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的去看別人的銷售經(jīng)驗推薦閱讀_第1頁
不要盲目的去看別人的銷售經(jīng)驗推薦閱讀_第2頁
不要盲目的去看別人的銷售經(jīng)驗推薦閱讀_第3頁
不要盲目的去看別人的銷售經(jīng)驗推薦閱讀_第4頁
不要盲目的去看別人的銷售經(jīng)驗推薦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不要盲目的去看別人的銷售經(jīng)驗[推薦閱讀]第一篇:不要盲目的去看別人的銷售經(jīng)驗前不久,和一個小學妹一起去一個客戶朋友那里玩,回來的路上她一直問一些做市場的事情。于是我就從怎么調(diào)查市場到怎么開客戶,再到怎么去拜訪客戶以及怎么切入產(chǎn)品給他說了一遍。講之前我告訴她說這是我做市場的方法,僅供參考,不可迷信。講到最后我甚至把我當初剛做業(yè)務的時候見到客戶就顫抖這糗事都說出來了,為的是告訴他怎么去逼迫自己突破。誰知道我說完這些以后她告訴說這些她都懂,都知道。她想讓我說一些她欠缺的,這就把我難住了,她欠缺什么?我一直在給業(yè)務員說的都是上面那幾點,沒有別的啊!專業(yè)知識他肯定要比我懂的更多,她是農(nóng)學專業(yè)畢業(yè)的,并且坦白來講她從事農(nóng)資銷售要比我時間還早一點,市場知識她說她都懂。那如果專業(yè)知識和市場知識她都知道了,她還是感覺業(yè)務做的不好,還覺得自己欠缺點東西,這些東西應該是什么?不能不能引起我的思考。專業(yè)的知識和沉著的心態(tài)是新手最欠缺的,有了這兩個東西,就能很清晰把自己和客戶的關系定位。我想她欠缺的應該確實有兩個東西,一是屬于自己的知識,就是說會的東西自己不一定會用,當然也包括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知識在業(yè)務員的銷售過程中不僅僅是要傳授給客戶或者農(nóng)民,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產(chǎn)品揉進去銷售掉,顯然她這方面有點欠缺。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的在一些朋友聚會或者和業(yè)務員聊天的時候說:我是一個做業(yè)務的,我不是一個老師,我要做的不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而是要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并且是可持續(xù)的裝進自己的口袋。不能把自己的知識真正利用起來,這是她欠缺的之一。二是一種心態(tài),沉著的心態(tài),平穩(wěn)的心態(tài),用心的心態(tài),認真的心態(tài),專研的心態(tài),放得開的心態(tài)等,而沉著應該是她最欠缺的,沒有沉著就不能很清晰的把自己和客戶的關系定位。做銷售,我其實是不喜歡說話的,因為那些決定成功的因素都是不愿意告訴別人或者不敢告訴別人,甚至于不能告訴別人的。既然這些不能說,那么多廢話又有什么用?即便有一天成功了,也還是不能告訴別人怎么樣才可以成功,因為偶然的因素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而這個偶然的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zhuǎn)移的。從聽說中獲得的經(jīng)驗有時候只是傳說,如果太買迷信了,就會成為笑話。首先,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的經(jīng)理在公司的公共場合培訓的時候不會說,曾經(jīng)他起家是因為他背著老東家加工假冒了老東家的產(chǎn)品;當然你的領導也不會告訴你他曾經(jīng)去嫖娼嫖出來了一個大客戶,而這個大客戶在他業(yè)務員的生涯中每年為他做的貢獻是他總業(yè)績的百分之六十。那他會給你說一些什么?毫無疑問,是一些你隨便百度都可以找到的東西,這些東西千篇一律:怎么刻苦,怎么在客戶那里當苦力,甚至于怎么在客戶那里死纏爛打做出來業(yè)績等等。再講兩個案例,是獸藥行業(yè)的,有一個業(yè)務員在07年的時候拿了800塊錢去云南,等他坐車到目的地的時候身上還有400塊錢,毫無疑問就這些錢他都可能回不去,所以在選準了一個經(jīng)銷商后天天過去。因為做獸藥的經(jīng)銷商一般都帶著打飼料,他就每天過去什么都不說,去了就幫著客戶打飼料,吃飯一到就到一邊隨便吃點,晚上睡一個小車站里。一個多星期過去了,經(jīng)銷商沉不住氣了,拉著他說,小伙子你過來,你是那個廠家的?你來我這里都這么多天了,也不介紹自己也不介紹產(chǎn)品,光干活弄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你把你產(chǎn)品拿過來我看看。這時候他才拿出來公司的畫冊給經(jīng)銷商看,經(jīng)銷商看完以后對他說:對不起小伙子,我現(xiàn)在做的是其他廠家的,所以你的我做不了,不過你放心我給你找兩個朋友,他們現(xiàn)在手頭正找些產(chǎn)品呢。于是經(jīng)銷商開車帶著他找了兩個經(jīng)銷商的朋友,一下訂出去一萬多塊錢的貨,他一個月的任務完成了。這個故事后來成了行業(yè)的傳說,幾乎每個人都在說。我們也有幸聽老師說到了,我有一個同學就開始了迷信這傳說。畢業(yè)以后去一個鄉(xiāng)鎮(zhèn)做飼料,找到一個當?shù)刈龅谋容^大的飼料經(jīng)銷商,仿照聽來的做法天天鍥而不舍的給經(jīng)銷商干活、掃地,即便他干了幾天經(jīng)銷商還是沒有做他的產(chǎn)品,并揚言:告訴他你不用再來了,再來我也不做。于是我那個同學就以失敗告終了。其實我的這位同學照本宣科了,只學到了別人吃苦耐勞的一面而沒有學到人家技巧的一面,并且很多事情并不是一招吃遍天下的,所以失敗就在所難免了。事實上就是這樣,因為迷信傳說使自己成了一個笑話。其實農(nóng)資行業(yè)當中也不乏這些的案例。我們可以借鑒經(jīng)驗,但必須勤學多問,動腦思考,因為沒有人可以給你現(xiàn)成的答案。那么關于那些經(jīng)驗到底應該怎么對待?我們一直在說,我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所以經(jīng)驗對于我們的作用毋庸置疑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不應該是迷信,而應該是吸收進來轉(zhuǎn)化成為自己的。自己還要勤學好問,多動腦多思考,因為沒有人可以給你現(xiàn)成的答案。關于講座,我們國家不乏一些非常好的講師,如果你聽他們的課最后只要記住一點并且去無限的放大,你就會受益匪淺。而如果你記住了他們講的所有東西,那最后你將遺憾終生。舉個例子,我看葉茂中的書,那么厚最后就記住了一句話差異化,而那廝告訴不了我怎么去找差異化;看路長全的書就看了一個分割營銷,最后他講的怎么去搞分割營銷我一個都沒有記住。不是沒有記住,是記住了也沒有用,路長全的分割營銷其實和葉茂中的差異化是一個東西,只是換了一個說法而已。人家能找到差異化在于人家的思維方式和對行業(yè)的大量信息儲備,絕對不是因為簡簡單單的聽別人說的技巧。所以我們要有選擇性的去吸收講師的一些東西,而不應該迷信。其實,做銷售和生活一樣,學習東西切不可浮躁,不要想著有現(xiàn)車的經(jīng)驗或者方法能告訴你,如果那些方法他本人可以做得到他干嘛還在給你廢話???早就自己跑去賺錢了。我見到過的一個講師,我們一起去見客戶,他見了客戶連和客戶正常交流都沒有辦法進行下去,但是我也在另外一個場合見到過他侃侃而談的在告訴業(yè)務員應該怎么去做業(yè)務,如果你迷信他你能把業(yè)務做好嗎?也許能,但是記住那是運氣的成分居多,是不可持續(xù)的。很多東西都應該是自己在生活中的積累,還是那句話,你能看到的能知道的都不是決定人成功的因素,而真正決定人成功的因素都是你看不到的,所知不道的,是需要你用心去找。第二篇:銷售管理常見誤區(qū):盲目相信經(jīng)驗誤區(qū)一:盲目相信經(jīng)驗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當今企業(yè)生存與發(fā)展的唯一出路。中國企業(yè)的外部環(huán)境日新月異,企業(yè)的經(jīng)營風格更是千變?nèi)f化。這就要求企業(yè)必須在經(jīng)營實踐中堅持市場營銷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真抓實干,克服盲目守舊的營銷近視行為,使企業(yè)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持續(xù)發(fā)展。目前,仍有許多企業(yè),特別是那些擁有名牌或“拳頭”產(chǎn)品的企業(yè),對自己歷盡千辛萬苦創(chuàng)造的優(yōu)質(zhì)名牌產(chǎn)品依戀不舍,抱著陳舊的經(jīng)營方式,死守舊的觀念。一味憑借以往成功的經(jīng)驗,所謂一招鮮吃遍天在現(xiàn)行的市場環(huán)境中是很難行得通的?!敖?jīng)驗主義害死人”是許多營銷管理者得出的結(jié)論。經(jīng)驗化管理常常表現(xiàn)出以下幾種類型:1、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成功者沉湎于以往的經(jīng)驗,不愿意新的嘗試。成功者滿足于取得的成就,曾經(jīng)造就我們今天強大的因素,也許正是我們未來的絆腳石。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李健熙有一句話深入三星人心:“除了老婆和孩子,其它一切都要改變?!绷晳T于守住已取得的成果,變得保守、怯弱。取得了成功,卻喪失了創(chuàng)新的勇氣。過于愛惜自己的名聲,變得患得患失,從而使企業(yè)的營銷團隊失去了活力。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嗎?成功的企業(yè)各有各的不同,盲目照搬模仿標桿企業(yè)的成功范例,很多企業(yè)通過引進知名企業(yè)的人才,以此復制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其效果并非一定理想。古人尚且能夠認識到“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為枳”,況且我們乎?引進的人才在介入初期,切忌存在立功心切、急功好利的心態(tài),想當然希望再次復制原有成功模式,恰恰忘記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企業(yè)之間存在著差異性。這種“刻舟求劍”的營銷行為,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3、欠缺創(chuàng)新意識,缺乏新理念配套落地機制。雖然企業(yè)管理者認識到變革的重要性,引入新的經(jīng)營理念,口號標準隨處可見,未能貫徹宣導以達成共識,上下同心,同心協(xié)力,工作行為仍然由傳統(tǒng)觀念支配,同時,缺乏新理念貫徹落地的配套機制、執(zhí)行標準、過程追蹤和考核體系,導致變革失利,這些均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第三篇:不要輕易責怪別人不要輕易責怪別人在待人處事中,人們最容易犯得一個錯誤就是隨意指責別人。這也許是由于年輕氣盛,也許是由于絕對自信。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提醒你,指責是對別人自尊心的一種傷害,是很難讓人原諒的錯誤,如果你不想讓身邊有太多的敵人,那就請口下留情,別總?cè)ブ肛焺e人。人的本性就是這樣,無論他做得有多么不對,他寧愿自責而不希望別人指責他。別人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在你想要指責別人的時候,你記住,指責就像放出的信鴿一樣,它總要飛回來的。因此,指責不僅會使你得罪了對方,而且他在一定的時候來指責你。即使是對下屬的失職,指責也是徒勞無益的。如果你只是想要發(fā)泄自己的不滿,那么你得想想,這種不滿不僅不會為對方所接受,而且就此樹立了一個敵人;如果你是為了糾正對方的錯誤,那為什么不去誠懇的幫助他分析原因呢?手段應當為目的服務,只有懷有不良的動機,才會采用不良的手段。許多成功者的秘密就是只在于他們從不指責別人,從不說別人的壞話。不過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故意這么做的,為了防止今后再有此類事情發(fā)生,我們最好分析一下原因這種真心誠意的幫助,遠比指責的作用明顯而有效。另外,對于他人明顯的錯誤,你最好不要直接糾正,否則好像故意要顯得你高明,因而又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的牢記,非原則之爭,要多個對方以取勝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樹敵,而且也許已使對方的某種報復得到了滿足,于己也沒有什么損失。何必為此結(jié)怨別人?對于原則性的錯誤,你也得盡量含蓄的進行示意。既然你愿意是為了讓對方接受你的意見,何必以傷人的舉動來凸顯自己。微笑、眼色、語調(diào)、手勢都能表達你的意見,唯獨不要直接說”你說的不對“”你錯了"等等,因為這等于再告訴并要求對方承認;自己比他高明,能改變他的觀點,而這實際上是一種挑釁。商量的口吻、請教的誠意、輕松地幽默、會意的眼神,定會使對方心服的改變自己的錯誤。要知道,大多數(shù)人生來就具有偏見、嫉妒、貪婪和高傲等,人們一般都不愿改變自己的意愿、他們?nèi)粲绣e誤,往往情愿自己改變。如果別人策略性地加以指出,則其也會欣然接受并為自己的坦率和求實精神而自豪。假如由于你的過失而傷害了別人,你得及時向人道歉,這樣的舉動可以化敵為友,徹底消除對方的敵意,說不定你們今后會相處的更好。既然得罪了別人,當時你自己一定得到了某種”發(fā)泄“,預期待別人的反擊而不知何時會飛來一只暗箭,遠不如主動上前致意,一邊盡釋前嫌,演繹流傳千古的“將相和”。為了避免樹敵,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這就是與人爭吵時不要非掙上風不可。請相信這一點,爭吵中沒有勝者。即使你口頭勝利,但與此同時,你又樹立了一個對你心懷怨恨的敵人。爭吵總有一定原因,總為一定的目的,如果你真像是問題得到解決,就絕不要用爭吵的方式。爭吵出去是人結(jié)怨樹敵,在公眾面前破壞自己溫文爾雅的形象外,沒有絲毫的作用。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觀點不同而引起的爭論,就更應該避免爭個高低。如果你一面公開提出自己的主張,一面又對所有不同的意見進行抨擊,那可是太不明智了,智慧使自己孤立。如果你經(jīng)常如此,那么你的意見再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你不在場時別人會比你在場時更高興。你知道的這么多,誰也不能反駁你,人們也就不再反駁你,從此再沒有人跟你辯論,而你多動的東西也就不過如此,災難從與人交往中得到絲毫的補充。因為辯論而傷害別人的自尊心、結(jié)怨于人,這實在不是聰明的做法?!岸鄠€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墻”,生活中你要注意盡量避免樹敵,更不要做因指責別人而得罪人的蠢事第四篇:不要指望別人感激你不要指望別人感激你◆忘記感謝乃是人的天性,如果我們一直期望別人的感恩,多半是自尋煩惱。◆要假追求真正的快樂,就必須拋棄別人會不會感激的念頭,只享受付出的代價?!襞c其擔心他人不知感恩,不如不予預期。我最近碰到一個氣憤填膺的人,有人警告我碰到他15分鐘內(nèi)就一定會談起那件事,果然如此。令他氣憤的事發(fā)生在11個月前,可是他還是一提起就生氣。他簡直不能談別的事。他為34位員工發(fā)了10000元獎金——每人大概300元,結(jié)果沒有一個人謝謝他。他抱怨說;“我很遺憾,我居然發(fā)給他們獎金?!币晃皇ト苏f過:“一個憤怒的人,渾身都是毒?!蔽抑孕耐槊媲斑@樣渾身是毒的人。他有60歲了。人壽保險公司統(tǒng)計我們還能活著的年數(shù)平均是目前年齡與80歲之間差數(shù)的三分之二。這位仁兄——如果他夠幸運——大概還可活十四五年。結(jié)果他浪費了有限的余生中的將近一整年,為過去的事憤恨不平。我實在同情他。除了憤恨與自憐,他大可自問為什么人家不感激他。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待遇太低、工時太長,或是員工認為獎金是他們應得的一部分。也許他自己是個挑剔又不知感謝的人,以致別人不敢也不想去感謝他。或許大家覺得反正大部他利潤都要繳稅,不如當成獎金。不過反過來說,也可能員工真的是自私、卑鄙、沒有禮貌。也許是這樣,也許是那樣。我也不會比你更了解整個情況。我倒是知道英國約翰遜博士說過:“感恩是極有教養(yǎng)的產(chǎn)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蔽业闹攸c是:他指望別人感恩乃是一項一般性的錯誤,他實在不了解人性。如果你救了一個人的性命,你會期望他感恩嗎?你可能會——可是塞繆爾在他當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師,曾使78個罪犯免上電椅。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登門道謝,或至少寄個圣誕卡來?我想你猜對了——一個都沒有。耶穌基督在一個下午使10個癱子起立行走——但是有幾個人回來感謝他呢?只有一位。耶穌基督環(huán)顧門徒問道:“其他9位呢?”他們?nèi)芰?,謝也不謝就跑得無影無蹤!讓我來問問大家:像你我這樣平凡的人給了人一點小恩惠,憑什么就希望得到比耶穌更多的感恩?如果跟錢有關,那就更沒指望啦!查爾斯曾幫助過一位銀行出納,這位銀行出納挪用銀行基金去做股票而造成虧損,查爾斯他補足金額以免吃上官司,這位出納員是否感謝他呢?是感謝他,但只是一陣子,后來他還跟隨這位救過他的人作對——就是這位曾經(jīng)救他脫離牢獄之災的人。你如果送你親戚100萬美元,他應該會感謝你吧?卡耐基就資助過他的親戚,不過如果他重新活過來,一定會很震驚地發(fā)現(xiàn)這位親戚正在詛咒他呢!為什么呢?因為卡耐基遺留了3億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他只繼承了100美元。人間之事就是這樣。人性就是人性——你也不用指望會有所改變。何不干脆接受呢?我認識一位老婦人,一天到晚抱怨自己孤獨。沒有一個親戚愿意接近她。我去看望她,她會花幾個鐘頭喋喋不休地告訴我,她侄兒小的時候,她是怎樣照顧他們的。他們得了麻疹、百日咳,都有是她照看的,他們跟隨她住了許多年,還資助一位侄子讀完了商業(yè)學校,直到他結(jié)婚前,他們都住在她家。這些侄子回來看望她嗎?噢!有的!有時候!完全是出于義務性的。他們都怕回去看她,因為想到要坐幾個小時聽那些老調(diào),無休無止的埋怨與自憐永遠在等著他們。當這位婦人發(fā)現(xiàn)威逼利誘也沒法叫她的侄子們回來看她后,她就剩下最后一個絕招——心臟病發(fā)作。這心臟是裝出來的嗎?當然不是,醫(yī)生也說她的心臟相當神經(jīng)質(zhì),常常心悸??墒轻t(yī)生也束手無策,因為她的問題是情緒性的。這位婦人重要的是關愛與注意,但是我以為她要的是“感恩”,可惜她大概永遠也得到感激或敬愛,因為她認為這是應得的,她要求別人給她這些。有多少人都跟她一樣,因為別人都忘恩負義,因為孤獨,因為被人疏忽而生病。他們渴望被愛,但是在這世上真正能得到愛的惟一方式,就是不索求,相反的,還要不求回報的付出。這聽起來好像太不實際、太理想化了?其實不然!這是追求幸福最好的一種方法。要追求真正的快樂,就必須拋棄別人會不會感恩的念頭,只享受付出的快樂。為人父母都一向怨恨子女不知感恩??墒侨绻覀儾唤逃麄儯瑸槿俗优咴趺磿栏卸髂??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隨地生長的雜草。感恩則有如玫瑰,需要細心栽培及愛心的滋潤。如果子女不知感恩,應該怪誰?也許該怪的就是自己。如果我們從來不教導他們向別人表示感謝,怎么能期望他們來謝我們?我認識一位朋友,他在一家紙盒廠工作得很辛苦。他娶了一位寡婦,她說服他向別人借了錢送她的兩個兒子上大學。他的月薪得用來支付食物、房租等。他像苦力一樣苦干了四年,而且從不埋怨。有人感謝他嗎?沒有,他太太認為是理所當然,那兩個兒子當然也是一樣。他們一點也不覺得對這位繼父有任何虧欠,即使只是道謝一聲。這怪誰呢?這兩個兒子嗎?也許!可是這位母親不是更不該嗎?她認為這兩個年輕的生命不應該有這種義務的負擔,她不要她的兒子“由負債”開始他們的人生。因此她從沒想到要說:“你們的繼父資助你們念大學,多好的人啊!”相反的,她的態(tài)度卻是,“噢!那是他起碼該做到的?!彼詾闆]有加給他們?nèi)魏呜摀?,可是實際上產(chǎn)生了一種危險的想法,認為這個世界有義務讓他們活下去。果然后來,有一位男孩想向老板“借”點錢,結(jié)果身系囹圄。我們一定得記住,孩子是我們造就的。讓我們不要忘了,要想有感恩的子女,只有自己先成為感恩的人。我們的所言所行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詆毀別人的善意。也千萬別說:“看看表妹送來的圣誕禮物,都是她自己做的,連一毛錢也舍不得花!”這種反應對我們可能是件小事,但是孩子們卻聽進去了。因此,我們最好這么說:“表妹準備這份圣誕禮物,一定花費了不少時間!她真好!我們得寫信謝謝她?!边@樣,我們的子女在無意中也學會養(yǎng)成贊賞感激的習慣了。要想使自己平安快樂,尋求快樂的惟一途徑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付出是一種享受施與的快樂。第五篇:請不要隨便幫助別人請不要隨便幫助別人請不要隨便幫助別人20XX.03.1909:08閱讀36萬生活中總會有一些這樣的人,她(他)們將大部分精力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對陌生人也有求必應,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nèi)疚,仿佛受了一場“可愛的詛咒”。圣母型人格自查手冊,歡迎對號入座▼這本書為誰而寫?關于“可愛的詛咒”,我最常問自己的三個問題是:1.這個詛咒是否只針對有魅力的人?2.一旦解除這個詛咒,是否會讓世上的人們變得冷漠無情?3.這個問題是否只關乎女性?首先,我所指的“可愛”與相貌無關,是指行為上的可愛,即一個人的行為方式讓別人感到舒服自在,并發(fā)自內(nèi)心地稱贊他/她可愛。就像這樣:“啊,他/她真是個可愛的人。”關于第二個問題,這本書并非針對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得自私、冷漠的人。它指向的是那些把友善待人(如和藹、慈悲、討人喜歡等)當作唯一的行為準則卻因此受盡委屈的人們。如果你也處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覺得自己除了“友善”沒有其他的思維、交流和行為方式,那么,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接下來回答第三個問題,答案是“不”。這并不是一個只關乎女性的問題。每個人都至少認識一位堪稱“可愛的人”的男性,我預感,他同樣覺得自己陷入了困境,已成負擔。▼什么是“可愛的詛咒”作為一名從業(yè)15年的注冊心理咨詢師,作者在臨床過程中見過很多女性及男性的案例。他們的生活之所以被摧毀,是因為他們以為: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愛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須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為人處事。其中包括:始終有禮貌、讓自己變得有趣、讓別人覺得愉快、不要讓其他人失望、從不說“不”、防止沖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為先等。這就是“可愛的詛咒”。大多數(shù)人都有這個傾向,希望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