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23年05月廣西崇左市天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公開招聘1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任意調節(jié))一.參考題庫(共1000題)1.小張、小李和小王三人以擂臺形式打乒乓球,每局2人對打,輸?shù)娜讼乱痪州喛铡0胩煜聛恚埞泊蛄?局,小王共打了9局,而小李輪空了4局。那么,小李一共打了多少局?A.5B.7C.9D.11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
本題考查比賽問題。第二步,
小李輪空了4局,說明這4局是小張和小王對打的,小張一共打了6局比賽,和小王打了4局,說明和小李打了6-4=2(局);同理小王打了9局,和小張打了4局,說明和小李打了9-4=5(局),那么小李一共打了2+5=7(局)。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小李輪空了4局,即小張和小王打了4局。則小張除了這4局以外,剩余局數(shù)應為和小李打的,小王也是同理。小李輪空了4局,即小張和小王打了4局,所以小張和小李打了6-4=2局,小王和小李打了9-4=5局,小李一共打了2+5=7局。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小李輪空4局,說明小王和小張打了4局。小王共打9局,則小王和小李打了9-4=5局。小張共打6局,則小張和小李打了6-4=2局,所以小李共打5+2=7局。故正確答案為B。2.①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________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②廣西民歌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見景生情,即物起興,用各種________來比賽機智才能。③我在山間溪水中沐浴,在溪畔我蓋了一間茅舍,溪水________催我入眠。④不過,歷史總有一面會被________,消失于黑暗中。A.一霎間譬喻潺潺抹去B.剎間比喻汩汩抹殺C.霎時譬喻滔滔抹去D.瞬間比喻汩汩抹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題干四個句子,明確空缺處所缺詞語的語義。第二步,①②句較難辨析,根據(jù)③中詞語搭配習慣不同,排除與“溪水”搭配不當?shù)腃。第三步,分析④句,排除與“歷史”搭配不當?shù)腂、D。①句,四個詞語均表示時間短,填入均無不妥,較難辨析。②句,“譬喻”“比喻”語義相近,填入均無不妥,較難辨析。③句,“滔滔”常用來形容江水,不能用于形容溪水,排除C。④句,“抹殺”與“歷史”不搭配,排除B、D。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第三空與“溪水”搭配。C項“滔滔”一般形容大水滾滾,不能與“溪水”搭配,排除C項。A項“潺潺”一般用于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B項和D項的“汩汩”一般也用于形容水流動的聲音。A項、B項和D項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再看第四空。根據(jù)文意可知“歷史有一面消失在黑暗中”而非“否定全部歷史”。“抹殺”意為“一概不計,完全勾銷”,語義程度過重,排除B項和D項。“抹去”指擦掉、除去,語義程度比“抹殺”輕,符合語境,鎖定答案A項。第三步,驗證第一空和第二空。第一空“一霎間”指在極短時間內,恰好反映了天氣變化之快,符合文意。第二空“譬喻”就是“比喻”的意思,但“譬喻”更加書面化,從文段“情歌酬和”“見景生情”“即物起興”等措辭可看出文段的表達還是比較正式的,“譬喻”符合語體色彩。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實詞的應用。本題可從第三空入手。“山澗溪水”顯然不能與“滔滔”搭配,排除C項。第四空,“抹殺”語義過重,“抹去”更為合適,排除B、D兩項。第一空,驗證A項,“一霎間”指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與“剛才”對應恰當,體現(xiàn)出天氣變化極快,無誤。第二空,驗證A項,“譬喻”指比喻,置于此處能夠體現(xiàn)出民歌中的“機智才能”,無誤。故正確答案為A。3.傳染病的預防包括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以及保護易感人群三個環(huán)節(jié),其中切斷傳播途徑的主要措施是消毒和隔離。(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刂苽魅静∽罡咝У姆绞皆谟诜揽兀捎谠趥魅静〉娜齻€基本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中,缺乏任何一個都無法造成傳染病的流行,所以對于傳染病預防也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①控制傳染源:這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對于人類傳染源的傳染病,需要及時將病人或病源攜帶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離位置,暫時與人群隔離,積極進行治療,護理,并對具有傳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防止病原體向外擴散。②切斷傳播途徑:對于通過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和體液傳播的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等,切斷傳播途徑是最為直接的預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對于傳播媒介阻斷,消毒或撲殺。③保護易感人群:在傳染病流行時,應當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并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所以,保護易感人群也是傳染病預防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較為容易實現(xiàn)的預防方法。故表述錯誤。4.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客觀實在性是指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并能為人的感覺所感知的客觀存在,即物質世界。故表述正確。5.泥:璟A.嫁:休B.眾:沸C.弦:訟D.武:蹤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兩字的構成方式。題干兩字都是形聲字。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與題干相同的構成方式為C,C都是形聲字。A中的“休”、B中的“眾”和D中的“武”不是形聲字。故正確答案為C。6.上下∶前后A.有無∶朝暮B.左右∶東西C.多少∶正反D.異同∶生死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上下”與“前后”都是方位詞,且“上”與“下”,“前”與“后”都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朝”與“暮”表示不同的時間,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但“有”與“無”表示某物是否存在,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排除;B項:“左右”與“東西”都是方位詞,且“左”與“右”,“東”與“西”都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多”與“少”表示不同的數(shù)量程度,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正”與“反”表示方向是否一致,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排除;D項:“異”與“同”表示事物是否有分別,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生”與“死”表示生物是否有生命,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7.我國《婚姻法》第四條規(guī)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
)。A.互相愛護B.互敬互愛C.互相尊重D.互相敬重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婚姻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因此,選擇C選項。8.下列財產或財產權利中,不在遺產范圍中的是(
)。A.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B.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C.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D.被繼承人生前承包經(jīng)營的土地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規(guī)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根據(jù)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遺產必須符合三個特征:第一,必須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第二,必須是自然人個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必須是合法財產。A、B、C三項正確,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都是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屬于遺產的范圍,可以依法繼承。D項錯誤,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不得繼承。被繼承人對其生前承包的土地不享有所有權,不是其個人所有的財產,故不得繼承。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9.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jù)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如果不能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加重處罰。(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法。根據(jù)《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jù),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jù)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陳述、申辯而給予更重的處罰?!惫时硎鲥e誤。10.下列有關生活常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綠色食品”是指顏色為綠色的食品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塵造成的污染C.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學物質D.用完后的廢電池應該集中回收處理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A項錯誤,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yōu)良生態(tài)環(huán)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yōu)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當然,有一些顏色為綠色的食品(如蔬菜類)也是綠色食品。B項錯誤,“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huán)境的一種形象稱謂,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C項錯誤,任何物質都是由一定的化學物質構成的,天然果汁中也會含有一定的化學物質。D項正確,用完后的廢電池如果隨意丟棄,會污染土壤和水,所以應該集中回收處理。故正確答案為D。11.心理定勢是指心理上的“定向趨勢”,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tài),對以后的感知、記憶、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動作用。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心理定勢作用的是: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間會把它讀成B,把它放到阿拉伯數(shù)字中間會把它讀成13B.老師對某位同學印象好,閱卷時會不自覺地多給他幾分C.因為一個人與小李的朋友長得很像,所以小李把這個人當成了自己的朋友D.小陳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總是先借助網(wǎng)絡資源和搜索引擎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tài);②對以后的感知、記憶、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動作用。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因為13和B形狀相似,故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間會把它讀成B,體現(xiàn)了“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tài),對以后的感知起正向的推動作用”,符合定義;B項:老師對某位同學印象好,體現(xiàn)了“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tài)”,閱卷時會不自覺地多給他幾分,體現(xiàn)了“對以后的行為活動起正向的推動作用”,符合定義;C項:因為一個人與小李的朋友長得很像,體現(xiàn)了“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tài)”,所以小李把這個人當成了自己的朋友,體現(xiàn)了“對以后的情感、行為活動起正向的推動作用”,符合定義;D項:小陳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先借助網(wǎng)絡資源和搜索引擎,未體現(xiàn)“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tài)”,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D選項。12.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種子多數(shù),一般以鱗莖3-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被稱為彼岸花。紅花石蒜能消腫,殺蟲,治淋巴結核、疔瘡癤腫、風濕關節(jié)痛、蛇咬傷、水腫、滅蛆、滅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稱為健康的“守護神”。這段文字主要介紹:A.紅花石蒜的繁殖特點和醫(yī)用功能B.紅花石蒜的繁殖和健康的功能C.紅花石蒜的繁殖特點和藥物作用D.紅花石蒜的繁殖和療效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整個文段分為兩句話,第一句介紹紅花石蒜的繁殖特點,第二句則論述其藥物作用,全面概括,對應C項。A項“醫(yī)用功能”與文意不符,文段重在強調紅花石蒜作為藥物所體現(xiàn)出來的作用,排除;B項“健康的功能”表意不夠清楚明確,排除;D項“療效”僅指治療效果,而文段還指出紅花石蒜可以“滅蛆、滅鼠、防瘟疫滅”,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二句介紹石蒜的繁殖特點;第三句介紹石蒜具有的各種藥物作用。文段為“分—分”結構。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的概括歸納。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結構不明顯,需要考生理清分句的論述內容,全面概括。文段前兩句話介紹了紅花石蒜自花授粉、花和葉子不能見面、3至4年繁殖一次的特點;最后一句闡述了其在醫(yī)用方面的一系列功能。故A項概括最準確。B項“藥物作用”概括不準確。C項“繁殖和健康的功能”說法本身有誤。D項“繁殖和療效”概括過于籠統(tǒng)。故本題選A。13.一個三位數(shù),百位上的數(shù)字比十位上的數(shù)字大1,個位上的數(shù)字比十位上的數(shù)字的3倍少2,若將個位與百位上的數(shù)字順序顛倒后,所得的三位數(shù)與原三位數(shù)的和是1171,那么,這個三位數(shù)是:A.400B.430C.437D.450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多位數(shù)問題,用代入排除法解題。第二步,根據(jù)“百位上的數(shù)字比十位上的數(shù)字大1”,排除A、D選項;根據(jù)“個位上的數(shù)字比十位上的數(shù)字的3倍少2”,排除B選項。因此,選擇C選項。14.公文正式生效的標志是(
)。A.繕印B.用印C.登記D.編號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A項錯誤,繕印指的是把校對并修正好的校樣,通過油印機,或印刷機或打印機印制成規(guī)范的正式的文件,而非公文正式生效的標志。B項正確,印章是體現(xiàn)公文效力的表現(xiàn)形式,是鑒定公文真?zhèn)蔚闹匾囊罁?jù)。用印是公文生效的標志之一,指在正式生成的文件上加蓋機關印章。C項錯誤,登記指的是對于簽收的公文,要將順序號、收文時間、來文單位、公文標題及文號、密級、份數(shù)等事項登記清楚,以及登記報件單位的聯(lián)系人和聯(lián)系電話。而非公文正式生效的標志。D項錯誤,公文編號的作用在于統(tǒng)計發(fā)文數(shù)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時,可以作為公文的代號使用。而非公文正式生效的標志。故正確答案為B。15.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大及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后生效。(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憲法。根據(jù)《憲法》第一百條規(guī)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qū)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省、自治區(qū)的地方性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報本省、自治區(qū)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惫适?、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即可,無需經(jīng)其批準才生效。故表述錯誤。16.有285人參加教師招聘考試,其中,報考數(shù)學的,語文的,英語的,地理的分別有90人,85人,70人,40人,則至少有(
)人考試過關,才能保證一定有50名考試過關的人報考科目相同?
A.51
B.150
C.160
D.188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于最不利構造。
第二步,最不利情況有49+49+49+40=187人,再有1個人就能保證一定有50名考試過關的人報考科目相同,即187+1=188人。
因此,選擇D選項。
17.甲、乙兩公司均為使用其公司數(shù)碼產品有疑難問題的顧客提供24小時的熱線電話咨詢服務。撥打熱線電話要收取相應的通話費用,所以通常來說,消費者只有在使用數(shù)碼產品遇到困難時才會撥打電話。甲公司接到的熱線電話的數(shù)量比乙公司多5倍。這說明,甲公司的數(shù)碼產品一定比乙公司的數(shù)碼產品復雜難用。以下各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的是:A.乙公司數(shù)碼產品的消費者數(shù)量比甲公司的多2倍B.甲公司數(shù)碼產品的消費者數(shù)量比乙公司的多5倍C.乙公司收到的有關數(shù)碼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比甲公司多2倍D.甲公司收到的有關數(shù)碼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比乙公司多5倍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甲公司的數(shù)碼產品一定比乙公司的數(shù)碼產品復雜難用。論據(jù):①撥打熱線電話要收取通話費用,消費者只有在使用數(shù)碼產品遇到困難時才會撥打電話。②甲公司接到的熱線電話的數(shù)量比乙公司多5倍。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增加論據(jù)。該項指出甲的消費者數(shù)量少于乙,但是甲接到的熱線電話的數(shù)量多于乙,說明甲公司產品比乙的復雜難用,具有加強作用。B項:不明確項。該項指出甲的銷售量比乙多5倍數(shù),題干已知甲接到的熱線電話數(shù)量比乙多5倍,同比例增加不能說明甲的產品確實比乙的復雜難用,不具有加強作用。C項:無關選項。該項是“有關數(shù)碼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的比較,與題干“產品是否難用”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D項:無關選項。該項是“有關數(shù)碼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的比較,與題干“產品是否難用”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18.公文草稿的特點主要是:A.字跡潦草B.改動明顯C.未經(jīng)審核D.未經(jīng)簽發(fā)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第二步,公文定稿和草稿的區(qū)別是:定稿的文面上帶有文件簽發(fā)人的簽發(fā)標記,經(jīng)會議批準通過的定稿有會議批準通過情況的記載。草稿則沒有簽發(fā)標記。因此,選擇D選項。19.自發(fā)的秩序有助于創(chuàng)造更多的秩序——生命能夠________出更多的生命,財富能夠________出更多的財富,信息能夠________更多的信息,這一切都突破了原始的局限,而且永無止境。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A.增殖
滋生
生長B.繁殖
創(chuàng)造
孕育C.養(yǎng)育
生產
組織D.養(yǎng)殖
孳乳
疊加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橫線后“更多的生命”可知,意思是生命體變得更多。A項“增殖”指增加,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B項“繁殖”意思是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過程,符合語境。C項“養(yǎng)育”指經(jīng)過撫養(yǎng)、教育使成長,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養(yǎng)殖”指養(yǎng)育繁殖,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答案鎖定B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三空?!皠?chuàng)造財富”“孕育信息”搭配得當。因此,選擇B選項。滋生:產生。創(chuàng)造:首先想出或做出。生產:用工具創(chuàng)造各種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孳乳:泛指派生。生長:在一定的生活條件下生物體體積和重量逐漸增加、由小到大的過程。孕育:雖未顯露、表達或發(fā)展,但卻包含在某物本質中的。組織:安排事物使有系統(tǒng)或構成整體。疊加:使一物與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與之共存。20.垃圾填埋場是厭氧細菌的滋生地,會產生大量甲烷。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強,盡管可以將其捕捉并轉化為能源,但是即使最高效的回收系統(tǒng),仍有高達10%的甲烷發(fā)生逃逸。由于垃圾填埋場產生的甲烷大部分來自有機廢棄物,因此可以用更綠色的方式處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堆肥。實際上,垃圾填埋場里三分之二的垃圾可以堆肥,這就大大減少了甲烷的產量。由于堆肥過程中會產生高溫、高壓,有機廢棄物中的碳可能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以我們可以考慮將這些有機物重新組合成液態(tài)燃料(乙醇和甲醇),或用作其他工業(yè)原料。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A.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甚B.現(xiàn)階段的甲烷回收系統(tǒng)對甲烷的捕捉利用依舊有限C.用堆肥方式處理垃圾填埋場的垃圾能有效減少甲烷的生成D.堆肥這種垃圾處理方式需要將其生成的有機廢棄物重新組合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由“主要介紹”可知,本題考查對文段主要內容的概括。分析文段的行文結構,文段為指出問題+提出對策+補充說明的行文思路,“因此”之后的對策是文段論述的重點。文段首先介紹了垃圾填埋場會產生大量甲烷,而目前最高效的甲烷回收系統(tǒng)也不能將其完全回收,接著介紹了對垃圾填埋場更加綠色的填埋方式——堆肥,通過堆肥來減少甲烷的產量,并對堆肥可以起到的其他作用進行了補充說明。C項是對文段主旨的準確表述。A、B兩項均是對問題的闡述,非解決對策。D項為補充說明內容,非重點。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了垃圾填埋場會產生大量甲烷,并且目前的回收系統(tǒng)仍有甲烷逃逸這樣的問題,然后針對這樣的問題給出了解決對策,即“堆肥”。隨即通過“實際上”對對策進行補充說明,指出堆肥可以大大減少甲烷產量,最后又補充說明堆肥能夠帶來的額外好處,即有機廢棄物可以重新組合。文段結構為“分—總—分”,文段的主旨句為對策句,即堆肥能夠解決甲烷生成的問題。第二步,對比選項。C選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文段首句指出了垃圾填埋場會產生甲烷,接下來論述了甲烷對環(huán)境的危害并指出了甲烷回收難的問題,屬于提出問題部分。隨后給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即“通過堆肥”解決甲烷問題。后文繼續(xù)論述,即使堆肥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但依然可以用作液態(tài)燃料和工業(yè)燃料,屬于對前文對策進行補充論述。故整個文段重點強調“堆肥”這一對策,能夠解決前文“甲烷”問題,對應C項。A、B兩項,位于對策之前,屬于問題表述,非重點,排除;D項“有機廢棄物重新組合”屬于補充說明中的內容,非重點,且尾句“或”字連接兩個方面,D項片面,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境鎏帯俊哆~向“零垃圾”的世界》21.①建造防風固沙林帶②鐵路受流沙侵襲③對違法者進行懲戒④修建一條鐵路⑤樹木被人盜伐A.①④⑤②③B.①⑤④③②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⑤③①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①④中選擇。比較可知:先修建鐵路,為了防止流沙侵襲,建造林帶,所以④為首句,排除A、B兩項。第二步,觀察分析剩余選項,尾句應從①③中選擇。比較①③可知,先建造了林帶,但“樹木被人盜伐”,后“對違法者進行懲戒”,則③為尾句,排除D項。因此,選擇C選項。22.
,19,37,61,91。A.10B.9C.8D.7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觀察數(shù)列,整體呈單調遞增趨勢,變化幅度不大,考慮兩兩做差,
、、,做差得到18,24,30······依此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做差后為公差為6的等差數(shù)列,由此推斷第一個數(shù)為。故正確答案為D。23.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下列選項中的“以”與這句話中的意義用法相同的是(
)。A.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B.樊噲側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C.從是以后,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D.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詞句理解和語法分析的能力。材料中“以”做介詞,意思是憑借、用、拿。D項做介詞,用的意思,與材料中的“以”用法相同。A項“以”做連詞,“而”的意思;B項“以”做連詞,表動作的承接;C項“以”做動詞,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shù)量的界限。故正確答案為D。24.居民會議有權(
)居民委員會成員。A.撤換B.補選C.撤換和補選D.以上均不正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步,根據(j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條,居民委員會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居民會議由居民委員會召集和主持。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十八周歲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戶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組提議,應當召集居民會議。涉及全體居民利益的重要問題,居民委員會必須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居民會議有權撤換和補選居民委員會成員。因此,選擇C選項。25.心理學家考察了450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們中有白領階層,也有藍領階層;有技能判斷型人群,也有決策制定型人群。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員工更胖。研究者認為,做出許多決定所承受的壓力通過飲食方式得到排解,這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飲食習慣,如果你的職位幸運地得到晉升,你將發(fā)現(xiàn)不僅是薪水變多,自己的腰圍也在變粗,伴隨著體重上升。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結論?A.比較而言,技能判斷型人群腰圍較小,決策制定型人群腰圍較大B.比較而言,身居要職的高管人士更難抽出時間投入鍛煉以縮小腰圍C.每晉升一個工作等級,技能判斷型人群的腰圍平均會減少0.5厘米D.每晉升一個工作等級,決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圍平均會增大0.28厘米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質疑”,確定為削弱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那些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員工更胖。論據(jù):做出許多決定所承受的壓力通過飲食方式得到排解,這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飲食習慣。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無關選項。該項比較的是“技能判斷型人群”和“決策制定型人群”腰圍的大小,而論點討論的是“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和“一般員工”腰圍的大小,論題不一致,排除。B項:否定論據(jù)。該項指出身居要職的高管人士之所以更胖,是因為更難抽出時間鍛煉,而不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具有削弱作用。C項:不明確項。該項以“技能判斷型人群”為例,說明晉升一個工作等級,腰圍會變小,但是“技能判斷型人群”并不是需要做出“決策”的人群,不具有加強及削弱作用,排除。D項:增加論據(jù)。該項以“決策制定型人群”為例,說明晉升一個工作等級,腰圍會變大,具有加強作用,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質疑題干結論的一項,解答本題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jù)和論點。題干論點為“做出許多決定所承受的壓力通過飲食方式得到排解,這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飲食習慣,使得他們的腰圍變粗、體重上升”,其余內容為論據(jù),要削弱結論,可以從飲食習慣的改變并不是身居要職的高管腰圍變粗的原因入手。題干論據(jù):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員工更胖。題干結論:做出許多決定所承受的壓力通過飲食方式得到排解,這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飲食習慣,使得他們的腰圍變粗、體重上升。A項,指出隨著工作等級的晉升,技能判斷型人群的腰圍會減少,而題干論述的是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圍,與題干論述無關,不能質疑題干結論。B項,指出身居要職的高管人士腰圍變粗的原因是更難抽出時間投入鍛煉,而不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屬于另有他因,可以質疑題干結論。C項,指出技能判斷型人群腰圍較小,決策制定型人群腰圍較大,而題干比較的是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圍和一般員工的腰圍,與題干論述無關,不能質疑題干結論。D項,指出隨著工作等級的晉升,決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圍會增大,而題干論述的是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圍,與題干論述無關,不能質疑題干結論。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論點:做出許多決定所承受的壓力通過飲食方式得到排解,這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飲食習慣,如果你的職位幸運地得到晉升,你將發(fā)現(xiàn)不僅是薪水變多,自己的腰圍也在變粗,伴隨著體重上升。論據(jù):心理學家考察了450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們中有白領階層,也有藍領階層;有技術判斷性人群,也有決策判斷性人群,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身居重要職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職員更胖。本題的論據(jù)是做了一個研究,論點是研究之后的結果,并且以因果的方式呈現(xiàn),所以可以考慮他因削弱和因果倒置。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比較技術判斷型人和決策制定型人的腰圍大小,和題干壓力大飲食習慣變化導致腰圍增加的論點沒有關系,屬于無關選項,排除;B項:高管難抽出時間鍛練無法減少腰圍,論點是高管因為壓力大飲食習慣發(fā)生變化導致腰圍增加,而選項說明腰圍變化的原因在于是否進行鍛練,屬于他因削弱,當選;C項:技術判斷型人群平均腰圍隨著晉升減少,題干說的是高管,而職級晉升不一定就是高管,屬于不明確選項,排除;D項:決策制定型人群平均腰圍隨著晉升增加,題干說的是高管,而職級晉升不一定就是高管,屬于不明確選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26.哥哥現(xiàn)在的年齡是弟弟當年年齡的3倍,哥哥當年的年齡與弟弟現(xiàn)在的年齡相同,哥哥與弟弟現(xiàn)在年齡的和是30歲。問哥哥現(xiàn)在多少歲?A.15B.16C.18D.19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年齡問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哥哥當年年齡為x、弟弟當年年齡為y,根據(jù)題意,可得哥哥現(xiàn)在的年齡為3y,弟弟現(xiàn)在年齡為x。第三步,由兩人現(xiàn)在年齡和為30歲得:3y+x=30;由年齡差不變,得3y-x=x-y,聯(lián)立解得x=12,y=6。故哥哥現(xiàn)在年齡為3×6=18(歲)。因此,選擇C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年齡問題,用代入排除法解題。第二步,已知哥哥現(xiàn)在年齡是弟弟當年年齡的3倍,可得哥哥現(xiàn)在的年齡是3的倍數(shù),排除B、D選項。代入A選項,哥哥15歲,弟弟30-15=15(歲),顯然不符合條件,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27.某電商一款手機的進價是每臺5000元,賣掉后每臺手機的利潤是2000元?,F(xiàn)在由于出了新款手機,進價成本降低,商家將手機9折出售,但毛利潤比過去增加了20%,請問現(xiàn)在每臺手機的進價是多少元?A.4500B.4200C.3900D.3600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jīng)濟利潤問題,屬于利潤率折扣類。第二步,手機原來進價每臺5000元,賣掉后利潤為2000元,則售價為5000+2000=7000元,進價成本降低后9折出售,則打折后售價為7000×0.9=6300元,又因為毛利潤比過去增加了20%,則現(xiàn)利潤為2000×(1+20%)=2400元,則現(xiàn)在每臺手機進價為6300-2400=3900(元)。因此,選擇C選項。28.135720,204683,306157,406351,532876,(
)A.450172B.132357C.760203D.873025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數(shù)列數(shù)字較大,做差遞推均無規(guī)律,觀察可知,各項中均無重復出現(xiàn)的數(shù)字,且依次遞增。觀察選項,AB項小于532876,C項中重復出現(xiàn)0,只有D項符合規(guī)律。故正確答案為D。29.及時糾偏,________糾錯,不僅體現(xiàn)一個社會的集體智慧,也是一個國家理性力量的表現(xiàn)。就像當初,如能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今天解決人口超負荷的難度就會低得多。因此,從及時糾錯的現(xiàn)代理性角度看,適度容忍不同聲音是相當必要的,多元價值的重要意義之一便是達到某種________,以免在一個方向上走得太遠而使糾錯成本過大。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盡早制衡B.徹底均衡C.公開均勢D.坦誠和諧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備選詞語詞義較簡單,重點分析語境,選擇與其最相符的一項。第三步,驗證第二空。第一空,由“及時糾偏”“就像當初,如能……今天解決人口超負荷的難度就會低得多”可知,文段強調的是及時糾正錯誤的重要性,“盡早”與此意最相符,當選。第二空,從文中“以免在一個方向上走得太遠”可知,應在各個方向上是平衡的,此處應選擇“制衡”,強調“多元”之間的制約作用。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及時糾偏……糾錯”可知,兩個分句并列,該空應該與“及時”詞義相近。B項“徹底”既可形容深透、完全而無所遺留,也可形容水清見底;C項“公開”①指面向大家或全球;②把秘密公布出來;D項“坦誠”指真誠待人或與人相處。三者皆不能體現(xiàn)“及時”這一含義,排除B項、C項和D項。A項“盡早”指盡可能地提前,符合文意。鎖定答案A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爸坪狻敝赶嗷ブ萍s,使保持平衡,填入該空表示相互制約達到平衡,與語境中“以免在一個方向上走得太遠”相符。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糾偏”與“糾錯”并列,因此第一空應選擇“及時”的近義詞,顯然只有“盡早”符合語境。驗證第二空,根據(jù)語境,“適度容忍不同的聲音是相當必要的”“以免在一個方向上走得太遠”,所以多元價值的含義就是不同價值間的制約與平衡,“制衡”也最貼近語境,排除B、C、D三項。故正確答案為A。30.某人在兩個網(wǎng)站購買了相同價格的同款電器,且均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已知在甲網(wǎng)站首付款550元以后每月還款120元,在乙網(wǎng)站上前一半時間每月還款200元,后一半每月還款150元,若兩種還款方式的總金額及分期時間均相同,則電器價格為(
)元。A.1600B.1750C.1800D.195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甲乙網(wǎng)站分期還款時間均為2x個月,根據(jù)甲乙網(wǎng)站付款方式,可得550+120×2x=200x+150x,解得x=5(個),即分期時間共10個月,電器價格為550+120×10=1750元。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代入排除法解題。第二步,將電器價格進行代入排除:代入A選項,電器價格為1600元,甲網(wǎng)站分期時間為(1600-550)÷120=8.75個月,由于分期月份需為整數(shù),則排除A選項;代入B選項,電器價格為1750元,甲網(wǎng)站分期時間為(1750-550)÷120=10個月,兩個網(wǎng)站分期時間相等,按照乙網(wǎng)站的分期方式電器價格200×5+150×5=1750元,電器價格相等,滿足題目所有條件。排除C、D選項。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三: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數(shù)字特性法解題。第二步,由“甲網(wǎng)站首付款550元以后每月還款120元”可得,(總價格-550)是120的倍數(shù),代入選項判斷:代入A選項,(1600-550)÷120=1050÷120,不能被120整除,排除;代入B選項,(1750-550)÷120=10,保留;代入C選項,(1800-550)÷120=1250÷120,不能被120整除,排除;代入D選項,(1950-550)÷120=1400÷120,不能被120整除,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31.對所有的靜脈血標本進行檢測,沒有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如果上述斷定為假,則下列
項一定為真。A.要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必須對所有靜脈血標本進行檢測B.對所有靜脈血標本進行檢測,未必能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C.部分靜脈血標本尚未進行檢測,或者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D.部分靜脈血標本尚未進行檢測,但是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條件。對所有靜脈血標本檢測且-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已知題干為假,那么其矛盾命題:-(對所有靜脈血標本檢測且-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一定為真,即:有的靜脈血標本沒有檢測或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一定為真。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翻譯為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對所有靜脈血標本檢測,是對題干矛盾命題“或”關系的肯定,無法得出確定性結論,排除;B項:翻譯為對所有靜脈血標本檢測→未必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是對題干矛盾命題“或”關系的否定,根據(jù)“否一推一”可知,一定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與題干不一致,排除;C項:翻譯為有的靜脈血標本沒有檢測或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與題干的矛盾命題一致,一定為真,當選;D項:翻譯為有的靜脈血標本沒有檢測且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題干矛盾命題為“或”關系而不是“且”關系,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中雖無明顯關聯(lián)詞,但根據(jù)語句間的邏輯關系和選項特征,可以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所有的靜脈血標本進行檢測且沒有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第三步,進行推理。已知上述論斷為假,對①進行否定可得:有的靜脈血標本未進行檢測,或者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C項符合。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題干中出現(xiàn)了兩個肯定的命題,可知其考查的是聯(lián)言命題的相關知識。先分析題干中給出的推理,然后根據(jù)推理規(guī)則分析選項的正誤。題干推理關系為A且B的形式,即“對所有的靜脈血標本進行檢測并且沒有發(fā)現(xiàn)陽性HIV抗體”。已知題干命題為假,那么其矛盾命題(非A或者非B)為真,即“對部分靜脈血標本尚未進行檢測”或“發(fā)現(xiàn)了陽性HIV抗體”。故本題選C。32.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第二步,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矛盾存在的絕對性,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貫穿于一切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差別性、個性的哲學范疇,表現(xiàn)在矛盾發(fā)展的不同過程及其不同階段的特殊性;矛盾系統(tǒng)中的諸種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兩個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是辯證統(tǒng)一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因此,即使是不同的矛盾,也有其普遍性存在,認為不同矛盾只能用不同方法解決過于絕對。因此,本題錯誤。33.荷花雖生長于池塘的污泥中,但荷葉卻出污泥而不染,其主要原因是:A.荷葉含有大量的葉綠素,能與太陽光發(fā)生光合作用,產生自清潔B.荷葉表面光滑,具有非常強的光潔度,污泥很難在它的表面吸附C.荷葉含有疏水的納米級蠟質,雨露落在上面會形成水珠清潔葉面D.荷花枝干細長,水珠落在荷葉上,容易造成荷葉晃動,甩出污泥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荷葉之所以能出污泥而不染是由荷葉葉面上存在著復雜的多重納米和微米級的超微結構決定的:在超高分辨率顯微鏡下可以清晰看到,荷葉表面上有許多微小的乳突,它上面長滿茸毛,乳突間的凹陷部分充滿空氣,這樣就在緊貼葉面處形成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量級厚的空氣層。這使得在尺寸上遠大于這種結構的灰塵、雨水等降落在葉面上后,隔著一層極薄的空氣,從而雨水會自動聚集成球形水珠,而水珠的滾動會把落在葉面上的塵土污泥吸附掉滾出葉面,使葉面始終保持干凈,這就是著名的“荷葉自潔效應”。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理法和排除法解答。結合常識可知,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過程,和“清潔”關系不大,A項錯誤。荷葉的表面有明顯的葉脈和茸毛,并不是光滑的,B項錯誤。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水珠落在荷葉上的力度并不能大到甩出污泥的地步,D項不合常理。排除A、B、D。荷葉表面有一層茸毛和一些微小的蠟質顆粒,水在這些納米級的微小顆粒上不會向荷葉表面其他方向蔓延,而是會形成一個個球體(水珠),只要葉面稍微傾斜,水珠就會滾離葉面,帶走表面的灰塵,達到自我潔凈的效果。荷葉正是由于有這種特性而獲得了“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名。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荷葉的結構特點。第二步,荷葉的表面附著無數(shù)個微米級的蠟質乳突結構,在每個微米級乳突的表面又附著許許多多與其結構相似的納米級顆粒??茖W家將其稱為荷葉的微米-納米雙重結構。正是具有這些微小的雙重結構,使荷葉表面與水珠兒或塵埃的接觸面積非常有限,同時由于葉面上蠟質的不易黏附性,因此當污物或灰塵掉落在葉面上時,極易被風吹走或被水沖凈。荷葉正是由于有這種特性而獲得了“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名。因此,選擇C選項。34.光明小學五·二班35人外出春游,老師給小明88元到冰激凌店買巧克力味和草莓味兩種冰激凌。如果買20只巧克力味和15只草莓味的就差2元錢,如果買15只巧克力味和20只草莓味冰激凌就剩3元,問一只草莓味冰激凌的價格是多少元?A.4B.3C.2D.1.5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巧克力味和草莓味單價分別為x、y元。根據(jù)差2元錢,可得20x+15y=88+2;根據(jù)剩余3元,可得15x+20y=88-3;聯(lián)立方程組解得x=3,y=2。因此,選擇C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第二步,第一種方案是20只巧克力味+15只草莓味,差2元;第二種方案15只巧克力+20只草莓味,剩3元。對比兩種方案,第一種5只巧克力味變成了第二種的5只草莓味,導致相差5元,說明每只巧克力味單價比草莓味單價貴1元。第三步,若35只全為草莓味,則價格為88+2-20=70(元),即35只草莓味=70元,草莓單價為(元)。因此,選擇C選項。35.許多城市限放煙花爆竹主要是因為會產生溫室效應。(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第二步,煙花爆竹以煙火藥為主要原料制成,燃放煙花能在短時間內使大氣中PM2.5含量急速上升,在燃放后的幾個小時內對空氣質量有很大影響。另外煙花爆竹還會產生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NOx),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還會產生一氧化碳(CO),這些都屬于空氣污染物。另外燃放煙花還容易產生噪聲,不當燃放還易引發(fā)火災,引起安全隱患。所以煙花爆竹燃放主要的危害有污染空氣、產生噪聲、易引發(fā)火災,而非溫室效應。因此,本題錯誤。地球大氣中起溫室作用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36.下列四幅公共場所標識中,禁止吸煙的是(
)。A.AB.BC.CD.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A項錯誤,該標識是禁止拍照的意思。B項正確,該標識是禁止吸煙的意思。C項錯誤,該標識是禁止躺臥的意思。D項錯誤,該標識是禁止攜帶寵物的意思。故正確答案為B。37.下列不屬于公共物品的是:A.市民廣場中的垃圾箱B.國家圖書館里的書籍C.城市的交通信號燈D.企業(yè)資料室里的報刊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并選錯誤項。第二步,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會成員共同享用的物品,嚴格意義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所謂非競爭性,是指某人對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會影響其對其他人的供應,即在給定的生產水平下,為另一個消費者提供這一物品所帶來的邊際成本為零。所謂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費一種公共物品時,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費這一物品(不論他們是否付費),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公共物品可以分成兩類:①純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如國防和燈塔等,通常采用免費提供的方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多見。②準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競爭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過一定的臨界點,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就會消失,擁擠就會出現(xiàn)。準公共物品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公益物品,如義務教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第二類,公共事業(yè)物品,如電力、電信等。但“企業(yè)資料室里的報刊”是屬于企業(yè)資產,并不可以供社會成員共同享用,故不屬于公共物品。因此,選擇D選項。A項、B項、C項:“市民廣場中的垃圾箱”“國家圖書館里的書籍”“城市的交通信號燈”三者都可以供社會成員共同享用,給一個消費者提供使用時都不會影響對其他人的供應,并且消費者在消費一種公共物品時,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費這一物品,故都屬于公共物品。ABC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38.如果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國都將要________被海水淹沒地區(qū)的人口或者在河道中下游地帶建造大壩保護地處低洼地區(qū)的城市,這些都需要巨大的花費。因此,世界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就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________全球變暖所導致的最壞結果的發(fā)生,這在未來幾十年里更加重要。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轉移
阻止B.控制
避免C.延緩
減少D.安置
改變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與“人口”搭配,表達的意思是世界各國要保護“被海水淹沒地區(qū)的人口”,讓他們離開目前的所在地,將他們遷移。B項“控制”指掌握住對象不使任意活動或超出范圍,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動,不符合文意,且該詞常搭配“人口數(shù)量”“人口規(guī)?!钡?,與“人口”搭配不當,排除B項。C項“延緩”指延遲、推遲,與“人口”搭配不當,排除C項。A項“轉移”指改換位置,從一方移到另一方;D項“安置”指使人或事物有著落,均可搭配“人口”,保留A項和D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從而……發(fā)生”可知,該空與“發(fā)生”搭配。D項“改變”指改換、更動,一般說“改變最壞結果”,與“發(fā)生”搭配不當,排除D項。A項“阻止”指使不能前進、使停止行動,與“發(fā)生”搭配得當。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搭配“人口”且根據(jù)“被海水淹沒地區(qū)的”可知,這些人口需要被“轉移”、“安置”到安全的地方,A、D兩項均符合文意。B項“控制人口”指減少人口增長,語意不符,排除;C項“延緩”指延遲,與“人口”搭配不當,排除。第二空,橫線處搭配“的發(fā)生”,A項“阻止······發(fā)生”,搭配恰當,符合文意,當選。D項“改變”用法錯誤,合理的搭配為“改變最壞的結果”,而不是“改變最壞結果的發(fā)生”,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先看第二空,所填詞語應表達使最壞結果不發(fā)生之意,排除不符句意的C、D。第一空,對應人們安全受到威脅的語境,應是將人口“轉移”到安全地方,排除B。先看第二空,句意為通過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盡可能使全球變暖導致的最壞的結果不發(fā)生?!皽p少”“改變”與句意不符,排除C、D。第一空,對受災地區(qū)的人口安排應是將其“轉移”到安全地方,而不是對其進行“控制”,排除B。故本題選A。39.鴻雁∶箋札∶書信A.月老∶紅娘∶媒人B.乾坤∶天地∶宇宙C.紅豆∶相思∶戀人D.東宮∶王子∶儲君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肮{札”指“書信”,二者屬于全同關系,“鴻雁”是“書信”和“箋札”的代稱,與“書信”“箋札”屬于象征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紅娘”指“媒人”,二者屬于全同關系,“月老”是“紅娘”和“媒人”的代稱,與“紅娘”和“媒人”屬于象征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乾坤”一般指代“天地”,“天地”是“宇宙”的一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排除。C項:“紅豆”象征“相思”,二者屬于象征關系,排除。D項:“東宮”是封建時代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儲君”指王位或皇位的繼承人,“東宮”與“儲君”屬于象征關系,“王子”指帝王的兒子,并不是所有“王子”都是“儲君”,二者不屬于全同關系,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40.唐代詩人劉禹錫在游覽金陵時想到昔日東晉秦淮河上朱雀橋河南岸的烏衣巷門庭若市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重生,荒涼殘照,為了懷古寫下的七言絕句《烏衣巷》,其中后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A.事物是運動、變化、發(fā)展的B.發(fā)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C.事物間的聯(lián)系是有條件的D.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論知識。第二步,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萬事萬物都是運動著的,同時也是變化發(fā)展的?!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意思是,當年豪門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里,詩句感嘆王謝舊居早已蕩然無存,主要通過燕子的棲息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體現(xiàn)事物是運動、變化、發(fā)展的。因此,選擇A選項。B項:發(fā)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合乎發(fā)展規(guī)律的、具有遠大前途的事物。舊事物是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喪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趨滅亡的事物。B項表述正確,但是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聯(lián)系具有條件性,任何一個具體事物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產生、生存和發(fā)展,也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趨于滅亡。C項表述正確,但是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D項表述正確,但是不符合題意,排除。41.與“天空∶飛機∶經(jīng)濟艙”這組詞邏輯關系最為相近的一項是:A.陸地∶火車∶軟臥車廂B.機翼∶飛機∶乘客C.馬路∶車棚∶司機D.大?!梦U∶水手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帮w機”在“天空”中飛翔,二者屬于場所對應關系,“經(jīng)濟艙”是“飛機”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火車”在“陸地”上行駛,二者屬于場所對應關系,“軟臥車廂”是“火車”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機翼”是“飛機”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排除;C項:“馬路”與“車棚”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D項:“桅桿”掛在輪船上,輪船在“大?!敝行旭?,二者對應方式與題干不同,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42.以下論述與作者引用《湘行散記》用意不符的是:
A.對原汁原味鄉(xiāng)村文化的追懷
B.對鄉(xiāng)村生活程式化表演的反感
C.對泛濫的人造景觀的不滿
D.對鄉(xiāng)村開展商業(yè)活動的鄙夷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文章第⑤段引用沈從文的《湘行散記》,描述了“平靜的河面”“火光漸歇”“婦人唱曲”“燈光昏暗”“喝酒劃拳”等鄉(xiāng)村景色與生活場景,最后說明吸引人的是吊腳樓上人們安逸、悠閑的生活。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即對原汁原味鄉(xiāng)村文化的追懷。再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結合第④段、第⑥段的內容可知,引用的內容也表達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程式化表演的反感以及對泛濫的人造景觀的不滿。A、B、C三項均正確。D項,由第④段可知,作者反對的是“過度的商業(yè)開發(fā)”,而非“鄉(xiāng)村開展商業(yè)活動”,“鄙夷”不符合作者用意。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A項,依據(jù)⑦段“鄉(xiāng)村,并不純然是被改造的······首當其沖就是尊重鄉(xiāng)村的文化。那些來源于鄉(xiāng)村生活,即老百姓柴米油鹽、喜怒哀樂里的生活文化,尤其需要關注?!笨芍?,選項表述正確,排除。
B項,依據(jù)⑥段“作為商業(yè)項目之一的對歌,已經(jīng)完全進入程式化的模式······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個換了殼的農貿市場。遠不如沿著迂回的山路走進去,偶爾碰到一位背著背簍的老婆婆來得親切、自然”可知,選項表述正確,排除。
C項,依據(jù)④段“沉淀了多少代鄉(xiāng)村文化的地方就會變成一個人造的景區(qū),再難見到“鄉(xiāng)村”的影子了······而這與鄉(xiāng)村振興的初衷顯然是南轅北轍的”可知,選項表述正確,排除。
D項,依據(jù)⑥段“作為商業(yè)項目之一的對歌,已經(jīng)完全進入程式化的模式······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個換了殼的農貿市場。遠不如沿著迂回的山路走進去,偶爾碰到一位背著背簍的老婆婆來得親切、自然”可知作者僅想強調“商業(yè)活動”不如“偶爾碰到一位背著背簍的老婆婆來得親切、自然”,而選項“鄙夷”指輕視,鄙薄,文段并無此意,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再造鄉(xiāng)村——重在經(jīng)營,但前提是尊重》43.在統(tǒng)計某高校運動會參賽人數(shù)時,第一次匯總的結果是1742人,復核的結果是1796人,檢查發(fā)現(xiàn)是第一次計算有誤,將某學院參賽人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與十位數(shù)字顛倒了。已知該學院參賽人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與十位數(shù)字之和是10,則該學院的參賽人數(shù)可能是:A.64人B.73人C.82人D.91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根據(jù)題意,第一次匯總結果與復核結果的差值=該學院實際參賽人數(shù)與個、十位數(shù)字顛倒后人數(shù)的差值。等式的左邊根據(jù)已知條件可直接求得,等式的右邊可直接將選項代入,驗證等式成立即可。復核的結果比第一次匯總的結果多1796-1742=54人,即該學院實際參賽人數(shù)與參賽人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與十位數(shù)字顛倒之后的差值為54人。代入選項,64-46=18,不符合題意;73-37=36,不符合題意;82-28=54,符合題意;91-19=72,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次人數(shù)與第二次人數(shù)相差人,也就是;又已知,代入選項驗證:A選項:,排除;B選項:,排除;C選項:,,符合條件,當選;D選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44.克山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某省兩次克山病流行均發(fā)生在病區(qū)居民生活困難時期,此時居民飲食結構單一,營養(yǎng)缺乏。1978年以后,由于農村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病區(qū)居民生活逐漸好轉,營養(yǎng)結構趨向合理,克山病新發(fā)病人越來越少,達到基本控制標準。一些研究者據(jù)此推測,營養(yǎng)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如果以下各項為真,哪項不能質疑上述推論?A.1978年前農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但克山病僅在個別地方出現(xiàn)B.原來克山病病區(qū)的土壤、水質在幾十年中發(fā)生了較大變化C.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區(qū),也出現(xiàn)過克山病病例D.通過調整飲食結構,無法治愈克山病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分析題干論證,確定論據(jù)和論點,要求選擇不能質疑題干推論的一項,即排除能夠質疑的選項即為正確答案。題干論據(jù):某省兩次克山病流行均發(fā)生在病區(qū)居民生活困難時期,病區(qū)居民生活條件改善,克山病新發(fā)病人越來越少。結論:營養(yǎng)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A項,說明營養(yǎng)缺乏并不是克山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可以質疑題干推論。B項,說明可能是因為土壤、水質引起克山病,可以質疑題干推論。C項,生活水平高的地區(qū)也有克山病出現(xiàn),可見其與營養(yǎng)缺乏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質疑了題干推論。D項,調整飲食結構無法治愈克山病,不代表營養(yǎng)缺乏不是克山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不能質疑題干推論。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不能質疑”,確定為削弱論證選非題。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營養(yǎng)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論據(jù):山東省兩次克山病流行均發(fā)生在病區(qū)居民生活困難時期,營養(yǎng)缺乏。1978年以后,病區(qū)居民生活逐漸好轉,營養(yǎng)結構趨向合理,克山病新發(fā)病人越來越少。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增加反向論據(jù)。該項說明營養(yǎng)缺乏很普遍,但克山病不普遍,即使營養(yǎng)缺乏也不一定有克山病,具有削弱作用。B項:增加反向論據(jù)。該項說明是由于病區(qū)的土壤和水質變化導致了克山病,而不是營養(yǎng)缺乏,具有削弱作用。C項:增加反向論據(jù)。該項說明營養(yǎng)不缺乏的地區(qū),也會出現(xiàn)克山病,具有削弱作用。D項:無關選項。該項強調克山病能否治愈,題干強調克山病發(fā)病的原因,論題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論點:一些研究者據(jù)此推測,營養(yǎng)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論據(jù):山東省兩次克山病流行均發(fā)生在病區(qū)居民生活困難時期,此時居民飲食結構單一,營養(yǎng)缺乏;而農村經(jīng)濟體制改革后,病區(qū)居民生活逐漸好轉,營養(yǎng)結構趨向合理,克山病新發(fā)病人越來越少,達到基本控制標準。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A項,克山病病區(qū)的土壤、水質在幾十年中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說明導致克山病新發(fā)病人越來越少的原因不是營養(yǎng)結構趨向合理,而是土壤、水質,屬于他因削弱;B項,克山病僅在個別地方出現(xiàn),生活水平低、營養(yǎng)缺乏的地方并不都出現(xiàn)克山病,削弱了論證;C項,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區(qū)也出現(xiàn)過克山病病例,說明了營養(yǎng)不缺乏的地區(qū)也存在克山病,質疑了論點;D項,說明飲食結構調整與克山病能不能治好的邏輯關系,而題干強調的是克山病的發(fā)病原因,“發(fā)病原因”和“能不能治好”是兩個不同概念,因此D項和題干無關,不能質疑題干推論。故正確答案為D。45.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犯罪知識。第二步,根據(jù)《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本題錯誤。46.M=29×38×47×56×…×n(每兩個連續(xù)因數(shù)的差均相等),已知數(shù)M的末尾連續(xù)有12個“0”,則數(shù)n的最小值是:A.470B.515C.560D.1010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約數(shù)倍數(shù)問題,用枚舉法解題。第二步,10=5×2,故出現(xiàn)一對5和2,尾數(shù)就將出現(xiàn)一個0。每兩個數(shù)字就將出現(xiàn)1個2,因此5的數(shù)量決定尾數(shù)0的數(shù)量。65是第一個5的倍數(shù),接下來每過5×9=45個數(shù)將繼續(xù)出現(xiàn)5的倍數(shù)。枚舉可知:65=13×5,110=22×5,155=31×5,200=8×5×5,245=49×5,290=58×5,335=67×5,380=76×5,425=17×5×5,470=94×5,此時剛好有12個5,則n的最小值是470。因此,選擇A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多位數(shù)問題。第二題,由題意可得,每兩個連續(xù)因數(shù)的差均相等都為9,則前十位數(shù)字為29,38,47,56,65,74,83,92,101,110,可知尾數(shù)為5的數(shù)字與偶數(shù)相乘后的乘積的尾數(shù)為0,110的尾數(shù)也為0,則前十個數(shù)字相乘的末尾有2個“0”,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可知第11~20位數(shù)字為119~20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3個“0”,第21~30位數(shù)字為209~29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2個“0”,第31~40位數(shù)字為299~38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2個“0”,第41~50位數(shù)字為389~470,可得乘積的末尾有3個“0”(尾數(shù)為25的數(shù)字與兩個偶數(shù)相乘后可得的乘積的末尾有2個“0”),此時數(shù)M的末尾有2+3+2+2+3=12個“0”,則數(shù)n的最小值為470。因此,選擇A選項。47.頓悟:醍醐灌頂A.消費:坐吃山空B.孝順:彩衣娛親C.渴望:望梅止渴D.移交:完璧歸趙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只涉及兩個詞項間的關系,分析發(fā)現(xiàn)前一個詞項(頓悟)與后一個詞項(醍醐灌頂)是近義關系。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其與頓悟是近義關系。A項,坐吃山空指光是消費而不從事生產,即使有堆積如山的財物也會消耗完,其與消費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B項,彩衣娛親指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fā)笑,后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其與孝順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關系一致。C項,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其與渴望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完璧歸趙指原物完整無損地歸還本人,其與移交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B。48.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為他人保管的財物或者其他遺忘物、埋藏物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且拒不交還的行為。根據(jù)以上定義,下面哪種行為是典型的侵占罪?A.劉某的朋友張某到他家中做客,酒后張某將內有1.2萬元人民幣的手包忘在劉某的家中,返回尋找時劉某稱未曾看到此包B.某企業(yè)會計利用其經(jīng)手公司財務的便利,將公司的一筆2萬元的款項轉借給其好友,但是好友由于生意不好而未歸還C.一位中年男子由于手頭拮據(jù),在一天晚上到其鄰居家串門時,順手拿走一條價值5000元的項鏈D.王某幾年前向朋友劉某借用1萬元,多年來一直忘記歸還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以非法占有為目的;②將為他人保管的財物或者其他遺忘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③數(shù)額較大且拒不交還。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張某遺忘的手包,是“遺忘物”,手包內的1.2萬元體現(xiàn)出“數(shù)額較大”,手包忘在劉某的家中,但劉某稱未曾看到,體現(xiàn)了他“占為己有”且“拒不交還”,符合定義;B項:將公司款項轉借給好友,公司款項并非“為他人保管的財物或者其他遺忘物、埋藏物”,好友由于生意不好而未歸還,不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不符合定義;C項:順手拿走,涉嫌盜竊罪,且項鏈并不是“為他人保管的財物或者其他遺忘物、埋藏物”,不符合定義;D項:多年來一直忘記還錢,并非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也不屬于“拒不交還”,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A選項。49.下列說法不符合科學常識的是:A.過夜的白開水可以飲用B.可以用食用醋來去除水壺里的水垢C.衣服上的碘酒可以用水擦洗D.可通過蒸餾除去自來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雜質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碘酒,為紅棕色的液體,由碘、碘化鉀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是一種固體,碘化鉀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在碘化鉀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卻明顯增大。因此,衣服上的碘酒用水不易擦除,可以用碘化鉀溶液或酒精來去除。C項錯誤,當選。因此,選擇C選項。A項:過夜的白開水可以飲用。白開水放了一宿,也并沒有改變水本身的性質,細菌等微生物的含量可能有所增加,但并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威脅。A項正確,排除。B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氫氧化鎂,它們可以和酸起化學變化,食醋中含有醋酸,在水壺里倒些食醋,在火上溫熱一下,水垢便粉碎了。B項正確,排除。D項:蒸餾是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fā),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加熱自來水使自來水汽化,再使蒸氣液化,從而可以除去其中的可溶性雜質。D項正確,排除。50.下列關于藍牙技術的說法,錯誤的是(
)。A.能在包括移動電話、PDA、無線耳機、筆記本電腦等眾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信息交換B.是支持設備長距離通信的無線電技術C.能成功地簡化設備與因特網(wǎng)之間的通信D.藍牙采用的是分散式的網(wǎng)絡結構以及快跳頻和短包技術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A、C兩項正確,藍牙,是一種支持設備短距離通信的無線電技術,能在包括移動電話、PDA、無線耳機、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等眾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信息交換。利用“藍牙”技術,能夠有效地簡化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電話手機等移動通信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也能夠成功地簡化以上這些設備與因特網(wǎng)Internet之間的通信,從而使這些現(xiàn)代通信設備與因特網(wǎng)之間的數(shù)據(jù)傳輸變得更加迅速高效,為無線通信拓寬道路。藍牙技術的適用設備多,無需電纜,通過無線使電腦和電信連網(wǎng)進行通信。B項錯誤,藍牙技術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固定和移動設備建立通信環(huán)境的一種特殊的近距離無線技術連接??蓪崿F(xiàn)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和樓宇個人域網(wǎng)之間的短距離數(shù)據(jù)交換。D項正確,藍牙采用分散式網(wǎng)絡結構以及快跳頻和短包技術,支持點對點及點對多點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即工業(yè)、科學、醫(yī)學)頻段。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51.王某在全家外出度假前為防盜在家中安裝了多個老鼠夾,后梁某撬窗侵入王某家時被老鼠夾夾傷腳趾致紅腫數(shù)日,王某的行為屬于:A.民事侵權行為,應賠償梁某醫(yī)療費B.正當防衛(wèi)行為,無需擔負法律責任C.防衛(wèi)不適當,應承擔一定法律責任D.故意傷害罪,應承擔刑事責任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本題中,王某為了使自己的財產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在家中設了老鼠夾,其目的是為了防盜。雖然裝置是預先設定的,但防衛(wèi)效果是在不法侵害發(fā)生時產生的,所以符合防衛(wèi)適時性的要求,屬于正當防衛(wèi)。因此,選擇B選項。A項: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fā)生后,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王某在全家外出度假前為防盜在家中安裝老鼠夾,是為了防止被偷盜,不構成侵權。A項錯誤。C項:本題中,王某為了使自己的財產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在家中設了老鼠夾,其目的是為了防盜。雖然裝置是預先設定的,但防衛(wèi)效果是在不法侵害發(fā)生時產生的,所以符合防衛(wèi)適時性的要求,屬于正當防衛(wèi)。C項錯誤。D項: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王某在全家外出度假前為防盜在家中安裝老鼠夾,是為了防止被偷盜,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傷害罪。D項錯誤。52.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力能力一律平等。(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法律行為知識。第二步,根據(jù)《民法總則》第十四條,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根據(jù)《民法總則》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但民事行為能力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本題錯誤。民事權利能力的特點是主體的平等性、內容的統(tǒng)一性、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可能性。民事行為能力的特征:①由國家通過法律確認和賦予,不由民事主體的主觀意志決定。法律確認一個人有民事行為能力,就承認他有資格進行民事法律行為。②民事主體對其民事活動的法律后果負責的資格。只有具備這種資格的主體實施的民事行為才有效,才能對其不法行為承擔責任,否則,實施的民事行為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③民事主體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有民事行為能力就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并通過民事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權利和設定義務。民事行為能力依民事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鋁顏料行業(yè)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鋁冶煉市場競爭格局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鎢行業(yè)未來投資預測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四川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過氧化鋅市場運營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車蠟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盈利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調味香料市場發(fā)展前景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紙基覆銅板市場十三五規(guī)劃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高二數(shù)學(含創(chuàng)意快閃特效)-【開學第一課】2023年高中秋季開學指南之愛上數(shù)學課
-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概述-pp課件
- 全國醫(yī)學英語統(tǒng)考醫(yī)學英語詞匯表
- 【品牌建設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5000字】
- 國家電網(wǎng)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電力通信部分)(試行)
- 第八版-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中文)
- 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登記表
- 生態(tài)毒理學第三章毒物的分子效應與毒理學機制
- 智能財務共享在京東的應用研究
- 衛(wèi)生和微生物基礎知識培訓-
- 2023年鎮(zhèn)江市高等??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題庫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