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組織切片技術(shù)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組織切片技術(shù)當前第2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大多數(shù)的生物材料,在自然狀態(tài)下是不適合顯微觀察的,也無法看到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因為材料較厚,光線不易透過,另外由于細胞內(nèi)各個結(jié)構(gòu)的折射率相差很小,即使光線可透過,也難以辯明。組織學技術(shù)是教學和科研中常用的方法。組織在經(jīng)過固定,脫水,透明,包埋等手續(xù)后,用切片機切成較薄的切片,再經(jīng)不同的染色就可以顯示不同細胞組織的形態(tài)及其中某些化學成份含量的變化,組織切片也便于保存。組織學標本的制作技術(shù)是組織學,胚胎學,生物學、病理學、腫瘤學、法醫(yī)學及臨床診斷學等學科研究觀察細胞、組織的生理、病理形態(tài)變化的一種主要手段。當前第3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組織學技術(shù)包括:
組織學制片技術(shù)組織化學技術(shù)熒光組化及免疫組化技術(shù)各種特殊顯微技術(shù)電鏡組織學技術(shù)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等
一、概述當前第4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二、組織學制片技術(shù)的分類組織學制片技術(shù)有很多不同的制片方法,一般可分為切片法與非切片法兩大類:切片法:石蠟切片、火棉膠切片、冰凍切片等。非切片法:鋪片、涂片、壓片、磨片、整裝片等。
當前第5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即不用切片機,不經(jīng)切片手續(xù)而制成切片的方法,根據(jù)材料性質(zhì)的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該類方法操作簡單快捷,其中鋪片法,封藏法可使原有組織結(jié)構(gòu)不被破壞,涂片法,壓片法彌補了用包埋,切片法所不可能觀察清楚的不足,因此是組織標本制備中常用的手段。1、非切片法當前第6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1.1涂片法主要用于血液、精液、尿液、痰液、微生物等不能切片的液態(tài)顆粒性材料,可在載玻片上涂成單層細胞,再經(jīng)固定,脫水,染色等手段制成永久標本。1.2鋪片法主要用于動、植物組織的表皮層觀察,可活體取待觀察組織,用尖鑷子迅速將組織平鋪在載玻片上。如:疏松結(jié)締組織鋪片標本的制備。當前第7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1.3壓片法
一些較幼嫩,柔軟的材料可將其置載玻片上,用小解剖刀將其分散,加染料一滴,再蓋上蓋玻片,用拇指垂直用力擠壓,使組織散成一薄片,再進行觀察,如骨骼肌運動終版的制備。1.4磨片(Groundsection)
用于很堅硬的組織,如骨和牙。當前第8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血涂片當前第9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骨磨片當前第10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疏松結(jié)締組織鋪片當前第11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鋪片上皮組織鋪片當前第12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切片法是必須依靠切片機將組織切成薄片來進行觀察的方法。為了能清晰地觀察到組織結(jié)構(gòu)及細胞形態(tài),必須先經(jīng)過一系列步驟將組織內(nèi)滲入某些支持物質(zhì),使組織變硬以利于切成薄片,根據(jù)所用支持劑的種類不同,主要分為石蠟切片法,火棉膠切法,冰凍切片法等類型,切成薄片后還需要脫蠟,染色,脫水,透明等步驟,將其制成永久標本。
2、切片法當前第13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石蠟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術(shù),冰凍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蠟切片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F(xiàn)以石蠟切片為例,介紹切片標本的制備方法。當前第14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組織學制片步驟:取材固定沖洗脫水透明
浸蠟包埋修塊切片貼片
烤片染色封片觀察結(jié)果當前第15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根據(jù)不同的實驗目的,選擇相應的材料,材料要求新鮮、準確、完整,材料要避免擠壓、挫傷、干枯。所采集材料應立即放入固定劑,并編號,注明采集時間、地點、名稱、組織部位,所取組織塊要大小適當,即要能說明問題,又要考慮固定劑的穿透能力。一般組織學取材稍大,細胞學取材稍小,動物組織取材要稍大,植物組織取材稍小。2.1取材當前第16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
手術(shù)切除標本,各種活檢穿刺標本和尸體解剖標本。手術(shù)切除標本的取材:
病灶在組織中的分布常存在不均一性,取材要有代表性,取材部位要兼顧:主要病灶,病灶與正常組織交界處,遠離病灶的正常組織。
組織大?。洪L1cm×寬1cm×厚0.2~0.3cm。各種組織的活檢取材:
活檢取材體積小,取材困難,不易取到主要病灶,因此對標本的處理應特別慎重,及時固定,包埋時要平整。2.1.1人體組織標本的取材當前第17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2.1.2動物組織標本的取材
動物的處死方式一般為活殺,組織標本來源較新鮮,10min內(nèi)即可完成固定和冷凍保存,腦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應采用灌注固定后,再進行后固定。制片所需的材料要求越新鮮越好,尤其是細胞學方面的研究對材料的新鮮程度要求更嚴。因此,要從活的動物體上采取材料,在一般情況下,要對動物施行麻醉,然后再割取材料加以固定。所用的麻醉藥品,必須以不影響細胞結(jié)構(gòu)為原則。當前第18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動物的選擇動物的選擇是組織切片取材的第一步,在組織學中以人的組織為理想,但人的組織不易得到,根據(jù)研究的需要,大都以動物的組織來代替。有些動物的組織器官比人的組織更為典型,如:豬的肝臟;豚鼠胰腺、內(nèi)耳;貓的肋間肌顯示運動終板;兔的皮下組織和腸系膜作活體染色較為理想等。當前第19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動物的處死(1)吸入麻醉法:將浸透乙醚的棉花放入玻璃缸內(nèi),將動物放入玻璃缸內(nèi),蓋上玻璃蓋,
觀察動物麻醉情況,放血處死,此法用于小動物。(2)注射麻醉法:用3%戊巴比妥鈉按每公斤體重1~2ml靜脈注射或腹腔注射,麻醉后立即放血處死,此法用于大動物。(3)直接處死法:用金屬器械猛擊動物的后腦部或直接斷頭放血處死,此法適合于小動物。當前第20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2.1.3組織取材注意事項1.組織要求離體后30min內(nèi)浸入固定液,尤其是開展分子生物學研究。動物放血處死后立即取材,最好在心臟還在跳動時立即取材,馬上投入固定液中;2.注意防止人為因素的影響
切取組織的刀剪必須鋒利,刀要足夠長。切分組織塊時,不可來回切割。夾取組織時,鑷子要輕,切勿擠壓。以免損傷組織;3.組織塊的大小
厚為0.2~0.5cm,大小可根據(jù)需要而定。柔軟組織不易切小,可先取稍大的組織塊固定2~3h,等組織稍硬后再切成薄的小塊繼續(xù)固定。當前第21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4.取材應注意清潔,組織塊上如有血液、污物和粘液沾著,應用生理鹽水洗滌后再入固定液。5.取材時間:原則上,應盡快取材,但比較大的手術(shù)標本如胃、肺、腸等器官,最好先固定后取材。6.注意確定取材部位和包埋切面的方向,切除不需要的部分。7.明確編號,登記當前第22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新鮮的組織被割取后,由于細胞內(nèi)酶的作用和細菌的繁殖,可引起組織的自溶和腐敗。因此,割取組織塊后,應立即采用一種方法,將組織盡可能保持原有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且有利于保存和適于制片的操作,這一步驟稱為固定?;瘜W固定法就是用化學試劑配制成固定液使組織固定。固定是制片極為關(guān)鍵的一個步驟,制片質(zhì)量的優(yōu)劣,除與材料的新鮮程度有關(guān)外,還取決于最初的固定是否適當和完全。2.2組織標本的固定當前第23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①防止組織自溶和腐??;②使細胞內(nèi)的蛋白質(zhì)、糖、脂肪等各種成分沉淀保存下來從而保存細胞的各種組成成分使其保持與生活時相近似的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③因沉淀及凝固的關(guān)系,使細胞內(nèi)不同的成分產(chǎn)生不同的折光率,造成光學上的差別使原來在生活情況下看不清楚的結(jié)構(gòu)變得清晰易見,且有的固定劑還有助染作用(如醋酸、苦味酸),從而使細胞各部易于染色;④固定劑還兼有硬化作用,使柔軟組織硬化而不易變形,有利于操作。
固定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當前第24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1)小塊組織固定:從人體或動物取出組織,切成小塊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2)局部注射固定:某些組織和器官其固定液不易滲透或滲透較慢,滲透不均勻,還有些器官為保持外型或卷縮,可采取局部注射固定方法,固定4~6小時后,再將組織切成小塊繼續(xù)投入固定液中固定。(3)整體注射固定:此法主要用于科研和大體解剖,亦可用于組織學教學制片。固定的方法當前第25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固定液的種類很多??煞譃閮纱箢悾簡渭児潭ㄒ汉突旌瞎潭ㄒ?。單純固定液:是用一種化學試劑作為固定液,如乙醇、甲醛溶液、冰醋酸等,它們只是對細胞的某種成分固定得較好;不能將細胞所有的成分都保存下來。如升汞固定蛋白質(zhì)、冰醋酸固定核蛋白、無水乙醇可固定糖原等,單純固定液有一定局限性。
混合固定液:是用幾種化學試劑,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由于各種試劑的優(yōu)缺點互相彌補,因此可產(chǎn)生較好的效果。固定液的選擇當前第26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1)甲醛固定液:
是一種還原劑,呈酸性,原液濃度為37%~40%,配成固定液的濃度為4%,習慣上稱為10%,配制時取甲醛原液10ml,加蒸餾水(D.W)或緩沖液至100ml,為甲醛固定液(10%福爾馬林)。甲醛滲透力強,固定均勻。但脫水后有較大收縮,在某些方法中要求中性甲醛,可在原裝瓶內(nèi)放入碳酸鎂,pH為7.6,能長期保持中性。甲醛固定后,通常需在流水中沖洗24-48小時,否則影響染色效果。
當前第27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2)4%多聚甲醛固定液
最好是動物經(jīng)灌注固定取材后,繼續(xù)固定2-24h。該固定劑較為溫和,適用于組織標本的長期保存。(3)Bouin’S液苦味酸飽和水溶液75ml
甲醛25ml
冰醋酸5ml是常用的良好固定液,滲透速度快,收縮小,組織固定均勻,不使組織變硬變脆,保持結(jié)構(gòu)完整,適合于各種胚胎連續(xù)切片,對于肝、皮、胰腺特殊染色效果好。固定為12~24小時,但固定過久,對堿性染料著色不利。當前第28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4)Carnoy氏液
純酒精60ml
氯仿30ml
冰醋酸10ml此固定液滲透速度快,2mm以下小塊組織固定時間2~4小時,它是細胞極好的固定液,適合于細胞分裂、RNA、DNA及糖元等固定。固定后直接入純酒精脫水。當前第29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5)PLP固定液:過碘酸-賴氨酸-多聚甲醛固定液。該固定劑較適合于富含糖類組織,對超微結(jié)構(gòu)及許多抗原的抗原性保存較好。(6)Methacarn固定液
甲醇60ml,氯仿30ml,醋酸10ml,混均后4℃保存?zhèn)溆?,對核?nèi)抗原的保存效果較好。(7)丙酮及醇類固定劑
丙酮、乙醇類固定劑其固定原理主要是對蛋白質(zhì)的沉淀而發(fā)生固定作用。酒精是一種還愿劑,用于組織固定以95%的濃度為宜,酒精固定后的組織細胞核著色不良,一般用于糖元的固定。甲醇、丙酮常用于細胞固定。當前第30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注意事項:1.根據(jù)材料的性質(zhì)和制片的目的選擇固定液。2.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為好,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份之間會發(fā)生氧化還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才混合。配好后應貯存在陰涼處,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學變化,失去固定作用。3.固定材料時,固定液必須充足,一般為材料塊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間應更換1-2次固定液。4.材料固定完畢后,保存于嚴密緊塞或加蓋的容器里,同時在容器外上標簽,以免相互混淆。5.標簽上注明固定液、材料來源、日期等。標簽上的文字,應用黑色鉛筆或繪圖黑墨水書寫。當前第31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2.3組織脫水、透明脫水(Dehydration):由于石蠟不溶于水,因而,組織經(jīng)固定和水洗后含大量水分,需先用乙醇類試劑進行脫水。脫水是用一種既能與水又能與透明液混合的液體來逐漸置換樣品中游離的水。如用濃度逐漸升高的酒精(70-100%)將組織中的水完全置換出來。當前第32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現(xiàn)最常采用的脫水劑是乙醇,進行梯度脫水,此外,丙酮、正丁醇、松脂醇等也可作為脫水劑。脫水的時間,可根據(jù)組織的類型,大小而定。脫水的過程:50%乙醇→70%乙醇→80%→90%→100%→100%乙醇脫水應逐步進行,否則將引起組織強烈的收縮或變形,在經(jīng)無水乙醇處理時,應保證試劑的純度。當前第33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注意事項:1.在低濃度或純酒精中,每級停留不宜太長,否則易使組織變軟,助長材料的解體。2.在高濃度或純酒精中,每級停留的時間也不宜太長,否則會使組織變脆,影響切片。3.如需過夜,應停留在70%酒精中。4.脫水必須徹底,否則不易透明,甚至使透明劑內(nèi)出現(xiàn)白色混濁現(xiàn)象當前第34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透明(Clearing):
脫水后,組織內(nèi)含有大量的乙醇。由于石蠟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醇類試劑。因此,必須用一種既能與乙醇又能與包埋介質(zhì)互溶的液體來置換樣品中的乙醇,從而為最終的包埋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的條件,該過程即透明?,F(xiàn)采用的透明劑一般是二甲苯,甲苯,氯仿等。二甲苯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透明劑,它具有滲透力強,溶解石蠟量大,又易揮發(fā)的優(yōu)點,其缺點是易使組織收縮,變硬,變脆,因此透明時間應根據(jù)組織塊大小及質(zhì)地酌情而定當前第35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注意事項:
1.使用透明劑時,要隨時蓋緊蓋子,以免空氣中的水分進入。2.更換每級透明劑,動作要迅速,一方面為了不使材料塊干涸,另一方面能避免吸收濕氣。3.在透明過程中,如果材料周圍出現(xiàn)白色霧狀,說明材料中的水未被脫凈,應退回純酒精中重新脫水,然后再透明。
當前第36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浸蠟(Infiltration):目的:除去組織中的透明劑(如二甲苯等),使石蠟滲透到組織內(nèi)部達到飽和程度以便包埋。方法:將完成透明步驟的組織塊浸入透明劑與石蠟混合液中,不斷提高石蠟的比例,直至用液態(tài)石蠟完全置換出組織塊中的透明劑,最后,組織細胞內(nèi)被大量石蠟支撐,室溫時石蠟凝固成固態(tài),使組織能用于石蠟切片。2.4浸蠟當前第37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注意事項:1.盡量保持在較低溫度中進行,以石蠟不凝固為度;透蠟溫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2.操作要迅速,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石蠟透入過程,以免引起組織變硬、變脆、收縮等。3.透蠟時間根據(jù)組織的薄厚、大小來進行。透蠟應在恒溫箱內(nèi)進行,并保持箱內(nèi)溫度在55~60℃左右,注意溫度不要過高,以免組織發(fā)脆。當前第38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①水和酒精可以相溶。②酒精和二甲苯相溶。③二甲苯和石蠟可以相溶。因為以上相鄰步驟所使用的液體均可以互溶,所以保證每一步驟液體能置換完全。水和二甲苯不能相溶,乙醇和石蠟不能相溶,所以如果有一個步驟的處理不徹底,殘留的液體帶到下一個步驟將不能互溶,最終帶到滲蠟步驟中,成為細小的空洞,以至不能成為質(zhì)地致密的石蠟塊,也就切不成良好的切片。我們可以看到:當前第39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2.5包埋
將透蠟的組織連同熔化的石蠟,一起倒入包埋盒內(nèi),然后包埋盒底部接觸冷水中,使其立刻降溫凝固成蠟塊。用于包埋的石蠟的熔點在50~60℃之間,包埋時應根據(jù)組織材料、切片厚度、氣候條件等因素,選擇不同熔點的石蠟。一般動物材料常用的石蠟熔點為52~56℃。
操作過程:
包埋時,將紙盒放在已經(jīng)加熱的溫臺上,從溫箱中取出盛放純石蠟的蠟杯,倒入包埋用的紙盒中,取出存放材料的蠟杯3,迅速輕輕地用鑷子夾取材料平放于紙盒底部(注意切面朝下放置),再用溫鑷子輕輕撥動材料,使之排列整齊。待石蠟完全凝固(約30min)后即可取出備用。
當前第40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1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常規(guī)石蠟包埋過程(1)固定:10%福爾馬林24h~48h,流水沖洗(2)脫水:75%、85%乙醇,95%乙醇Ⅰ、Ⅱ,無水乙醇Ⅰ、Ⅱ、Ⅲ。(3)透明:二甲苯Ⅰ、二甲苯Ⅱ、二甲苯Ⅲ(4)浸蠟:二甲苯/石蠟Ⅰ、石蠟Ⅱ、石蠟Ⅲ(5)石蠟包埋:修蠟塊,標號當前第42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修塊:切片前需修整蠟塊,即將包埋好的一大塊蠟塊切開,使每一小塊都含有一塊組織,從切面看組織周圍的石蠟相等。固著:將修好的蠟塊粘在大小適宜的樣品臺上,以便于固定在切片機上。切片:一手持毛筆,一手轉(zhuǎn)動切片機,切片的蠟片連成一長條蠟帶。切下的蠟帶放在一干凈黑紙上。貼片:用小刀根據(jù)需要切成數(shù)段,分別用粘片劑貼在干凈載玻片上。在恒溫展片臺上展平,烘干。
2.6切片當前第43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切片:用切片機將組織切成5~10μm厚的蠟片,然后將其放到溫水上,待其完全展開后,裱到有粘附劑的載玻片上。當前第44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切片前的準備工作(1)載玻片的清潔:市售載玻片需經(jīng)清潔液泡24h,流水沖洗,系列乙醇浸泡,涼干涂粘合劑。如需開展原位雜交,還需將玻片240℃烤2h。(2)切片粘合劑的種類
多聚賴氨酸(分子量300KD):0.5%濃度。
APES試劑(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干凈載玻片→丙酮5min→APES(1ml+50ml丙酮):用鑷子夾住浸入APES試劑1~3次→純丙酮洗二次→干燥玻片→用鋁箔包好,室溫或4℃保存?zhèn)溆谩?/p>
鉻礬明膠液:
鉻礬0.5g明膠5gH2O1000ml
蛋白甘油:當前第45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切片要求及注意事項:(1)切片刀要快,切片厚5~10μm。(2)切片按序貼在玻片的下1/3。(3)52-60℃烤片。(4)編號(5)切片可在4℃保存數(shù)年(石蠟切片)(6)冰凍切片后需涼干后立即固定(7)冰凍切片分固定和新鮮組織,固定組織需經(jīng)庶糖處理24h后冰凍切片。當前第46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組織學制片技術(shù)雖是生物學中很基本的操作技術(shù),但由于生物材料的個體差異,化學試劑的多樣性,因此操作技術(shù)相當細致而復雜,方法也很多,每一步驟的失誤都可導致整體的失敗,因此需要耐心細致,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才能得到較好的結(jié)果。當前第47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2.7染色根據(jù)來源分
(l)天然染色劑此類染色劑是從動、植物體中提取的,為天然產(chǎn)物,產(chǎn)量少。目前常用的有蘇木精、洋紅、地衣紅和靛藍等。其中最常用的為蘇木精和洋紅。(2)合成染色劑全是由芳香環(huán)或具有芳香性的雜環(huán)化合物所構(gòu)成。最早是由煤焦油蒸餾產(chǎn)物合成而得的,所以又稱為煤焦油染料。除上述兩類外,在生物染色中還使用一些無機化合物,如硝酸銀、氯化金、鋨酸等。2.7.1染色劑的分類
當前第48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根據(jù)用途分為:(l)細胞核染色劑用于細胞核的染色劑有天然染色劑的蘇木精、洋紅以及合成染色劑中的番紅、結(jié)品紫、硫堇、甲苯胺藍、甲基綠、美藍、孔雀綠和焦油紫等。(2)細胞質(zhì)染色劑用于細胞質(zhì)的染色劑有合成染色劑中的曙紅、亮綠、橘黃G、酸性品紅、苦味酸和水溶性苯胺藍等。(3)脂質(zhì)染色劑用于顯示脂質(zhì)的染色劑有合成染色劑中的蘇丹III、蘇丹Iv、硫酸尼羅藍及油紅等。當前第49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根據(jù)染色劑的化學性質(zhì)分為:
堿性染色劑、酸性染色劑和中性染色劑。堿性、酸性和中性染色劑都是由一種酸和一種堿所構(gòu)成的鹽類。堿性染色劑和酸性染色劑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染色劑的主要有色部分是陽離子還是陰離子。若染色劑電離后,其分子的主要部分成陽離子為堿性染色劑;若電離后,其分子的主要部分為陰離子即為酸性染色劑。當前第50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
染色的物理作用此理論認為組織細胞的染色主要是依靠下列三種物理作用的一種或全部,使染色劑進入組織或細胞內(nèi)。(1)毛細管作用及滲透作用但染色劑與組織細胞沒有牢固的結(jié)合(2)吸收作用又稱溶解學說。這種學說認為組織細胞所以能被染色,主要是吸收作用所致。組織吸收染色劑,牢固的結(jié)合。組織的著色與溶液的顏色相同。2.7.2染色原理
當前第51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3)吸附作用吸附作用是固體物質(zhì)的特性,即較大的物體能從周圍溶液(染液)中吸附一些小顆粒(化合物或離子)到自身的特性。細胞中各種蛋白質(zhì)或膠體有不同的吸附面,因此能選擇性地吸收不同的離子,即某種蛋白質(zhì)對某種染色劑有吸附作用,而對別種染色劑無吸附作用,這就可以解釋鑒別染色現(xiàn)象。當前第52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染色的化學作用
化學作用的主要理論根據(jù)是染色劑的性質(zhì)可分為酸性、堿性和中性染色劑,而動、植物的細胞內(nèi)—般也可區(qū)分為酸性(陰離子)和堿性(陽離子)部分。當堿性染色劑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為陽離子時,就能與細胞的陰離子(酸件部分)較牢固地結(jié)合,當酸性染色劑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為陰離子時,就能與細胞內(nèi)的陽離子(堿性部分)較牢固地結(jié)合。例如,細胞核,尤其是核內(nèi)的染色質(zhì),主要由核酸組成,是酸性的組成成分.故和堿性染色劑(蘇木精)的親和力很強,易于著色。細胞質(zhì)含堿性物質(zhì),故和酸性染色劑(伊紅)的親和力很大,易于著色。當前第53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HE染色基本技術(shù)當前第54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蘇木素與伊紅對比染色法(簡稱HE對染法)是組織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這種方法適用范圍廣泛,對組織細胞的各種成分都可著色,便于全面觀察組織構(gòu)造,而且適用于各種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長期保存。經(jīng)過HE染色,細胞核被蘇木素染成藍紫色,細胞質(zhì)被伊紅染色呈粉紅色。當前第55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一、石蠟切片脫蠟至水
在染色前,需要脫蠟入水,因為染料是水溶性的。冰凍切片從-80℃取出,涼干或電吹風吹干后可直接進行染色。石蠟切片需經(jīng)如下脫蠟:當前第56頁\共有71頁\編于星期四\10點脫蠟步驟:二甲苯Ⅰ10min,37℃
二甲苯Ⅱ10min,37℃無水乙醇2min,
無水乙醇2min,95%乙醇2min,
85%乙醇2min,
75%乙醇2min,流水沖洗。當前第57頁\共有71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出版物批發(fā)機器人行業(yè)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綠洲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監(jiān)測與評估
- 計件 用工合同范本
- 雪崩光電二極管快速自由運轉(zhuǎn)讀出電路研制
- 購農(nóng)村房合同范本
- 社交支持與職場心理調(diào)適的關(guān)系
- 購房簽訂訂金合同范本
- 科技公司如何通過技術(shù)創(chuàng)新維護自身權(quán)益
- 2025年電子裝聯(lián)專用設(shè)備合作協(xié)議書
- 項目引資合同范本
- 居民自建樁安裝告知書回執(zhí)
-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及個人所得稅計算培訓
- 名詞 名詞的定義分類(70張)
- 2023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 項目經(jīng)理個人先進事跡材料(4篇)
- 雪佛蘭邁銳寶保養(yǎng)手冊
- 墨點美術(shù):芥子園畫譜
- 停車場道路施工方案
- (21)-9.1《藝術(shù)學概論》第九章第一節(jié) 藝術(shù)批評的含義與性質(zhì)、原
-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數(shù)的再認識》評課稿
- 微生物檢驗-真菌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