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總論本_第1頁
人體寄生蟲學總論本_第2頁
人體寄生蟲學總論本_第3頁
人體寄生蟲學總論本_第4頁
人體寄生蟲學總論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寄生蟲學Parasitology

1人體寄生蟲學:研究人體寄生蟲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史、致病、實驗診斷以及防治措施的科學第一篇總論一概念及研究范圍目的22.研究范圍醫(yī)學原蟲學----阿米巴、鞭毛蟲醫(yī)學蠕蟲學----線蟲、吸蟲、絳蟲、棘頭蟲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學----昆蟲、蜱、螨3第一章寄生現象、寄生蟲與宿主第1節(jié)寄生現象共生(livingtogether)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現象獲利方 另一方片利共生 受益 無益無害

互利共生 得益得益

寄生 受益 受害4寄生現象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兩者構成寄生現象。受益的一方為寄生物,它包括了病毒、立克次體、細菌、真菌、原蟲、蠕蟲和節(jié)肢動物等52.寄生蟲

一種小動物,在其生命的部分或全部過程中,需要依附于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借此取得食物或居所,并給被依附者帶來損害稱之為寄生蟲6第二節(jié)寄生蟲生活史、寄生蟲與宿主類別一、寄生蟲生活史與感染階段1.概念寄生蟲完成一代的生長、發(fā)育、繁殖的整個過程2.分型直接發(fā)育型間接發(fā)育型3.感染階段7二、寄生蟲的類型依寄生部位可分為:依寄生時間可分為體內寄生蟲長期寄生蟲體外寄生蟲暫時寄生蟲

依寄生特性可分為:專性寄生蟲兼性寄生蟲偶然寄生蟲機會致病寄生蟲:在宿主體內通常處于隱性狀態(tài),但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時,可出現異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強稱之.8被寄生蟲寄生的受害的一方生物稱為.宿主中間宿主寄生蟲幼蟲或無性生殖階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多個中間宿主則分為第一中間宿主、第二中間宿主。終宿主寄生蟲成蟲或有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三、宿主的類型9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蟲淡水魚體內豆螺體內人、貓體內返回10人獸共患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在某一個發(fā)育階段,既可寄生于人體也可寄生于其它脊椎動物體內注:寄生在人體和其它脊椎動物體內的應是同一發(fā)育階段11保蟲宿主(儲蓄宿主)可以作為寄生蟲病傳染來源的受染脊椎動物,即人獸共患寄生蟲所寄生的其它脊椎動物宿主,它們可以作為人體寄生蟲病的傳染源。轉續(xù)宿主某些寄生蟲的幼蟲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發(fā)育為成蟲,長期保持幼蟲和感染力狀況,若此幼蟲進入正常宿主則發(fā)育為成蟲,這種非正常宿主稱為轉續(xù)宿主。12蟲卵鉤球蚴原尾蚴裂頭蚴成蟲(貓、狗、人)劍水藻內(蝌蚪、蛙、人)13寄生蟲宿主B>一,蟲體清除B=一,部分清除,帶蟲者B<一,寄生蟲病反應,抗損害(B)寄生,損害(一)第3節(jié)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14一、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損害程度取決于寄生蟲的數量和寄生部位

(1)奪取營養(yǎng),影響吸收:如蛔蟲、絳蟲(2)機械性損害:如蛔蟲、包蟲、肺吸蟲(3)毒性和抗原性作用:如阿米巴的分泌物,闊節(jié)絳蟲的排泄物,包蟲的囊液,瘧原蟲的抗原(4)免疫病理:炎癥與變態(tài)反應二、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宿主和寄生蟲相互作用的轉歸15第4章寄生蟲感染免疫的特點一、免疫類型非特異免疫:皮膚、粘膜、胎盤構成的天然屏障,吞噬細胞、補體系統的作用。特異性免疫:

寄生蟲感染后可獲得比較弱的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應答可分為消除性免疫:

宿主能消除體內的寄生蟲,并對再感染有完全的抵抗力如利什曼原蟲患者痊愈后對熱帶利什曼原蟲有長期、特異的抵抗力。

16多數寄生蟲感染可引起宿主對再感染產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宿主體內原有的寄生蟲不能被完全清除,若宿主體內的寄生蟲被清除,則宿主的免疫力則逐漸消失。因此,表現為帶蟲免疫和伴隨免疫。非消除性免疫17帶蟲免疫某些寄生蟲感染可誘導宿主產生一種特異的免疫應答,它可殺傷體內的寄生蟲,但不能消除全部寄生蟲,體內仍殘存少量的寄生蟲,可導致宿主臨床癥狀消失,并具有抗再感染力,一旦體內的寄生蟲全部被消滅,體內獲得性免疫力便會逐漸消失,這種免疫現象叫帶蟲免疫如瘧原蟲,弓形蟲,美洲錐蟲。18某些寄生蟲感染可誘導宿主產生抗再感染的能力,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蟲完全不受所產生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的作用,這種免疫現象叫伴隨免疫如日本血吸蟲。。伴隨免疫19傳染源:寄生蟲所寄生的人或動物,包括病人、帶蟲者、保蟲宿主。易感人群:對寄生蟲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傳播途徑:從傳染源到易感人群的途徑。如經口、皮膚、節(jié)肢動物、人體接觸、胎盤等。第5章寄生蟲的流行和防治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20流行特點:(1)地方性與氣候的溫濕度、中間宿主或媒介昆蟲的分布及季節(jié)消長、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相關。(2)季節(jié)性與中間宿主或媒介昆蟲的分布與季節(jié)消長、相關。(3)自然疫源性因自然環(huán)境有保蟲宿主存在,如荒漠地區(qū)的利什曼病。21

防治原則(1)消除傳染源治療病人、帶蟲者,監(jiān)控疫區(qū)人口流動,管好或捕殺部分保蟲宿主。(2)切斷傳播途徑管糞、管水、消滅媒介昆蟲或中間宿主。(3)保護易感人群加強個人防護,改變生活習慣,預防服藥,涂抹驅避劑。22我國寄生蟲病的流行趨勢和防治對策

一、流行趨勢

1、寄生蟲感染人數多、蟲種多

2、食源性寄生蟲病流行呈上升趨勢

3、機會性寄生蟲病的發(fā)病人數增多

4、主要寄生蟲病疫情仍不穩(wěn)定

5、一些新發(fā)現或病例數量重新回升的寄

生蟲病不容忽視

二、防治對象

1、管理感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23第2節(jié)寄生蟲病的特點及臨床表現

一、寄生蟲病的特征

1、慢性感染和再感染

2、急性感染的特殊性

3、多蟲寄生現象

4、過敏反應

5、幼蟲移行癥和異位寄生

幼蟲移行癥:是指在人體內不能發(fā)育成成蟲的蠕蟲的

幼蟲,進入人體后在機體內移行所致的疾病。

異位寄生:是指有些寄生蟲在常見部位以外的器官

或組織內寄生的現象

6、隱性感染與機會致病24二、臨床表現

發(fā)熱;腹瀉;貧血;營養(yǎng)不良和發(fā)育障礙;過敏

反應;肝、脾腫大;嗜酸粒細胞增多;其他

第二節(jié)寄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