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二章演示文稿_第1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二章演示文稿_第2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二章演示文稿_第3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二章演示文稿_第4頁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二章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二章演示文稿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優(yōu)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二章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與咀嚼系統(tǒng)相關的骨與咀嚼系統(tǒng)相關的肌顳下頜關節(jié)與顱面部相關的點、線、面

頜位咀嚼神經(jīng)控制與咀嚼功能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是將發(fā)揮咀嚼功能的肌肉、頜骨、顳下頜關節(jié)、牙、牙周組織及與其相關的神經(jīng)血管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簡稱為咀嚼系統(tǒng)。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牙列

Artery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牙列上牙列

下牙列咀嚼活動中上、下牙列咬合在一起,在接觸、分開反復交替的咬合運動過程中,搗碎和磨細食物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牙列分型按構成牙的類型分: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按牙列形態(tài)特征分:尖圓型橢圓型方圓型按牙的排列情況分:正常牙列異常牙列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牙列分型乳牙列恒牙列混合牙列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牙列分型尖圓型橢圓型方圓型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牙列的大小牙列的長度與寬度

恒:上:長50mm寬55mm

下:長41mm寬52mm

Terra牙列指數(shù)

牙列寬度/牙列長度×100%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牙正常排列的傾斜規(guī)律近遠中向唇頰舌向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牙列

形態(tài)特征分為:

縱曲線

橫曲線:又稱Wilson曲線補償曲線(上頜)Spee曲線(下頜)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Spee曲線補償曲線牙列

形態(tài)特征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列上頜橫

曲線下頜橫

曲線牙列形態(tài)特征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Bone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骨與咀嚼運動密切相關的頜面部骨有上頜骨、下頜骨、腭骨、蝶骨以及參與構成顳下頜關節(jié)的顳骨。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骨外形一體一腔上頜竇四面前面(臉面)后面(顳下面)上面(眶面)內(nèi)面(鼻面)四突額突顴突腭突牙槽突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骨外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骨外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骨結構特點上頜竇最大的鼻旁竇下壁距上頜第一磨牙根尖最近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骨結構特點牙槽窩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骨結構特點支柱及支架結構尖牙支柱(鼻額支柱):上尖牙區(qū)牙槽突眶內(nèi)緣額骨顴突支柱:上第一磨牙牙槽突顴骨眶外緣

顴弓顱底翼突支柱:上頜骨牙槽突后段蝶骨翼突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骨結構特點支柱及支架結構尖牙支柱顴突支柱翼突支柱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骨外形下頜體(水平部)外面內(nèi)面牙槽突下緣(下頜底)下頜支(垂直部)外面內(nèi)面喙突髁突(關節(jié)突)四個邊緣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骨外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骨內(nèi)部結構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骨薄弱部位薄弱部位易發(fā)生骨折正中聯(lián)合頦孔髁突頸部下頜角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腭骨外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蝶骨外形(上面觀)棘孔視神經(jīng)孔卵圓孔垂體窩小翼圓孔頸動脈溝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蝶骨外形(后面觀)小翼翼鉤翼突外板翼突內(nèi)板翼突窩翼切跡翼突翼管眶上裂大翼大腦面體大翼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骨組成顳鱗:其外面(顳面)構成顳窩的主要部分和顴突,其內(nèi)面(大腦面),下界為巖鱗裂乳突部巖部(顳骨錐體)鼓板關節(jié)窩:顳鱗下面顴弓根部內(nèi)側、鼓部前方。其頂部與顱中窩之間僅隔以薄骨板。后界為鼓鱗裂和巖鱗裂關節(jié)結節(jié):側面觀為一突起,底面觀為一橫嵴,中間稍凹陷

(關節(jié)窩和關節(jié)結節(jié)均是顳下頜關節(jié)的組成部分)

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骨外形(外面觀)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骨外形(下面觀)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肌Muscle

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肌與咀嚼相關的肌群有表情肌、咀嚼肌以及頸部肌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一、咀嚼肌名稱咬肌顳肌翼內(nèi)肌翼外肌淺層深層淺頭深頭上頭下頭起點上頜骨顴突和顴弓下緣前2/3顴弓深面顳窩和顳深筋膜腭骨錐突和上頜結節(jié)翼外板內(nèi)面和腭骨錐突蝶骨大翼顳下面和顳下嵴翼外板外側面止點咬肌粗隆和下頜支外側面下半部下頜支和喙突喙突和下頜支前緣直至下8遠中下頜角內(nèi)側面和翼肌粗隆大部:關節(jié)翼肌窩;小部: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盤主要作用提下頜骨向上、微向前,參與其側方運動提下頜向上,參與側方和后退運動提下頜骨向上,參與其側方運動牽引髁狀突和關節(jié)盤向前,前伸下降下頜,參與側方運動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肌示意圖顳肌咬肌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肌翼外肌下頭翼外肌上頭顳肌翼內(nèi)肌深頭翼內(nèi)肌淺頭頰肌示意圖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二、表情肌與咀嚼系統(tǒng)密切相關的有:

口周圍肌上組

口周圍肌下組

口輪匝肌

頰肌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表情肌口周圍肌分組及名稱起點止點作用上組笑肌腮腺咬肌筋膜口角皮膚牽引口角向外上顴大肌顴骨顴顳縫前方口角皮膚顴小肌顴骨的顴頜縫口角內(nèi)側上唇皮膚提上唇肌上頜骨眶下緣上唇外側皮膚牽引上唇向上提上唇鼻翼肌上頜骨額突鼻大翼、口輪匝肌牽引鼻翼向上提口角肌上頜骨尖牙窩口角皮膚、口輪匝肌上提口角下組降口角肌下頜骨外斜線口角皮膚、口輪匝肌降口角降下唇肌下頜骨外斜線下唇皮膚、黏膜降下唇頦肌下2根尖處骨面頦部皮膚前伸、收緊下唇口輪匝肌淺層固有纖維:從唇的一側至對側閉唇、參與咀嚼、發(fā)音等中層顴肌、上唇方肌、尖牙肌、三角肌、下唇方肌的纖維參與組成深層來自頰肌唇部和唇周圍肌的部分纖維頰肌8牙槽突外側和翼突下頜縫參與口輪匝肌組成牽引口角向后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表情肌示意圖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與咀嚼系統(tǒng)密切相關的有:頸淺肌群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三、頸部肌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頸部肌頸淺肌群肌群名稱起點止點作用頸淺肌群頸闊肌三角肌和胸大肌筋膜下頜體下緣和面下部皮膚降下頜骨、下唇、口角胸鎖乳突肌胸骨柄上、鎖骨胸骨端顳骨乳突兩側:頭后仰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頸部肌舌骨上肌群名稱起點止點血液供應神經(jīng)支配主要作用舌骨上肌群二腹肌后腹:顳骨的乳突切跡前腹:二腹肌窩中間腱中間腱舌下動脈頦下動脈面神經(jīng)的分支下頜舌骨肌神經(jīng)降下頜骨,拉舌骨向前下頜舌骨肌下頜體內(nèi)側下頜舌骨線舌骨體頦下動脈下頜舌骨肌神經(jīng)降下頜骨,拉舌骨向前頦舌骨肌下頜骨頦棘舌骨體頦下動脈舌下神經(jīng)降下頜骨,拉舌骨向前莖突舌骨肌莖突骨體與舌骨大角連接處面動脈的分支面神經(jīng)的分支牽引舌骨向后,拉長口底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頸部肌舌骨下肌群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柄后面舌骨體下緣舌下神經(jīng)降袢下拉舌骨肩胛舌骨肌上腹起自中間腱,下腹起自肩胛切跡附近的肩胛骨上緣舌骨體下緣中間鍵胸骨甲狀肌胸骨柄及鎖骨胸骨端后面甲狀軟骨斜線舌下神經(jīng)降袢名稱起點止點血液供應神經(jīng)支配主要作用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頸部肌示意圖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顳下頜關節(jié)

TMJ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特點咀嚼系統(tǒng)

頜面部唯一的左右雙側聯(lián)動關節(jié)負重靈活穩(wěn)定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組成顳下頜關節(jié)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顳骨關節(jié)面下頜骨髁突關節(jié)囊外韌帶關節(jié)盤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4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一、髁突組成a.前面觀

b.后面觀c.上面觀

d.側面觀l.外極

m.內(nèi)極t.橫嵴

A.前斜面P.后斜面前斜面為功能面后斜面為非功能面形態(tài)個體差異大骨折好發(fā)部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二、顳骨關節(jié)面組成F.關節(jié)窩T.關節(jié)結節(jié)關節(jié)窩頂與顱中窩僅有薄層骨板相隔,最薄處僅1.2mm中耳及顱內(nèi)炎癥外傷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區(qū):髁狀突的前斜面和關節(jié)結節(jié)的后斜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三、關節(jié)盤組成

咀嚼過程中,承受對關節(jié)的擠壓力和緩沖對關節(jié)骨組織壓力作用:分為:1.前帶(anteriorband):較厚約2mm2.中間帶(intermediatezone):該區(qū)最薄約1mm3.后帶(posteriorband):此帶最厚約3mm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關節(jié)盤組成示意圖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關節(jié)盤組成關節(jié)盤上表面關節(jié)盤下表面呈“s”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四、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組成關節(jié)囊:為結締組織構成的韌性強而松薄的纖維囊;內(nèi)覆以滑膜,分泌滑液,潤滑和營養(yǎng)關節(jié)軟骨和關節(jié)盤;關節(jié)腔:上腔:大、松,盤顳關節(jié)(滑動關節(jié))

下腔:小、緊,盤頜關節(jié)(鉸鏈關節(jié))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韌帶:防側方脫位蝶下頜韌帶:懸掛、保護血管神經(jīng)莖突下頜韌帶:防過度向前移位顳下頜關節(jié)五、關節(jié)囊外韌帶組成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關節(jié)囊外韌帶組成示意圖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顳下頜關節(jié)下頜運動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顳下頜關節(jié)升、降頜肌群牙合支配下頜運動協(xié)調完成作用于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運動形式開閉口運動開口型呈“↓”;無關節(jié)彈響、彈跳;無關節(jié)及頜面部疼痛;開口度40mm以上正常的標志:髁突對稱性運動1)開頜運動:小開頜運動:髁突單純的轉動

大開頜運動:轉動+滑動,滑動為主

最大開頜運動:單純轉動2)閉頜運動:循開頜運動原軌跡作相反方向運動

真正的咀嚼運動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5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運動形式前伸后退運動兩側髁突的對稱性運動1)前伸運動:髁突和關節(jié)盤沿關節(jié)結節(jié)后斜面向下方滑動,活動發(fā)生在關節(jié)上腔2)后退運動:循前伸運動原軌跡做相反方向運動正常的標志:雙側髁突運動均勻一致;無關節(jié)雜音及疼痛、無頜面部疼痛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運動形式側方運動髁突的不對稱運動咀嚼運動時:工作側髁突基本上為轉動運動

非工作側的髁突為滑動運動后牙咀嚼食物的主要功能形式正常的標志:整個運動無障礙、頦部的運動范圍約10mm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與顱面部相關的點、線、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點、線、面參照點1.眉間點2.鼻根點3.眶下點4.耳屏中點5.鼻翼點6.口角點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鼻翼耳屏線點、線、面參照線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點、線、面參照面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occlusion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靜態(tài)動態(tài)咀嚼系統(tǒng)前伸側方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垂直及唇(頰)舌向關系覆覆蓋牙合靜態(tài)

牙尖交錯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a.正常覆覆蓋b.對刃c.深覆d.深覆蓋e.反f.開靜態(tài)

牙尖交錯前牙覆

覆蓋的關系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6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a.正常覆

、覆蓋b.后牙反c.正鎖后牙覆

覆蓋的關系acb靜態(tài)牙尖交錯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近遠中向關系靜態(tài)牙尖交錯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面接觸特征靜態(tài)牙尖交錯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理想的牙尖交錯特征:上下牙列中線對齊一牙對二牙尖牙關系正常第一磨牙關系為中性關系前后牙的覆

覆蓋正常靜態(tài)牙尖交錯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由牙尖交錯位向前下、向下的運動該運動過程中,上下牙之間所有的接觸關系皆為前伸關系是一個范圍對刃最大前伸具有臨床意義且可重復的前伸動態(tài)前伸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上頜切牙下頜前伸時切緣相對時的咬合狀態(tài)下頜切牙對刃

:最大前伸:下頜從對刃

繼續(xù)前伸最大前伸咬合狀態(tài)到達動態(tài)前伸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

側方

是指下頜向左側或向右側作咬合運動時,上下牙之間的咬合關系,是一種不對稱性咬合運動

分類:尖牙保護

組牙功能

側方平衡正常自然牙列工作側咬合接觸全口義齒下頜運動產(chǎn)生的咬合接觸動態(tài)牙合側方牙合動態(tài)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

工作側與非工作側后牙全部脫離咬合尖牙保護動態(tài)牙合側方動態(tài)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工作側有兩對以上后牙接觸或一對后牙(通常為第一前磨牙)以及尖牙有咬合接觸工作側其他后牙也可以有、可以沒有明顯咬合接觸組牙功能動態(tài)牙合側方動態(tài)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齒間存在雙側均勻咬合接觸應用于全口義齒修復側方平衡動態(tài)牙合側方動態(tài)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7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頜位Mandibularposition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尖交錯位后退接觸位下頜姿勢位咀嚼系統(tǒng)頜位指下頜相對于上頜乃至于整個顱骨的位置關系基本的可重復的對臨床治療有參考意義相對穩(wěn)定的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尖交錯位(ICP):是牙尖交錯時下頜骨相對于上頜骨或顱骨的位置特點:1.下頜的主要功能位2.隨牙尖交錯

的變化而變化的下頜位置3.牙尖交錯位是

與顳下頜關節(jié)及咀嚼肌三者關系的一個共同標志點頜位牙尖交錯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正常的標志:髁突在關節(jié)窩中基本處于中央位置,即關節(jié)的前、后、上間隙基本相等;雙側髁突形態(tài)和位置對稱,關節(jié)內(nèi)壓力正常在正常垂直高度狀態(tài)下,上、下牙牙尖交錯,接觸廣泛而緊密,具有正常的牙尖斜面引導作用下頜骨的對稱運動中雙側咀嚼肌收縮對稱、有力頜位牙尖交錯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牙尖交錯位正常的意義:牙間交錯位時上下牙有最大的咬合接觸,咀嚼功能最強大髁狀突處于最合適的位置,咀嚼肌群處于最佳工作狀態(tài)下行使最大的咀嚼功能臨床上可作許多檢查、診斷和治療的基準位有利于下頜的各種口腔功能運動的協(xié)調與穩(wěn)定,對防止運動時產(chǎn)生的創(chuàng)傷有積極意義頜位牙尖交錯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后退接觸位(RCP)特點:張力性的邊緣位置后退接觸位時前牙沒有接觸后退下頜的肌收縮是獲得該頜位的重要條件,但后退的幅度主要由韌帶確定無論牙存在與否,后退接觸位恒存在在所有的頜位中,后退接觸位的髁狀突處于生理性的最后位頜位后退接觸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幾個重要概念:鉸鏈運動與鉸鏈位正中關系與正中關系位正中關系一位和二位長正中頜位后退接觸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后退接觸位長正中頜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意義:使具有最大咬合負荷的牙尖交錯位的運動有一定的緩沖余地,是后退接觸位是牙尖交錯位的緩沖位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癥患者,后退接觸位對于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癥的檢查、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的價值臨床在修復缺牙過程中,可以以后退接觸位作為取得牙尖交錯位的參考位后退接觸位頜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姿勢位(MPP):當人直立或端坐,兩眼平視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說話,下頜處于休息狀態(tài),上下牙不接觸時,下頜所處的位置特點:上下牙均無接觸,上下頜牙之間自前向后有個楔形間隙,前端大而后端小,稱之間隙或息止間隙下頜姿勢位時,雙側髁突位于關節(jié)窩的中央略向前下的位置下頜姿勢位頜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8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垂直距離:指下頜在下頜姿勢位時面下1/3的高度,臨床上以鼻底到頦下點的距離來表示在口腔修復、正畸以及正頜外科等口腔臨床醫(yī)療工作中垂直距離非常重要下頜姿勢位頜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意義:上、下牙不接觸,避免了非咀嚼性磨損,牙周及顳下頜關節(jié)組織基本不承受負荷在全口牙缺失做義齒修復確定頜位時,下頜姿勢位可以作為恢復牙尖交錯位的重要參考頜位肌位與牙位是否一致是判斷牙尖交錯位正常與否的重要標志(肌位指從姿勢位開始閉合,其閉口運動軌跡稱為肌力閉合道。該閉合道的終點)下頜姿勢位頜位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運動的范圍:邊緣運動習慣性開閉運動功能運動頜位下頜運動與頜位的關系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概念:指下頜向各個方向所能作最大范圍的運動特點:代表顳下頜關節(jié)及其韌帶和咀嚼肌的功能潛力利用邊緣運動軌跡的對稱性、穩(wěn)定性、流暢性和范圍大小等特點,作為判斷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狀態(tài)的指征頜位下頜運動與頜位的關系邊緣運動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頜位下頜運動與頜位的關系邊緣運動邊緣運動中切點在矢狀面投影的運動軌跡邊緣運動中切點在水平面投影的運動軌跡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

又稱叩齒運動特點:無意識進行的反射性開閉運動頻率、穩(wěn)定性以及速度大小反映了咀嚼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協(xié)調性判斷功能穩(wěn)定性的指標之一下頜運動與頜位的關系習慣性開閉運動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下頜運動與頜位的關系習慣性開閉運動習慣性開閉運動中切點在矢狀面投影的運動軌跡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運動中切點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運動軌跡功能運動下頜運動與頜位的關系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概念:架是用來精確重現(xiàn)咀嚼系統(tǒng)靜態(tài)和動態(tài)關系的機械裝置。它模擬與人體咀嚼系統(tǒng)相當?shù)慕Y構和關節(jié),能模擬下頜各種功能運動作用:用于修復體制作用于學生觀察方便學生理解掌握顳下頜關節(jié)的構造和運動軌跡特征口腔醫(yī)生與技師間信息傳遞的良好載體頜位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頜位架分類按照模擬下頜運動的精度分類半可調架簡易架均值架全可調架按鉸鏈結構不同分類非Arcon型架Arcon型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9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簡易架最簡單的架,它可以再現(xiàn)牙尖交錯咬合可以使上下模型通過一個簡單的鉸鏈軸而進行開閉運動,但是不能模擬下頜的功能運動多用于正畸模型分析分類特點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簡易

架分類結構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均值架臨床醫(yī)生只提供了上下模型和頜位關系記錄時使用可用于制作各種冠類修復體、固定義齒和可摘局部義齒、全口和半口義齒均值架的前伸髁導值固定不可調分類特點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均值

架分類結構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3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半可調架可以與面弓配套使用,從而使牙列模型在架上的開閉運動與患者實際的鉸鏈開閉口運動相吻合通過醫(yī)生提供的髁導斜度數(shù)據(jù)可將患者的前伸髁導斜度轉移到架上,形成與患者個體特征相近的前伸髁導,但不能通過前伸咬合記錄來獲得前伸髁導通過醫(yī)生給定的數(shù)值來調整非工作側Bennett角,但不能通過側方咬合記錄來獲得非工作側Bennett角分類特點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4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半可調

架分類結構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5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全可調架可準確模擬下頜進行前伸、側方和后退運動以及介于其間的各種功能運動時髁突的運動過程架具備形成曲線髁導的可能性雙側髁導結構可獨立地進行調整通過配套的面弓記錄患者的下頜三維運動特征并轉移到架上分類特點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6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全可調

架分類結構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7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Arcon型

架髁球固定在

架的下部,就像髁突位于下頜骨上髁導盤置于牙合架的上部,模擬顳骨的關節(jié)窩可以很真實的模擬患者的下頜運動分類特點全可調

架為“A”型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8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Arcon型架分類結構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09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非Arcon型

架髁球置于

架的上部,而髁導盤置于

架的下部分類特點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10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非Arcon型

架分類結構

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11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系統(tǒng)

咀嚼功能與神經(jīng)控制本文檔共123頁;當前第112頁;編輯于星期六\1點3分咀嚼運動咀嚼運動過程切割搗碎磨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