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角度的魅力_第1頁
新聞角度的魅力_第2頁
新聞角度的魅力_第3頁
新聞角度的魅力_第4頁
新聞角度的魅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角度的魅力-新聞學新聞角度的魅力陶克強清人張潮說過: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這是因為,文章出于人工創(chuàng)作,山水則為天工造化。何處為山,何處為水,何處是高聳入云的山峰,何處是蜿蜒連綿的伏脈,何處為渭渭細流,何處為汪洋大海,布局巧妙,景色宜人,正似上天的神來之筆。而被喻為〃案頭之山水〃之〃文章”,也能安排有序、新巧、獨特、宜人,正最佳角度所釋放出的神奇魅力。角度選擇得好,就能獲得較好審美效果?!巧峡瓷剑穷^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何以會有如此絕妙效果?這是因為:樓上看山,看得高;城頭看雪,極目遠望,一片白茫茫;燈前看月,燈光與月光相映成趣;舟中看霞光,水天一色,水映霞光,更見迷離,平添幾分朦朧之美。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ㄐ蕾p自然景色,需要找準一個最佳角度。也就是說,你能找準一個最佳角度,就能看到絕美的風景:反之,則只看到人人眼里有的〃平常之景〃。這與新聞要找到最佳表現(xiàn)視角十分相似。最佳視角是出佳作精品之關鍵〃一樹梅花萬首詩”。新聞事實往往是多面體的,有多個側(cè)面、多個觀察點、集合點和切入點。只有真正找到最佳表現(xiàn)角度,才能夠把新聞事實的最大價值挖掘出來。之所以要選取角度,這是因為一篇報道,文字有限,不可能將大干世界全”裝〃進去,必須有所取舍,有所選擇,有所側(cè)重。而找準了最佳角度,就能夠把該〃裝〃的一切"裝”進去,把不該"裝〃的一切“篩"出去。這里以第21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作品《八卦話題〃打敗〃抗日老兵》為例,一個描寫中國遠征軍的電視劇發(fā)布會,竟然出現(xiàn)如此尷尬的場面:92歲的中國遠征軍老戰(zhàn)士被媒體晾在一邊,留下蹣跚步出會場的孤獨背影,甚至沒有人上去攙扶一把,扮演遠征軍的演員卻被娛記們簇擁著大談私生活。冷靜觀察現(xiàn)場發(fā)生這一切的另外兩位記者,以意味深長的細節(jié)和對比強烈的事實,反映了電視劇《滇西1944》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的這一真實情景。而此文最讓人警醒的一段話是:眼看著娛記們將探求明星私生活作為〃己任〃樂此不疲,而民族歷史中真正有價值的片段卻只能從背影里看到,這是何等悲哀。這篇最佳視角表達的通訊既有立場又有深度,有力地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經(jīng)刊登后便迅速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從而收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同樣一件新聞事實,由于選擇的角度不同,因而寫出來的作品〃高下立見〃。比如.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慶功會,慶祝袁隆平院士獲世界糧食獎。當?shù)厮募颐襟w報道了這一新聞。第一家媒體從《50萬元獎給〃雜交水稻之父”》視角切入;第二家媒體從《湖南50萬元獎勵袁隆平》視角著手;第三家媒體從《省長三祝袁隆平》視角聚焦;第四家媒體從《袁院士,請您坐中間》視角突破。誰抓取的角度最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曉。第一家與第二家強調(diào)的是“50萬元的獎勵〃。重獎科學家當然可以作為報道的價值依據(jù),但這樣的報道已經(jīng)很多,因而無新鮮感可言。第三家和第四家的報道并沒有在標題中將這一元素寫入,前者突出的是〃省長三?!?,仍無大的新意:后者突出的是〃省長讓座”,倒是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而在〃省長三祝〃和〃省長讓座〃之間比較,〃省長讓座〃更勝一籌,也就理所當然獲得了當年度的湖南新聞獎一等獎?!ㄊ¢L讓座〃一稿獲獎再一次證明:采寫新聞唯有巧取角度,才會文顯風韻事生輝。著名記者艾豐說過:〃新聞價值在事實內(nèi)的蘊藏是不均勻的,有各種不同的‘礦藏’,選擇好的角度,就是為了便于記者更迅速、更順利地開采這些價值。如果說美術、攝影的角度是為了美的價值,那么新聞角度的選擇則在于追求新聞價值?!ㄓ墒嵌裕x擇最佳角度表達乃是出佳作精品的關鍵所在?!ㄙp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角度,既是觀察、分析事物的著眼點,也是新聞構思、立意的出發(fā)點。無數(shù)獲獎的新聞作品表明:一篇新聞作品能否出新、出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角度的選擇,并制約著新聞的價值與成敗。這里且以筆者采寫的獲得湖北新聞獎一等獎通訊《一個災民的家園日記》為例:1998年夏天,長江沿線暴發(fā)特大洪水,位于長江江心洲的湖北團風縣團風鎮(zhèn)羅霍洲村遭受滅頂之災,全村253戶村民房屋全部被洪水沖倒。為了災民的長治久安,團風縣決定把這個〃十年九淹〃的〃江心村〃整體搬遷到縣城,這與黨中央、國務院一個月后作出的〃平垸行洪,移民建鎮(zhèn)〃的32字方針不謀而合。當年8月25日,該縣在湖北動工興建了第一個災民新村。9月30日,羅霍洲首批52戶災民搬進新居,永遠告別了遇汛即淹的日子。如何記錄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抗洪斗爭,怎樣再現(xiàn)〃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全國一盤棋〃的大團結、大協(xié)作精神?筆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首批搬進新居的災民陸軍,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家失去家園那段時間的憂與喜:失去家園時的悲傷,社會支援的欣慰,政府幫助的溫暖,省市領導關懷的溫情,搬進新居的喜悅,以及民政局長和災民共度中秋的激動。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記錄的都是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對災民的奉獻之情和關切之愛……陸軍,這位曾經(jīng)當過民辦教師、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農(nóng)民,他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記錄了一個普通災民眼中看到的變化.這不正是一曲謳歌中國共產(chǎn)黨偉大、社會主義大家庭溫暖的美好贊歌么!于是,我選擇日記中最感人、最精彩的幾個片斷,保持〃原湯原汁”,采寫了一篇題為《一個災民的家園日記》的新聞通訊。此稿在《黃岡日報》頭版頭條位置刊登后,迅速在廣大讀者中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新華社記者依此線索采寫的同題通訊《一位災民的〃家園日記”》,不僅向全國發(fā)了新聞通稿,還被《人民日報》次日采用刊登了。許多成功的新聞實踐告訴我們,新聞媒體之間展開的獨家新聞競爭,并不單純是對獨家信息的簡單化處理,更多情形下是以同源新聞信息本身為依托,發(fā)現(xiàn)別人還沒有發(fā)現(xiàn)的最佳角度。我和同事合作采寫的《〃無缺陷〃追求讓大橋通車〃遲到“11天》一稿,就是依靠最佳視角切人而榮獲中國晚報最高獎——趙超構新聞獎特等獎。2013年7月19日零時,全長69.5公里的嘉紹跨江大橋建成通車,但與其他大橋通車不同之處是,為確保不留下一個遺憾,大橋建設指揮部主動推遲11天通車。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首席咨詢設計師、全程參與嘉紹大橋設計的林道錦博士說,針對滅火器配置不齊的問題,大橋設計方及時與施工方溝通,在主橋、引橋分別每隔50米和100米各設置一個滅火器,將安全隱患降至最低。與此同時,他們每天還對大橋防護欄等進行全線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完善。得知這些其他記者沒有采訪到的獨家信息后,我們迅速采寫出《〃無缺陷〃追求讓大橋通車〃遲到“11天》并刊登在當天《南湖晚報》上,這一讓人稱奇的角度在同題競爭中勝過所有對手,受到了眾多讀者和相關部門的好評。在新聞媒體激烈競爭的今天,以〃第一落點〃為特征的獨家新聞越來越少,新聞信息的源頭在各類媒體中共享度越來越高,由于面臨共同的信息資源,導致新聞報道屢屢出現(xiàn)〃撞車現(xiàn)象〃。所以說,媒體競爭的焦點已不在于獨家發(fā)現(xiàn),也不再是對信息資源的收集,對獨家信息的占有,而在于對信息的獨到開發(fā)和配置,因而在報道視角選擇上必須找到最佳之處,這樣才能夠出新、出奇、出彩,真正讓人一見而喜、一見而驚、一見而思。尋找最佳視角的路徑選擇清人張潮說過:〃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畫上者,妙在筆墨淋漓;夢中者,妙在景象變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毙刂猩剿侨死硐刖辰绲谋磉_,可由自己組合、布置、調(diào)整、繪制,這與新聞的采寫豈不是異曲同工?在同源新聞信息的條件下,要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寫出的獨到見解、獨到思考,就必須通過最佳的視角發(fā)現(xiàn),對表象信息進行深度發(fā)掘和重新整合。用〃胸中山水〃這一標尺來衡量的話,那就是要對新聞事實、信息進行綜合、歸納、比較、提煉,并要對新聞事物或是信息進行視角挖掘,力求發(fā)現(xiàn)最佳表現(xiàn)視角,最終讓報道見人所未見、言人之未言,從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記者從什么立足點、什么視角、什么突破口去尋找、挖掘、認識和表現(xiàn)新聞事實,決定著我們體現(xiàn)新聞事實的新聞價值的鮮明程度。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去選取和捕捉到最佳角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劉海貴認為:一要比。即要求記者在明確報道思想和詳細占有材料的基礎上,先試選幾個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較,看哪個角度最能體現(xiàn)特色和主題:二要小。角度、角度,就是一個角,一個側(cè)面,不能貪大求全、面面俱到,只有這樣,新聞報道集中突出,深刻具體,并收取以小見大、一葉知秋之效。否則,就空泛、淺?。喝?。即避免雷同、仿效,要精于避熟,敢于獨創(chuàng),標新立異?!ń嵌纫路f,就能一反常態(tài),與眾不同。〃名記者詹國樞使出的高招是:〃逆向觀察〃,反其道而行:〃迂回觀察〃,繞著道兒走:〃追蹤觀察〃,深問一層,窮追到底。比如,一篇獲得全國好新聞獎的消息《誰是最緊張的觀眾?》寫天津體育器材廠的產(chǎn)品質(zhì)量過硬,不直寫工廠,而是從體操場上去寫:不去寫運動員,而是去寫那位〃最緊張的觀眾〃——工廠廠長.這一最佳視角的表達呈現(xiàn),確實讓廣大讀者擊掌叫絕。采寫新聞時,選材、立意、表達,以及取事著墨、敘事狀物,都需要選準角度。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教材提供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實例:一位記者追蹤采訪一場大火,他對可選擇的主題進行了分析:單純報道火災及其損害,不能完全反映他手中所掌握的材料特點:目前還沒完全調(diào)查清楚煤氣罐爆炸導致火災的原因,盲目批評不穩(wěn)妥:雖然醫(yī)院搶救傷員態(tài)度積極,但傷員入院不久,報道時機不成熟:群眾積極幫助受災家庭值得表揚,但記者的材料不夠充分。因此,最終他決定將解放軍救災作為此次報道的主題。因為根據(jù)這位記者了解的情況,某部警衛(wèi)連駐在爆炸現(xiàn)場附近,他們聽到爆炸聲就立即主動趕來救火。這樣的報道主題,既能夠適應當時的形勢,又能發(fā)揮記者手中所掌握材料的優(yōu)勢,而這就是新聞采寫的最佳切入角度。其實,在角度的選擇上也是有章可循:可從貼近讀者的需要選取角度,也可從事實本質(zhì)的最佳側(cè)面選取角度,還可從報道對象最新變動中選取角度……在多個角度的選擇中,一定要找準最佳視角,即是能夠反映新聞最大價值的角度。比如,招商引資,既可以從產(chǎn)業(yè)鏈完善這一視角切人,又可從新興產(chǎn)業(yè)引進這一視角聚焦,還可從業(yè)態(tài)培育這一視角突破……在這些視角選擇中,看哪個角度能讓人一見而喜,或一見而驚,或一見而思。顯然,讓人喜不如讓人驚,讓人驚不如讓人思,對比之中最佳視角不就脫穎而出了么?〃山高豈礙白云飛,竹密何妨流水過。”要找到最佳視角,必須進行全方位透視,不為物障,除了要看到新聞事物的正面之外,還要繞到新聞事物的側(cè)面、后面去看,真正地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將讀者沒有發(fā)現(xiàn)、沒有注意到的東西或是信息寫出來?!ㄐ刂猩剿钤凇拔恢米匀纭?,這里的”位置自如〃指的就是最佳角度。一個〃位置〃就是一個〃視窗”,從不同的〃視窗〃看去,就會看到不同的景色。而要找到這個妙在的〃自如位置〃,則需要記者用腦筋去尋找并選取新聞的最佳視角,從而能夠從容自信地寫出佳作甚至是精品來,否則采寫的稿件就可能與別人〃大同小異〃而似曾相識,新聞報道也會因為沒有自身特色而淹沒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而悄無聲息。這里提到的最佳視角,其實就是記者在寫作時從最能說明主題的那個側(cè)面去觀察事實、反映事實,并通過對材料的取舍和巧妙構思的運用,寫出別具一格而又能體現(xiàn)報道意圖的新聞作品來。簡言之,選擇最佳視角,新聞價值倍增;偏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