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高級教案第1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
古今漢語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況下,漢語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順序的。
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動詞謂語在前,賓語在后;修飾限制或在中心詞前,補充成份在謂語后。
但在古代漢語中,有些詞在充當句子成分時,與現代漢語的位置順序不一致。
有時賓語可以放在動詞謂語前面,定語可以放在中心語的后面,甚至有時候謂語還可以放到主語的前面等。
【文言文語法簡介】第2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狀語后置】
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保ㄜ髯印秳駥W》)
兩個“于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第3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狀語后置】
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如:“具告以事?!保ā妒酚洝ろ椨鸨炯o》)即“以事具告。”這種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動詞賓語,實際就是“以事具告(之)?!钡?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狀語后置】
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三、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處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保n愈《師說》)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譯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狀語,又可譯為“生在我的前面”,作補語,一般來說仍作補語,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則一定要作狀語第5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序現象。一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举e語前置】◎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提前例如,
①大王來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④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⑤“許子冠乎?”曰:“冠?!痹唬骸稗晒冢俊痹唬骸肮谒亍?。
⑥吾誰欺,欺天乎?
上解中疑問代詞“何”、“安”、“誰”、“孰”、“奚”,都是用作賓語而置于謂語的前邊的。第6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序現象。一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举e語前置】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
②臣未之聞也(未聞之)
③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無詐爾…)
④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莫欺之)
常見的否定詞有:不、母、無、未、、弗、勿、莫等。
第7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序現象。一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賓語前置】◎賓語后有結構助詞“是”、“之”等
①
宋何罪之有?②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③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④
我周之東遷,晉鄭依焉。⑤
王貪而無信,唯蔡是感。(感通憾怨恨)⑥
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責備你)翻譯:1宋有何罪2說的是虞虢3將滅虢
4依晉鄭5感蔡6過爾為了突出賓語而把賓語提前,并在提前的賓語和動詞之間用上“是”或“之”,構成“賓語+是(之)+動詞”的格式第8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為了強調行為的單一性、排他性和論斷性,便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唯”、“惟”,構成“唯(惟)…是…”的格式。這種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語中,如“惟命是從”“唯利是圖”“唯才是舉”等。其他語句如:1惟余馬首是瞻。(只要看我的馬頭就行了)2惟陳言之務去。(只要是陳舊的語言就務必去除)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序現象。一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賓語前置】練習訓練方法總結第9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賓語前置】練習訓練辨析下列各句是否為賓語前置句。1、彼不我恩也。(《童區(qū)寄傳》()2、孔子云:“何陋之有?”()3、唯余馬首是瞻。(《馮婉貞》)()4、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判斷下列句子是否為定語后置句。
1、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
2、于是集謝莊少年之精技者。()
3、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是是是否是是是第10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定語后置】
定語是修飾或限制名詞的。定語一般要放在中心詞之前,這種語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種情況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詞之后,我們稱它“定語后置”。1.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用“者”字煞尾,構成“中心詞+定語+者”的格式。這種格式中的“者”相當于結構助詞“的”。如:(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戰(zhàn)國策·荊何刺秦王》)
(2)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第11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定語后置】2.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格式“中心詞+而+定語+者”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與?(張博《五人墓碑記》)3.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之”字,構成“中心詞+之+定語”的格式。如:(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定語是修飾或限制名詞的。定語一般要放在中心詞之前,這種語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種情況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詞之后,我們稱它“定語后置”。第12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
在古代漢語里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或者因為定語過長沒,而為了使語言更流暢,于是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后邊【定語后置】〈1〉數量性定語后置
①命子封帥車三百乘以伐京。
②不豫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修飾性的定語后置
①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分別譯為:“長長的劍”(陸離,形容劍之長)“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廟堂,遠遠的江湖”第13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
在古代漢語里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或者因為定語過長沒,而為了使語言更流暢,于是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后邊【定語后置】〈3〉“者”字短語作定語后置
①太子賓客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
譯為“知其事的太子賓客”“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的石頭”“好事的少年”。
都因為有“者”字標志而將定語后置。
第14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
主謂倒置,是為了突出謂語的意義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感情色彩,或是為了合乎講對仗,押音韻例如: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美哉室!
④大哉,其之為君也!
⑤灼灼其華
⑥竹喧歸浣女,動下漁舟
以上之例分別體現了謂語前的三種情況。
A.疑問句B.感嘆句C.舊詩詞押韻
【謂語前置】第15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1〉疑問句中,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許子奚為不自織?(為什么?)
②何以戰(zhàn)?(憑什么?)
③客胡為若此?(為什么?)
④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為何?)
⑤學惡乎始?惡乎終?(從哪里?)
第16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2〉一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的前置。
為了強調介詞的賓語,雖無形式標志,但也可以將賓語提到介詞之前。例如:
①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②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
③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待。
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夜以繼日”這類成語是古漢語的遺留。
【介詞賓語前置】第17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介詞短語位置】
介賓短語可以作狀語,也可以作補語,這是古今漢語相同的。但是,古漢語中表示方式、時間、處所、原因、比較、被動等的介賓斷語務作補語。“以、賓”式短語作狀語。補語參串,而這些補語的短語,今譯時一般要作狀語翻譯。若仍作補語直譯,便感到生際別扭.①何不試之以足?(用腳試試)
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從……比……)
④兵數破于齊秦。
⑤名垂乎后世。
①、②是介對象,③介處所,主動者,⑤介時間,今譯時,都應譯作狀語。第18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判斷句】(1)用“者……也”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保?)用“者”表判斷“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4)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判斷句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用以對主語進行判斷第19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將即楚將項燕。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⑤臣本布衣。⑥且相如素賤人。⑦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⑧予本非文人畫士?!九袛嗑洹?/p>
【特別提醒】
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乃誠即則本素亦◎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
非◎用“非”表示否定判斷判斷句第20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
主語后用“者”,表示停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表示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例:1、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2、子瑜者,亮兄瑾也。(《赤壁之戰(zhàn)》)
3、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藺列傳》)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判斷句】……者,……也第21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在動詞前邊用“見”表示被動,構成“見+謂語”的形式。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列傳》)如果需要把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介紹出來,可在動詞后加介詞“于”,構成“見+謂語+于”的形式。如: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翻譯:我實在擔心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被動句】第22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被動句】在動詞前邊加介詞“為”。構成“為+動詞”的形式這種句式的“為”和“見”不同:
“見”是助詞,不能帶賓語,所以它總是緊挨著動詞;
“為”是介詞,它可以緊挨著動詞(省略了賓語)也可以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如: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翻譯:自己遠離故國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所恥笑。第23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被動句】
“為……所……”,自產生后,就成了古漢語最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現代漢語里。但是,在古漢語里,“為”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或承前省略了,變?yōu)椤啊瓰樗钡男问剑?/p>
如:不者,若屬皆且為錯虜?。ā而欓T宴》)第24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保ā惶煜氯顺靶Γ埃ň蓿┢谶h郡,
行將為人所并?!薄爸叶恢r,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薄安荒苋萦谶h近。”“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于人?!薄颈粍泳洹浚?)用“為”或“為......所.....”表被動(2)用“被”表被動(3)用“見”或“見......于......”表被動(4)用“于”或“受......于......”表被動有標志被動句
被動句第25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被動句】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無標志被動句被動句第26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省略句】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1.承前?。?)廉頗為趙將,(廉頗)伐齊,大破之。(《廉頗藺相如列傳》)(2)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異蛇)觸草木,(草木)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2.蒙后?。?)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人?!保ā而欓T宴》)(2)(爾)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左傳·肴之戰(zhàn)》)3.對話?。?)(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保ā睹献印范拢?)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保ā而欓T宴》)第27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句子中省略某一詞語或某種成分的現象,是古今共有的,不過,文言里這種現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現代漢語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經常被省略?!臼÷跃洹渴÷跃湟?主語的省略,文言文中更為常見。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不獨立作句子的主語。句子若是重復前邊的詞語又羅嗦,這樣省略主語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個語言環(huán)境去推斷。二:謂語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省略謂語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不過在文言文中,省略謂語也不是非常個別的現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個動詞,另一句同樣的動詞就可以省略。三:文言文中省略動詞和介詞后的賓語是比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詞“之”。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第28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省略句】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謂語的省略動詞賓語的省略介詞賓語的省略介詞的省略主語的省略省略句第29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還有些表示反問的習慣用法。【疑問句】疑問句第30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1、讀文段我們碰到斷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第31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2、找虛詞
◎文言虛詞(特別是語氣詞),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
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
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
句中的虛詞有:于、為、則、而、以等等。第32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
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復音虛詞(包括一些復句中的關聯詞)它們大體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等。
2、找虛詞
◎文言虛詞(特別是語氣詞),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第33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3、察對話
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
例: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第34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
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4、據修辭
比如:頂真:
例:1.具告沛公∕沛公大驚。(《鴻門宴》)
2.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35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
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不亦……乎”(不亦說乎?);“何……之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無乃……乎(無乃不可乎?);“可得……歟”(可得聞歟?);5.特殊結構第36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記住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詞組,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無”“無乃”“何以”“于是”“然則”等。【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5.特殊結構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例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句子中的“不……乎”這一句式顯而易見地幫我們做好了這一題。
例2.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這個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為我們解答了問題。
課堂練習第37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閱讀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往天子嘗欲教子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重愛之[注]①不至:可譯為“不必”。(1)用“/”給這段話標上句讀(斷句)(2)翻譯這段文字。課堂練習
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往。天子嘗欲教子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學古兵法?!碧熳訛橹蔚?,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重愛之。練習訓練第38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斷句方法簡介】閱讀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往天子嘗欲教子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重愛之[注]①不至:可譯為“不必”。(1)用“/”給這段話標上句讀(斷句)(2)翻譯這段文字。課堂練習參考譯文:驃騎將軍的為人,話語不多,從不隨便多言多語泄漏機密,他作戰(zhàn)有勇氣,一往無前。皇帝曾經要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謀略怎樣就行,不必學古人兵法?!碧熳咏o他建造住宅,讓他去看看,他回答說:“匈奴還沒消滅,沒法考慮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視喜愛他了。練習訓練第39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
文言翻譯的難點主要在對重點詞語的準確理解,對文言句式或固定格式的正確處理,對語句整體語意的總體把握等。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誤解,不漏譯,不增譯,不隨意改變原句結構特點(句式特點);做到無語病,通順明白,符合現代漢語的要求和習慣。從高考考查特點及目的出發(fā),翻譯采用直譯為主的方式,意譯只是一種次要的方法。另外還要注意翻譯中的一些規(guī)則和技巧,如省略成分的補充,修辭格的恰當翻譯,變序句子的結構處理,文言特殊現象的處理等。【基本原則】第40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
翻譯的基本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什么是直譯呢?
所謂直譯,就是按照原文的詞序、句式,逐詞逐句地翻譯。例如:原文1:“斷其喉,盡其肉,乃去。”(《黔之驢》)
直譯:“(老虎)咬斷了它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薄净驹瓌t】原文2:“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直譯:“如果五十步嘲笑一百步,那怎么樣?”
意譯:“如果那些逃了五十步的人嘲笑逃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樣?”第41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方法簡介】一、留。就是說對文言文里的有些詞語,可以照錄,不必翻譯。1、保留國號、帝號、年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稱等專有名詞。如:“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公輸》)其中“公輸盤”、“楚”、“云梯”等詞就可以保留。2、保留文言文中一部分沿用至今的實詞。如:“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禪山記》)其中“山”、“五”、“六”、“里”、“有”等詞可以保留。第42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二、換。就是替換,可以替換的有以下幾種情況:1、把文言文的某些詞,換成與它相當的現代漢語的某些詞。如:“吾聞而愈悲?!保ā恫渡哒哒f》)其中“吾”換成“我”;“聞”換成“聽到”;“愈”換成“更加”;“悲”換成“悲痛”。2、用本字換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保ā而欓T宴》)用本字“早”換通假字“蚤”。3、用適當詞語換古文中的虛數。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
“十二”是個虛數,“十二卷”可譯成“很多卷”?!痉椒ê喗椤康?3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三、補。是指增補省略的成分等。1、把文言文中為行文簡潔而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出來。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捕蛇者說》)譯: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木,(草木)盡死;以(蛇)嚙人,(人)無御之者。2、補出判斷句中的判斷詞“是”。如:“秦,虎狼之國?!保ā肚袀鳌罚┳g: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3、補出量詞。文言文中,數詞往往直接修飾名詞;數詞直接用在動詞前面。翻譯時要把量詞補出來。如:“陳涉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兩尉”譯成“兩個軍官”。4、增補語句。文言文中,有的句與句之間跳躍很大,翻譯時要根據上下文增補一定的語句,使意思通暢、完美。如:“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保ā恫軇フ搼?zhàn)》)譯: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派大軍來攻打魯國。莊公將要出兵抗戰(zhàn),曹劌聽到這消息,要求面見莊公。第44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四、刪。文言文有些詞,刪去后不影響句子的準確通順,可以刪略。1、刪除無意義的虛詞。如:“夫戰(zhàn),勇氣也?!保ā恫軇フ搼?zhàn)》)
其中“夫”是個句首助詞,可以刪掉。如:“雖我之死,有子存焉?!保ā队薰粕健罚?/p>
其中助詞“之”,只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翻譯時可以刪去。2、有的表恭敬的副詞可以刪去。如:“張良曰:‘謹諾?!保ā而欓T宴》)譯成:張良說:“遵命?!眲h去了“謹”。3、刪去偏義復詞中作為陪襯的詞,如:“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保ā犊兹笘|南飛》)文中只有“母”“兄”的意思,“父”“弟”只做陪襯,翻譯時可以刪去。4、刪去同義連用的實詞或虛詞中的一個詞。如:“吾既已言之王矣?!保ā豆敗罚┢渲小凹取薄耙选倍际恰耙呀洝钡囊馑?,翻譯時刪去一個。第45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五、調。指調整與現代漢語不同的語序,使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1、調整前置賓語、后置賓語、后置介賓短語的語序等。如:“沛公安在?”(《鴻門宴》)譯作:沛公在哪里?把前置的賓語“安”調整到動詞“在”之后。2、調整使動、意動、為動等動賓關系的語序。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保ā而欓T宴》)譯作:項伯殺了人,我讓他活下來。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保ā多u忌諷齊王納諫》)譯作:我的妻子認為我美麗,是偏愛我啊。3、調整互文見義的語序。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保ā冻鋈罚┳g作: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隘,出征萬里的人還未歸來。(韻文講究精練,這是互文修辭的特點。)再如: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譯作: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第46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六、并。在文言文的一些單句或對偶、排比的復句中有“變文”(“互文同義”)的用法,幾個同義詞配合使用。翻譯時可以合并。如:“追亡逐北?!保ā哆^秦論》)七、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義,直譯會不明確,應用意譯。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
上面介紹的基本上是直譯的方法,無法直譯的,也不能逐字逐句地硬譯,那就要在傳達原作精神的前提下采用意譯的方法。
其中“追”“逐”都是“追逐”義;“亡”“北”都指“敗逃的軍隊”,翻譯時就可以合并譯為“追逐敗逃的軍隊”。
直譯: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聽起來很別扭,不如意譯:連最小的東西都不敢占有。(這樣就容易讓人理解、接受。)第47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法講解(教案)【文言文翻譯方法簡介】【注意事項】1.注意古今詞義、色彩的變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色彩變化)
譯:先帝不因為我低賤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來看望我。如:“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保ㄔ~義變化)
譯:(我)派遣軍隊守住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變故。2.注意有修辭的語句如:“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保ń璐?/p>
譯:奉皇上命令討伐有罪之人,大軍南下,劉琮投降。第48頁,課件共5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考文言文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材定金合同范本
- 會計臨時勞務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合同范本購買
- 協議證明合同范本
- 業(yè)委會與物業(yè)委托合同范本
- 別墅規(guī)劃合同范本
- 區(qū)域保護合同范本
- 農村房子修繕承包合同范本
- 公園門衛(wèi)服務合同范本
- 包裝費合同范本
- 閩教版四年級下冊勞動教案
-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高職版)全套教學課件
- 中小學必背飛花令詩詞-(春、月、風、花、山、江、人、日、動物、顏色、數字)
- 緩刑解除矯正個人總結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全冊一課一練課課練(含答案)
- 白酒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方案
- 發(fā)揚體育精神展青春光彩
- 四年級數學(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專項練習與答案匯編
- 國家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課件
- 孕產婦深靜脈血栓預防與護理課件
- 腳輪行走測試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