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課漢字與書法_第1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課漢字與書法_第2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課漢字與書法_第3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課漢字與書法_第4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課漢字與書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課漢字與書法第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文字發(fā)明的意義: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石破天驚的大事,它將人們的思維、語言、經(jīng)驗以及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記錄下來,使文化得以傳播、世代傳承。第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漢字的發(fā)展演變1、文字起源傳說——“倉頡造字”倉頡文字的發(fā)明使文化得以傳播交流、世代傳承。第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漢字的發(fā)展演變1、文字起源傳說:“倉頡造字”2、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半坡遺址陶器上的符號

第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里頭遺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劃符號山東大汶口遺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畫的符號第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漢字的發(fā)展演變1、文字起源傳說:“倉頡造字”2、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3、商周:甲骨文、金文(籀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地位: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漢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代開始的。第六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中藥里的驚世發(fā)現(xiàn)——甲骨文

相傳1899年,中國學者王懿榮在他吃的中藥“龍骨”里發(fā)現(xiàn)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漢字-甲骨文。圖為王懿榮。距今約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漢字。第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被王懿榮,劉鄂于1899年秋發(fā)現(xiàn)的殷墟甲骨文其總數(shù)已達十五萬之多,文字總量已超過百萬,可識讀一千多字。其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哲學、歷史、軍事、天文、歷法、地理氣候、禮儀民俗、醫(yī)學、文法等。甲骨文已超越原始圖畫文字階段,而能以極簡單的線條符號創(chuàng)作文字。甲骨文對書法及文字發(fā)生意義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性。第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甲骨文1.用鉆在甲骨上鉆出深而圓的孔。2.在鉆孔的一側(cè)鑿出棗核形的槽。3.用燃熾的木枝或金屬在鉆鑿處灼燒,甲骨就會爆裂,出現(xiàn)兆紋——各種形狀的裂紋。4.根據(jù)兆紋判斷吉兇,把卜辭刻在兆紋附近。鉆鑿卜骨的工具1234第九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鼠?;⑼玫谑摚簿攀?,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龍蛇馬羊第十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猴雞狗豬第十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牛骨刻辭為什么說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1、有了較系統(tǒng)的造字方法—六書(象形、會意、形聲、指事、假借、轉(zhuǎn)注);2、字形結(jié)構(gòu)基本固定。第十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鑄造出來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其形式要求莊嚴、穩(wěn)重、端肅、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禮于器”的禮儀文化的特點。和甲骨文相比,脫去板滯,變化多樣,更加豐富了。周宣王時鑄成的《毛公鼎》銘、《大盂鼎》銘、《散氏盤》銘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第十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大篆起于西周晚年,同周末銅器上的文字很接近,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通行于秦國的漢字形體。大篆也稱籀文,因見于《史籀篇》得名。大篆的主要特點是:象形符號進一步失去象形性;筆畫線條化,勻稱、柔婉;構(gòu)形較復雜,字形趨于方塊形,比金文工整。

金文的標準字體——籀文(大篆)第十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金文、銘文

鐘鼎文、籀文西周毛公鼎銘文

第十六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大盂鼎銘文大盂鼎大盂鼎,三足圓鼎,西周康王時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陜西。鼎腹內(nèi)壁有銘文19行291字,記載周康王冊命貴族盂的史實。金文第十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籀文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王國維認為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復,象形象事之意少,規(guī)旋矩折之意多”。

第十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漢字的統(tǒng)一——小篆戰(zhàn)國時期,中國被劃分為七個諸侯國。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碼,很難破譯。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發(fā)展和生產(chǎn)進步。統(tǒng)一的漢字,促進了中國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第十九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小篆是大篆的對稱,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礎(chǔ)上省改而成,是秦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書同文”政策,在全國推行的標準字體。小篆的主要特點是:筆畫比大篆簡化,以柔婉、圓轉(zhuǎn)的線條構(gòu)形;形體呈豎長方形,整齊、勻稱;偏旁寫法、部位安排有定;象形符號的相形性更差。鑄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第二十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監(jiān)獄里造出的漢字:隸書

隸書,是小篆簡便寫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層人物中間?!半`”本是隸人的意思,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初始,嚴法酷刑,犯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寫的報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件的官吏就用這種早已在民間流行的俗體來寫,人們說它是隸人們用的字體,所以把它叫作隸書。秦朝的書叫做秦隸或古隸,到漢代叫漢隸也叫今隸。第二十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漢字的發(fā)展演變1、文字起源傳說:“倉頡造字”2、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成熟的文字)、金文(籀文)4、春秋戰(zhàn)國:文字紊亂5、秦:“書同文字”小篆(官)、隸書第二十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秦朝統(tǒng)一文字(以“馬”、“安”兩字為例)第二十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小篆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筆畫粗細均等、講究均勻?qū)ΨQ、能給人以整齊美第二十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漢字的發(fā)展演變1、文字起源傳說:“倉頡造字”2、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金文(籀文)4、春秋戰(zhàn)國:文字紊亂5、秦:“書同文字”小篆(官)、隸書6、東漢:許慎總結(jié)“六書”造字規(guī)律結(jié)論:漢字的演變過程就是漢字字形逐步

、

的過程。規(guī)范化穩(wěn)定化第二十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漢字的發(fā)展歷程刻畫符號金文豐富發(fā)展小篆隸書商代商周春秋戰(zhàn)國秦朝秦朝甲骨文新石器時代第二十六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書藝歷程自發(fā)階段魏晉自覺階段實用性藝術(shù)性圓潤纖細布局均勻雄放灑脫渾厚深沉王羲之《蘭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jié)構(gòu)、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后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行書第一”

藝術(shù)性出現(xiàn)的原因:1.士人表達自我情意;2.文具的發(fā)展改進。3.漢字字形豐富、數(shù)量龐大,便于個性化的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第二十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一)條件:(二)特點:(三)發(fā)展歷程:1、秦漢:小篆、漢隸具美感、多為實用性文字秦小篆圓潤纖細,布局均勻;漢承秦隸,但漢隸雄放灑脫,渾厚深沉。由于秦時剛統(tǒng)一文字,所以當時文字比較重視實用性。以筆墨黑白空間和線條剛?cè)峥轁檨硎闱檫_意。第二十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秦繹山刻石(小篆)東漢《曹全碑》(隸書)結(jié)字講究、雄健、體勢挺秀給人以疏闊大度之感的獨特字體第二十九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一)條件:(二)特點:(三)發(fā)展歷程:1、秦漢:小篆、漢隸具美感、多為實用性文字2、魏晉南北朝:發(fā)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shù)

代表:東晉王羲之“書圣”

《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第三十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王羲之像王羲之故居——洗硯池王羲之故居位于山東省臨沂市,為古典園林式建筑。第三十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蘭亭序》蘭亭“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第三十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王羲之

《平安帖》

釋文:此粗平安修載來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歸復悉口口由同增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第三十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一)條件:(二)特點:(三)發(fā)展歷程:1、秦漢:小篆、漢隸具美感、多為實用性文字2、魏晉南北朝:發(fā)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shù)3、隋唐:達到新的高峰,書法理論日趨成熟代表:草書—張旭、懷素(“顛張狂素”)楷書—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

(“顏筋柳骨”)第三十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楷書:筆畫祥備、結(jié)構(gòu)嚴整、是規(guī)范化、標準化、楷?;淖煮w。草書:筆畫簡約、鉤連不斷、線條流暢、任情縱性。是諸書體中藝術(shù)性最強的一種行書:兼具楷書的規(guī)矩和草書的放縱,是一種最活躍的字體。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第三十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懷素《千金帖》

中國唐代書法家。俗姓錢,字藏真,零陵(今湖南長沙)人。自幼出家為僧,刻苦臨池,采蕉葉練字,禿筆成冢,經(jīng)禪之馀,從事藝文,喜好草書。好飲酒,酒酣與發(fā),於寺壁裹墻,衣裳器具,無不書之,與張旭合稱“顛張狂素”。史稱“草圣”。

第三十六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懷素食魚帖第三十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歐陽詢《化度寺碑》歐陽詢,唐初書法家。據(jù)史書載,歐陽詢“雖貌甚寢陋,而聰明絕倫,讀書即數(shù)行俱下,博覽經(jīng)史,尤精‘三史’”。早年他專學二王(羲之、獻之)書,并吸取六朝北派諸家的長處,勤學苦練,融會貫通,獨創(chuàng)一派書風,其書以“險勁瘦硬”著稱,史稱“歐體”。歐體開創(chuàng)了唐代楷書的先端,對后世影響大,他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家”。

第三十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九成宮醴泉銘》可謂歐體楷書的登峰造極之作,歐陽詢第三十九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唐.顏真卿《多寶塔碑》局部“顏體”肥碩豐潤、剛健雄強、顯出雍容大度的氣派第四十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顏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神采飛動,筆勢雄奇,姿態(tài)橫生,得自然之妙第四十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權(quán)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第四十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張旭的草書較為張揚個性、意緒狂放。懷素繼承了張旭的草法,把草書藝術(shù)推向了高峰。顏真卿的楷書端莊渾厚、雍容大度。柳公權(quán)的楷書則是遒勁森嚴、另創(chuàng)新意。較之顏體,柳體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第四十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為什么唐代會有這種不拘一格的書法風格?它與什么有密切關(guān)系?(時代風貌)當時的時代風貌:國家一統(tǒng),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思想開放,兼收并蓄,整個社會充滿活力,激蕩著一種進取精神,書法也體現(xiàn)出大國盛世氣象。第四十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宋代:追求個性,倡導有意無法代表:蘇、黃、米、蔡四大家、趙佶(瘦金體)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豐富多樣,崇文風氣濃厚,又因當時理學的發(fā)展,使人們在文藝審美上也出現(xiàn)了新的特點:強調(diào)表現(xiàn)心境和意趣。第四十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詩詞均感情豪邁奔放,流暢灑脫。擅長行書、楷書,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眉山市。第四十六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黃州寒食詩貼》蘇軾

“天下第三行書”第四十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蘇東坡僅存的一幅行草作品第四十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黃庭堅(1045--1105)“蘇門四學士”之一。以文學著稱,尤以書法為世所重。為宋四家之一。黃庭堅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重“韻”,持重風度,寫來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風,書韻自高。

第四十九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黃庭堅《黃州寒食詩卷跋》黃庭堅,為宋四家之一黃庭堅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重“韻”,持重風度,寫來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風,書韻自高。第五十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黃庭堅書法第五十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米芾用筆豐肥豪健,寬綽疏朗,字態(tài)奇逸超邁

宋米芾《珊瑚復官二帖》第五十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米芾精通前人的筆法,因此當時有人嘲笑他是「集古字」。他曾說:「既老而始成家,人見之,不知以何為祖也?!顾栽趯W古方面,米芾的功力無疑是最深厚的,形成他獨特的精彩生動,跳躍逸宕的筆法,將其為人的性情與寫字時的感受發(fā)揮無遺,而每一字的結(jié)體都是古人的,每一筆的筆法都是有來歷,這也是由復古而變古的一個例證。第五十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齡輩份,應(yīng)在蘇、黃、米之前。宋四家中,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蔡襄喜歡寫規(guī)規(guī)矩矩的楷書。他的書法渾厚端莊,雄偉遒麗。蔡襄為人忠厚正直,字識淵博,他的字“端勁高古,容德兼?zhèn)洹?。第五十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023年,星期二蘇軾——豪放逸麗,追求自然黃庭堅——入古出新,用筆鋒利,給人以強烈的節(jié)奏感米芾——善寫行書,筆力爽利而沉著蔡襄——落筆精麗,使人心醉宋四家中,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蔡襄喜歡寫規(guī)規(guī)矩矩的楷書。第五十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宋代:追求個性,倡導有意無法代表:蘇、黃、米、蔡四大家、趙佶(瘦金體)5、明代:強調(diào)個性化創(chuàng)造代表:祝枝山、文徵明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市民階層的壯大,書法呈現(xiàn)平民化、世俗化、個性化趨勢。祝枝山書法瀟灑風流,如斜雨疾風;文徵明書法溫柔婉約,如春日柳鶯。第五十六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祝枝山祝允明草書

瀟灑風流、如斜雨疾風第五十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祝允明

后赤壁賦《箜篌引》

第五十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文征明過庭復語十節(jié)卷法度有余、文雅嚴謹?shù)谖迨彭摚簿攀?,編輯?023年,星期二文征明

赤壁賦

第六十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宋代:追求個性,倡導有意無法代表:蘇、黃、米、蔡四大家、趙佶(瘦金體)5、明代:強調(diào)個性化創(chuàng)造代表:祝枝山、文徵明6、清代:“館閣體”抱殘守缺、了無生氣包世臣、康有為崇尚變革第六十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館閣體色澤烏黑、大小一律、形體方正、線條光潔的官場書體第六十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漢字字體的楷模:楷書東漢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出現(xiàn)了:

漢朝末年,文字形體又由隸書演變成了現(xiàn)在使用的“楷書”?!翱笔强5囊馑迹翱瑫本褪强梢宰鳛榭5淖煮w??瑫驯庑?、方形的隸書變成豎長方形,并且把波折的筆法變?yōu)槠街薄懣瑫鴷r得一筆一筆、整整齊齊地寫。圖為楷書的創(chuàng)始人鐘繇第六十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jié)字由初唐的瘦長變?yōu)榉叫危瑲鈩蓍_張,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氣象?,F(xiàn)存書法作品有《多寶塔碑》等。第六十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歐陽詢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jié)構(gòu)獨異,后人稱為“歐體”。骨氣勁峭,法度謹嚴,于平正中見險絕,于規(guī)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第六十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書法初學王羲之,后學顏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勁豐潤,自成一家。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視。文宗皇帝稱他的字是“鐘王復生,無以復加焉?!绷珯?quán)書法以楷書最著,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勁健的書體,可以與顏書的雄渾寬裕相媲美,后世有“顏筋柳骨”之美譽。

穆宗嘗問公權(quán)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钡诹?,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在楷書和草書產(chǎn)生之際,楷草之間還有一種字體也在流行,就是“行書”。行書的字體既不象楷書那樣一個一個的呆立著,又不象草書那樣一個一個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樣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動著,所以,叫“行書”。行書易寫、易認、易于流行,實用性很高。最擅長寫行書的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稱“書圣”。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喪亂帖》

快速書寫的字體(一):行書第六十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在隸書成為漢代通行的主要字體的同時,又出現(xiàn)了一種寫得簡便、潦草的字體,叫做“草書”。草書是隸書快寫而簡便的結(jié)果?!安荨笔橇什?、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來起草文稿和寫信。由于寫得比較快,所以在書寫過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筆畫連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則更是難以辨認?!翱瘛本褪锹o章法,隨心所欲。這種幾乎無法辨識的“狂草”實際上不再是一種實用的書寫字體了,而只是一種藝術(shù)觀賞形式罷了。

快速書寫的字體(二):草書第六十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懷素,僧人,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是繼張旭之后的又一大草書家,有“顛張醉素”之稱。評論說:“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p>

第六十九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張旭,“草圣”,唐代大書法家。以草書而聞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國發(fā)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斐旻的劍舞可成為天下的“三絕”。第七十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七十一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朝代時代風貌書法名家藝術(shù)特色魏晉南北朝漢字發(fā)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shù)隋唐盛事氣象張旭、懷素狂放不羈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宋市民階層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追求個性忽略法度有意無法明祝枝山、文征明個性化創(chuàng)造清世運轉(zhuǎn)衰

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歷程王羲之社會危機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規(guī)范法度第七十二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我們再來欣賞帝王及領(lǐng)導人的的書法作品:《溫泉銘》唐太宗此碑立于太宗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00年發(fā)現(xiàn)于敦煌石窟,現(xiàn)藏于法國巴黎圖書館?!稖厝憽窌L激躍跌宕,字勢多奇拗。俞復在貼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歐陽詢)、登善(褚遂良)諸人,各出其奇,各詣其極,但以視此本,則于書法上,固當北面稱臣耳?!睂ζ湓u價極高。第七十三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宋徽宗書法——瘦金體筆畫瘦細而有彈性、字形一般呈長形、張弛有度、有秀美雅致、舒暢灑脫的感覺,通篇法度嚴謹、一絲不茍。第七十四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皇帝趙佶雖說政治昏庸,惑于道術(shù),卻是藝事超群,書畫兼精。

他的書法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連筆字像游絲行空,已近行書。

宋徽宗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書畫家,其所創(chuàng)書體“瘦金書”,頓挫有致,挺秀清雅,別具一格,代表作有《瘦金千字文》、《草書千字文》、《草書團扇》等。

趙佶(1082-1135)

千字文第七十五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漢字的起源和發(fā)展演變:圖畫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2、漢字演變的基本規(guī)律:由繁到簡、字形字體逐步規(guī)范化、穩(wěn)定化3、中國書法的發(fā)展脈絡(luò):

A、秦篆漢隸屬于自發(fā)的書法藝術(shù);

B、魏晉南北朝時發(fā)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shù);

C、東晉的王羲之成為“書圣”,其行書“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行書楷書草書第七十六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中國書法的發(fā)展脈絡(luò):D、隋唐時期:張旭、懷素的草書狂放不羈;

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的楷書注重規(guī)范法度E、宋代:書法藝術(shù)追求個性而忽略法度,倡導有意無法。代表: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F、明代:書法藝術(shù)更強調(diào)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4、中國書法的基本特征:

書法以筆墨的黑白空間和線條的剛?cè)峥轁檨硎闱檫_意,通過自由變化的線條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時將繪畫藝術(shù)的情境美和書寫的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表現(xiàn)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個性的獨特的藝術(shù)。第七十七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探究:漢字發(fā)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shù)后,時代變遷對書法風格的影響?1、魏晉時期發(fā)展到自覺階段:對漢末社會動亂的深刻反思,書法成為士人表達自我對意境、神韻、風骨追求的理想形式。2、隋唐時期達到新高峰:一統(tǒng)盛世,書法既有狂放不羈的草書,也有注重規(guī)范法度的楷書。書法理論也日趨成熟.3、宋元時期書法的市民化趨勢:宋代重文,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豐富多樣,書法追求個性而忽略法度,倡導有意無法。4、明代書法的市民化趨勢加強:社會進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書法強調(diào)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書法作品與社會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一定時期的文化總是一定時期社會存在的反映。第七十八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傳統(tǒng)認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jié)合的藝術(shù)。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lǐng)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計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往往事倍功半。

篆刻

第七十九頁,共九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篆刻是一種特有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從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歷史。

篆刻,顧名思義,即是用篆書刻成的印章,是一種實用藝術(shù)品。它又稱為“璽印”、“印”或“印章”等,這些稱呼都因時而異。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即我們現(xiàn)在稱為甲骨文)。這些文字刀鋒挺銳,筆意勁秀,具有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戰(zhàn)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