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5篇_第1頁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5篇_第2頁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5篇_第3頁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5篇_第4頁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5篇編寫教案有利于老師弄通教材內(nèi)容,精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有利于老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下面我給大家?guī)砬邎@春雪教學設計其次課時5篇,盼望大家喜愛?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其次課時篇1

一、導入

四大文明的古國之一的中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員寬闊;有舉世著名的萬里長城;有洶涌澎湃的長江黃河;有“甲天下”之稱的桂林山水;有動物王國之稱的云南;有肥沃寬闊的四大平原……這一切,無不如磁鐵般的吸引著每個炎黃子孫的衷腸,無不使多少巾幗英雄為之傾倒;也無不使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者在這塊黃土地上爭名奪利;也曾引來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國主義者……那么,畢竟是什么人才是這片黃土地的建設者呢?(揭示課文并板書標題)

二、整體感知

(注:帶著以下問題閱讀課文)

1、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導語中所提出的問題。(提示:最終一句。)

2、“江山如此多嬌,引很多英雄競折腰”的含義以及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過渡句──承上啟下)

3、提出問題。(補充在后邊,此略。)

三、局部品嘗

1、論“整體感知”中的問題“2”來引入對詞的學習。

既然祖國的江河山水如此的漂亮嬌艷。那么,詞中是如何來描繪這幅漂亮如畫的江河山水呢?又是哪些“英雄競折腰”呢?爭論回答這兩個問題板書如下:

實──────虛

||

||

總──────分

|||

|||

秦皇漢武……略輸

北國風光長城、黃河(靜)

冰封……雪飄(惜)

望|看……嬌──引:唐宗宋祖……稍遜──往……今……

山舞、原馳(動)

成吉思汗……只識

描寫───────抒情

留意:

⑴是按什么挨次寫景的?并說說這是什么樣的景色?

⑵從表達方式上看:上闕和下闕的主要區(qū)分是什么?

⑶請同學說出導語中的問題。

⑷按以上的板書內(nèi)容,引導同學背誦這首詞。

2、爭論回答同學所提出的問題。(因沒上課而無法補充,)

四、布置作業(yè)

1、給下列加粗的漢字注拼音:

沁()分()外嫵媚()遜()

數(shù)()風流人物

2、閱讀課課文完成下列題目:

A、寫出采納比方、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把靜物寫動的句子:。

B、寫出詞中過渡性的句子:。

C、點明這首詞的中心的句子:。

D、詞中押韻的字:;韻腳是:。

E、“沁園春·雪”中的“沁園春”是詞的;“雪”是詞的。

F、說說在這首詞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是什么?

答:。

G、簡要的說說這首詞的寫作特點。

答:。

J:我們還學過一首寫“雪”的古代詩歌,這首詩歌是代的寫的《》,這首詩歌中名句是:。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其次課時篇2

一、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會詞的意境,體會的思想感情。

2.把握詞寫景和談論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內(nèi)容,領會詞的意境,體會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體會的胸懷、思想感情。

四、教學程序:

1.導入:由_的嗜好導入。板書課題。

教法、學法:激發(fā)奇怪???心,形成期盼心理。

2.明確任務:同學歸納學習任務,老師關心確定。投影出示。

3.導學過程:

A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

2.同學邊聽邊想。

(1)從氣魄上,整首詞給你怎樣的印象?找出最能體現(xiàn)這一點的詞語。

明確: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宏偉的景物,最能反映北國風貌。

(2)內(nèi)容。將上下闋內(nèi)容各用一個字概括。

板書:上闋物————江山

下闋人————英雄

江山和英雄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請用書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引)

江山為何令英雄崇敬?面對大好河山,英雄是何姿勢?

師生分析:上闋繪雪景之嬌,縱橫千萬里,下闋論古今英雄,上下五千年。因此:

(3)表達方式:上闋:描寫下闋:談論抒情

(3)講解過渡句的作用

教法、學法:老師范讀,同學聽、思索,老師放映宇航員拍攝的長城、山脈照片,精講點撥,感知形象。

B.文章又如何描寫?怎樣談論?

1.指名讀上闋。

(1)_不僅會寫詩作詞,還會畫畫。他大筆一揮,展現(xiàn)給我們幾幅畫面?明確:三幅。一位同學讀原句,另三名同學說說想到的畫面。

提問:主席是怎樣用筆的?

回答:先總寫,再詳細寫,后小結。先實寫,后虛寫。板書體現(xiàn)。

女生齊讀上闋。

教法、學乏:體會意境。

(2)質(zhì)疑:“望”的位置在哪里?何以有這樣的氣魄?

(3)你怎么看出后三句是虛寫?從“望”到“看”,視覺上有變化嗎?

2.讀下闋。

(1)詩人評說歷史人物,貫穿一個“惜”字?!跋А睆暮蝸??

(2)誰是風流人物?明確: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插入對_其人、時代背景的介紹。男生齊讀下闋。

出示人民大會堂巨幅國畫,配樂,放錄音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老師敘述。探究感情。

C.深化拓展:

現(xiàn)在,你對“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有新的感受嗎?舉例深化體會。

D.比較體驗:

《沁園春.長沙》哪一句最震撼人心?

出示題板。

E.總結:鑒賞詩詞的思路。

F.再品詞的意境。放錄音。

作業(yè)。

總體回顧,發(fā)散思維。

綻開聯(lián)想,鼓舞求異:你由雪想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總實

上闋物——江山分描寫

總虛

沁園春雪評古談論

下闋人——英雄

贊今抒情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其次課時篇3

1、了解課文的寫作和發(fā)表背景;

2、理解詞的字面意思、深刻含義和藝術特色;

3、了解精煉的語言;

4、理解寫景、抒情、談論相結合的寫法;

5、體會詩人對壯美山河的喜愛和詩人的宏大理想。

1、了解精煉的語言;

2、理解寫景、抒情、談論相結合的寫法;

3、體會詩人對壯美山河的喜愛和詩人的宏大理想。

1、體會詩人對壯美山河的喜愛和詩人的宏大理想;

2、理解寫景、抒情、談論相結合的寫法。

兩課時。

第一教時

1、了解本文的寫作和發(fā)表背景;

2、理解上闋的字面意思、深刻含義和藝術特色;

3、理解寫景手法的運用。

一、導入課文

可從人民大會堂巨幅國畫或詠雪名句談起。

二、釋題

沁園春,詞牌名;雪,詞題目。

三、回憶詞的有關學問

概念、分類、派別。

四、字詞,同學板演

沁(qìn)惟(wéī)分(fèn)外成吉思汗(hán)

遜(xùn)嫵媚(ráo)磅礴(páng)(bó)數(shù)風流人物(shǔ)

胤(yìn)諦聽(dì)單于(chán)(yú)

五、老師范讀,然后同學朗讀全詞

力爭在短時間內(nèi)讀熟。

六、結合預習提示一,介紹1936年寫作背景和1954年發(fā)表背景

強調(diào)都處在歷史轉折時期,以顯示詞的寫作和發(fā)表的重大意義。

1935年10月,紅軍長征成功到達陜北。長征的成功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也是中國革命新局面的開頭,從今紅軍肩負起抗日救國的宏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紅軍預備渡黃河東征,詞寫于此。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柳亞子向毛澤東“索句”,后于1945年11月14日發(fā)表于《新民報晚刊》。這首詞的寫作和發(fā)表俱在新的革命時期即將開頭之際,有著重要意義。

七、同學齊讀課文,指導同學看解釋,理解上闋字面意思,并解釋上闋

八、依據(jù)意思劃分上闋層次

結合課文分析層次(三層):上闋哪些地方是概括描寫,哪些地方是詳細描寫,哪些地方是相象之景,借以明確層次。

九、概括描寫,即開頭三句的分析和領悟

1、“千里”與“萬里”互文,寫出“北國”的寬闊和壯麗;

2、“冰封”與“雪飄”的基本色澤及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不同景象;

3、詩人登高望遠與借助想象拓展視覺形象,顯示宏大氣魄。

十、詳細描寫,即中間七句的分析和領悟

1、“望”字領起哪幾句?

2、“望”中所見,哪些是靜景,哪些是動靜?

3、靜景:寫“長城”,寫“大河”,這兩個形象有什么特定意義?“內(nèi)外”“上下”展現(xiàn)了怎樣寬闊的地區(qū)?“惟余莽莽”“頓失滔滔”是什么景象?

4、動景:“山”“原”都是靜物,為什么在“舞”在“弛”,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動態(tài)描寫展現(xiàn)了什么樣的美?“欲與天公試比高”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態(tài)勢的活力?

十一、想象之景,即最終三句的分析和領悟

1、什么詞表現(xiàn)了以下所寫是想象之景?

2、“晴日”景象是怎樣別有境界,有什么含義?

十二、總結本節(jié)課內(nèi)容,上闋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

寫景手法的運用。

描寫北方壯美的雪景,熱忱贊美祖國大好河山。

十三、同學朗讀課文并背誦上闋

十四、作業(yè)

1、復習本節(jié)課內(nèi)容。

2、熟背上闋。

3、預習下闋。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冰:封(靜態(tài))千里靜態(tài)

(總寫)雪:飄(動態(tài))萬里

長城:惟余莽莽

登高遠望大河:頓失滔滔實景

上闋(詳細寫)群山:銀蛇舞動態(tài)

高原:蠟象弛

紅裝素裹:交相輝映想象

晴日景象之景

格外嫵媚:明麗多姿

其次教時

1、理解下闋的字面意識和深刻含義;

2、把握全詞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色;

3、理解抒情、談論手法相結合的寫法;

4、體會詩人對壯美山河的喜愛和宏大理想。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1、字詞:注音、解釋。

2、齊讀、抽背課文。

二、復習課文內(nèi)容導入下闋的學習

三、指導同學結合解釋理解下闋的字面意思,并解釋下闋

四、劃分下闋層次(分為三層)

結合以下三個問題以明確層次:

1、下闋怎樣由上闋描寫景物轉入評論歷史人物?

2、選擇了歷史上哪些英雄人物?又是怎樣評價的?

3、怎樣歌頌今日的英雄人物?

五、過渡句的分析和領悟

1、“江山如此多嬌”,“嬌”字照應了上闋的哪些描寫?

2、“引很多英雄競折腰”,“競”字有什么含義,“折腰”概括了什么內(nèi)容?

六、評價古代英雄人物句的分析和領悟

1、“惜”字領起拿幾句,“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2、詞里選擇了哪些古代英雄人物加以評價?你知道他們的歷史事跡嗎?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心集權的封建大帝國。

漢武帝:對內(nèi)鞏固中心集權,對外抵擋匈奴,加強同西域的文化溝通。

唐太宗:恢復社會生產(chǎn),選賢任能,抗擊突厥入侵,消失了大唐盛世。

宋太祖:統(tǒng)一五代十國,加強中心集權。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蒙古族軍功卓著的領袖。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后,尊其為元太祖。

他們都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英雄人物,對祖國的進展和繁華有肯定貢獻。

3、“略輸文采”“稍遜風騷”的含義,“略”“稍”的精確?????性,“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含義,“只識”與“略”“稍”的比較。

七、贊頌無產(chǎn)階級英雄句子的分析和領悟

1、“今朝”指什么朝代?

2、“風流人物指什么人?

3、回顧上一層,想一想為什么選擇歷代帝王這個系列加以評論,而不評說古代農(nóng)夫起義領袖。

4、“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深刻含義。

八、老師歸納、總結下闋

下闋談論兼抒情,評論歷史上英雄人物,歌頌當代無產(chǎn)階級革命英雄。

九、同學齊讀課文力爭背誦

十、總結全文

1、寫景、抒情、談論相結合的手法:

詞的上闋是寫景:有概括寫、有詳細寫(有靜態(tài)寫、有動態(tài)寫)。

詞的下闋談論兼抒情,評古是為了論今,批判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為了下文更好地歌頌無產(chǎn)階級革命英雄。

2、用詞精確?????、精練而鮮亮:

動詞極富形象,形容詞不但極富形象而且顏色艷麗,副詞非常準確增加表現(xiàn)力。

3、多種修辭說法的運用:

比方、借代、對偶。

十一、作業(yè)

1、復習本節(jié)課內(nèi)容。

2、背誦全詞、能夠默寫。

3、完成課后習題。

4、預習下一課。

沁園春·雪

毛澤東

江山多嬌

過渡

英雄折腰

秦始皇

略輸文采

下漢武帝

評古唐太宗封建帝王

闋稍遜風騷

宋太祖

成吉思汗只識射雕

風流人物無產(chǎn)階級

頌今(點睛之筆)

還看今朝革命英雄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其次課時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的特點.

2.學習寫景、抒情、談論相結合的寫法。

3.領悟喜愛祖國山河,立志超越前人。

4.訓練同學具有遠大的抱負理想。

教學過程:

㈠導入:由復習“詩歌一般常識”導入

老師補充:詩歌特點:

⑴具有劇烈的感情顏色。

⑵通過形象表達思想感情。

⑶富有想象。

⑷語言精練。

⑸押大致相同的韻。

㈡初讀全詞:

⒈檢查預習、正字正音、完成練習P1第一題。

⒉聽錄音(或范讀課文),聽準每個字音。

⒊齊讀全詞:想象一下詞所描繪的景色,初步體會詞中所表達的情懷。

㈢精讀上闋:回答下列問題。

⒈上闋可分為幾層,每一層的層次意思是什么?

⒉找出上闋中的概括描寫,詳細描寫和想象之景的句子。

⒊“望長城內(nèi)外”中的“望”是什么意思?“望”中所見,那些是靜景,那些是動景?

⒋把靜景寫成動景的句子是?

⒌小結:上闋描寫北方壯美的風景,熱忱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

⒍齊讀上闋,體會詞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㈣精讀下闋:

⒈根據(jù)學習上闋方法,自己先分層理解,簡潔分析。

⒉師生研討:

⑴分幾層、層意。

⑵“江山如此多嬌,引很多英雄竟折腰”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⑶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我們學過的古詩詞中表達的理想的詩句。

⑴毛澤東:

⑵顧炎武:

⑶陸游:

⑷范仲淹:

⒋含“雪”字的成語。

⒌寫雪的古詩。

㈤齊讀全詞,體會感情及語言特點。

㈥總結:

附:板書設計:

總寫之景意境壯闊喜愛

上闋:寫景

詳細實景動靜結合江山多嬌祖國

想象之景明麗多姿山河

過渡:承上啟下歌頌

下闋:論史評古:短語文治英雄折腰風流

論今:風流人物人物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其次課時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詞的意境美,提高觀賞力量。

2、領悟的宏大胸襟,堅決的信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宏大領袖,也是一位宏大的詩人。聞名詩人臧克家說過:毛澤東詩詞是宏大的篇章。今日我們就一起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領會一下毛澤東詩詞的風采。在學之前我們先觀賞一下毛澤東的另一首詞,《沁園春·長沙》。多媒體展現(xiàn),放錄音。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叢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教導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25年2月,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恒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隱秘離開韶山,到達長沙,并獨自去橘子洲頭。事后作《沁園春·長沙》。這時毛澤東同志正在苦苦尋求一條救國之路,發(fā)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呼喊。

1936年2月,遵義會議后,抗日戰(zhàn)斗爆發(fā)前,此時否定原來的錯誤路線,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找到了救國救民的路。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掩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過后寫下了《沁園春·雪》。

二、整體感知:

同學看書、聽讀,正音。(放錄音,同學將音記在書上)

出示幻燈片

一、給加線字注音:

分()外嫵媚成吉思汗()

數(shù)()風流人物今朝()

二、解釋下列詞語:

風流人物——

折腰——

放錄音,同學聽讀,留意語氣、語調(diào)、重音、停頓、初步體會詞的意境。

同學自讀,兩人互指缺點。

三、分析重、難點:

沁園春,是這首詞的詞牌名;雪,是這首詞的題目。

很明顯,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闋,在上下兩闋之間有一過渡句,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找出這一過渡句。(同學作答)

明確:江山如此多嬌,引很多英雄競折腰。

過渡段的作用:承上啟下(同學作答,并將這一過渡句標出,作用記在書上)

“江山如此多嬌”是承接上闋來寫的,在這里用到一個嬌字,是褒是貶?

是褒義,是贊揚。

那祖國江山有哪些可贊之景呢?看題目,是什么景?

雪景。

在祖國的什么地方?

在祖國的北方(北國風光)

北國風光怎樣呢?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在這里用到一種修辭方法是互文,實際指整個的北方冰封、雪飄,這是總寫北方雪景,留意用到的兩個字封、飄。(“封”寫地面,凝然寧靜;“飄”寫天空,雪姿輕快。一靜一動)。

下面有一望字領起,望到了什么呢?(同學思索、爭論)

明確:望字領起下文,從“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到“欲與天公試比高”都是望字統(tǒng)領。

“望”到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景觀。

“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xù)寫地域的寬闊。(讓同學思索、溝通:為何選取這些景觀?)

指導:長城內(nèi)外,長城東西走向,長城內(nèi)外實指長城南北。

大河上下,大河指黃河,大河上下實指黃河的上游、下游。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原都是靜物,卻寫它們“舞”和“馳”,為什么這樣寫?給你怎樣的感受?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以動寫靜,運用比方、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給予群山、高原以堅韌的性格。

以上景物的確很美,有沒有更美的呢?

明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格外嫵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