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傳動機構(gòu)課件_第1頁
帶傳動機構(gòu)課件_第2頁
帶傳動機構(gòu)課件_第3頁
帶傳動機構(gòu)課件_第4頁
帶傳動機構(gòu)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一頁下一頁返回結(jié)束第一章摩擦輪傳動和帶傳動教學要求教學要求

1.熟練掌握帶傳動的工作原理和傳動比的計算及帶傳動的特點。

2.了解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場合。

3.熟練掌握V帶傳動主要參數(shù)的計算。

4.了解帶傳動的張緊裝置及其調(diào)整方法。上一頁下一頁返回結(jié)束第一章摩擦輪傳動和帶傳動第八章帶傳動機構(gòu)及其設計

一、帶傳動的工作原理

傳動原理——在一定的初拉力下,以張緊在至少兩輪上帶作為中間撓性件,靠帶與輪接觸面間的摩擦或嚙合來傳遞運動與動力(兩輪轉(zhuǎn)向相同,平行軸傳動)帶傳動的組成:1、主動輪2、從動輪3、傳送帶第一節(jié)概述

第八章帶傳動機構(gòu)及其設計一、帶傳動的工作原理二、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應用帶傳動可分為摩擦傳動型和嚙合傳動型兩大類。

(1)摩擦傳動型摩擦傳動型是利用傳動帶與帶輪之間的摩擦力傳遞運動和動力。帶截面形狀圓帶二、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應用帶傳動可分為摩擦傳動型和嚙合傳動(2)嚙合傳動型嚙合傳動型是指同步帶傳動,同步帶傳動是靠帶上的齒與帶輪上的齒槽的嚙合作用來傳遞運動和動力的。同步帶傳動工作時帶與帶輪之間不會產(chǎn)生相對滑動,能夠獲得準確的傳動比,

(2)嚙合傳動型嚙合傳動型是指同步帶傳動,同步帶傳動是靠帶上(一)V帶的類型與結(jié)構(gòu)三、V帶傳動的設計

普通V帶窄V帶聯(lián)組V帶寬V帶(一)V帶的類型與結(jié)構(gòu)三、V帶傳動的設計普通V帶窄V帶聯(lián)組包布層頂膠層抗拉層底膠層(二)V帶的結(jié)構(gòu)抗拉體材料(承受基體拉力)簾布芯:抗拉強度高,型號全(一般用途)繩芯:柔韌性好、抗彎強度高(轉(zhuǎn)速較高、載荷不大、帶輪直徑小的場合)包布層(二)V帶的結(jié)構(gòu)抗拉體材料(承受基體拉力)(三)V帶的標準a.普通V帶(楔角400、相對高度h/bp=0.7)(1)節(jié)面(中性層):當代垂直底面彎曲時,帶中保持長度不變的平面。(2)節(jié)寬bp:節(jié)面寬度.(三)V帶的標準a.普通V帶(楔角400、相(3)帶輪的基準直徑D:帶輪上與節(jié)寬相對應的帶輪直徑(4)帶的基準長度Ld:在規(guī)定張緊力下,位于帶輪直徑上的節(jié)線長度。是V帶傳動設計中所用帶長(標準值)b.窄V帶(楔角400、相對高度h/bp=0.9)型號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SPZ、SPA、SPB、SPC(5)小帶輪包角α1(3)帶輪的基準直徑D:帶輪上與節(jié)寬相對應的帶輪直徑(4)帶帶傳動機構(gòu)ppt課件1.表面粗糙度a=3.2

b=3.2

c=12.5

2.端面、帶頂圓柱面圓跳動t:7級精度

3.輪鼓長度L:IT14,下偏差為0。帶輪公差標注1.表面粗糙度a=3.2b=3.2(四)普通V帶傳動的正確使用

正確的安裝、調(diào)整、使用和維護是保證V帶傳動正常工作和延長壽命的有效措施。

(1)V帶頂面和帶輪輪槽頂面取齊,以保證V帶和輪槽的工作面之間充分接觸。(四)普通V帶傳動的正確使用正確的安裝、調(diào)整、使用和維

(2)安裝帶輪時,各帶輪軸線應相互平行,各帶輪相對應的V形槽的對稱平面應重合,誤差不得超過20′。(2)安裝帶輪時,各帶輪軸線應相互平行,各帶輪相對應的V

(3)V帶的張緊程度要適當,不宜過松或過緊。實踐經(jīng)驗表明,在中等中心距情況下,V帶安裝后用大拇指能將帶按下15mm左右時張緊程度合適。(3)V帶的張緊程度要適當,不宜過松或過緊。實踐經(jīng)驗表明

(4)對V帶傳動應定期檢查及時調(diào)整。如發(fā)現(xiàn)有不能繼續(xù)使用的V帶,應及時更換,更換時必須使一組V帶中各根帶的實際長度盡量接近相等,以使各根V帶在傳動時受力均勻。不允許新舊帶并用。

(5)V帶傳動必須裝防護罩,這樣既可防止傷人事故,又可防止?jié)櫥?、切削液、其它雜物等飛濺到V帶上而影響傳動。此外,使用防護罩可避免V帶在露天作業(yè)下受烈日曝曬而過早老化變質(zhì)。(4)對V帶傳動應定期檢查及時調(diào)整。如發(fā)現(xiàn)有不能繼續(xù)使用四、傳動帶的應用四、傳動帶的應用五、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工作前:兩邊初拉力Fo=FoF1-Fo=Fo-F2F1-F2=摩擦力總和Ff=有效圓周力Fe①緊邊Fo→F1;②松邊Fo→F2工作時:兩邊拉力變化所以:

緊邊拉力F1=Fo+Fe/2

松邊拉力F2=Fo-Fe/2

緊邊松邊五、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工作前:兩邊初拉力Fo=FoF1-影響帶傳動最大有效圓周力Fmax的主要因素有:初拉力、小輪包角、摩擦系數(shù)帶傳動的最大有效拉力(不發(fā)生打滑現(xiàn)象)影響帶傳動最大有效圓周力Fmax的主要因素有:帶傳動的最大有六、傳動帶的應力分析1.緊、松邊拉應力2.離心拉應力3.彎曲應力※如圖最大應力產(chǎn)生在由緊邊進入小帶輪處六、傳動帶的應力分析1.緊、松邊拉應力2.離心拉應力3.彎曲1.彈性滑動.由于帶的彈性變形而引起的帶與帶輪之間的相對滑動現(xiàn)象。彈性滑動會引起下列后果:(1)從動輪的圓周速度總是落后于主動輪的圓周速度(2)損失一部分能量,降低了傳動效率,會使帶的溫度升高;并引起傳動帶磨損七、帶傳動的彈性滑動與傳動比1.彈性滑動.彈性滑動會引起下列后果:七、帶傳動的彈性滑動滑動率:由于彈性滑動引起從動輪圓周速度低于主動輪圓周速度,其相對降低率通常稱為帶傳動滑動系數(shù)或滑動率。通常傳動比滑動率:由于彈性滑動引起從動輪圓周速度低于主動輪圓周速度,其

帶在大輪上的包角大于小輪上的包角,所以打滑總是在小輪上先開始的

打滑將造成帶的嚴重磨損,帶的運動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致使傳動失效。

2.打滑

不能將彈性滑動和打滑混淆起來,打滑在工作中是應該避免的。在傳動突然超載時,打滑可以起到過載保護作用,避免其它零件發(fā)生損壞。

打滑是由于過載所引起的帶在帶輪上的全面滑動,

若傳遞的基本載荷超過最大有效圓周力,帶在帶輪上發(fā)生顯著的相對滑動即打滑。帶在大輪上的包角大于小輪上的包角,所以打滑總八、帶傳動的張緊使用與維修定期張緊裝置:調(diào)節(jié)中心距以控制初拉力八、帶傳動的張緊使用與維修定期張緊裝置:調(diào)節(jié)中心距以控制初拉自動張緊裝置自動張緊裝置用帶輪張緊用帶輪張緊

第二節(jié)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一.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失效形式

(1)帶在帶輪上的打滑;(2)帶的疲勞破壞另外:磨損靜態(tài)拉斷等設計準則:保證帶在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足夠的疲勞強度和壽命

第二節(jié)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一.最大有效拉力:

二.單根V帶的基本額定功率

由疲勞強度條件:可得單根三角帶在不打滑的前提下所能傳遞的功率為:

(特定帶長,平穩(wěn)工作條件下)單根V帶基本額定功率P0表

普通V帶窄V帶單根V帶額定功率增量ΔP0表

最大有效拉力:二.單根V帶的基本額定功率由疲勞強度條件:三、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及參數(shù)選擇已知:P,n1,n2

i,傳動布置要求(中心距a),

傳動用途及工作情況

設計:帶:型號,根數(shù),長度輪:材料,Dmin,中心距a,結(jié)構(gòu)尺寸,軸壓力Q設計步驟:1.確定計算功率Pc(KW)

:P——傳遞的額定功率(KW)KA—工況系數(shù),2.選擇帶型號:根據(jù)Pc,n1查普通V帶窄V帶三、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及參數(shù)選擇已知:P,n1,n23.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D1、D2

(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D1

(根據(jù)帶型)參考表(最小帶輪直徑)表(V帶輪的基準直徑)選取D1

Dmin,宜選較大直徑。v太小:由P=Fv可知,傳遞同樣功率<P時,圓周力F太大,壽命↓v太大:離心力太大,帶與輪的正壓力減小,摩擦力↓,傳遞載荷能力↓(2)驗算帶的速度v(m/s)

要求:最佳帶速普通V帶

v=5~25m/s(3)計算大帶輪直徑D2

圓整3.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D1、D2(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4.確定中心距a和帶的基準長度Ld

(1)初選a0

(2)由a0定計算帶長(開口傳動)

(3)查表確定相近的基準長度Ld

(4)由Ld求實際中心距a(5)中心距變動范圍(調(diào)整初拉力F0)4.確定中心距a和帶的基準長度Ld(1)初選a0(2)5.驗算小輪包角不滿足措施:1)a↑2)加張緊輪6.計算帶的根數(shù)Z

Ka—包角系數(shù)

(α≠1800

時的影響)KL—長度系數(shù)

(帶長不是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