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fù)習(x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匯編_第1頁
江蘇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fù)習(x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匯編_第2頁
江蘇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fù)習(x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匯編_第3頁
江蘇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fù)習(x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匯編_第4頁
江蘇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fù)習(x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yè)(一)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A組在基礎(chǔ)中考查學(xué)科功底]

題組一質(zhì)點、參考系和位移

1.如圖所示,為有力支援武漢“抗疫”,空軍在2020年2月2日凌晨出動

8架大型運輸機,分別從沈陽、蘭州、廣州、南京起飛,向武漢緊急空運795名

軍隊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和58噸物資,上午9時30分全部抵達(dá)武漢天河機場。

對以上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運輸機飛行時間時,運輸機不能看成質(zhì)點

B.在分析運輸機著陸動作時,運輸機可以看成質(zhì)點

C.“上午9時30分”指的是最后一架運輸機的飛行時間

D.“上午9時30分”指的是最后一架運輸機抵達(dá)武漢的時刻

D[計算運輸機飛行時間時,與運輸機的大小和形狀無關(guān),所以可以將運

輸機看成質(zhì)點,所以A錯誤;在分析運輸機著陸動作時,不能忽略運輸機的大

小和形狀,所以運輸機不能看成質(zhì)點,所以B錯誤;”上午9時30分”指的是

最后一架運輸機抵達(dá)武漢的時刻,所以D正確,C錯誤。]

2.如圖所示為飛行員(丙)在跳傘訓(xùn)練,飛機駕駛員(甲)和地面指揮員(乙)在

觀察了丙的運動后,發(fā)生了爭論。關(guān)于甲、乙爭論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他在沿直、

線下落時甲

明明是

曲線嘛

A.甲選取了地面為參考系

B.乙選取了飛機為參考系

C.兩人的說法中必有一個是錯誤的

D.兩人選取參考系不同導(dǎo)致觀察結(jié)果不同

D[甲、乙兩人的說法分別是以飛機和地面作為參考系研究丙運動的,說

法都是正確的。他們的爭論是由于選擇的參考系不同而導(dǎo)致的,故ABC錯誤,

D正確。]

題組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3.近年來,登山步行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健身習(xí)慣。如圖為某地生態(tài)公園

的登山步行道線路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從丁家樓子村到目的地九仙山觀景臺可

以選擇不同的路線,小王和小張兩人選擇了不同的路線,結(jié)果小王比小張先到達(dá)

目的地。對于此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九仙山

風(fēng)水W__-

(駱駝峰▲X觀景臺,

眾角棚

鑫田峰

\老母閣

、廣場

老母畛….

z

0yst妝企云寺路

Jr家樓子村K天賓展

A.小王與小張的路程相同

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張的位移

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張的平均速度

D.在比較平均速度時,兩人不能看成質(zhì)點

C[路程是物體運動實際軌跡的長度,小王和小張兩人的路線不同,故路

程不同,但兩人的初、末位置相同,故兩人的位移相同,選項AB錯誤;因小王

先到達(dá),所用時間較短,小王的平均速度較大,選項C正確;研究平均速度只

考慮位移和時間,人的形狀和線度可以忽略,故兩人可看成質(zhì)點,選項D錯誤。]

4.(2021?江蘇海安市高三月考)2021年8月滑板運動在奧運會上完成首秀,

我國16歲的滑板選手曾文惠成為第一位進入奧運滑板決賽的中國運動員。研究

運動員在滑板上跳起至落回動作,落回滑板速度為2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和滑板都不可以視為質(zhì)點

B.運動員和滑板在此過程中的加速度相等

C.運動員落回時滑板的速度為2m/s

D.運動員和滑板的位移在此過程中始終保持相等

A[運動員的肢體動作、滑板的角度變化對成績的評定有影響,故運動員

和滑板不可以視為質(zhì)點,A正確;運動員與滑板在水平方向運動情況相同,加速

度相同,但運動員還具有豎直方向的加速度,故兩者的加速度不相等,B錯誤;

運動員落回時滑板斜向下的速度為2m/s,滑板的速度水平,小于2m/s,C錯誤;

運動員的位移從斜向上再轉(zhuǎn)向水平,而滑板的位移始終沿水平方向,最終兩者位

移相等,故在此過程中位移并不始終保持相等,D錯誤。故選A。]

5.如圖所示的計時裝置可以近似測出氣墊導(dǎo)軌上滑塊的瞬時速度。已知固

定在滑塊上的遮光條的寬度為4.0mm,遮光條經(jīng)過光電門的遮光時間為0.040s。

則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為()

A.0.10m/sB.100m/s

C.4.0m/sD.0.40m/s

A[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m/s=0.1m/s,A正確,BCD

錯誤。故選A。]

題組三加速度

6.如圖所示,汽車在做直線運動過程中,原來的速度是S,經(jīng)過一小段時

間At以后,速度變?yōu)椤?,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速度增加時的情況乙:速度減小時的情況

A.圖中a是矢量,Ao是標(biāo)量

B.圖甲中汽車速度小的方向與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

C.圖甲中汽車速度力的方向與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D.圖乙中汽車速度小的方向與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速度、速度變化量以及加速度均是矢量,選項A錯誤;題圖甲中汽車

做加速運動,則速度0的方向與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選項B錯誤,C正確;

題圖乙中汽車做減速運動,則速度小的方向與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選項D錯

誤?!?/p>

7.為了測定氣墊導(dǎo)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d=3.0cm的

遮光板,如圖所示?;瑝K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

字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時間為Afi=0.30s,通過第二個光電

門的時間為A/2=0.10s,遮光板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

門的時間為Af=3.0s,則滑塊的加速度約為()

光電門2數(shù)普^計光電門1

氣墊導(dǎo)軌^滑塊遮彳板

,二.贏直二0二連2源

重物

A.0.067m/s2B.0.67m/s2

C.6.7m/s2D.不能計算出

A[遮光板(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時的速度為=今=您m/s=0.10

m/s,遮光板(滑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時的速度s=g=m/s=0.30m/s,故

U?JLU

滑塊的加速度a=%蠟=0.067m/s2,選項A正確。]

8.(2021?張家港外語學(xué)校一模)沿直線做勻變速運動的一列火車和一輛汽車

的速度分別為力和。2,。1、勿在各個時刻的大小如表所示,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

出()

z/s01234

18.017.517.016.516.0

s/(m?sr)9.811.012.213.414.6

A.火車的速度變化較快B.汽車的加速度較小

C.火車的位移在減小D.汽車的位移在增加

D[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火車加速度ai=-0.5m/s2,汽車加速度z=

1.2m/s2,汽車的加速度較大,火車的加速度較小,火車的速度變化較慢,A、B

錯誤;火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二者位移都在增加,C

錯誤,D正確。]

[6組在綜合中考查關(guān)鍵能力]

9.(2021?江蘇海安月考)伽利略是第一個提出并研究加速度概念的科學(xué)家,

哲學(xué)家羅素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加速度的重要性,也許是伽利略所有發(fā)現(xiàn)中具

有永久價值和最有效果的一個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速度、速度的變化和加速度的關(guān)系,

下列說法中可能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的方向為正,加速度的方向為負(fù)

B.物體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來越小

C.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一定越來越大

D.加速度既不與速度同向,也不與速度反向

\7)

D[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

故A錯誤;當(dāng)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同向時,速度增加,故B錯誤;物體做勻加

速直線運動時,速度越來越大,但加速度不變,故C錯誤;物體做曲線運動時,

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不共線,加速度既不與速度同向,也不與速度反向,故D

正確。]

10.一質(zhì)點沿一邊長為2m的正方形軌道運動,每秒鐘勻速移動1m,初始

位置在兒邊的中點A,由方向c運動,如圖所示,A、5、C、。分別是兒、cd、

da、口邊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第2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是2m/s

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半m/s

前4s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0.5m/s

D.前4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m/s

B[質(zhì)點每秒鐘勻速移動1m,故第2s末瞬時速度大小為1m/s,A錯誤;

前2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1=|AJB|=、AC2+5C2=、12+12=yf2m,平均速度u

m

=>=,m/s,B正確;前4s內(nèi)質(zhì)點通過的路程為4m,平均速率為1m/s,在

第4s末到達(dá)。點,平均速度為力=于=:m/s=0.5m/s,CD錯誤。]

11.(2021?徐州模擬)有人提出“加速度的變化率”的概念,基于你的理解,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的變化率”的單位應(yīng)是m2/s2

B.加速度的變化率為零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C.若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如圖所示的圖像,表示的是物體的速度在

減小

D.若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如圖所示的a-f圖像,已知物體在,=0時速度

為5m/s,則2s末的速度大小為8m/s

D[根據(jù)力學(xué)單位制可以知道,加速度的變化率等的單位為嗒=m/s3,A

錯誤;加速度的變化率為零,說明物體的加速度不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B錯

誤;若加速度與速度同向,即使加速度減小,物體的速度仍然增大,C錯誤;加

速度圖線與1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量,故物體在2s末的速度大小u=5m/s

+1x2X3m/s=8m/s,D正確。]

12.如圖所示,物體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減速運動,經(jīng)過

2s,速度大小變?yōu)?m/s,則物體的加速度可能()

A.大小為Im/,方向沿斜面向上

B.大小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為6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D.大小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B[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0o=5m/s。若2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

、.Arv-Vo3-5__,,..,,.

上,v=3m/s,貝可a=T7=—\7~~9m/s2=_1m/s2,即加速度大小為1m/s2,

方向沿斜面向下;若2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r=-3m/s,則A:。

―3"~*5

=5m/s2=_4m/s2,即加速度大小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選項

ACD錯誤,B正確。]

13.如圖甲所示是一種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在這個系統(tǒng)中,5為一個

能發(fā)射超聲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時小盒子B向被測物體發(fā)出短暫的超聲波脈

沖,脈沖被運動的物體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從5盒發(fā)射超聲波開始計時,經(jīng)

時間再次發(fā)射超聲波脈沖,圖乙是連續(xù)兩次發(fā)射的超聲波的位移一時間圖像。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超聲波的速率為0聲=7

B.超聲波的速率為。聲=華

C.物體的平均速度為石=/4二:?

打一£1十2A%

D.物體的平均速度為3

12—E1+AEo

D[小盒子5向被測物體發(fā)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后,超聲波經(jīng)過51時間到

達(dá)被測物體并被反射折回,再經(jīng)過51時間回到小盒子B,該過程中,超聲波經(jīng)

過的路程為2x1,所以超聲波的速率為。聲=華,A項錯誤;從5盒發(fā)射超聲波

開始計時,經(jīng)時間AA)再次發(fā)射超聲波脈沖,超聲波經(jīng)過](12—Afo)時間到達(dá)被測

物體并被反射折回,再經(jīng)過3f2—Afo)回到小盒子B,該過程中,趣聲波經(jīng)過的路

1

程為2X2,所以超聲波的速度為。聲=;―r-,B項錯誤;被測物體在時刻第

12—AE。乙

一次接收到超聲波,在Afo+;(f2-Afo)即:(打+人力)時刻第二次接收到超聲波,

該過程中被測物體發(fā)生的位移為X2-X1,所以物體的平均速度為0=

X2-X1_______2(X2-X1)

,C項錯誤,D項正確。]

lz...,.1,打一fi+Afo

2(^+A/o)—2^1

14.一質(zhì)點在x軸上運動,在力=0時刻質(zhì)點處于位置“0=0處,然后質(zhì)點

沿x軸正方向運動,在力=2s時刻質(zhì)點處于位置制=10m處,此后質(zhì)點沿x軸

負(fù)方向運動,在打=4s時刻質(zhì)點處于位置X2=-10m處,求:

⑴質(zhì)點在0?4s內(nèi)的平均速率;

(2)后2s內(nèi)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和0?4s內(nèi)的平均速度。

[解析]⑴質(zhì)點在0?4s內(nèi)通過的路程s=|xi—xo|+|x2—xi|=30m

—s30

質(zhì)點在0?4s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v=]=彳m/s=7.5m/So

(2)后2s內(nèi)質(zhì)點通過的位移

x'=*2-xi=110m-10m=-20m

一20

平均速度oi=一?m/s=-10m/s,負(fù)號表示沿x軸負(fù)方向

質(zhì)點在0?4s內(nèi)通過的位移x"=必一%o=-10m,質(zhì)點在0?4s內(nèi)的平均

———10

速度02=y-m/s=-2.5m/s,負(fù)號表示沿x軸負(fù)方向。

[答案](1)7.5m/s(2)—10m/s,沿x軸負(fù)方向-2.5m/s,沿x軸負(fù)方向

15.有些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別制定了死亡加速度為

500g恁取lOm/s)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

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況下車輛是達(dá)不到的,但如果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將會達(dá)

到這一數(shù)值。試問:

(1)若一輛以72km/h的速度行駛的大貨車與一輛以54km/h的速度行駛的

摩托車相向而行發(fā)生碰撞,碰撞時間為2.1X10-3s,摩托車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

險;

(2)為了防止碰撞,兩車的駕駛員同時緊急剎車,大貨車、摩托車急剎車后

到完全靜止所需時間分別為4s、3s,大貨車的加速度與摩托車的加速度之比為

多少?

[解析](1)兩車碰撞過程中,取摩托車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摩托車的速

度變化量約為

\V=V2—VI=—72km/h—54km/h=

—20m/s_15m/s=—35m/s

兩車相碰撞時摩托車的加速度為

Av—35

五=2.1X10-3m/s2??—16667m/s2

負(fù)號表示與選取的正方向相反,由于16667m/s2>500g,因此摩托車駕駛員

有生命危險。

(2)設(shè)貨車、摩托車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由、。2,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得:ai=箸,

\V2

的=詬

_Avi.AV2_2O_15=

所以:。2=41?42=4?T=1

[答案]見解析

課時分層作業(yè)(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A組在基礎(chǔ)中考查學(xué)科功底]

題組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及應(yīng)用

1.(2021?蘇州模擬)一質(zhì)點沿直線運動,其平均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滿足。=2

(各物理量均選用國際單位制中單位),則關(guān)于該質(zhì)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A.質(zhì)點可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5s內(nèi)質(zhì)點的位移為35m

C.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為lm/s2

D.質(zhì)點3s末的速度為5m/s

x1

B[根據(jù)平均速度知,x=vt—2t+t2,根據(jù)x=oof+弓”=2/+必知,

質(zhì)點的初速度。0=2m/s,加速度a=2m/s2,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C錯

誤;5s內(nèi)質(zhì)點的位移x=Oo,+;aF=2X5m+:X2X25m=35m,故B正確;

質(zhì)點在3s末的速度0=Oo+af=2m/s+2X3m/s=8m/s,故D錯誤。]

2.四川九寨溝地震災(zāi)后重建中,在某工地上一卡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

駛,剎車后第一個2s內(nèi)的位移與最后一個2s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3:2,設(shè)卡車做

勻減速直線運動,則剎車后4s內(nèi)卡車通過的距離是()

A.2.5mB.4m

C.12mD.12.5m

D[設(shè)剎車時加速度大小為a,則第一個2s內(nèi)的位移xi=0of—]aF=(20—

2a)m,根據(jù)逆向思維,最后1個2s內(nèi)的位移%2=)。產(chǎn)=2am,由二=2°

LX2乙az

解得a=4m/§2,卡車從剎車到停止需要時間£o=£=2.5s,則剎車后4s內(nèi)的位

移了=黑=12.5111,選項D正確。]

乙a

題組二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的應(yīng)用

3.一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3s內(nèi)的位移2m,第4s內(nèi)的位移是2.5m,

那么()

A.這兩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4.5m/s

B.第三秒末的瞬時速度是3.25m/s

C.質(zhì)點的加速度是0.125m/s?

D.質(zhì)點在零時刻的初速度是0.75m/s

—2+25

D[質(zhì)點在這兩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2.25m/s,根據(jù)勻變速

直線運動過程中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該速度為第3s末的瞬

時速度,A項錯誤,B項錯誤;根據(jù)人%=。/可得X4一心=。爐,T=1s,故可得

a=0.5m/s2,C項錯誤;因為03=2.25m/s,所以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可得00=03

—af=(2.25—0.5X3)m/s=0.75m/s,D項正確。]

4.如圖所示,光滑斜面上有4、B、C.。四點,其中一可看

成質(zhì)點的物體從A點由靜止釋放,通過A5和CD段所用時間均為f,則物體通

過5C段所用時間為()

A.1.5/B.2.5t

C.3.5tD.4.5t

C[設(shè)A5段的位移為x,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可得,A5段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

vi=y,CD段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02=華,則AB段時間中點到CD段時間中

V2—V\1

點所用時間——,又因為“=不修,聯(lián)立解得介=4.5f,因此5c段所用時

CL/

間打=/1一。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打=3.51,故ABD錯誤,C正確。]

題組三自由落體和豎直上拋運動

5.(2021?南京師范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宇航員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體運動實驗,

讓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從足夠高的高度自由下落,測得物體在第5s內(nèi)的位移

是18m,貝(]()

A.物體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物體在第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6m/s

C.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5m/s?

D.物體在5s內(nèi)的位移是50m

D[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aM=18m,右=5s,fi=4s,解得a=4

m/s2,選項C錯誤;物體在2s末的速度為6=4X2m/s=8m/s,選項A錯誤;

物體在5s內(nèi)的位移為X5=:X4X52m=50m,選項D正確;物體在第5s內(nèi)的

位移為18m,故物體在第5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8m/s,選項B錯誤。]

6.(2021?海安高級中學(xué)月考)如圖所示,在一個桌面上方有三個金屬小球。、

b、c,離桌面高度比為hi:hi:心=3:2:lo若先后順次釋放a、b、c,三球

剛好同時落到桌面上,不計空氣阻力,貝!1()

A.三者到達(dá)桌面時的速度之比是3:2:1

B.三者運動時間之比為3:2:1

C.?與a開始下落的時間差小于c與方開始下落的時間差

D.三個小球運動的加速度與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與質(zhì)量成反比

C[由Z?2=2g/2,得U=\l2gh,所以到達(dá)桌面時的速度之比:01:02:03=

?。豪玻篿,故A錯誤;由得三者運動時間之比:/1:,2:白=

?。罕恚?,故B錯誤;b與a開始下落時間差岫=(布一取八]當(dāng)',c與b

故C正確;三個小球運動的加速度與其重

力和質(zhì)量無關(guān),等于重力加速度,故D錯誤。]

7.在塔頂邊緣將一物體豎直向上拋出,拋出點為4,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

為20m,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設(shè)塔足夠高,則物體位移大小為10m時,

物體運動的時間不可能為()

(2-6)s(2+72)s

(2+^6)s?s

D[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oj=2g/i得0o=2Om/s。物體的位移為x=oof

一;gf2,當(dāng)物體位于A點上方10m處時x=10m,解得。=(2一啦)s,t2=(2+6)

s,故選項AB正確,當(dāng)物體位于A點下方10m處時,x=-10m,解得右=(2

+#)s,另一解為負(fù)值,舍去,故選項C正確,D錯誤。]

8.(2021?南通中學(xué)一模)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猜想自由落體的速

度是均勻變化的,他考慮了速度的兩種變化:一種是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另一

種是速度隨位移均勻變化?,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自由落體運動是速度隨時間均勻

變化的運動。有一種“傻瓜”照相機的曝光時間極短,且固定不變。為估測“傻

瓜”照相機的曝光時間,實驗者從某磚墻前的高處使一個石子自由落下,拍攝

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圖所示。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條模糊的徑

跡。已知石子在A點正上方1.8m的高度自由下落。每塊磚的平均厚度為6.0cm

(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o

」---------地面

"^7777777777777777

⑴計算石子到達(dá)A點的速度大小

(2)估算這架照相機的曝光時間(結(jié)果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1)設(shè)從。點靜止下落:R〃=L8m,由自由落體運動可知

hoA^gp,t=q蹩'。工s

VA=gt=dm/so

(2)由題圖可知hAB近似為兩塊磚厚度

方法一/IA?=12cm=0.12m

hoB=hoA+hAB=1.92cm

hoB

解得加=0.62s

曝光時間〃=加一f=0.02s。

方法二由于曝光時間極短,可看成勻速直線運動

.hAB0.12_

Af==-7-s=0.02So

VA6

[答案](1)6m/s(2)0.02

[S組在綜合中考查關(guān)鍵能力]

9.我國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已實現(xiàn)全國聯(lián)網(wǎng),大大縮短了車輛通過

收費站的時間。一輛汽車以20m/s的速度駛向高速收費口,到達(dá)自動收費裝置

前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經(jīng)4s的時間速度減為5m/s且收費完成,司機立即

加速,產(chǎn)生的加速度大小為2.5m/s2,汽車可視為質(zhì)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開始減速時距離自動收費裝置110m

B.汽車加速4s后速度恢復(fù)到20m/s

C.汽車從開始減速至速度恢復(fù)到20m/s通過的總路程為125m

D.汽車由于通過自動收費裝置耽誤的時間為4s

C[汽車開始減速時到自動收費裝置的距離為xi=J(20+5)X4m=50m故

A錯誤;汽車加速4s后速度為v=15m/s,故B錯誤;汽車從5m/s加速到20m/s

20252

通過的路程為所以汽車從開始減速至速度恢復(fù)到

LAm=75m,20m/s

通過的總路程為XI+%2=125m,故C正確;汽車從5m/s加速到20m/s的時間

20—5

方=、£s=6s,所以總時間[總=4s+fo=10s,汽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通

過125m需要的時間是6.25s,所以耽誤了3.75s,故D錯誤。]

10.一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初速度大小為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速度大

小變?yōu)?小加速度大小為小這段時間內(nèi)的路程與位移大小之比為5:3,則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這段時間內(nèi)質(zhì)點運動方向不變

37?

B.這段時間為G

C.這段時間的路程為學(xué)

D.再經(jīng)過相同時間質(zhì)點速度大小為現(xiàn)

B[由題意知,質(zhì)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速度

V

減小到零后,再返回做勻加速運動,即在這段時間二----------

內(nèi)運動方向改變,如圖所示,選項A錯誤;由號=Oo+aE得一2。=。一山,這段

時間選項B正確;由"一cj=2ax得,由初速度為0減速到零所通過的

O2(2。)22172

路程S1=T,然后反向加速到2。所通過的路程S2=~^—總路程為S=S1

乙ci/au

502

+$2=~74a],選項C錯誤;再經(jīng)過相同時間,質(zhì)點速度,=o—a?2f=-5%即

速度大小為5%選項D錯誤。]

11.將甲、乙兩個小球從離地面40m高的地方分別以10m/s的速率豎直上

拋和豎直下拋,兩小球落地后均不反彈。若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則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4s

B.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2s

C.兩小球均未落地前,速度之差變大

D.兩小球均未落地前,小球間的距離先增大后減小

B[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對豎直下拋運動,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00=10

m/s,加速度a=g,位移x=40m,根據(jù)位移時間關(guān)系有x=zWi+;gf?,代入數(shù)

據(jù)解得G=2s;對豎直上拋運動,x=一方打+上出,代入數(shù)據(jù)得f2=4s,兩小球

落地的時間差為2s,A項錯誤,B項正確;兩小球均未落地前,Ao=(oo+af)

—(―uo+a/)=2uo,保持不變;Ax=0ot+;g/2—(―0of+;gj)=20of,隨時間的變

化,小球間的距離一直增大,CD項錯誤。]

12.一飛行員駕駛飛機在做低空表演時,豎直拉升(水平速度很小,可以忽

略),拉升到最高點時,飛機突發(fā)故障,飛行員選擇棄機逃生。飛行員按下逃生

按鈕后,彈射座椅以m=10m/s的速度豎直向上彈出(不再與飛機相互作用)。飛

行員上升后又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彈射座椅打開降落傘,飛行員以a=12m/s2

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落地時的速度大小。2=6m/s。已知彈射座椅彈出

時離地面的高度人=323.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降落傘打開之前,不計

空氣阻力,求:

⑴彈射座椅打開降落傘瞬間,飛行員的速度大小;

⑵彈射座椅彈出后,飛行員在空中運動的時間。

[解析](1)設(shè)彈射座椅彈出降落傘瞬間飛行員的速度為%從彈射座椅彈出

到降落傘打開,飛行員下降的高度為hi,彈射座椅打開降落傘的位置距離地面

的高度為h2,則

V2—v^=2ghi

v^—v2=2(—a)h2

力=加+九2=323.5m,解得0心60m/s。

(2)從彈射座椅彈出到降落傘打開的時間

v+vi

ti=---=7s

O

從彈射座椅打開降落傘到落地的時間

總時間f=fi+f2=lL5s。

[答案](1)60m/s⑵11.5s

13.由于私家車的數(shù)量劇增,堵車已成為現(xiàn)代國家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的通病,

嚴(yán)重影響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社會發(fā)展。如圖甲所示,在某平直公路的十字路口,

紅燈攔停了許多列車隊,攔停的汽車排成筆直的一列。為了使研究的問題簡化,

假設(shè)某一列的第一輛汽車的前端剛好與路口停止線平齊,汽車長均為/=4.4m,

前面汽車的尾部與相鄰的后一輛汽車的前端距離均為由=2.0m,如圖乙所示。

為了安全,前面汽車的尾部與相鄰的后一輛汽車的前端距離至少為4=6.0m時,

相鄰的后一輛汽車才能開動,若汽車都以a=2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o

綠燈亮起的瞬間,第一輛汽車立即開動,忽略人的反應(yīng)時間。求:

停止線

⑴第11輛汽車前端剛到達(dá)停止線時的速度大小V;

(2)從綠燈剛亮起到第11輛汽車前端與停止線平齊所需最短時間

[解析](1)第11輛汽車前端與停止線的距離

xi=10(/+rfi)=64m

由v2=2axi

得0=16m/so

(2)設(shè)后一輛汽車剛開動時,前一輛汽車至少已行駛的時間為/],則后一輛

汽車剛開動時,前一輛汽車至少行駛的距離x2=J2-Ji=4.0m

由X2=ptf

得h=2s

從綠燈剛亮起到第11輛汽車剛開動至少需要的時間f2=10fi=20s從第11

V

輛汽車剛開動到前端與停止線平齊所需時間白='=8s

從綠燈剛亮起到第11輛汽車前端與停止線平齊所需最短時間

t=t2+t3

解得t=28So

[答案]⑴16m/s(2)28s

課時分層作業(yè)(三)運動圖像和追及相遇問

[4組在基礎(chǔ)中考查學(xué)科功底]

題組一運動學(xué)圖像的理解和應(yīng)用

L(2021?江蘇揚州中學(xué)高考模擬)如圖所示,直線和拋物線(開口向上)分別

為汽車。和8的位移一時間圖像,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0?1s時間內(nèi)a車的平均速度大小比8車的小

B.0?3s時間內(nèi)。車的路程比5車的小

C.0~3s時間內(nèi)兩車的平均速度大小均為1m/s

D.f=2s時a車的加速度大小比方車的大

D[根據(jù)圖像可知,0?1s內(nèi)8的位移大于。的位移,時間相等,則方的平

均速度大于a的平均速度,故A正確;0?3s時間內(nèi)a車的路程為3m,?車的

路程為S=SI+S2=4m+1m=5m,故B正確;0?3s時間內(nèi)兩車的位移均為一

3m,平均速度大小均為1m/s,故C正確;a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零,

8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恒定且不等于零,故D錯誤。]

2.(2021?鹽城二模)4、B兩物體沿同一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的X1圖像如

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s時4物體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B.0?6s內(nèi)5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

C.0?5s內(nèi)兩物體的平均速度相等

D.0?6s內(nèi)某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

D[A物體的x-f圖線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所以4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

Ay24

速度為以=不=——m/s=-1m/s,故選項A錯誤;0?6s內(nèi)8物體的x-t

圖線的斜率增大,則3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故選項B錯誤;0?5s內(nèi),A物

體的位移AXA=-1m—4m=-5m,3物體的位移AXB=-1m—(-4m)=3m,

所以A、8兩物體在0?5s內(nèi)位移不相等,則平均速度不相等,故選項C錯誤;

0?6s內(nèi),A物體的位移Ax'A=-2m—4m=—6m,3物體的位移Ax'B=2

m—(—4m)=6m,貝"Ax'A|=|AX'B\9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8物體的速度

逐漸增大,則在0?6s內(nèi)某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故選項D正確。]

3.一玩具小車沿”軸運動,其?!眻D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v/fm-s-1)

A.第Is內(nèi)和第4s內(nèi),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0~3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為5m/s

C.f=3s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5m/s,方向沿x軸正方向

D.第2s內(nèi)和第3s內(nèi),小車位移相同

A[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小車在第1s內(nèi)和第4s內(nèi)的加速度大

Ar

小4=石=5m/s2,方向均為正方向,故A正確;由?4圖像與,軸圍成圖形的

—x2.5,5,

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小車在0?3s內(nèi)的位移為2.5m,v=7=7m/s=Wm/s,

故B錯誤;f=3s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5m/s,方向沿x軸負(fù)方向,故C錯誤;

根據(jù)圖像可知,第2s內(nèi)和第3s內(nèi)小車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錯誤。]

4.一輛汽車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當(dāng)駕駛員發(fā)現(xiàn)前方有險

情時,立即進行急剎車,剎車后的速度r隨剎車位移x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

設(shè)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則當(dāng)汽車剎車后的速度減小為12m/s時,剎

車的距離XI為()

v/fm-s-1)

x/m

A.12mB.12.8m

C.14mD.14.8m

B[由題意可知,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shè)加速度大小為。,由公式0—

v^=-2ax,解得a=10ni/s?。當(dāng)汽車剎車后的速度減小為12mzs時,由公式"

一。(?=2axi,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汽車剎車的位移xi=12.8m,故選B。]

5.物體甲運動的x-f圖像和物體乙運動的?!眻D像分別如圖所示,則這兩個

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A.甲在0?6s時間內(nèi)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零

B.甲在0?6s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它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4m

C.乙在0?6s時間內(nèi)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4m

D.乙在0?6s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它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4m

B[本題考查運動圖像問題。甲在0時刻由負(fù)方向上距原點2m處向正方

向運動,6s時達(dá)到正方向的2m處,運動方向不變,總位移為4m,故A錯誤,

B正確;乙0?3s內(nèi)做負(fù)方向的勻減速直線運動,3?6s內(nèi)做正方向的勻加速直

線運動,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物體通過的位移,則總位移為零,故CD

錯誤。]

題組二追及相遇問題

6.通常情況下,人的反應(yīng)時間和汽車系統(tǒng)的反應(yīng)時間之和在1.39~1.98s

之間。若高速公路上兩輛汽車行駛的速度均為100km/h,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

相同,前車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立即剎車,后車發(fā)現(xiàn)前車開始剎車時,也立刻采取相應(yīng)

措施。為避免兩車追尾,兩車行駛的間距至少應(yīng)為()

A.39mB.55m

C.100mD.139m

B[由于兩車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兩車行駛的安全距離即為汽車在反應(yīng)時間

內(nèi)的位移,有L98m=55m,故B正確。]

7.甲、乙兩輛汽車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駛,其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對汽

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第10s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10s末,甲、乙兩車相距150m

C.在第20s末,甲、乙兩車可能相遇

D.第20s末兩者相距最近

C[由圖知,乙車的速度一直為正,說明乙一直沿正方向運動,運動方向

沒有改變,故A錯誤;在第10s末,甲通過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但由于它們

初始位置關(guān)系未知,所以不能判斷是否相遇或者什么時候相遇,故B錯誤,C

正確;第20s末,甲、乙兩車的位移之差最大,但由于兩車出發(fā)點的位置關(guān)系

未知,所以不能確定它們的距離是否最小,故D錯誤。]

8.冬天霧霾天氣頻繁出現(xiàn)。某日早晨濃霧天氣中道路能見度只有30m,且

路面濕滑。一輛小汽車以18m/s的速度由南向北行駛,某時刻,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

方濃霧中有一輛卡車正以6m/s的速度同向勻速行駛,于是,司機鳴笛示警同時

緊急剎車,但路面濕滑,只能以2m/s2的加速度減速行駛。前車接到示警于2s

后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前、后車因都采取了必要的加、減速運動,所以不會追尾

B.前、后車雖采取了加、減速運動,但加速度過小,仍會發(fā)生追尾

C.在前車開始加速時,兩車僅相距9m

D.兩車距離最近時只有4m

A[設(shè)后車經(jīng)時間t兩者共速,則18m/s-2fm/s=6m/s+2X(Z—2)m/s,

解得,=4s,此時間內(nèi)后車的位移xi=18X4m—:X2X42m=56m,前車的位

移%2=6X2m+6X2m+;X2X22m=28m,因X2+30m>xi,可知兩車不會追

尾,此時兩車相距最近,距離為28m+30m-56m=2m,選項A正確,BD錯

誤;在前車開始加速時,兩車相距(30+6X2)m-(18X2X2X22)m=10m,

選項C錯誤。]

[S組在綜合中考查關(guān)鍵能力]

9.如圖所示,四幅圖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物體在0?fo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小于華

B.乙圖中,物體的加速度為2m/s2

C.丙圖中,陰影面積表示幾?時間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變化量

D.丁圖中,f=3s時物體的速度為25m/s

D[題圖甲中,因。“圖像與,軸圍成的面積等于位移,可知物體在0?力

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于竽,選項A錯誤;題圖乙中,根據(jù)"=2ax可知2a

m/s2=lm/s2,則物體的加速度為0.5m/s2,選項B錯誤;題圖丙中,根據(jù)Ao=

aAf可知,陰影面積表示人?打時間內(nèi)物體的速度變化量,選項C錯誤;題圖丁

中,由可得手=00+;”,由圖像可知:m/s2=5m/s2,vo=—5

m/s,則a=10m/s?,貝比f=3s時物體的速度為03=00+0/3=25m/s,選項D正

確。]

10.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t=0時刻兩車處于同一位置,其速度

—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兩圖像交點處坐標(biāo)及切線如圖,貝!1()

A.f=8s末,甲、乙兩車相遇

B.甲、乙兩圖像交點f=2s末,甲車的加速度大于乙車的加速度

C.在2?8s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D.在0?2s內(nèi),甲車的位移小于乙車的位移

D[在。”圖像中,圖像和橫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大小,甲、乙兩車在平直

公路上行駛,,=0時刻兩車處于同一位置,f=8s末時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Ao40

甲在乙車的前方,故A錯誤;甲、乙兩圖像交點f=2s末,ao=T7=Vm/s2

=5m/s2,a尸當(dāng)=30.m/s?=5m/s2,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等于乙車的加速度

大小,故B錯誤;在2?8s內(nèi),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

乙車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由圖像可知,在0?2s內(nèi),甲車的位移小于乙車

的位移,故D正確。]

11.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線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轎車和貨車,其速度大小分

別為5=40m/s,V2=25m/s,轎車在與貨車距離x0=22m時才發(fā)現(xiàn)前方有貨車,

若此時轎車只是立即剎車,則轎車要經(jīng)過x=160m才停下來。兩車可視為質(zhì)點。

(1)轎車剎車后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

(2)若轎車剎車時貨車以勿勻速行駛,通過計算分析兩車是否會相撞?

(3)若轎車在剎車的同時給貨車發(fā)信號,貨車司機經(jīng)fo=2s收到信號并立即

以大小改=2.5m/s2的加速度加速前進,通過計算分析兩車會不會相撞?

[解析](1)轎車經(jīng)過x=160m才停下來的過程,由0/=241無得:轎車剎車

過程的加速度大?。篴i=5m/s2o

(2)假設(shè)恰好不相撞時兩車的速度相等,即:V\—a\t\=V2

得:%=肛二^=3§

轎車前進的距離:.[Ji+勺]=97.5m

貨車前進的距離:si=vit\=15m,

因為:si—北=22.5m>xo,即兩車會相撞。

(3)假設(shè)兩車的速度相等,即:vi—a\t=vi+ai(t—t^

轎車前進的距離:s'i=oi£一%砂

貨車前進的距離:s'2=。2力+02?—知)+;。2?—力)2

解得.」_800_605

解得.s1—9m,s2一19m

因為:s'i-s'2^21.7m<xo,兩車不會相撞。

[答案](l)5m/s2(2)兩車會相撞(3)兩車不會相撞

12.如圖所示,一輛轎車和一輛卡車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相向做勻速直線運

動,速度大小分別為oi=25m/s和s=20m/s,為了會車安全,兩車車頭距離d

=95m時,同時開始做勻減速運動,轎車和卡車勻減速的加速度大小均為。=5

m/s2,兩車減到速度為。=10m/s時,又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轎車車身全長Li

=5m,卡車車身全長心2=15m。

⑴當(dāng)轎車速度剛減到10m/s時,兩車是否已相遇?

⑵兩車的會車時間是多少(會車時間指從兩車車頭相遇至車尾分離的時間)?

[解析](1)設(shè)轎車減速時間為九卡車減速時間為0則

則轎車在3s內(nèi)減速的位移為

v\+v_

xi=-—h=52.5m(3)

3s內(nèi)卡車先減速2s,再勻速運動Is,則卡車3s內(nèi)的位移為

Vl+v,

X2=—\一-益+“人―右)=40m④

XI+X2=92.5m<95m⑤

故兩車未相遇。

(2)設(shè)會車時間為At,則

vAt+vAt=Li+L2⑥

解得AZ=1So

[答案](1)兩車未相遇(2)1s

13.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條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駛,汽車甲在前,速度

。甲=10m/s,汽車乙在后,速度。乙=30m/s。由于天氣原因,當(dāng)兩汽車的距離

為xo=75m時,乙車的司機發(fā)現(xiàn)前方的汽車甲,立即以最大的加速度剎車,但

汽車乙需行駛180m才能停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