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必修一讓學生從分子水平認識了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其中蛋白質部分是重中之重。第二章第一節(jié)提到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以后學到載體蛋白、酶、抗體等知識都與蛋白質緊密相關。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多樣,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學好這部分內容對學生從分子水平理解細胞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舉足輕重,同時也與必修二基因表達部分密切相關。蛋白質這一節(jié)內容分為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三部分。教材通過問題探究、思考討論、與生活的聯(lián)系等環(huán)節(jié)結合圖文形式來完成,這種安排符合學生思維發(fā)展過程――問題探究中“你能說出多少種含蛋白的食物”,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大的學習動力,并且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思考討論中“總結氨基酸的共同特點”使學生成為主體,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中“雞蛋中蛋白質的變性”,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一些抽象問題具體化,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窘虒W目標】《課程標準》對于本節(jié)課的要求是“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要達成這一目標,講授過程中就應該以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為主線,首先聯(lián)系日常生活,結合教材圖片蛋白質主要功能示例,引導學生說出蛋白質有哪些重要功能。了解了蛋白質多樣性的功能后,重點學習蛋白質的結構。首先四人小組探究學習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再8人一小組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然后,組織學生運用做游戲的方式理解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最后,有時間的話,運用剛獲取的知識對人工合成蛋白質進行探討,再次呼應“結構與功能的適應”的觀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實例中更深刻的知識,進而回歸主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根據以上對教材編排的理解,將本節(jié)知識目標定為:1.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2.理解蛋白質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3.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4.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本節(jié)能力目標為:1.嘗試建立氨基酸結構通式的球棍模型(模仿水平)。2.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脫水縮合過程,肽鏈形成具有空間結構的蛋白質(獨立操作水平)。3.能夠利用多媒體搜集相關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本節(jié)情感目標為:1.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2.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于學習生物科學,初步養(yǎng)成質疑、求實、創(chuàng)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3.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tǒng)一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4.體驗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大致合成過程(感受水平)。【學情分析】本堂課面對的是高一學生,他們只是具備初中的基礎,缺乏一定的生物學及化學知識和解決生物學問題的一些能力與素養(yǎng),而細胞的分子組成又是微觀的內容,比較抽象,所以要安排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與資料搜集。在教學時,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圖解和視頻等方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學生對微觀事物的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相應的觀點。力爭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和實施中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的特點,掌握生物學知識----使學生學會理解、學會交流、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生物教學更加完美、流暢、高效,以適應時代的要求?!窘虒W設計思路】由于學生缺乏有關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化學知識(特別是對連接各原子間的化學鍵感到尤為困惑),細胞的分子組成又是微觀的內容,比較抽象,所以在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化學甲烷,利用模型模擬、圖解及動畫,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增加學生對微觀內容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鍛煉動手動口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大致采用以下設計思路:交流日常生活吃飯經歷→歸納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展示教材圖片→歸納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導入課題→提出問題情境→激發(fā)思考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關系→引入氨基酸及其種類的學習→四人小組通過對比、嘗試、板畫等形式探究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利用強烈的數(shù)據對比,過渡到氨基酸怎樣形成蛋白質→八人小組通過閱讀討論、嘗試組裝等形式探究脫水縮合的過程→啟發(fā)引導完成旁欄思考,并討論肽鏈的空間結構→利用學生制作的模型師生共同探討多樣性原因→總結、評價回歸主題

【教具準備】課件、flash動畫、鐵絲、塑料小棍(代表化學鍵)、四種顏色性狀不同的小球(代表C、H、O、N四種原子)、概念圖及網絡搜集結晶牛胰島素資料等【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授課內容教師組織與引導學生活動教學意圖導入課題師生交流日常飲食,歸納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營養(yǎng)學家建議每天必須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導入蛋白質的功能討論進而導入課題。學生趣味盎讓,小組討論總結匯報。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興趣,導入課題探究活動1氨基酸【導入】食物中的蛋白質能否直接被人體吸收?【flash動畫演示】學習之前,首先來介紹化學上常用的幾個基團。大家都知道甲烷吧,其分子式是CH4,那么它去掉1個H,成為—CH3(甲基);氨氣,其分子式是NH3,它去掉1個H,成為—NH2(氨基),另外還有羧基—COOH?!咎骄炕顒?】ppt展示活動內容及要求。閱讀教材P20~21頁,四人一小組討論探究以下問題:討論:1、氨基酸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2、按照甘氨酸的結構簡式,嘗試利用棍和球組裝1個甘氨酸模型?材料:碳原子(紅球);氮原子(綠球);氧原子(藍球);氫原子(黃球);原子與原子之間化學鍵(小棍)3、若甘氨酸模型改裝成另外三種氨基酸,我們將做如何修改?4、嘗試寫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并總結通式特點。(要求)裝配出一個甘氨酸或丙氨酸【深入探討】1.我們插裝的甘氨酸的側鏈基團是什么?2.R基的不同如何決定氨基酸種類的不同?嘗試用模型變換(課下完成)3.R基上能不能含有-NH2或-COOH?【練一練】回答學生組裝氨基酸模型,嘗試修改,寫出氨基酸通式,最后師生評價小組組長上臺展示,生生評價學生訓練,鞏固所學引出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利用模型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勇于創(chuàng)新的思想。探究活動2【導入】氨基酸有20多種,而蛋白質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然界中大約有1010~1012,,那么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呢?【探究活動2】ppt展示閱讀P22~23頁,仔細觀察圖2-4和圖2-5,討論下列問題: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大致經過哪些層次?2.利用氨基酸模型演示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的過程?3.嘗試寫出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4.肽鍵:(書寫化學結構式)5.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去幾個水分子?形成幾個肽鍵?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評價學生,給與補充【練習反饋】分大組進行討論,組裝二肽,書寫反應式,討論脫水縮合過程產水個數(shù)及肽鍵個數(shù)學生研究,給出答案強烈的數(shù)字對比,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用模型、板書、動畫突破脫水縮合難點鞏固所學,及時反饋探究活動3【導入】通過剛剛的學習了解到氨基酸脫水形成二肽,三肽,再到多肽,多肽空間折疊,形成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那么,數(shù)量相同的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結構一定一樣嗎?【探究活動3】教師利用學生制作的二肽模型,集體組裝多肽,適時引導學生分析結構的多樣性的原因?!旧钊虢巧幽阄摇?.找八名同學代表八種氨基酸展示多肽的形成、蛋白質的多樣性、以及借助鐵絲等教具摸擬空間結構的變化對蛋白質結構的影響,使空間結構抽象問題具體化。【共同總結】多樣性的原因?!菊n堂練習】【課后作業(yè)】牛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注射到糖尿病患者的體內,可以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早在1958年就開始設計合成牛胰島素,直到1965年在我國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完成全部合成工作,摘取了第一頂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桂冠。請結合今天所學知識,假設自己也是1名科學工作者,設計一套合成胰島素的更為合理科學的方案【結束語】細胞生物學家翟中和院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確信:哪怕一個最簡單的細胞,也比迄今為止設計出的任何智能電腦更精巧!”而我們每個人擁有那么多的細胞,相信自己的潛力,你就會創(chuàng)造奇跡!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利用自制教具,水到渠成,導入學習蛋白質的多樣性。設計開放性題目,激發(fā)學生對科技前沿研究工作的興趣【板書設計】元素組成:主要由CHON等元素組成?;窘M成單位(單體):氨基酸(1)種類:約有20種。(2)分類:①必需氨基酸:人體細胞不能合成,必須從外界直接獲取,8種(嬰兒9種)②非必需氨基酸: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12種。(3)結構通式:(4)特點:至少含有1個氨基和1個羧基,并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還有氫原子及R基,R基決定著氨基酸的不同多肽(5)氨基酸合成肽的過程:①氨基酸形成多肽的方式為:脫水縮合②形成二肽的過程:③肽鍵的結構表示為:-CO-NH-蛋白質結構特點:多樣性【教學反思】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增加課堂上學生參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充分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機會等。學習“蛋白質”,關鍵是要在“誘思”二字上下功夫,在思維的水平上去探究。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一直處于不斷探討的激情中,我在設計學習這節(jié)課時,始終以“創(chuàng)設問題→誘思探究→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為主線,采用問題引探式、互動討論式及學生親自進行模型構建等教學方法,并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體現(xiàn)了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本節(jié)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處:1.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現(xiàn)有經驗出發(fā),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化學甲烷,利用模型模擬、圖解及動畫,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增加學生對微觀內容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鍛煉動手動口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2.本節(jié)教學設計從交流日常生活吃飯經歷→歸納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展示教材圖片→歸納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導入課題→提出問題情境→激發(fā)思考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關系→引入氨基酸及其種類的學習→四人小組通過對比、嘗試、板畫等形式探究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利用強烈的數(shù)據對比,過渡到氨基酸怎樣形成蛋白質→八人小組通過閱讀討論、嘗試組裝等形式探究脫水縮合的過程→啟發(fā)引導完成旁欄思考,并討論肽鏈的空間結構→利用學生制作的模型師生共同探討多樣性原因→學生深入角色扮演,加深多樣性的理解總結→評價回歸主題。該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達成的很好。3.整個教學流程中,不停的引導學生去聯(lián)系日常生活經驗,利用圖解和視頻等方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學生對微觀事物的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相應的觀點,很好的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去主動的掌握生物學知識,使學生學會理解、學會交流、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學生的情感目標達成的很好。當然,本節(jié)課也存在很多的現(xiàn)實問題,如少數(shù)同學對化學結構不甚理解,在模型建構的過程中錯誤百出,由于時間的原因,未能一一進行指導;課堂上普通話不標準,板書設計很不是很合理,有待進一步提高;可能頭一次錄制視頻的原因,學生很不習慣,回答問題時很不自然,不流暢等等,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多注意,要多加強普通話的訓練,要盡可能標準一些,這樣學生才能聽得更清楚和明白。學情分析本堂課面對的是高一學生,他們只是具備初中的基礎,缺乏一定的生物學及化學知識和解決生物學問題的一些能力與素養(yǎng),而細胞的分子組成又是微觀的內容,比較抽象,所以要安排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與資料搜集。在教學時,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圖解和視頻等方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學生對微觀事物的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相應的觀點。力爭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和實施中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的特點,掌握生物學知識----使學生學會理解、學會交流、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生物教學更加完美、流暢、高效,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效果分析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增加課堂上學生參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充分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機會等。本節(jié)課始終以“創(chuàng)設問題→誘思探究→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為主線,采用問題引探式、互動討論式及學生親自進行模型構建等教學方法,并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因而學生在學習中一直處于不斷探討的激情中,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更體現(xiàn)了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的思想,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更好地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很好的達成了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處:1.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現(xiàn)有經驗出發(fā),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化學甲烷,利用模型模擬、圖解及動畫,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增加學生對微觀內容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鍛煉動手動口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2.本節(jié)教學設計從交流日常生活吃飯經歷→歸納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展示教材圖片→歸納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導入課題→提出問題情境→激發(fā)思考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關系→引入氨基酸及其種類的學習→四人小組通過對比、嘗試、板畫等形式探究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利用強烈的數(shù)據對比,過渡到氨基酸怎樣形成蛋白質→八人小組通過閱讀討論、嘗試組裝等形式探究脫水縮合的過程→啟發(fā)引導完成旁欄思考,并討論肽鏈的空間結構→利用學生制作的模型師生共同探討多樣性原因→學生深入角色扮演,加深多樣性的理解總結→評價回歸主題。該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達成的很好。3.整個教學流程中,不停的引導學生去聯(lián)系日常生活經驗,利用圖解和視頻等方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學生對微觀事物的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相應的觀點,很好的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去主動的掌握生物學知識,使學生學會理解、學會交流、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學生的情感目標達成的很好。教材分析本節(jié)為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2節(jié)第一課時內容。蛋白質這一節(jié)內容分為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三部分。高中生物必修一讓學生從分子水平認識了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其中蛋白質部分是重中之重。第二章第一節(jié)提到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以后學到載體蛋白、酶、抗體等知識都與蛋白質緊密相關。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多樣,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學好這部分內容對學生從分子水平理解細胞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舉足輕重,同時也與必修二基因表達部分密切相關。教材通過問題探究、思考討論、與生活的聯(lián)系等環(huán)節(jié)結合圖文形式來完成,這種安排符合學生思維發(fā)展過程――問題探究中“你能說出多少種含蛋白的食物”,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大的學習動力,并且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思考討論中“總結氨基酸的共同特點”使學生成為主體,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中“雞蛋中蛋白質的變性”,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一些抽象問題具體化,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評測練習【課前自主預習評測】使用說明:①依據學習目標進行預習,完成以下內容。②用紅筆做好疑難標記,以備討論。1.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其結構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體中約有___________種。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必須從外界環(huán)境中直接獲取的氨基酸叫做_____________,有種;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叫做______________。有種2.一個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______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______相連接,同時脫去___________分子的水,這種結合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3.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失去__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___。由三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失去___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三肽。由多個(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失去___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通常呈______狀結構,叫做_____________。4.在細胞內,每種氨基酸的數(shù)目_____________,氨基酸形成多肽鏈時,____________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千變萬化,多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_______千差萬別,因此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是相其多樣的。5.蛋白質分子在細胞中承擔著多種重要功能。①構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物質,稱為________蛋白;②對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有________作用;③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如血紅蛋白;④起_________傳遞作用,能夠________機體的生命活動,如胰島素;⑤具有___________作用,如抗體;等等??梢哉f,_____________________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n中即時測評】【練一練1】下列分子是組成生物體中蛋白質的氨基酸嗎?如果是,R基是什么?【變式訓練】丙氨酸的R基為—CH3,在一個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數(shù)分別是A.3,4 B.4,3 C.3,2 D.4,4【練一練2】1.形成蛋白質結構的層次從小到大依次是()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脫水縮合④一條或幾條多肽鏈連接在一起⑤多肽⑥蛋白質A.②→①→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C.②→①→⑥→⑤→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2、結晶牛胰島素由2條肽鏈組成,其中一條鏈含21個氨基酸,另一條鏈含30個氨基酸,則胰島素分子結構中所含的肽鍵數(shù)和脫去的水分子依次為

A.48、49B.49、49C.50、50D.51、493.下圖是某多肽的化學結構式,請據圖回答問題:問題:(1)圖中A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2)該化合物是由_____個氨基酸分子失去___個分子的水而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__________。該化合物稱為__________。(3)圖中表示R基的是__________,表示肽鍵的是________。(4)圖中有個____氨基和___個羧基。(5)該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過程需_________個分子的水。(6)該化合物是由_____種氨基酸組成的。【課堂自測】(A級)1、某氨基酸分子含有兩個氨基,其中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則另一個氨基應是()A、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B、一定連在羧基上C、連在R基上D、與氨基相連(A級)2、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同C、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B級)3、雞蛋煮熟后,蛋白質變性失活,這是由于高溫破壞了蛋白質的()A、肽鍵B、肽鏈C、空間結構D、氨基酸(B級)4、現(xiàn)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shù)為810個,羧基總數(shù)為8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shù)目依次為()A、798、2和2B、798、12和10C、799、1和1D、799、11和9(C級)5、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鍵()A、63個B、62個C、17個D、16個【課后延伸訓練】(A級)1、現(xiàn)有1000個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個,羧基1050個,由它們合成的4條肽鏈中,肽建、氨基和羧基的數(shù)目分別是()A、999、1016、1046B、999、1、1C、996、24、54D、996、1016、1046(A級)2、關于人體內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A、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全部為必需氨基酸B、蛋白質也可被氧化分解釋放能量C、組成肌肉細胞的有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多D、有些蛋白質具有調節(jié)新陳代謝的作用(B級)3、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個四肽、2個三肽和2個六肽,則這些短肽的氨基總數(shù)的最小值及肽鍵總數(shù)依次是()A、6、18B、5、18C、5、17D、6、17(B級)4、狼體內有a種蛋白質,20種氨基酸;兔體內有b種蛋白質,20種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體內的一個細胞中含有的蛋白質種類和氨基酸種類最可能是()A、a+b,40B、a,20C、大于a,20D、小于a,20(C級)5、A、b(c-18)+18a和18(b-a)B、b(c+18)+18a和18(a+b)C、b(c-18)-18a和18(a-b)D、b(c+18)-18a和18(b-a)(C級)6、若含有4條多肽鏈的某蛋白質分子由n個氨基酸構成,那么,它具有的肽鍵個數(shù)和氨基的最少個數(shù)分別是()A、n和nB、n-4和4C、n和n-4D、n-4和n-4

(C級)7.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幾種蛋白類化合物的氨基酸數(shù)目如下:多肽化合物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名稱催產素牛加壓素血管緩舒素平滑肌舒張素豬促黑色素細胞激素人促黑色素細胞激素牛胰蛋白酶人胰島素免疫球蛋白Ig人血紅蛋白氨基酸數(shù)99910132222351660574(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數(shù)目雖然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卻彼此不同,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這三種多肽的氨基酸最多有________種。(2)⑧的生理功能說明蛋白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⑨的生理功能說明蛋白質具有__________作用;⑩的生理功能說明蛋白質具有__________作用。(3)⑩有四條肽鏈,在574個氨基酸分子脫水形成多肽鏈的過程中生成_________分子水。(4)構成上述10種化合物的所有氨基酸所共有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學反思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增加課堂上學生參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充分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機會等。學習“蛋白質”,關鍵是要在“誘思”二字上下功夫,在思維的水平上去探究。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一直處于不斷探討的激情中,我在設計學習這節(jié)課時,始終以“創(chuàng)設問題→誘思探究→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為主線,采用問題引探式、互動討論式及學生親自進行模型構建等教學方法,并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體現(xiàn)了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本節(jié)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處:1.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現(xiàn)有經驗出發(fā),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化學甲烷,利用模型模擬、圖解及動畫,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增加學生對微觀內容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鍛煉動手動口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2.本節(jié)教學設計從交流日常生活吃飯經歷→歸納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展示教材圖片→歸納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導入課題→提出問題情境→激發(fā)思考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關系→引入氨基酸及其種類的學習→四人小組通過對比、嘗試、板畫等形式探究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利用強烈的數(shù)據對比,過渡到氨基酸怎樣形成蛋白質→八人小組通過閱讀討論、嘗試組裝等形式探究脫水縮合的過程→啟發(fā)引導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