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菲耶夫的和諧與和諧之思_第1頁
阿斯塔菲耶夫的和諧與和諧之思_第2頁
阿斯塔菲耶夫的和諧與和諧之思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斯塔菲耶夫的和諧與和諧之思

俄羅斯有遼闊的領土,西伯利亞也是一個奇跡。她不僅以其豐富的珍寶而聞名,而且以其眾多的人才而聞名。維克多·彼得羅維奇·阿斯塔菲耶夫既是西伯利亞作家群中的一員,又是“鄉(xiāng)村小說”的“三駕馬車”之一。阿斯塔菲耶夫以其深邃的思想智慧和多樣的創(chuàng)作實踐,使其作品產(chǎn)生一種觸動人類心靈的強烈藝術效果。一、自然”的精神色彩人與自然精神的高度融合,是阿斯塔菲耶夫在創(chuàng)作中所刻意追求的一種境界。其小說所描繪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在自然的背景之上展開,這使讀者在一派寧靜與和諧的意境中,能感受到田園牧歌式的幻境。這一切也許與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他用充滿泥土芬芳的筆調書寫鮮活的生活,將亙古不變的自然美景、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爭場景納入自己的筆端。在阿斯塔菲耶夫身上具有俄羅斯人固有的熱愛大自然、信奉大地母親的天性,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葉尼塞河、冰原凍土等自然景象帶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他的筆下,而那種孩童般的摯愛之情也隨之躍然于紙上。小說《牧童與牧女》講述的是“在戰(zhàn)爭中變得勇敢堅強的一代人”的故事。小說圍繞一次圍殲德國軍團的戰(zhàn)斗。采用倒敘手法,敘述了年輕的中尉在戰(zhàn)場上同一個姑娘萍水相逢的真摯情愛,他們的愛情是那樣不平凡,又是那樣凄美。阿斯塔菲耶夫為何要創(chuàng)作這樣一部小說呢?對于此,阿斯塔菲耶夫解釋說:“我在戰(zhàn)爭題材的散文中想看到什么呢?真實!一切嚴酷的,但是必要的真實;沒有這個真實,就不可能理解蘇維埃人民建樹功勛的意義?!比欢?在敘寫血與火的嚴酷與悲慘同時,作者并沒有忽視大自然的恬靜與詳和,小說一開篇便描寫一顆枯干的小草沙沙地搖曳著。這顆小草把世上的一切風雨、人間的一切狂暴,全部努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竭盡自己微弱的力量使它們平息下來;而在深深鉆入泥土的蒼白的根部,則小心翼翼地珍藏著屬于它的、同時也是我們的復蘇希望。在阿斯塔菲耶夫小說中,自然景色蘊含著小說家對某種文化價值的追尋與思考。具有超越時代與民族的共同性,給人們以期盼和希望。二、戰(zhàn)爭中的救贖這部描寫戰(zhàn)爭與愛情沖突主題的《牧童與牧女》更能充分顯示出阿斯塔菲耶夫臻于成熟的創(chuàng)作個性。與俄羅斯文學中傳統(tǒng)的戰(zhàn)爭題材小說中宏大壯觀的前線場景不同,阿斯塔菲耶夫更著眼于血與火的抗爭中的短暫而美好的真摯情感。作者在描寫正面戰(zhàn)場激烈的戰(zhàn)斗時,同時也描繪了故鄉(xiāng)的風景與芬芳氣息。在描述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的同時,也抒發(fā)對俄羅斯女性以及對遭受蹂躪的母親們的無限同情和對敵人的無比憎恨。中尉墓前的一棵飄蕩的小草,“人世的一切風風雨雨、大地的種種狂暴肆虐,它都承受下來,用自己的身體化解、平息它們;而它兢兢業(yè)業(yè)倍加珍惜的卻是那埋進泥土的蒼白幼小的根莖的希望———這是它自己的,也是我們的復蘇的希望。”中尉排長鮑利斯在戰(zhàn)火紛飛中逐漸脫離了往日的天真和稚氣,在戰(zhàn)火中逐漸認識到和平生活的價值和意義。血肉橫飛的“戰(zhàn)壕真實”,在斗爭的開頭部分寫到:“德國兵備受饑餓的折磨,又由于陷入重圍和天氣嚴寒,士氣十分低落。這時他們便沒命似地盲目地朝前沖,戰(zhàn)士們用刺刀和鐵鍬很快就結果了他們。不過消滅完這一批,又上來一批。深夜里一切都攪成了一團:吼叫聲、槍炮聲,傷員在呻吟,大地在顫抖;火炮在嚴寒里發(fā)出震耳的反沖聲。如今炮兵劈頭蓋臉地亂轟了起來,已經(jīng)不管是德國人還是自己人了?!边@一景象固然激起了他對法西斯的仇恨,同時也深深的重創(chuàng)了他那涉世未深的心靈。這時,他對女主人共柳霞所產(chǎn)生的戀情,便遠遠超出了普通的情愛,而變成了生命的象征,奮進的勇氣。在俄羅斯發(fā)生的數(shù)次戰(zhàn)爭中,俄羅斯婦女常常承受的是雙倍的民族艱辛。作家以一種全景式的敘述手法,讓鮑里斯的眼睛替代敘述者觀察著周圍的一切,當柳霞第一次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時,她以一種俄羅斯婦女固有的姿態(tài)和精神征服了所有人?!八@個女人或者姑娘———真是令人費解。無論她的性格,他的心思,甚至她的情緒,都難以捉摸。她身上的這一切,似乎并不陌生,卻叫人捉摸不定。她似乎很單純,平易近人,可只消看看她的眼神,就可以肯定她內心深處隱藏著某種東西。因為她連笑的時候,眼睛里也凝聚著憂傷。在她臉上,那一雙眼睛儼然有著獨立的生命,顯得嚴肅、專注,能洞察一切。”可以說,這是兩顆年輕而痛苦的心,在偶然的機會中,完成必然的結合。柳霞對鮑利斯談到她差不多從七歲起,也許甚至更早一些,就一直愛著這樣一個瘦瘦的,眼睛大大的男孩子,詩中都在等著他。而他也以同樣的話回答她。他竭力使她并且也使自己相信,在他聽到的所有女人的名字中,他只記得這個花朵般的名字,這個像中國人或者日本人的名字:柳霞。他也是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甚至還完全是個娃娃的時候,從七歲起———也是從七歲起!———就聽到了她的名字,并且夢見過,確實是好多好多次夢見柳霞,叫她“我親愛的”。一次圍殲戰(zhàn)結束之后,部隊迅速向前開拔。鮑利斯懷著初戀惜別之情,不得已同柳霞分了手。不料這生離生別的痛苦,自此有增無減。面對德軍的反擊和戰(zhàn)事的節(jié)節(jié)勝利。中尉的精神創(chuàng)傷,孤獨的熬煎,生意的索然,卻日甚一日。在一次遇到地雷爆炸時,他的右肩不幸中了彈片。傷勢并不嚴重,可他竟一臥不起。離愁難償,看到昔日的戰(zhàn)友相繼陣亡,他內心的孤寂和憂傷凄涼無以解脫,加之對柳霞思念的苦楚。這些最終奪走了鮑里斯生的欲念。當撤退傷員的列車奔馳在俄羅斯中部草原時,這位年華正茂的排長長辭人世,被葬在了空曠寂寞的荒原上。“而他,或者說曾經(jīng)是他的那個東西,被冬眠的花草根須纏繞著,永遠留在無聲的大地底下了。他獨自一個人留在俄羅斯中部的曠野里了?!比?、獨特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的運用阿斯塔菲耶夫把小說真正相愛的情侶比作舞臺上的牧童與牧女,稱寧靜幸福的和平生活為田園詩。戰(zhàn)爭就意味著破壞、屠殺、死亡。它是牧童與牧女的幸福生活不可相容的。鮑利斯只得到了一夜的幸福,但他的痛苦卻是無限延續(xù)的。而最殘酷的,更莫過于戰(zhàn)爭摧毀了人們生存的欲念。因此,小說的題名便深寓了對侵略戰(zhàn)爭的無聲控訴。這里無疑反映出阿斯塔菲耶夫對歷史進程和社會進步的哲理思考,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為當代蘇聯(lián)文學一大特征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的作品之所以耐人尋味,除其結構、情節(jié)、語言的藝術上的刻意求工之外,還在于作品能夠透過生活畫面?zhèn)鬟_出生活的哲理。這種田園牧歌式的浪漫也體現(xiàn)在阿斯塔菲耶夫在《牧童與牧女》各章之首使用的題詞,題詞中所展現(xiàn)的畫面是現(xiàn)實與浪漫的交替、例如,全篇卷首題詞是法國詩人戈蒂耶的詩作:“我的愛情留在了久遠的往普,那里有深淵、茅舍、教堂的圓頂;我曾化作飛鳥、花團、珍珠和寶石———一切,一切代表著你的象征。”牧歌恬靜而溫馨。作家在作品中把對此情此景的描繪譜寫成一曲牧歌,猶如一個得心應手的畫師把鮮明的色調配在一幅畫面上。極大程度的增強了這部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小說《牧童與牧女》不僅僅是和其他戰(zhàn)爭文學一樣的火與血的場面令人心驚,其不打折扣的精神剖析———內心世界的殘酷現(xiàn)實,尤其使我們久久不能平靜。但同時,作者又向我們揭示了在這種現(xiàn)實中所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又把這哲理賦予作品中的一人一物,一花一景。不僅小說的題名賦予鮮明的寓意,不僅書中描繪的夢境、墳上的郁金香意象等等,具有象征的強烈精神內涵,就連作為主要情節(jié)線索的愛情,也成了希望、未來、幸福的代名詞。對這種獨特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最好的概括,應該是阿斯塔菲耶夫本人在談到《牧童和牧女》時說的一句話:“我力求把象征同最最率直的現(xiàn)實主義結合起來?!薄赌镣c牧女》延續(xù)了其姊妹篇《隕星雨》的戰(zhàn)爭中的浪漫愛情,男主人公鮑里斯和柳霞短暫而熱烈的愛情在殘酷的戰(zhàn)爭面前成為一種奢望,也成為了柳霞一生綿延不盡的思念。主人公所追求的是牧童與牧女的田園詩般的純潔愛情,而眼前的現(xiàn)實生活卻是戰(zhàn)火紛飛的前線。在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中,主人公在歷史洪流中的悲慘遭遇和與女主人公真摯而美好的愛情讓我們不禁潸然淚下。把過去與現(xiàn)在、現(xiàn)在與未來、舞臺與現(xiàn)實、戰(zhàn)爭歲月與和平生活交織在一起,鋪展在一張畫面上,既規(guī)避了冗長的回憶和敘述,又向讀者提供了自己思索引伸的余地。《牧童與牧女》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并非無源之流,他的創(chuàng)作手法繼承了屠格涅夫的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