的可能,這樣他才會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把他的潛能激發(fā)出來,做事情才會有責任、有擔當。O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就是對自己負責一個孩子只有對自己負責,才會對家庭負責,將來對工作負責,對社會負責。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一定是從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始,比如出去購物,一定要讓他自己拎著自己的東西;自己每天換下來小襪子和短褲,盡量自己洗。O讓孩子關注家庭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就該給他分配一些家務(全家人共同履行的義務),例如學習掃地、擦桌椅、澆花等家務事;家長洗腳時,要他去把拖鞋拿來;吃飯時,要他給爺爺奶奶添飯等。孩子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向他講清楚:爸爸媽媽對你的衣食住行等問題要負責,你也有責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我是堅決反對通過給孩子錢,來讓孩子做家務活,因為你是家庭成員,這是你應盡的義務。O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的艱辛可適當?shù)刈尯⒆恿私庖恍└改傅膽n慮和難處,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要注意三點O與孩子站在同一個戰(zhàn)壕里當孩子經(jīng)歷結(jié)果,自然意識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明智的時候,我們的態(tài)度不應該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地數(shù)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訴你了,你偏偏不聽,現(xiàn)在知道錯了?”而應該是鼓勵的態(tài)度,“孩子,沒關系。媽媽(爸爸)小時候也做了好多錯事,吃一塹長一智,小孩子就是這樣成長的”。O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動力要堅信每個孩子天生都孕育著積極向上的種子,只要家長對孩子有高質(zhì)量的陪伴、關愛、贊賞、傾聽和鼓勵,就給這顆種子的茁壯成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孩子的內(nèi)動力就被激發(fā)出來了。當然了,要給孩子進步所需要的時間。O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從短期來看,孩子在家長不停地督促監(jiān)督下的表現(xiàn)也許比家長放手后的孩子的表現(xiàn)好,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長監(jiān)督下的表現(xiàn)來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來自于內(nèi)在的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