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杭州市級機關單位面向基層遴選公務員83人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大綱歷年真題2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預??荚図樌∫?綜合題庫(共1000題)1.哲學基本問題的含義包括(
)。A.思維對存在的能動性問題B.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C.思維主體和思維客體的關系問題D.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參考答案:BD解題思路:恩格斯于1886年在《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他認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物質與意識(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二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故正確答案為BD。2.食品行業(yè)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需求與經濟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民生行業(yè)。但目前來看,我國食品供給體系總體呈現(xiàn)出中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和個性化產品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消費者對國外產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特別在當前速度換檔、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經濟新常態(tài)下,深入推進食品行業(yè)供給側改革,是實現(xiàn)食品行業(yè)健康、長遠發(fā)展的必然選擇。食品標準既是國家食品安全治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引導食品生產質量的主要風向標,因此,深化食品行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在于構建一套先進的食品行業(yè)標準。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講的是:A.目前國內食品行業(yè)存在的主要問題B.國外構建食品行業(yè)標準的經驗教訓C.構建食品行業(yè)標準要重點關注的問題D.深化食品行業(yè)供給側改革的具體措施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尋找話題落腳點。文段首句引出話題介紹食品行業(yè)的重要性,接著轉折詞“但是”指出目前我國食品供給端存在的問題,后文提出需要深入推進食品行業(yè)供給側改革。在食品供給側改革過程中構建先進的食品行業(yè)標準是關鍵。文段最終話題落在“食品行業(yè)標準”,后文應保持話題一致進行論述。第二步,對比選項。C選項符合文意。因此,選擇C選項。A選項上文已論述,排除;B選項文段主要強調我國,主體不一致,排除;D選項話題不一致,排除。3.經濟作物是海南種植業(yè)中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產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甘蔗、麻類、花生、芝麻、茶等。(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國情省情。糧食作物是海南種植業(yè)中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產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蘭坡稻,其次是番薯、木薯、芋頭、玉米、粟、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麻類、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種類繁多,主要有菠蘿、荔枝、龍眼、香蕉、柑桔、芒果、西瓜、楊桃、菠蘿蜜、紅毛丹、火龍果等。故表述錯誤。4.某企業(yè)原有職工110人,其中技術人員是非技術人員的10倍,今年招聘后,兩類人員的人數(shù)之比未變,且現(xiàn)在職工中技術人員比非技術人員多153人。問今年新招非技術人員(
)名。A.7B.8C.9D.10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招聘前非技術人員為x人,招聘后為y人。則x+10x=110;根據(jù)人數(shù)之比未變,得10y-y=153,解得x=10,y=17。所以新招非技術人員為17-10=7(人)。因此,選擇A選項。人數(shù)比是10∶1,則技術人員為10的倍數(shù),尾數(shù)為0,兩者相差153,則非技術人員尾數(shù)為7,由于原來是10人,現(xiàn)在則為17人,新招17-10=7(人)5.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A.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B.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C.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D.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參考答案:BC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勞動合同法》。第二步,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可見,B項對應(一),C項對應(四),D項對應(二),因此,B、C、D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BCD選項。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A項:“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沒有包括在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各項條款里,A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6.錯覺是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實的知覺經驗,生活中,憑知覺經驗所作的解釋顯然是失真的,甚至是錯誤的?;糜X是在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下發(fā)生的不真實感知?;糜X具有與真實知覺類似的特點,但它是虛幻的。正常人在某些特殊的狀態(tài)下,如強烈的情緒體驗并伴有生動的想象、回憶,或期待的心情、緊張的情緒,或處于催眠狀態(tài),都可能會出現(xiàn)幻覺。在入眠或醒覺狀態(tài)的過程中,也會發(fā)生幻覺。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幻覺的是:A.杯弓有蛇影,草木疑皆兵B.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C.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D.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錯覺:“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失真的或扭曲事實的”、“憑知覺經驗所作的解釋顯然是失真的,甚至是錯誤的”;幻覺:“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不真實感知”。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杯弓有蛇影,出自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怪神》,意思是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草木疑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符合“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失真的或扭曲事實的”,符合“錯覺”定義,不符合“幻覺”定義,排除;B項: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出自唐代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意思是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不符合“失真的或扭曲事實的”以及“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任何一個定義,排除;C項: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出自魏晉詩人潘安的《悼亡詩三首》,意思是睡下和起床的時候都還能看到你,你的聲音仿佛還在我的耳邊,表達了對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符合“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不真實感知”,也能對應題干“在入眠或醒覺狀態(tài)的過程中”,符合“幻覺”定義,當選;D項: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出自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意思是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不符合“失真的或扭曲事實的”以及“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任何一個定義,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jù)提問方式,確定為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幻覺”,其關鍵信息為:①在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下發(fā)生的不真實感知;②虛幻的;③正常人在某些特殊的狀態(tài)下,如強烈的情緒體驗并伴有生動的想象、回憶,或期待的心情、緊張的情緒,或處于催眠狀態(tài),都可能會出現(xiàn)幻覺。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意思是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周邊的草木也被認為是敵方的兵,極度恐慌疑神疑鬼。弓、草木是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定義。B項:意思是詩人與敬亭山相看而不厭,視敬亭山為人生知己,達到物我和諧、物我相忘的境界。敬亭山是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定義。C項:意思是在這種悲傷的追懷和祭奠中,亡妻那端莊的身影仿佛又浮現(xiàn)在詩人眼前,那溫柔的嗓音又回蕩在耳邊。亡妻的身影和聲音都是“虛幻的”,是詩人“在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下發(fā)生的不真實感知”,因極度難過、想念而產生的幻覺,符合定義。D項:意思是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蟬、樹林、鳥是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屬于幻覺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在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下發(fā)生的不真實感知”,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這些關鍵點分析選項?;糜X定義的關鍵信息:在沒有相應的外界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下發(fā)生的不真實感知。A項,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意思是在睡夢中和起床時,(亡妻)那端莊嫻靜的身影,仿佛又浮現(xiàn)在詩人眼前,那溫柔婉轉的嗓音,依稀又回蕩在詩人耳邊。詩人在沒有外界客觀事物的直接作用下,看到了亡妻的身影,聽到了亡妻的聲音,符合定義。B項,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意思是彼此之間兩不相厭的只有詩人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敬亭山是真實存在的客觀事物,不符合定義。C項,杯弓有蛇影,草木疑皆兵,意思是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將周邊的草木誤認為敵方的士兵。弓、草木都是真實存在的客觀事物,不符合定義。D項,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意思是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蟬、林、鳥、山都是真實存在的客觀事物,不符合定義。故本題選A。7.在三棱錐P-ABC中,棱PA、PB、PC兩兩垂直,且其長分別是3cm,4cm,5cm。若使此三棱錐以任一方位均能穿過一圓環(huán),則圓環(huán)半徑最小為:A.2cmB.cmC.3cmD.cm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幾何問題,屬于立體幾何類。第二步,根據(jù)“棱PA、PB、PC兩兩垂直”,可構造以P為一個頂點,PA、PB、PC為長寬高的長方體,如圖所示,棱PC、PA、PB分別對應長方體的長、寬、高。要使此三棱錐以任一方位均能穿過一圓環(huán)且圓環(huán)的半徑最小,可知應求解三棱錐的外接球半徑,即長方體的外接球半徑(圖示中的)。第三步,在直角三角形PAC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AC2=PC2+PA2=25+9=34;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CD2=AC2+AD2=34+16=50,則CD=5cm,即長方體外接球直徑為5cm,即圓環(huán)半徑最小為cm。因此,選擇B選項。8.下列公文中不屬于需要清退的是:A.經本人審閱的領導人的講話稿B.絕密文件C.有重大錯漏的公文D.被明令撤銷的公文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文處理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公文的清退是指經過清理將有關辦畢的收文按期退歸原發(fā)文機關或由其指定的有關單位。清退的意義在于維護公文的安全,防止錯誤擴散,避免出現(xiàn)工作中的被動局面和不良影響,維護公文的權威性與有效性。清退的程序一般是通知清退——清點核對——清退交接。清退的范圍如下:(1)涉密文件(B項正確,此題為選非題,因此不當選);(2)具有重大錯誤的文件(C項正確,此題為選非題,因此不當選);(3)僅供征求意見或傳閱、審閱的公文;(4)未經本人審閱的領導人的講話稿(A項符合題意,當選);(5)被明令撤銷的公文(D項正確,此題為選非題,因此不當選);(6)其他由發(fā)文機關指定清退的公文。A項錯誤,但此題為選非題,因此當選。因此,選擇A選項。9.定義:①知覺的選擇性:人們在知覺對象時,總是在許多對象中有選擇地突出反映某些對象,或者在一個對象的許多特性中突出地反映某些特性。②知覺的理解性:人們在知覺事物時,總是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和領會的。詞的指導作用、實踐活動的任務以及人們對知覺對象的態(tài)度等,對理解和領會知覺對象都有很大影響。③知覺的恒常性: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了的時候,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典型例證:(1)張老師在第一次上課時,就注意到靠近窗口的那個男孩。(2)王先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主任問好。(3)老孫家昨夜電視突然閃出火花,老孫迅速拔掉電源。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shù)目有:A.0個B.1個C.2個D.3個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1)知覺的選擇性:許多對象中有選擇地突出反映某些對象,或在一個對象的許多特性中突出地反映某些特性;(2)知覺的理解性:總是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理解和領會;(3)知覺的恒常性: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第三步,辨析典型例證。例證(1),張老師第一次上課就注意到靠近窗口的男孩,在眾多學生中注意到了一個人,體現(xiàn)了“在許多對象中有選擇地突出反映某些對象”,符合定義知覺的選擇性;例證(2),每天上班都向主任問好,是王先生的個人習慣,與“知覺”無關,不符合定義;例證(3),老孫迅速拔掉電源,說明其有處置突發(fā)狀況的知識和經驗,體現(xiàn)了“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理解和領會”,符合定義知覺的理解性。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知覺的選擇性:關鍵詞強調“有選擇地突出反映某些對象”。知覺的理解性:關鍵詞強調“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和領會”。知覺的恒常性:關鍵詞強調“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第二步:逐一分析例證與定義間的關系。例證(1)中張老師第一次上課就注意到靠近窗口的男孩,這是有選擇的對靠近窗口的男孩的注意,符合知覺的選擇性的定義,因此例證(1)對應定義①;例證(2)強調王老師每天上班干的第一件事,“每天”說明這是一種習慣,不與上面的定義相對應;例證(3)中老孫迅速拔掉電源,說明老孫有這樣的經驗或是相關方面的知識,所以他在面對電視突然閃出火花時會迅速采取應對措施,符合“用以往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和領會”,因此例證(3)對應定義②。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shù)目有2個。故正確答案為C。10.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由(
)擔任監(jiān)護人。A.姑姑B.舅舅C.繼母D.祖父母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典。根據(jù)《民法典》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jiān)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jiān)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故正確答案為D。11.“由于法律重在懲罰已經違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則重在教育那些尚未違法犯罪的人,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使他們不去犯罪。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刑罰是治標的,而道德建設才是治本的?!边@句話說明法律與道德是互相對立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審題干,判斷“法律與道德”是否互相對立。第二步,根據(jù)“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刑罰是治標的,而道德建設才是治本的”可知,法律和道德從標本兩方面打擊犯罪,兩者目標一致,并不是對立的。因此,“這句話說明法律與道德是互相對立的”表述錯誤。12.在這個關鍵時刻,首先值得我們做的也許是________改革共識,細細________注冊制對我國證券市場秩序的真實影響,探討如何使我國資本市場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吸引本地和國際企業(yè)家像消費者一樣樂于使用它,從而對整個社會是經濟的,最終有利于社會發(fā)展,而不是拘泥于所謂的前提條件,________注冊制改革的時機。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發(fā)展
估算
耽誤B.形成
琢磨
荒廢C.匯集
預計
散失D.凝聚
考量
延誤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搭配“改革共識”。A項“發(fā)展”指事物不斷前進的變化過程,與“共識”搭配不當,排除A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搭配“影響”。B項“琢磨”即思考、研究;D項“考量”即考慮衡量,兩個詞語均可搭配“影響”。C項“預計”意為事先進行估計或推測,根據(jù)文段內容,“注冊制”已經存在,影響已經產生,無需再進行“預計”,排除C項。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搭配“時機”。B項“荒廢”指荒蕪不用,或做事懈怠停頓,常搭配“學業(yè)、時光”等,與“時機”搭配不當,排除B項。D項“延誤時機”為常見搭配,符合語境。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與“共識”搭配,A項“發(fā)展”指事物的不斷更新、進化,與“共識”搭配不當,排除。B項“凝聚”、C項“匯集”、D項“形成”放在此處均可。第二空,與“影響”搭配,根據(jù)文意,“注冊制”已經存在,影響已經產生,故排除意為預先估計或計算的C項“預計”。第三空,搭配“時機”,“延誤時機”為常見搭配;“荒廢”指不利用、浪費,通常說“荒廢學業(yè)”,與“時機”搭配不當,排除D項。故正確答案為B?!疚亩纬鎏帯俊段覈灾聘母镏吩撛趺醋摺方忸}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根據(jù)前后文邏輯關系找到對確定答案有幫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選項,可先排除不能表達建立共識之義的A項。第三步,觀察第二空,排除與文意不符的C項。第四步,對比B、D兩項,選擇與“時機”搭配恰當?shù)囊豁棥5谝豢?,句子要表達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首先是要擱置爭議,建立共識?!鞍l(fā)展”填入不合語境,排除A。第二空,“預計”指事先估計或計算。由“注冊制對我國證券市場秩序的真實影響”可知,影響已經產生,“預計”與文段時態(tài)不符,且與“細細”搭配不當,排除C。第三空,“荒廢”指做事懈怠停頓;“延誤”指遲延耽誤?!把诱`時機”為習慣搭配,排除B。故本題選D。13.ξξ??ξ??ξA.??ξξ?pp?B.ppΘΘpappC.???ξ?ξ??D.ΘΘaξ?aξΘ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字符間的關系。從左往右,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點,其中1號、2號、5號和8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3號和4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6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1號、2號、5號和8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3號和4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6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相同,與題干字符的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6號和7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C項:1號和5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D項:3號和4號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14.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類或屬性類。每個圖形均有封閉區(qū)間,考慮數(shù)面。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guī)律,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第一段,從左到右觀察,圖形面的個數(shù)依次為2、4、2,圖1+圖3=圖2;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前兩圖面的個數(shù)依次為3、6,因圖1+圖3=圖2,故問號處圖形的面的個數(shù)應為3,只有C項符合。
因此,選擇C選項。15.(11,12),(14,13),(19,15),(26,18),(?,22),(46,27)A.33B.35C.37D.39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項數(shù)較多,考慮多重數(shù)列。第二步,優(yōu)先考慮括號內兩兩分組成規(guī)律。組內做和可得:23,27,34,44,(57),73,和數(shù)列做差如圖所示:猜測差數(shù)列是公差為3的等差數(shù)列,下兩項分別為10+3=13,13+3=16,和數(shù)列未知項為44+13=57,驗證57+16=73,滿足規(guī)律。因此,所求項=57-22=35。因此,選擇B選項。16.成熟的民族是理性的,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會同流合污,懂得“知己”才能更好地“知彼”“我好世界才能更好”的道理。句中“同流合污”一詞的用法是恰當?shù)摹.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審題干,判斷句中“同流合污”一詞的用法是否恰當?shù)?。第二步,“同流合污”指跟壞人一起干壞事,不符合語境,使用不恰當。因此,選擇B選項。17.完成某項工程,已知甲單獨完成需要45天,乙單獨完成需要30天,甲、丙合作完成需要15天,那么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需要(
)天。A.10B.9C.8D.7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時間類。第二步,賦值工作總量為90(45、30、15的最小公倍數(shù))。則甲的效率為90÷45=2,乙的效率為90÷30=3,甲丙的效率為90÷15=6,故甲乙丙合作的效率為3+6=9。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需要90÷9=10(天)。因此,選擇A選項。18.關于國民生產總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英語縮寫為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B.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C.是收入概念,所以也叫“國民總收入”D.從分配角度計算,等于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分配的原始收入之和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名詞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本國的生產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內外的凈要素收入。計算公式為: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也就是說,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增加的價值,即增加值,不是原始收入之和。原始收入是體現(xiàn)整個收入初次分配結果的綜合指標,表示各部門在初次分配過程中最終取得的生產性收入。D項說法錯誤,但與題意相符,當選。因此,選擇D選項。A項、B項: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英語縮寫為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A項、B項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不當選。C項:1993年,聯(lián)合國將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改稱為GNI(國民總收入),國民生產總值是收入概念,所以也叫“國民總收入”。即國民總收入,原稱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總額。C項說法正確,與題意不符,不當選。19.一個班有50名學生,他們的名字都是由2個或3個字組成的。將他們平均分為兩組之后,兩組的學生名字字數(shù)之差為10。此時兩組學生中名字字數(shù)為2的學生數(shù)量之差為:A.5B.8C.10D.12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兩個人名字字數(shù)最多相差1,涉及每組中名字是2個、3個字的人數(shù)共4個未知量,為避免計算繁瑣,可直接對各未知量賦值,滿足名字字數(shù)之差為10即可。假設第一組25個人名字全為3個字,則第二組應有15個人名字為3個字,10個人名字為2個字,此時滿足兩組名字字數(shù)之差為10,所求為10-0=10。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其他雜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根據(jù)50人平均分兩組可知每組25人,設兩組學生中名字字數(shù)為2的人數(shù)分別為x、y,則字數(shù)為3的人數(shù)分別為25-x、25-y。由字數(shù)之差為10可得,[2x+3(25-x)]-[2y+3(25-y)]=10,解得y-x=10。因此,選擇C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其他雜題。第二部,兩邊人數(shù)相同,相差字數(shù)是因為兩組中名字兩字的人數(shù)不同。某組多1個兩字的名則總字數(shù)少1,字數(shù)差10就相當于該組名字兩字的學生少10人。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由于每組具體2個字的名字人數(shù)和3個字的名字人數(shù)無法確定,但題目所求的是固定的數(shù)值,故可以采用特值法,第一組25人每個人的名字都是2個字,第二組25人有15個人名字是2個字,另外的10個人名字是3個字,則第二組名字數(shù)字數(shù)的總數(shù)比第一組多10個字,滿足題目要求,則此時兩組學生中名字字數(shù)為2的學生數(shù)量之差=人。故正確答案為C。20.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負有的義務就是對方享有的權利。(
)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勞動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yè)和選擇職業(yè)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yè)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yè)技能,執(zhí)行勞動安全衛(wèi)生規(guī)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yè)道德。由此可知,勞動關系中的雙方分別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互負義務,也享有相應的權利。如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相應地,用人單位就有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義務;勞動者有完成勞動任務的義務,相應地,用人單位享有安排勞動者勞動的權利。題干表述正確。因此,本題正確。21.戰(zhàn):斗:戰(zhàn)斗A.歡:迎:歡迎B.學:習:學習C.勤:勞:勤勞D.發(fā):行:發(fā)行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戰(zhàn)”有“戰(zhàn)爭、戰(zhàn)斗”之意,“斗”有“對打、爭勝”之意,二者構成近義關系,且可組成詞語“戰(zhàn)斗”。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歡”的意思是“快樂、高興”,“迎”的意思是“迎接”,二者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學”的意思是“學習、模仿”,“習”的意思是“學習、復習”,二者構成近義關系,且可組成詞語“學習”,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勤”的意思是“盡力多做或不斷地做”,“勞”的意思是“勞動、煩勞、疲勞“,二者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發(fā)”的意思是“送出、交付、產生”,“行”的意思是“走、路程、旅行、做”,二者不是近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22.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葉子會合攏起來,又垂下去,像害羞似的。這其中,因為“害羞”的程度不一樣,預示的天氣也不一樣:如果被觸動的含羞草,葉子很快合攏、下垂,之后需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原態(tài),則說明天氣將艷陽高照,晴空萬里;反之,葉子受觸后收縮緩慢、下垂遲緩,或葉子稍一閉后即張開,則預示著風雨即將來臨。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含羞草的生長習性B.含羞草能預測天氣C.含羞草的奇妙之處D.天氣會影響含羞草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含羞草是很奇妙的,然后通過“這其中”引出文段重點,即因為“害羞”的程度不一樣,預示的天氣也不一樣,最后具體論述含羞草不同的狀態(tài)預示著不同的天氣。主旨句為“因為‘害羞’的程度不一樣,預示的天氣也不一樣”。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文段為總分結構,引出話題—提出觀點—具體論證,選擇與觀點句表意一致的一項。文段首先描述了含羞草被觸碰合攏的奇妙景象,引出含羞草含羞程度預示著天氣的差別,然后具體介紹了不同天氣與含羞草害羞的關系。A、C兩項明顯不是文段論述的重點,排除。文段著重說明了含羞草葉子合攏、下垂的變化與天氣的關系,含羞草的變化是先于天氣變化的,故“含羞草能預測天氣”比“天氣會影響含羞草”更加符合文意。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文段首句以介紹含羞草的奇妙機理作為鋪墊,隨后引出重點“因為‘含羞’的程度不一樣,預示的天氣也不一樣”。冒號后面通過兩種形態(tài)對這一中心句進行具體的解釋說明??梢娢亩我庠谡f明的是含羞草預示天氣的能力,B項當選。A項:“生長習性”是指生物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適宜的溫度、濕度、水分、土壤等因素,反推文段中并未提及,排除。C項:“奇妙之處”為文段第一句話意思的表述,非重點,且表述不明確,排除。D項:表述錯誤,文段強調的重點為“含羞草能夠預示天氣”,并非“天氣會影響含羞草”,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境鎏帯俊吨参镱A測天氣拾趣》23.隨著有機廢棄物處理的迫切需求與人類尋求的解決辦法滯后矛盾的日益突出,蚯蚓養(yǎng)殖業(yè)正在逐漸發(fā)展并壯大,蚯蚓及蚯蚓糞在各方面的綜合利用研究也越來越多。蚯蚓本身作為動物性蛋白飼料,被廣泛應用于養(yǎng)殖業(yè),醫(yī)藥上也可提取蚓激酶,治療心腦血管疾?。欢球井a生的蚯蚓糞可直接作為優(yōu)質的有機肥,用于蔬菜生產。蚯蚓糞經過物理活化處理后,可提取黃腐酸水溶液作為植物葉面肥使用,該產品對蔬菜抗病毒、抗極端天氣及對蔬菜植株修復功能有特效。下列與原文意思相符的有:A.從蚯蚓身上提取的蚓激酶,可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B.蚯蚓可以作為飼料,而蚯蚓產生的蚯蚓糞可以用作有機肥料C.蚯蚓及蚯蚓糞很早就被廣泛應用于養(yǎng)殖、醫(yī)藥和環(huán)保產業(yè)D.蚯蚓糞可作植物葉面肥使用,有利于蔬菜抗病毒、抗極端天氣參考答案:A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醫(yī)藥上也可提取蚓激酶,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可知A項符合文意;B項對應“蚯蚓本身作為動物性蛋白飼料”以及“蚯蚓產生的蚯蚓糞可直接作為優(yōu)質的有機肥”,可知B項符合文意;C項“很早就被廣泛應用于養(yǎng)殖、醫(yī)藥和環(huán)保產業(yè)”屬于偷換時間,文段并沒有論述“很早”,排除C項;D項“蚯蚓糞可作植物葉面肥使用”屬于偷換概念,文段論述的是“蚯蚓糞經過物理活化處理后,可提取黃腐酸水溶液作為植物葉面肥使用”,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和B選項。24.溫度計:水銀A.發(fā)動機:汽油B.熱水器:水C.衣服:扣子D.蓄電池:硫酸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水銀是溫度計的組成部分,二者為組成關系,且是溫度計的或然組成部分,同時溫度計是根據(jù)水銀的熱脹冷縮的特性來發(fā)揮它的功能。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汽油不是發(fā)動機的組成部分,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水不是熱水器的組成部分,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扣子是衣服的組成部分,且是衣服的或然組成部分,但衣服發(fā)揮功能并不是根據(jù)扣子的特性實現(xiàn)的,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硫酸是蓄電池的組成部分且是蓄電池的或然組成部分,且蓄電池是利用硫酸的特性來實現(xiàn)充電和放電的功能的,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25.下列選項中,符合所給圖形的變化規(guī)律的是(
)。A.AB.BC.CD.D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圖形元素組成相似,且相同線條重復出現(xiàn),優(yōu)先考慮樣式規(guī)律中的加減同異。觀察發(fā)現(xiàn),在第一組圖形中,第一個圖形與第二個圖形的右上部分去同存異得到第三個圖形的右上部分,第一個圖形與第二個圖形的左下部分求同得到第三個圖形的左下部分,故第二組圖形應遵循同樣的規(guī)律,只有D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D。26.2018年1月3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4909元,而2017年12月25日1美元兌人民幣6.5683元。這表明()。A.外匯匯率在升高,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B.外匯匯率在跌落,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C.外匯匯率在升高,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D.外匯匯率在跌落,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B項正確,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如果用相同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貶值;如果用相同單位外幣可以兌換的人民幣比原來的少了,說明外幣匯率降低,外幣貶值,人民幣升值。題干中從2017年12月到2018年1月,用同樣的1美元可以兌換的人民幣比原來的變少了,則說明外幣匯率在跌落,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注:外匯匯率更準確的說法應為外幣匯率)故正確答案為B。27.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
),最直接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
)。A.賠償,罰款B.補償,行政處罰C.賠償,行政處分D.補償,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處罰知識。第二步,根據(jù)2021版《行政處罰法》第八十條,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查封、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因此,選擇C選項。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對所屬的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權限而給予的一種懲戒。行政處分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guī)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jù)2021版《行政處罰法》第九條,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yè)、責令關閉、限制從業(yè);(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處罰。28.行為人緊急避險時對第三人造成的損害(
)。A.只能小于危險造成的危害B.可以大于危險造成的危害C.可以等于危險造成的危害D.沒有特別的限制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刑法。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小利益、保護大利益的行為。因此對第三人造成的損害只能小于危險造成的危害。故正確答案為A。29.左邊的紙板可以折疊成(
)。A.AB.BC.CD.D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空間重構。題干左邊圖形,明顯是一個六面體,且每個面上都是空白,排除A項;再根據(jù)展開圖中間部分的形狀,符合答案的只有C項。故正確答案為C。30.新冠疫情的出現(xiàn)導致不少失業(yè)人員的消費水平有所降低,導致他們消費水平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是:A.國家政策B.物價C.居民收入D.消費心理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學原理知識。第二步,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其他條件不變,則人們當前可支配收入(當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一般地,未來預期收入(未來收入)越高,預期支出的可能性就會越大。題中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現(xiàn),居民收入降低,從而導致他們的消費水平降低。因此,選擇C選項。A項:國家政策為干擾選項。A項排除。B項:物價上漲人們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量;物價下跌,則購買力普遍提高,會增加對商品的消費量。B項排除。D項:消費心理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及個性心理特征。研究消費心理,對于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于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D項排除。31.行為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行政相對方所采取的限制或剝奪特定行為能力或資格的一種處罰措施。下列情形中,屬于行為罰的有(
)。A.警告或通報批評B.責令停產C.吊銷許可證D.暫扣許可證件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法。根據(jù)《行政處罰法》第九條規(guī)定: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yè)、責令關閉、限制從業(yè);(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處罰。A項錯誤,聲譽罰是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者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以示警戒的行政處罰,故又稱申誡罰,其主要形式是警告,通報批評不屬于行為罰。B項正確,行為罰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有:限制開展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yè),責令關閉,限制從業(yè)。C、D項錯誤,資格罰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因此CD兩項屬于資格罰。故正確答案為B。32.(
)職能是指組織領導者從實現(xiàn)組織的整體目標出發(fā),依據(jù)正確的政策、原則和工作計劃,運用恰當?shù)姆绞椒椒?。及時排除各種障礙,理順各方面關系,促進組織機構正常運轉和工作平衡發(fā)展的一種管理職能。A.計劃B.組織C.指揮D.協(xié)調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第二步,管理學家法約爾將管理活動分為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預測等五大管理職能。其中,協(xié)調職能指組織領導者從實現(xiàn)組織的整體目標出發(fā),依據(jù)正確的政策、原則和工作計劃,運用恰當?shù)姆绞椒椒?,及時排除各種障礙,理順各方面關系,統(tǒng)一和調和企業(yè)各部門以及各個職工的活動,促進組織機構正常運轉和工作平衡發(fā)展的一種管理職能。因此,選擇D選項。A項:計劃職能就是探索未來,制定行動計劃,必須具有統(tǒng)一性、持續(xù)性、靈活性、精確性的特征。A項錯誤。B項:組織職能就是建立企業(yè)的物質組織和社會組織,使其同企業(yè)的目標、資源和需要相適合。B項錯誤。C項:指揮職能就是使每個人都履行其所負的職責,做出最好的貢獻,從而使整個社會組織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C項錯誤。控制職能就是核實計劃落實情況,以便發(fā)現(xiàn)缺點、采取措施、加以糾正,以使實際活動與計劃活動保持一致。33.實現(xiàn)精準扶貧,關鍵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殊貧困特殊對待,要對不同地區(qū)不同條件下的特殊貧困做
研究,準確地把握貧困問題的
,然后
地探尋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細致關鍵分門別類B.精準脈搏因地制宜C.深入實質對癥下藥D.切實本質深中肯綮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從第三空入手,根據(jù)文段信息可知,橫線處要表示在準確把握貧困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精準有效的解決途徑之意。C項“對癥下藥”比喻針對事物的問題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應前文“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殊貧困特殊對待”,符合文意,當選。A項“分門別類”指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別歸入各種門類,側重強調分類,而非針對問題提出解決途徑,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因地制宜”指根據(jù)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側重“地區(qū)”的差異,而文段要體現(xiàn)出“不同地區(qū)不同條件”的情況,未體現(xiàn)“不同條件”,排除;D項“深中肯綮”比喻分析問題深刻,能闡述到點子上,通常用于形容說話或文章切中要害,置于此處用法不當,且與文意不符,排除。第一空,代入驗證,“深入”指研究、思考深刻、透徹,搭配“研究”恰當,符合文意。第二空,代入驗證,“實質”指本質,實在的內容,“把握貧困問題的實質”搭配得當,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C?!疚亩纬鎏帯俊肚袑嵱行ч_展精準扶貧》34.同病異治是指中醫(yī)對相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治法,達到治病求本的治療效果;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性質相同的癥狀,因而可以采用同樣的中醫(yī)治療方法。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異病同治的是:A.久痢脫肛和胃下垂,均為中氣下陷之證,可用升提中氣之法治療B.外感風熱,內有蘊熱的表里俱實之證,宜解表和攻里之藥同時并用C.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治療宜宣肺透疹;中期肺熱明顯,治療宜清熱解毒D.風熱感冒宜用辛涼解表法治療,風寒感冒宜用辛溫解表法治療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異病同治”,其關鍵信息為:①不同的疾病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性質相同的癥狀;②采用同樣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久痢脫肛和胃下垂,均為中氣下陷之證,是“不同的疾病出現(xiàn)性質相同的癥狀”,都用升提中氣之法治療,是“采用同樣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符合定義;B項:外感風熱,內有蘊熱,分別是同一疾病表、里的癥狀,不屬于“不同的疾病”,不符合定義;C項:治療麻疹初期和中期的病癥側重點不同,是對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療,不屬于“不同的疾病”,不符合定義;D項: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不屬于“采用同樣的中醫(yī)治療方法”,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A選項。35.火:火熱A.金:金黃B.水:水潤C.土:土氣D.木:木訥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分析題干詞項間關系,火熱的熱是火的內在屬性?;馃岬臒崾腔鸬膬仍谔卣鳌項,金黃的黃是金的外在特征,與題干關系不一致。B項,水潤的潤是水的內在特征,與題干關系一致。C項,土氣的氣不是土的內在特征,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木訥的訥不是木的內在特征,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B。36.壁虎吸附墻壁是靠它們腳上細微毛發(fā)與墻壁_________的分子間吸附力,仿壁虎材料運用了相同原理,核心在于有方向的吸附力,也就是說這種材料在平時不粘,而當有_________的時候就會牢牢吸住物體表面,整個過程幾乎不需要進行按壓。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貼合離心力B.附著零重力C.粘連向心力D.接觸切向力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所填詞語表達的是壁虎腳上的細微毛發(fā)與墻壁之間如何產生吸附力,排除與文意不符的A、C。第三步,再看第二空,辨析“零重力”和“切向力”的含義和特點,排除B。第一空,所填詞語表達的是壁虎腳上的細微毛發(fā)與墻壁之間如何產生吸附力。由“仿壁虎材料運用了相同原理”“也就是說這種材料在平時不粘”可知,壁虎腳上的細微毛發(fā)與墻壁之間也是不粘的?!罢尺B”指(物體與物體)粘在一起,填入此處與句意不符,排除C?!百N合”指貼切吻合,強調貼在一起,嚴絲合縫,完全一致。壁虎腳上的細微毛發(fā)與墻壁并非完全吻合,排除A。第二空,“零重力”一般指微重力,它不是由地球的引力產生的,而是由于太空殘余大氣等因素造成的,填入此處與文段語境不符,排除B。“切向力”指作用在運動物體上的曲線路徑的切線方向的力,填入此處用以形容材料受切向力作用便會牢牢吸住物體表面,符合語境。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填入詞語所代表的力應有“牢牢吸住物體表面”的功效,且根據(jù)“也就是說”可知,填入詞語應與“有方向的吸附力”語義相近。B項“零重力”不是由地球的引力產生的,而是由太空殘余大氣等因素造成的;C項“離心力”指一種虛擬力,是一種慣性的體現(xiàn),它使旋轉的物體遠離它的旋轉中心。二者均不能起到“牢牢吸住物體表面”的功效,排除B項和C項。A項“向心力”指使物體作圓周運動的指向圓心的力;D項“切向力”指做變速圓周運動的質點沿運動方向的力。A項和D項能起到“牢牢吸住物體表面”的功效,且與“有方向的吸附力”語義相近,符合文意。第二步,再看第一空。填入詞語搭配“細微毛發(fā)與墻壁”。A項“粘連”指粘在一起,根據(jù)后文“平時不粘”可知,“粘連”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D項“接觸”指挨上、碰著,搭配恰當。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由“仿壁虎材料運用了相同原理”可知,壁虎吸附墻壁的原理與后文闡述的仿壁虎材料的原理是一致的。根據(jù)后文“這種材料在平時不粘”可知,壁虎腳上的細微毛發(fā)與墻壁之間也是不粘的,A項“粘連”與文意相悖,排除;B項“附著”指較小的物體黏著在較大的物體上,壁虎腳上細微毛發(fā)并非脫離壁虎本體而黏著在墻壁上面,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貼合”指貼切吻合,表示兩事物大小、形狀等完全吻合,壁虎腳上的細微毛發(fā)與墻壁并非完全吻合,排除;D項“接觸”指挨上、碰著,可以用于表示壁虎腳上的細微毛發(fā)與墻壁的位置關系,保留。第二空,代入驗證,D項“切向力”是物體作曲線運動時,在其軌道切線方向上所受到的力,與前文“有方向的吸附力”構成對應,符合文意,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疚亩纬鎏帯俊犊茖W家研制仿壁虎抓手,你知道用來干嘛嗎?》37.“屌絲”已成為很多年輕人的自我標注,它是和各種“二代”相比時的自稱,同時還可能被用在自謙上,被夸贊時怯怯地說一句“我就是一枚屌絲”。事實上,這種自我矮化動機很復雜,不是一句“愛誰誰”就可以收尾的。在現(xiàn)實情況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完全逆反的兩種情形,有人把本是外在的嘲弄或者自嘲內化成心理垢污,自我設限,直至“不能直立行走”,而有的人卻在用內心的堅定祛除在卑庸的“魚鱗”,并終于學會了奔跑與飛行,從這個角度講,“屌絲逆襲”者其實更是一種心態(tài)提檔的超越。作者最終想表達的觀點是:A.“屌絲逆襲”這是人人艷羨的對象B.“屌絲逆襲”者真正逆襲的其實是心態(tài)C.自我矮化其實并不可取D.“屌絲”其實是很多人自謙的說法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了屌絲的應用語境,然后通過轉折關聯(lián)詞“事實上”介紹自稱屌絲的復雜心態(tài),之后介紹現(xiàn)實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形對比。最后通過尾句“從這個角度講”進行總結,指出“‘屌絲逆襲’者其實更是一種心態(tài)提檔的超越”,此句為文段的主旨句。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文段圍繞年輕人喜歡自嘲為“屌絲”這一現(xiàn)象展開,論述了現(xiàn)實中存在的兩種逆反情形:一是把自嘲內化成了心理垢污,自甘墮落;一是用內心的堅定祛除外在的卑庸,實現(xiàn)了逆襲。而兩者的區(qū)別就在于不同的“心態(tài)”。選項中只有D項提到“心態(tài)”這一關鍵詞。故本題選D。38.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qū),并通過(
)中繼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A.鵲橋B.虹橋C.量子D.墨子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事政治。2019年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qū),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繼衛(wèi)星,為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和月球車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于2018年5月21日發(fā)射升空)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故正確答案為A。39.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這說明:A.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B.意識不受客體影響C.意識受主體狀況的影響D.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論知識。第二步,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反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意識不是由主體自由創(chuàng)造,但也會受到主體狀況的影響,因此,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體對于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反應。由此可知,C項說法正確,當選。因此,選擇C選項。A項: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反映),并不是主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A項錯誤。B項:意識所反映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則是主觀的。意識反映的是客觀世界的存在,受到客體的影響。B項錯誤。D項: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反映),因此,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不是主觀的。D項錯誤。40.我甚至很少有閑散的時光了,它們都被微信上的即興交流吞噬得干干凈凈。何止是閑散時光,我原本的閱讀、思考時間都開始被________。至于寫作,因為不斷地迅速釋放,我似乎再難找到那種________之后的充沛表達。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A.壓縮
醞釀B.蠶食
壓抑C.侵占
封閉D.剝奪
積累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何止是閑散時光,我原本的閱讀、思考時間都開始被”可知,文中第一空所在的句子要表達的意思與第一句構成遞進關系,第一空的對應詞語為“吞噬”,“吞噬”指吞掉、吞食,在文段中情感偏消極。A項“壓縮”指加上壓力,使體積縮小,中性詞,不符合情感傾向要求,排除A項。B項“蠶食”比喻如蠶吃桑葉般一點一點侵吞,吃掉,符合文意和情感傾向。C項“侵占”使用非法手段來獲取一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D項“剝奪”剝奪是用強制的方法奪去,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答案鎖定B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jù)“至于寫作,因為不斷地迅速釋放,我似乎再難找到那種________之后的充沛表達”可知,填入的內容和“釋放”構成因果關系,“壓抑”指情緒、感情低落;憋悶,填入符合文意要求。因此,選擇B選項。醞釀:事情逐漸成熟的準備過程。封閉:嚴密蓋住或關住使不能通行或隨便打開。積累:逐漸聚集。41.飛機∶火車A.水庫∶水車B.老虎∶獅子C.青年∶學生D.顧客∶店員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飛機”與“火車”都是交通工具,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水庫”指攔洪蓄水和調節(jié)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水車”指充分利用水力發(fā)展出來的一種運轉機械,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B項:“老虎”與“獅子”都是動物,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青年”與“學生”存在交集,二者屬于交叉關系,排除;D項:“顧客”是“店員”的服務對象,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42.林黛玉:心似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A.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B.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C.陳勝: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D.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靶乃票雀啥嘁桓[,病如西子勝三分”是《紅樓夢》中描述林黛玉的話,二者為對應關系,且是他人描述林黛玉。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出自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描述的是巴蜀環(huán)境而非李商隱,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描述的是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而不是描述杜甫,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描述的是陳勝的遠大志向,但這是陳勝自己說出的話,不是他人來描述陳勝,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自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中“飛將”指的就是李廣,是王昌齡對李廣的描述,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形容林黛玉冰雪聰明,嬌弱美麗,詩句用來形容”林黛玉”,二者為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出自《夜雨寄北》,作者為“李商隱”,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出自《春夜喜雨》,作者為“杜甫”,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是《陳涉世家》中“陳勝”的話,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作者為王昌齡,“龍城”指奇襲龍城的名將衛(wèi)青,而“飛將”則指飛將軍李廣,詩句用來形容“李廣”,二者為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43.某本書有1000頁,請問在頁碼中含有3的頁碼有多少頁?(
)A.271B.284C.292D.305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1-1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101-2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201-3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20頁;301-4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99頁;401-5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501-6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601-7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701-8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801-9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901-10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19頁,故1000頁中含有3的頁碼有頁。故正確答案為A。44.在生活中出現(xiàn)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我們不能以針尖對麥芒,因為怨恨就像是一只氣球,越吹越大,最后膨脹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要消除怨恨,我們應該不念舊惡,不計新怨,________________。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退一步海闊天空B.得饒人處且饒人C.偷得浮生半日閑D.直掛云帆濟滄海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橫線處的上文語境。首句提出“在生活中出現(xiàn)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我們不能以針尖對麥芒”,第二句提到“要消除怨恨,我們應該不念舊惡,不計新怨”,可知橫線處要填的內容是應該如何對待“摩擦、不快和委屈”。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偷得浮生半日閑”指在這煩亂的世間中暫時得到片刻清閑;D項“直掛云帆濟滄?!敝笒焐显品瑱M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常用來抒發(fā)自己意氣風發(fā)的感情。二者與語境不符,排除C項和D項。對比A項和B項,A項“退一步海闊天空”指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事對人;B項“得饒人處且饒人”指要寬容、體諒別人,盡量寬恕別人。兩者相比較而言,前者強調退讓,后者強調胸襟,不斤斤計較。根據(jù)語境,B項更為合適。因此,選擇B選項。45.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所體現(xiàn)的哲理是:A.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B.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C.聯(lián)系推動了事物的變化發(fā)展D.量變是質變的必然結果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第二步,聯(lián)系的普遍性包括兩重含義:①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現(xiàn)象和過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現(xiàn)象和過程這樣或那樣地聯(lián)系著,整個世界是相互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②任何事物、現(xiàn)象、過程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huán)節(jié)也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作用著的?!俺情T失火殃及池魚”的意思是如果城門失火那么護城河里的魚就會遭殃,這就體現(xiàn)了聯(lián)系的普遍性。B項正確。因此,選擇B選項。A項:辯證法里有兩大觀點,一是聯(lián)系的觀點,一是發(fā)展的觀點,發(fā)展是揭示事物運動、變化的整體趨勢和方向性的范疇,發(fā)展是具有前進性質的運動,是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無序向有序的上升的運動。A項中發(fā)展的觀點在題干中并沒有體現(xiàn),A項錯誤。C項:推動事物發(fā)展的動力是矛盾,而非聯(lián)系,本身表述錯誤,且與題干無關,C項錯誤。D項:量變是事物數(shù)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漸進過程的中斷。題干中并沒有涉及量變和質變原理,D項錯誤。46.關于行政溝通的類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按溝通渠道劃分,有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B.按信息流向劃分,有下行溝通、上行溝通和平行溝通C.按溝通的路線劃分,有直接溝通和間接溝通D.按溝通的路線劃分,有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參考答案:AB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管理。A項正確,按照溝通的渠道劃分,行政溝通可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B項正確,按照信息流向劃分,行政溝通可分為下行溝通、上行溝通和平行溝通。C項錯誤,按照溝通是否需要第三者傳遞,行政溝通可分為直接溝通和間接溝通。D項正確,按照溝通的路線劃分,行政溝通可分為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故正確答案為ABD。47.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主體知識。第二步,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分為一般民事權利能力和特殊權利能力,特殊權利能力要求公民達到一定條件才能行使,比如結婚,需達到一定年齡。因此,本題錯誤。48.網絡時代是一個“信息過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以網絡為基礎的當代經濟的本質是“注意力經濟”,在這種經濟形態(tài)中,最重要的資源是注意力,因此在互聯(lián)網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網絡時代對注意力的經濟價值的強調無疑是必需的,但如果忽視了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就會導致對注意力缺乏應有的人文關懷和起碼的尊重,以致于會有人利用網絡手段的便捷性和隱匿性,通過不實和不良信息去浪費、污染、踐踏他人的注意力,這無疑也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傷害。根據(jù)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是:A.呼吁網絡時代要善用注意力,珍視其精神和文化價值B.強調網絡時代如何吸引注意力是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的關鍵C.強調網絡時代忽略了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D.呼吁應加強對網絡注意力污染和扭曲的管理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文段問的是“作者的意圖是”,實則是對文段主旨的考查。解答本題需要閱讀文段內容,梳理文段結構,提煉其關鍵信息,找到主旨所在。閱讀可知,文段主要說的是網絡經濟時代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同時切不可忽視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因此,正確答案應與此相關。文段首先指出在以網絡為基礎的經濟形態(tài)下,最重要的資源是注意力。接著以“但”做轉折說明在強調注意力經濟價值的同時,切不可忽視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并指出如果忽視會造成的嚴重后果。由此可看出作者的意圖是呼吁網絡時代要善用注意力。B項“如何吸引注意力”、D項“加強管理”在文段中沒有體現(xiàn)。C項“忽略了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是文段假設的情況,與文意不符。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網絡時代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資源,之后由“因此”引出“互聯(lián)網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最后通過反面論證“如果忽視……就會導致……以至于……精神傷害”,強調需要重視“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文段屬于“分—總”結構,重點通過反面論證推出,即注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文段提出的合理對策。B項對應“但”轉折前的分句,屬于非重點。C項對應反面論證的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某種情況,屬于問題,意圖題優(yōu)選合理對策。D項對策不恰當。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是中心理解題。整個材料的主要論述對象是“注意力”,材料先提出“在互聯(lián)網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接著提出注意力在經濟和道德上的兩方面意義,根據(jù)“但”這一轉折詞可知,“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是文段強調的重點,所以作者通過這些論述旨在強調要正確應用注意力,尤其不能忽視其精神和文化價值。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A項。B項表述片面,“經濟價值”只是注意力價值的一個方面,并不是作者強調的關鍵;C項是對文段中的一個表面現(xiàn)象進行的說明,作者是想通過這樣的現(xiàn)象告訴人們應該重視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所以此項沒有直接清晰地體現(xiàn)作者的意圖所在;D項在材料中并未體現(xiàn)。故B、C、D三項均不選。故正確答案為A。49.水果店運來的西瓜個數(shù)是哈密瓜個數(shù)的4倍,如果每天賣130個西瓜和36個哈密瓜,那么哈密瓜賣完后還剩下70個西瓜。該店共運來西瓜和哈密瓜多少個?A.225B.720C.790D.900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賣了x天,可知哈密瓜個數(shù)為36x,西瓜個數(shù)為130x+70。根據(jù)西瓜是哈密瓜的4倍,可得130x+70=36x×4,解得x=5。第三步,共運來西瓜和哈密瓜130×5+70+36×5=900(個)。因此,選擇D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代入排除法解題。第二步,由每天賣130個西瓜和36個哈密瓜,那么哈密瓜賣完后還剩下70個西瓜,總數(shù)減去70應該是130+36=166的倍數(shù),代入A選項,225-70=155,155不能被166整除,排除A選項,同理也可排除B和C選項。因此,選擇D選項。50.下列詩句按春夏秋冬排列(
)。①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②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③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④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A.②①④③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①“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醉中對紅葉》,意思是我喝醉了酒,滿臉通紅,像經霜的紅葉一樣;然而,這種紅,卻不是萬紫千紅般的春日。“不是春”三字意味深長,曲折而含蓄地反映出詩人落寞、苦悶的心境,耐人尋味。從“霜葉”、“不是春”可知詩句描寫的是秋景。②“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出自唐代柳宗元《江雪》,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從“鳥飛絕”、“人蹤滅”可知詩句描寫的是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了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冬景。③“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出自唐詩人白居易《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意思是柳樹早已抽出淺色的黃芽,映得水中也泛出微綠色,一片生機盎然。從“柳色”、“新綠”可知詩句描寫的是春景。④“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出自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意思是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從“荷風”可知詩句描寫的是夏景。故排列順序為③④①②。故正確答案為C。51.母親一生始終未離開武陵山區(qū),我也隨著她和父親在武陵山水間________。當我從武陵邊鎮(zhèn)來到烏江邊的縣城,被大家稱為來自小河的人;當我從烏江來到長江邊的涪陵區(qū),仍被稱為小河的邊民。后來我明白,到了沿海,你來自內地;到了海外,你來自大陸,一個人一生就是載著家鄉(xiāng)山水的________。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遷徙漂泊B.游走流浪C.流連遠足D.輾轉漂流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待填詞語含義。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選項,排除與文意不符的A、C。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兩個詞語含義,選擇與文段語境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A項“遷徙”多指動物或人口的大規(guī)模遷移。C項“流連”指舍不得離開。由“母親一生始終未離開武陵山區(qū),我也隨著……”可知,文段只是客觀事實描述,沒有體現(xiàn)人口的大規(guī)模遷移,也沒有體現(xiàn)不舍,“遷徙”“流連”不符合句意,排除A、C。第二空,由“載著”可知,文段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條船,無論這條船漂向何方,都刻著家鄉(xiāng)的印記?!傲骼恕敝干顩]有著落,到處轉移,隨地謀生。描述“船”的隨波逐流,用“漂流”更恰當,排除B。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后文“從武陵邊鎮(zhèn)來到烏江邊的縣城”“從烏江來到長江邊的涪陵區(qū)”可知,作者在武陵山區(qū)和母親走了多個地區(qū)。A項“遷徙”指遷移、搬家,從一個地區(qū)遷移到另一個地區(qū),不能體現(xiàn)“多次”,排除A項。C項“流連”指依戀而舍不得離去,文中沒有不舍之意,且未體現(xiàn)“作者經過多個地方”這一含義,排除C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前文“小河的人”“小河的邊民”“到了沿海”“到了內地”可知,該空應體現(xiàn)“行蹤不定”之意。B項“流浪”指生活沒有著落,到處漂泊,文段體現(xiàn)不出生活沒有著落,排除B項。D項“漂流”指漂泊,行蹤無定,符合語境。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文段“從武陵邊鎮(zhèn)來到烏江邊的縣城”“從烏江來到長江邊的涪陵區(qū)”可知,作者在武陵山區(qū)經過很多地方,D項“輾轉”指經過很多地方,填入文段語義合適。A項“遷徙”指從一個地區(qū)遷移到另一個地區(qū),通常規(guī)模較大,如動物遷徙、人口遷徙等,與文意不符,排除;B項“游走”指短暫地在一個地區(qū)游玩行走,而文段中并非強調作者在這些地區(qū)游玩,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流連”指依戀而舍不得離去,無法體現(xiàn)出經過了很多地方,排除。第二空,代入D項“漂流”驗證,“漂流”指漂泊,行蹤無定,填入文段語義恰當。故正確答案為D。52.我們要積極牽頭組織學科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________學科發(fā)展趨勢與應用背景,________關鍵科學問題,提出與學科相關的人才布局、條件建設、資助機制等政策建議,加強部門聯(lián)合與成果共享,構建學科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的長效機制,搭建我國科技規(guī)劃和科技政策咨詢平臺,________我國科技布局的持續(xù)優(yōu)化。
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領會
凝練
實現(xiàn)
B.闡明
提煉
推動
C.分析
凝練
推動
D.說明
提煉
帶動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后文“把握好學科發(fā)展的趨勢和應用背景”可知,該空表示對未來要有清晰的認識。C項“分析”側重于解剖事物的內在關系,把握好事物的趨勢,符合語境。A項“領會”指領悟了事物中蘊涵的道理并對其深有體會,而非對趨勢的認知,排除A項。B項“闡明”指講明白(道理或事件);D項“說明”意思是解釋清楚。兩者均不可與“學科發(fā)展趨勢與背景”搭配,排除B項和D項。答案鎖定C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三空?!澳殹敝妇o湊簡練,言簡意賅,也有“精煉”的意思。橫線后為“關鍵科學問題”,正是找準主要問題的意思,符合語境?!巴苿印眰戎厥构ぷ髡归_,與后文“將持續(xù)優(yōu)化繼續(xù)進行下去”語義相符。
因此,選擇C選項。
提煉:意為使或何物或混合物純凈。實現(xiàn):使成為事實。帶動:引導項前進。
53.下列符合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是(
)。A.土地所有權可依法轉讓B.城市土地屬于集體所有C.農村土地均屬于集體所有D.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所有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A項錯誤,《憲法》第十條第四款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币簿褪钦f,土地所有權禁止轉讓,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規(guī)律的規(guī)定轉讓。B項錯誤,根據(jù)《憲法》第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C項錯誤,D項正確,《憲法》第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農村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才屬于集體所有。故正確答案為D。54.白蘭地∶香檳∶啤酒A.芭蕾∶探戈∶華爾茲B.吉普∶摩托∶汽車C.康乃馨∶水仙花∶芙蓉D.柔道∶馬拉松∶酒吧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白蘭地”“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技術必修2信息系統(tǒng)與社會4.3《信息系統(tǒng)安全管理》教學設計
- 信息技術《網絡日記》教學設計
- 第二章第三節(jié)河流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 Module8 Unit2 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西南地區(qū)地下室施工方案
- 科學閱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上冊教科版
- 大單元下的教學評一致性實施課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教學設計)
- 第14課 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 文化交流與傳播
- 連云港紅綠燈管道施工方案
- 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選修1教學設計-2.3.2 條件語句
- SB/T 10439-2007醬腌菜
- GB/T 5484-2000石膏化學分析方法
- 與食品經營相適應的主要設備設施布局和操作流程文件
- 競聘崗位演講評分表
- 2022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區(qū)域地理歐洲西部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一冊-教學課件-(新版)浙教版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一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論
- 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資料課件
- 銀行授信盡職調查課件
- 酒店員工獎懲管理規(guī)章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