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改變理論_第1頁
行為改變理論_第2頁
行為改變理論_第3頁
行為改變理論_第4頁
行為改變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為改變理論第1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行為改變理論知信性模式健康信念理論理性行為理論社會網(wǎng)絡與社會支持創(chuàng)新擴散第2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什么是理論理論是一系列概念、定義和命題的有機結合,它通過確定變量間的關系表達對事務或情形的系統(tǒng)見解、用以解釋和預測事物或情形。為什么需要理論?第3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或KAP)

知信行

此理論認為行為改變是目標,為達到行為改變,必須有知(知識和學習)作為基礎,有信(正確的信念和積極的態(tài)度)作為動力。知識(信息)是行為改變的必要條件,但知識與信息不一定能直接導致行為的改變。信念(態(tài)度)反映行為傾向性,要轉變行為需先轉變態(tài)度。第4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什么是態(tài)度態(tài)度是一種由過去的經(jīng)驗形成的心理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準備狀態(tài),它引導著或動態(tài)地影響著個體對這些經(jīng)驗有關的事情、情景的反應。這個定義的前提假設:1態(tài)度是持久的2態(tài)度對行為有引導性的影響

第5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態(tài)度是以情感、行為和認知信息為基礎,根據(jù)某個評價緯度對刺激所作的分類。情感成分包含個體對態(tài)度的所有情緒與情感,尤其正面和負面的評價。行為成分主要指個體在對于態(tài)度對象的行為傾向。認知成分指的是個體對于態(tài)度對象的想法,包括了解的事實、掌握的知識以及持有的信念等。

第6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張三對使用安全套的態(tài)度:

1.

同伴對安全性行為的贊同(+)

2.

降低意外懷孕的風險(+)

3.

降低感染性病的風險(+)

4.

性伴侶偏愛安全的性行為(+)

5.

購買時感到尷尬(—)

6.

使用時感到尷尬(—)

7.

降低了性歡愉(—)

(還有那些可能對態(tài)度的影響?)

第7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認知的復雜度-矛盾認知之間可能相互存在評價的簡單化行為控制態(tài)度――態(tài)度控制行為第8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學習理論學習理論,基本的學習過程應該可以適用于態(tài)度形成的過程(強化、懲罰、模仿——這些學習過程決定了個體的態(tài)度)對于態(tài)度的形成和改變,學習理論強調(diào)兩種主要的方法:信息學習和情感的遷移。

第9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平衡理論平衡理論-考慮的是在個人所持有的簡單認知系統(tǒng)中,情感之間的一致性。

不平衡的結構會往平衡的方向變化,使用“最小努力原則”。第10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認知失調(diào)認知失調(diào)理論(congitivedissonancetheory),費斯廷格1957年提出,假設是有一種趨于實現(xiàn)認知一致性的壓力。“失調(diào)”是當個體的行為和態(tài)度不一致的時候出現(xiàn)的一種令人不愉快的動機狀態(tài),為了達到調(diào)和狀態(tài),1,以某種方法去除或改變行為;2,什么也不改變;3,改變態(tài)度第11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認知失調(diào)的情景決策后的認知失調(diào)。決策幾乎總會引起失調(diào)。當我們不得不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的選擇做決定的時候,最后的選擇總是至少和我們的某些信念不一致。反態(tài)度行為。態(tài)度改變所需的誘因水平,當誘因超過一定限定以后,給予越多的誘因讓個人去做與態(tài)度相反的事情,個人則越不可能改變態(tài)度證明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第12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威脅—受到的危險越大,產(chǎn)生的失調(diào)也就越少,因此態(tài)度改變得越少。選擇-只有是在行為是個體自由選擇的情況下,與態(tài)度不一致的行為才會導致失調(diào)。不能變更的承諾??深A見的后果第13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對后果的責任努力認知失調(diào)的產(chǎn)生以及決策行為帶來的態(tài)度改變有以下主要的先決條件:最小化的誘因,知覺到的選擇權,不可變更的承諾,個人對后果應付的責任以及巨大的努力。第14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自我知覺理論

我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態(tài)度到底是什么,只是從我們的行為和行為發(fā)生的環(huán)境來推斷自己態(tài)度。

當人們在某個態(tài)度上的經(jīng)歷很少,或當態(tài)度涉及模糊,與切身利益無關、微小的事情時,一般傾向于按照自己的行為推斷自己的態(tài)度。當涉及更富有爭議,個人牽涉更多,更持久的問題的時候,失調(diào)理論可能更為適用。

第15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期望-價值理論態(tài)度的形成與改變就是衡量在某個問題上各種可能的態(tài)度的利弊得失,并選擇最佳狀態(tài)的過程。

關注各種誘因間的平衡,預測目標間有沖突時,人會選擇某種能讓自己的收益最大化的立場。第16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仰模式(HBM)就是一個價值——期望理論。當價值——期望的概念逐漸在健康相關行為的環(huán)境下重新形成時,可以對它作如下解釋:(1)欲望——預防疾病或想要康復(價值);(2)信仰——個人能采取某種特定的健康行動來預防疾病或改善健康狀況(期望)。根據(jù)個體對自身對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嚴重性、通過自身行動能降低疾病威脅的可能性的估計,人們對期望作了進一步的解釋。第17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1,HBM)是目前用以解釋和干預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式。該模式綜合需要動機理論、認知理論和價值期望理論,認為可導致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心理活動涉及以下幾個因素:知覺到危害性Severity知覺到易感性Susceptibility知覺到效益(行為效果期望)Benefits知覺到障礙Barriers知覺到自我效能第18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知覺到易感性該維度談到個人對感染某種疾病的風險的主觀認識。在醫(yī)學所確定的疾病的情況下,該緯度的表現(xiàn)形式為:對于診斷的接受、個人對再度感染的估計、以及對總的疾病的易感性。

第19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知覺到危害性個人對感染某一疾病或不治療該疾病的嚴重性的認識,既包括對醫(yī)學臨床后果(如死亡、殘疾和疼痛)的考慮,又包括對那些可能的社會后果(諸如對工作、家庭生活、社會關系等的影響)的權衡。將易感性和嚴重性合稱為“認識到的威脅”。

第20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知覺到效益盡管對易感性和環(huán)境嚴重性(意識到的威脅)的認識會推動個人采取行動,但行動的獨特過程卻有賴于對多種能降低疾病威脅的行動的信心。我們將其稱為要采取健康行動需認識到的益處。這樣,那些表現(xiàn)出關于易感性和嚴重性的最佳信仰水平的個人,他們在意識到任何健康行動的潛在有效性之前,是不會接受任何推薦的行動的。

第21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知覺到障礙特定健康行動的潛在的負面作用,或是認識到的障礙,可能會阻礙個人采用該健康行動。

個人會進行一個成本——利益分析,權衡健康行動的正面、負面因素。負面因素可能包括價格昂貴、潛在危險(治療的副作用,醫(yī)源性病變)、不愉快的經(jīng)歷(疼痛、困難、難過),不舒適感、時間成本等等。這樣,易感性和嚴重性的綜合給個人提供了力量和動力來采取行動,而對利益(較少的障礙)的認識則提供了采取行動的優(yōu)先路徑。

第22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HealthbeliefmodelDemographicVariablesClass,gender,ag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Personality,peergrouppressureetc.PerceivedsusceptibilityPerceivedseverityPerceivedbenefitsPerceivedbarriersActionHealthmotivationCuestoactionSheeran&Abraham,1995第23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自我效能1977年,Bandura介紹了自我效驗(Self-Efficacy)的概念。HBM的早期模式關注的是對預防行動的界定,這些預防行動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很簡單易行。然而,當人們試圖改變與生活方式有關的行為時,情況就大為不同。這些行為是畢生養(yǎng)成的習慣,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改變。改變飲食習慣、鍛煉方式、抽煙、性行為的問題,很明顯要比接受一次免疫檢查或胸片檢測困難的多。事實上,這需要極大的信心。在采取行動前,個人必須相信自己能成功的改變生活方式。

第24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如果我盡力去做的話,我總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即使別人反對我,我仍有辦法取得我所要的對我來說,堅持理想和達到目的是輕而易舉的我自信能有效地應付任何突如其來的事情以我的才智,我定能應付意料之外的情況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決大多數(shù)的難題我能冷靜的面對,因為我信賴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面對一個難題時,我通常能找到幾個解決辦法有麻煩的時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應付的方法無論什么事情在我身上發(fā)生,我都能應付自如第25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保護動機理論鑒于目前生活方式疾?。↙ifeStyleDiseases)危險因素的作用時間長且多能給行為者帶來某種“收益”(如吸煙帶來快感或社會交往便利),因而近年發(fā)展起來的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MotivationTheory)在健康信念模式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抵御健康相關行為改善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解釋健康相關行為。這兩個因素是:內(nèi)部回報:實施有害健康行為所帶來的主觀的愉快感受,如吸煙所致快感。外部回報:實施有害健康行為所帶來的某種客觀“好處”,如吸煙所致交往便利。第26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適應不良性反應適應性反應嚴重性易感性反應效益自我效能內(nèi)部回報外部回報反應代價威脅評估應對評估恐懼保護動機第27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行為轉變階段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改變行為必須經(jīng)過五個階段。1)無轉變打算階段3)打算轉變階段4)轉變準備階段5)轉變行為階段6)行為維持階段吸煙者只有從一個階段向下一個階段逐漸轉變才能達到改變吸煙行為的目的。吸煙者總是處于某一階段。顯然,處于不同階段的對象有不同需要,控煙健康教育應提供不同的干預幫助,促使對象由此階段向趨向戒煙成功的下一階段轉變。第28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Fishbein’sTheoryofReasonedActionDevelopedtoexplainvolitionalbehaviorsAttitudestowardsbehaviorAssumption=beliefsimportantVariablesIntentionsBehaviorBeliefs Evaluationabout + oftheoutcomes outcomeAttitudeNormative

beliefsSubjectivenorm+MotivCom第29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Intentions“Barringunforeseenevents,apersonwillusuallyactinaccordancewithhisorherintentions”(Ajzen&Fishbein,1980,p.5).第30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ttitudesOne’spositiveornegativeevaluationofperformingabehaviorBeliefs:abouttheconsequencesofperformingthebehavior(outcomeexpectancies)Values:appraisal(importance)oftheconsequences第31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SubjectiveNormsOne’sperceptionofthesocialpressurestoperformornotperformabehavior.Beliefs:aboutwhetherspecificindividualsorgroupsthinkoneshouldperformthebehavior.Motivationtocomplywiththesepeople.第32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SomeonelikelytodrinkanddriveATTITUDE:Bobfeelsmoreateasewithotherswhenhedrinks(beliefsabouttheconsequencesandvalues)SUBJNORM:Bobfeelsthathiscolleaguesencouragehimtodrinkafterwork(belief)andhewantsthemtolikehim(motivationtocomply)INTENTION:Bobintends(expects)todrinkwithhiscolleaguesafterworkandthendrivehome1ormoretimesinthenext30days(intentions).第33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社會網(wǎng)絡社會網(wǎng)絡(socialnetwork)視時候結構為一張人際社會網(wǎng)結構,其中“節(jié)點”(node)代表一個人或一群人組成的小團體,“線段(line),在這樣的社會圖像中,社會是由一群行動者、這群行動者間的關系以及這些關系所構成的網(wǎng)絡結構所組成。社會支持社會資本第34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社會網(wǎng)絡理論目前在社會科學中的研究主要包括:職業(yè)、人力資本、組織管理社會網(wǎng)絡理論可能在健康相關行為方面的研究可能有?第35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TheoryofDiffusionofInnovation

Diffusionistheprocessbywhichaninnovationiscommunicatedthroughcertainchannelsovertimeamongthemembersofasocialsystem --EverettRogers(1995)第36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AGraphicPresentationofDiffusionTheoryKnowledgeIConfirmationIVDecisionIIIPersuasionIIAdoptionDiscontinuedContinuedRejectionContinuedLaterAdoptionSocietaltraitsIndividualtraitsInnovationtraitsTimeE.M.Rogers(1995)第37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TheS-CurveModelofDiffusionProcessTakeoffSaturationDeclineIntroductionGrowthMaturityDecayTimeAdoptionInnovatorsEarlierAdoptersLaterMajorityLaggardsEarlierMajority第38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DiffusionCurvesofSelectedU.S.MediaLievrouw(2000)第39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FacilitatorsandBarriersofDiffusionProcessAdoptionofaninnovationPersonaltraitsPerceivedtraitsSocialinfluencesTechnologicaltraitsCommunication第40頁,課件共44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PersonalCharacteristicsKnowledgeoftheinnovation(education,information)Skillsrequiredtousetheinnovation(education,training)Abilitytoowntheinnovation(income)Curiosityandrisk-taking(personality)Perceivedneedfor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