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_第1頁
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_第2頁
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_第3頁
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_第4頁
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第一篇: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古典詩歌鑒賞之哲理詩學(xué)案一、初步感知:1、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2、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宋盧梅坡《雪梅》)3、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被譽為宋人哲理詩壓卷之作)4、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宋楊萬里《過松塬晨炊漆公店》)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二、關(guān)于哲理詩哲理詩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fā)某種哲理的詩歌。它往往是把發(fā)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穎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熔鑄一體,來服人以理、動人以情的。有的哲理詩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這種詩內(nèi)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多是四句的絕句。哲理詩的演變,經(jīng)歷了由斷章散句到完章整篇的發(fā)展過程,如《詩經(jīng)》中的哲理性篇章,大都是斷章散句;直至漢魏六朝,古代哲理詩才真正出現(xiàn)完整成熟的作品。從創(chuàng)作實際看,魏晉以至明清,既有構(gòu)思完整的哲理詩篇,也有大量散見于抒情、敘事、山水、詠古等詩體中的哲理散句。這些哲理散句,大多形散而意足,形象獨立而意義完整,因此無不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和認(rèn)識意義。如《詩經(jīng)》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陶潛之“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杜甫之“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劉禹錫之“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元稹之“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蘇麟之“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軾之“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陸游之“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龔自珍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等。不過,中國古代哲理詩的藝術(shù)水平和藝術(shù)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獨立完整的哲理佳作中。鑒賞這類詩歌不僅要感受詩中鮮活的藝術(shù)形象,還要把握詩人在詩中所寄寓的深刻認(rèn)識,從而領(lǐng)悟詩歌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三、哲理詩的類型:1、借景說理。此類詩與寫景抒情類詩歌不同,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往往是為了寄寓某種道理或為說理作鋪墊的。例如:觀書有感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注釋:渠:代詞,指方塘。許:這樣。字面解讀:哲理解讀:(一)解讀藝術(shù)形象:。(二)解讀隱含理趣:。原意:。新意:。例如:過沙頭楊萬里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2、借物說理。這類詩通常是借助某個具體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種特點,來寄寓某種道理的。例如: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對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注:此詩是他受排擠從朝中被貶到安徽滁州時所寫。哲理解讀三四句:悟出:。如: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fēng)。再如:琴詩蘇軾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畫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3、即事說理。即借助具體的事情,通過對這些事情的記敘、描述、議論,傳達抽象而深刻的道理。如:誡子弟(清)何紹基千里傳書只為墻,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背景:哲理解讀:。四、方法點撥1、哲理詩特點歸納:以理趣見長,耐人尋味,給人以教益。內(nèi)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較深刻。2、表達哲理的形式:借景說理、即事說理、托物說理。3、哲理詩常見手法及修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興、象征、借古喻今、比喻、對比等。4、欣賞哲理古詩的步驟:字面解讀(由表及里)哲理解讀(由淺入深)隱含理趣:原意(由此及彼)新意五、高考引路1、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20XX年遼寧)秋夜獨坐(節(jié)選)唐?王維夜深宋?周弼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1)兩詩中均寫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請具體說明。答:。(1)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答:。2、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09天津卷)嚴(yán)鄭公宅同詠竹杜甫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涓涓凈,風(fēng)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注:嚴(yán)鄭公,即嚴(yán)武,受封鄭國公?;X(tuò),筍光。帙,包書的布套。(1)本詩前三聯(lián)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答:。(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答:。(3)請你談?wù)剬ψ詈笠宦?lián)寓意的理解。答:。3、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問題。(20XX北京)西江月黃陵廟(又題阻風(fēng)三峰下)張孝祥①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明日風(fēng)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zhǔn)擬岳陽樓上。注:①張孝祥:南宋初詞人。這首詞,因船行洞庭湖畔黃陵廟下為風(fēng)浪所阻而作。作者與友人信中提到:“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fēng)伯亦善戲矣?!雹诓ㄉ瘢核瘛"蹨?zhǔn)擬:準(zhǔn)定。(1)這首詞的風(fēng)格與宋代哪兩位詞人比較接近?這種風(fēng)格的詞人屬于哪一流派?答:。(2)在這首詞中,作者是以怎樣的胸懷對待**險阻的?舉出兩處具體描寫,略作分析。答:。六、實戰(zhàn)演練1、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思考回答:廬山的變化多端,說明了什么道理?答:。2、放言白居易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問:此詩的主題是。它告誡我們:。3、論詩三十首元好問眼處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問:本詩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答:。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定**蘇軾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注:①指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這是作者貶謫黃州的第三年。②嘯:撮口長嘯,魏晉者常作此以示灑脫。(1)古人評蘇軾這首詞時說,“足征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筆直寫胸臆”(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詞人是如何“任天而動”的。答:。(2)古今不同讀者對這首詞的理解各異,有人認(rèn)為這首詞是“曠達人語”,也有人認(rèn)為這首詞是“歸隱人語”。談?wù)勀銓Υ说睦斫?。答:?、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后面問題。觀書有感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試分析“問渠那得清如許”一句在結(jié)構(gòu)方面的作用。答:。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fēng)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1)這首詩寫舟行江上的見聞感受,詩人情感變化,富有層次。請結(jié)合具體詞語簡析之。答:.(2)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詩人描繪的畫面中,蘊含著人生哲理,請細加品味,說一說你的看法。答:。7、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惠崇《春江晚景》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問:“春江水暖鴨先知”蘊含了怎樣的哲理?答:。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瀑布李忱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shù)形象。答:。第二篇:古典詩歌鑒賞之人物形象教學(xué)案(xiexiebang推薦)鑒賞古典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教學(xué)案編寫人:董家峰審核人:孫孟英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了解常見詩歌人物形象類別2.學(xué)會鑒賞人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解答詩歌人物形象鑒賞題的答題模式二、考點闡釋1、20XX年江蘇高考《考試說明》詩歌鑒賞考查材料以唐宋詩詞為主,也可選擇其他時代、其他體裁的作品。(1)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2、形象分類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3、知識積累常見藝術(shù)形象:(1)、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8)、愛恨情長、迷惘惆悵的形象。三、典例探究例1、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訴衷情陸游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難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答:例2、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fēng)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注:林景熙,宋末詩人,具有強的民族意識的志士,宋亡不仕。答:四、質(zhì)疑討論小組討論:結(jié)合例1、例2,分析歸納人物分析方法及答題步驟。五、課堂演練1、(20XX江蘇高考)夢江南溫庭筠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提問:詞中三、四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答:2、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問題。(20XX,安徽卷)最愛東山晴后雪①[宋]楊萬里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fēng)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注]①本詩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二.絕句》中的一首。提問: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4分)答:六、課后練習(xí)1、(20XX,湖北卷)送鄒明府游靈武[注]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fēng)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咀ⅰ棵鞲簩h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提問: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答:2、分析下詩的人物形象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注]①秦韜玉:應(yīng)進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來被薦為工部侍郎。②儉:通“險”,怪異。時世:當(dāng)代。白居易《新樂府·時世妝》:“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③壓金線:用金線刺繡。壓:手指按住,刺繡的一種方法。答:第三篇:古代詩歌鑒賞專題離別詩學(xué)案古代詩歌鑒賞專題離別詩送別作詞:李叔同(弘一大師)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古代餞行贈詩風(fēng)氣盛行,因此產(chǎn)生了大量的離別詩。唐代較突出的20XX多位詩人中,幾乎人人都寫過送別詩。李白提到姓名的贈別詩就有400多首。出行原因大體可分為赴考、出使、遷謫(宦游)、征戎、鄉(xiāng)旅、歸隱等。詩人送別的習(xí)俗1、折柳送別2、飲酒餞別3、唱歌送別折柳送別習(xí)俗產(chǎn)生于漢代,產(chǎn)生原因大體有三:1、千絲萬縷的柳條、紛紛揚揚的柳絮隨風(fēng)舞動與離人千絲萬縷、斬不斷、理還亂的離愁非常相似。2、“柳”與“留”諧音,因此折柳送別有挽留、惜別、不舍之意。3、柳枝有隨地而生的習(xí)性,折柳相贈還有祝愿友人在異地他鄉(xiāng)生活順利、欣欣向榮之意?!端蛣e》王之渙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離別多。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金陵酒肆送別李白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離別詩中常見的時空背景1、離別詩中多出現(xiàn)傍晚和月夜等時間意象。2、離別詩中多出現(xiàn)長亭、渡口、南浦等空間意象。勞勞亭歌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注釋:勞勞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約十五里左右,是沿長江順流而下的必經(jīng)之地。送別之人常在此駐足,目送行人漸行漸遠。后來,勞勞亭便成了離別感傷的代名詞。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反襯;哀景襯壯情。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胸懷,對友人真誠情誼??犊磉_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坦誠心志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驹娢馁p析】江雨蒼茫中,詩人送別了即將回到洛陽的友人,雖然正處于眾口毀謗的惡劣處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吳江楚山,心中明朗,并無一絲凄風(fēng)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陽的親朋們:他有的仍然是一顆純潔的玉壺冰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丹陽送韋參軍嚴(yán)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第四篇:學(xué)案詩歌鑒賞之邊塞詩[推薦]詩歌鑒賞之邊塞詩學(xué)案一、介紹邊塞詩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zhàn)生活,后人稱他們?yōu)椤斑吶娙恕?,形成了“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zhàn)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所以說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盛唐以前,國勢強盛,,邊塞詩大多豪邁、爽朗、昂揚向上;中晚唐,國勢衰微,詩中悲壯、惋傷成分多;南宋多抒發(fā)悲憤、哀痛之情.二、詩歌涼州詞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翰(唐)王維葡萄美酒夜光杯,渭城朝雨浥輕塵,欲飲琵琶馬上催??蜕崆嗲嗔?。醉臥沙場君莫笑,勸君更進一杯酒,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塞下曲(唐)盧綸(一)(二)林暗草驚風(fēng),月黑雁飛高,將軍夜引弓。單于夜遁逃。平明尋白羽,欲將輕騎逐,沒在石棱中。大雪滿弓刀。隴西行從軍行(唐)王維(唐)王昌齡十里一走馬,青海長云暗雪山,五里一揚鞭。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都護軍書至,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匈奴圍酒泉。不破樓蘭終不還。關(guān)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燕歌行(唐)高適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從金伐鼓下榆關(guān),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上,胡騎憑陵雜風(fēng)雨。戰(zhàn)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漁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塞下曲(唐)杜甫挽弓當(dāng)挽強,用箭當(dāng)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逢入京使出塞(其一)(唐)岑參(唐)王昌齡故園東望路漫漫,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雙袖龍鐘淚不干。萬里長征人未還。馬上相逢無紙筆,但使龍城飛將在,憑君傳語報平安。不教胡馬度陰山。代出自薊北門行鮑照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嚴(yán)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關(guān)山月(南朝?梁)徐陵關(guān)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思婦高樓上,當(dāng)窗應(yīng)未眠。星旗映疎勒,云陣上祁連。戰(zhàn)氣今如此,從軍復(fù)幾年。三、邊塞詩的特征:1、2、掌握邊塞詩常表達的思想感情:3、藝術(shù)風(fēng)格和技巧:藝術(shù)風(fēng)格:常用表達技巧:四、習(xí)題探究(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從軍行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1、前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2、第三句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它對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二)從軍行王昌齡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fēng)秋。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薊(jì)中作高適策馬自沙漠,長驅(qū)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一到征戰(zhàn)處,每愁胡虜翻。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卮鹣铝袉栴}:⑴兩首詩共同表現(xiàn)了邊塞什么樣的環(huán)境特點?⑵王詩最后一句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技巧,高詩最后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⑶同為邊塞詩,其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和不同?(三)[20XX年高考天津卷]涼州詞(其一)張籍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出生漸欲齊。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yīng)馱白練到安西。(1)“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句表現(xiàn)了怎樣的邊塞景象?(2)本詩運用了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第五篇:古典詩歌比較鑒賞古典詩歌比較鑒賞導(dǎo)學(xué)案教學(xué)目的:了解高考詩歌比較鑒賞題的設(shè)題角度。學(xué)習(xí)答題思路,重點掌握比較詩歌意象、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的鑒賞方法。學(xué)會規(guī)范答題與自我評價。重點難點:找準(zhǔn)比較點,規(guī)范表達。一、導(dǎo)入詩歌比較鑒賞是近幾年高考詩歌鑒賞考查的熱點,因此,詩歌比較鑒賞應(yīng)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二、了解詩歌比較鑒賞題的設(shè)題角度提問:詩歌比較鑒賞可以從哪些方面設(shè)置比較點,或者說,詩歌比較鑒賞題有哪些設(shè)題角度?答:從大方面看,比較閱讀題一般從“求同”、“求異”兩個方面來設(shè)計問題,從小方面看,可以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技巧等方面設(shè)題,具體有以下幾個角度:1、不同詩歌選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較(湖北卷)《丹陽送韋參軍》嚴(yán)維和《暮春浐水送別》韓琮問題: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請作簡要說明。2、詩與畫的意境比較(廣東卷)《春日登樓懷歸》寇準(zhǔn)問題: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船夫睡舟尾,橫―孤笛”。你認(rèn)為這幅畫能表現(xiàn)這兩句詩的內(nèi)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3、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用語的比較(福建卷)《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問題: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rèn)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4、不同詩歌相同用詞的比較(湖南卷)《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問題: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實寫登樓,引領(lǐng)全篇,既表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向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柳詩之“望”??5、不同詩歌描寫同一對象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浙江卷)《齊安郡中偶題》杜牧和《暮熱游荷池上》楊萬里問題: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6、不同詩人描寫同一情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天津卷)《湖州歌(其六)》汪元量問題: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7.不同詩人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觀點比較《題烏江亭》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额}烏江亭》王安石有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夏日絕句》李清照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三、比較鑒賞示例(形象、語言、表現(xiàn)手法、思想情感比較)(一)對形象的比較鑒賞(不同詩歌對相同意象的比較和不同詩歌對同一對象描寫優(yōu)劣的比較)不同詩歌對相同意象的比較[示例]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丹陽送韋參軍嚴(yán)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別韓琮綠暗紅稀出鳳城①,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咀ⅰ竣嬴P城:京城。問題: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請作簡要說明。試題分析:詩的后兩句寫送走之后對韋參軍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這一句轉(zhuǎn)接自然,不露痕跡地把前句抽象的離愁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江南”、“江北”,對比照應(yīng),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陽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線,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傳出思念之神態(tài),憂思綿綿,“日晚”暗示思念時間之久,見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帶出末一句“寒鴉飛盡水悠悠”。這一句寫望中所見。通過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表達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邊長時間的遙望著,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給人增添愁思。可是,就連這使人感傷的寒鴉此時此刻也“飛盡”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這一切給人以孤獨、寂靜、空虛的感觸?!八朴啤卑鵁o限思念的深情。(聯(lián)系延伸)“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薄靶腥恕敝该媲八蛣e的遠行之人?!皩m前水”即浐水。浐水源出藍田縣西南秦嶺,北流匯諸水,又東流入灞水,浐灞合流繞大明宮而過,再入渭水東去,故云。這“不舍晝夜,逝者如斯”的宮前水,潺潺,緩緩,充耳引起遠行人的客愁,所以詩人特地提醒說:“行人莫聽宮前水”?!奥牎弊直砻鞑蝗搪犛譄o法不聽,只好勸其莫聽,何以故?答曰:“流盡年光是此聲”。古往今來,多少有才之人,為跨越宮前水求得功名,而皓首窮經(jīng),輕擲韶華;古往今來,多少有為之人,為跨越宮前水干祿仕進,而拜倒皇宮階下,屈辱一生;古往今來,又有多少有志之人,馳騁沙場,立下不朽功勛,終因庸主不察,奸臣弄權(quán),致使“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而空死牖下。正是這條宮前水,不僅流盡了千千萬萬有才、有為、有志者的大好年光,而且也流盡了腐朽沒落、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國運。正如辛棄疾在《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說的:“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詞倉茫,韓詩杳渺,其長吁浩嘆,則異曲同工。【參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下一首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fā)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解題要領(lǐng):2、詳細捕捉關(guān)鍵詞語(送、望,流盡年光)1、積累傳統(tǒng)意象的寓意(大雁南飛——思鄉(xiāng)、盼歸)3、善于聯(lián)想類比(“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逝者如斯,不舍晝夜”)2、詳細捕捉關(guān)鍵詞語(送、望,流盡年光)(三)對表現(xiàn)手法的比較鑒賞(不同詩歌對描寫相同對象的表現(xiàn)手法比較)3、善于聯(lián)想類比(“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不同詩歌對描寫相同對象的表現(xiàn)手法的比較(二)對語言的比較鑒賞(不同詩歌中同一“煉字”的比較和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用語的[示例]齊安郡中偶題杜牧比較)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fēng)。不同詩歌中同一“煉字”的比較暮熱游荷池上楊萬里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的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fēng)。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示例]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根據(jù)提示,完成賞析。問題: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試題解析:兩首詩都是寫景詩,兩詩的后兩句的描寫對象都是荷,但表達的思想情感卻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不同,比較鑒賞要求一是求同,兩詩中寫荷花“相倚恨”、“暮猶怕熱”,都用了擬人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的表現(xiàn)手法。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參考答案:擬人表現(xiàn)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fēng)”,含有詩人之恨。后一首兩詩寫作之時,作者都是貶謫之身,正值壯年的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荷花”被西風(fēng)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的李德裕則在垂暮之年被棄置崖州。從詩中看,兩人的處境與心境是有所不同的。憐愛喜悅之情。問題: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實寫登樓,引領(lǐng)全篇,既表[示例]:柳李商隱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向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柳詩之“望”曾逐東風(fēng)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垂柳唐彥謙絆惹春風(fēng)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xué)不成。試題分析:兩詩都是篇幅短小的七言絕句,作者都是遷謫失意的人,都以山作為描前人評價這兩首詩,說前者表達的是“遲暮之傷,沉淪之痛,觸物皆悲”,后者表寫的背景。然而,它們所反映心情卻不同,表現(xiàn)手法及其意境風(fēng)格也是迥然各別的。李達的則是“詠柳而貶美人”。請指出這兩首詩在表達技巧上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并簡要德裕登臨北眺,主要不是為了懷念鄉(xiāng)土,而是出于對政治的向往與感傷。“獨上高樓望分析。帝京”,詩一開頭,這種心情便昭然若揭;因而全詩所抒之情,和柳詩之“望故鄉(xiāng)”是【參考答案】:有所區(qū)別的?!傍B飛猶是半年程”,極言去京遙遠,深深透露了依戀君國之情。同在遷相同點:都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柳》詩借經(jīng)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謫之中,李德裕的處境和柳宗元也是不相同的。柳宗元在柳州,畢竟還是一個地區(qū)的行來抒發(fā)詩人身世之感,寄托自傷遲暮、自嘆身世之感;而《垂柳》詩則借體態(tài)輕盈、翩政長官,只不過不加重用而已。但尚有北歸的可能性;否則他就不會乞援于“京華親故”翩起舞、風(fēng)姿秀出的垂柳,來寄托了詩人憤世嫉俗之情。了。因此柳詩開頭運用“尖山似劍”這一比喻,表達在草木變衰的秋天,思念家國愁腸不同點:《柳》:對比,以春日之柳的繁華得意對比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垂柳》:如割的痛楚,在運用比喻手法的基礎(chǔ)上展開想象,直接抒發(fā)了奔迸而出的強烈感情。末“絆惹”二字,把垂柳寫活了,垂柳有意撩逗著春風(fēng),這是擬人手法;“世間誰敢斗輕句則著一“望”字,虛寫置身峰頭來收束全篇,既表現(xiàn)了對故鄉(xiāng)思念,更表現(xiàn)了希望“京盈?”是反問,顯示了垂柳恃美而驕的神情?!俺踅蠠o端種,餓損纖腰學(xué)不成”,系華親故”作為援手的急切期待。而李德裕是被棄置崖州,歷史的經(jīng)驗,現(xiàn)實的遭遇,使用典、楚王、江畔種柳,隨意為之,爭寵斗艷的宮女們心目中卻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嬪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必然會貶死在這南荒之地,斷無生還之理。詩中“百匝千遭”的繞妃們?yōu)槭寡б蚕蟠沽憷w細輕盈,以此諷喻竟相爭寵的大臣們??と荷剑徽蔀樗拿姝h(huán)伺、重重包圍的敵對勢力的象征嗎?人到極端困難、極端危險解題要領(lǐng):的時刻,由于一切希望已經(jīng)斷絕,對可能發(fā)生的任何不幸,思想上都有了準(zhǔn)備,心情往(1)準(zhǔn)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往反而會平靜下來,不詛咒這可惡的窮山僻嶺,不說人被山所阻隔,卻說“山欲留人”,(2)結(jié)合詩句闡釋為什么要用了這種手法。正是“事到艱難意轉(zhuǎn)平”的心理的反映。詩中沒有抒寫政治的憤慨,遷謫的哀愁,語氣(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優(yōu)游不迫,舒緩寧靜。然而這一語氣之中,包孕著詩人無限的憂郁與感傷。(四)對思想感情的比較鑒賞(同一詩人抒寫相似內(nèi)容所表達思想感情的比較)【參考答案】(1)柳詩之“望”在末句,虛寫置身峰頭,收束全篇。既表現(xiàn)了對故鄉(xiāng)同一詩人抒寫相似內(nèi)容所表達思想感情的比較的思念,更表達了希望“京華親故”作為援手(幫自己一把,使不至于葬身瘴癘之地)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①陸游的急切期待。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guān)河:雁門西,青海際。解題要領(lǐng):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1、積累傳統(tǒng)意象的寓意(大雁南飛——思鄉(xiāng)、盼歸)注釋:①師伯渾,陸游的友人對比問題: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試題解析:這道題要求是把同一詩人不同詩歌的課外詩句與課本所學(xué)詩句進行對比。題中點明了對比內(nèi)容和對比點,詞句中,我們由“自許封侯萬里,有誰知”可知作者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理想未能實現(xiàn),從“鬢雖殘,心未死”可知作者雖烈士暮年,但壯心不已。詩句中,“空自許”說明壯志未酬,下句“衰鬢已先斑”說明年已老大,兩相對比表達的是一種悲憤心情。再結(jié)合陸游的身世,表達感情的同異便很明顯了。參考答案: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xiàn)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不同點:a、詞句抒發(fā)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b、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解題要領(lǐng):1、要熟悉課本詩句,并能準(zhǔn)確鑒賞。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結(jié)合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分析。3、恰當(dāng)使用思想感情鑒賞術(shù)語。4、分層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異,先整體再局部。課堂練習(xí)1: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對比問題: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rèn)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試題解析:這道題屬開放性比較題目。古詩在流傳過程中同一首詩,不同的版本有時有不同的用語。不同用語在該詩中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鑒賞的角度不同,答案就會有所不同。這首詩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別秋江”,兩種用語都表達了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但“引愁心”用擬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與“別秋江”相比更勝一籌。參考答案:“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摹北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解答要領(lǐng):僅回答哪一句“好”是不能得分的,關(guān)鍵是要分析出“為什么”來。這類題的解題思路一般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1、修辭手法運用上進行比較,看哪種手法更有表現(xiàn)力。2、聯(lián)系詩歌描寫的情景進行比較,看哪種用語更符合實際。3、從表達思想感情上比較,看哪種用語更能準(zhǔn)確表現(xiàn)作者當(dāng)時的思想感情。課堂練習(xí)2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瀑布徐凝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蘇軾《東坡志林〃記游廬山》:?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侨沼幸躁惲钆e《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詩?!腴_元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注]謫仙:李白。對比問題:你是否同意蘇軾對李、徐兩詩的評價,請結(jié)合作品談?wù)勛约旱目捶?。試題解析:蘇軾的觀點非常明顯:揚李貶徐,說徐凝的詩是“惡詩”,寫瀑布“惟有謫仙辭”。其實兩詩各有其妙。兩首詩都是寫景的,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那么評價它們的優(yōu)劣就要看描寫是否真切,形象是否鮮明,寫得是否突出而不一般化,是否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徐凝用“白練”來比喻瀑布,李白用“銀河”來比喻瀑布,李白用的比喻就超過了徐凝。白練取其白,銀河也取其白,用“銀”比用“白”顯得更光采。銀河在天上,“銀河落九天”,正寫出了瀑布從高山上落下,像從天上落下,更顯得生動而有氣勢。瀑布是飛流,銀河的河也具有流水的含義,比起白練來更顯得真切;再加上“直下三千尺”比“一條”更有氣勢。這樣一比,徐凝的詩就顯得平凡,不生動。但說徐凝的詩是“惡詩”,也有些過分。徐凝詩中“千刃直”的形象,“雷奔人入江”的聲勢,“白練飛”的比喻,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明它不是“惡詩”。參考答案:同意;要點:李詩更為雄奇瑰麗,想像更為奇特,富有創(chuàng)造力,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不同意。要點:徐詩分別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切人,氣勢顯得壯闊。解答要領(lǐng):1、讀懂詩評、詩論,明確詩評、詩論對兩詩評價的觀點。2、從整體上把握兩首詩,然后表明自己的觀點。3、抓具體詩句,從描寫是否真切、形象是否鮮明、寫得是否突出而不一般化等方面進行具體闡述,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四、課堂小結(jié):對比閱讀與單篇詩歌的閱讀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只有兩點外在的、形式上的區(qū)別:一是閱讀的對象在數(shù)量上的區(qū)別;二是對比閱讀多了一道“作比較”這一程度。注意掌握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依照比較點,在單篇詩歌賞析的基礎(chǔ)上進行求同尋異,比較鑒賞。因此,工夫都要下在讀懂詩歌上,下在對詩歌的理解、分析、鑒賞上。五、布置習(xí)題1、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回答塞上聽吹笛高適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