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冊5.1植被同步測試(原卷版+解析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冊5.1植被同步測試題(解析版)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2022·高一課時練習)左圖是當?shù)氐蚵湮飻?shù)量逐月變化示意圖;右圖為該小組拍攝的甲樹種春季凋落物照片,他們發(fā)現(xiàn),凋落的葉片多為青綠或黃色、褐色的老葉,此時樹上開始出嫩芽、長新葉。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樹種廣泛分布的地區(qū),最可能位于我國的()
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內(nèi)蒙古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
2.造成甲樹種春季凋落物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稀少B.日照強烈C.氣溫回升D.風力較大
3.乙樹種廣泛分布的地區(qū),對應的氣候類型最可能為()
A.溫帶季風氣候B.熱帶雨林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亞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1.D2.C3.A
【解析】1.由材料“甲樹種春季凋落物照片,他們發(fā)現(xiàn),凋落的葉片多為青綠或黃色、褐色的老葉,此時樹上開始出嫩芽、長新葉”可知,甲樹種常年均有落葉,春季落葉也為青綠或黃色、褐色的老葉,同時又有新葉生長,因此甲樹種應是常綠闊葉林,最可能位于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D正確;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為溫帶落葉闊葉林,秋季樹葉落葉,春季沒有落葉,只是樹葉開始出現(xiàn)嫩芽、長新葉。AB錯誤。內(nèi)蒙古高原上以草原植被為主,即使東部地區(qū)有樹木,也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不會在春季出現(xiàn)落葉,C錯誤。故選D。
2.造成甲樹種(常綠闊葉林)在春季凋落的原因最可能是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fā)旺盛,而此時降水較少,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樹木生長所需要的水分不足所致,C正確。春季只是降水較少,已經(jīng)有鋒面雨帶開始向北登錄我國陸地,帶來春雨。不是稀少,A錯誤。春季太陽高度角較小,日照不是很強烈,B錯誤。風力對樹木的落葉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C。
3.讀圖可知,乙樹種在秋季大幅度落葉,春季沒有落葉,說明是落葉闊葉林,秋季葉落盡,冬季樹上已經(jīng)沒有樹葉。所對應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樹木落葉適應環(huán)境。A正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均是常綠樹種,常年都會有落葉,BCD錯誤。故選A。
【點睛】落葉的意義:是植物減少蒸騰,保持體內(nèi)水分,度過寒冷和干旱季節(jié)的一種適應,這一習性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落葉產(chǎn)生的機理:對不良環(huán)境的適應,落葉能減少蒸騰,使植物渡過寒冷和干旱季節(jié),這一習性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短日照加速離層的形成,脫落酸和乙烯增加,可加速葉的脫落。落葉有兩種情況:一種:每當干旱或寒冷季節(jié)來臨,全樹葉枯死脫落,僅存枝干,為落葉樹。另一種:在春夏時新葉發(fā)生以后,老葉漸次脫落,就全樹看,終年常綠,為常綠樹。
(2022·高一課時練習)下圖是11月8日某高中體育王老師朋友圈的一張圖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朋友圈圖片中的植被最有可能是()
A.熱帶雨林B.常綠闊葉林C.落葉闊葉林D.亞寒帶針葉林
5.該地的氣候最有可能是()
A.熱帶草原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
【答案】4.C5.C
【分析】4.根據(jù)圖中時間11月8日,是北半球的秋季,滿地落葉,應該是溫帶季風氣候區(qū)的落葉闊葉林,C正確。熱帶雨林和常綠闊葉林終年常綠,AB錯誤。從圖中可看出落葉為闊葉,不是亞寒帶針葉林,D錯誤。故選C。
5.根據(jù)所學知識,熱帶草原氣候的植被是稀樹草原,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是常綠闊葉林,溫帶季風氣候發(fā)育的植被是落葉闊葉林,熱帶雨林氣候發(fā)育的植被是熱帶雨林。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我國的植被包括: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高山草甸等。
(2023·高一課時練習)下圖為天山博格達峰北坡垂直自然帶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圖中甲自然帶的類型為()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B.溫帶草原帶
C.溫帶荒漠帶D.針闊混交林帶
7.博格達峰北坡有山地針葉林帶,而南坡缺失,其影響的主導因素是()
A.光照B.山體坡度C.水分D.熱量
【答案】6.C7.C
【分析】6.從圖中可看出,甲自然帶為天山博格達峰北坡山麓的基帶,山體的基帶與當?shù)厮阶匀粠б恢拢焐讲└襁_峰地處我國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所以地帶性的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所以天山博格達峰北坡的基帶為溫帶荒漠帶,C正確;天山博格達峰北坡山麓地區(qū)降水少,氣候干旱,不易形成草原和森林自然帶,ABD錯誤。故選C。
7.天山博格達峰位于我國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北坡有來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在山腰上降水較多,故在山腰形成森林,向上海拔高形成高寒草甸及冰雪帶,向下降水越來越少,逐步過渡為山地草原、山麓溫帶荒漠。所以博格達峰北坡有山地針葉林帶,而南坡缺失,其影響的主導因素是水分,C正確;森林的形成主要是水分條件好,與光照、坡度和熱量關(guān)系不大,ABD錯誤。故選C。
【點睛】某地植物種類豐富的原因:緯度低,山體海拔高,相對高度大,山地垂直地帶性顯著;跨緯度廣,熱量條件差異大,適合多種植物生長;跨經(jīng)度廣,降水量差異大,適合多種植物生長;位于氣候的過度地帶,適合多種植物生長;當?shù)厝祟惢顒由?,破壞少,或注重對植被的保護,使得植物種類豐富。
(2023·高二課時練習)讀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
8.圖中甲自然帶最可能是()
A.熱帶雨林帶B.熱帶草原帶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9.造成甲、乙兩區(qū)域自然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經(jīng)度位置不同引起熱量條件的變化B.海拔不同引起水熱狀況的變化
C.洋流性質(zhì)不同引起降水量的變化D.大氣環(huán)流不同引起水熱組合的變化
【答案】8.C9.D
【分析】8.根據(jù)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判斷,甲地位于理想大陸東岸北回歸線附近,為亞熱帶,ABD錯誤。甲地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或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C正確。故選C。
9.圖中乙地為地中海氣候,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甲地為亞熱帶季風(或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它的形成與季風環(huán)流有關(guān),是大氣環(huán)流不同引起水熱組合的變化,D正確。甲、乙兩區(qū)域自然帶差異與經(jīng)度、海拔、洋流關(guān)系不大,ABC錯誤。故選D。
【點睛】自然帶的分布是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通過相互影響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自然帶的不同又體現(xiàn)了各種地理要素綜合作用的差異性。
(2022·高一課時練習)2023年10月15日,第一屆林芝彩林節(jié)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景區(qū)開幕。林芝縣生物多樣性極高,彩林大部分分布在色季拉山一帶,由于不同的植被顏色不同,從而造就了彩林風光。下圖示意中國生物量空間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0.林芝縣成為西藏自治區(qū)森林覆蓋率較高地區(qū)的原因是()
A.受夏季風的影響大,水熱條件好B.海拔高,地勢起伏大
C.緯度位置較低,氣溫較高D.雅魯藏布江沿岸,水源充足
11.林芝縣彩林景觀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緯度低,熱量豐富B.地勢起伏大,水熱組合差異大
C.夏季風的迎風坡,水分條件好D.地熱能豐富,熱量條件好
【答案】10.A11.B
【分析】10.影響森林覆蓋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水熱條件,林芝縣位于青藏高原邊緣,印度洋暖濕氣流沿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進入,水熱條件較好,故選A項。海拔高,地勢起伏大,影響的是生物種類而不是數(shù)量,B項錯誤;林芝縣緯度較低,但由于海拔較高,所以氣溫高不對,C項錯誤;林芝縣森林生長的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D項錯誤。故本題選A。
11.彩林是指不同植被在不同的生長階段變現(xiàn)出的不同顏色的景觀,所以形成條件是在山地,隨著海拔升高,水熱條件不同,形成不同的植被,隨海拔升高,不同植被在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征下顯現(xiàn)不同的生長階段而出現(xiàn)不同的植被顏色,單有熱量或者水分是不夠的,AC錯誤;地熱跟彩林和熱量無關(guān),D錯誤。故本題選B。
【點睛】林芝位于雅魯藏布大峽谷,西南季風可以深入,帶來豐富的降水。當?shù)睾0胃卟畲?,因此水熱組合多樣,植被類型多樣。
(2023·高一課時練習)讀“某沿海地區(qū)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2.該山地可能位于()
A.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B.南半球溫帶地區(qū)C.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D.北半球溫帶地區(qū)
13.該山地若位于大陸西岸,該地氣候類型應是()
A.地中海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D.溫帶海洋性氣候
【答案】12.B13.D
【分析】12.讀“某沿海地區(qū)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可知,該山自然帶中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表明該山位于溫帶地區(qū),而亞熱帶森林以常綠林為主,因此該山不太可能為亞熱帶地區(qū),排除AC;圖中顯示,該山南坡林線(針葉林的上限)比北坡低,表明北坡為陽坡,南坡為陰坡,由此判斷,該山位于南半球溫帶地區(qū),B符合題意,排除D。故選B。
13.前題判斷可知,該山位于南半球溫帶地區(qū)。該山地若位于大陸西岸,即該山位于溫帶大陸西岸,應全年盛行來自海洋的西風,形成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D符合題意;該山山麓自然帶為落葉闊葉林帶,因此該地氣候類型不太可能是地中海氣候(一般形成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排除A;溫帶季風氣候一般分布在大陸東岸,與題意不符,排除B;溫帶大陸性氣候一般分布在大陸中部,且形成的植被以草原為主,與題意不符,排除C。故選D。
【點睛】垂直帶譜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順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帶系列。垂直帶譜的結(jié)構(gòu)類型主要取決于山地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山體本身的特點(相對高度與絕對高度、坡向、山脈排列形式等)。
(2023·高一課時練習)泰加林原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xiàn)泛指寒溫帶針葉林,廣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溫帶大陸。下圖為泰加林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4.推測泰加林的生長特點為()
A.耐旱,根系橫向生長發(fā)育B.耐寒,根系縱向生長發(fā)育
C.耐旱,根系縱向生長發(fā)育D.耐寒,根系橫向生長發(fā)育
15.泰加林在亞歐大陸東岸分布緯度較西岸低,主要原因是大陸東岸()
A.多高原山地B.土壤較肥沃C.太陽輻射較強D.受寒流影響
【答案】14.D15.D
【解析】14.讀圖可知,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和部分高海拔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所以其生長習性應耐寒,暖季生長快,冬季休眠;因凍土廣布,根系較淺,橫向生長發(fā)育較多。D正確。故選D。
15.影響泰加林分布主要因素為熱量,大陸西岸有暖流流經(jīng),熱量條件較好,東岸受寒流影響,氣溫較低,故東岸分布緯度較低,西岸分布緯度較高,D正確。地形、土壤不是主要影響因素,大陸東西兩岸緯度相近,太陽輻射相差不大,ABC錯誤。故選D。
【點睛】讀圖,可知泰加林分布在沿海和內(nèi)陸各種地形都有分布,結(jié)合所學知識影響植被分布的因素有水分、熱量、土壤以及水熱組合狀況;沿海到內(nèi)陸主要的差異為水分的差異,都有分布說明其水分相差不大,地形分布多樣說明土壤對其影響小,主要沿緯度分布說明其影響因素為熱量。
二、綜合題
16.(2022·高一課時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喀里多尼亞島靜躺在無垠的碧綠海水之中,是太平洋眾多島嶼中植物種類最多的一個島嶼。新喀里多尼亞島位于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和火山噴發(fā)的地區(qū),島上平地較少,崎嶇的山脈將該島分為東西兩部分。下圖示意新喀里多尼亞島位置與山脈分布。
(1)推測新喀里多尼亞島形成的主要原因。
(2)闡釋新喀里多尼亞島成為太平洋植物種類最多島嶼的自然條件。
【答案】(1)新喀里多尼亞島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兩大板塊相互擠壓碰撞,使地殼隆起形成島嶼。
(2)地處南回歸線以北,終年高溫多雨,光熱水充足,為多種多樣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條件;多火山噴發(fā),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長繁殖;地形復雜,因地勢、地形、坡向的不同,小尺度氣候多樣,植物種類繁多;最高海拔超過1600米,光熱水隨海拔出現(xiàn)垂直分異,為不同植物提供生長空間,因而成為太平洋植物種類最多的島嶼。
【分析】本題以大洋洲為區(qū)域載體,考查大洋洲島嶼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形成原因及植物種類多的自然條件等相關(guān)知識??疾楂@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能力、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能力及學科素養(yǎng)能力。
【詳解】(1)島嶼按照成因主要分為四類: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沖積島。結(jié)合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新喀里多尼亞島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和火山噴發(fā)活動,地殼運動頻繁,兩大板塊相互碰撞擠壓,使地殼隆起抬升形成島嶼。
(2)影響植物種類多少的自然條件有:氣候、地形、大氣環(huán)流等因素,從圖中可以看出,新喀里多尼亞島位于南回歸線以北,四面臨海,終年高溫多雨,光熱水充足,有利于多種多樣的植物生長;島上平地較少,地勢崎嶇,地形復雜,因地勢、地形、坡向的不同,小尺度區(qū)域氣候多樣,植物種類多;由圖可知,最高海拔超過1600米,垂直高差較大,光熱水隨海拔出現(xiàn)垂直分異,為不同種類植物提供生長空間,因而成為太平洋植物種類最多的島嶼。
17.(2022·高一課時練習)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國分布著以櫟屬高山櫟組為主要建群種的硬葉常綠闊葉林,是分布區(qū)主要的薪柴來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強。該森林類型既有由高大喬木構(gòu)成的森林,又有由小喬木構(gòu)成的矮林,還有灌木林,其分布范圍可從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線附近。
研究發(fā)現(xiàn),硬葉常綠闊葉林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前分布廣且連續(xù),其目前分布狀況與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關(guān)系。左圖示意我國目前硬葉常綠闊葉林的分布,右圖示意硬葉常綠闊葉林中高山櫟植株平均高度與海拔的關(guān)系。
(1)簡述我國目前硬葉常綠闊葉林的分布特點。
(2)分別指出海拔3.2km以下、以上我國高山櫟林植株平均高度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形成原因。
(3)說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對我國西南地區(qū)硬葉常綠闊葉林分布的影響。
【答案】(1)分布范圍廣,不連續(xù)分布在川西、滇北和藏東南的高山峽谷地帶(或河流兩岸的山坡地帶);分布緯度較低;海拔跨度大。
(2)3.2km以下,植株平均高度隨海拔上升而增高,其原因是過度樵采等人類活動導致,海拔越低砍伐越嚴重,砍伐后萌生的樹木較低矮。
3.2km以上,植株平均高度隨海拔上升而降低,其原因是隨著海拔上升,水熱及其土壤條件變差,風力變大,導致植株矮化。
(3)青藏高原隆升,使該地氣候不斷寒化、旱化,自然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導致其分布面積大大縮?。▋H分布在高原東南部和邊緣的橫斷山區(qū));高原隆升導致橫斷山脈隆起,地勢高差變大,地形、氣候變得復雜多樣,使其只分布在適合生長的地方,呈現(xiàn)碎片化(難以相互連接形成完整的自然帶)。
【分析】本大題以硬葉常綠闊葉林的相關(guān)圖文資料為背景材料,涉及我國目前硬葉常綠闊葉林的分布特點、我國高山櫟林植株平均高度的變化趨勢及原因、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對我國西南地區(qū)硬葉常綠闊葉林分布的影響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地協(xié)調(diào)觀、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yǎng)。
【詳解】(1)讀圖可知,我國目前硬葉常綠闊葉林分布范圍廣,主要分布在川西、滇北和藏東南的高山峽谷地帶(或河流兩岸的山坡地帶),分布不連續(xù);讀圖可知,集中分布在25°N-35°N之間,分布緯度較低;由材料可知,分布范圍可從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線附近,分布海拔跨度大。
(2)讀圖可知,3.2km處為高山櫟平均植株高度最高處,3.2km以下,植株平均高度隨海拔上升而增高。由材料可知,以櫟屬高山櫟組為主要建群種的硬葉常綠闊葉林,是分布區(qū)主要的薪柴來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強。則3.2km以下的變化趨勢可能是因為人類的過度樵采等活動導致的,海拔越低的區(qū)域砍伐越嚴重,砍伐后萌生的樹木更低矮。3.2km以上,植株平均高度隨海拔上升呈降低的趨勢,其原因是隨著海拔上升,氣溫降低,降水減少,水熱及土壤條件變差,海拔高處風力變大,導致植株平均高度降低。
(3)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所產(chǎn)生的熱力作用與動力作用,對該地區(qū)的氣候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使高原內(nèi)部旱化,隨高原海拔的不斷升高,整個高原寒華也日益明顯,因此導致硬葉常綠闊葉林面積極大地縮小,僅在高原的東南部及邊緣的橫斷山區(qū),得以保存。青藏高原的隆升還對周圍的地區(qū)產(chǎn)生深遠影響。與高原隆升相聯(lián)系的是西南季風的形成,它使得高原周圍東南部具有濕潤潮濕的氣候特點,并且高原隆升引起西風帶的北撤,使亞熱帶荒漠區(qū)向北移動。這樣,高原周圍殘存的硬葉常綠闊葉林分布區(qū)的氣候也發(fā)生了變化。同時,由于高原周圍山脈的隆起,使分布區(qū)海拔增高,地形變得更復雜,對硬葉常綠闊葉林產(chǎn)生巨大影響,使其只分布在適合生長的地方,呈現(xiàn)碎片化。
18.(2022·高一課時練習)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名探險者在其游記中有這樣的描述:“進入森林之中,你仿佛來到一個夢幻王國。抬頭看一看,只有滿眼的長著奇異板狀根的參天大樹,有些板根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寬,形成巨大的側(cè)翼,甚為壯觀(如圖)。老莖稈上的花果、巨葉植物遍布,根本看不到湛藍的天空;低頭望一望,眼前到處是苔蘚、藤蘿等。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
(1)指出游記中所描述的森林類型,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2)從板狀根植物根系發(fā)育的角度,推測該地的降水特點。
【答案】(1)熱帶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種類繁多;常見莖花、板根、滴水葉尖現(xiàn)象;層次多,垂直結(jié)構(gòu)復雜。
(2)板狀根在地面發(fā)育,反映出土壤中水分含量過多,透氣性差,說明當?shù)亟邓S沛,氣候濕潤。
【分析】本大題以某地板根為材料,涉及熱帶雨林的特征及環(huán)境特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
【詳解】(1)根據(jù)材料中的板根、莖花、巨葉植物可判斷出森林類型為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植物全年旺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jié)構(gòu)復雜,有數(shù)量豐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常見莖花、板根等現(xiàn)象。
(2)從圖中看,板狀根體積龐大,大部分裸露于地面,說明土壤中水分較多,透氣性差,可推測出當?shù)亟邓S富。
【點睛】
21世紀教育網(wǎng)()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冊5.1植被同步測試題(原卷版)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2022·高一課時練習)左圖是當?shù)氐蚵湮飻?shù)量逐月變化示意圖;右圖為該小組拍攝的甲樹種春季凋落物照片,他們發(fā)現(xiàn),凋落的葉片多為青綠或黃色、褐色的老葉,此時樹上開始出嫩芽、長新葉。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樹種廣泛分布的地區(qū),最可能位于我國的()
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內(nèi)蒙古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
2.造成甲樹種春季凋落物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稀少B.日照強烈C.氣溫回升D.風力較大
3.乙樹種廣泛分布的地區(qū),對應的氣候類型最可能為()
A.溫帶季風氣候B.熱帶雨林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亞熱帶季風氣候
(2022·高一課時練習)下圖是11月8日某高中體育王老師朋友圈的一張圖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朋友圈圖片中的植被最有可能是()
A.熱帶雨林B.常綠闊葉林C.落葉闊葉林D.亞寒帶針葉林
5.該地的氣候最有可能是()
A.熱帶草原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
(2023·高一課時練習)下圖為天山博格達峰北坡垂直自然帶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圖中甲自然帶的類型為()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B.溫帶草原帶
C.溫帶荒漠帶D.針闊混交林帶
7.博格達峰北坡有山地針葉林帶,而南坡缺失,其影響的主導因素是()
A.光照B.山體坡度C.水分D.熱量
(2023·高二課時練習)讀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
8.圖中甲自然帶最可能是()
A.熱帶雨林帶B.熱帶草原帶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9.造成甲、乙兩區(qū)域自然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經(jīng)度位置不同引起熱量條件的變化B.海拔不同引起水熱狀況的變化
C.洋流性質(zhì)不同引起降水量的變化D.大氣環(huán)流不同引起水熱組合的變化
(2022·高一課時練習)2023年10月15日,第一屆林芝彩林節(jié)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景區(qū)開幕。林芝縣生物多樣性極高,彩林大部分分布在色季拉山一帶,由于不同的植被顏色不同,從而造就了彩林風光。下圖示意中國生物量空間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0.林芝縣成為西藏自治區(qū)森林覆蓋率較高地區(qū)的原因是()
A.受夏季風的影響大,水熱條件好B.海拔高,地勢起伏大
C.緯度位置較低,氣溫較高D.雅魯藏布江沿岸,水源充足
11.林芝縣彩林景觀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緯度低,熱量豐富B.地勢起伏大,水熱組合差異大
C.夏季風的迎風坡,水分條件好D.地熱能豐富,熱量條件好
(2023·高一課時練習)讀“某沿海地區(qū)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2.該山地可能位于()
A.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B.南半球溫帶地區(qū)C.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D.北半球溫帶地區(qū)
13.該山地若位于大陸西岸,該地氣候類型應是()
A.地中海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D.溫帶海洋性氣候
(2023·高一課時練習)泰加林原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施工安全環(huán)保技術(shù)交流與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承兌擔保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穿戴設(shè)備安裝與健康管理合同模板3篇
- 事業(yè)單位解除聘用合同材料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新材料研發(fā)項目授信合同擔保與技術(shù)轉(zhuǎn)化
- 2025年度個人住宅防水施工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議2篇
- 2025年中國汽車發(fā)電機水泵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息肉癌變風險評估-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國鏟膠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多信使觀測與分析-深度研究
- 項目工地春節(jié)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廠安全培訓課件
- 紅色主題研學課程設(shè)計
- 胸外科手術(shù)圍手術(shù)期處理
- 裝置自動控制的先進性說明
- 《企業(yè)管理課件:團隊管理知識點詳解PPT》
- 移動商務內(nèi)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二 軟文的寫作
- 英語詞匯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 《插畫設(shè)計》課程標準
- 高中英語名詞性從句講解
- 尤單抗注射液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