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果實與蔬菜類園藝植物_第1頁
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果實與蔬菜類園藝植物_第2頁
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果實與蔬菜類園藝植物_第3頁
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果實與蔬菜類園藝植物_第4頁
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果實與蔬菜類園藝植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果實與蔬菜類園藝植物

一、石窟寺文獻研究的意義托峪溝寺(e8941'21,n4251'11)位于吐魯番福森縣托峪溝鄉(xiāng)馬扎村,距高昌古城10多公里。位于火災山的東端。佛教石窟寺的遺跡現(xiàn)在被發(fā)現(xiàn)并分布在新疆最東端(圖1)。在這些遺跡中,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數(shù)量較多的陶器、木器、紡織品等生活用品和建筑用土坯、青磚、木構件、塑像殘塊,以及精美壁畫、絹畫、紙畫。尤為重要的是,該遺址出土了大量以多種文字(如以漢文為主,還有回鶻文、婆羅米文、梵文、古藏文等)書寫的紙質文書殘片,內容以佛教寫經為主,還有少量世俗文書、古書注本等根據(jù)出土遺物、洞窟形制和組合、壁畫題材與風格等類型學研究方法,結合發(fā)現(xiàn)的文書紀年題記以及洞窟內壁畫、墻壁上的題記、字體類型(如漢文和回鶻文雙語卷軸)等,初步推測溝東區(qū)北部中心柱窟為最早開鑿吐峪溝石窟寺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其石窟寺建筑和佛教藝術備受關注。隨著考古發(fā)掘工作的開展,與此相關的報道和解讀逐漸增加。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石窟寺構建,洞窟內壁畫和出土文書等方面,而對先民的生存基礎,尤其是植物性食物、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以及先民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等認識還非常有限。建造石窟寺所用土坯樣品中包含的植物花粉類型表明,晉唐時期吐峪溝峽谷內及其南部附近區(qū)域為以溫帶草原植被為主的綠洲景觀,有穩(wěn)定的水資源供給。葡萄屬花粉的發(fā)現(xiàn),表明當?shù)乜赡艽嬖谄咸言耘嘣谕瑫r期距離吐峪溝石窟寺不足15公里的晉唐時期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中(見上頁圖1),除發(fā)現(xiàn)多種農作物外,還有種類各異的園藝類植物,包括蘋果屬、梨屬、葡萄等共9種二、吐峪溝石窟寺絕對年代前文從相對年代角度,簡要介紹了吐峪溝石窟開鑿和使用年代,而其絕對年代則可以為我們了解吐峪溝石窟寺的時間跨度提供更加明確、可靠的證據(jù)。根據(jù)本課題組測定,并參考已經發(fā)表的資料三、植物遺跡資料在近年來吐峪溝石窟寺遺址群發(fā)掘過程中,常見的植物遺存為建筑木構件,日常生活使用的木器,還有土坯中夾雜的較多草本植物秸稈。吐魯番氣候極端干旱,是這些植物遺存以干燥形式保存下來的有利條件。由于石窟寺經歷過多次劫掠、破壞和后來地震等自然原因導致的坍塌、風蝕,植物遺存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根據(jù)在吐魯番地區(qū)多年的考古發(fā)掘經驗和對頻繁發(fā)現(xiàn)的植物遺存種類的認識,課題組成員在發(fā)掘過程中,隨機采集了植物的花序、小穗、莖稈、較大的果實、果核、果殼,并對一些重要的堆積進行篩選,以便完整地提取體積較小的植物種子。具體植物遺存取樣信息見表2。因為該石窟寺糧食作物研究結果已經發(fā)表,所以本文主要涉及的是園藝作物類植物遺存。本文作者之一王龍在發(fā)掘過程中對其進行了初步整理和分類;主要的整理、統(tǒng)計、植物分類和鑒定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植物考古實驗室完成。首先將較小的植物遺存置于體視顯微鏡下觀察和拍照,之后測量其長、寬、厚。對于尺寸較大的植物遺存則使用單反相機拍照,游標卡尺測量,同樣也在體視顯微鏡下觀察其細微特征?;谥袊参飯D像庫四、質化果核的果汁吐峪溝石窟寺遺址共發(fā)現(xiàn)11種果蔬類植物遺存,包含蘋果屬、梨屬、杏、桃、葡萄、甜瓜(哈密瓜)、棗、胡頹子屬等水果,以及核桃等木質化果核的堅果類。另外還發(fā)現(xiàn)幼嫩時可食用的蔬菜類植物瓠瓜,以及可做盛具等有著多種用途的葫蘆(見表2;又參見次頁圖2)。以下為各種植物類型的性狀描述:(1)吐峪溝石窟寺出土蘋果屬果實長19.62mm,直徑約25.13-29.36mm。果實黃褐色,形狀不規(guī)則,接近扁球形。果實與果柄連接處向內凹陷,先端可見花萼殘余部分。因嚴重脫水,果實表面皺縮變形。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蘋果(Malusdomestica)栽培種由新疆野蘋果(Malussieversii)馴化而來蘋果屬植物果實水分充足,不易長時間保存,很少出土于古代居址或墓葬中。此前曾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中;本次在吐峪溝石窟寺遺址中發(fā)現(xiàn)保存完好的脫水干燥蘋果,將為研究蘋果屬植物的種植和利用提供寶貴的實物資料。果實長27.97-28.79mm,寬17.86-22.47mm,頂端尖,萼片宿存,底端呈鈍圓形;顏色為土黃色,整體因嚴重脫水而皺縮。保存不完整的果實石細胞多,露出的種子近卵圓形。出土的梨果實遺存除1個完整和1個保存一半的果實之外,還有一小塊梨干。梨為薔薇科落葉喬木。原產新疆的梨共5種,其中吐魯番-鄯善-托克遜盆地內分布的主要為新疆梨(Pyrussinkiangensis)。在同時代的阿斯塔那墓地72TAM186墓室中出土干梨49枚,經鑒定為新疆梨除本文及阿斯塔那墓地發(fā)現(xiàn)的梨屬果實外,吐魯番出土文獻中也有關于梨樹栽培與使用的記載。在《高昌曹、張二人夏果園券》中,有“……桃中梨棗盡□桃行,若曹張二人與馮寺主梨兩斛……”杏核長17.28-20.55mm,寬15.35-17.55mm,厚9.84-10.43mm。果核外皮黃褐色,接近圓形,其中2枚有切割痕跡。果核兩側邊緣有棱,一側較為突出,并且在遠離邊緣處還有兩條棱,腹背各一,另一側棱較鈍。吐峪溝石窟寺遺址出土13個杏核,是吐魯番地區(qū)出現(xiàn)較早的同類遺存;其中被切割過的杏核,可能另有他用,具體用途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4).葡萄屬葡萄種子長6.75-8.03mm,寬5.75-6.67mm,厚9.84-10.43mm。種子顏色呈紫黑色或黑褐色,倒卵形,一端較寬且圓滑,另一端漸收成尖狀。腹面有寬脊,兩側有溝槽,背面較平。種臍位于背面中部,多為橢圓形。果梗淺黃色,形狀不規(guī)則。我國是葡萄屬植物的分布中心,但一直未見馴化跡象。吐魯番洋海墓地出土的栽培類型的葡萄藤(-300BC),證明歐洲種葡萄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已經傳播到吐魯番地區(qū)在吐魯番出土文書中,有較多的“蒲陶”“蒲萄”“蒲桃”“浮桃”“陶”等字樣。經考證,上述詞語均應指葡萄。迄今為止,吐魯番最早有關葡萄的文字見于《前秦(?)田線簿》(約公元383年)。在該文獻中有“蒲陶三線”“蒲陶四線”“蒲陶五線”等記錄(5)雙突透鏡狀,表面為“圓”的蘋果桃核長23.45-28.92mm,寬17.13-19.56mm,厚12.92-14.60mm。果核木質,呈橢圓形,雙突透鏡狀,頂端尖,底端接近果柄處鈍圓,表面有不規(guī)則孔溝,無果肉附著,側面有棱,整體較為扁平。桃起源于我國長江下游地區(qū)在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桃”字,一般被解讀為葡萄。有學者綜合上下文及桃/葡萄的生物學特性,認為文書中的“桃”字固然多指葡萄,但亦有部分“桃”字所指確為真正的桃,并進一步指出吐魯番晉唐時代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桃樹栽培(6)棗核及其制備棗核長9.41-10.69mm,寬5.75-6.67mm,厚5.68-6.73mm。棗核外表黃褐色,呈倒卵形,頂端和基部均有尖,表面粗糙,分布有不規(guī)則皺紋。棗起源于我國“棗”字常出現(xiàn)在吐魯番出土文獻中,足以說明其在先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晉唐時代的高昌有“棗樹渠”,說明當?shù)赜幸欢ㄒ?guī)模的棗樹種植(7)子蘇葉皮的制備完整果核長27.58-41.23mm,寬21.65-35.57mm,厚23.33-34.63mm。近圓球形,褐色,頂端尖,表面具皺曲,凹凸不平,在一個子午面內有兩條凸棱,棱上有細溝。果皮內壁有不規(guī)則空隙,中間有木質的隔膜。核桃又名胡桃,野生種分布于自伊朗向東經吉爾吉斯達阿富汗。我國伊犁地區(qū)的鞏留、霍城的山前溝谷中也分布有小規(guī)模野核桃林(8)哈密瓜種子特性果皮樣品形狀不規(guī)則,因嚴重脫水而卷縮,長約53.34mm,寬44.10mm,厚0.56mm;哈密瓜種子長12.49mm,寬6.19mm,厚2.12mm。果皮外表面褐色,有細長凸起;內表面附有一層黑褐色有機質,可能是脫水果肉殘留。種子呈黃褐色,紡錘形,頂端有胚,種臍在對側。我國是甜瓜的起源地之一(9)古代象畫材料的加工制作果皮黃褐色,形狀不規(guī)則,厚6.49-7.05mm,長、寬在64-120mm范圍內不等。果皮木質化,質地堅硬,一面光滑,另一面有纖維化果肉附著。其中1個果皮殘片中間位置有圓孔和切割痕跡,孔徑20mm。另外還發(fā)現(xiàn)5枚切割成圓形的葫蘆果皮,直徑約3.5cm,外表面分別寫有“卒”、“像”、“馬”等字樣。根據(jù)果皮加工后的形狀和所附文字,可以將其確定為古代象棋棋子(論文待發(fā)表)。葫蘆在吐魯番晉唐時代的阿斯塔那墓地(10)果酒質,生長方向生長果實殘長152.53mm,斷面直徑45.52mm,末端直徑24.43mm。果實黃褐色,近圓柱形,接近果柄端變細,另一端斷裂。果壁木質化,堅硬。瓠子是葫蘆的變種之一,其果實粗細均勻呈圓柱狀,直或稍彎曲,長可達60-80cm,綠白色,嫩時柔軟多汁,是良好的蔬菜。此次發(fā)現(xiàn)的瓠子遺存在新疆尚屬首例,說明寺院僧人可能食用瓠子作為蔬菜。(11)胡條果核沙棗類果核殘長4.20mm,寬1.83mm。果核黃褐色,具條紋,外形為橄欖狀。缺口處呈不規(guī)則纖維狀,內壁有黑色條紋。從果核形態(tài)來看,可能為沙棗(E-laeagnusangustifolia)。因果核保存不完整且僅一枚,暫時鑒定到屬,待標本豐富時再做進一步鑒定。沙棗類果實粉質,可食。在戰(zhàn)國至漢代的和田山普拉墓地以及漢晉時期的尼雅遺址,都發(fā)現(xiàn)了沙棗果核,后者還發(fā)現(xiàn)沙棗植株。在生活資料匱乏的時代,沙棗也是食物來源之一。新中國成立前南疆的農民一年只有(甚至不足)半年糧,全年大部分時間靠著桑葚、沙棗、果干等充饑,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吐魯番自然環(huán)境條件嚴酷,氣候炎熱干燥,水源不足,糧食產量不高。因此,古代的吐魯番人想必也是如此五、討論(1)園藝業(yè)的歷史地位是歷史經驗的傳承吐魯番地區(qū)盛產優(yōu)質水果,果蔬類經濟作物遠近聞名,是當?shù)噩F(xiàn)代農業(yè)經濟的支柱。完善的灌溉系統(tǒng)可以充分利用由天山冰雪融水補給形成的山前泉水和淺層地下水,解決園藝業(yè)發(fā)展的水資源短缺瓶頸。依托于廣闊的吐魯番綠洲及其獨特的氣候條件,如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夏季晝夜溫差大等,優(yōu)質高產的園藝類植物被廣泛種植。然而當?shù)胤睒s發(fā)展的園藝業(y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基于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吐魯番先民于何時開始種植果蔬,園藝業(yè)植物種類是如何演變的,對當?shù)氐慕洕问接泻斡绊??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先民的社會生活歷史、人與植物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吐魯番園藝業(yè)的歷史傳承過程。因此,有必要依靠已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梳理園藝業(yè)在該地區(qū)的發(fā)展脈絡。目前來自人種、農作物、家畜、冶金術、彩陶等多項考古證據(jù)表明,早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之前,東西方經濟文化已經有密切的交流隨著絲綢之路開通,亞歐大陸貿易網絡的確立,東西方文化交流、物質輸送、技術傳播空前提高。多種果蔬、油料作物、纖維作物經由新疆,向東傳入河西走廊及中原地區(qū),或是我國內地馴化栽培的作物向西進入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地區(qū)。這時不僅有物質材料的大規(guī)模流動、交換和貿易,也有影響精神世界的佛教和相關石窟寺藝術的傳播。受此潮流驅動,西域出現(xiàn)龜茲、于闐、高昌等高度尊崇佛教的王國,其中高昌是西域與河西、中原地區(qū)佛教交流互動的關鍵地點。晉唐時期佛教繁榮盛行,高昌先民開始在吐峪溝大規(guī)模開鑿石窟,營造佛寺上述園藝業(yè)組成模式具體表現(xiàn)在多個遺址出土的植物遺存中,如木爾吐克薩依戍堡遺址(見16頁圖1)出土68個桃核以及少量杏和棗的果核,其中1個桃核的直接測年結果為公元643—710(2)蘇氏原螯蝦石窟寺加工工藝對高昌未來農業(yè)的影響來自石窟寺土坯樣品的花粉分析結果表明,水生植物如香蒲屬、澤瀉屬、眼子菜科花粉占有一定比例,反映當時吐峪溝峽谷內存在由冰雪融水或地下水補給的河流,水資源較為豐富,在峽谷出口附近,形成以草本植物為主,少量喬木分布的綠洲區(qū)蔬菜類植物其生長期內需要較高的土壤濕度和充足的淺層地下水,可能在該綠洲中水資源最豐富的區(qū)域種植。果樹類植物多為喬木、灌木或木質藤本,其根系可達更深的土壤層汲取水分,多數(shù)可能在蔬菜類植物分布區(qū)之外的綠洲中種植。對于果蔬類植物的時效性要求,與糧食作物明顯不同,尤其是水分充足、容易變質的種類(堅果除外)。糧食作物如小麥、青稞、黑大豆和未脫殼的粟、黍、皮大麥等在干燥環(huán)境下,均可長期保存。在吐峪溝石窟寺遺址中,均發(fā)現(xiàn)至今保存完好的以上六種農作物產品因為吐峪溝石窟寺不僅包括禮拜窟,還包括僧房窟、儲物設施等生活用窟,表明石窟寺中發(fā)現(xiàn)的多種果蔬類植物,可能是當時僧侶食物的遺留。先民在食用果實后,還進一步開發(fā)其副產品,如葫蘆可能有多種利用方法,未成熟時可作為蔬菜食用,成熟時由于其果皮木質化,可以用來制作容器。不僅如此,吐峪溝先民還將葫蘆果皮加工成象棋棋子,或在光滑的果皮表面書寫題記,如墨書察合臺文葫蘆殘片晉唐時期阿斯塔那墓地出土多種園藝類植物,該墓地是高昌先民的公共墓地,水果通常作為隨葬品,說明即使是普通居民當時可能也有機會享用果品。而在火焰山西部的柏孜克里克佛教石窟寺中(見16頁圖1),同時段僅在建筑土坯包含的植物里發(fā)現(xiàn)糧食作物黍、小麥、青稞吐魯番糧食作物種植早在早期鐵器時代晚期已種類齊全且相對成熟;園藝業(yè)是在高昌設郡以來的晉唐時期才逐步形成,而此時的谷物栽培已相當發(fā)達。隨著歷史時期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加強,貿易路線確定,以及大量河西地區(qū)先民向新疆遷徙,來自絲綢之路沿線的多種果蔬作物被引種到吐魯番盆地。果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需要長期反復的經營和管理,才有穩(wěn)定、優(yōu)質的果實產出;不同的果樹種類從種植到產出,需要不同的管理技術,以及對果樹生長過程和果實利用價值有高度的認識;同樣,蔬菜則對水資源、土壤、運輸時效性等有更多要求。晉唐時期吐魯番地區(qū)形成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纖維作物、園藝作物等組成的農業(yè)經濟結構,表明高昌先民已經非常熟悉各類作物不同的物候學知識,掌握了多種田間生產和管理技術,并且可以結合作物生長特性和生長周期來分配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因此,歷史時期的吐魯番農業(yè),表現(xiàn)出更加精細化和專業(yè)化的特征,以果蔬類作物為代表的園藝業(yè)開始與糧食作物種植區(qū)分開來,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