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學完整_第1頁
物理治療學完整_第2頁
物理治療學完整_第3頁
物理治療學完整_第4頁
物理治療學完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物理治療學完整第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jié)物理治療學的起源與發(fā)展一、物理治療學的起源1.定義:在現代醫(yī)學中,把研究和應用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體,并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調節(jié)機制,達到保健、預防、治療和康復的目的的學科,稱為物理治療學Physiatrics),簡稱理療學。第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物理治療學的研究,包括研究物理因子的物理性質,生物學作用和治療方法,以及臨床應用.宏觀方面:揭示物理因子對整體水平影響微觀方面:研究物理因子對超微結構形態(tài)變化第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2.起源:醫(yī)學是人類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

原始醫(yī)學醫(yī)學學科經驗醫(yī)學實驗醫(yī)學現代醫(yī)學第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按摩療法起源:原始社會,人們狩獵追捕野獸,常被荊棘絆倒,造成軟組織損傷,本能用手撫摸、按摩,形成原始的按摩法?,F代醫(yī)師將按摩法不斷完善。第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舊石器時代——先人們用尖狀針和刮削的

石,用以刺破癰,排膿

血,治療外科疾病。

灸(2)療

新石器時代——砭石針,尖端為三棱

形和圓錐形,灸法來源于我

國北部以畜牧為主的民族。

北方寒風凜冽,居民易腹寒

腹,遂發(fā)明了灸療和熱療法第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電療起源:用電治病,是人類在掌握電能之前,古希臘的漁夫們在捕魚的過程中,被脊柱上長有放電器的魚用電擊傷,原有患關節(jié)痛的人經過這樣的電擊之后,疼痛得到緩解或者痊愈?,F代應用靜電(可以治療精神萎靡、嗜睡、乏力等)、無線電磁波、各種脈沖電流治療疾病,從而形成了臨床電療學。第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超短波療法起源:一位無線電工程師在面部患癤腫時,疼痛難忍并伴有發(fā)熱,全身不適,但為了盡快調試好一臺無線電發(fā)射裝置,日以繼夜的在超高頻電場下工作。三天后,無線電發(fā)射裝置調試完成。工程師患的面部癤腫痊愈了。偶然發(fā)現超短波可用于急性炎癥。第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光療的起源:光對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長期處于黑暗的環(huán)境中,常常導致抗病能力下降,骨骼發(fā)育不良,患佝僂病等。①公元前400年,希臘醫(yī)生Hippocrates第一個應用日光治病。②1666年,物理學家Newton做了一個實驗發(fā)現白光有七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第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③1800年,英國物理學家Hershel用溫度計研究光譜中各色光的熱作用,發(fā)現在紅光以外熱作用更強的光——紅外線。④1801年,德國Ritter研究紫外線以外也有一種看不見的射線,經過它照射的氯化銀立即變成黑色,有很強的化學作用。第1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⑤紅光——使人警覺、興奮N、加速N反應、肌張力增高、脈搏加快;藍光——抑制N、降低N反應速度、脈搏下降、鎮(zhèn)靜藍紫光——治療新生兒黃疸(膽紅素膽綠素)紅外線——凍傷、關節(jié)炎、腱鞘炎、氣管炎、胃腸痙攣紫外線——癤腫、丹毒、淋巴結炎、傷口不愈、潰瘍第1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磁療的起源: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和應用磁最早的國家。①磁治療早在東漢時代《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磁治“周痹風濕、肢節(jié)腫痛”,“除大熱煩滿耳聾”。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著《千金記》,記載用磁治眼疾。②國外也有不少記載,在公元129-200年古希臘醫(yī)生C.H.Golen用磁石治療腹瀉;公元502-550年古羅馬醫(yī)生Aetus以手握磁石解痛;16世紀,瑞士醫(yī)學家J.E.Paracelsus用磁石脫肛、浮腫、黃疸等。第1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物理治療的發(fā)展(一)我國物理治療學的發(fā)展早在公元2世紀以前《皇帝內經》就有針灸、按摩、拔罐、用水治療的記載。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時期,按摩成為了一種重要醫(yī)療手段。針灸在我國的影響很大,從砭石針到金屬針。公元562年,吳人知聰將針灸傳到日本,17世紀又傳入法國、德國、意大利。清代吳師機利用日曬、火烤、蒸熏、熱慰、薄貼等方法。第1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我國50年代建立了物理治療專業(yè),1978年正式出版了《中華理療雜志》,1985年成立了中華醫(yī)學會物理康復學會,1995年更名為中華醫(yī)學會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會。我國物理治療專業(yè),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在探索物理治療的作用機制方面,進行大量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超微結構、功能形態(tài)學、生理病理學,神經化學、免疫化學等。例:局部加溫治療癌癥、電刺激鎮(zhèn)痛,磁場治毛細血管瘤、高血脂癥、心腦血管病、前列腺增生癥、子宮內膜異位等。第1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國外物理治療的發(fā)展

公元四世紀,古希臘倡導應用礦泉、日光、海水以及“體育”治病。

17世紀,應用摩擦生電治病。

1801年發(fā)現紫外線。

1802年發(fā)現紅外線。

1891年應用白熾燈治病。

1908年應用中波透熱治病。本世紀30~40年代,運用超聲波治病。第1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三)物理治療學與康復醫(yī)學的關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為使病、傷、殘盡快恢復,在物理治療學的基礎上采用多學科結合的方式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除物理治外,還有運動療法、作業(yè)療法、心理治療、傳統(tǒng)醫(yī)學手段(針灸、推拿)。

第1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jié)物理治療的分類

一、傳統(tǒng)物理治療的分類二、現代物理治療的分類

第一類,應用天然物理因子,諸如:日光浴療法、空氣浴療法、森林浴療法、海水浴療法、洞穴療法、氣候療法、溫(礦)泉療法等。第二類,應用人工物理因子,諸如:電、光、聲、磁、冷、熱、機械等。第1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電療法1.直流電療法、直流電離子導入法、電水浴療法2.低頻電療法0~1000Hz

①感應電療法②電興奮療法③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電體操)功能性電刺激療法(FES)④痙攣肌電刺激療法⑤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TENS)⑥間動電療法⑦電睡眠療法⑧各種調制波的脈沖電療法第1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作用于中樞循環(huán)作用

鍛煉肌肉

止痛、改善血液循環(huán)第1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3.中頻電療法1000~100000Hz

干擾電療法等幅正弦中頻電療法(音頻療法)調制中頻電療法第2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4.高頻電療法100000Hz以上

火花電療法(達松伐療法——美容)短波電療法超短波電療法(急性、亞急性疾?。┪⒉ǎǚ置撞ā⒗迕撞?、毫米波)電療法射頻療法第2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5.靜電療法及離子化空氣療法這是一種最古老的療法,起源于18世紀中葉,可以用來治療老年癡呆、偏頭痛以及神經衰弱。第2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光療法

1.紅外線療法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使腫脹消退、緩解痙攣、加速表面干燥

2.電光浴療法

3.可見光療法

4.紫外線療法:外科感染、內科疾病、婦科、兒科及五官科

5.激光療法第2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超聲波療法

1.低頻超聲波療法

2.高頻超聲波療法

3.超聲復合療

第2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磁場療法

1.靜磁場療法

2.動磁場療法:鎮(zhèn)痛、消炎、鎮(zhèn)靜、降壓、降脂

3.交變磁場療法

4.肺動磁場療法——抗休克第2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溫熱療法

1.石蠟療法

2.泥療法

3.坎泥沙療法

4.拔罐療法

5.灸法第2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六)冷療法包括寒冷低溫療法和冷凍療法等(七)水療法有淡水浴、藥物浴、淋浴、渦流浴、

ubbard槽浴、步行浴和水中運動等。(八)生物反饋療法有肌電生物反饋、溫度生物反饋、血壓生物反饋和皮膚電生物反饋等。第2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九)高壓氧艙療法(十)推拿療法(十一)運動療法(十二)作業(yè)療法第2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jié)物理治療的作用機制

物理治療是利用各種物理能,包括電能、光能、聲能、磁能以及機械能作用于人體后,物理能即被人體吸收并發(fā)生能量形式的變換,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產生局部或全身性的生理反應,最終影響病理過程而起到治療作用。物理因子對機體的作用機制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第2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一、直接作用

(一)對組織器官方面的直接作用直流電、短波及超短波、直流電離子導入、CO2浴、高頻電、低頻電、CO2激光等(二)對致病因子的直接作用超短波、微波、紫外線、超聲波等第3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對組織直接作用的深度物理療法可以直接作用于人體而獲得治療效果,但各種物理因子直接作用的深度并不盡相同,其有效穿透深度在臨床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3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依照生物物理學的觀點:

1.有效穿透深度多用半吸收層的厚度來表示,即半吸收層為各種物理能進入人體后下降到起始值的50%時的深度;

2.穿透深度(電透深)則是指物理能進入人體后下降到其起始值的31%時的深度;

3.可能達到深度是指物理能進入人體后下降到其起始值的10%以下時的深度。第3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電療法中,各種不同的電流對組織的作用深度不盡相同,既與不同電流的頻率有關,也與不同的組織(介質)有關。如直流電作用表淺,交流電作用深度大等。第3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作用不同組織1.皮膚:紫外線,遠紅外線,直流電2.皮下組織(脂肪層):短波,超短波3.肌肉層:微波,中頻電流4.骨骼:短波,超短波(易被含水量低的組織吸收)5.骨膜:超聲波第3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低、中、高頻電流對組織的作用深度,隨其頻率的升高而增加,組織對其通過的阻力就隨其頻率的升高而下降。2.微波作用深度與頻率的關系與低、中、高頻電流的規(guī)律相反,隨頻率的升高而下降。例如:以熱透度而言分米波7-9厘米厘米波3-5厘米毫米波極為表淺

第3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光療中,紅外線、可見光以及紫外線的作用深度也與微波類似,頻率越高,作用深度越淺。4.超聲波的作用深度也與其頻率有關,頻率由低到高,其作用深度則由深到淺。

200khz,肌肉半吸收層為5.5cm800khz,肌肉半吸收層為3.6cm第3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二、神經反射作用(一)軸索反射主要引起局部反應(二)節(jié)段反射使身體某一區(qū)域或某一個或某幾個內臟器官的反應特別顯著,即引起組織局部和節(jié)段的改變,稱為節(jié)段反射。(三)全身反射反射經過附加的神經元到達大腦,產生機體的普遍性反應叫做全身反射。全身大面積受到作用或某些局部刺激都可以引起全身反射。第3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體液作用

物理因子不只是對神經起作用,同時又對直接受到刺激的那些組織和內臟產生作用,并引起一系列變化。第3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四節(jié)物理治療學的臨床應用

理療歷史悠久,如今又注入現代科技的新內容,使其種類和方法更多,臨床應用范圍更為廣泛。由于理療沒有不良反應和痛苦,所以是一種非損傷性的生理學治療方法。第3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一、理療的應用原則

(一)應用要有針對性(二)應用要注意個體化(定員)

(三)應用的劑量問題(四)應用要注意治療部位(定位)

(五)應用要注意治療的頻率和療程第4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應用要有針對性

病期不同,發(fā)病機制不同,理療因子的選擇也不同例如:闌尾炎手術后的不同時期的理療因子是不同的面癱急性期(超短波)

恢復期(低頻脈沖電療)第4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應用要注意個體化(定員)

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不同職業(yè)的人各反應不一致,因此要因人而異.例如:紫外線治療時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和抑制有關第4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應用的劑量問題

大劑量:抑制,破壞小劑量:調節(jié),加強例如創(chuàng)口有壞死組織時:大劑量紫外線修復,再生時:小劑量紫外線第4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應用要注意治療部位(定位)不同部位,由于組織形態(tài),結構功能不同,也會引起不同反應例如:紫外線照射的不同部位,效果不同.第4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應用要注意治療的頻率和療程

1.急性期:bid或gd×3-7次2.慢性期:gd×15-25次(疤痕,硬結,血腫機化)第4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理療的臨床應用

總體上分為兩種作用:一般性治療作用和特異性治療作用。

一般性治療作用:指多種物理因子都可以產生的作用,如充血、消炎、鎮(zhèn)痛、解痙、興奮、加熱、調節(jié)機體各系統(tǒng)和器官的功能等。

特異性治療作用:指各種物理因子所具有獨特作用,如直流電的電解,低頻電刺激引起肌肉收縮,高頻電作用產生內生熱,超聲波的細微按摩等。第4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治療

1.消炎

2.鎮(zhèn)痛

3.鎮(zhèn)靜安眠

4.興奮作用

5.改善血液循環(huán)

6.調節(jié)植物神經及內臟功能

7.松解粘連及軟化疤痕

8.殺菌

9.治療癌癥第4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二)預防(三)康復三、理療應用的新進展第4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二章光線療法第4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jié)光療的理論基礎一.概述1.定義:利用光線的輻射能治療疾病的理療法.

包括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及激光的療法.2.起源第5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理論基礎(一)光的本質

電磁波和粒子流二重性具有波長,頻率,反射,折射,干涉等電磁波特性也具有能量,吸收,光電效應,光壓等量子特性

E=hf或E=hv/λ(能量與波長成正比)h普朗克常數6.62×10-27erg.sv光速3×1010m/sf頻率

λ波長第5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光的單位

um,nm,A。

1um=1/1000mm1nm=1/1000um1A。=1/10nm第5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光譜

紅外線

長波400-10.6um

短波1.5um-1.06nm光譜

可見光

紅橙

位于無線電

黃綠760-400nm與x線之間

青藍紫

紫外線

外波400-320nm

中波320-280nm

短波280-180nm

第5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光的傳播1.光的傳播速度在真空中以299792+-0.4km/s的速度直線傳播

(1)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2)v=f.λ不同光線的頻率不同,波長亦不同2.光的傳播定律(1)光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2)光折射定律n=sinα/sinβα入射角β折射角第5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光照度定律1)平方比定律I∝1/d2I=I。1/d2

I照射面的照度

d被照射物表面與光源的距離

第5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L

d1=1Md2=2M

d3=3M第5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余弦定律I=I。CosθI被照射面的照射度

I。垂直照射的照度

Cosθ投射光線入射角的余弦第5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N

θ

POP第5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jié)紅外線療法

一.紅外線治療的原理1.定義:紅外線是人眼看不見的光線,用紅外線治療疾病的方法稱2.紅外線波長760nm-400um短波紅外線(近紅外線760nm-1.5um)

穿透力1-10mm(真皮及皮下組織長波紅外線(遠紅外線1.5-400um)

穿透力0.05-1mm(表皮淺層)

第5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生物學作用:熱效應無光化學作用原因:紅外線波長長,光量子能量低,只能引起分子轉動,不引起電子激發(fā).4.吸收,穿透,作用深度,強度(1)吸收的紅外線部分主要是皮膚和皮下組織(2)作用深度:長波紅外線主要達皮膚上層

0.05-1mm

短波紅外線達皮下血管,淋巴管,神經末梢,深度1-10mm

第6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遠紅外線比近紅外線易被吸收(4)作用強度:一般為0.07-0.49w/cm2

治療時皮膚的改變:充血發(fā)紅,反復多次照射后皮膚將出現分布不勻的脈絡網狀色素沉著.治療時皮膚改變的原理第6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遠紅外線和近紅外線效應的比較遠紅外線近紅外線熱效應大小干燥脫水作用較強較弱受照區(qū)皮膚紅斑均勻,明顯花紋狀皮膚的吸收較多較少有效穿透深度較差(0.05-1mm)約1cm受照區(qū)皮膚感覺熱感較強烈熱感較柔和治療選擇病變表淺,有滲出者病變略深,對熱敏感者第6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紅外線治療的生理作用局部全身淺小動脈淺毛細血管淺動脈循環(huán)速度脈搏動脈血壓擴張擴張擴張增快無無擴張擴張擴張增快增快下降]第6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紅外線治療的生理作用局部全身組織代謝淋巴形成吞噬作用免疫力肌張力增強增多增強增強降低增強減少增強增強降低第6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紅外線的治療作用(一)紅外線的治療作用(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皮溫升高與波長有關(二)促進腫脹消退

1.急性損傷24-48h以內不作紅外線治療,會引起血管擴張

2.腫脹局部不宜做紅外線治療,宜在近端治療第6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緩解痙攣通過降低肌梭內γ纖維的興奮性和感覺神經興奮性,降低骨骼肌張力,可使胃腸道平滑肌松弛.(四)鎮(zhèn)痛1.神經痛3.肌痙攣性疼痛2.腫脹痛4.缺血性疼痛5.炎性疼痛(五)表面干燥作用局部升溫,水分蒸發(fā),表面干燥第6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紅外線的治療方法及技術(一)紅外線輻射器1.紅外線燈:局部治療2.石英紅外線燈:適用于較深部治療3.光浴箱:適用于軀干,雙下肢,全身第6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6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6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輻射器的選擇1.面部-小燈背,胸部-500-1000w燈軀干,雙下肢,全身-光浴箱2.深度發(fā)光的紅外線燈,可見光3.發(fā)汗石英紅外線燈第7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距離,時間,療程1.距離垂直上方30-60cm,舒適,溫熱感2.時間20-30min/次.7-10次亞急性,15-20次慢性可與外用藥或針刺同時進行

第7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注意事項1.防燙傷2.燒傷或燙傷后形成的疤痕不宜治療3.急性損傷的24-48h忌用4.肢體的動脈阻塞性疾病局部不宜治療,但近端可做5.腫瘤病人不宜做6.心功能不全者慎用7.保護眼睛,多者會引起白內障,損傷在玻璃體和晶狀體上8.會引起皮膚病的發(fā)生第7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六.適應癥和禁忌癥(一)適應癥主要用于緩解痙攣,改善血液循環(huán),止痛1.各種亞急性和慢性病2.各種類型關節(jié)炎,關節(jié)病(手,趾,關節(jié),肘關節(jié))3.周圍性血循環(huán)障礙(靜脈阻塞,靜脈炎)

紅線時最好不用紅外線治療4.淺的神經炎和神經痛5.與紫外線合用治療急性化膿性炎癥(癤,癰,褥瘡,疤痕硬結)第7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禁忌癥1.出血傾向,高熱2.肺結核,癌癥患者3.嚴重動脈硬化,代償不全的心臟病第7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jié)可見光療法一.可見光的治療原理1.定義:用可見光治療疾病的方法,波長760-400nm,可見光療法包括紅光,藍光,

藍紫光及多光譜療法.2.可見光的生物學作用熱效應光化學作用波長介于紅外線與紫外線之間,光量子能量介于二者之間,第7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對組織的穿透力穿透厚度約為1cm,其中波長最長的紅光穿透最深,而波長越短,穿透力減弱.4.對N-M的影響(1)紅光-興奮作用,肌興奮性高(2)黃光,藍光-作用相反5.對視覺器官的作用6.可見光的色素沉著作用

第7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可見光的治療作用1.溫熱作用熱效應較紅外線深2.光化學熱效應治療核黃疸原理:3.其它紅光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作用第7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可見光的治療方法,治療技術1.可見光的光源(1)光浴器(2)蘭色熒光燈管(3)發(fā)光的紅外線燈2.治療技術方法同紅外線第7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可見光的臨床作用1.藍紫光治療核黃疸(1)距治療床70cm,以新生兒胸骨柄為中心對患兒進行全身照射(2)可連續(xù)照射24-48h,總量<72h(3)保持溫度在35.5-37.7℃(4)間斷照射時可照射6-12h,停照2-4h,

應注意保護患兒的眼睛第7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紅光促進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五.注意事項,適應癥,禁忌癥基本同紅外線相似作用深,范圍大,均勻的熱效應首選可見光第8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四節(jié)紫外線療法一.紫外線的物理學及生物物理學特性1.紫外線的發(fā)生紫光之外,波長小于紫光的不可見光線2.紫外線的特點波長400-180nm,光量子能量高,有明顯的光化學效應第8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紫外線的波段醫(yī)用紫外線分為三段:名稱生物學作用色素沉著其他作用長波弱明顯熒光反應中波最活潑促進黑色素細胞形成黑色素抗佝僂,加速再生,促進上皮生長短波中等弱對細菌或病毒的殺滅或抑制作用第8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人體皮膚對紫外線的反射,折射,吸收和穿透(1)反射1)反射依其波長而異,對于波長220-300nm的紫外線,平均反射5%-8%,對400nm紫外線反射約為20%.2)皮膚對紫外線的反射與其皮膚的色澤和組織的吸收有關.第8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散射(3)穿透深度到達深度很淺,波長越短透入越淺,因為大部分被皮膚的淺層所吸收,短波紫外線透入.01-0.1mm,中波透入0.1-1mm,相當于表皮淺層.第8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吸收

皮膚各層對紫外線的吸收(%)皮膚層厚度(mm)短波紫外線200nm250nm中波紫外線280nm300nm長波紫外線400nm角質層0.3977678582棘棘細胞層0.5861823真皮層2.01191656皮下組織250001第8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紫外線的光化學效應

(1)光分解:可使某些物質化學鍵的斷裂分解.

視覺的產生.(2)光合成: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合成.(3)光聚合:紫外線等照射時,氧氣變成臭氧.(4)光加成:將兩個完全不同的分子合成一個新的加成物.(牛皮蘚的治療)(5)光致敏:植物日光性皮炎.第8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熒光反應:物質在吸收光能后,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發(fā)出光子的這種現象稱為熒光.不同物質發(fā)出不同顏色的熒光.骨-白色結締組織-深蘭色脂肪-淺黃色骨骼肌-棕黑色心肌-黃棕色肝-棕綠色蘚-黃褐色,暗綠色上皮癌-橘紅色第8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紫外線的生理學作用(一)紅斑反應:邊界清楚,均勻的充血反應.1.出現的潛伏期長短與紫外線的波長有關長波4-6h

短波1.5-2h12h達高峰第8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與波長的關系

254nm的紅斑反應最強

280nm的反應略差

330nm的反應差短波-出現快,消失快長波-出現慢,消失慢第8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與劑量的關系(1)254nm-小劑量,隨劑量增大紅斑反應增強,

但不顯著.(2)297nm,302nm,313nm-大劑量,劑量增強紅斑反應明顯增強.第9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組織學改變光化學反應-局部血管擴張,充血,滲出,白細胞增多.30’–變化

8-24h達高峰

24-48h表皮細胞和組織間水腫

72h-絲狀分裂,表皮變厚

1周-棘細胞層最大

30-60-逐漸恢復正常第9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影響紅斑反應的因素(1)波長,劑量(2)局部皮膚的敏感性(3)人的生理狀態(tài)(4)疾病因素(5)藥物-(VB,四環(huán)素,磺胺)↑(消炎痛)↓(6)植物-無花果,莧菜,茴香,芹菜,蘿卜櫻(7)季節(jié)-春>秋第9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紅斑反應的機理(1)組織胺說(2)血管內皮損傷學說(3)溶酶體說(4)前列素說第9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紅外線,紫外線出現紅斑的比較紅外線紫外線出現時間快(立即)慢(4-6h)境界不清楚清楚消失快(30’)慢(24h-數日)第9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色素沉著作用1.色素沉著的類型(1)直接色素沉著1-2h達高峰,之后消退,6-8h恢復正常

300-700nm的光線均可引起原因:由于黑色素的氧化和黑色素體在角質細胞中重新分配(2)間接色素沉著延遲色素沉著,數日后出現

254nm,297nm,340nm的光線均可引起原因:皮膚中色素小體和黑色素增多結果第9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色素沉著與紫外線波長的關系(1)色素沉著最有效的波段

254nm>297nm>340nm(2)波長與色素沉著的出現,消退的關系

1)254nm的紫外線照射1日紅斑,3-4日高峰,2-3周消失

2)297nm的紫外線照射1日紅斑,3-4日高峰,1月消失

3)320nm,沉的快,消失的慢第9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色素沉著的機理(1)色素的形成:黑色素細胞中的黑色素小體內酪氨酸酪氨酸酶黑色素(2)紫外線的作用:激活黑色素細胞,使黑色素細胞增生,樹突增大,黑色素小體增多,促進酪氨酸酶的合成。長波紫外線與光敏劑配合治療白癜風。第9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對細胞的影響1.對DNA的影響對中短波紫外線有強烈的吸收作用。(1)最大的吸收光譜為253.7mm,大劑量紫外線可使DNA嚴重受損,結構改變致細胞生命活動異常,導致細胞死亡——紫外線的殺菌原理。第9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如果紫外線的劑量不大,則DNA合成于照射后1-3h明顯受抑,幾小時或1天后恢復正常。于照射48-72h達頂點,而后恢復,所以小劑量紫外線可以促進肉芽,上皮的生長和傷口的愈合。注:若色性干皮者照紫外線易癌變。第9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對RNA和蛋白質合成的影響大劑量紫外線引起RNA破壞,蛋白質分解和蛋白質變性利用紫外線+光敏劑可治療牛皮癬可以治療

第10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對血液的影響小劑量加速血液有形成分的產生,治療貧血大劑量可使血細胞減少,血紅蛋白下降(五)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可防治免疫功能失調(六)對眼睛的影響損傷角膜第10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紫外線的治療作用1.刺激再生(小劑量),主要在B段2.殺菌,主要在C段,引起DNA損傷,使其不能正常代謝3.改善血循環(huán)4.消炎5.止痛6.脫過敏:(1)組織胺酶的產生(2)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3)降低神經興奮性第10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7.提高機體免疫力8.對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VD↑,Ca2+↑,降低神經興奮性9.抗佝僂——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生成VD3,促進鈣,磷的吸收。10.用于治療色素脫失——白化病,白癜風11.致癌作用第10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紫外線的治療技術(一)紫外線光源1.自然光源2.人工光源第10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高壓水銀石英燈——是防治疾病最常用的人工紫外線光源。水蒸氣壓強為0.3-3個大氣壓,輻射溫度為500℃.a.落地式——p=500w,燈管直形或u形b.臺式——p=200-300w,供小范圍照射c.水冷式——燈罩外冷水流動,適于貼于皮膚的照射。第10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0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0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低壓汞燈——冷光紫外線燈水蒸氣壓強為0.005-0.01個大氣壓,溫度為

40-50℃。a.立地式——p=30w,燈管為盤形,大面積照射b.手提式——p=10-15w,燈管為盤形,小面積照射c.體腔式——p=5-8w,燈管為盤形,石英導子腔內照射第10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熒光燈——p=20-40w,低壓汞燈燈管內涂上熒光物質,當受到一種波長紫外線照射時,會輻射出另一種波長的紫外線,這種輻射與管內涂的物質有關。a.雙硅酸鈉或磷酸鈉——治療銀屑病,白癜風b.鈣,鋅,鉈——適全身照射,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第10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紫外線劑量的測定1.物理劑量測定——準確,但不同性別,顏色,疾病,物理劑量不同,均得計算。2.生物劑量(1)定義:又稱最弱紅斑量,是指在“四定”的條件下(一定光源,距離,個體,部位),能引起肉眼可見的最弱(閾性)紅斑反應所需要的照射時間單位:秒或分鐘,簡稱MED。第11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測定法a.測定器:如圖所示,孔板由金屬制成,上有6

個長方形孔,每孔1.5×0.5cm,格距0.5cm,由一活動遮板蓋各格,兩側用布固定,遮住不需要照射的皮膚。

第11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1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b.測定法——將測定器置于裸露的皮膚表面,將遮板遮蓋住全部窗孔,紫外線燈于垂直的正上方,燈距通常為

50cm,燈穩(wěn)定后,拉動板,以每

5秒暴露一個窗孔的速度逐個暴露

6個窗孔,30s結束測定。分析:第1孔30秒,依次為25秒,20秒,15

秒,10秒,5秒。照射6-8h觀察結果,以出現最弱紅斑反應的時間為1MED,若最弱紅斑出現10秒的窗口,則

1MED=10s。第11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平均生物劑量測定15-30名正常人的生物劑量的平均值當病人急需立即治療時可用平均MED作為首次治療劑量第11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影響生物劑量的因素(1)物理因素:波長,強度,季節(jié)(2)生理因素:機能狀態(tài),年齡,性別,皮膚,照射部位(3)病理因素:甲亢,高血壓敏感性較差(4)藥物因素(5)其他因素:如燈的角度,電壓的波動第11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4.UV劑量的分級亞紅斑<1無任何反應促VD形成,提高機體免疫力1/D閾紅斑1MED微紅(12h消退)較大面積時有灼熱感,無脫屑現象刺激再生,提高免疫力1/PTD弱紅斑2-3MED(Ⅰ級紅斑)淡紅,界限明顯,24h內消退,灼熱感,癢,面積大時微痛,輕度脫屑輕度消炎,止痛,脫過敏,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1/PTD第11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強紅斑7-10MED(Ⅲ級紅斑)暗紅,水腫,灼熱,刺痛,面積大時全身反應同級,抑制消除壞死組織1/周超強紅斑>10MED(Ⅳ級紅斑)暗紅,水腫,水泡,皮膚重度灼熱,刺痛壓抑,破壞1/周,停中紅斑4-6MED(Ⅱ級紅斑)鮮紅,界限明顯,皮膚微腫,明顯刺痛,灼熱感消炎,止痛,脫敏,改善血循環(huán)1/周第11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加量原則(1)未出現,加1倍(2)有反應(但未加量),加50%-75%(3)達到所需量,加30%-50%(4)停照(5)白癜風加1/2-2MED(6)創(chuàng)面,首次用強紅斑,后用Ⅰ-Ⅱ級紅斑量

第11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適當加量原則(1)紅斑輕微,炎癥被控制+2MED/次(2)紅斑反應不明顯,炎癥減輕+2MED/次(3)紅斑反應不明顯,炎癥無好轉+4-6MED/次(4)紅斑反應不明顯,炎癥加重+6-10MED(5)紅斑反應顯著,停照2-3天,重復首次劑量或+1-2MED第11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出現紅斑維持劑量原則一般主張按下面的規(guī)律增加亞紅斑量+10%-100%弱紅斑量+25%中紅斑量+50%強紅斑量+75%超強紅斑量+100%第12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感染的傷口,創(chuàng)面,潰瘍的劑量變化1.感染嚴重,創(chuàng)面污穢,肉芽陳腐,壞死組織黏著時,增加照射劑量2.創(chuàng)面逐漸干凈,肉芽組織逐漸新鮮,膿性分泌物減少時,減少照射劑量3.創(chuàng)面清潔,肉芽鮮紅,膿性分泌物消失,減至弱紅斑量4.創(chuàng)面肉芽水腫,滲出液增多,立即大幅度減量或停止照射第12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操作方法1.全身:分為4個區(qū),距離80-100cm,最多可達3-5MED2.局部:燈距為30-50cm,照射面積<600cm2,燈頭垂直,病灶周圍有2-3cm健康皮膚.3.特殊照射(1)病灶外照射第12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節(jié)段照射(照射皮膚內臟的一定神經反射節(jié)段

,調節(jié)脊神經支配的某些組織及內臟器官功能)①乳腺照射:適用盆腔病變②胸腔照射:適用于氣管,支氣管和肺(3)多孔照射:100-150個d=1cm進行多孔照射,適用于大面積照,但小于800cm2(4)穴位照射:支氣管哮喘照射肺俞,大椎,檀中穴第12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太陽神經從區(qū)照射法多孔照射穴位照射治療支氣管哮喘第12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中心重疊照射法圖示1233-病灶中心照射野2-病灶周圍照射野1-大洞巾第12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中心重疊照射法圖示1第12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21-病灶周圍中心照射野2-病灶周圍照射野第12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中心重疊:紫外線照射嚴重創(chuàng)面時,可用重疊法,第一次照傷口及周緣,后將周緣蓋住,再照傷口,第二次照射時,照創(chuàng)口逐漸減量至與周緣量相等后,再繼續(xù)減量至1/3,周圍小劑量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6)封閉照射:病灶上方6-8cm(7)腔道照射:石英導子,黏膜(8)光敏照射:銀屑病,SLE,T淋巴細胞疾病第12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適應癥,禁忌癥(一)禁忌癥1.光敏性皮炎2.紅斑狼瘡3.急性濕疹4.甲亢,血友病,惡性腫瘤,肝脾癥5.放療后的1-3天內第12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適應癥1.外科感染:毛囊炎,甲溝炎,癤,丹毒,傷口,燒傷創(chuàng)面等2.內科疾病: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類風濕,痛風3.婦科疾病:附件炎,宮頸炎,陰道炎4.兒科疾病:支氣管炎,肺炎,佝僂5.五官科疾病:咽炎,扁桃體炎6.神經科疾病:周圍神經炎,多發(fā)性神經炎7.皮膚科疾病:斑禿,玫瑰癬,白癜風第13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六.注意事項1.把病人集中起來照(1)開燈前用95%酒精擦燈,預熱5min(2)向病人交代可能出現的反應,紅斑反應前不洗澡,熱療(6-8h)2.操作時病人用燈要固定,部位固定3.邊緣(燈)對齊4.病人皮膚應干凈5.病灶周圍有健康皮膚第13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六.注意事項6.與其它治療同步時,先做熱療,紫外線一定要最后治療7.酌情加量8.大面積脫屑,色素沉著時,停照9.定期測定燈管平均生物劑量,一般為6個月左右10.治療室保持20℃,工作人員應戴護目鏡第13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五節(jié)激光療法一.概述二.基本知識電磁波和粒子流(一)激光產生的條件1.激發(fā)第13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輻射被激發(fā)到高能級后粒子,力圖回到基態(tài)上去,同時放出激發(fā)時所吸收的能量,即輻射(1)自發(fā)輻射:粒子自發(fā)地從高能級返回低能級并發(fā)出光的現象.(2)受激輻射:高能級的粒子在外因作用下返回低能級并輻射光,這一現象稱為受激輻射。第13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3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3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粒子數反轉(1)定義:一般情況下,處于低能級的原子數目遠遠超過了處于高能級的原子數目,要想得到受激輻射,就必須先使粒子激發(fā)到高能級去,人為施加一定能量,使高能級上的粒子多于低能級,這種狀態(tài)稱粒子數反轉。第13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3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實現條件①活性物質——可以是氣體,液體或固體②發(fā)生激光的裝置③“激勵”能源

a.電激勵源——常見氣體激光器,分直流放電,交流放電等

b.光激勵源——幾乎所有的固體激光器

c.化學激勵源——軍事激光器

d.核激勵源——多屬軍用

e.熱激勵源——高溫非平衡態(tài)第13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激光器的組成1.激光介質——“激勵”后能產生粒子數反轉的工作物質。如He,Ne,N2,Ar,CO22.激活裝置——使工作物質發(fā)生粒子反轉的能源,為~。3.光學諧振腔——光線在其中反復振蕩和多次被放大共振后發(fā)生激光。第14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工作物質全反射鏡部分反射鏡(100%)(80-90%)諧振腔第14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4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激光的物理特性1.單色性純——波長范圍越窄,光的顏色越純。激光是受激輻射引起的,只有頻率與工作物質的某一固有頻率相同的光才能引起輻射。氣體>固體>半導體同位素Kr86是最好的單色光2.方向性強——激光的能量可以集中在直徑幾個波長的一點上。氣體>固體(以He-Ne激光最好)第14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相干性好——波的頻率相同,方向相同和光波的相位差相同。4.亮度高——指激光在單位面積上或單位立體角內的輸出功率特別大,即單位面積上的能量特別大,He-Ne激光器比太陽強數千倍.第14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激光的分類(一)按工作物質的性質分類1.固體激光器——紅寶石,釹玻璃2.氣體激光器——CO2激光器,N2激光器,Ar

激光器,Kr激光器3.半導體激光器——Ga-As激光器4.液體激光器——有機染料激光器5.自由電子激光器——自由電子第14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按輸出波長的范圍分類1.紅外線激光器2.可見光激光器3.紫外線激光器4.X射線激光器(三)按激勵方式分類1.電激勵激光器2.光泵激光器(四)按能量輸出方式分類單脈沖激光器,巨脈沖激光器,Q突變激光器第14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激光的生物學效應(一)熱作用——主要是可見光區(qū)和紅外線區(qū)的激光所引起的。1.熱致溫熱(37-39℃)2.熱致紅斑(43-45℃)3.熱致水皰(47-48℃)4.熱致凝固(55-60℃)5.熱致沸騰(100℃)6.熱致炭化(300-400℃)7.熱致燃燒(500℃)8.熱致氣化(5000℃)第14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皮膚科和婦產科治療中,則采用直接燒灼和炭化臨床應用B.白斑和潰瘍照射以紅斑反應為限

C.視網膜脫離用He-Ne激光

D.理療科利用其溫度效應進行治療2.壓力效應——光本身具有光壓,高能量的激光對生物體會產生很強的輻射壓力。3.光化作用——主要是藍光區(qū)和紫外區(qū)的激光引起的生物分子吸收激光后產生能量轉移,在此過程中可能產生光化合作用,導致酶,AA,Pr,核酸等活性降低或失活,分子結構改變,產生生物效應。第14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電磁效應激光與生物組織的作用實質電磁場與生物組織的作用,它可以在生物組織中產生高溫,高壓和高電強度,這些反應均可使細胞發(fā)生損傷,破裂,故可以用之來破壞腫瘤。5.生物刺激作用激光照射到生物組織時,不對生物組織直接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但可以引起生物組織的生理,生化改變。第14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激光的治療作用(一)眼科1.治療進行性近視2.治療青光眼3.其他眼科疾病角膜炎,角膜色素膜炎,脈絡膜視網膜變性等4.利用激光眼科手術第15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生物刺激和調節(jié)1.對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1)對大腦的影響——可逆性形態(tài)學和功能的改變。(2)對周圍神經的影響——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3)對植物神經的影響——用He-Ne激光配合藥物治療,可治心率失常。 第15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及心肌梗塞。3.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例:He-Ne激光照射胸腺區(qū),增強細胞的免疫功能,照脾區(qū)巨噬細胞活性增強。4.調節(jié)內分泌的影響5.加速潰瘍和傷口的愈合6.加速骨折的愈合7.消炎止痛作用8.植皮術可促進皮瓣成活第15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手術切割,焊接,燒灼1.外科疾病(1)骨科——腰椎間盤突出(2)普外——食管疾患,胃腸吻合術,痔,甲狀腺(3)肝膽——肝臟手術(4)神經外科——顱內手術(5)泌尿外科——尿道狹長,前列腺手術第15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皮膚疾患(1)疣及疣狀物

(2)血管病變和色素性皮膚病3.婦科疾患(1)慢性宮頸炎

(2)子宮頸癌

(3)尖銳濕疣4.內科疾患(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2)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息肉,消化道癌第15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穴位治療1.照穴位拔牙2.中耳炎3.頸椎病4.肩關節(jié)周圍炎(五)腫瘤治療第15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六.治療技術劑量小——刺激中——抑制大——破壞(一)高能量激光的治療技術采用燒灼,止血,凝固,封閉,氣化,切割等(二)低能量激光的治療技術1.激光穴位照射——多用He-Ne,CO2,半導體激光2.激光散焦照射——面積較大的創(chuàng)傷3.激光血管內照射——正中靜脈,股靜脈第15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七.適應癥及禁忌癥(一)適應癥1.感染性疾病

2.缺血缺氧性疾病

3.其他內科疾病

4.腫瘤手術后,防止復發(fā)和轉移(二)禁忌癥1.急性血管障礙

2.中風前癥狀

3.急性炎癥伴膿毒血癥

4.癌前病變

5.局限性角化過度第15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八.注意事項1.單獨房間2.光束通過的位置避免人員走動3.防護設備第158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低頻電療一.概述

利用低頻率(<1000HZ,)小電流(<100mA),低電壓(<100V)的脈沖電流治療疾病。

TITIT第159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TI三角正弦矩形梯形鋸齒IT第160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基本知識1.頻率f=1/TT<=1/1000<=1ms

(興奮神經-肌肉)2.周期T=t1+t2

t1t2從一個脈沖波的起點到下一個脈沖波起點所需的時間,脈沖持續(xù)時間與間歇時間組成脈沖周期第161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波形

t升,t降,T-周期,t有效IT1---------T--------感應電流方波的參數1-t寬,T——周期

-----------T------指數曲線型(三角形)電流梯形波--------------T----------第162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波寬每個脈沖出現的時間,以t表示。包括上升時間(t升)和下降時間(t降)。一般指有效寬度。5.間歇時期(常稱t止)前一次脈沖結束到下一次脈沖出現的間期。雙向脈沖電流--t止---第163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調制(解說)(1)調制——用一種頻率較低的脈沖,使另一種頻率較高的脈沖隨之產生幅度或頻率的變化,稱為調制。(2)被調波——被調制的頻率較高的脈沖,稱被調波。(3)調制波——頻率較低的控制者。第164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調幅——被調波的幅度隨調制波幅度變化稱調幅。(5)調頻——被調波的頻率隨調制波幅度變化時稱調頻。(6)調制——常用調制型的低頻電流在無線電上稱為調制。第165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7.單雙向脈沖電流單——方向不變,含直流電成分,含電解反應。雙——當脈沖電流輸出方向正負交替時,稱

雙向脈沖電流,無直流電成分,無電解效應,可避免電極下的化學燒傷。酸燒傷——皮損堿燒傷——水皰用1cm的溫布鋪在電極板上優(yōu)點——接觸好吸附電解產物第166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低頻電療的分類和特點

(一)按臨床治療作用分1.鍛煉肌肉的低頻電療法(1)鍛煉肌肉的低頻脈沖電療法(2)N-M電刺激療法(矢N-M的電療法)(3)痙攣肌肉的電刺激療法——指應用電刺激治療CNS病變而導致的痙攣性癱瘓的方法,將波寬和頻率相同先后出現的兩組方法分別刺激痙攣肌和其對抗肌,使二者交替出現。第167頁,課件共455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鎮(zhèn)痛和促進血循的電療法(1)間動電療法(2)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TENS療法)

3.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脊髓的低頻脈沖電療法(1)電睡眠療法(2)直角脈沖脊髓通電療法(3)功能性電刺激療法(FES療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