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3篇_第1頁
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3篇_第2頁
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3篇_第3頁
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3篇_第4頁
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3篇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3篇

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有哪些?偶爾會抱怨為什么自己沒天賦,又或者因為別人能輕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這完全沒辦法。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及答案

1.西周時期,有一個為士的官員,20歲時,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甲,22歲時,他又娶了一個妾并生大兒子乙,24歲時,他的妻子又生兒子丙,25歲時,他的妾又生兒子丁,這個官員后來不幸去世,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業(yè),按周朝規(guī)定,主要由誰繼承家業(yè)和爵位()

A.甲B.乙C.丙D.丁

2.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區(qū)分封諸侯,讓他們建立諸侯國,鎮(zhèn)守疆土,保衛(wèi)王室。諸侯對周王承擔納貢和朝貢的義務,并隨周王參與出征、祭祀、吊喪慶賀等事項。這種制度叫作()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縣制D.行省制

3.2023年10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__屆全運會在山東濟南舉行。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編制了大型系列報道“走齊魯看全運”節(jié)目。請問山東省被稱為“齊魯大地”的說法,最有可能起源于()

A.宗法制度B.古代地名C.西周分封D.漢初封國

4.下圖是以“封”字為圖案的一枚郵票,金文中的“封”字,寫作或,從字形上來看,具體行動就是劃定疆界,植樹為幟。而下圖則是以中華百家姓的姓氏出現(xiàn)。那么,這個姓氏的由來是()

A.地名B.植樹的過程C.人名D.祭祀

5.春秋時期,齊桓公召集天下諸侯,頭戴醒目的冕旒,享九鼎之食,行天子“賓禮”規(guī)格。據(jù)你判斷,齊桓公破壞的是()

A.外服制B.分封制C.禮樂制D.宗法制

6.商朝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A.封邦建國制度B.商王壟斷神權C.內服與外服制度D.嫡長子繼承制度

7.西周時期,選拔官吏的基本方法是()

A、推薦B、分科考試C、自薦D、血緣世襲

8.在中國古代,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是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一地位最早可追溯到()

A.4000多年前B.3000多年前C.2023多年前D.1000多年前

9.莊子“竊國者為諸侯”的話客觀上反映出當時的政治狀況是()

A.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B.卿大夫取代國君掌權

C.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不斷D.奴隸主內部矛盾導致王朝更替頻繁

10.在首都舉行了冊封儀式后,受封者率領軍隊、人民前往東方的封地,結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軍隊攻擊,好不容易才將土著征服。接下來的首要工作是筑城,以作為未來統(tǒng)治這個封地的基地。請問這是哪一個時期的政治形勢()

A.商朝初年B.周朝初年C.唐朝初年D.宋朝初年

11.《國語晉語九》:“刑侯與雍子爭田,雍子納其女于叔魚以求其直(在爭論中獲勝)。及斷獄日叔魚抑刑侯,刑侯殺叔魚及雍子于朝?!睂Υ瞬牧显u述不正確的是()

A.材料記載發(fā)生了土地爭論B.表明土地可以轉讓和買賣

C.土地不能轉讓和買賣D.此事件可能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

1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以華夏族為中心的民族融合,戰(zhàn)國時期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

A.東胡B.靺鞨C.犬戎D.回鶻

13.歌曲《我的中國心》唱到:“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這充分說明,維系廣大海外華人對祖國深厚感情的紐帶主要是()

A.宗教信仰B.財產制度C.血緣關系D.政治態(tài)度

14.與成語“背井離鄉(xiāng)”、“井井有條”、“井然有序”等相關的制度是()

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封建土地所有制

15.“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陳。”胡滿屬于西周時受封的()

A.王族B.功臣C.先代貴族D.周邊歸順貴部落首領

16.下列我國早期政治制度中,體現(xiàn)了“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的精神的是()

A.分封制B.世襲制C.宗法制D.郡縣制

17.時日竭喪,與汝皆亡。是以下哪個朝代的百姓咒罵統(tǒng)治者的話:()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18.完整地說,我國的青銅器時代應包括:()

A.夏商B、商周C.西周春秋戰(zhàn)國D、夏商西周

19.天干地支是中國先民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歷法知識。商代君主多以天干為名,如太甲、盤庚等,這體現(xiàn)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識已經在群眾中普及B.王權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權神授”觀念的巨大影響D.經濟繁榮,文化發(fā)達

20.宗法制的實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濃重的()

A.神權色彩B.血緣色彩C.平等色彩D.民主色彩

1.C2.B3.C4.A5.B6.C7.D8.B9.B10.B11.C12.A13.C14.A15.C16.C17.A18.D19.B20.B

高一歷史同步練習題

1.下列王朝,不曾..設置丞相的是()

A.清

B.明

C.漢

D.秦

2.明朝“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A.決策

B.行政

C.監(jiān)察

D.司法

3.關于明代內閣,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明太祖罷除丞相職位,設內閣制

B.內閣成員的權勢和地位有過提高

C.內閣正式成為統(tǒng)率六部百司的機構

D.司禮監(jiān)最終取代了內閣

4.君主專制在從秦到清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偶有特殊情況,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

A.戰(zhàn)國時秦國以王為首,統(tǒng)一后秦王稱皇帝

B.漢武帝以身邊近臣組成中朝執(zhí)掌決策權,隋代實行內史、門下、尚書三省制

C.唐代決策、審議、執(zhí)行權分離,宋代中央機構形成全面的權利牽制體系

D.明初廢除丞相,清初“軍國政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

5.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

A.統(tǒng)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

B.參與決策,并負責朝廷日常事務

C.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

6.反映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趨勢的排列是()

①參知政事的設置②丞相制度的廢除③軍機處的設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創(chuàng)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7.清朝前期,中央機構發(fā)生過多次重大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

A.國初定制,設議政王大臣數(shù)員??如坐朝儀

B.“率循祖制,咸復舊章”,廢內閣,恢復內三院

C.選調翰林等官人南書房當值,“非崇班貴值,上所親信者不得入”

D.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

高一歷史課時同步練習題

1.“陛下”本是對他人的尊稱。“陛”是臺階,稱人“陛下”表示謙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臺階下和你說話。但秦以后,“陛下”一詞只能專稱皇帝。這體現(xiàn)了皇帝制度的特點是()

A.皇位世襲

B.皇帝獨尊

C.君權神授

D.家天下

答案B

解析皇帝制度的特點是皇帝地位獨尊、權力至高無上和皇位世襲,而材料只體現(xiàn)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獨尊,并未體現(xiàn)皇位世襲、君權神授、家天下的特點。

2.公元前221年,我國政治文明歷程出現(xiàn)拐點。下列有關說明錯誤的是()

A.從分裂割據(jù)到實現(xiàn)統(tǒng)一

B.從分封制發(fā)展為郡縣制

C.從封邦建國到中央集權

D.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

答案D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確立了以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央集權制度。D項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反映了王位世襲制取代原始社會的禪讓制,是指夏朝的建立。

3.秦始皇每天要批閱重達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時直至深夜才能休息。這主要是因為()

A.“功過五帝,地廣三王”

B.“以至萬世而為君”

C.“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D.“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

答案D

解析本題反映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本質特征,皇權至上,事無大小皆取決于皇帝。

4.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將大臣們的奏章歸納整理外,還得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這個政府高官應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僅次于丞相,負責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并負責監(jiān)察百官。

5.下圖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組織模式。這種組織模式的本質特征是()

A.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B.皇權至高無上

C.全面推行郡縣制

D.中央與地方相互分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材料中的金字塔狀圖直觀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都由君主直接控制,體現(xiàn)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6.秦王朝為鞏固中央集權制度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實行三公九卿制②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③推行郡縣制④制定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