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三講燃燒熱和中詮釋_第1頁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三講燃燒熱和中詮釋_第2頁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三講燃燒熱和中詮釋_第3頁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三講燃燒熱和中詮釋_第4頁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三講燃燒熱和中詮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燃燒熱和中和熱詮釋化學講師汪老師朱老師(3)注意:①物質(zhì):燃料(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②必須以1

mol可燃物燃燒為標準。③穩(wěn)定化合物是指生成物不能再燃燒并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④用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燃燒熱時,可燃物的系數(shù)定為“1”,其余物質(zhì)可用分數(shù)表示。如:C的燃燒熱:C

(s)

+

1/2O2

(g)

=

CO2

(g)

△H=

-393.5

kJ/molH2的燃燒熱:H2

(g)

+

1/2

O2

(g)=H2O

(l)

△H=

-285.8

kJ/molC8H18的燃燒熱C8H18

(l)

+25/2

O2(g)

=8CO2

(g)+

9H2O(l)

△H=

-5518

kJ/mol一、核心考點1.燃燒熱2.中和熱定義: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中和熱的表示:H+(aq)+OH-(aq)=H2O

(1)

△H=-57.3kJ/mol。注意:①中和反應對象為稀溶液,避免濃酸、濃堿溶解放熱,影響中和熱的測定。②中和熱不包括離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熱、電解質(zhì)電離的吸熱所伴隨的熱效應。③用熱化學方程式表示中和熱時,以生成1

mol水為標準配平其它物質(zhì)的系數(shù)。(3)中和熱的測定實驗【實驗步驟】①在大燒杯底墊泡沫塑料(或紙條),使放入的小燒杯杯口與大燒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或紙條),大燒杯上用泡沫塑料板

(或硬紙板)作蓋板,在板中間開兩個小孔,正好使溫度計和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通過,以達到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熱量損失的目的,如圖所示。該實驗也可在保溫杯中進行。②用一個量筒量取50mL0.50mol/L鹽酸,倒入小燒杯中,并用溫度計測量鹽酸的溫度,記下讀數(shù)。然后把溫度計上的酸用水沖洗干凈。③用另一個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溫度計測量

NaOH溶液的溫度,記下讀數(shù)?!咀⒁馐马棥孔鳛榱繜崞鞯膬x器裝置,其保溫隔熱的效果一定要好。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的配制須準確,且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須稍大于鹽酸的濃度。為使測得的中和熱更準確,所用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宜小不宜大。【誤差分析】計算出的中和熱是否接近57.3kJ/mol,取決于溶液的濃度和體積及其溫度的變化。因此,引起中和熱誤差的因素有:①溶液的濃度不準確;二、考點突破【例1】一些烷烴的燃燒熱如下表:下列表達正確的是(

C

)A.乙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

kJ·mol-1B.穩(wěn)定性:正丁烷>異丁烷【解析】選項A,所給的熱化學方程式中H2O為非穩(wěn)定的氣態(tài),且

ΔH值也與化學計量數(shù)不符,錯誤。選項B,等物質(zhì)的量的正丁烷燃燒釋放出的熱量大于異丁烷,說明正丁烷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異丁烷,能量越高越不穩(wěn)定,所以異丁烷的穩(wěn)定性大于正丁烷。選項C,根【例2】甲醇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zhuǎn)化為氫氣的兩種反應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

△H=+49.0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CH3OH的燃燒熱為192.9kJ·mol-1B.反應①中的能量變化如右圖所示

C.CH3OH轉(zhuǎn)變成H2的過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據(jù)②推知反應【例3】已知下列兩個熱化學方程式2H2

(g)

+

O2

(g)

=

2H2O(l)

△H

=-571.6

kJ/molC3H8(g)

+5O2

(g)

=

3CO2

(g)

+

4H2O(l)

△H

=-

2220.0kJ/mol【例4】已知反應:①101kPa時,2C(s)+O2(g)=2CO(g) △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

△H=-57.3

kJ/mol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

)A.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

kJ/mol【例5】已知H+(aq)+OH-(aq)=H2O(l);ΔH=-57.3kJ·mol-1。以下四個化學反應方程式:①

H2SO4(aq)

+2

NaOH(aq)

=

Na2SO4(aq)

+

2

H2O(l);②

H2SO4(aq)

+

Ba(OH)2(aq)

=

BaSO4(s)

+

2

H2O(l);D三、備考指津2.抓住關(guān)鍵,深化理解(1)理解燃燒熱時要注意幾個關(guān)鍵詞:“條件”、可燃物的標準”、“燃燒程度”、“生成物的特點”、“熱化學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等幾個方面。(3)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