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訓練_第1頁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訓練_第2頁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訓練_第3頁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訓練_第4頁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訓練

考點一鑒賞詩歌的形象——教材聯(lián)想,以本為本筑雙基

考點二鑒賞詩歌的語言----此中真意,細加涵詠韻味長

考點三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尺水興波,精心對照見真章

考點四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知人論世,由表及里現(xiàn)情理

考點一鑒賞詩歌的形象——教材聯(lián)想,以本為本筑雙基

詩歌的形象是指詩歌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藝

術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這些形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意旨,

寄托著復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理??圩≡姼栊蜗笫氰b賞詩歌,感受詩情、

領悟詩意、體會詩境的基本途徑。

突破一鑒賞人物形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分為兩類: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詩歌所刻畫的人

物形象。詩歌是詩人主觀情感的產物,必然帶有詩人的痕跡。詩人以此表達自己

的愛憎、價值觀和人生追求。鑒賞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們在閱讀

這首詩時所感悟和想象的詩人的形象用語言準確形象地描述出來。在偏重敘事或

詩人隱身的詩歌作品中,詩人往往借助筆下塑造的人物或隱喻的人物表達自己對

生活的感受、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生的領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教材聯(lián)想以本為本?夯實雙基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塑造了怎樣的詞人形象?

【思路導引】

1.看標題(注釋),揣摩形象

標題中的“懷古”暗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抒發(fā)方式?

答:.......................................................................

答案暗示了本作者要通過懷古抒情,借古諷今,借古傷己。

2.賞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詞中的“一片神鴉社鼓”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詞人通過對敵占區(qū)民眾祭祀佛貍景象的描述,表達了對敵占區(qū)民眾文化心

理認同變化的擔憂和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急迫心情。

3.抓描寫,把握形象

詞中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三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自我形象?

答,

答案表現(xiàn)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復中原、建功立業(yè)的詞人形象。

4.研典故,理解形象

詞中的“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句表現(xiàn)了怎樣的詞人形象?

答:.......................................................................

答案渴望如廉頗那樣老驥伏楊、報效祖國,但又感嘆英雄遲暮、報國無門、壯

志難酬因而情感悲憤的詞人形象。

【整合答案】..............................................................

答案既表現(xiàn)了對民眾的擔憂和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急迫心情,又表現(xiàn)了仰慕英雄,

渴望收復中原、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又感嘆英雄遲暮、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

悲憤。

【答題建模】

以“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人物形象特點

=|結合詩句分析形象,分點概括作答|=|概括形象的意義(此步亦可省略)

【遷移拓展】

下列教材中的詩句或詩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

詩歌主要人物形象特征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陸游《示兒》、辛棄疾《破陣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翰《涼州詞》、王昌齡《出塞》

柳永《雨霖鈴》、李商隱《無題》

答案豪放灑脫、傲岸不羈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懷才

不遇、壯志難酬矢志報國、慷慨憤世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獻身邊塞、反對

征伐愛恨情長、纏綿俳惻

考題示例透析考題.知能遷移

(2017?全國卷II)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

送子由使契丹

蘇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應夢武林②春。

單于若問君家世,英道中朝第一人久

【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

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

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

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

答:.......................................................................

解析要閱讀全詩,聯(lián)系標題、注釋等,以詩歌中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為依據,從

人物身份、性格、思想感情入手,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這首詩的題目告

訴我們這是一首送別詩,而首聯(lián)“那因遠適更沾巾”,表明詩人不會因遠別而悲

傷落淚,從而表現(xiàn)了他的曠達。

答案表現(xiàn)了詩人曠達的性格。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

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

【即練即悟】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戌①,南浦清江萬里橋汽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②“南

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③涓埃:細流

與微塵,比喻微小。

頷聯(lián)刻畫了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海內風塵”指安史之亂的連年戰(zhàn)火,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家局勢的擔憂。

“諸弟隔”表明諸弟長期分離,被戰(zhàn)火阻隔,從而表達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天涯”表明飄零之苦,“一身遙”抒寫孤獨之苦,“涕淚”抒寫飄零之悲苦難

抑而落淚。據此即可分析出詩人形象。

答案刻畫了飽嘗流離之苦、思念親人、擔憂國家局勢的詩人形象。'‘海內風塵”

指安史之亂的連年戰(zhàn)火,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家局勢的擔憂。戰(zhàn)亂頻仍,諸弟分離,

長期阻隔,詩人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之苦躍然紙上。詩人流落天涯,一身飄零,“一

身遙”蘊含無限人世之悲,流離之苦。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竹軒詩興

張鎰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如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

答:.......................................................................

解析這首七律題為“竹軒詩興”,寫竹軒景物,自然清麗。從所寫的景致中,

可以看出作者的志趣。

答案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

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

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爸瘛薄把薄懊贰钡纫庀蟊憩F(xiàn)出詩人高雅的人生

志趣。

突破二鑒賞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

景,有單個景物形象,也有由多個景物形象組合成的意境。??疾閷拔镄蜗筇?/p>

點的整體把握,或者對某種意境的描述。

要注意的是,詩中的景物作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詩中多個意

象的組合,已營造出某種意境。因而,對詩中景物形象的賞析,不能只停留在景

物的形態(tài)等外部特征上,還應揭示出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即所謂“一切景語皆

情語”。

教材聯(lián)想以本為本.夯實雙基

柳永的《望海潮》中“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描寫了什么樣的景

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思路導引】

1.景物不能直譯,要把景物特點描繪出來,寫出詩人的心境

《天凈沙?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答:.......

答案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

泊在遙遠的地方。

2.景物意象要與感情、技巧結合分析

《天凈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請

結合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予以賞析。

答:.......................................................................

答案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

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蕭瑟的景象讓人滿目凄涼,又加上安詳、

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凄厲。

3.景物意象要結合背景分析

李賀詩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請結合詩人背景

進行賞析。

答,

答案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一層白

皚皚的霜雪。這幅悲涼肅殺的戰(zhàn)場景色,對于志在報國之士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

力。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但卻是報國無門。

【整合答案】..............................................................

答案“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描寫的是自然景物,“參差十萬人家”描寫的是

人文景物?!盁熈嫎颉保瑢懡窒锖訕虻拿利?;“風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

致?!皡⒉钍f人家”一句表現(xiàn)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表達了作者對杭州自然

人文景象的贊美之情。

【答題建模】

找意象,組畫面(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

=|析特點,設意境(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廠

3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遷移拓展】

下列教材中詩歌名句,分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特點?

詩歌名句意境特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答案雄渾壯麗壯闊蒼茫蒼涼悲壯閑適恬淡清幽明凈明麗清新蕭

疏凄寂安謐美好高遠深邃淡雅幽遠清冷幽靜

考題示例透析考題.知能遷移

(2018?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

[東晉]陶淵明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秉耒歡時務,解顏勸

農人。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注】問津:指孔子讓子路向兩位隱士長沮、桀溺問路的典故。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

解析這兩句是對田地的白描,首先應逐一分析各詞語的意思,如“平疇”指平

曠的田野,''良苗"指禾苗長勢良好,“懷新”是因為遠風相交,風過禾苗,顯得

禾苗充滿生機;然后將這些內容表達出來即可。

答案這兩句描繪了一幅自然和諧、生機勃勃的田園風景圖。平曠的田野上,從

遠處吹來的微風,輕輕拂過禾苗。長勢良好的禾苗,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即練即悟】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huán)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答:.......................................................................

解析詩是寫尋隱者不遇,卻得到別的情趣,領悟到“禪意”之妙處。結構嚴密

緊湊,層層扣緊主題。詩題為“尋”,由此而發(fā),前兩句一路“尋”來,頷聯(lián)寫

遠望和近看,“尋”到了隱士的居處。頸聯(lián)寫隱者不在,著松尋源,別有情趣。

最后寫“溪花自放"而''悟"禪理之無為,即使尋到了常山道士,也只能相對忘

言了。

答案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云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云、靜渚、春草、

閑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

2.閱讀下面這首小令,回答問題。

[雙調]碧玉簫

關漢卿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酷,有白衣勸

酒杯。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取他淵明醉。

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

解析前四句集中寫秋天的景色?!扒锞翱邦}”,是總寫,是對秋景概括的贊美。

以下三句,各自以絢麗的色彩展開對秋景的描繪,遠處的紅葉,近處的黃菊,通

過青翠的松徑聯(lián)結成一個立體的完整畫面,層次清晰,色彩絢爛,和諧寧靜,秋

意盎然?!耙磺芯罢Z皆情語”,作者描寫秋景是為了抒寫其超脫、隱逸的情懷。

答案前四句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秋山圖:金風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楓葉

絢麗多彩,泉水清澈,蒼松蔭道,金菊繞園盛開。不僅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也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鋪墊。

突破三鑒賞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所謂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

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其常運用的表達技巧,故此,明確“物”的特征,找出“志”的

內容,即鑒賞事物形象的兩個關鍵要素。高考設題的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

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材聯(lián)想以本為本.夯實雙基

于謙的《石灰吟》塑造了石灰石怎樣的形象?它寄寓了作者什么深意?

【思路導引】

1.借相關語句或關鍵詞來分析物象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

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保ǘ鸥Α斗勘芎R》)詩中刻畫了胡馬怎樣的

形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答:一

答案詩歌描繪了胡馬的不凡骨相,雄奇體態(tài),勇往直前,驍勇善戰(zhàn),義干青云。

使讀者不僅欣賞到胡馬體形的俊健,更為它所呈現(xiàn)出的精神感奮不已。詩歌句句

寫馬,又處處關人,以健馬暗喻勇士,詩人的豪邁之情躍然紙上。

2.由表及里把物的含義挖掘出來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保ǘ?/p>

荀鶴《小松》)詩中刻畫了小松怎樣的形象?詩人刻畫小松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

么?

答:.......................................................................

答案詩歌刻畫了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形象。一方面,反映了作者

“出身輕微也能成就大業(yè)”的觀點;另一方面諷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淺、

趨炎附勢的本質。

3.知人論世,結合背景或作者閱歷作答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

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在獄詠蟬》)詩中刻畫了蟬怎樣的形

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詩歌刻畫了蟬居食高潔,但是露重霜濃翅難舉,大風多起聲難聞的形象。

詩人以蟬自喻,表達了蒙冤受屈,有志難伸的憤激之情。

【整合答案】..............................................................

答案(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

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答題建?!?/p>

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自然屬0|鏈接“物”的特點與“人”的麗

=|點出物象的意義(社會屬性)

【遷移拓展】

下列詩歌所詠物象的特征如何?其寄予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句物象特征思想感情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

香來。(梅)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杳。但令無剪伐,會見浮

云長。(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

秋月。(蘭)

天下真花獨牡丹。(牡丹)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

又生。(草)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

答案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淡泊,頑強不屈竹:亭

亭而立,節(jié)節(jié)而高正直、不屈菊:凌霜自行不趨炎附勢,生性淡泊松柏:

傲寒不凋堅貞不屈蘭:清雅幽香,姿態(tài)優(yōu)美,芳草自憐,淡泊高潔高潔美

好牡丹:嬌艷多姿,雍容華貴富貴吉祥美好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頑

強不屈丁香:素雅清純美麗,幽香沁人心脾愁思蟬:清露高聲對高風亮

節(jié)的追求

考題示例透析考題.知能遷移

(2017?北京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曉行巴峽

王維

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㈤行。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注】樹杪:樹梢。

同樣是描繪山峽,《曉行巴峽》與下列詩句相比,在運用意象、抒發(fā)情感方面有

何不同?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注》)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意象和抒發(fā)情感方面的比較分析。分別分析詩句所用的意象,然后進

行比較。抒發(fā)情感主要包括抒情方式和抒情內容等,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

三聲淚沾裳”選用“猿鳴”,猿聲凄異,其哀轉之聲,產生驚懼之情,從而倍感

凄楚?!皽I沾裳”,遠離親人,涉險至此。

答案《曉行巴峽》: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雞鳴”“水國”“萬

井”等意象,顯示了巴峽水鄉(xiāng)的祥和,色調明麗,詩人置身其中,雖有淡淡的思

鄉(xiāng)之情,情感卻并不悲苦。

對比詩句:所用的“猿鳴”“玉露”“楓樹”等意象,顯示了巫峽的蕭瑟陰森,

色調凄冷,情感悲苦。

【即練即悟】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淡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二句突出山泉淡泊無名;三、四句說它清澈可鑒,飛落如雨;五、六

句寫它能使?jié)緷M池平;七、八句贊揚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再加以概

括,答案就宛然可見了。因為本詩是托物言志詩,“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

“志”就容易推測了。

答案這首詩在表現(xiàn)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xiàn)了山泉

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杜鵑花

真山民①

愁鎖巴云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②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xiāng)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遺民,真名不詳。宋亡后隱姓埋名,好題詠,自稱山民。

②錦水:即錦江,在四川成都。

本詩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寫到杜鵑鳥,它們在詩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請

具體說明。

答,

答案①本詩在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鵑”的典故,抒發(fā)了自己的

亡國之恨、故國之思。結構上:由杜鵑鳥引出杜鵑花,豐富了詩歌的內涵,杜鵑

啼血不僅給杜鵑花染上了紅色,更抹上了一層哀怨凄美的色彩。②《琵琶行》中

“杜鵑啼血猿哀鳴”的詩句,以杜鵑悲凄的啼鳴渲染謫居之地潺陽環(huán)境的惡劣,

襯托詩人被貶后痛苦的心情。

備考練什幺課時作業(yè)

(50分鐘78分)

題組一對點練

1.[人物形象]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6分)

野步

侏]周密

麥堤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野步

[清]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xiàn)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

答:.......................................................................

解析周詩中描寫的是詩人漫步郊野所見到的春日景色。以清新的語言風格,描

繪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塑造了一位悠然沉醉在生機盎然的春景中的隱逸者形

象。趙詩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過自己與秋風蕭瑟中“峭寒”的交鋒表現(xiàn)內

心復雜的情感,呈現(xiàn)了一個年老體弱、倚杖漫步、在秋風中感嘆韶華已逝的老者

形象。

答案第一首詩呈現(xiàn)的是一個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隱逸者形象;

第二首詩呈現(xiàn)的是一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

象。

2」事物形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卬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

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壺,古人計時的器具。“漏斷”指夜深。

詞中所描寫的孤鴻的形象是怎樣的?請作簡要賞析。

答:.......................................................................

答案全詞刻畫了一個飄飛不定、驚恐不安、心懷幽恨、孤獨寂寞的孤鴻形象。

本詞用“缺月”“疏桐”“漏斷”“寒枝”“沙洲冷”等詞語為孤鴻描繪了一

個清冷蕭瑟的環(huán)境;用“孤”“驚”“回”“恨”“寂寞”等詞語極寫孤鴻的神

態(tài)和心理。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自己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

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

3.[人物形象]閱讀下面龔自珍的兩首詩,然后回答題目。(6分)

漫感①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己亥雜詩

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誰分②蒼涼歸棹后,萬千哀樂聚今朝。

【注】①此詩寫于西北邊疆動亂及東南沿海一帶遭殖民主義者入侵之時。②分:

料想。

“劍氣簫心”是龔自珍人生的真實寫照,從這兩首詩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詩

人形象?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既擁有報國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又飽含憂國傷時之幽情的詩人形象?;颍杭?/p>

有情致又有膽識、剛柔相濟的詩人形象。詩人形象包含兩方面特征。(能結合具

體詩句,緊扣詩人形象特征分析即可)

4.[景物形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題目。(6分)

池上早秋

白居易

荷支綠參差,新秋水滿池。

早涼生北檻,殘照下東籬。

露飽蟬聲懶,風干柳意衰。

過潘二十歲,何必更愁悲。

詩歌前兩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

答,

答案詩歌的前兩聯(lián)描繪了一幅秋水滿池、碧波蕩漾、荷花點點、菱菱點綴、秋

風徐來、欄桿生涼、夕陽照籬的初秋荷塘圖。

5.[景物形象]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題目。(6分)

鵬鵠天?離恨

納蘭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接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本詞“何時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對這句詞作簡要賞析。

答:.......................................................................

答案詞人運用想象,描繪了一幅與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圖畫,創(chuàng)設了一個

寧靜、溫馨的優(yōu)美意境,表達了女子渴望與情郎相會的期盼之情,反襯出女子的

離恨之苦。

6」景物形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華靜,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

塞鴻飛急覺秋盡,鄰雞鳴遲知夜永。

凝情不語空所思,風吹白露衣裳冷!

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答:.......................................................................

答案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殘的菊花、疏籬、飄零的桐葉、寒井、急飛的塞鴻、

遲鳴的雞。(寫出四個即可)營造了一種清冷、寂寥的意境。

7」景物形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唐多令

鄧炎IJ【注】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

落天涯。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惟有南來無數雁,

和明月,宿蘆花。

【注】鄧剃:文天祥的同鄉(xiāng)和朋友。本詞為南宋滅亡之后,鄧冽被俘過建康(今

南京)時所寫。

下闋中的“雁”這一意象具有怎樣的特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雁”這一意象的特點:①因季節(jié)變化從自己的家園北方南遷;②寒夜里

無處可棲,只能伴著清冷的明月,棲于瑟瑟的蘆花之上?!把恪钡男蜗蠹脑⒘嗽~

人對亂離中有著不幸處境的人民(也包括自己)的無限同情和慨嘆。

8」景物形象]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春中田園作

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這首詩前四句描寫了怎樣的春景圖?

答:.......................................................................

答案這首詩描寫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春日田園圖。春天到了,斑鳩在屋上不時鳴

叫,村中的杏花爭先開放,開得雪白一片;農民有的拿著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

扛著鋤頭去察看泉水的通路。這一切都透出一種明媚、生機、充滿希望的春天的

氣息。

9」事物形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滿庭芳?殘梅

李清照

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①燒盡,日影下簾鉤。手種江梅

漸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②在揚州。從來知韻勝,

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

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

【注】①篆香:對盤香的喻稱。②何遜: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學家,有《揚州早

梅》詩。

千百年來,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國文化的血脈中。人們賞梅、詠梅、評梅、畫梅,

用梅花寄托懷抱,陶冶情操。請結合你的文化積累,任選一個角度,談談你心目

中的梅花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梅花雖不及牡丹的國色天香、荷花的高貴典雅,然而,它那頑強不屈的精

神和凌霜傲雪的高貴品格卻令我贊嘆不已。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季節(jié),只有

梅花傲然怒放,有著“凌寒獨自開”的冰心玉骨。梅花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

歷四時而常茂,它那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為世人所稱頌?!耙咽菓?/p>

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頑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

去學習。

10」事物形象]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野蠶

[唐]于濟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愿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春蠶

[明]劉基

可笑春蠶獨苦辛,為誰成繭卻焚身?。

不如無用蜘蛛網,網盡蜚②蟲不畏人。

【注】①焚身:指堞絲時先把繭投入沸水中燒煮。②蜚:通“飛”。

這兩首詩中的蠶分別是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于詩中的蠶是甘于犧牲的形象:野蠶采食青桑吐絲成繭,甘愿犧牲自己,

衣被生民。劉詩中的蠶是盲目犧牲的形象:春蠶獨自辛苦,卻不知為誰吐絲成繭,

還要遭受焚身之難。

題組二綜合練

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對雪①

杜甫

戰(zhàn)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②。

【注】①此詩寫于“安史之亂”期間,長安失陷時,詩人逃到半路被叛軍抓住,

解送回長安。②《世說新語?黜免》載:“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

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p>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用“多”寫“安史之亂”帶來的悲慘景象;用“獨”寫自己的處境,抒發(fā)

了詩人的悲涼之情。

B.“瓢棄樽無綠”一句寫出了詩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態(tài),表現(xiàn)了詩人困

居長安生活的艱苦。

C.“爐存火似紅”中的“紅”字寫出了爐火熊熊燃燒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內,寫

出了詩人對溫暖的渴望。

D.第四聯(lián),詩人以殷浩自比,因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寫著字,以此表達詩人對

國家命運的憂慮、對離散的親人深切牽掛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解析C項,這句詩是寫爐火燃盡的情景。

答案C

(2)[景物形象]詩歌的第二聯(lián)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6分)

答:.......................................................................

解析第二聯(lián)先寫黃昏時的亂云,次寫旋風中亂轉的急雪,呼應詩歌標題“對

雪”,暗示詩人獨坐室內,反復愁吟,從亂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風,滿懷愁緒。

答案詩歌第二聯(lián)描寫了黃昏云亂、風急雪緊的景象。詩人借景抒情,通過描寫

飛雪的狀態(tài),表現(xiàn)詩人在戰(zhàn)亂之中內心的悲涼;同時呼應詩歌標題“對雪”,為

下文描寫室內景象和抒發(fā)詩人感情作鋪墊,有利于突出詩歌憂國憂民的主旨。

12.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2)題。(9分)

古詩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中刻畫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鄉(xiāng)愁是由皎

皎明月引起的。

B.本詩描寫的行動具體而真切,這些行動一個緊接著一個,一層深似一層,是一

首典型的敘事詩。

C.主人公因“憂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

因“徘徊”而“出戶”,因“出戶”而“彷徨”,因“彷徨”無告而“入房”。

D.本詩的作者大概是為營求功名而旅食京師,卻又仕途阻滯,進退兩難。詩中細

致地表現(xiàn)了他豐富復雜的心理活動。

解析B項應為抒情詩,通過動作寫心理。

答案B

(2)[事物形象]試分析詩歌中“明月”這一意象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注意“月”這一意象的常用意義一一借明月寄相思。另外,女主人公的

“愁”“淚”等也證明了這一含義。

答案古詩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詩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見一輪無聲明月,獨懸空蕩

天地間,頓生孤獨凄涼之感。同時,濃濃的情思,也借助圓圓的明月,隨著皎潔

的月光流照著遠方的親人。

考點二鑒賞詩歌的語言——此中真意,細加涵詠韻味長

鑒賞詩歌語言的妙處,除了理解詩歌語言的字面意義之外,還要分析語言的

表達效果,進而把握好詩歌表情達意的語言特色。從歷年的高考試題看,對詩歌

語言的鑒賞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煉字(品味關鍵詞)、賞析詩眼、賞析關鍵句(煉句)

和賞析語言風格。

突破一煉字(品味關鍵詞)

沈德潛曾言:“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

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睆闹T多詩例來看,成功的煉字都是和煉意緊

密結合在一起的。煉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觀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現(xiàn)的生活

具體化、生動化、縱深化與美學化,只有煉出具體生動的富于美學內容和啟示性

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教材聯(lián)想以本為本.夯實雙基

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開頭說此處是“空山”,

而后面卻寫了人的活動,你覺得“空山”一語用得是否準確?有何作用?

【思路導引】

1.動詞分析時可從人(物)的動作特點的角度進行,同時,要注意挖掘動詞在語

境中的“動態(tài)之美”。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

“穿”“拍”“卷”三字生動形象,請加以品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穿”字,化靜為動,寫出了亂石的陡峭、尖銳;“拍”字,運用擬人手

法,點出了江流湍急的氣勢;“卷”字,表現(xiàn)了江濤沖擊堤岸后形成雪花的力度。

這三個動詞形象生動地描摹出赤壁山勢的險要高峻和水勢的洶涌澎湃,有聲有色

地展現(xiàn)了古戰(zhàn)場雄壯的畫面。

2.形容詞分析時要注意其修飾的生動傳神和語意雙關,同時注意所用的修辭和

形容詞活用情況。

請簡析“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中“闊”字的作用。

答:.......................................................................

答案“闊”字既寫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寫出了作者內心的失落與惆悵。

3.副詞運用恰到好處,能體現(xiàn)動作的情態(tài)和人物心理的變化,也能表現(xiàn)某種狀

態(tài)的程度。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中的“方”“始”有何

表達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現(xiàn)了生命盡頭透出的一股執(zhí)著與堅韌的精神力量。

4.數量詞經過詩人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往往可以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古

詩中的數量詞,虛指、泛指的多,實指的少;并且與數量詞的使用相關聯(lián)的是,

這些數量詞常常采用夸張、對比和比擬等修辭手法。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中的“三千丈”運用了什么修辭?

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千丈”運用夸張修辭,表現(xiàn)出了作者深深的憂愁。

5.疊詞具有強調作用,能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使感情更加綿密曲折,在形式

上形成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富有音樂美。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中有哪些疊詞?其

表達效果如何?請加以賞析。

答:.......................................................................

答案“尋尋覓覓”寫詞人內心空虛,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寫處境的孤獨,

形單影只,無人相伴;“凄凄慘慘戚戚”則極言心情之悲愴。七組十四個疊字,

形象、細致而深入地表達了詞人在遭受深創(chuàng)劇痛后的愁苦之情,為全詞奠定了悲

苦愁絕的感情基調。十四個字無一“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聲聲蘊愁,創(chuàng)造

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韻效果,讀來仿佛可以聽到詞人那遲緩沉重的足音。

【整合答案】..............................................................

答案準確。說“空山”是因為山太大、太空曠,只有少量的一些人活動,而且

“空山”給人世外桃源之感。

【答題建?!?/p>

從“描物”的角度分析.看該字在

突出景物特點方面的作用

從“造境”的角度分析,看該字在

營造意境(氛圍)方面的作用

動詞、形容詞

從“寫人”的角度分析.看該字在

(包括色彩詞)、

凸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方面的作用

副同、數量

詞和登詞從“抒情”的角度分析.看該字在

傳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考題示例透析考題.知能遷移

(2017?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驊馬,曠然出五盤久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注】①唐代宗大歷元年(766)春,岑參作為僚屬隨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杜鴻漸入蜀

平亂,途經五盤嶺時作。五盤嶺:秦、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

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巔。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

鮮明,請作簡要分析。

解析兩個詩句中的“斗”和“攢”分別表現(xiàn)出兩岸崖石之態(tài)和群峰之態(tài);情感

不是很明顯,可以省略。

答案①“斗”字,描寫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斗,凸顯了江崖陡峭、

崢蛛之勢。②"攢”字,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畫了峰巒

密集、重疊之態(tài)。

【即練即悟】

1.閱讀下面這首漢樂府,完成題目。

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謖踝御溝①上,溝水東西流②。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彼德!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注】①御溝:流經御苑或環(huán)繞宮墻的溝。②東西流:即東流。

在首聯(lián)哪兩個詞用得最妙?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

答案①皚:白色,通常用來形容雪的潔白。皎:皎潔,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潔

白光明。②自喻手法,運用兩個顏色的詞體現(xiàn)詩人自己的人格純潔如同白玉。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勞停驛

歐陽修

孤舟轉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荒”是荒涼、冷落,“瘦”指瘦瘠。②從用字自然傳神來看:數縷荒

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

至;③“荒”“瘦”二字,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wěn),

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寄寓了詩

人對山民的憐憫、關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

涵。

3.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

秋暮吟望

趙執(zhí)信

小閣高棲老一枝‘江】,閑吟了不為秋悲。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

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注】一枝:語出《莊子?逍遙游》“鶻鶉巢于深林,不過一枝”。“老一枝”

意為終老山林。

簡要賞析頷聯(lián)中“?!薄捌眱勺值拿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常”強調時間頻度,“偏”突出情態(tài);②“?!睂㈦S朝暮變化的山色

寫為常著落日之色,“偏”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xiàn)象視為有意為之;③“常”與

“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心緒與情感。

突破二賞析詩眼

賞析“詩眼”類題型從歸類上看,從屬于“突破一”,但因“賞析詩眼”題

的解題方法與“突破一”有區(qū)別,故單列講解。

所謂“詩眼”,是以人眼為喻,指在詩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tài)度,

對表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關鍵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詞句。

教材聯(lián)想以本為本,夯實雙基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保?/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