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餅東坡墨魚東坡玉糝東坡豆花東坡酥1079臘月。北宋御史臺監(jiān)獄。關(guān)押的蘇東坡度過了一百多個日夜。曠日持久的大雪,讓蘇東坡懷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四川眉山。岷江河邊,一座溫暖向陽的小城。
我家峨眉陰,與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飲玻璃江……駐足眉山,奇才出世東坡尋蹤第一站——四川眉山1937年,蘇東坡出生在四川眉山,民間傳說,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蔥蔥的大山,一夜之間,全部草木凋零。坊間流傳著,眉山出三蘇,草木為之枯。人們用這種傳說來寄托對蘇軾才華的仰慕。如今的三蘇祠,實際是蘇家的老宅,唐宋八大家有三位從這扇門中走出來,這一走,就是千年的風雨。
東坡尋蹤第二站——汴梁少年成名聲震天下公元1056年春天,蘇東坡第一次離開了生活近20年的眉山,和父親弟弟一起踏上了去汴京科考的路。
考試分三步:第一道關(guān),先得參加首都開封府組織的舉人考試,你得先成為舉人,身份變了才能往下接著考。小菜一碟,蘇軾、蘇轍輕松過關(guān)。第二關(guān)是禮部組織的考試,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教育部組織的高考。蘇氏兄弟又都以優(yōu)等得中。駐足汴梁,一舉成名
古人有句話,叫“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五十歲你考中進士算是年青的,那二十一歲和十九歲考中進士自然是少年成名天下知。
駐足汴梁,一舉成名蘇東坡最大的幸運,是遇上了歐陽修。他當時正是主考官,也是北宋文壇的領(lǐng)袖。他提倡的古文運動,摒棄空虛造作的文風,提倡文要達意。心里想什么,就寫什么。正好讓血氣方剛的青年蘇東坡趕上了,這可以說是天地的際遇。當時候的科舉考試是糊名制,歐陽修讀到一篇文風質(zhì)樸,議論深邃的文章。
蘇東坡的文章,被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傳給同輩觀看,激賞數(shù)日。但其中卻發(fā)生了一個誤會。因為歐陽修認為此文如此之好,想必然是他的朋友也是學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免招人批評,他把本來列為首卷的這篇文章,改列為二卷,結(jié)果蘇東坡那次考試是名列第二。蘇軾寫了個第一名水平的文章卻得了個第二名。第三關(guān),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蘇軾、蘇轍兄弟也順利過關(guān),被授予了進士及第的光榮稱號。他那時才二十一歲,蘇轍也不過才十九歲。
駐足汴梁,一舉成名
駐足汴梁,一舉成名
據(jù)說歐陽修曾對兒子說:“記著我的話。三十年后,無人再談論老夫?!?/p>
駐足汴梁,一舉成名在文人地位極高的宋朝,蘇20歲進士,30歲已經(jīng)是名號最響亮的大文豪。文人的才華外放,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恣意狂放,是蘇的寫照。1061年,蘇來到鳳翔任職,他與太守陳希亮個性不合,關(guān)系十分僵硬,在宋朝,年節(jié)里要互相送帖拜禮,以示尊重,邀請?zhí)K軾,他從不接受。于是陳希亮張貼公榜,罰了蘇軾銅錢八斤。錢是小事,但是在蘇軾心里,更為的郁卒。蘇一個高高在上的人,遇到一個處處為難自己的人,心里肯定非常不痛快,于是,他就想要報復陳希亮。不就,機會就來了。陳修建了一座凌虛臺。邀請?zhí)K東坡撰寫一篇文章凌虛臺記【作者】蘇軾
【朝代】宋國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于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凌虛之所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于其下。見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墻外而見其髻也。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筑臺,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臺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虛?!币愿嫫鋸氖绿K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復于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凌虛臺耶?廢興成毀,相尋于無窮,則臺之復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嘗試與公登臺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杰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于臺而已哉?然而數(shù)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于此臺歟!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于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則過矣。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臺之存亡也?!奔纫匝杂诠?,退而為之記。我曾試著和陳公一起登臺而望,(看到)其東面就是當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兩座宮殿(遺址),其南面就是漢武帝的長楊、五柞兩座宮殿(遺址),其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壽宮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宮(遺址)?;叵胨鼈円粫r的興盛,宏偉奇麗,堅固而不可動搖,何止百倍于區(qū)區(qū)一座高臺而已呢?然而幾百年之后,想要尋找它們的樣子,卻連破瓦斷墻都不復存在,已經(jīng)變成了種莊稼的田畝和長滿荊棘的廢墟了。相比之下這座高臺又怎樣呢?一座高臺尚且不足以長久依靠,更何況人世的得失,本就來去匆匆(豈不更難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臺)夸耀于世而自我滿足,那就錯了。世上確實有足以依憑的東西,但是與臺的存在與否是沒有關(guān)系的?!?/p>
我將這些話告訴陳公后,下來為他寫了這篇記。蘇東坡感今懷古,暗含諷刺。沒想到,陳一字不改,刻于石碑上,立在了凌虛臺旁。若干年以后,蘇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伏風雨之后,想到這件事后,非常后悔。蘇后來給陳寫了墓志銘,在宋朝,只有自己非常尊敬的人,才會為他寫墓志銘。表達了自己少不更事的悔恨。在北宋宋仁宗年間,表面的太平之下掩蓋的是積貧積弱的王朝。國庫空虛,就是神宗的太后想做壽,都拿不出錢,百姓生活潦倒,軍隊孱弱,就迫切的需要改革。1067年輕的宋神宗即位,他任命王安石實行改革,力圖自強,這就是王安石變法。但是,王安石要求改革一定要快,要高效,所以不允許別人議論,批評。這個決定使他任用的人都是非常年輕,資歷不夠,然后又非常功利,一心往上爬。于是,很多別有企圖的官員混進了變法機構(gòu),新法沒有起到正面的效果,于是朝廷里出現(xiàn)了支持與反對的兩個派別。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其實是一種誤解,他反對的是王變法的快,急。宋神宗的急切,王安石的獨斷,使蘇東坡陷入了憂慮。王是才華橫溢的說客,他說服了王朝最有價值的人神宗,他們2人都是法家的信徒,所以手段強硬的推行了新發(fā)。蘇東坡明知是以卵擊石,仍然還是要說話。他寫下了《上神宗皇帝書》,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見解。宋神宗王安石歐陽修王安石變法的第三年,歐陽修辭去了官職,退隱林泉。司馬光也辭去了職務,隱居洛陽。
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67歲的北宋名臣司馬光終于當上了宰相。司馬宰相上臺后,將一起陳年老案翻了出來,重新進行審理,審理的結(jié)果是,將案中原來已經(jīng)釋放回家的一名鄉(xiāng)下女子改判死刑,并立即斬首示眾。
馬光
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67歲的北宋名臣司馬光終于當上了宰相。司馬宰相上臺后,將一起陳年老案翻了出來,重新進行審理,審理的結(jié)果是,將案中原來已經(jīng)釋放回家的一名鄉(xiāng)下女子改判死刑,并立即斬首示眾。此時距案件發(fā)生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17年。身為宰相的司馬光與這名鄉(xiāng)下女子有何仇怨,為何已經(jīng)過去了將近20年,還一定要置她于死地呢?其實司馬光重新審理的這件案子,根本不是什么大案要案,只是一起再平常不過的普通刑事案,案中因改判被殺的女子名叫阿云,在案發(fā)時也不過13歲,而整個案子的案情也十分簡單。
司馬光終于殺了那女孩
一起普通的刑事案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年正月,13歲的登州(今山東登州)少女阿云還在為母親守孝,孤苦無依。沒想到阿云的叔父貪圖錢財,竟然以幾石糧食(價值約等同于現(xiàn)在2000元人民幣)就將阿云賣給了一位名叫韋大的老光棍為妻。韋大容貌丑陋,阿云對這門親事死活不愿意,可又拗不過叔父。于是阿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殺死韋大。阿云晚上悄悄來到韋大的家里,適逢韋大正在熟睡,阿云拿起砍柴刀朝著韋大一陣亂砍。被驚醒的韋大下意識地翻身起來用手阻擋,阿云看韋大醒來,又驚又怕,丟掉柴刀,扭頭就跑。阿云當時只是一個年僅13歲的小女孩,柔弱無力,對韋大一陣亂砍,除了砍掉韋大一個手指頭外,韋大身上其他地方都是些皮外傷,沒什么大礙。于是媳婦沒娶著、差點丟掉性命的韋大立即報了官,說有人要殺他。知縣接到報案,迅速趕來勘察現(xiàn)場,并對韋大及其鄰居進行審訊。這個韋大,窮得一間屋子能剩下四個墻角,小偷到他家門口都是繞著走,又因長得太丑,平時大家都不喜歡與他來往,更沒有與人結(jié)下仇怨。因此雖然韋大當時沒看清是誰要殺他,但是算下來,除了這個沒過門的媳婦阿云,不會有別人。知縣立即將阿云捉來,說這案子明擺著就是你干的,你就招了吧,免得受皮肉之苦。阿云也不抵賴,毫不隱瞞地將事情的整個由來說得清清楚楚。就這樣還不到一天,這起殺人案就這樣告破了。簡單案子不簡單,轟動整個大宋王朝整個案子的案情就是這么簡單,既沒有刑訊逼供,也沒有栽贓陷害,但這個案子后來不僅轟動了宋朝,在整個中國法律史上,都是一件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其影響比清末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不知道要大過多少倍。阿云招供后,知縣以阿云謀殺親夫的罪名判處阿云死刑。但宋朝律法規(guī)定,地方官判處死刑,案件必須逐級上報,最后由朝廷的最高司法機構(gòu)——大理寺和審刑院進行復核,經(jīng)復核沒有問題的,才準許地方官對人犯執(zhí)行死刑,這個程序和現(xiàn)在的死刑復核程序很是類似。案子報到登州知府許遵那里,許遵一看就覺得這個判決有問題。許遵認為,阿云被許配給韋大時尚處于為母親守孝期間,按照宋朝律法規(guī)定,守孝期間的婚約無效,再者阿云是被叔父逼婚,自己并不同意這門親事,因此這門親事,無論于公于私,都是不合法的。既然婚約不合法,阿云就不是韋大的妻子,也就沒有謀殺親夫之罪。再說案件的后果也不嚴重,韋大并無大礙,阿云罪不至死。于是許遵簽署了自己的意見,將案子報送到大理寺和審刑院。大理寺和審刑院審查案卷后認為,即便阿云不是韋大的妻子,但是其蓄意謀殺,并且造成了對方人身傷害,按照大宋律法一樣要判處死刑。一個普通官員表現(xiàn)出令人欽佩的偉大得知這個消息,許遵坐不住了。他在登州任知府,屬于中央下派到地方政府掛職鍛煉的官員,掛職期滿就會調(diào)回中央并升職。這種情況下,對許遵來說,明哲保身、以求升官無疑是對他最有利的選擇,但是許遵卻決心要救可憐的阿云一條命。為了一位素不相識的平民女子,許遵這位普通的官員,置個人的前途于不顧,挺身而出與朝廷的最高司法機構(gòu)爭辯,其勇氣與正氣著實令人欽佩。許遵開始詳細查閱宋朝律法,希望能找到推翻大理寺和審刑院的法律依據(jù)。恰在此時,宋神宗下詔說,謀殺已經(jīng)造成人身傷害,但官員在審訊犯人并對犯人用刑前,犯人如實供認犯罪情節(jié)的,以自首對待,并依照謀殺罪行降低2個等級論罪。這個詔書,簡直就是為阿云量身定做的,按照詔書的規(guī)定,阿云最多只會被判有期徒刑,而絕對不會被判死刑。許遵以皇帝的詔書為依據(jù),向刑部申訴。沒想到皇帝的詔書在刑部不管用。刑部不接受許遵的申辯,依然維持死刑判決。這時事情又發(fā)生了戲劇化的轉(zhuǎn)折。許遵被調(diào)往大理寺任大理寺卿,這是大理寺的最高長官,這下許遵掌握了案件復核的主動權(quán),阿云被改為有期徒刑。驚動皇帝,北宋兩大名臣展開辯論但御史臺又不干了。御史臺相當于現(xiàn)在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專門負責督查政府官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御史上書皇帝,彈劾許遵,說許遵利用職務之便枉法,之所以不說徇私枉法,是因為沒人相信許遵和一位鄉(xiāng)下的平民女孩有什么私下交易。神宗皇帝把這個案子發(fā)到翰林院,讓司馬光和王安石這兩個當時最有名望的翰林學士來評判。王安石和司馬光雖然都對對方的才學、人品十分欽佩,但政見截然不同。司馬光支持刑部的死刑判決,王安石支持許遵的有期徒刑判決,兩個翰林學士為此在朝堂上吵的不亦樂乎,誰也無法說服誰。雙方爭論的焦點,就是阿云的判決是按大宋律法來,還是按皇帝的詔書來。按照大宋律法,阿云判死刑,按照皇帝的詔書,阿云判有期徒刑。這實際上就是法律效力大,還是皇帝的詔書效力大的問題,這次爭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律敕之爭”。即便是現(xiàn)在,這也是個很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王安石與司馬光爭論背后的真相但司馬光和王安石爭論的真正意圖不在這里。當時王安石在朝廷里鼓吹變法,司馬光堅決反對變法。如果以皇帝的詔書為準,就證明皇帝的旨意對法律有最終解釋權(quán),皇帝的旨意可以對法律進行修改和變更,而這是王安石推行變法的基礎(chǔ)。司馬光認為法律是國家最高意志的體現(xiàn),任何人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不能干預司法,不能破壞法律的嚴肅性,包括皇帝。乍一看,司馬光的說法似乎很現(xiàn)代化、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其真正的意圖在于,法律不能改,制度不能改,國家的法度不能變,力圖把將要推行的變法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神宗皇帝看到兩人相持不下,又將案子交有其他翰林學士及朝廷官員審議,審議的結(jié)果是支持王安石的意見,神宗皇帝御批“可”。原本這案子就可以結(jié)案了,沒想到審刑院的官員又不干了。皇帝的面子也不管用,整個大宋王朝都被卷了進來審刑院這一幫官員連皇帝的面子也不給,他們聯(lián)名上書皇帝,要求繼續(xù)與王安石辯論。審刑院這邊還在鬧騰,樞密院(類似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中書?。愃朴趪鴦赵恨k公廳)的官員也參與進來,紛紛發(fā)表意見。一時間,一起普通的殺人案把大宋的朝堂攪了個天翻地覆,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神宗皇帝看這樣吵下去不是個事啊,于是就對犯人自首的界定和量刑做出詳細解釋,命令翰林院按自己的解釋擬寫詔書,發(fā)往中書省,要中書省遵照執(zhí)行。沒想到中書省直接給駁回,說皇上的詔書違背法律,不能執(zhí)行。皇乾綱獨斷這下可把皇帝給惹火了,要是由著你們的性子,不知道這事還要鬧多久,于是神宗直接下詔,免除阿云的死刑,改判有期徒刑。沒過多久,朝廷大赦天下,阿云被釋放回家。回家后的阿云又重新嫁人生子,案子似乎真的結(jié)束了。
司馬光終于殺掉了那個女子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繼位,司馬光任宰相,得勢的司馬光重新審理此案,以謀殺親夫的罪名將阿云逮捕并斬首示眾。17年前輸?shù)魻幷摰乃抉R光,終于將失去的東西找了回來。對西夏,則繼承了熙寧以前的妥協(xié)政策,把已收復的安疆、葭蘆、浮圖、米脂四寨割讓給西夏,以偷安一時。這些倒行逆施,激起社會上廣泛不滿
學而優(yōu)則仕
科舉奇才蘇軾的首任官職是鳳翔府判官。36歲時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他在杭州任期滿了之后,按照朝廷規(guī)矩三年任期一滿一調(diào)任,他先后又在密州,在徐州,后來又到湖州擔任知州在地方為官共八年。1071年,七月,蘇軾杭州任通判,在江南的綿綿細雨中,他聽到了百姓的哀怨于痛哭。在遠離朝廷的地方,蘇東坡實實在在的為百姓造福。
杭州任上,他發(fā)動數(shù)萬民工除葑田,疏湖港,筑長堤,通湖水為后人留下了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名勝“蘇堤春曉”,也留下了歌詠西湖的名篇。
杭州任上蘇堤春曉在此,百姓擁護他!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到密州任上不久,密州蝗災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蘇軾組織滅蝗,沿著城墻揀拾棄嬰,最后與百姓一道挖野菜,終于度過了饑荒。密州任上
政績最為突出的是在徐州做知州的時候,徐州這個地方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黃河水患。蘇軾這個時候一直都是七十多天里戴著斗笠,穿著蓑衣,拄著木杖,趿拉著木板鞋很辛苦。徐州的抗洪搶險工作,這只不過是蘇軾在八年的地方行政工作當中一個很小的側(cè)面。徐守任上
在此辛勤耕耘,顯示出了他卓越的工作能力。
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鐵造兵器、勸農(nóng)桑、修水利、建黃樓徐守任上在此,百姓愛戴他!
密州詞作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密州詞作(“千古悼亡第一詞”)詩歌背景:追悼結(jié)發(fā)之妻王弗
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輕貌美,知書達禮,16歲嫁給蘇軾。她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有“幕后聽言”的故事。王弗與蘇軾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蘇軾依父親蘇洵言“于汝母墳塋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千株松樹以寄哀思。又過了十年,蘇軾為王弗寫下了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記夢》。在徐州的水患中,蘇軾帶著斗笠,拿著鋤頭,挽起褲腿,百姓們備受鼓舞,一同抵御洪災。皇帝對此嘉獎十分??墒沁@讓朝廷上的小人妒火中燒。古時對于朝廷調(diào)令,哪怕貶謫流放,都要謝恩,湖州時,他就寫了一個謝表,蘇軾心中仍然憋著一股氣,他在表上說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養(yǎng)小民。意思是,皇上你怕我在朝廷里施展不開我的才華,還不如放我放在邊遠地區(qū),還能為百姓做點事。后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成為烏臺詩案的導火索。蘇軾當時對新法確實是頗有微詞,他的一首詩里說道,農(nóng)民們?yōu)槟愕男路ǔ绦?,一年倒有半年住在城里。農(nóng)民什么收獲好處都得不到,反而是自己帶的孩子,城里話說的順溜極了。這很明顯是在譏諷新法。還有一種誣陷,蘇的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當時一個叫王珪的官員說,陛下才是真龍,你不問真龍問蟄龍,這是欺君罔上的大罪。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養(yǎng)小民?!逗葜x上表》
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zhuǎn)手空。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山村五絕》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此時的蘇東坡還高枕無憂,別人告訴他你被檢舉了,他還覺得這下皇帝終于能看到我的詩了。御史臺發(fā)出了蘇的逮捕令,他的好友當朝駙馬詵(shēn)向他通風報信。蘇軾這才害怕起來,他于是就對衙門里的小吏說,我該穿什么衣服去面對他們呢?小吏說,您現(xiàn)在還不是罪人,你還是命官,就穿朝服。來抓他的捕快氣勢洶洶,蘇軾被嚇的亂了頭緒,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說“這下可能就是死罪了,死就死了,你讓我回去和我的家人好好的訣別吧?!秉S埔尊說:還不至于死罪。然后捆住蘇,押往京城受審。御史臺是北宋最高司法機關(guān),御史臺的院子里經(jīng)常落滿烏鴉,因此人們就把這里稱為“烏臺”。蘇東坡就關(guān)押在烏臺監(jiān)獄。蘇在里面不見天日,差役們通宵辱罵他,不讓他睡覺。他認為自己兇多吉少,就把含有劇毒的青金丹藏在土里,準備有朝一日不能承受時自我了斷。他和長子蘇邁有個約定,假如哪一天要判死刑了,就給他送一條魚,好讓他早有心理準備。因為花光了盤纏,蘇邁決定暫時離開汴京,找朋友籌錢。他找了親戚為父親送飯。結(jié)果這親戚為了給他改善生活,就給他送了一條魚。蘇軾一看,完了,我要死了。于是他就給自己最牽掛的弟弟寫了2首詩。獄中寄子由二首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來生未了因蘇軾在詩中交代了遺言,更展現(xiàn)了深厚的兄弟情義,千古以來只此一段。蘇一生,宦海沉浮,兄弟間的感情是他最深的慰藉。蘇第一次為官,到鳳翔,途中給弟弟蘇轍寫了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飛鴻那么優(yōu)雅的鳥,它不是在天上飛,它是在雪泥里踐踏,我們每個人都會被人生中一些沉重和累贅拴住翅膀,不能高飛。只會在雪泥里留下點點的印記,最后雪化泥融,就什么不剩下了。雪泥鴻爪,這四個字宿命般的成為了蘇一生的寫照。他在人生的路途上不僅僅是在雪泥里跋涉,他沒有騎馬,只有騎驢,而且驢還是一頭蹇驢。從優(yōu)雅的大雁變成跛腳的驢子,既有現(xiàn)實的殘酷,又有蘇東坡的自嘲,殘酷而幽默。我覺得蘇能經(jīng)歷那么多困苦而能活下來,可能就是靠這兄弟的慰藉與自身的狀態(tài)的幽默吧。最后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烏臺高高的圍墻。蘇轍說,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就有人想為他挺身說情。王安石說,圣明時代,是不能殺有才華的人的,而曹太后生病期間,也對宋神宗說,先帝在時,認為蘇兄弟二人都是宰相之才,你趕緊把人放了,你放了人,我這病就好了,大家的援救給了神宗一個臺階,最后烏臺詩案就這了結(jié)了。和子由澠池懷舊作者: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最后朝廷判決,蘇貶官黃州,任團練副使,戴罪之身,蘇不準擅自離開黃州,不得簽署公文,烏臺詩案終于落下塵埃。蘇走出御史臺是1079年的舊歷除夕前,他被關(guān)押了130天,1080年正月初一,蘇在漫天風雪中踏上了去黃州的路途,那時他一身鮮血,遍體鱗傷,烏臺詩案讓他領(lǐng)教了朝廷的黑暗,所幸,他沒有被推上斷頭臺,前路迷茫,蘇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是怎樣的命運,他不會想到,天高地遠的黃州,將成為他人生的轉(zhuǎn)折點。林語堂在他的《蘇東坡傳?序》中寫得十分明確而詳盡:“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個結(jié)論也許最能表現(xiàn)他的特質(zhì)。”東坡先生的生平:30歲爸沒了,38歲被新黨貶,43歲被捕入獄關(guān)了103天差點掉腦袋,48歲兒子沒了,49歲好不容易回京,53歲又被舊黨貶出去,57歲老婆又沒了,59歲老婆又又沒了,65歲病逝在返京途中。著名才子史書上有這樣一段記載。進士考試的主考官歐陽修和閱卷官梅堯臣在批到一張題目為《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試卷時,糾結(jié)了許久。這試卷上有一句關(guān)于堯帝和皋陶對話的引用——“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闡述了為君者寬仁篤厚的一面。皋陶(gāoyáo),中國司法鼻祖,皋陶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薄白x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也??上?!可喜!”——歐陽修“汝記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才華與思想齊飛,魄力共胸懷一色公元1069年,北宋的版圖上突然光芒四射,一個自認為是大宋江山救星的人——王安石,開始變法了。就是這兩個同為“唐宋八大家”這個當紅組合里的天王巨星,私底下彼此尊敬又彼此欽佩的人,因為對變法意見不統(tǒng)一,在政治上,成為了對頭。王安石開始變法的兩年后,三十四歲的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而那時的王安石早已在神宗皇帝的庇佑下成了高高在上的宰相。蘇軾的奏折剛一交上去,他的弟弟蘇轍,就被調(diào)離了京城。這一招,殺雞儆猴。蘇軾是個有傲氣的,不等人家貶他便自請離京,至此,他二十歲時眼中的“平和世界”便宣告結(jié)束了。杭州是蘇軾離開京城后的第一站,如果他能長留在這里,那么這個結(jié)果并不算壞。但是,蘇軾剛到杭州后不久就被調(diào)往了別處,調(diào)去哪了呢?密州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密州三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督亲印饭?075年,蘇軾在密州正經(jīng)歷“蝗旱相仍,盜賊漸熾”的劫難,而這一年,他的妻子王弗也去世整整十年了。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督亲印方?jīng)過了一年的抗蝗、抗旱、抗洪,蘇軾來到密州的第二年,這座小城終于有了點小康的樣子。與此同時,京城也傳來了好消息。保守派在與革新派的最近一次較量中,占了上風,革新派的二號人物呂惠卿被罷相,司馬光、蘇軾這樣的名字又一次在朝廷中被提及。蘇軾此時的內(nèi)心,像烏云裂開一道縫隙,露出燦爛的陽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端{(diào)歌頭》這時候,蘇軾的父親、母親、長姐都已離開了人世,除了兒女,世上唯一與他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就是弟弟蘇轍。其實當初蘇軾北上密州時,雖知道那是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內(nèi)心還有幾分欣喜。這份欣喜的來源便是在空間上與蘇轍拉近了距離。但事與愿違,盡管兄弟二人都在山東境內(nèi),可還是沒能見上一面。離開密州后,蘇軾的腳步并沒有停息下來。經(jīng)過了兩年徐州知州的生活,他又來到了一個影響他此生命運的城市——湖州。
蘇軾因為反對新法,并在自己的詩文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彈劾,被扣以莫須有的罪名抓進烏臺,一關(guān)就是4個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寫的詩的由來和詞句中典故的出處。在當時蘇軾已是認定自己必死無疑。
因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慣例,以及眾人的營救,使得蘇軾免于一死,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盀跖_詩案”,是一個有名的文字獄,也是一個冤獄。(注: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是專任彈劾百官的中央機關(guān)。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烏臺詩案蘇軾在臨終前寫了這首詩也就是說,在蘇軾的眼中,真正顛沛流離的歲月是從黃州開始的。確實是這樣,之前的密州也好,湖州也罷,起碼他為官一方,日子還算過得去。但到黃州之后,蘇軾一家人的衣食溫飽已成了大問題,以至于他不得不帶著家人去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以自給自足。“東坡居士”便由此得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蘇軾《自題金山畫像》
三次貶謫1、1080年~1084年:44歲時謫往黃州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執(zhí)政,東坡還朝、外任。(1085~1093)2、1094年~1096年:58歲謫往惠州。
哲宗長大成人,為新黨黨徒挾制。
3、1097年~1100年:61歲謫往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太后陳氏執(zhí)政,召蘇還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被貶黃州你能說出幾首有關(guān)于赤壁的詩詞么?赤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鐵未消,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三詠赤壁:《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仿佛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背载浱K軾43歲,烏臺詩案爆發(fā)后的蘇軾貶官至黃州。他到了那里,發(fā)現(xiàn)那里的豬好好吃呀!于是有了東坡肉,自此,蘇軾的公款吃喝道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蘇軾《豬肉頌》后來蘇軾東山再起,被召回開封升值翰林學士,結(jié)果這次可能是他自己覺得開封實在沒什么好吃的,于是以與新舊兩黨不容為由,主動申請外調(diào)。這次給他派到哪里了呢,惠州。惠州有啥被蘇軾寫火了的網(wǎng)紅美食呢。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惠州一絕》再后來53歲的蘇軾被貶中再貶,被貶到了海南。自唐朝把海南劃入版圖之后到蘇軾去之前,連一位秀才都沒出過。那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有啥好吃的呢,沒錯,海鮮。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肚迨罟P淡·東坡海南食蠔》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余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薄稏|坡志林·疾病》為吃舍命蘇軾自戀的時候會用呵呵“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蘇軾《與鮮于子駿》與好友找樂子,被好友的老婆發(fā)現(xiàn),轟出家門時,用呵呵表達蔑視“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呵呵”
——蘇軾《與陳季?!菲ばθ獠恍?,威脅式的呵呵?!安粻枺晃┑教巵y畫,題云與可筆,亦當執(zhí)所惠絕句過狀索二百五十疋(pǐ)也。呵呵”。
——蘇軾《與文與可》段子手蘇軾蘇軾信佛,但是他還是個吃貨,喜歡吃肉,那時候還沒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說法。蘇軾怎么辦呢,硬來!一日他正在一邊吃肉一邊念經(jīng),一位高僧說你這樣是是不行的!蘇軾轉(zhuǎn)眼一想,那我漱漱嘴在誦經(jīng)吧。東坡食肉誦經(jīng),或云:‘不可誦。'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盌水如何漱得!'”——《誦經(jīng)帖》蘇軾作為一個有逼格的段子手,是萬萬不會寫別人寫爛了的東西的。他一次去游廬山,雖然覺得這里景色秀麗,但是廬山這東西寫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都來廬山拍張照發(fā)個朋友圈?老子絕對不干這么俗的事,我就專心看風景,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山河。結(jié)果蘇軾到了地方,一口氣寫了5首,其中一首,是現(xiàn)在沒上學的小孩子都會背的。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還有更任性的,蘇軾還是去游玩,眼中滿是山巒亭宇,可是走一半他就累了走不動了,但離這山頂還遠著呢,我這么一個大詩人,大文學家在山腳寫個詩糊弄事兒像話嗎,不像話!蘇軾很愁,很難過,可是走不動了咋整。良久,蘇軾頓悟,老子不去了!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么時也不妨熟歇?!?蘇軾《記游松風亭》除了調(diào)皮任性,蘇軾還喜歡一本正經(jīng)的胡說八道,又一次蘇軾給弟弟寫信,寫的是《論修養(yǎng)》,看看這題目,看看這個立意,有文化有氣質(zhì)呀,讀書人要修心養(yǎng)性,開篇“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勝解。”一股大文學家大思想家的氣息撲面而來,可寫著寫著,蘇軾開始禁不住自己胡說八道的欲望了。蘇軾寫到:“我寫著寫著,隔壁罵娘聲實在太大了,老婆揍老公,老公反揍,一個像野豬,一個像瘋狗,由此,我想和你談談這個世界…?!薄皶链耍瑝ν庥泻穻D與夫相毆,置聲飛灰火,如豬嘶狗如豬嘶狗嗥,因念他一點圓明,正在豬嘶狗嗥里面,譬如江河鑒物之性,長在飛砂走石之中。尋常靜中推求,?;疾灰姡袢蒸[里,忽捉得些子?!薄?蘇軾《論修養(yǎng)帖寄子由》余秋雨散文《蘇東坡突圍》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傳說中的歷經(jīng)滄桑的赤壁古戰(zhàn)場,同樣頗有感觸,于是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杜R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學家,書畫家。思想:蘇軾思想較復雜,雖以儒家思想為主,但老莊哲學和佛家思想也很濃厚。文——“唐宋八大家”(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詩——“蘇黃”蘇軾黃庭堅詞——“蘇辛”北宋詞人蘇軾、南宋詞人辛棄疾
書、畫——“宋四家”蘇軾蔡襄黃庭堅米芾才華橫溢的蘇軾散文:唐宋八大家蘇軾的詞,題材廣泛,內(nèi)容恢宏,對嚴格的詞律有所突破,改變了五代以來婉約柔靡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豪放一派的詞風。赤壁,蘇軾所游赤壁是黃岡城外的赤鼻磯(文赤壁);而一般認為三國赤壁鏖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在現(xiàn)在湖北蒲圻(武赤壁)。念奴,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女。音調(diào)高亢悅耳,據(jù)說玄宗喜歡聽她演唱。此詞牌為紀念她而創(chuàng)立。念奴嬌,詞牌名。字詞詳解千古:風流:檣櫓(qiánglǔ):故國:華發(fā):羽扇綸(guān)巾:長遠的年代。有文采有功績。檣,桅桿;櫓,漿。這里指北軍的戰(zhàn)船。
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zhàn)場。指古戰(zhàn)場。白頭發(fā)。手搖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周瑜從容嫻雅?;A(chǔ)積累1、通假字:2、古今異義:3、詞類活用:大江東去:羽扇綸巾:灰飛煙滅:4、文言句式:多情應笑我:基礎(chǔ)積累1、通假字:一尊還酹江月2、古今異義:大江東去3、詞類活用:大江東去:古義:長江今義:流量較大的河流羽扇綸巾:名詞作動詞,拿著羽扇,戴著綸巾人。灰飛煙滅:名詞作狀語,像灰那樣,像煙那樣。4、文言句式:多情應笑我: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應笑我多情。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guānqiánglǔ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
lèi還酹江月。懷古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古事、古跡,多用典故、對比等手法,以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方若虛云:“懷古者,見古跡,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已?!?/p>
結(jié)構(gòu):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表現(xiàn)手法:運用典故,今昔對比,借古諷今,即事議論。
1、本詞的上、下闋分別寫了什麼內(nèi)容?上闋:正面描寫赤壁美景,以引起對古人的懷念。下闋: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未成的感慨。上闋:(赤壁)
(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
所想: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
一時多少豪杰
下闋:(懷古)
(傷今)
所憶:(周郎)雄姿英發(fā)
所慨:多情善感
羽扇綸巾
早生華發(fā)
才華橫溢
人生如夢課文欣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詞寫的江水有什么特點?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寫出了長江奔流浩浩蕩蕩、氣勢磅礴,而且將寫景與寫人融合為一體。“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筆頗有氣勢,從長江著筆,巨大的空間;千古風流人物,廣闊的歷史時空,無數(shù)的英雄豪杰;將此二者聯(lián)系起來,組成一個極為遼闊悠久的時空背景;浪淘盡,歷史長河的沖刷。是悲哀,也是一種通脫,通古今而觀之的氣.為下闋英雄出場作鋪墊全文賞析“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三句點明了什么?地點,時間,人物,事件。寫赤壁借他人之口,繞過疑點,勾起人們對赤壁之戰(zhàn)歷史的回顧
赤壁何須問出處,東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為了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功績,并為下面寫周瑜埋下伏筆。全文賞析提問:詞的上闋描繪了怎樣的赤壁圖景?文中用了哪些傳神的詞語?請簡要分析。豪邁奔放
字詞亂穿驚拍卷雪特點險怪高峭洶涌水石相擊狂瀾奔騰水色純白角度形色聲形修辭夸張
比擬
比喻
基調(diào)赤壁壯美如畫
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搏擊著江岸,滾滾的江流激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這幾句運用了夸張、比喻的手法,“穿”,形容山崖高聳入云,“雪”寫出白色浪花的壯美,這幾句繪形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并暗寫赤壁之戰(zhàn)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豪杰們的雄姿,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豪邁奮發(fā)。串大意析手法明情感全文賞析提問:詞的上闋描繪了怎樣的赤壁圖景?文中用了哪些傳神的詞語?請簡要分析。豪邁奔放
字詞亂穿驚拍卷雪特點險怪高峭洶涌水石相擊狂瀾奔騰水色純白角度形色聲形修辭夸張
比擬
比喻
基調(diào)赤壁壯美如畫作者抓住懸崖、陡壁、怒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格調(diào)高昂?!敖饺绠?,一時多少豪杰”可以讓你想到哪些豪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寫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天下英雄誰敵手?生子當如孫仲謀。(寫弛馬射虎的孫權(quán))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寫足智多謀的周瑜)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寫能文能武的曹操思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敖饺绠嫛背猩希耙粫r多少豪杰”啟下,由狀景過渡到述人,十分自然。這一聲慨嘆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一時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了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片寫周瑜作了鋪墊。
下闋可分為兩層:第一層(從“遙想公瑾當年”到“檣櫓灰飛煙滅”)描寫周瑜的形象。第二層(從“故國神游”到“一樽還酹江月”)抒發(fā)對自己身世的感慨。課文講析小喬初嫁
_______年輕得意雄姿英發(fā)
_______英俊瀟灑羽扇綸巾_______從容閑雅談笑間_______指揮若定檣櫓灰飛煙滅_______足智多謀作者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風流人物下闋描寫周瑜時為什么要插
“小喬嫁了”這一情節(jié)?
作用:(1)借小喬初嫁的事實,表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年紀很輕,才華橫溢。(2)以美女襯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3)小喬的姐姐大喬是孫權(quán)之嫂,所以周瑜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有姻親之情,能夠取得孫權(quán)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一個重要條件。
作者為什么要著意描寫周瑜年青有為英氣不凡?
神宗時,王安石執(zhí)政推行新法,意見相左,剛?cè)胧送镜奶K軾自請離京先后到杭州、密州、湖州等地任職,后因詩文中有諷刺新法的內(nèi)容,以“詆毀新法”罪入獄一百多天,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后經(jīng)多方營救出獄,后以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了事;
哲宗繼位后,反對新法的舊派司馬光執(zhí)政,重用蘇軾,官至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后因與司馬光政見不合,再次離京任杭州、潁州、揚州等地知府,后變法派又得勢,蘇軾被一貶再貶,58歲的蘇軾被流放惠州、儋州;
徽宗繼位后,被赦免內(nèi)遷,死于回常州的途中,時年65歲。仕途坎坷懷古傷今周郎三十四歲春風得意剛?cè)嵯酀奈潆p全功成名就少年得志蘇軾四十七歲待罪黃州剛正有余文弱書生壯志難酬年老無為三國時代的人物很多,作者為什么單單要選擇周瑜?對比人物外貌際遇基調(diào)周瑜蘇軾早生華發(fā)英俊儒雅幸福美滿功成名就屢遭不幸功業(yè)未成奮進感傷渴望建功立業(yè),希望自己也能象周瑜一樣能為國家干一翻偉大的事業(yè)。但自己年近半百,白發(fā)早生而貶居邊地,無所建樹,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借懷古來抒發(fā)自己功業(yè)未成的感慨。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后五句是怎樣寫人生感概的?“故國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這種向往在兩鬢班白年近半百功業(yè)無成的現(xiàn)實面前變得可笑?!岸嗲閼ξ摇笔堑寡b句,須解作:應笑我多情。這里用自嘲方式寫自己的感傷,感情大落,最終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探究:有人說,詞的最后幾句含有消極成分,與本詞的豪壯情調(diào)不和,你認為呢?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反映了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是詩人仕途坎坷、壯志難酬的悲嘆和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辭之中激蕩著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邁之情,與全詞的格調(diào)是相符的。人生短暫,江月永恒;壯志難酬,豪情長存!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也是心境曠達,瀟灑酒酬月。內(nèi)容表達方式上闋下闋遙想公瑾當年筆法簡練寫景寫周瑜氣概雄偉接應上文氣勢雄偉、豪邁奔放、景史情巧妙結(jié)合特點大江東去古壘西邊亂石穿空江山如畫赤壁雄奇美景引出歷史人物寫景懷古詠史過渡談笑間古國神游人生如夢寫周瑜指揮若定慨嘆功業(yè)未成感嘆歲月如梭詠史抒情抒情課文總結(jié)上一頁
返回
作者生平課文朗讀
下一頁
鑒賞卷懷古人拍穿詠赤壁多功業(yè)早成早生華發(fā)抒感慨豪杰上闋周瑜自己下闋景物大江亂石驚濤巨浪(渲染環(huán)境氣氛)景物(烘托周瑜形象)豪杰周瑜去雄姿英發(fā)儒雅從容功業(yè)無成人生如夢(與周瑜對比)自己周瑜藝術(shù)技巧1、用豪壯的情調(diào)抒寫胸中塊壘。2、烘托和映襯
“學士詞,須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p>
——俞文豹豪放詞
筆力雄健,氣勢磅礴,場面宏大,意境開闊。俞文豹《吹劍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東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詞派豪放派婉約派蘇軾柳永陽剛陰柔★《赤壁懷古》與《雨霖鈴》比較閱讀蘇軾《赤壁懷古》意象:意境:音調(diào):情感:柳永《雨霖鈴》意象:意境:音調(diào):情感:大江、亂石、驚濤壯闊高亢豪放曠達、積極向上。寒蟬、長亭、楊柳岸、曉風殘月、凄涼低沉離情別緒、哀愁。婉約派代表作者:柳永、李清照、秦觀
周邦彥等。豪放派代表作者: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蹲砘帯肺嗤└婕氂?,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秦觀: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督亲印沸翖壖玻郝淙諛穷^,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登建康賞心亭》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獵》定風波蘇軾寫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此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已近三年。在這遭受嚴重政治迫害后的幾年里,蘇軾內(nèi)心當然有忿懣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卻始終能以超人的曠達心態(tài)泰然處之。這首《定風波》就表現(xiàn)了蘇軾當時“泰然處之”的心境。
返回小序小序?qū)懯裁矗坑惺裁醋饔茫?/p>
交代了寫這首詞的原因,為后邊表現(xiàn)自己不懼風吹雨打張本。什么叫張本?事先為事態(tài)的發(fā)展作好布置。課文誦讀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邊聽邊思考:這首詞寫了什么景?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返回解詞釋句⑴芒鞋:草鞋。⑵吟嘯:吟唱長嘯,表現(xiàn)泰然自若的情態(tài)⑶料峭:形容微寒。返回解詞釋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返回解詞釋句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边@兩句明寫詩人道中遇雨時置風雨于不顧、吟嘯徐行的鎮(zhèn)定態(tài)度,暗示他在政壇風雨中遭貶后仍泰然處之的心態(tài)?!澳牎庇型馕锊蛔憧M懷之意,“何妨”見俏皮的挑戰(zhàn)色彩。返回解詞釋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返回解詞釋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雅安視窗防護玻璃項目申請報告
- 中國脆肉鯇養(yǎng)殖行業(yè)發(fā)展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加油站安全生產(chǎn)全員責任制
- 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是
- 安全類應急預案
- 湖北省三校2025屆高一下化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井口檢身工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
- 生產(chǎn)安全協(xié)會
- 電動開窗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報告模板
- 中國建筑給排水管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MOOC期末】《信號與系統(tǒng)》(南京郵電大學)期末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舞蹈治療的實證研究-洞察分析
- 一個售樓處裝修報價清單
- 農(nóng)村污水管道改造施工方案
- GB/T 28569-2024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電能計量
- DB11 1027-2013 防火玻璃框架系統(tǒng)設(shè)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施工現(xiàn)場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管理措施與制度
- 靜脈炎的預防和處理
- 無人機基礎(chǔ)知識問答題庫100道及答案解析
- Unit3《Are you Su Hai?》-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英語單元測試卷(譯林版三起 2024新教材)
- 裝修工程施工合同(合集1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