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常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頸椎病肩周炎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七章常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頸椎病肩周炎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七章常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頸椎病肩周炎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七章常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頸椎病肩周炎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七章常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頸椎病肩周炎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常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頸椎病肩周炎演示文稿1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優(yōu)選第七章常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頸椎病肩周炎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第一節(jié)頸椎病3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4●概述●主要功能障礙●康復護理評估●康復護理原則與目標●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指導●小結康復護理學內容簡介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5頸椎病的概述

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頸椎椎間盤組織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病理改變累及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并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發(fā)病率約為10﹪~20﹪,近年來,其發(fā)病有年輕化趨勢,青少年頸椎病患者逐年增多。從事伏案工作者發(fā)病率較高,性別間無差異。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病因頸椎間盤退行性變:是頸椎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最基本原因。損傷:急性損傷可使原已退變的頸椎、椎間盤損害加重而誘發(fā)頸椎病。頸椎先天性的椎管狹窄:是指在胚胎或發(fā)育過程中椎弓根過短,使椎管矢狀徑小于正常(14~16mm)。6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臨床表現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多樣化,故其分型方法也不盡相同。從本病的定義看,是神經,脊髓、神經、血管受到刺激或壓迫而表現的一系列癥狀、體征,故選用以下四種分型。7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

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8臨床表現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神經根型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頸椎病中神經根型發(fā)病率最高(50℅~60℅),是由于頸椎間盤側后方突出、鉤椎關節(jié)或關節(jié)突關節(jié)增生、肥大、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致。9臨床表現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約占頸椎病的10℅~15℅。是由頸椎間盤的突出物刺激或壓迫交感神經纖維,反射性地引起脊髓血管痙攣,缺血而產生脊髓損害的癥狀。10臨床表現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交感型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sympatheticimbalance)本型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太清楚。11臨床表現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椎動脈型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vertebralarterialimpairment)椎間關節(jié)退變壓迫并刺激椎動脈,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臨床癥狀。12臨床表現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診斷要點中年以上患者,根據病史、體檢,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檢查,以及X線攝片(正位、側位、斜位、過伸及過屈位)一般能作出診斷,必要時可輔以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CT、MRI及核醫(yī)學等特殊檢查。13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主要功能障礙神經根型頸椎?。褐饕墓δ苷系K為上肢、手的麻木、無力等上肢功能障礙,病程長者上肢肌可有萎縮。患肢上舉、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嚴重者可影響ADL能力。14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脊髓型頸椎?。阂绹乐爻潭龋赡鼙憩F為四肢麻本、無力、步態(tài)異常,影響上下肢功能,嚴重者可能截癱。15主要功能障礙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椎動脈型頸椎?。阂话阌绊懰闹δ埽p度影響生活和工作,但頭暈嚴重者亦可影響ADL能力。交感型頸椎?。翰挥绊懰闹δ埽越桓猩窠浭艽碳橹饕憩F。16主要功能障礙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評估神經根型頸椎病評估: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日本學者田中靖久等人的評價方法較為全面而實用,值得借鑒,其正常值為20分。

17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

神經根型頸椎病評價表癥狀9分項目評分項目評分頸肩部的疼痛與不適沒有3時有2常有或有時嚴重1d.常很嚴重0C.手指疼痛與麻木a.沒有3b.時有2c.常有或有時嚴重1d.常很嚴重0B.上肢疼痛與麻木a.沒有3b.時有2c.常有或有時嚴重1d.常很嚴重018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體征8分項目評分項目評分A.椎間孔擠壓試驗B.感覺a.陰性3a.正常2b.頸肩痛(+)頸椎運動受限(-)2b.輕度障礙1c.頸肩手痛(+)頸椎運動受限(-)1c.明顯障礙0或頸肩手痛(+)頸椎運動受限(+)d.頸肩手痛(+)頸椎運動受限(+)0C.肌力D.腱反射a.正常2a.正常1b.輕度減退1b.減弱或消失0c.明顯減退019

神經根型頸椎病評價表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工作生活能力3分和手功能0分

項目評分項目評分工作和生活能力手的功能a.正常3a.正常0b.不能持續(xù)2b.僅有無力、不適而無功能障礙-1c.輕度障礙1c.有功能障礙-2d.不能完成020

神經根型頸椎病評價表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脊髓型頸椎病評估(日本整形外科雜志,1956)脊髓型頸椎病評價表的正常得分17分。21康復護理評估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脊髓型頸椎病評價表項目評分項目評分Ⅰ.上肢運動功能

Ⅲ.感覺不能自己進食0A.上肢:嚴重障礙0不能持筷但能用勺進餐1輕度障礙1手不靈活但能持筷進餐2正常2用筷子進食及做家務有少許困難3B.下肢:(0~2同上肢)無障礙但有病理反射4C.軀干:(0~2同上肢)Ⅱ.下肢運動功能Ⅳ.膀胱功能不能行走(臥床不起)0尿閉0用拐可在平地行走少許1尿潴留,使大勁排尿1可上下樓梯,但需扶扶梯2排尿異常2行走不穩(wěn),也不能快走3正常3無障礙但有病理反射422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原則與目標康復護理原則:提高防病意識,增強治療信心,掌握康復護理方法,循序漸近,持之以恒。23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目標:短期目標:焦慮有所減輕,心理舒適感增加。疼痛得以解除,能獨立或部分獨立進行軀體活動。長期目標:加強鍛煉,加強頸部姿勢的調整,患者不舒適的癥狀減輕或得到控制。24康復護理原則與目標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措施頸椎病患者的睡姿及睡枕睡眠應以仰臥為主,頭應放于枕頭中央,側臥為輔,要左右交替,側臥時左右膝關節(jié)微屈對置。俯臥、半俯臥、半仰臥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25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頸托和圍領主要起制動作用,用于限制頸椎過度活動,而患者行動不受影響。

26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頸椎牽引的康復護理27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配合物理治療的康復護理

常用的方法有:石蠟療法、紅外線、磁療、直流電離子導入、超短波、超聲波、運動療法等。28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手法治療的康復護理

手法治療簡便易行,有很好的療效,可疏通經脈,減輕疼痛、麻木,緩解肌緊張與痙攣,加大椎間隙與椎間孔,整復滑膜嵌頓及小關節(jié)半脫位,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但切忌粗暴。29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指導藥物指導脊髓型的頸椎病常用藥物:鎮(zhèn)痛藥非甾體抗炎藥(NSAID),如:吲哚美辛(消炎痛)30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糾正不良姿勢

由于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fā)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故糾正生活、工作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對頸椎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通常伏案、或低頭工作者多見。31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體育鍛煉

合理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調整頸部組織間的相互關系,使相應的神經肌肉得到有規(guī)律的牽拉,有助于頸部活動功能的恢復,增加頸椎的穩(wěn)定性,長期堅持對鞏固療效、預防復發(fā)有積極的意義。32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防止外傷避免各種生活意外及運動損傷,如乘車中睡眠,急剎車時,極易造成頸椎損傷,故應防止坐車時盡量不要打磕睡。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在頭頸部發(fā)生外傷后,應及時去醫(yī)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33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飲食

頸椎病患者尤其應多攝取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品,如豆類、瘦肉,海帶、紫菜、木耳等,可達到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的作用,尤其是新鮮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對防止頸推病進一步發(fā)展更加有益。34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掌握頸椎病的定義和分型◆掌握各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了解頸椎病的評估方法◆熟悉頸椎病的康復護理措施及預防

小結35康復護理學目錄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第二節(jié)肩周炎36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37●概述●主要功能障礙●康復護理評估●康復護理原則與目標●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指導●小結康復護理學內容簡介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38概述定義:肩周炎(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又稱粘連性肩關節(jié)囊炎。多見于中年人和老年人,50歲左右易患,女性多于男性。本病有自愈趨勢,約需要2年左右,常因功能障礙而就診??祻妥o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病因是多種原因致肩盂肱關節(jié)囊炎性粘連、僵硬,以肩關節(jié)周圍疼痛,各方向活動受限,影像學顯示關節(jié)腔變狹窄和輕度骨質疏松為臨床特點。它是在肩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退變基礎上發(fā)生的,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外傷史或某些誘因如慢性勞損、局部潮濕受寒等,或繼發(fā)于肩部軟組織及全身性疾病。39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病理分期疼痛期

病變主要位于肩關節(jié)囊,肩關節(jié)造影常顯示有關節(jié)囊孿縮,關節(jié)下隱窩閉塞,關節(jié)腔容量減少,肱二頭肌腱粘連。

僵硬期

此期的臨床表現為持續(xù)性肩痛,夜間加重,不能入眠,上臂活動及盂肱關節(jié)活動受限達高峰,通常在7~12個月或數年后疼痛逐漸緩解,進入末期。

恢復期

約7~12個月后,炎癥逐漸消退,疼痛逐漸減輕,肩部粘連緩慢性、進行性松解,活動度逐漸增加。

40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診斷要點體格檢查:可見肩部活動明顯受限,壓痛點不太固定?;灆z查:常無陽性發(fā)現??捎刑悄虿∈贰線檢查:早期陰性,久可顯示骨質疏松,偶有肩袖鈣化。

41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主要功能障礙肩關節(jié)疼痛疼痛是突出的癥狀。疼痛的特點一般位于肩部前外側,也可擴大到腕部或手指,有的放射至后背、三角肌、三頭肌、二頭肌。肩關節(jié)活動障礙和肌萎縮無力

三角肌出現萎縮,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活動以外展和內旋受限為主,其次為外旋,肩關節(jié)屈曲受累常較輕。由于肩關節(jié)外展、內旋、外旋受限,因而常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42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評估早期肩周炎的主要功能障礙是因肩關節(jié)疼痛而致活動范圍受限,進一步限制活動,最終致凍結肩。還可進行綜合性評估,如ADL評估等,這里推薦Rewe肩功能評定。本法總評標準:優(yōu)秀:100~85,好:84~70,一般:69~50,

差:≤4043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

項目評分項目評分I.疼痛Ⅱ.穩(wěn)定性評分無疼痛15正常:肩部在任何部位都堅強而穩(wěn)定25活動時輕微疼痛12肩部功能基本正常,無半脫位或脫位20在無疼痛基礎上活動時疼痛增加6肩部外展,外旋受限,輕度半脫位10活動時中度或嚴重的疼痛3復發(fā)性半脫位5嚴重疼痛,需依靠藥物0復發(fā)性脫位0Ⅲ.運動Ⅳ.肌力(與對側肩部對比,可用徒手,拉力器或Cybex)

ⅰ.外展151°~170°15正常10

ⅱ.前屈120°~150°12良好691°~119°7一般4

31°~60°5差0﹤30°0ⅲ.外旋(上臂放在一側)

80°560°330°2﹤30°0ⅳ.內旋拇指觸至肩胛角5

拇指可觸及骶尾部3

拇指可觸及股骨粗隆2

拇指可觸及股骨粗隆以下0

Ⅴ.功能ⅰ.正常功能25(可以進行所有的日常生活和體育娛樂活動;可提重12kg以上;可游泳、打網球和投擲)

ⅱ.中等程度受限20(可以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動;可游泳和提重6~8kg;可打網球但打壘球受限)

ⅲ.頭上方的工作中度受限;10(可提重中度受限﹤4kg;田徑運動中度受限;不能投擲和打網球,生活自理能力差如洗臉、梳頭等活動,有時需要幫助)ⅳ.明顯功能受限5(不能進行通常的工作和提物;不能參加體育活動;沒有幫助不能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動)ⅴ.上肢完全殘疾044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原則與目標康復護理原則:

是針對肩周炎的不同時期,或是其不同癥狀的嚴重程度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45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5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目標:短期目標:解除疼痛,預防關節(jié)功能障礙為目的。長期目標:消除恢復期殘余癥狀,主要以繼續(xù)加強功能鍛煉為原則,增強肌肉力量,恢復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彈性和收縮功能,以達到全面康復和預防復發(fā)的目的且ADL的水平提高并能夠預防疾病發(fā)生的誘因。46康復護理原則與目標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6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措施緩解疼痛肩周炎患者的肩關節(jié)及周圍組織肌肉疼痛具有持久性,夜間自覺加重,影響睡眠。47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7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保護肩關節(jié)在同一體位下避免長時間患側肩關節(jié)負荷,例如患肢提舉重物等;維持良好姿勢,減輕對患肩的擠壓;48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8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良肢位

較好的體位是仰臥位時在患側肩下放置一薄枕,使肩關節(jié)呈水平位,如此可使肌肉、韌帶及關節(jié)獲得最大限度的放松與休息。49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49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關節(jié)松動術主要是用來活動、牽伸關節(jié)??筛纳蒲貉h(huán)、減輕肌痙攣。50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0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按摩按摩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治療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按摩治療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51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1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功能鍛煉1.下垂擺動練習2.上肢無痛或輕痛范圍內的功能練習

由于粘連組織有時不能單純依靠擺動得到足夠牽張,此時宜在無痛或輕痛(可承受)范圍內作牽張練習,包括用體操棒或吊環(huán)等,用健側帶動患側的各軸位練習。每次10~15分鐘,1~2次/天。52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2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指導用藥指導

肩周炎患者痛點局限時,可局部注射醋酸潑尼松龍或復方倍他米松能明顯緩解疼痛;疼痛持續(xù)、夜間難以入睡時,可短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并加以適量口服肌松弛劑。53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3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加強生活護理防受寒、防過勞、防外傷。54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4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護理指導

肩周炎患者在醫(yī)院治療一段時間后,出院回家最有效的治療是自我鍛煉。55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5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梳頭雙手交替動作,由前額,頭頂,枕后,耳后,向前,縱向繞頭一圈,類似梳頭動作,每組可15~20次,每日3~5組。56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6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爬墻練習患肢上舉用力盡量向上爬墻每日爭取多向上數一道磚縫逐漸可鍛煉抬高患肢,直至正常57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7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攬腰即將兩手在腰后相握以健手拉患肢,使肩內旋、內收逐漸增加摸背程度58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8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拉輪練習在墻或樹上安滑輪,并穿過一繩,兩端各系一小木棍,往復拉動鍛煉。屈肘甩手展翅體操棒聯系59康復護理指導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59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小結◆掌握肩周炎的定義和病理分型◆了解肩周炎引起的主要功能障礙和評定方法◆熟悉肩周炎的護理措施◆掌握肩周炎的家中自我鍛煉方法60康復護理學目錄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0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第三節(jié)下腰痛61康復護理學一、急性腰扭傷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1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62●概述●主要功能障礙●康復護理評估●康復護理原則與目標●康復護理措施●康復護理指導●小結康復護理學內容簡介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2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概述◆定義

急性腰扭傷(acutelumbarmusclesprain)是指在勞動或運動中腰部肌肉、筋膜、韌帶和小關節(jié)承受超負荷活動引起的損傷,并表現出一系列的臨床癥狀。63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3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概述◆病因及流行病學

■急性腰扭傷常見于40歲以上中年人?!龀R耘?、受風著涼引起,也有在睡眠后突然發(fā)現腰痛逐漸加重。■一般發(fā)病前有過勞累史。64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4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概述■常見病因有:

①腰扭傷:行走滑倒、跳躍、閃扭身軀、跑步。

②腰挫裂傷:腰挫裂傷是較為嚴重的損傷,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過程中,用力過猛或姿勢不正,使腰部活動范圍過大,超過局部組織的彈性限度,造成肌肉、肌腱和韌帶的拉傷。最常發(fā)生的部位是骶棘肌。65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5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概述◆診斷要點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鰝笾卣咛弁磩×?,立即不能活動。輕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鰴z查時見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側彎及骶棘肌痙攣。在損傷部位可找到明顯壓痛點。X線檢查早期無異常發(fā)現。66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6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主要功能障礙■腰痛■腰部活動稍受限■姿勢異?!鲂睦碚系K67康復護理學本文檔共71頁;當前第67頁;編輯于星期三\9點31分康復護理評估◆疼痛評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