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詩二首 池上 課件(共16張PPT)_第1頁
11古詩二首 池上 課件(共16張PPT)_第2頁
11古詩二首 池上 課件(共16張PPT)_第3頁
11古詩二首 池上 課件(共16張PPT)_第4頁
11古詩二首 池上 課件(共16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11古詩二首池上課件(共16張PPT)(共16張PPT)

統(tǒng)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

池上

課前導(dǎo)入

夏日情趣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chíshànɡ

池上

[唐]白居易

xiǎowáchēnɡxiǎotǐnɡtōucǎibáiliánhuí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bùjiěcánɡzōnɡjìfúpínɡyídàokāi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偷采()回。

不解藏(),浮萍()開。

結(jié)合圖片填一填,填完就會背誦啦!

背誦指導(dǎo)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多音字

cáng(捉迷藏)

zàng(藏族)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古詩詳解

chíshàng

池上

xiǎowáchēngxiǎotǐngtōucǎibáiliánhuí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小娃:小孩。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撐: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進(jìn)。

艇:船。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古詩詳解

bùjiěcángzōngjìfúpíngyídàokāi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蹤跡:行動所留的痕跡。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葉子扁平,下面生須根,花白色。全草入藥。

開:分開。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小船把水面的浮萍蕩開,留下一道清晰的水路痕跡。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課文解讀

小船

荷花

浮萍

夏季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字詞樂園

shǒu

首長

首次

zōng

蹤跡

蹤影

自己頭上戴一帽

帽上還長兩只角

識字巧方法

宗旁有足

識字巧方法

我會認(rèn)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字詞樂園

蹤跡

足跡

浮萍

浮力

“亦”在路上走(辶)

識字巧方法

爪(爫)“子”水(氵)邊漂

識字巧方法

我會認(rèn)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讀古詩的前兩句,想一想:詩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

課文解讀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詩意: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急著往回走。

劃著一艘小船

往回走

調(diào)皮

蓮蓬

課文解讀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白蓮子顆大粒圓,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潤,微甘而鮮的風(fēng)味,既可做糕點(diǎn)配料,也可拌銀耳、薏米,加冰糖,清燉成色白味甘的蓮子湯。

知識錦囊

白蓮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翻譯:卻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蹤跡,船行水面,浮萍蕩開,留下一道清晰的水路痕跡。

純真可愛

古詩解讀

不知道,不懂得,不明白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