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綜合應用能力試題:論證評價題-10_第1頁
事業(yè)單位綜合應用能力試題:論證評價題-10_第2頁
事業(yè)單位綜合應用能力試題:論證評價題-10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事業(yè)單位綜合應用能力試題:論證評價題論證評價題:閱讀給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處論證錯誤并分別說明理由。請在答題卡上按序號分條作答,將每一條論證錯誤寫在"A'處(不超過75字),再將相應理由寫在"B'處(不超過50字)。

加州大學研究表明,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終端時代,人民平均每11分鐘就會被手機,旁人打擾一次,再重新恢復到專心狀態(tài)就要花費25分鐘,當代人平均每讀一頁網頁就只能花費56秒,看一部影片只能花費4分鐘。加州大學研究表明,我們的思維在高速跳動的過程中,我們的IQ會下降10(會變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顯示,在信息碎片化時代之后,全球人均閱讀量下降10%以上。記者在一所學校調查發(fā)現,65%以上學生承認自己的閱讀比較快餐化,通常以瀏覽為主。僅有5%左右的學生對自己比較偏愛的讀書會精讀甚至重復讀??梢姡敶鷮W生都是以碎片化閱讀為主。

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并非一無是處,因為其能夠給人們帶來大量的信息。同時,碎片化閱讀還有快速、及時、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優(yōu)點,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深閱讀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尤其是交互性強。因此,碎片化閱讀會替代傳統(tǒng)的精細化閱讀。

同時,碎片化閱讀本身并非就代表進步和未來,或者說是沒有缺點。碎片化閱讀在便于利用零碎時間來閱讀信息的同時,也大量擠占了人們深閱讀的時間。碎片化閱讀還使人形成了一種惰性依賴,習慣于通過搜索、提問或者交互來獲得知識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它對人們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都可能構成挑戰(zhàn)。可見,碎片化閱讀使讀書成為一種被動和強制性的行為,無法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的無盡樂趣。

有評論指出,碎片化讓閱讀變"輕'的同時,也讓真正有效的閱讀變得艱難,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每天面對洶涌而至的信息,如果一個人不想成為被動的接收器,就必須具備更高的理性思維和判斷力。成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成為信息的奴隸,這正是碎片化閱讀應有的能力所在。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表示,首先,數字閱讀還處在發(fā)展之中,需要有效地完善和引導,朝著更好的方向深化。同時,不可無視數字閱讀的缺點或者盲目樂觀,以至于在政策和輿論上認為傳統(tǒng)的閱讀、深度的閱讀、紙質的閱讀都已經是過時的、陳舊的方式,而簡單地倡導碎片化的閱讀。最后,尤其在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依然需要有效地引導人們以深閱讀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淺閱讀來替代深閱讀。因此,要提高紙質版書籍內容的質量,創(chuàng)要創(chuàng)作出接地氣的,群眾喜聞樂見的閱讀內容。

【參考答案】

1.錯誤:由"記者在一所學校調查發(fā)現,65%以上學生承認自己的閱讀比較快餐化'無法推出"當代學生都是以碎片化閱讀為主'這個結論。存在以偏概全

理由:在一所學校的調查只能代表這一所學校的結論,不能代表所有學生。

2.錯誤:由"碎片化閱讀還有快速、及時、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優(yōu)點,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深閱讀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尤其是交互性強'無法推出"碎片化閱讀會替代傳統(tǒng)的深閱讀'這一結論。存在過度推斷。

理由:前者只是提到了碎片化閱讀具備傳統(tǒng)閱讀沒有的優(yōu)勢,并沒有提到傳統(tǒng)閱讀被拋棄,所以存在過度推斷。

3.錯誤:由"碎片化閱讀可能構成挑戰(zhàn)'無法推出"碎片化閱讀使讀書成為一種被動和強制性的行為,無法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的無盡樂趣'這一肯定結論。存在可能推必然。

理由:可能構成挑戰(zhàn)無法得出一定無法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無盡樂趣這一必然性結論。

4.錯誤:由"正確引導數字閱讀,不能盲目無視數字閱讀的缺點和引導人們樹立以深閱讀為主要方向'無法推出"要加強內容質量的提高'這一結論,存在強加因果。

理由:正確引導數字閱讀,不能盲目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