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jīng)典word整理文檔,僅參考,雙擊此處可刪除頁眉頁腳。本資料屬于網(wǎng)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一、班級組織改革班級組織改革的趨勢:行,同時,要考慮如何把兒童分成若干小團體,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亦即要探討出一套最有效的發(fā)揮教師的指導職能的學習組織形式。在設計教學組織時,應當注意下列事項:第一、不要拘泥于班級、年級的架構,應從學校全局角度去發(fā)掘、應用教育資源。第二,不宜使教學組織僵化,應合所有兒童個別能力的學習歷程,創(chuàng)造出能有效運用并促進這種學習歷程的組織。(第14頁)二、管理主義教育班級團體的結構性隱含著一種危險——教師一不留意,便會陷入“管理主為有這種危險,教師必須具有堅定的教育信念、熱情及專業(yè)素養(yǎng)。(第23頁)備哪些專業(yè)素養(yǎng)?一、教育信念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師的精神追求和奮斗目標,是教師提升素質(zhì)的關鍵所在。心盡責。于自己的生活,并改變著自己的生活。肖川博士在他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中寫道:把人從相互敵視、相互防范絆中解放出來,把人從依附、盲從和定式中解放出來,把人從習俗、傳統(tǒng)、群體壓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就是教育的使命。二、專業(yè)素養(yǎng)德、專業(yè)職責、專業(yè)能力。班主任專業(yè)化的三大素養(yǎng)中,專業(yè)道德是主導,專業(yè)新型班主任素質(zhì)的根本內(nèi)涵。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正如《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中所概括的:他首先應該是一個與時代的學生在想些什么、喜歡什么、滿意什么,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走近學生,理解學生,進而影響學生。我們作為班主任,如果能具備這樣的教育信念,這樣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那么,我離的時候,我們能夠科學理性又不失人文關懷地妥善地解決好這個問題。請看如下案例:老師心里念著第三節(jié)的口語老師并不生氣,而是十分著急。已經(jīng)下雨了,他們肯定回不來。跑到圖書館,站在學生的背后,溫和地說:下大雨了。第三節(jié)課的鈴聲也同時響起。他們收拾好書本老師只有一把雨傘,她只好便像擺渡一口語教師有多恐怖。”A老師心里清楚,她在為她們的逃課去閱覽室尋找借口。然而A老師啥話也沒說。回到班級,接著監(jiān)考周考。A老師知道,英語口語為兩位外教上,因其課堂不受學生歡迎,故而在他們的課堂上缺席的學生特別多。分析:班級團體的要求,肯定是不可以逃課,而學生個人屬性的要求則是:與其坐在教室里受罪,不如去圖書館學點有用的知識。這里很明顯地存在矛盾。A次,要做好學生與外教老師的溝通,讓學生能更禮貌地理智地處理好這個矛盾。的消極回避矛盾的態(tài)度,而應該養(yǎng)成積極迎戰(zhàn)矛盾,主動解決矛盾的態(tài)度。2008-4-10《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三、班級中的問題行為忠于哪一方面的要求。(第23頁)我們知道了班級中產(chǎn)生問題行為時首先要研究團體要求與個人屬性要求之個團體,即伙伴團體。這一點很多老師容易忽略。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班級中的伙伴團體有所了解,首先要了解兒童解決的速度和效果。那么,班主任該從怎么去了解這些伙伴團體呢?班主任可以采用明查暗訪的辦法,了解學生的生活團體、學習團體。最主要的是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在學生中具有感召力。班主任要力求成為學生的朋友。這樣,學生才會與你敞開心扉,述說他的快樂與憂傷。針對不同的團體,要理解他們的團體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引導,保持他畢竟,學生不是共產(chǎn)黨員,班級也不是黨組織,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提出,強制個人需求一定要服從集體需求。但是,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一定要居主導地位,引導學生的心理與行為朝理想的方向發(fā)展。班級中有許多規(guī)定和規(guī)則。規(guī)范不等于規(guī)定和規(guī)則。規(guī)定和規(guī)則只有成為多體要求,同時又可以盡可能地滿足個人的需求。……班級團體規(guī)范基本上是解決團體要求與個人屬性需求之間矛盾的團體規(guī)則。(第25頁)題行為。所以,在制定規(guī)定和規(guī)則的時候,要特別謹慎,特別花心思下去,不可以隨隨便便,更不可以不了了之。否則,你會卷入無窮無盡的矛盾之中去,終日疲于應付,而且,集體也會往你期待的反方面滑去。2008-4-11《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四、自我歸因把困難事態(tài)歸因于內(nèi)部穩(wěn)定的因素——能力,形成無力感。希洛托和塞利格曼而歸因于能力者,則會放棄積極進取,明顯地重復錯誤的反應方式。(第106頁)在美國,通過改變歸因來提高積極性的做法非常盛行。樂觀者之所以樂觀,助孩子使用正確的歸因方式,并從小培養(yǎng)兒童積極的“自我歸因”能力。歸因模式所決定。歸因簡單說就是把失敗與成功歸于某種原因。變失敗的不利因素,能夠積極地坦然地面對。所以,當你遲到時,不能歸因為公交車遲了,或者堵車了、下雨了等外因;歸因模式都是不正確的,只能讓人越來越消極。“外界的控制感無非就是自己對控制周圍的能力的評價。從這個觀點出發(fā),已奠定基礎。”(第102頁)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兒童積極的歸因能力,以期形人的命運。2008-4-11《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五、共存性他人因為他人往往是作為“支配性他人”或是“敵對性他人”出現(xiàn)的。在這種場他(她)即使要求自己接受他人,也不能對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因此,教師必這可以使兒童學會相互共存的交往方式。這樣,進而與不可替代的他人(“共生是能夠左右事物的主體。(第125頁)疑問一:什么是相互共存的交往方式?找了一段話來進一步理解“相互共存的交往方式”:“交互主體性的英文是主體間性、主觀際性等。這些譯法源自譯者對詞根inter-的理解。但交互主體性的詞根inter-在這里并不只是“在兩者之間”,還有一種“共存”的意思。兒的自我主體概念,這個主體通過現(xiàn)象學的“懸置”方法,使自然人的自我還原的經(jīng)驗得以共現(xiàn)。由此“我”便可以理解“他人”。自我通過這種把自身放在他人位置上的“移情作用”去理解他人,進入他人的經(jīng)驗,形成一種更高層面上的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進而與不可替代的他人(‘共生性他人’)發(fā)生質(zhì)變的過程聯(lián)系在一起”這句子好難理解啊。共生?城市滯留型青年農(nóng)民工的文化適應與身份認同》分工,互換生命活動的產(chǎn)物,在組織上形成了新的結構。(百科)共生性他人?世界中存在”,而這種存在在本質(zhì)上是與“他人”“共在”的,非關系性存在的人是事實和經(jīng)驗中不存在的。這種關系性存在應是包含了“我與你”的“共生性存在”,而非僅僅是“我與它”或是“我與他(她)”的“對象性關系”的存在,能從對象之對象性的角度來加以規(guī)定”。這種“共生性存在”必須基于對“我”在”才有達成的可能?!保ā墩摰掠曇跋麓髮W生和諧人格的構建》楊懷祥)與不可替代的他人(‘共生性他人’)發(fā)生質(zhì)變的過程?2008-4-14《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六、關于兒童的逆反從事班主任工作以來,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與家長溝通存在障礙。家長一談起孩子這么頑固?等等。矛盾的發(fā)生總是兩方面的,沒有矛盾的雙方,就沒有沖突的產(chǎn)生。所以,要就如孟子所言:“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不夠;管理別人卻不能夠管理好,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處于矛盾雙方的當事者都應該好好讀讀孟子的這段話。作為教育者,我們更極歸因。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什么我們苦口婆心的勸說會引起孩子極大的反抗呢?特點和個人經(jīng)歷有關的。歸納起來,主要由三種因素所致:第一,在認識上的片面性,對我們的教育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態(tài)度。第二,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和虛榮心,不能正確地估價自己,過于自信、自負。第三,受獵奇心理支配。就有失偏頗,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我們需要科學分析兒童對教師或家長的說服叛逆、反抗是如何產(chǎn)生的。對說服的叛逆、的自由時,就會喚起受信者所謂的“心理抗拒”,希望恢復自由的動機作用,結向改變態(tài)度與行為。(第161頁)抗拒理論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理所當然的行為之自由”。也就是說,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被剝奪時產(chǎn)生的。(第179頁)注意一個觀念:為是健全的。(第179頁)這個觀念與我們慣常所持有的觀念有所不同,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靜地分析,哪些抗拒行為是合理的,是社會所容許的。為了避免極端的反抗行為,家長和教師宜采取下述行為與態(tài)度對策:1、制訂兒童可以接受的“規(guī)則”——強制執(zhí)行不能接受的“規(guī)則”2、不靠賞罰,而是說明必須維護的理由——可以接受的理由,以提高道德思維和共鳴性。3、指導兒童遵守可以接受的“規(guī)則”,堅持一以貫之的態(tài)度——對禁止理由說明的失敗和不一貫的態(tài)度,會使兒童產(chǎn)生這樣一種威脅——被無限制地剝奪了行為的自由,從而加劇抗拒情感。4、發(fā)生反抗行為時,必須探討“規(guī)則”的哪些條款剝奪了兒童的自由,或者給兒童造成被剝奪自由的威脅。(第180頁)2008-4-16《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七、學校幫助兒童實現(xiàn)社會化所謂“敬重”,就是指尊重他人。不問對方的種族、性別、地位、職業(yè),我們都應當把他當作“人”加以尊重。附帶條件的“尊重”不是真正的“尊重”,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尊重”才真正稱得上“尊重”。后一種“尊重”是維系民主社會的基本條件,也是作為一個社會人生活的一大要素。(第211頁)人,才有資格成為一個社會人。教師對待學生,也是如此。無論他多頑皮,你都要尊重他,以博大的胸襟去包容他,尊重他。這樣,慢慢地,他就學會了如何尊重您。等他學會尊重您的時候,他已經(jīng)在改變了。尊重是相互的。我們要相信每一朵花都會開放,所區(qū)別的,只是遲早的問題。所謂“責任心”,指的是能自主解決自己的人生課題,而不依賴他人。這當然也是作為一個自立的社會人所必備的條件。不幸的是,許多青少年總認為“大人會替我解決人生的課題,解決我的人生課題是大人的義務。因此,我可以我行我素,為所欲為。”因此,青少年把必須由自己解決的課題完全委之于成人。任心。我們應當采取的辦法是,在她忘了帶東西的時候不給予任何幫助,使之感到東西,不許向同學借。”制訂這一規(guī)則并不是惡作劇,而是清楚地向他們表明并使之領會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第212頁)這段文字看了之后讓我頗有感慨,特別是這個例子。我時常告訴兒童要有責我一方面建議他去向同學借,一方面提醒他要養(yǎng)成睡前整理書包的習慣。然而,的缺失問題而不是習慣問題。我更沒有想到,竟然還有“忘了東西,不許向同學借”的規(guī)矩。還有,學生做完作業(yè),但是忘記把作業(yè)帶來交了,我更是十分容易就原諒他了。我沒有看到這背后的問題。主任怎么能保證全班孩子不遲到呢?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原來的思維方向都錯了。如果按照我們的想法,學生即使不會的社會人。所謂“社會性”,與日常用語略有不同,指的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專門術語——“共同體意識”。這是指當情況“需要你的幫助”時,不逃避責任,勇于挺身而出:“我在這里,我能做好”。這是一種與他人合作的姿態(tài),不是競爭,而是212頁)與他人合作的姿態(tài),在這里描述得非常精彩而感人。我們確實太需要這樣的些。由此可知我們孩子身上的“社會性”是缺失到何種程度了。我們要拋開競爭促進每一個兒童的健康成長。所謂“生活力”,就是指生存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第213頁)這一項是要求學校不僅教授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堅持自己的主張的專業(yè)化應該首先是指一種人際溝通能力,其次才是知識能力?!逼鋵?,就“生活力”而言,首先也應該是一種人際關系技術,其次才是知識能力。不論哪個職業(yè),都是如此。2008-4-17《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八、只有教師才能把灰姑娘變成公主我們認為,所謂性格,無非就是為適應狀況而準備的一套行為模式。在學校罷了,另外一定還存在性格的積極面。反之,在學校里不成問題的兒童,也許存在性格的消極面。面具。世間不存在365天每天24小時都“營業(yè)”的問題兒童,只有“打零工”的問題兒童?!l也不想成為問題兒童,但只要學校處于只能產(chǎn)生問題兒童的境況,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成為問題兒童。能消除學校中的問題兒童的,只有教師。教師不改變,問題兒童也不會改變。教師改變了,問題兒童才會從灰姑娘變成公主。(第224頁)這一章節(jié)告訴我們,當我們遇見問題兒童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我們到事實上是給教師、給學校敲響警鐘。倘若學校一味以“開除”相威脅,那么,兒求。使命與責任賦予教育以高度和靈魂”。然而,我們往往忘記了“高度和靈魂”,忘記了我們要培養(yǎng)精神健康的人。而精神健康的人只有在精神健康的生活體驗中才能培育。我們不是要培養(yǎng)領袖,不是要培養(yǎng)精英,我們要關注孩子精神的健康狀況,而不單獨只是學業(yè)成績。精神健康的人,擁有積極的自我評價,喜歡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充滿自信;信賴客觀世界,信賴他人,想與他人合作,自我與他人無需作對比;對團體有歸屬感,感到自己是團體的一員,感到自己與他人都是平等的,關心他人;有承認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給他人以勇氣,腳踏實地,不患得患失;誠實,對人對己正直無私,承擔失敗的責任,冷靜地處理問題。精神不健康的人,消極的自我評價,嫌棄自己,只了解自己的短處,只關注他人的評價;猜疑客觀世界,對他人抱有不信任感,與他人競爭,時刻將自己與他人比較;對團體有疏離感,感到自己被拋棄,只關心自己;無責任,把自己的不敢承認錯誤,感情用事,驚慌失措。(第217至218頁,原文為表格)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可以清醒地分辨出,社會真正需要的是前者。在學生和創(chuàng)造,強化人文關懷,建立正向的關系,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尊重和關懷,使學生學會運用“你我共贏”的態(tài)度。要塑造健康的情感,讓孩子學會愛,懂得有的人走上社會之后,因金錢、情感、工作等方面的壓力太大,而感到前途對方,才能確立自己的勝利的地位,而因長期無法打敗對方,而終日灰心喪氣,都是不健康的學校教育滋生出來的病癥。新課程普通高中培養(yǎng)目標首次明確:學生要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業(yè)精神和人生規(guī)劃能力。這培養(yǎng)目標很明顯也是要求我們要培養(yǎng)精神健康的人。鐘啟泉教授告訴我的是,我們的班級結構已經(jīng)存在問題了。2008-4-25《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九、別徒然增加心理咨詢的人數(shù)中。通過交談,我了解到他們大部分的病因都發(fā)生在中學時代?!?歲之前的育兒方式可以決定人一生的性格”。這種說法有失偏頗。3歲之前的教養(yǎng)當然會影響,但決定一生性格的是從小學至中學時代。(第228頁)有位患者說,他的成績很不好,老師瞧不起他,同學們也瞧不起他,他覺得自己很沒用,壓力很大,因而就抑郁了,整日不想讀書,沒精打采,苦悶無聊。這位患者的情況很明顯地顯示出了“競爭原理”的弊端。要改變這種情況,只有先改變教師。不健康的班級怎么可能培養(yǎng)出精神健康的人呢?兒童們一旦競爭起來,“同學就變成敵人”了,班級也將四分五裂。它可能對兒童的人格發(fā)展產(chǎn)生致命的影響。(第227頁)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知道對于大多數(shù)兒童來說,貫穿競爭原理的教育是為學習的喜悅而學習,而是為戰(zhàn)勝他人而學習”。但是,他們更加害怕失敗,恐慌,或者自責,或者攻擊他人,卻不能冷靜下來分析自己為什么失敗,怎樣才能求得成功。一個人如果陷入不斷的自責之中,終究會成為心理咨詢師的常客。嬰兒的人際關系只限于與母親的關系,如果與母親的關系惡化,兒童的性格大。再不行的話,真正進入青春期,只要與異性朋友有良好關系,性格還是可以228頁)還提醒我們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哪些關系會影響或者彌補兒童性格的偏差。此外,它還特別讓我聯(lián)想到了中學生的早戀。有一抑郁癥患者說他痛恨他讀過的學校,關系。他們的性格偏差一直得不到糾正的機會,最終走向心理疾患的深淵。目前很多中學都設有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可以對一些學生起到一定的作補救。我們知道,心理疾患不同于其他身體的病痛,那種痛苦非常人所能理解。我們?yōu)槭裁床环艞墶案偁幵怼蹦??為什么不營造一個健康的班級呢?為什2008-4-26《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十、“班級病”惡化的原因《“班級病”惡化的原因》這一章共分七個小結,大致內(nèi)容概括如下:文章認為,人類行為的終極目標是“在團體中確保自己的一席之地”。兒童也一樣,兒童行為的終極目標就是“歸屬班級”。在受競爭原理支配的班級里,為了實現(xiàn)“歸屬”這一終極目標,兒童必須求助于特殊的抗爭,即博取贊賞、惹是生非、分庭抗禮、伺機報復、自暴自棄等。幾乎所有的兒童一開始施展“博取贊賞”的手法,他們會盡力迎合老師的期待,但是,他們只是為了獲得褒揚才當“好孩子”,一旦老師不在或者未給予褒揚,他便不想采取適當?shù)男袨榱?。這類兒童一旦認為自己已經(jīng)很好了還是得不到相應的表揚,或是覺得老師的期望太高他已經(jīng)不能為力了,就會喪失從事建設性行為的積極性。在許多場合,這類兒童會想,既然老師不表揚,那我在兒童采取惹是生非的手法階段,倘若教師完全忽視或者處罰這個兒童,兒童會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不靈驗,于是變換抗爭手法,開始與教師“分庭抗禮”,證明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以博取同學的尊重。教師要想支配或是強制這類兒童就范,可以說是一場可怕的賭注,99%會以失敗告終。即使教師一時征服了這類兒童,日后他們會以更嚴酷的手段向教師報復。這樣長此以往,教師是絕不能獲勝的,原因有二:第一個錯誤想法:“我得好好教訓他們,讓他們知道那樣做是不對的”;第二個錯誤想法:“好說歹說無動于衷,只好來硬的”。倘若教師堅持不懈,兒童會覺得不管做什么也得不到賞識,或者認為不管怎樣都贏不了老師,那么他們就會采取第四種抗爭手法,即伺機報復。心中充滿報復欲的兒童已經(jīng)放棄了求得班級的歸屬,他們往往已另換目標去追求歸屬于其他團體了(多為犯罪集團之類)。當這類兒童對在班級爭得一席之地完全絕望時,就會開始自暴自棄了。這類兒童的出現(xiàn)乃是班級疾病的晚期癥狀。必須強調(diào)的是,班級病無論進入哪一個階段,首當其沖必須研究的不是就事論事地處理問題兒童,而是尋求整個班級制度的變革。(第231—243頁)很多班主任其實都遇見過這五類的兒童,如果,你以教師的威嚴壓制這類兒童,往往會把兒童一步一步逼上死路。班級里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把他們逼向了社會。這等于把孩子往虎口上送??!動不動就回家反省,就開除。等孩子走上了不歸路的時候,真的,你哭都來不及了。我們很多班主任,不好好研究一下兒童的心理,一味地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一般情況下,問題兒童不是單個出現(xiàn)的,會有一個群體,因為,問題兒童是不健康的班級管理模式滋生出來的病癥,教師對待這類孩子,認為法不責眾,覺得必須擒賊先擒王,抓頭兒,抓典型,這其實正中學生下懷,他就需要這個效果呢,你給了他當英雄的機會。他絕不會向老師妥協(xié)的,他才能贏得他那個小團體的威信,在班級里贏得一席之地。還有,很多老師認為,班級里風氣不好,就是那幾個問題兒童帶壞的。把這些人開除掉,問題就解決了。或者,至少把這幾個人給治住,問題就解決了。事實上,是正好相反。兒童身上的問題是問題班級給帶來的,如果環(huán)境變好了,問題兒童也就不再有問題了。前面我們說到,當班級病入膏肓的時候,一定要尋求整個班級制度的變革。還有,要拯救那些采取第四種、第五種手法的問題兒童,必須實施特殊的戰(zhàn)略措施,請專家指導,或改變環(huán)境,讓這些兒童到健康的班級之中。當然,問題班級肯定要改變其不健康的管理模式,否則,還會不斷滋生新的問題兒童。我們知道,這很難,需要很大的勇氣,教師首先要承認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其次,要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學生。一個健康的班級,教師與學生是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師生完全是平等的友人,同學之間也完全平等,班級里沒有特權階級,教師是為捍衛(wèi)學生的權利而制訂規(guī)則,全體學生合作探究課題,劣等生得到全員的幫助,所有學生都一起為學習成就而喜悅。只有營造這樣的集體,才能挽救這些問題兒童,才能挽救班級。2008-4-27《班級管理論》(鐘啟泉編著)讀書筆記十一、切忌批評到學校,看到其他孩子都在教室里坐著,唯獨自己的孩子被罰站在某一個角落,眼的憤怒,或者是面無表情,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無論是哪一種表情,其內(nèi)在的心靈都已經(jīng)被扭曲了。這不是我們教育者希望看到的。評”。既然連批評都不可以了,那肯定鐘教授也不贊成懲罰。但,馬上就有老師站出來反對了:“一定要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蹦敲?,難道,有懲罰的教育就完美了?而事實上,沒有哪件事情或者哪個重要的是要有‘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勇氣。許多人總在追求完美無缺,為此這是極其不幸的想法?!保ǖ?51頁)孫云曉則提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边@里,“完整”比“完美必不可少的??傉J為,賞罰分明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其實,仔細研讀鐘教授的這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班級管理是否健康等等才是最直接的因素。功案例,來證明這樣的教育是必須的,是可行的??党砷L。2.靈活性原則。針對不同時間、場合、違規(guī)程度,以及被罰對象的性格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要注意把握度、時機,注重效果,不能產(chǎn)生副作用。懲罰的教育作用:可以使學生懂規(guī)矩、辨是非;有促進改過和激勵作用;有教育和警示作用;有助于維護集體紀律。(摘自《中國教師報》2003.10)教師報也明確說了懲罰的教育作用,而且,還有很多例子也似乎證明懲罰,有位同事的兒子不好好學習,溜到網(wǎng)吧去上網(wǎng),結果這位同事找到網(wǎng)吧,將兒子拎回家,二話沒說,抬手就是兩子送進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保▉碜跃W(wǎng)絡一博客)這是不是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最好論據(jù)?“打是疼,罵是愛”?我稱這樣的行為是“高舉愛的旗幟耀武揚威”。不管基于什么樣的動機,暴力就是暴力。很多孩子與家長或者教師的沖突往往就跟這樣的“愛”有密壓力,有的便抑郁寡歡,再消極一些的就離家出走。265的合作,而不是控制他們。作為平等的人格,我們更要理解他們,并求得他們的理解,與他們一起建設這個世界、這個學校?!保ǖ?70頁)個人在場,教師也不能批判兒童。……尤其是10歲以上的兒童,切不可當著其來卻是非同小可,足以激發(fā)其極端行為?!保ǖ?66頁)“2007年10日早晨7點左右,大興區(qū)采育中學一名高一女生在被班主任批評后,吞下300片治療心臟病的藥后昏厥,所幸搶救及時該女生脫離生命危年3月6日,湖北枝江一中高二學生覃瑤在教室課桌上留下一封3陽兩隔?!保▉碜跃W(wǎng)絡)是沒想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如果,我們是“和兒童交朋友,時刻和他們保持友好關系”,不是“凌駕于他們之上,而是同他們一道生活、一道學習、一道思考?!保ǖ?66頁)那么,慘案還會發(fā)生嗎?兒童如果有不適當?shù)男袨?,教師“要循循善誘,避免批判他們、傷害他們、法?!保ǖ?66頁)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問題兒童惡化的癥結不在兒童而在班級,所以,懲罰學生是很不合理的。健康的班級,師生完全是平等的友人。所謂“平等”,就是“相互尊重”。教師和學生,完全是等值的人類伙伴,這和年齡、能力、社會地位毫無關系。教師教、學生學,不過是角色的分工,不能就此認定教育者的價值高于學生的價值。蘇霍姆林斯基說,對青少年的教育是“以一個人的心靈去精細地接觸另一個人的心靈的工作”。一個人“喜歡自己”亦即“自我寬容”,是精神健康的最大條件。讓兒童喜歡自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第267頁)兒童們不僅有自我期待,而且還載滿了成人的莫大期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設計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學院《服務設計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舞蹈專業(yè)教學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禘xportMarketi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滄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豆こ淘靸r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冀中職業(yè)學院《行政職業(yè)能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創(chuàng)業(yè)教育與就業(yè)指導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小動物臨床用藥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藝術傳媒職業(yè)學院《機械制圖1(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1年電力工程室外落水管及散水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 個人投資收款收據(jù)
- H3C全系列產(chǎn)品visio圖標庫
- 新生兒常見儀器的使用與維護 課件
- 工藝能力分析報告
- 《給校園植物掛牌》課件
- 氣道高反應性教學演示課件
- 健身房眾籌方案
- 護理帶教匯報課件
- 蔬菜種植與有機農(nóng)業(yè)培訓
-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版)讀寫教程1(思政智慧版)課件 Unit 5 Friendship across border and gender
- 智研咨詢重磅發(fā)布:2023年中國高端聚烯烴行業(yè)供需態(tài)勢、市場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