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1.gif)
![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2.gif)
![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3.gif)
![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4.gif)
![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35e5960a6f1fbee9ad4664fd241d73c1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1活動目標:1、對地震演習活動有愛好,初步了解地震中簡潔的自我愛護方法。2、在活動中感受老師和家長對自己的關懷,初步體驗愛護生命的情感。3、能在集風光前大膽發(fā)言,提高預防地震的力量。4、培育幼兒動腦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顒拥攸c:XXX幼兒園。參與人員:老師:小班老師、幼兒園安全員。幼兒:小班幼兒。家長:部分祖輩家長。其他:無?;顒訙蕚洌?、各班讓幼兒了解“地震”,觀看錄像,觀看地震前的物象改變的錄像、地震造成災害的錄像,對地震有一個清楚的了解。2、對幼兒進行一次針對地震逃命的安全教育?;顒舆^程:一、觀看逃命錄像商量:1、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發(fā)生了地震。(燈在搖晃、人站不穩(wěn)了,山搖地動等等)2、地震后,哥哥和弟弟是怎么樣逃命的(不能乘電梯、不能躲在建筑物的下面、要逃到空曠的地方)3、哪些是危險的事,我們不行以做正確的方法是什么二、地震演習1、假如發(fā)生地震了,你會用什么方法救自己2、“地震”演習“地震啦”,聽到地震的消息,幼兒趕緊查找又快又安全的方法逃命自救。(用枕頭、小被子等愛護好頭部,有序地逃到操場上)大家排好隊,有挨次的快步走入樓道,不要慌亂,在樓道中不要擁擠,走到離房子較遠的地方,我們的目的就到達了。三、小結(jié)老師:我們在汶川大地震中所看到的`,地震很殘酷,很無情,所以我們時辰要記住教訓,在幼兒身上開頭留意自然災害的躲避方法。地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麻煩,但是,地震并不行怕,只要我們做好預防逃命的工作,就可以防止許多的危險和麻煩。對我們幼兒社會教育是一個現(xiàn)實的'作用,只要有了這樣的應變力量,在任何自然災害面前都學會愛護自己。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2一、演習目的:為了切實做好幼兒安全工作,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培育師生在遇到地震等突發(fā)大事時的安全疏散與逃命技能,讓師生把握簡潔適用的.地震常識和逃命學問,中一班特舉辦一次教學樓防震逃命安全演習。二、演習前準備:老師通過上午的晨間談話活動及中午餐后觀看地震演練視頻讓幼兒講解地震逃命挨次、逃命技巧及要求。1、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行動:正在室外的人員:把幼兒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或集中在樹木四周;正在室內(nèi)的人員:依據(jù)情況選擇向室外疏散或室內(nèi)躲避(按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可以躲在桌與桌、區(qū)域玩具柜之間;可以躲避在房間內(nèi)側(cè)的墻角)2、地震發(fā)生時的愛護方法:雙手抱頭,蹲在戶外空曠安全地或室內(nèi)桌子下面,千萬不要在窗下或橫梁下躲避。不能驚慌、哭鬧或任意亂跑,不大聲叫喊,保持體力等候救援。三、演習方案:流程:第一次信號響起——躲避到桌子下——第二次信號響起——到大操場集中——老師安撫幼兒心情——匯報師幼人數(shù)1、發(fā)布“地震”信號:共兩次2、疏散組織:第一次信號代表就地躲避:師生聽到警報信號后,立刻停止上課。班級老師趕緊到達指定崗位,組織幼兒根據(jù)事先確定的躲避地點(桌子下面)快速進入。第二次信號代表撤離疏散:班級老師根據(jù)疏散挨次,班主任引路、配班主任斷后向外疏散,在樓梯上行走時仍應半蹲并手蒙嘴巴盡量用鼻子呼吸。集合地點:(大操場)本班幼兒到達指定地點后,要立刻原地蹲下,愛護頭部。集合時排二列縱隊,幼兒全體坐下,其中一老師快速清點人數(shù),并報告領導。四、災后工作布置1、操場維護幼兒秩序。2、總結(jié)經(jīng)驗,找到缺點,改進缺乏。小學學校地震演練方案3一、指導思想通過地震應急演練,旨在使全校師生把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識地震發(fā)生時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愛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削減不必要的非震損害。同時,通過本次演練活動培育同學遵守紀律、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提高突發(fā)公共大事下的應急反應力量和自救互救力量。二、演練時間、人員、內(nèi)容時間XXX年2月24日下午3:40~4:20人員:全體師生內(nèi)容:1、應急避震2、緊急疏散(反復兩次演練)當?shù)卣鸢l(fā)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jié)束后,再進行緊急疏散,以防余震發(fā)生。三、人員分工及職責1、總指揮:黎育新職責:負責指揮全校師生緊急安全疏散。通過播送發(fā)出地震警報,傳達緊急避震與疏散的指令,穩(wěn)定全校師生心情。2、現(xiàn)場總指揮:小學部:東面教室疏散負責人:趙仲壽西面教室疏散負責人:陳麗瑤中學部:疏散負責人:許天標職責:帶著轄區(qū)內(nèi)的全部班主任、任課老師,組織全體同學快速、有序、合理地避震、疏散,維持紀律、隨時提示同學有序撤離,同學顯現(xiàn)跌倒現(xiàn)象時應按時扶起防止踩踏現(xiàn)象發(fā)生,確保人人安全到達指定地點。3、各班級負責人:班主任及科任老師主要職責:組織本班人員疏散挨次,穩(wěn)定本班同學的'心情,同時向班內(nèi)人員傳授必要的自身防護學問。4、播送通訊:鄭桂華主要職責:播送調(diào)試,警報的播放,一旦發(fā)生地震,拉響警報,同時向110、119、120求助,并通過播送幫助現(xiàn)場指揮,負責與其他各組聯(lián)系。5、防衛(wèi)搶救:麻利民主要職責:準備醫(yī)療急救用品、位于操場待命,如有傷病員按時處理,重大傷情者按時送醫(yī)院。6、信息采集:陳泰峰、莊海珠主要職責:按時記錄演練實況,拍照、供事后回放分析備案。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車輛液壓制動管路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流體攝像三腳架云臺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山東省臨沂一中高三9月月考語文(文科)試題(含答案)
- 中藥炮制常用輔料貯存與保管中藥炮制技術講解
- 2025噴繪制作合同書(合同版本)
- 外貿(mào)合同模板中英文FOB
- 職業(yè)介紹居間合同
- 鞋子買賣合同
- 消防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廣告制作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樣本(2篇)
- (完整版)高考英語詞匯3500詞(精校版)
- 2024年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yī)院社會招聘筆試真題
- 網(wǎng)絡貨運行業(yè)研究報告
- 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單元重難點易錯題Unit 2 單元話題完形填空練習(含答案)
- 00015-英語二自學教程-unit1
- 新版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標準解讀
- 2024-2025年突發(fā)緊急事故(急救護理學)基礎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左心耳封堵術護理
- 2024年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電子課本(高清版)
- 合唱課程課件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