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別舍弟宗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5篇】_第1頁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5篇】_第2頁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5篇】_第3頁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5篇】_第4頁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柳宗元《別舍弟宗一》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5篇】

柳宗元別舍弟宗鑒賞篇一

元和十一年(816)暮春,柳宗元的從弟柳宗一,自柳州赴江陵,柳宗元懷著沉厚的感情寫了這道詩。

頭二句寫送別時的情景。

暮春時節(jié),落花飄零,詩人送別從弟宗一來到柳江邊。兩情依依,相望垂淚不語。詩人凝望著一去不返的江水,不由悲從中來:長期的貶謫生活,心靈已千瘡百孔,患難弟兄好不容易相聚,現(xiàn)在又要遠別,使他更加黯然神傷。南朝江淹《別賦》中說的。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但此時的感傷實比江賦這二句還要更進一層。這兩句是總寫,倍黯然三字,既含萬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開啟下文。

三、四兩句緊接著傷嘆自己的貶謫身世: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自永貞革新失敗,不斷遭受打擊、迫害,先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又被貶為柳州刺史,柳州離京城長安約六千里,前后被貶僻荒正好十二個年頭。這兩句排比、鋪陳,對仗工整:一身,形象地說明身世的孤零,萬死,沉痛地訴說了遭遇的歷盡艱危。去國六千里,展示了離開京城的遙遠路程;

投荒十二年,表明了被貶僻荒的漫長歲月。每一個字都滲透著的悲憤不平之情。

五、六兩句分寫別后各自在柳州和途中將會見到的景色。

桂嶺瘴來云似墨,寫詩人所居留的柳州,遍地崇山峻嶺,林木濃密,氣候濕熱,經(jīng)常有瘴霧濃云迷漫,黑壓壓地如同潑墨,氣氛郁悶難愛。

洞庭春盡水如天,寫宗一此去江陵,路經(jīng)洞庭湖,在這暮春時節(jié),更是碧波萬頃,一望無際,水天相連一色,景象空闊迷茫。

這兩句對偶,一寫山,一寫水,詩中有畫,景中寓情,用濃墨重彩渲染出了在去留離別間黯然神傷的兩種不同境界,烘托出了無盡的離情別恨。

結尾兩句,寫今后的相思之情。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相思夢,彼此夢中思念。荊門郢樹,指柳宗一今后所居之地。這兩句是說,別后兩地相處,料想彼此相思成夢。我今后相念你,我的夢魂會經(jīng)常到江陵一帶與你相見,那荊門的山,郢都的樹,正是我的夢魂凝望處。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翻譯賞析篇二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翻譯賞析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解釋:

①韓醇《詁訓柳集》卷四十二:“‘萬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詩是年春作。”宗一:宗元從弟,事不詳。

②零落:本指花、葉凋零飄落,此處用以自比遭貶漂泊。

黯然:形容別時心緒暗淡傷感。

③雙:指宗元和宗一。

越江:唐汝詢《唐詩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詳所指,疑即柳州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奔椿浗@里指柳江。

④去國:離開國都長安。

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睒O言貶所離京城之遠。唐時從柳州到長安有4245里。

⑤萬死:指歷經(jīng)無數(shù)次艱難險阻。

投荒:貶逐到偏僻邊遠的地區(qū)。

⑥桂嶺:五嶺之一,山多桂樹,故名。柳州在桂嶺南?!对涂たh志》卷三十七《嶺南道賀州》載有桂嶺縣:“桂嶺在縣東十五里?!?/p>

⑦荊、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栋偌易⒘芬龑O汝聽曰:“荊、郢,宗一將游之處?!焙戊獭读x門讀書記》曰:“《韓非子》: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得相見,敏便于夢中往尋。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p>

翻譯:

生離死別人間事,殘魂孤影倍傷神;

柳江河畔雙垂淚,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檔弄權離京都,六千里外暫棲身;

投荒百越十二載,面容憔悴窮余生。

桂嶺瘴氣山林起,烏云低垂百疫行;

欣聞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會惟賴南柯夢,相思愿眠不醒枕;

神游依稀荊門現(xiàn),云煙繚繞恍若真。

鑒賞:

《別舍弟宗一》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春,柳宗元的堂弟柳宗一從柳州(今廣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去,柳宗元寫了這首詩送別。全篇詩情感人,對仗工整,寫景抒情融合無間。

元和十一年(816)暮春,柳宗元的從弟柳宗一,自柳州赴江陵,柳宗元懷著沉厚的感情寫了這道詩。

頭二句寫送別時的情景。

暮春時節(jié),落花飄零,詩人送別從弟宗一來到柳江邊。兩情依依,相望垂淚不語。詩人凝望著一去不返的江水,不由悲從中來:長期的貶謫生活,心靈已千瘡百孔,患難弟兄好不容易相聚,現(xiàn)在又要遠別,使他更加黯然神傷。南朝江淹《別賦》中說的“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钡藭r的感傷實比江賦這二句還要更進一層。這兩句是總寫,“倍黯然”三字,既含萬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開啟下文。

三、四兩句緊接著傷嘆自己的貶謫身世:“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p>

自永貞革新失敗,不斷遭受打擊、迫害,先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又被貶為柳州刺史,柳州離京城長安約六千里,前后被貶僻荒正好十二個年頭。這兩句排比、鋪陳,對仗工整:“一身”,形象地說明身世的孤零,“萬死”,沉痛地訴說了遭遇的歷盡艱危?!叭Ю铩?,展示了離開京城的遙遠路程;“投荒十二年”,表明了被貶僻荒的漫長歲月。每一個字都滲透著的悲憤不平之情。

五、六兩句分寫別后各自在柳州和途中將會見到的景色。

“桂嶺瘴來云似墨”,寫詩人所居留的'柳州,遍地崇山峻嶺,林木濃密,氣候濕熱,經(jīng)常有瘴霧濃云迷漫,黑壓壓地如同潑墨,氣氛郁悶難愛。

“洞庭春盡水如天”,寫宗一此去江陵,路經(jīng)洞庭湖,在這暮春時節(jié),更是碧波萬頃,一望無際,水天相連一色,景象空闊迷茫。

這兩句對偶,一寫山,一寫水,詩中有畫,景中寓情,用濃墨重彩渲染出了在去留離別間黯然神傷的兩種不同境界,烘托出了無盡的離情別恨。

結尾兩句,寫今后的相思之情。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相思夢”,彼此夢中思念?!扒G門郢樹”,指柳宗一今后所居之地。這兩句是說,別后兩地相處,料想彼此相思成夢。我今后相念你,我的夢魂會經(jīng)常到江陵一帶與你相見,那荊門的山,郢都的樹,正是我的夢魂凝望處。

這首詩和《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一樣,盡情地發(fā)揮了贈別題材的特點,把自己被逐后的生活感受,融合在對親人的惜別或摯友的懷念之情中,詩中滲透著對自己不幸遭遇的悲憤,全詩用語精切,富于感情色彩。三、四句寫得尤為沉痛。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篇三

:柳宗元朝代:唐體裁:七言律詩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解釋】

①韓醇《詁訓柳集》卷四十二:“‘萬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詩是年春作?!弊谝唬鹤谠獜牡埽虏辉敗?/p>

②零落句: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③越江:唐汝詢《唐詩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詳所指,疑即柳州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p>

④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

⑤投荒:拋棄于荒野。此喻被貶謫。

⑥桂嶺:五嶺之一,山多桂樹,故名。柳州在桂嶺南?!对涂たh志》卷三十七《嶺南道賀州》載有桂嶺縣:“桂嶺在縣東十五里?!?/p>

⑦荊、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栋偌易⒘芬龑O汝聽曰:“荊、郢,宗一將游之處?!焙戊獭读x門讀書記》曰:“《韓非子》: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得相見,敏便于夢中往尋。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p>

【賞析】

此傷別并自傷之作。唐汝詢《唐詩解》曰:“此亦在柳而送其弟入楚也。流放之余,驚魂未定,復此分別,倍加黯然,不覺淚之雙下也。我之被謫既遠且久,今又與弟分離,一留桂嶺,一趨洞庭,瘴疬**,爾我難堪矣。弟之此行當在荊郢之間,我之夢魂常不離夫斯土耳?!奔o昀《瀛奎律髓刊誤》卷四曰:“語意渾成而真切,至今傳誦口熟,仍不覺其爛。”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從柳州(今廣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去,柳宗元寫了這首詩送別。全詩蒼茫勁健,雄渾闊遠,感慨深沉,感情濃烈,抒發(fā)了詩人政治上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憤之情。

詩的一、三、四聯(lián)著重表現(xiàn)的是兄弟之間的骨肉情誼。一聯(lián)開篇點題,點明別離,描敘兄弟惜別之情。“越江”,即粵江,這里是指柳江。兩句意思是說:自己的心靈因長期貶謫生活的折磨,已經(jīng)成了“零落殘魂”;而這殘魂又遭逢離別,更是加倍黯然神傷。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舍。

第三聯(lián)是景語,也是情語,是用比興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肮饚X”,在今廣西賀縣東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肮饚X瘴來云似墨”,寫柳州地區(qū)山林瘴氣彌漫,天空烏云密布,象征自己處境險惡?!岸赐ゴ罕M水如天”,遙想行人所去之地,春盡洞庭,水闊天長,山川阻隔,相見很難了。

詩的最后一聯(lián),說自己處境不好,兄弟又遠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夢,在夢中經(jīng)常夢見“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帶的煙樹?!盁煛弊诸H能傳出夢境之神。詩人說此后的“相思夢”在“郢樹煙”,情誼深切,意境迷離,具有濃郁的詩味。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詩話》中提出非議說:“夢中安能見郢樹煙?‘煙’字只當用‘邊’字?!鼻宕R位則認為:“既云夢中,則夢境迷離,何所不可到?甚言相思之情耳。一改‘邊’字,膚淺無味?!?《秋窗隨筆》)近人高步瀛也說:“‘郢樹邊’太平凡,即不與上復,恐非子厚所用,轉不如‘煙’字神遠?!?《唐宋詩舉要》)后二說有理?!盁煛弊执_實狀出了夢境相思的迷離惝惚之態(tài),顯得情深意濃,十分真切感人。

這首詩所抒發(fā)的并不單純是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fā)了詩人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竄南荒的憤懣愁苦之情。詩的第二聯(lián),正是集中地表現(xiàn)他長期郁結于心的憤懣與愁苦。從字面上看,“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報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對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觀實寫,因為他被貶謫的地區(qū)離京城確有五、六千里,時間確有十二年之久。實際上,在“萬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這些詞語里,就已經(jīng)包藏著詩人的抑郁不平之氣,怨憤凄厲之情,只不過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跡,讓人“思而得之”罷了。我們知道,柳宗元被貶的十二年,死的機會確實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災,差一點被燒死。詩人用“萬死”這樣的夸張詞語,無非是要渲染自己的處境,表明他一心為國,卻被長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蠻荒”之地,這該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令人憤慨呵!

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绷谠倪@首詩既敘“別離”之意,又抒“遷謫”之情。兩種情意上下貫通,和諧自然地熔于一爐,確是一首難得的抒情佳作。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賞析篇四

詩的一、三、四聯(lián)著重表現(xiàn)的是兄弟之間的骨肉情誼。首聯(lián)寫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舍。起勢迅拔奇突,悲情無限,有極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適湘鄂之地安家,經(jīng)不起這樣大的打擊,故曰“殘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卻又加“倍”,其中自有貶謫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別,雙雙垂淚,雖為人之常情,卻另有深意:詩人在極度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活,需要親情友情支撐他那即將崩潰的。精神世界,然而貶謫以來,親人相繼棄世,此時宗一又要北去,詩人更覺形單影只,愁苦無依。這兩句詩既是鋪敘,又是情語,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苦澀的心境和兄弟之間的骨肉情誼。

第三聯(lián)是景語,也是情語,是用比興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肮饚X瘴來云似墨”,寫柳州地區(qū)山林瘴氣彌漫,天空烏云密布,象征自己處境險惡。“洞庭春盡水如天”,遙想行人所去之地,春盡洞庭,水闊天長,預示宗一有一個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揚,蘊愁其中:由于桂嶺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見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這稍見亮色的描述中先籠罩了一層哀愁,十分巧妙地為尾聯(lián)的表情達意伏下一筆。

詩的最后一聯(lián)說,自己處境不好,兄弟又遠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夢,在夢中經(jīng)常夢見“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帶的煙樹?!盁煛弊诸H能傳出夢境之神。詩人說此后的“相思夢”在“郢樹煙”,情誼深切,意境迷離,具有濃郁的詩味。古往今來,這“郢樹煙”似的幻象使失意的遷客騷人趨之若鶩,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讓所有的失意者無一例外地大失所望。這“煙”字確實狀出了夢境相思的迷離惝惚之態(tài),顯得情深意濃,十分真切感人。

這首詩所抒發(fā)的并不單純是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fā)了詩人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竄南荒的憤懣愁苦之情。詩的第二聯(lián),正是集中地表現(xiàn)他長期郁結于心的憤懣與愁苦。從字面上看,“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報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對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觀實寫,因為他被貶謫的地區(qū)離京城確有五、六千里,時間確有十二年之久。實際上,在“萬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這些詞語里,就已經(jīng)包藏著詩人的抑郁不平之氣,怨憤凄厲之情,只不過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跡,讓人“思而得之”罷了。柳宗元被貶的十二年,死的機會確實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災,差一點被燒死。詩人用“萬死”這樣的夸張詞語,無非是要渲染自己的處境,表明他一心為國,卻被長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蠻荒”之地,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憤慨的。這兩句,有對往事的回顧,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淚,句句蘊悲戚。

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绷谠倪@首詩既敘“別離”之意,又抒“遷謫”之情。兩種情意上下貫通,和諧自然地熔于一爐,確是一首難得的抒情佳作。

《別舍弟宗一》柳宗元篇五

柳宗元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柳宗元詩鑒賞:

元和十一年(816)暮春,柳宗元的從弟柳宗一,自柳州赴江陵,柳宗元懷著沉厚的感情寫了這道詩。

頭二句寫送別時的情景。

暮春時節(jié),落花飄零,詩人送別從弟宗一來到柳江邊。兩情依依,相望垂淚不語。詩人凝望著一去不返的江水,不由悲從中來:長期的貶謫生活,心靈已千瘡百孔,患難弟兄好不容易相聚,現(xiàn)在又要遠別,使他更加黯然神傷。南朝江淹《別賦》中說的?!镑鋈讳N魂者,惟別而已矣?!钡藭r的感傷實比江賦這二句還要更進一層。這兩句是總寫,“倍黯然”三字,既含萬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開啟下文。

三、四兩句緊接著傷嘆自己的貶謫身世:“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p>

自永貞革新失敗,不斷遭受打擊、迫害,先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又被貶為柳州刺史,柳州離京城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