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鏡和光的反射(難題)及平面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注意問題_第1頁
平面鏡和光的反射(難題)及平面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注意問題_第2頁
平面鏡和光的反射(難題)及平面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注意問題_第3頁
平面鏡和光的反射(難題)及平面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注意問題_第4頁
平面鏡和光的反射(難題)及平面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注意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平面鏡與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圖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鏡勻速滾去,則小球在平面鏡里的像A.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的運動B.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的運動C.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的運動D.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的運動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車的車頭燈是用平面鏡B.汽車的觀后鏡是用凸面鏡C.太陽灶用的是凸面鏡D.牙科醫(yī)生用來觀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鏡是用凹面鏡3.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比平面鏡大的物體,不能在鏡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鏡所成的像一定是虛像C.在平面鏡后面的物體,會遮擋平面鏡成像D.平面鏡成的像可能是虛像,也可能是實像4.太陽光與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陽光經平面鏡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傳播,則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銳角)是A.20°或40°B.40°或70°C.20°或70°D.只能20°5.一束光線垂直入射到平面鏡上,要想使反射光線從原來位置偏轉60°,可采用下列哪種方法A.將平面鏡順時針轉60°B.將平面鏡順時針轉30°C.將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偏轉30°D.將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偏轉60°6如圖1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鏡上,其中反射角是A.∠1B.∠2C.∠3D.∠47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所在小組用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實驗。1.實驗中的兩個蠟燭要求大?。ǎ?,這是為了探究像和物體的()關系

2.在桌面上豎直放置一塊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從玻璃板前觀察,可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蠟燭的()

3.實驗前,小明他們猜測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虛像,為了檢驗這個猜測是否正確,實驗中還需要的器材是()

4.實驗中,玻璃板后的蠟燭和玻璃板前的蠟燭產生的像()(能、不能)完全重合,原因是()

5.用刻度尺量出兩個蠟燭各自到玻璃板的距離,發(fā)現這兩個距離(),由此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6.實驗中,他們發(fā)現用跳棋子代替蠟燭做實驗雖然方便一些,但是跳棋在玻璃板中成像很不清楚,他們可以采?。ǎ┑确椒▉斫鉀Q這一問題8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圖2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A.2.1mB.2.5mC.4.6mD.5m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岸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電影幕布選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讓光發(fā)生漫反射D.電影幕布選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讓光發(fā)生鏡面反射10下列哪一種現象不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圖2A.影子B.公路上的海市蜃樓C.小孔成像D.圖211如圖2所示,關于國慶60周年大閱兵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迎風招展的紅旗呈現紅色,是因為紅旗折射紅色光B.整個隊列整齊劃一,觀眾是通過光沿直線傳播來判斷的C.士兵帽子上的軍徽熠熠發(fā)光,是因為軍徽是光源D.士兵響亮的口號,是通過電磁波傳入周圍觀眾耳內的12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水中塔B.水面“折”枝C.鏡中花D.手影13在風平浪靜、清澈見底的水里,很容易觀察到“水底的魚兒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風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會看到水面上到處是波光粼粼。對觀察到的“魚”、“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種現象的下面幾種解釋,正確的是A.魚和白云都是鏡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B.魚是鏡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C.魚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鏡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D.魚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14光的“三基色”是指紅光、光和藍光;顏料的“三原色”是指紅顏料、顏料和藍顏料。15在各種色光中,被成為三原色光的是()A、紅、綠、藍B、紅、黃、藍C、紅、黃、綠D、黃、綠、藍16如圖2所示,蠟燭在平面鏡M中所成像的位置應在圖中的()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17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11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圖10圖10圖11圖12電源SMNAB(1)請在圖5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12如圖所示為“小孔成像”的示意圖:①該現象可以用來解釋;②小孔位置固定,將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光屏上的像比原來(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3小軍同學身高1.6m,當他站在平面鏡前1m處時,鏡中所成的像與他相距m。若他以0.5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運動4s,他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m,像的大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4(1)為了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同學們進行如圖9所示的實驗。=1\*GB3①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2\*GB3②小紅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時,她將紙板B向后折,(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15如圖7,A、B是兩塊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鏡,有一條光線按圖中所示的方向射向A鏡,請在圖中完成光路圖。參考答案1.B2.B3.B4.C5.答案:BD解析:A選項將平面鏡順時針轉過50°,則反射光線轉過120°;B選項將平面鏡順時針轉30°,則反射光線轉過60°,C選項,將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偏轉30°,反射光線也偏轉30°;D選項,將入射光線遠離法線偏轉60°,反射光線也偏轉60°.正確答案為BD.6.A7.BC8.9.解析:如圖所示,A、C、B分別表示人的頭頂、眼睛和腳的位置.EF為平面鏡位置,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確定A′C′B′為ACB的像,因為OC=OC′,所以OC=CC′,EO=A′C′,EF=A′B′=AB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注意問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一是能反射成像,二是能看到玻璃板的后面,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有的情況下會看到兩個像,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比較厚,前后兩個表面分別反射成像。3.如果不管怎么移動,物像都不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4.怎樣來驗證物、像大小是否相同?答:拿兩支大小完全相同的蠟燭5.如果移去后面的蠟燭,在此位置放光屏,光屏上有像嗎?沒有6.如果將不透明的物體擋在玻璃板的后面,你還能看到像嗎?能7.如果用蠟燭來做實驗,玻璃板后面的蠟燭需要點燃嗎?不需要.8.用玻璃板后面的蠟燭代替前面蠟燭的像,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9.該實驗應該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要選擇比較薄的玻璃板。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注意問題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物距像的性質像距應用像與物位置關系像距與物距大小關系倒、正放大、縮小虛、實u>2f倒立縮小實像f<v<2f照相機、攝像機異側v<uU=2f倒立等大實像v=2f可測量焦距異側v=uf<u<2f倒立放大實像v>2f投影儀,幻燈機,電影機異側v>uU=f不成像探照燈u<f正立放大虛象v>u放大鏡同側v>u⑴凸透鏡成像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觀察。⑵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②燭焰在焦點上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⑤凸透鏡焦距太大⑶口訣記憶: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定大??;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兒跑;實像總是兩側倒,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虛像總是同側正,物近像近像變小。⑷成實像時,物上移,像下移;物左移,像右移。⑸用不透明的物體擋住透鏡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是完整的還是不完整的?像是完整的,但是亮度變暗⑹成實像時,透鏡不動,把蠟燭和光屏對調位置,光屏上有沒有像?不需調整,像的大小發(fā)生變化⑺當v>u時成放大的像(倒立放大實像或正立放大虛像),當v<u時成縮小的實像,當v=u時,成等大的實像。⑻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實像:是由實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